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8929A - 眼内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眼内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8929A
CN102088929A CN2008801303517A CN200880130351A CN102088929A CN 102088929 A CN102088929 A CN 102088929A CN 2008801303517 A CN2008801303517 A CN 2008801303517A CN 200880130351 A CN200880130351 A CN 200880130351A CN 102088929 A CN102088929 A CN 102088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cavo
convex
small wire
intraocula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03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敦
山田克典
铃木弘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ic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ic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ic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8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8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40Plastics, e.g. foam or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71/04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for curing or vulcanising preform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317Production of lenses with markings or patterns
    • B29D11/00326Production of lenses with markings or patterns having particular surface properties, e.g. a micro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2Artificial eyes from organic plastic material
    • B29D11/023Implants for natural e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6/00Producing articles with corrug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77Special surfaces of prostheses, e.g. for improving ingrowth
    • A61F2002/009Special surfaces of prostheses, e.g. for improving ingrowth for hindering or preventing attachment of biological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1/00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prisms
    • B29L2011/0016Len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眼内透镜包括足够大的有效光学部件并产生对继发性白内障的优良抑制作用。眼内透镜的透镜表面(16,18,30)的至少一部分是细胞诱导区(26,32),在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中直接形成大量线状微槽(28),所述微槽(28)具有0.01到1.0μm的深度、0.1到2.0μm的宽度和预定长度并沿周向延伸。所述微槽(28)沿所述透镜表面(18,30)的圆周方向连接而构成链接图形,并沿所述透镜表面(18,30)的径向周期性排列而构成周期性图形。由于在所述线状微槽之间没有间隔地在整个细胞诱导区(26,32)内形成所述线状微槽(28),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中的可见光透射率为60%以上。

Description

眼内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在被容纳在晶状体囊内的同时而使用的眼内透镜,特别地,涉及在抑制继发性白内障方面有效的眼内透镜。
背景技术
旨在取代晶状体的眼内透镜一段时间以来已被用于治疗患有诸如白内障的眼部疾病的患者。在典型的操作中,在通过在眼部组织(例如角膜(巩膜)或晶状体的前囊部)中形成的手术切口从囊内部取出并去除晶状体之后,使用***器械以穿过手术切口在眼内透镜向后折叠到自身上的同时将眼内透镜***囊中。一旦被***囊中,眼内透镜就被配置在囊内部,从而允许使用眼内透镜的光学部件,这取代了晶状体的功能,并允许眼内透镜通过支撑部而被稳固地设置在囊内。
继发性白内障是有时作为眼内透镜取代的问题而遇到的后续并发症。当在外科手术之后,晶状体的上皮细胞在周围生长到眼内透镜的背面,使后囊到眼内透镜的背侧浑浊并引起视力下降时,发生继发性白内障。
例如,在专利文件1和专利文件2中公开了用于抑制继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已知的技术,其包括使眼内透镜的光学部件的背面的外周边部具有锐边轮廓,并且将透镜配置在囊内,以便该锐边压在后囊上,从而防止晶状体的上皮细胞在周围生长到透镜背面。然而,通过该方法,由于锐边轮廓,光学部件倾向于更厚,并且必须使为***囊中所需的手术切口更大,这带来难以在***处理期间折叠透镜的问题。
在专利文件3中,提出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环形槽的眼内透镜,所述环形槽沿圆周方向连续地延伸通过眼内透镜的外周部分并形成为具有足够大的截面以容纳晶状体上的上皮细胞,该眼内透镜被设置在该环形槽的具有微槽不规则面的表面上。根据该眼内透镜,通过组合该大环形槽与微槽不规则面的特征,可以在眼内透镜的外周部分中的环形槽中俘获晶状体上的上皮细胞,防止晶状体上的上皮细胞朝向眼内透镜的中心部分生长。
然而,为了得到像专利文件3所教导的那样组合大环形槽与微槽不规则面的特征以提供俘获晶状体上的上皮细胞并抑制上皮细胞生长的有效作用,必须将环形槽形成为具有足以产生不透明部的尺寸,在该不透明部中,光不能被聚焦在视网膜上。由此,在专利文件3中公开的眼内透镜在形成环形槽的其外周部分中具有不能被用作有效光学部件的不透明部。眼内透镜的有效光学部件优选尽可能大,以确保在通过将透镜配置在晶状体囊内而导致的有限外径尺寸的条件下进入足够的光,并通过以可靠方式覆盖整个瞳孔而提供良好的视场。然而,由于专利文件3教导的眼内透镜的外周部分为不透明部分,未必能确保充分有效的光学部件,这使得难以提供良好的视场。
专利文件1:JP-A 2005-507742
专利文件2:WO 2004/096099
专利文件3:JP-A 11-50545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设计的眼内透镜,从而确保有效光学部件的充分大的尺寸,同时还提供优良的抑制继发性白内障发展的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眼内透镜制造方法,从而可以有利地制造这样的眼内透镜。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可实现上述目的。可以以任何可能的可选组合采用在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中的每一种中采用的要素。应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技术特征不限于在此公开的那些,而是要基于整个说明书和附图或基于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见的发明构思来进行考虑。
