CN102107747A -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7747A
CN102107747A CN 201110021546 CN201110021546A CN102107747A CN 102107747 A CN102107747 A CN 102107747A CN 201110021546 CN201110021546 CN 201110021546 CN 201110021546 A CN201110021546 A CN 201110021546A CN 102107747 A CN102107747 A CN 102107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membrane
degerming filter
container
bottle
condition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215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冬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MMASTER EYE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MMASTER EYE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MMASTER EYE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MMASTER EYE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215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7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7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7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容器包括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包括上下两个空心的圆柱体、除菌滤膜和圆环,下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下端的圆柱体外周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除菌滤膜固定在圆环内,圆环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除菌滤膜在圆环内的直径为10-16mm,厚度为0.1-0.2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0.5μm。接触镜护理液在开封后本发明能有效防止瓶内护理液使用过程中因与外界接触所产生的微生物污染。应用本发明的容器,样品在开封模拟正常使用后第7天瓶内纯水中微生物为0CFU/ml。

Description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角膜接触镜在佩戴过程中常使用接触镜护理液作为日常护理用品,对接触镜进行清洁、消毒、冲洗和保存。通常未开封的护理液以无菌状态提供。目前市埸使用的接触镜护理液主要是塑料瓶装形式,使用者通过挤压瓶身使护理液从瓶内往外滴/射出。但当撤消挤压力时,外界空气便会倒吸入瓶内,反复多次的使用便会使护理液受到空气中的微生物所污染。更有甚者会因为开封后护理液微生物污染而造成隐形眼镜佩戴者眼部感染。因此,基于现有技术的特点,国际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均对护理液的开封有效期作出了规定。为此,护理液生产商应按标准要求并根据护理液配方确定本企业所生产护理液的开封有效期。企业所确定的护理液开封有效期是在较清洁的环境和规范的使用操作步骤下进行的,但消费者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因为使用贮存环境、使用者的个人卫生依从性等因素而使得护理液真实的开封有效期短于生产商说明书所规定的开封有效期,从而使护理液达不到标淮所规定的卫生要求。
如图1、2所示,现有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包括瓶体、内塞、安全环和外盖;一般情况,瓶体主体部分直径为60-70mm,瓶体的瓶口直径为9-12mm,瓶体的瓶口设有内塞,如图1所示,内塞设置在瓶口处,内塞为两个空心的圆柱体连接而成,下端的圆柱体直径较小,上端的圆柱体直径较大,下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上端的圆柱体直径为0.5-0.8mm,顶部端面密封,顶部端面中间设有盲孔;外盖和瓶体的瓶口部分螺纹连接,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用于刺破内塞上的盲孔;瓶口部分下端设有一安全环,为空心的环状结构,可移出瓶口,移出瓶口后,进一步拧紧瓶盖,瓶盖内的尖锥刺穿盲孔,用户可以通过刺穿后的盲孔挤出接触镜护理液,供用户使用。现有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的盲孔被刺穿后,挤出接触镜护理液过程中,外界空气会反复倒吸入瓶内,使护理液受到空气中的微生物所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既可有效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又方便使用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容器,保证塑料瓶装护理液开封至所示抛弃日期间的卫生安生性和实用性。
除菌滤膜主要用于溶液的除菌过滤,防止细菌进入容器内的应用还非常少见,针对接触镜护理液的防菌更是尚未见任何报道;而且除菌滤膜种类较多,接触镜护理液在使用过程中要求能方便成滴滴出,因此,合适的有效直径、厚度、表面微孔孔径等都要与接触镜护理液相匹配。本发明针对上述塑料瓶装护理液开封后使用过程出现的卫生问题,在塑料瓶的内塞中加装一除菌滤膜组合装置,在不影响护理液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形成防菌物理屏障,从而达到以下目的:1)若瓶内护理液在生产过程中受到非预期的微生物污染,护理液中的微生物经除菌滤膜的拦截后,保证从瓶嘴滴出用于护理镜片的护理液仍能呈无菌状态;2)防止护理液开封后由于倒吸作用使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瓶内,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开封后瓶内护理液仍呈无菌状态;3)保证增设除菌滤膜后接触镜护理液的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包括容器的瓶体和外盖,瓶体分为瓶体主体部分和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上端为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为空心圆柱体,外盖和瓶口螺纹连接;该容器还包括带除菌滤膜的内塞,所述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包括上下两个空心的圆柱体、除菌滤膜和圆环,下端圆柱体直径小,上端圆柱体直径大,下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下端的圆柱体外周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除菌滤膜固定在圆环内,圆环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或者是固定在上端圆柱体上端部顶面;除菌滤膜在圆环内的直径为10-16mm,厚度为0.1-0.2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0.5μm。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除菌滤膜选用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膜或混合纤维素酯膜。
