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3198A - 垫片 - Google Patents

垫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3198A
CN102073198A CN2010105768955A CN201010576895A CN102073198A CN 102073198 A CN102073198 A CN 102073198A CN 2010105768955 A CN2010105768955 A CN 2010105768955A CN 201010576895 A CN201010576895 A CN 201010576895A CN 102073198 A CN102073198 A CN 102073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ano
tube
pad
adjacent
van 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68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3198B (zh
Inventor
潜力
冯辰
王昱权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nat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768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3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3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198A/zh
Priority to US13/220,778 priority patent/US888838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3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垫片,用于向一照相机快门制动***中的一制动杆提供一稳定的摩擦力,从而使所述制动杆制动,其中,所述垫片由一碳纳米管结构及一聚合物复合而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

Description

垫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垫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照相机快门制动***的垫片。
背景技术
照相机快门是使感光元件获得合适曝光量的时间控制机构。在照相机发展早期,由于感光材料感光度很低,所需曝光时间很长,采用装上、卸下镜头盖来控制曝光时间。近年来,随着感光材料感光度和拍摄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照相机快门速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快门速度,不仅要降低快门叶片的质量,还要改善照相机快门制动机构的制动性能,以减少快门叶片制动时对快门叶片本身的影响。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为一照相机快门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照相机快门100包括:一快门基板10、一驱动装置20、一制动装置30以及一快门叶片结构(图未示)。
所述快门基板10用于支撑所述快门叶片结构、驱动装置20及制动装置30。该快门基板10包括一本体12,所述本体12具有一设置于该本体12中央位置并贯通该本体12的快门开口14。当该照相机快门100开启时,外界光线可自该快门开口14照射到一感光元件。当该照相机快门100闭合时,所述快门叶片结构遮挡住该快门开口14以阻挡所述外界光线照射到所述感光元件。
所述驱动装置20用于连接所述快门叶片结构并驱动所述快门叶片结构做纵向的开合动作,从而打开或关闭所述快门叶片开口14。该驱动装置20包括两个旋转轴26、一前叶片驱动杆22以及一后叶片驱动杆24,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以及后叶片驱动杆24分别通过所述两个旋转轴26与快门基板10连接,并可绕所述旋转轴26转动。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以及后叶片驱动杆24设置于所述快门基板10的同一侧。该前叶片驱动杆22以及后叶片驱动杆24可以分别绕所述旋转轴26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并驱动所述快门叶片做纵向的开、合动作,从而遮蔽或打开所述快门开口14,实现所述感光元件的曝光。
请参照图2,所述制动装置30用于实现所述快门叶片结构的制动。该制动装置30设置于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及后叶片驱动杆24绕旋转轴26做顺时针旋转的路径终点。该制动装置30包括:一支撑轴34、两个垫片38、一制动杆32以及一碟形弹簧36。所述支撑轴34用于支撑所述垫片38、制动杆32以及碟形弹簧36。所述垫片38、制动杆32、垫片38以及碟形弹簧36从上到下依次套设于所述支撑轴34。所述两个垫片38夹持所述制动杆32,该两个垫片38通过碟形弹簧36被压向所述制动杆32。
当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以及后叶片驱动杆24绕旋转轴26做顺时针旋转达到路径终点时,该前叶片驱动杆22以及后叶片驱动杆24可以通过所述制动装置30实现制动。具体地,当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绕旋转轴26做顺时针旋转到达路径终点时,该前叶片驱动杆22抵住所述制动杆32并使所述制动杆32绕支撑轴34旋转,所述制动杆32在旋转时,在所述碟形弹簧36的压力作用下,所述垫片38和所述制动杆32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会吸收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的旋转能量,从而进一步实现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及快门叶片结构的制动。所述后叶片驱动杆24的制动原理与所述前叶片驱动杆22的制动原理相同。
现有技术中的垫片38一般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料制备而成。然而,随着快门速度的不断提高,快门叶片结构在制动过程中对使用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材料制备而成的垫片38产生较大的磨损,使所述制动装置难以保持最初的制动效果,进而容易使所述快门叶片结构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强度高以及耐磨损的照相机快门制动***的垫片。
本发明提供一种垫片,用于向一照相机快门制动***中的一制动杆提供一稳定的摩擦力,从而使所述制动杆制动,其中,所述垫片由一碳纳米管结构及一聚合物复合而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照相机快门中的垫片是由多个碳纳米管以及一聚合物组成,由于碳纳米管本身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其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弹性模量与金刚石的弹性模量相当,因此,该垫片具有强度高、耐持久性强等特性,可以方便的应用于照相机快门制动***以提高照相机快门速度以及耐持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照相机快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照相机快门中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垫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垫片所采用的碳纳米管拉膜的SEM照片。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垫片所采用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SEM照片。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垫片所采用的碳纳米管絮化膜的SEM照片。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垫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垫片所采用的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SEM照片。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垫片所采用的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的SEM照片。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垫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照相机快门        100