具体地,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适于配置在晶状体囊内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透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细胞诱导区,在所述细胞诱导区中直接形成多个微槽;所述微槽在所述透镜表面上呈现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的深度尺寸在0.01与1.0μm之间且宽度尺寸在0.1与2.0μm之间的微小线状凹凸(grooves and lands)的形状;并且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具有沿所述透镜表面的所述圆周方向连接的链接图形并具有在与所述透镜表面的所述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周期性排列的周期性图形,以使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没有间隔地遍及整个细胞诱导区形成并使所述细胞诱导区具有6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构造的眼内透镜中,形成在细胞诱导区中且沿透镜圆周方向延伸的微小线状凹凸用于对准(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被认为是继发性白内障的起因)的生长方向与微小线状凹凸延伸的透镜圆周方向。当沿着微小线状凹凸生长的细胞汇合时,由于接触抑制而停止进一步的生长。因此,阻止了细胞朝向透镜中心部分的生长,由此提供了对继发性白内障的优良抑制作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不需要形成锐边轮廓,透镜可以较薄。因此,透镜在***晶状体囊期间容易被折叠,便于***操作,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然而,本发明不旨在排除锐边轮廓的采用,本发明可以与锐边轮廓相结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特别地,通过直接在透镜表面上形成具有上述特定尺寸的微小线状凹凸,可以在形成有微小线状凹凸的细胞诱导区中确保6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这里,可见光透射率是指波长为约350nm到约80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已经发现,被认为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直径为约13到22μm且高度为25μm的六角棒形状;本实施方式中的微小线状凹凸的尺寸小于这些晶状体上皮细胞,并且其尺寸使得在佩戴期间不引起不适触感或视觉影响,使得佩戴者感觉不到它们。
根据本实施方式,微槽直接形成在透镜表面上。这里,术语“透镜表面”被用于包括当配置在晶状体囊中时朝向角膜侧的透镜前面、当配置在晶状体囊中时朝向后囊的透镜背面、以及透镜前面与透镜背面连接处的边缘部分的表面。例如,考虑到继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理,可以仅仅在透镜背侧的透镜表面上形成微槽。微槽在透镜表面上的直接形成并不是指尺寸大于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的环形槽的形成以及随后在该环形槽的底面和侧面上的微槽的形成;而是指由预定的基准轮廓面(例如,球状凸面、球状凹面、或平面)限定的透镜表面轮廓,该基准轮廓面是整体平滑的,在该基准轮廓面上已经直接形成了微槽。具体地,基于所需的光学特性而设计的具有眼内透镜基准轮廓的透镜表面不具有像在专利文件3中教导的环形槽那样的不规则轮廓。相反地,微槽被形成在具有该基准轮廓的透镜表面上。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透镜表面具有非常低水平的表面粗糙度且直接形成具有在此教导的具体尺寸的微槽,因此透镜表面不呈现毛玻璃的外观,透明度降低的风险可忽略。此外,在微槽满足规定条件(例如,接触介质的折射率)时,可以观察到由光分束引起的彩虹色,但因为通过水状体液减轻了该光分束,因此眩光被最小化。结果,可以在形成有微槽的细胞诱导区中确保足够水平的可见光透射率,并且可以确保有效光学部件的足够大的尺寸,同时提供了优良的抑制继发性白内障发展的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教导的在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上连接的微小线状凹凸的链接图形是指这种图形,其中沿透镜圆周方向观察时,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利用其彼此连接的端部接合,沿圆周方向在它们之间基本上没有空隙。在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分别沿着圆周方向延伸规定长度,并沿与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彼此大致平行地排列,其中沿与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使其圆周端部在沿透镜圆周方向的同一位置处彼此不排成一行。换言之,当线在透镜方向上通过微小线状凹凸的周向连接的区域而沿与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时,其他微小线状凹凸沿圆周方向通过该线而连续地延伸。由此,在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上整个圆周内沿与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任何位置处都存在至少一个线性微槽,从而防止了沿与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微小线状凹凸的周边连接区衔接而产生沿透镜径向延伸的显著开槽部。与透镜表面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在透镜表面是透镜前面或透镜背面的情况下是指透镜径向,或者在透镜表面是边缘部的表面(透镜外周边缘面)的情况下是指透镜厚度方向。没有间隔地形成微小线状凹凸是指沿透镜圆周方向或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邻近地形成微小线状凹凸,以使微小线状凹凸彼此连接并使透镜表面的基准轮廓面在这些邻近的微小线状凹凸之间不明显。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微槽在透镜表面上的直接形成并不是指在透镜表面上的直接形成工艺,虽然微槽实际上可通过这样的直接工艺形成在透镜表面上。然而,如稍后将描述的,优选将微槽形成在用于模制透镜的树脂模上、形成在用于制造树脂模的模具上、或者形成在用于直接模制透镜的模具上,并将其转移到透镜上。从而提供更佳的制造效率。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微小线状凹凸具有1.0与50.0μm之间的圆周长度尺寸。
根据本实施方式,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的生长方向可以沿透镜圆周方向定向,以有效地限制其朝向透镜中心部分的生长,并且使微小线状凹凸易于形成。然而,如果微小线状凹凸的圆周长度尺寸小于1.0μm,则其对细胞生长方向的取向影响不充分,而如果长度超过50.0μm,则在细胞生长方向的取向影响方面基本上没有差异,并且超过50.0μm的线状微槽尺寸也是难以批量制造的。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根据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细胞诱导区被形成在透镜前面和透镜背面中的至少一者的外周部分中。根据本实施方式,细胞诱导区具有沿透镜径向的适宜宽度尺寸,以使得能够沿透镜径向形成多个微小线状凹凸。由此,在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开始沿透镜径向从特定的线状微槽朝向内侧生长的不大可能的情况下,沿透镜径向朝向其内侧进一步形成的附加的微小线状凹凸可用于更有效地朝向透镜圆周方向再次导引生长方向,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这些细胞朝向透镜中心部分的生长。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细胞诱导区仅仅被形成在所述透镜前面和所述透镜背面中的至少一者的不包括中心部分的其外周部分中。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由形成在细胞诱导区中的微小线状凹凸引起的对视力的不利影响的风险。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涉及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的第五实施方式,仅仅被形成在所述透镜前面和所述透镜背面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外周部分中的所述细胞诱导区是从透镜外边缘沿透镜径向延伸2mm或更小的区域。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的第六实施方式提供根据第一到第五实施方式中任一者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在包括透镜外边缘面的边缘部分的表面上,并且所述细胞诱导区包括所述边缘部分的表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边缘部分中实现诱导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的生长方向的作用。