所述除菌滤膜的孔径优选为0.45μm。
所述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还包括安全环,安全环为空心的环状结构,活动设置在瓶口与瓶体主体部分连接处;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没有盲孔,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
所述圆环的圆环部分宽度≥1mm,圆环优选用低密度聚乙烯制备。
所述除菌滤膜与圆环通过化学粘合、热合和超声焊接实现的密合连接。
所述除菌滤膜通过圆环设置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
所述除菌滤膜厚度优选为0.15mm。
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除菌滤膜的安装:将除菌滤膜裁剪成直径为11~17mm的圆片,然后将除菌滤膜镶嵌在两片周边宽度大于1mm的圆环中,通过化学粘合、热合或超声焊接方式使其密合,使除菌滤膜的有效过滤直径为10~16mm;除菌滤膜厚度为0.1-0.2mm,除菌滤膜的孔径为0.4-0.5μm
(2)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制作:通过注塑成型制作内塞,将步骤(1)所述的设有除菌滤膜的圆环通过超声焊接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或者是固定在上端圆柱体上端部顶面;
(3)塑料瓶的制作:分别制作瓶体和外盖;
(4)将步骤(2)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和步骤(3)所得的塑料瓶的瓶体进行辐射灭菌,以使所有接触护理液的初包装呈无菌状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能防止护理液开封后由于倒吸作用使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瓶内,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开封后瓶内护理液仍呈无菌状态。
2.若瓶内护理液在生产过程中受到非预期的微生物污染,护理液中的微生物经除菌滤膜的拦截后,保证从瓶嘴滴出用于护理镜片的护理液仍能呈无菌状态。
3.用于制作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组合结构的原材料通用易得,且塑料组件的制备工艺不复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盛装接触镜护理液的塑料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内塞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除菌滤膜和圆环安装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带除菌滤膜内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如图3-5所示,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包括容器的瓶体4、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全环6和外盖;瓶体4分为瓶体主体部分和瓶口5,瓶体主体部分上端为瓶口5,瓶体主体部分为空心圆柱体,直径为60-70mm;瓶口5直径为9-12mm;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包括两个空心的圆柱体、除菌滤膜1和圆环2,下端圆柱体直径较小,上端圆柱体直径较大,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除菌滤膜1固定在圆环2内,圆环2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下端的圆柱体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优选为下端圆柱体通过激光焊接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上端的圆柱体直径为0.5-0.8mm,上端的圆柱体顶部端面密封,顶部端面中间设有盲孔7;除菌滤膜1在圆环2内的直径为11-17mm,厚度为0.1-0.2mm,除菌滤膜1厚度优选0.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0.5μm(除菌滤膜的表面上微孔孔径);所述除菌滤膜优选用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膜或混合纤维素酯膜。外盖和瓶体4的瓶口5螺纹连接,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用于刺破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上的盲孔;瓶口5下端设有一安全环6,安全环6为空心的环状结构,可移出瓶口5,移出瓶口后,进一步拧紧瓶盖,瓶盖内的尖锥刺穿盲孔,用户可以通过刺穿后的盲孔挤出接触镜护理液,供用户使用。圆环2的圆环部分宽度≥1mm,圆环2优选用低密度聚乙烯制备;盲孔塑料膜厚度优选为.05~0.10mm。除菌滤膜1与圆环2的密合可通过化学粘合、热合和超声焊接实现。瓶体4优选由低密度聚乙烯塑料与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按质量比0~50∶50的比例混配。
另外一种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主要包括瓶体4、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和外盖;结构上与上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外盖内部没有尖锥,没有安全环,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设有通孔,而不是盲孔。
还有一种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结构与上述另外一种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没有通孔,而将除菌滤膜1通过圆环2设置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3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
实施例1