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的第七实施方式提供根据第一到第六实施方式中任一者的眼内透镜,其中在沿与透镜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截取的所述细胞诱导区的截面中,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具有由周期性函数表示的周期性截面轮廓。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微小线状凹凸之间的大的宽度尺寸偏差,并且可以使所有的微小线状凹凸具有大致相等的诱导会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的生长方向的能力。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周期性截面轮廓是指由正弦曲线或多项式函数曲线表示的截面轮廓的连续的周期性图形。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的第八实施方式提供根据第一到第七实施方式中任一者的眼内透镜,其中所述透镜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使用通过模具模制的树脂模而形成的,所述模具具有形成在其模制表面上的微小线状凹凸,以便从其转移所述微小线状凹凸;并且所述细胞诱导区是通过将所述树脂模上的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转移到所述透镜表面而形成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形成在树脂模上的微小线状凹凸被转移到透镜表面,由此提供优良的制造效率,并且使得能够以一致可再现的方式在透镜上制造微小线状凹凸。此外,本实施方式仅仅需要在模具上形成微小线状凹凸,并且可以与常规的模内浇铸工艺可比较地实施随后的步骤,因此基本上不增加透镜生产线上的步骤数,并且可以以有效且一致可再现的方式制造微小线状凹凸。此外,由于使用其上形成有微小线状凹凸的模具作为用于模制树脂模的模具就足够了,因此可以无修改地利用用于浇铸透镜的常规树脂模模制部件和模内浇铸生产设备来用于在透镜表面上形成微小线状凹凸的目的。并且,由于通过树脂模作为中介将形成在模具上的微小线状凹凸转移到每个透镜,因此可以使形成在透镜上的微小线状凹凸之间的轮廓偏差最小化。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制造方法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于配置在晶状体囊内的眼内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通过模具模制的树脂模形成透镜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利用辐射和激光束中的至少一种对所述模具的树脂模模制面进行轰击以在其上产生微槽;将在所述模具上产生的所述微槽转移模制到所述树脂模的透镜模制面;以及将被转移到所述树脂模的所述微槽再转移到透镜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以在所述透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细胞诱导区,所述细胞诱导区具有在其中直接形成有多个微槽,其中所述微槽在所述透镜表面上呈现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的深度尺寸在0.01与1.0μm之间且宽度尺寸在0.1与2.0μm之间的微小线状凹凸的形状,并且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具有沿所述透镜表面的所述圆周方向连接的链接图形并具有在与所述透镜表面的所述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周期性排列的周期性图形,以便遍及整个细胞诱导区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没有间隔地形成并使所述细胞诱导区具有6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确保具有足够大尺寸的有效光学部件的眼内透镜的有利的制造方法,同时提供了优良的抑制继发性白内障发展的能力。具体地,形成在模具上的微小线状凹凸被转移到树脂模,并且接着用该树脂模模制透镜表面,因此所涉及的唯一附加步骤是在模具上制造微小线状凹凸的步骤,而随后的用于使用模具形成树脂模和用于使用树脂模模内浇铸透镜的步骤可以以与常规工艺步骤相同的方式进行,以获得具有微小线状凹凸的眼内透镜。因此,基本上不增加生产线上的步骤,并且可以以优良的制造效率以高度可再现方式制造微小线状凹凸,同时使形成在透镜上的微小线状凹凸之间的轮廓偏差最小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特别地,由于通过利用辐射和激光束中的至少一种对模具的树脂模制面进行轰击而在其上形成微槽,因此可以以比切割工艺等等更佳的可再现性和更高的精度形成微槽。在优选实施例中,以不会变热地对加工面进行加工的方式使用辐射或激光束。由此可以使加工面的热变形最小化,并可以以更高的精度制造微槽。只要能够对加工面进行加工,对所采用的辐射的类型没有限制;实例包括电子束、粒子束、x射线、γ射线等等。
本发明的涉及眼内透镜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激光束是具有在1×10-16秒与1×10-7秒之间的脉冲宽度的激光束。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可以有利地形成微小线状凹凸。其原因在于,产生短于1×10-16秒的脉冲宽度的激光束需要高度精确的振荡控制,而长于1×10-7秒的脉冲宽度不能产生明显的微小线状凹凸。更优选地,使用具有在1×10-15秒与1×10-9秒之间的脉冲宽度的激光束。这允许使用常规已知的通用激光加工设备,由此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提供对微小线状凹凸的有效制造。在优选实施例中,以接近激光的烧蚀阈值的输出来进行轰击。这可以提供沿透镜径向的周期性连续微小线状凹凸的更一致的形成。
使用具有在1×10-16秒与1×10-7秒之间的脉冲宽度的激光束有利于制造微小线状凹凸的原因的科学依据很难理解,本发明的目的也不在于阐明这样的科学依据;然而,当被导引到加工面上的1×10-16秒与1×10-7秒之间的脉冲宽度的激光束在加工面的表面处散射时,产生表面散射光。通过该表面散射光与入射的激光束的干涉的部分中产生的烧蚀作用,干涉部分中的表面粗糙度增加。由此加强了在随后的激光轰击期间表面散射光的强度,烧蚀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在一个波长之外的位置处也发生干涉。据猜测,通过以该方式由1×10-16秒与1×10-7秒之间的脉冲宽度的激光束的反复轰击引起的更有效的烧蚀有利地形成了微小线状凹凸,同时还使热致变形最小化,从而提供更佳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眼内透镜的后视图;
图2是适用于解释图1的眼内透镜的光学部件的详细截面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眼内透镜的细胞诱导区的表面轮廓的观察图像;
图4是示出了图3的细胞诱导区的截面轮廓的详细视图;
图5是示出了在制造图1所示的眼内透镜时使用的模具的详细纵截面视图;
图6是示出了在制造图1的眼内透镜时使用的树脂模的详细纵截面视图;
图7示出了在板模具上的微周期性图形形成区的表面的观察图像;
图8示出了在板模具上的微周期性图形非形成区的表面的观察图像;
图9示出了周期性加工板的表面的观察图像;
图10示出了图9的放大的观察图像;
图11示出了非周期性加工板的表面的观察图像;以及
图12是周期性加工板和非周期性加工板的光透射率的测量结果的图。
标号说明
10 眼内透镜
12 光学部件
14 眼白镜片(Haptic)
16 透镜前面
18 透镜背面
20 前面中心部
22 背面中心部
24 前面周边部
26 背面周边部
28 微槽
30 边缘部
32 外周面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充分的理解。
首先,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眼内透镜10。眼内透镜10结构包括光学部件12和适于将光学部件12支撑在晶状体囊内部的一对眼白镜片14,光学部件12被设计为具有取代人眼晶状体的光学特性。图1示出了透镜后视图;在图1和稍后讨论的图2中,以放大的尺寸示出了微槽28(稍后描述)。
转到更详细的描述,光学部件12通常是盘状的,前视图看起来为圆形,并且具有朝向角膜设置的透镜前面16和朝向后囊设置的透镜背面18,其中透镜被设置在晶状体囊的内部。根据所需要的光学特性,可以使透镜前面16和透镜后面18具有各种轮廓,并且可以为两个面16、18选择的轮廓选择凹面、凸面和平面等等的任何组合。本实施例采用凸透镜形状,在该凸透镜形状中,透镜前面16和透镜背面18都为向外凸出的凸球面,并且光学部件12的光轴O与光学部件12的几何轴对准。
眼白镜片对14分别在光学部件12的外周边部上的关于光学部件12的几何轴彼此180度旋转对称的两个位置处从光学部件12向外延伸,然后弯曲为追随光学部件12的沿圆周方向的轮廓。
虽然本发明也可被实施为其中光学部件12和眼白镜片14被分别形成的两件式眼内透镜或三件式眼内透镜,但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眼内透镜10是单件式眼内透镜,在其中光学部件12和眼白镜片对14被一体地形成,优选地通过稍后描述的制造方法形成。
眼内透镜10的形成材料可以选自具有用作眼内透镜的足够的可见光透射率以及优良的挠性和一定程度的弹性的各种材料。优选具有不大于30℃的玻璃转化点和至少1.51的折射率的挠性材料。这样的挠性材料允许眼内透镜10容易地折叠在其自身之上或者在常温下卷起以使其更加紧凑,由此提供在植入期间将其***囊中的更高的简易性。
具体地,在JP-A 10-24097和JP-A 11-56998中公开的材料被有利地用作形成本发明的眼内透镜10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尤其优选包括一种或多种(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如在以下的(i)中列出的那些,因为它们为眼内透镜提供优越的形状恢复能力。也可以包括在以下的(ii)中列出的可选单体。可选地,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诸如在以下的(iii)中列出的那些的辅剂。
(i)包括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的直链的、支化的、或环状的烷基酯,例如以下: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等
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以下: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等等
含芳族环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以下:
(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乙酯等等
含硅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以下:
三甲基硅氧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甲基硅氧烷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丙酯等等
在此,“(甲基)丙烯酸酯”被用作对两种化合物“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用表示;该惯例也被用于稍后描述的其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
(ii)可选的单体
(甲基)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例如以下:
(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等
N-乙烯基内酰胺,例如以下:
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等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
交联单体,例如以下:
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iii)助剂
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光敏剂等等
染料等等
UV吸收剂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透镜前面16和透镜背面18分别包括位于其中心部分中的前面/背面中心部20、22以及在整个周边附近环绕前面/背面中心部20、22的前面/背面周边部24、26。前面/背面周边部24、26分别具有以光学部件12的几何轴为中心且以规定的径向宽度尺寸沿圆周方向的环状图形连续环绕地延伸的环形,其中前面/背面周边部24、26在其内周边部分处分别连接到前面/背面中心部20、22。在本实施例中,构成透镜前面16的前面中心部20和前面周边部24与公切线平滑相连,并且前面周边部24具有由从前面中心部20延续的平滑凸球面限定的基准轮廓面。
同时,背面周边部26构成细胞诱导区,该细胞诱导区沿透镜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长度尺寸延伸且包含多个在其中无间隔地形成的微槽28。图3示出了模型形式的背面周边部26的表面;图4是在透镜径向上截取的背面周边部26的截面图,并以模型形式示出了在由微槽28形成的周期性图形的周期性的方向上的截面图。图3中的箭头表示透镜圆周方向。优选地,背面周边部26被形成为在从光学部件12的外周边沿透镜径向延伸不大于2mm的区域中具有环形的形状,而位于透镜径向上的光学部件中心的3mm内的区域构成没有微槽28的前面中心部20。
微槽28是凹陷的槽缝,其在透镜上向外开口并具有小于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的尺寸。具体地,优选将其深度尺寸D选择为在0.01μm≤D≤1.0μm的范围内,并将宽度尺寸W选择为在0.1μm≤W≤2.0μm的范围内。微槽28可以呈现围绕整个透镜圆周延伸的连续环形形状,或者被形成为具有这样的圆周长度尺寸,该尺寸使得微槽围绕整个透镜圆周是不连续的,而是在沿着该路径的某点处有分支。在优选实施例中,将微槽28的圆周长度尺寸选择为在1.0μm与50.0μm的范围内。从图3可以理解,根据本实施例,沿透镜圆周方向延伸的微槽28不总是与透镜圆周方向精确对准地延伸,而是延伸为具有伴随着变化程度的歪斜的透镜方向分量。
多个微槽28被直接形成在背面周边部26的表面上,沿透镜径向具有适宜的间隔。微槽28由此形成凹部,该凹部在透镜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规定的长度且在这些微槽28之间限定在透镜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规定的长度的凸部。由此,在背面周边部26的表面上,这些凹部和凸部形成微小的线状凹凸,这些微小的线状凹凸沿透镜径向具有周期性凹/凸图形并直接形成在凸球透镜背面18的基准轮廓面上。
如以模型形式在图1中所示,沿着背面周边部26的圆周方向在整个圆周附近,在沿透镜径向的任何位置处形成至少一个微槽28;换言之,沿着整个圆周,在背面周边部26上形成至少一个微槽28。由此沿背面周边部26的圆周方向以链接图形连接微小线状凹凸。
同时,所述多个微槽28沿透镜径向具有周期性排列,以便通过这些微槽28和其间的凸部形成的微小线状凹凸沿透镜径向按周期性图形周期性排列;如以模型形式在图4中所示,沿透镜径向呈现的这些截面轮廓为正弦曲线轮廓。
由此,在背面周边部26的表面上,沿透镜圆周方向和透镜径向以交替方式形成由微槽28限定的凹部和位于凹部之间的凸部;在透镜圆周方向和/或透镜径向上邻近的凹部和凸部被形成为彼此连接;并且在这些邻近的凹部与凸部之间,透镜背面18的基准轮廓面不明显。结果,在背面周边部26的整个表面内没有间隔地形成微小线状凹凸。
这里,因为微槽28的尺寸极小,在形成有微槽28的背面周边部26中确保了至少60%的可见光透射率。
如以模型形式在图2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连接透镜前面16和透镜背面18的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也被构成为其上形成有微槽28的细胞诱导区。形成在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上的微槽28的结构可与形成在背面周边部26上的微槽28的结构相比,将不对其进行详细讨论,但应注意,形成在边缘部30中的微槽28被构成为直接形成在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上且在沿透镜圆周方向以规定的尺寸延伸的同时在透镜径向上向外开口。这些微槽28被形成为沿透镜厚度方向(图2中的垂直方向)具有周期性,以便在沿透镜厚度方向截取的边缘部30的截面中观察时,由微槽28和其间的凸部限定的微小线状凹凸具有正弦曲线轮廓。由此,在边缘部30的整个外周面32内没有间隔地形成由微槽28和其间的凸部限定的微小线状凹凸。
以该方式,根据本实施例的眼内透镜10具有在构成透镜背面18的外周部分的整个背面周边部26内以及边缘部30的整个外周面32内形成的微槽28,从而背面周边部26和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用作细胞诱导区。
如果需要,使用适宜的***器具,将具有上述结构的眼内透镜10折叠到其自身之上,并在该条件下通过在囊中形成的切口***晶状体囊中。一旦被***囊中,眼内透镜10通过固有弹力扩展而返回到其初始状态,并且在具有被设置为与后囊接触的透镜背面18的囊内配置光学部件12,其中光学部件12通过眼白镜片对14而被支撑在囊内部的规定位置处。
在根据本实施例构造的眼内透镜10中,形成在背面周边部26中的微槽28和其间的凸部产生遍及整个背面周边部26沿透镜圆周方向延伸的微小线状凹凸。由此,通过在背面周边部26的表面上(换言之,在后囊上)生长,引起继发性白内障的细胞的生长方向可以被导引到微槽28的延伸方向,即,沿着透镜圆周方向。此外,当细胞汇合时,由于接触抑制而停止其生长。结果,可以阻止朝向透镜中心部的细胞生长,由此提供了对继发性白内障的优良抑制作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通过在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上也形成微小线状凹凸,同样可以通过边缘部30将细胞生长方向导引到透镜圆周方向,使得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朝向透镜中心部的细胞生长。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由于微小线状凹凸被直接形成在透镜表面上,因此可以避免透镜表面的毛玻璃外观,并确保至少60%的可见光透射率。由此,背面周边部26也可以被实现为有效光学部件的一部分,并且尽管囊内配置对透镜直径尺寸施加了相当大的限制,也可确保眼内透镜的有效光学部件具有最大可能的直径,同时提供了抑制继发性白内障发展的优越能力。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光学特性有影响的透镜前面16和透镜背面18上,仅仅背面周边部26构成了其中形成有微槽28的细胞诱导区,而整个透镜前面16和背面中心部26没有微槽28,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对光学特性的可能影响。