上述图3-5所示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30充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45)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2℃;②模头温度控制为175℃;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Sec。
(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5μm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millipore公司)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61
的合金钢冲针对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进行冲孔,即得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62
的聚偏二氟乙烯除菌滤膜。然后将其夹于两片内径为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63
外径为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64
厚度为0.5mm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环中。再将三者置于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夹具中,通过超声焊接使三者融合,超声焊接条件为: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本例所得的除菌滤膜过滤直径为10.0mm。
(3)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制作: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M50)的料桶中,按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30~250℃、注射压力为50~60kPa、保压时间为3~5Sec。
(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2)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膜置于步骤(3)所述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5)将步骤(1)所得的低密度聚乙烯容器和步骤(4)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辐射灭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0Co),剂量为15K。
(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
(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护理液。
实施例2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30充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45)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5℃;②模头温度控制为175℃;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Sec。
(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5μm的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Millipore公司)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71
的合金钢冲针对聚偏二氟乙烯纤维膜进行冲孔,即得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72
的0.45μ聚偏二氟乙烯除菌滤膜。然后将其夹于两片内径为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73
外径为厚度为0.5mm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环中。涂有然后通过聚乙烯热熔胶将三者固化在低密度聚乙烯密封环中,160℃固化3Sec.。本例所得的除菌滤膜过滤直径为16mm。
(3)聚乙烯塑料(LDPE∶HDPE=70∶30,质量比)内塞的制作:按质量比计,将70%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30%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M50)的料桶中,按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50~260℃、注射压力为50~60kPa、保压时间为5~7Sec。
(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2)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膜置于步骤(3)所述的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5)将步骤(1)所得的聚乙烯容器和步骤(4)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辐射灭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0Co),剂量为15K。
(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
(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护理液。
实施例3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30充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45)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2℃;②模头温度控制为175℃;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Sec。
(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5μm的聚醚砜(millipore公司)膜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81
的合金钢冲针对聚醚砜纤维膜进行冲孔,即得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82
的0.45μ聚醚砜纤维除菌滤膜。然后将其置于一片内径为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83
外径为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84