接下来将描述转到如上所述构造的眼内透镜10的有利制造方法的具体实例。
首先,如图5(a)和5(b)所示,制备模具,即,阴模模制模具40和阳模模制模具42。在用于独立地制造用作树脂模的透镜浇铸阴模44(参见图6)和透镜浇铸阳模46(参见图6)的已知的树脂模制工艺中使用该阴模和阳模模制模具,以通过模内浇铸(聚合)制造目标眼内透镜10。特别地,模制模具优选由预先硬化的钢或适于激光加工的其他材料(稍后讨论)支撑,但可使用其他金属材料。被用作透镜浇铸模具44、46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包括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氯乙烯、尼龙、聚缩醛、氟树脂等等。
阴模模制模具40包括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4,第一模具50在其中心部分中具有凹形的树脂模模制面48,第二模具54在其中心部分中具有凸形的树脂模模制面52。特别地,第二模具54的凸形树脂模模制面52在其中心部分中具有的轮廓对应于眼内透镜10的透镜背面18和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的轮廓。
这里,在第二模具54的树脂模模制面52上,形成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具有多个微小线状凹凸的周期性图形且位于与眼内透镜10的背面周边部26和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对应的位置。对制造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的具体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采用使用切割刀等等的切割工艺是可接受的;然而,在优选实施例中,采用光刻或者包括通过将树脂模模制面52暴露于辐射或激光束而在非接触条件下进行加工的模式。特别优选采用其中通过诸如飞秒或皮秒激光脉冲的极端脉冲宽度的激光脉冲以接近加工阈值的输出轰击树脂模模制面52的模式,其中脉冲宽度在1×10-16秒与1×10-7秒之间,优选在1×10-15秒与1×10-9秒之间,以引起在树脂模模制面52上的烧蚀并产生周期性图形。
对于在本实施例中的激光束,通过在加工阈值处的激光输出,具有800nm波长、180fs的脉冲宽度、以及1KHz的重复频率的飞秒激光脉冲沿与透镜径向对应的方向被导引到第二模具54的树脂模模制面52上的对应于背面周边部26的位置上,并沿与透镜厚度方向对应的方向被导引到与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对应的位置上。在树脂模模制面52上的与背面周边部26对应的位置和与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对应的位置处产生微小凹凸的周期性图形,该周期性图形被形成为平行于偏振激光束的电场振荡方向的方向。然后相对于激光束使第二模具54关于树脂模模制面52上的透镜几何轴旋转。这导致在树脂模模制面52上的与背面周边部26对应的位置和与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具有沿透镜圆周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微小线状凹凸的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具体地,凹部和凸部的延伸方向与透镜圆周方向对准,并且在与背面周边部26对应的位置处沿着透镜径向且在与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对应的位置处沿着透镜厚度方向形成通过这些凹部和凸部产生的周期性图形。
然后通过模封闭部件(未示出)沿着轴向封闭第一模具50和第二模具54,以在两个模具50、54的配对的面之间限定出模腔56。利用例如由注射部件(未示出)通过直浇道或横浇道58而注射到模腔56中且被冷却而固化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填充模腔56以模制透镜浇铸阴模44。通过以该方式由第二模具54的树脂模模制面52形成,使透镜浇铸阴模44的透镜模制面60具有与包括透镜背面18的眼内透镜10的背面对应的以及与包括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的眼内透镜10的外周面对应的轮廓。然后,在使用阴模模制模具40树脂模制透镜浇铸阴模44期间,已形成在阴模模制模具40的树脂模模制面52上的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的周期性图形被转移到透镜浇铸阴模44的透镜模制面60。结果,在透镜浇铸阴模44的模具模制面60上的与用于制造眼内透镜10的目标背面周边部26和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的位置对应的部分中,形成其中形成有多个微小线状凹凸的周期性图形模制面61。
另一方面,阳模模制模具42包括第一模具64和第二模具68,第一模具64在其中心部分中具有凹形的树脂模模制面62,第二模具68在其中心部分中具有凸形的树脂模模制面66。特别地,第一模具64的凹形树脂模模制面62在其中心部分中具有的轮廓对应于眼内透镜10的透镜前面16的轮廓。
然后通过模封闭部件(未示出)沿着轴向封闭第一模具64和第二模具68,以在两个模具64、68的配对的面之间限定出模腔72。利用通过浇道58而注射且被冷却而固化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填充该模腔72,然后通过分开两个模具64、68而取出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模制件。以该方式获得透镜浇铸阳模46。通过以该方式由第一模具64的树脂模模制面62形成,使透镜浇铸阳模46的透镜模制面74具有与包括透镜前面16的眼内透镜10的前面对应的轮廓。
接下来,使用在其上形成有周期性图形模制面61的透镜浇铸阴模44和透镜浇铸阳模46,对目标眼内透镜10进行模铸。
首先,将透镜浇铸阴模44支撑为垂直向上开口,并将用作眼内透镜10材料的诸如以上任何一种的可聚合单体78置于通过凹透镜模制面60形成的碟状区域中。
接下来,如图6所示,从上方沿轴向(图6中的垂直方向)将透镜浇铸阳模46并置在透镜浇铸阴模44上,并使它们配对装配在一起,形成用可聚合单体78填充的密封模腔80。然后,在两个模具44和46被保持为配对的条件下,进行用于聚合可聚合的单体78的处理。依赖于所使用的可聚合的单体78,聚合处理可包括光聚合或热聚合。
在聚合可聚合的单体78之后,分开透镜浇铸阴模44和透镜浇铸阳模46,并从模子中取出由经聚合的模铸件构成的眼内透镜,从而获得目标眼内透镜10。通过该处理,在透镜浇铸阴模44的透镜模制面60上形成的周期性图形模制面61的微小线状凹凸被转移到眼内透镜10中的透镜背面18的背面周边部26和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从而在背面周边部26和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中产生细胞诱导区。
根据该制造方法,在阴模模制模具40上形成的微小线状凹凸的周期性图形通过透镜浇铸阴模44作为中介而转移到眼内透镜10,从而在制造大量眼内透镜时使不同透镜的微小线状凹凸之间的轮廓偏差最小化。此外,一旦在阴模模制模具40上产生了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就可以通过可与常规模铸方法相比的步骤进行随后的制造。因此,基本上没有增加眼内透镜生产线上的步骤数,并且可以以突出的效率获得具有微小线状凹凸的眼内透镜10。
此外,根据本制造方法,通过涉及使用飞秒激光脉冲的烧蚀的非接触工艺在透镜浇铸阴模44上产生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由于基本上没有使加工表面发热,因此热致变形可忽略,并且可以以高精度可再现地形成微小线状凹凸的周期性图形。
在本制造方法中,还可以采用辐射替代激光束来在透镜浇铸阴模44上产生周期性图形转移面55;可以适宜地采用电子束等等作为用于该目的的辐射。通过适当调整轰击能量,可以在不加热加工表面的条件下利用电子束进行加工。
虽然已关于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应理解,本发明决不局限于所实例的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被实施为具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各种改变、修改和改进,并且在被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这些改变、修改和改进被视为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细胞诱导区可被形成在选自透镜前面、透镜背面和边缘部的外周面的任何透镜表面上;或者形成在所有这些透镜表面上。在先前的实施例中,除了背面周边部26之外,还可以在前面周边部24上形成微槽28以产生细胞诱导区,或者在前面中心部20和后面中心部22中也产生细胞诱导区;还可以仅仅在边缘部30的外周面32上产生细胞诱导区。
可以与在现有技术中教导的锐边轮廓(例如在JP-A 2005-507742和WO2004/096099中公开的那些)组合地使用本发明的细胞诱导区。
在前述制造方法中,可以对树脂模(即,透镜浇铸阴模44)进行激光加工以产生周期性图形模制面61,而不是对阴模模制模具40进行激光加工。可选地,可以不依靠树脂模,直接从模具形成眼内透镜。在该情况下,形成在模具上的微小线状凹凸的相反形状的轮廓将被转移到透镜表面以产生细胞诱导区。或者,可以通过用激光束或辐射直接轰击由常规已知的制造方法(例如从透镜毛坯切割)制成的透镜模制件的透镜表面来产生微小线状凹凸。
实例
下面作为实例给出为了证明由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和制造方法提供的技术优点而进行的测试。当然,在这些实例中的公开内容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制备与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具有周期性图形的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对应的板(周期性加工板)以及与没有周期性图形的常规放计的眼内透镜对应的板(非周期性加工板),并对它们进行关于在各自的板中的细胞生长方向的比较测试。
为了制造周期性加工板,制备机械结构级碳钢材料(S45C)的板模具,并且将通过柱面透镜成形为线状的飞秒激光导引到板模具的表面上,同时被定向为偏振方向平行于透镜径向,并且以加工阈值的输出进行与透镜径向平行的轰击。然后旋转板模具,以在板模具上产生圆形的微周期性图形。该飞秒激光具有800nm的波长、180fs的脉冲宽度和1kHz的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加工部件为由Canon Machinery Corp.制造的飞秒表面改性单元(商品名为Surfbeat R)并配备有由Cyber Laser Inc.制造的飞秒激光光源(商品名为IFRIT)作为光源。图7示出了在板模具上的微周期性图形形成区的表面,图8示出了在板模具上的微周期性图形非形成区的表面。
接下来,使用具有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微周期性图形的板模具,通过注射模制产生尼龙树脂模,将板模具上的微周期性图形转移到该树脂模。然后使用具有转移的微周期性图形的树脂模来聚合浇铸模制丙烯酸酯材料,从而获得直径为11mm且厚度为1mm的环状图形板11作为实例。
另一方面,作为比较例,通过与上述相似的方法但不对模具板进行激光加工,制备非周期性加工板。
通过以下工序对周期性加工板和非周期性加工板进行测试。
1.一旦观察到瓶培养表面上的细胞(V79细胞:取自中国鼠肺的纤维原细胞,JCRB0603)已达到60%到80%汇合,就用PBS(-)对其进行清洗。然后用胰岛素溶液分离这些细胞,并将添加培养发酵液(包含10体积%的小牛血清的MEM介质(MEM10介质))以制备细胞悬浊液。将该细胞悬浊液添加到锥虫蓝溶液和PBS(-)的混合物中,并使用计数室对细胞的数目进行计数。进一步用培养发酵液稀释该溶液,以制备包含约5×103个细胞/mL的细胞悬浊液。
2.在井的底面上分别设置周期性加工板和非周期性加工板,并在将0.5mL部分的培养发酵液等分到各自的井中之后,将根据以上步骤1制备的细胞悬浊液以0.1mL的部分接种,以使每个井接种约500个细胞,然后在二氧化碳培养装置中对其进行培养。
3.在接种之后三天,用***固定细胞,并且,一旦固定,就用蒸馏水清洗若干次,并自然风干。
4.在差分干涉显微镜下检查在步骤1到3中制备的周期性加工板和非周期性加工板。
图9和10示出了周期性加工板表面及其放大图像,图11示出了非周期性加工板表面。图9和10中的箭头表示形成周期性加工板的槽的延伸方向,其对应于透镜圆周方向。图10是图9中的圈出区域的放大图。从这些测试结果可以明了,观察到,在没有周期性图形的非周期性加工板上,生长中的细胞的纺锭状长轴的方向被无规则地定向,而在具有周期性图形的周期性加工板上,生长中的细胞的纺锭状长轴的方向被大致定向为沿着槽延伸方向。这证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细胞生长方向可被诱导为朝向槽延伸方向,即,透镜圆周方向。
接下来,制备与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对应的板(周期性加工板)和与常规设计的眼内透镜对应的板(非周期性加工板),并且测量这些板的可见光透射率。
除了将镀镍的STAVAK(TM)用于板模具并将硅浸渍的水合材料用作板材料之外,通过与上述制造方法可比的方法获得周期性加工板和非周期性加工板。
图12示出了周期性加工板和非周期性加工板的光透射率的测量结果。使用由Shimadzu Corp.制造的UV/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商品名:UV-3150)来测量光透射率。
从图12很明显,与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对应的周期性加工板呈现在350nm与800nm之间的可见光区内的80%以上的高透射率。与对应于常规设计的眼内透镜的非周期性加工板相比,在400nm与550nm之间或者在700nm以上基本上没有差异,而在其他区域内,最多下降约5%,因此透射率与常规设计的透射率近似相同。由此证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眼内透镜提供了对继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抑制,同时具有与常规设计基本上相同的光学特性。

Claims (10)

1.一种适于配置在晶状体囊内的眼内透镜(10),其特征在于:
透镜表面(16,18,30)的至少一部分构成细胞诱导区(26,32),在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中直接形成多个微槽(28);所述微槽(28)在所述透镜表面(18,30)上呈现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的深度尺寸在0.01与1.0μm之间且宽度尺寸在0.1与2.0μm之间的微小线状凹凸的形状;并且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具有沿所述透镜表面(18,30)的所述圆周方向连接的链接图形并具有在与所述透镜表面(18,30)的所述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周期性排列的周期性图形,以便遍及整个细胞诱导区(26,32)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没有间隔地形成并使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具有6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眼内透镜(10),其中所述微小线状凹凸具有1.0与50.0μm之间的圆周长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眼内透镜(10),其中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被形成在透镜前面(16)和透镜背面(18)中的至少一者的外周部分(2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眼内透镜(10),其中所述细胞诱导区(26)仅仅被形成在所述透镜前面(16)和所述透镜背面(18)中的至少一者的不包括中心部分(22)的其外周部分(2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眼内透镜(10),其中仅仅被形成在所述透镜前面(16)和所述透镜背面(18)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外周部分(26)中的所述细胞诱导区(26)是从透镜外边缘沿透镜径向延伸2mm或更小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眼内透镜(10),其中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在包括透镜外边缘面的边缘部分(30)的表面(32)上,并且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包括所述边缘部分(30)的表面(3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眼内透镜(10),其中在沿与透镜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截取的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的截面中,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具有由周期性函数表示的周期性截面轮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眼内透镜(10),其中所述透镜表面(16,18,30)中的至少一个是使用通过模具(40)模制的树脂模(44)而形成的,所述模具(40)具有形成在其模制表面(52)上的微小线状凹凸,以便从其转移所述微小线状凹凸;并且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是通过将所述树脂模(44)上的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转移到所述透镜表面(18,30)而形成的。