厚度为0.5mm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环上,再将两者置于特别结构的注塑模具中,通过注塑使三者融合,注塑条件为: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30~250℃、注射压力为50~60kPa、保压时间为1~3Sec。本例所得的除菌滤膜过滤直径为13mm。
(3)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制作: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M50)的料桶中,按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30~250℃、注射压力为50~60kPa、保压时间为3~5Sec。
(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2)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膜置于步骤(3)所述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5)将步骤(1)所得的低密度聚乙烯容器和步骤(4)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辐射灭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0Co),剂量为15K。
(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
(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护理液。
实施例4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容器加工成型:将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高密度聚乙烯料按质量比70∶30充分混合,然后倒入吹瓶机(业兴SYC-45)料桶中。按以下吹塑工艺条件进行吹瓶:①塑化温度:主机筒一温度控制为168℃,主机筒二和主机筒三的温度控制为172℃;②模头温度控制为175℃;③成型单循环时间为20Sec。
(2)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除菌滤膜的制作:将厚度为0.15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5μm的混合纤维素酯(millipore公司)膜置于冲床工作平台上,下衬聚氨酯,用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91
的合金钢冲针对混合纤维素酯膜进行冲孔,即得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92
的0.45μ混合纤维素酯除菌滤膜。然后将其夹于两片内径为外径为
Figure BDA0000044418650000094
厚度为0.5mm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环中。再将三者置于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夹具中,通过超声焊接使三者融合,超声焊接条件为: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本例所得的除菌滤膜过滤直径为12mm。
(3)聚乙烯塑料(LDPE∶HDPE=50∶50,质量比)内塞的制作:按质量比计,将50%低密度聚乙烯粒料和50%高密度聚乙烯粒料置于注塑机(如达明M50)的料桶中,按常规方式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条件:锁模力为50T、注塑温度为245~255℃、注射压力为50~60kPa、保压时间为4~6Sec。
(4)带除菌滤膜内塞的制作:将步骤(2)所述的带低密度聚乙烯周边的除菌滤膜置于步骤(3)所述的聚乙烯塑料内塞的工位槽中,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5)将步骤(1)所得的低密度聚乙烯容器和步骤(4)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进行辐射灭菌处理。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钴(60Co),剂量为15K。
(6)按规定的配方工艺配制接触镜护理液并进行除菌过滤,将护理液定量灌装至无菌低密度聚乙烯容器中。
(7)将无菌的带有除菌滤膜的内塞放入盛有护理液的容器瓶口,然后将其固定在超声焊接机(如:一源SD1500)的夹具上,在熔接时间29毫秒、廷迟时间17毫秒、硬化时间14毫秒、工作压力0.35MPa条件下进行超声焊接。
(8)在容器上套上安全环和外盖,即得到能防止包装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接触镜护理液。
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装置与传统普通塑料包装开封后防微生物污染实验设计:在已灭菌的容器中注入无菌纯水,然后分别封合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内塞和传统普通内塞,开封后模拟正常使用。第7天后对瓶内纯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附录XI H″无菌检查法″进行无菌检查。检查结果为:使用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内塞作为密封结构的样品微生物量为0CFU/ml,而使用传统普通内塞作为密封结构的样品微生物量为86CFU/ml。
由于除菌滤膜的孔径为0.45μm,所以当过滤有一定粘度的接触镜护理液时其从瓶嘴滴出速度不如不带除菌滤膜装置的护理液。但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除菌滤膜有效过滤直径≥12mm时,护理液从瓶嘴滴出的速度与液滴的体积能满足隐形眼镜佩戴者的正常使用。另外,为减轻使用者使用带除菌滤膜护理液在挤压过程的力度,容器体用材优选低密度聚乙烯。合适的瓶体材料用材与滤膜直径的组合,可使本发明的护理液滴速满足使用者日常护理的要求。
以上所列举的4个制备实施例及无菌检查结果可以看出,使用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内塞作为接触镜护理液的密封结构,由于除菌滤膜所起到的物理屏障作用,可使产品开封后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大为降低,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长期困扰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内容物的卫生问题。用于制作带除菌滤膜组合结构内塞的材料通用易得,组件加工过程工艺不复杂。故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各种不同的实例仅仅是作为例证。基于前述描述,本领域专业人员可轻易的进行各种改变或改进。因此,希望所有的各种改变或改进都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Claims (9)