9.一种适于配置在晶状体囊内的眼内透镜(10)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通过模具(40,42)模制的树脂模(44,46)形成透镜表面(16,18,30)中的至少一个;
利用辐射和激光束中的至少一种对所述模具(40)的树脂模模制面(52)进行轰击以在其上产生微槽;
将在所述模具(40)上产生的所述微槽转移模制到所述树脂模(44)的透镜模制面(60);以及
将被转移到所述树脂模(44)的所述微槽再转移到透镜表面(18,30)中的至少一个,以在所述透镜表面(18,30)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细胞诱导区(26,32),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具有在其中直接形成有多个微槽(28),
其中所述微槽(28)在所述透镜表面(18,30)上呈现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的深度尺寸在0.01与1.0μm之间且宽度尺寸在0.1与2.0μm之间的微小线状凹凸的形状,并且
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形成为具有沿所述透镜表面(18,30)的所述圆周方向连接的链接图形并具有在与所述透镜表面(18,30)的所述圆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周期性排列的周期性图形,以便遍及整个细胞诱导区(26,32)所述微小线状凹凸被没有间隔地形成并使所述细胞诱导区(26,32)具有6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眼内透镜(10)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激光束是具有在1×10-16秒与1×10-7秒之间的脉冲宽度的激光束。
CN2008801303517A 2008-07-15 2008-07-15 眼内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0889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01901 WO2010007646A1 (ja) 2008-07-15 2008-07-15 眼内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8929A true CN102088929A (zh) 2011-06-08

Family

ID=4155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03517A Pending CN102088929A (zh) 2008-07-15 2008-07-15 眼内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37552B2 (zh)
EP (1) EP2305178B1 (zh)
JP (1) JP4527201B2 (zh)
KR (1) KR101257675B1 (zh)
CN (1) CN102088929A (zh)
WO (1) WO201000764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784A (zh) * 2013-03-27 2015-11-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透镜单元、摄像模块、电子设备、以及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透镜成型模、透镜成型模的形状校正方法
CN105492191A (zh) * 2013-07-30 2016-04-13 伊诺瓦伦斯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人工晶状体的***组件
CN106466203A (zh) * 2015-08-14 2017-03-01 爱博诺德(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应力变形纹理结构的眼内植入物
CN106901871A (zh) * 2015-12-23 2017-06-30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一个或多个附加部分的人工晶状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9419B2 (en) * 2008-10-15 2015-07-28 Novartis Ag System to reduce surface contact between optic and haptic areas
US8551167B2 (en) 2008-11-20 2013-10-08 Insight Innovations, Llc Intraocular implant cell migration inhibition system
WO2010059214A2 (en) 2008-11-20 2010-05-27 Insight Innovations, Llc Biocompatible biodegradable intraocular implant system
US9943402B2 (en) 2008-11-20 2018-04-17 Insight Innovations, Llc Micropatterned intraocular implant
US20120232649A1 (en) 2008-11-20 2012-09-13 Insight Innovations, Llc Intraocular Lens Cell Migration Inhibition System
WO2011100547A2 (en) 2010-02-11 2011-08-18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Automatic vascular closure deploy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3176982A1 (en) * 2012-05-23 2013-11-28 Insight Innovations, Llc Intraocular lens cell migration inhibition system
BR112017002484A2 (pt) * 2014-08-07 2017-12-05 Sharklet Tech Inc artigo, e artigo tubular
US10299910B2 (en) 2014-09-22 2019-05-28 Kevin J. Cady Intraocular pseudophakic contact lens with mechanism for securing by anterior leaflet of capsular wall and related system and method
US10159562B2 (en) 2014-09-22 2018-12-25 Kevin J. Cady Intraocular pseudophakic contact lens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109957B2 (en) 2014-09-22 2021-09-07 Onpoint Vision, Inc. Intraocular pseudophakic contact lens with mechanism for securing by anterior leaflet of capsular wall and related system and method
US11938018B2 (en) 2014-09-22 2024-03-26 Onpoint Vision, Inc. Intraocular pseudophakic contact lens (IOPCL) for treating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or other eye disorders
US10945832B2 (en) 2014-09-22 2021-03-16 Onpoint Vision, Inc. Intraocular pseudophakic contact lens with mechanism for securing by anterior leaflet of capsular wall and related system and method
KR101629199B1 (ko) * 2014-10-06 2016-06-10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미세패턴이 형성된 인공수정체
DE102017002986B4 (de) * 2016-12-13 2019-08-29 AIXLen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transmitiven Optik und Intraokularlinse
KR102252688B1 (ko) 2018-07-16 2021-05-17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인공수정체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102559052B1 (ko) * 2020-06-04 2023-07-21 최병찬 인공 수정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9257A (en) * 1982-05-03 1984-05-22 Barnes-Hind/Hydrocurve, Inc. Intraocular lens and method of retaining in place
US5405385A (en) 1992-04-02 1995-04-11 Clemson University Intraocular lens with integrated means of fixation
US5549670A (en) * 1995-05-09 1996-08-27 Allergan, Inc. IOL for reducing secondary opacification
US5693094A (en) 1995-05-09 1997-12-02 Allergan IOL for reducing secondary opacification
JP3529222B2 (ja) 1996-07-11 2004-05-24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軟質眼用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法
JP3641110B2 (ja) 1997-08-20 2005-04-20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軟質眼内レンズ用材料
US6558419B1 (en) 2001-11-08 2003-05-06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Intraocular lens
US20060122700A1 (en) 2003-04-28 2006-06-08 Hoya Corporation Single piece intraocular len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080077238A1 (en) * 2006-09-21 2008-03-27 Advanced Medical Optics, Inc. Intraocular lenses for managing glare, adhesion, and cell migra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0784A (zh) * 2013-03-27 2015-11-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透镜单元、摄像模块、电子设备、以及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透镜成型模、透镜成型模的形状校正方法
US9703017B2 (en) 2013-03-27 2017-07-11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lens, lens unit, imaging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optical lens production method, lens mold, and shape correction method for lens mold
CN105050784B (zh) * 2013-03-27 2018-05-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透镜单元、摄像模块及光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5492191A (zh) * 2013-07-30 2016-04-13 伊诺瓦伦斯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人工晶状体的***组件
CN106466203A (zh) * 2015-08-14 2017-03-01 爱博诺德(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应力变形纹理结构的眼内植入物
CN106901871A (zh) * 2015-12-23 2017-06-30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一个或多个附加部分的人工晶状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07646A1 (ja) 2010-01-21
KR20110020300A (ko) 2011-03-02
KR101257675B1 (ko) 2013-04-24
US8337552B2 (en) 2012-12-25
EP2305178B1 (en) 2014-03-12
JP4527201B2 (ja) 2010-08-18
JPWO2010007646A1 (ja) 2012-01-05
EP2305178A1 (en) 2011-04-06
US20110098808A1 (en) 2011-04-28
EP2305178A4 (en)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8929A (zh) 眼内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US119471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xial growth with an ocular lens
EP3731781B1 (en) Diffractive artificial ophthalmic lens with optimised apodization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h artificial ophthalmic lens
ES2859786T3 (es) Lente con un rango de enfoque ampliado
US20040085511A1 (en) Intraocular lens
CA2673829A1 (en) Haptic for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RU2012108951A (ru) Скрытые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ые имплантанты и линзы
US20150081015A1 (en) Intraocular Lens
WO2006018297A1 (en) Using higher order mathematical functions to create asymmetric molding back pieces
EP2548533A1 (e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
EP3140332A1 (en) A formulation and lens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traocular lens (iol)
WO2014099338A1 (en) Deformable accommodative intraocular lens
US20150134059A1 (en) Deformable accommodative intraocular lens
CN22075244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20171349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GB2540144A (en) Intraocular lens
TWI837467B (zh) 以眼用鏡片控制軸向成長的裝置及方法
JP2014006432A (ja) 矯正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老眼矯正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50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OWA COMPAN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NIC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03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Kowa Co., 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Applicant before: Menicon Co., Lt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608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50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