1.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包括容器的瓶体和外盖,瓶体分为瓶体主体部分和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上端为瓶口,瓶体主体部分为空心圆柱体,外盖和瓶口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容器还包括带除菌滤膜的内塞,所述带除菌滤膜的内塞包括上下两个空心的圆柱体、除菌滤膜和圆环,下端圆柱体直径小,上端圆柱体直径大,下端的圆柱体伸入瓶口内,下端的圆柱体外周与瓶口内壁紧密连接,上端的圆柱体凸出瓶口,除菌滤膜固定在圆环内,圆环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或者是固定在上端圆柱体上端部顶面;除菌滤膜在圆环内的直径为10-16mm,厚度为0.1-0.2mm,除菌滤膜1的孔径为0.4-0.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滤膜选用聚偏二氟乙烯膜、聚醚砜膜或混合纤维素酯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滤膜的孔径为0.4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塑料瓶还包括安全环,安全环为空心的环状结构,活动设置在瓶口与瓶体主体部分连接处;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没有盲孔,外盖内部中心设有尖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圆环部分宽度≥1mm,圆环用低密度聚乙烯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滤膜与圆环通过化学粘合、热合和超声焊接实现的密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滤膜通过圆环设置在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上端圆柱体的端面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滤膜1厚度为0.15mm。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除菌滤膜的安装:将除菌滤膜裁剪成直径为11~17mm的圆片,然后将除菌滤膜镶嵌在两片周边宽度大于1mm的圆环中,通过化学粘合、热合或超声焊接方式使其密合,使除菌滤膜的有效过滤直径为10~16mm;除菌滤膜厚度为0.1-0.2mm,除菌滤膜的孔径为0.4-0.5μm
(2)带除菌滤膜的内塞的制作:通过注塑成型制作内塞,将步骤(1)所述的设有除菌滤膜的圆环通过超声焊接固定在下端圆柱体内部空腔上端或者上端圆柱体内部空腔内,或者是固定在上端圆柱体上端部顶面;
(3)塑料瓶的制作:分别制作瓶体和外盖;
(4)将步骤(2)所得的带除菌滤膜内塞和步骤(3)所得的塑料瓶的瓶体进行辐射灭菌,以使所有接触护理液的初包装呈无菌状态。
CN 201110021546 2011-01-19 2011-01-19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107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1546 CN102107747A (zh) 2011-01-19 2011-01-19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21546 CN102107747A (zh) 2011-01-19 2011-01-19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7747A true CN102107747A (zh) 2011-06-29

Family

ID=4417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21546 Pending CN102107747A (zh) 2011-01-19 2011-01-19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774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38A (zh) * 1991-02-19 1992-11-04 派尔金汤·维森凯尔公司 分配器
US20040074925A1 (en) * 2000-11-13 2004-04-22 Michel Faurie Drip liquid dispenser
WO2010013131A1 (fr) * 2008-07-31 2010-02-04 Laboratoires Thea Flacon de conditionnement de liquide à distribuer goutte à goutte à protection antibactérien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38A (zh) * 1991-02-19 1992-11-04 派尔金汤·维森凯尔公司 分配器
US20040074925A1 (en) * 2000-11-13 2004-04-22 Michel Faurie Drip liquid dispenser
WO2010013131A1 (fr) * 2008-07-31 2010-02-04 Laboratoires Thea Flacon de conditionnement de liquide à distribuer goutte à goutte à protection antibactérien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0653A (zh) 一种高强度抗菌塑料瓶盖及其制造工艺
CN102107747A (zh) 防止接触镜护理液开封后微生物污染的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79277Y (zh) 一种无瓶塞穿刺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CN102247288B (zh) 易开启易消毒塑料安瓿瓶
CN2400108Y (zh) 一次性无污染眼药水瓶
CN104097843B (zh) 一种除菌过滤型瓶盖
CN203047714U (zh) 一种密封牢固的消毒包装袋
CN220459622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医用胶塞
CN201676264U (zh) 多层共挤输液用膜构成的输液软袋
CN201257148Y (zh) 一种带有输液时可防漏液的胶塞的组合盖
CN100387210C (zh) 擦拭器
CN202152154U (zh) 防粘连橡胶瓶塞
CN201020023Y (zh) 采用双胶塞易折式组合盖的大输液塑料瓶包装
CN205019418U (zh) 一种输液瓶
CN2642706Y (zh) 带双圆柱形内塞的大输液软袋、瓶用凸台式复合盖
CN2642684Y (zh) 带双圆柱形内塞和保护膜的大输液软袋、瓶用复合盖
CN2384626Y (zh) 医用塑料输液袋
CN201098355Y (zh) 液体药瓶防污染瓶盖
CN103156772A (zh) 一种输液容器及其生产方法
CN2764387Y (zh) 大输液包装用塑料瓶
CN201279275Y (zh) 塑料安瓿药瓶
CN101721307B (zh) 塑料安瓿药瓶
CN217973216U (zh) 自含式过氧化氢空间消毒生物指示物
CN202096459U (zh) 带双内塞的输液容器腰形组合盖
CN201472805U (zh) 塑料瓶口服液包装用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