快门基板          10
本体              12
快门开口          14
驱动装置          20
前叶片驱动杆      22
后叶片驱动杆      24
旋转轴            26
制动装置          30
制动杆            32
支撑轴            34
碟形弹簧        36
垫片            38;40;50;60
碳纳米管拉膜    42;622
聚合物          44;54;624
碳纳米管线      52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垫片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垫片,该垫片用于向一照相机快门制动***中的一制动杆提供一稳定的摩擦力,从而使所述制动杆制动。所述垫片由一碳纳米管结构及一聚合物复合而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为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并形成多个间隙。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复合于所述聚合物内部。即所述聚合物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表面并且填充于所述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
所述垫片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及耐摩擦性能的环形薄片,该垫片的厚度为50微米~500微米,优选50微米~100微米。该垫片的内径和外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备。
所述垫片中,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0%,优选的,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可以理解,当所述碳纳米管的含量较低时,就可以发挥聚合物和碳纳米管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所述垫片的性能。
所述垫片是通过将多个碳纳米管膜或碳纳米管线层叠设置形成一碳纳米管结构,再将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与一聚合物复合制备而成。可以理解,该垫片的厚度可以通过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以及聚合物的厚度来确定。所述聚合物为一热固性材料或热塑性材料,如环氧树脂、聚烯烃、丙烯酸树脂、聚酰胺、聚氨酯(PU)、聚碳酸酯(PC)、聚甲醛树脂(PO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树脂等。
请参阅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垫片40,该垫片40由一碳纳米管结构及一聚合物复合而成。该碳纳米管结构由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拉膜42构成,该碳纳米管拉膜42中相邻碳纳米管间具有多个间隙。所述聚合物44为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表面并且填充于所述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所述垫片40的厚度为50微米左右。所述碳纳米管占整个垫片40的质量百分含量的20%左右。
请参见图4,所述碳纳米管拉膜是由若干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所述若干碳纳米管为沿该碳纳米管拉膜的长度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述择优取向是指在碳纳米管拉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碳纳米管拉膜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多数碳纳米管是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当然,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存在少数偏离该延伸方向的碳纳米管,这些碳纳米管不会对碳纳米管拉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整体取向排列构成明显影响。所述自支撑为碳纳米管拉膜不需要大面积的载体支撑,而只要相对两边提供支撑力即能整体上悬空而保持自身膜状状态,即将该碳纳米管拉膜置于(或固定于)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支撑体上时,位于两个支撑体之间的碳纳米管拉膜能够悬空保持自身膜状状态。所述自支撑主要通过碳纳米管拉膜中存在连续的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延伸排列的碳纳米管而实现。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并非绝对的直线状,可以适当的弯曲;或者并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适当的偏离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碳纳米管拉膜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数碳纳米管中并列的碳纳米管之间可能存在部分接触。具体地,所述碳纳米管拉膜包括多个连续且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片段。该多个碳纳米管片段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每一碳纳米管片段由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组成。该碳纳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长度、厚度、均匀性及形状。
在所述垫片40结构中,所述碳纳米管拉膜42在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相互层叠设置,且相邻的碳纳米管拉膜42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所述碳纳米管拉膜4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该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该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并形成多个间隙。当所述垫片40由多层碳纳米管拉膜42层叠设置组成时,优选地,至少存在两层碳纳米管拉膜42中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α,0°<α≤90°。更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每一碳纳米管拉膜4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拉膜42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α,0°<α≤90°。本实施例中,所述交叉角α为90°。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表面并且填充于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
可以理解,将所述垫片40应用于所述照相机快门100中的制动装置30时,该垫片40取代传统的垫片38,该垫片40对所述制动杆32提供一稳定的摩擦力,从而使所述制动杆32制动。所述垫片40是由多个碳纳米管以及一聚合物复合制备而成的,由于碳纳米管本身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其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弹性模量与金刚石的弹性模量相当,因此,可以使所述垫片40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及耐持久性。此外,由于所述垫片40中每一碳纳米管拉膜4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拉膜42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形成一90°的交叉角,因此,可以防止所述垫片40在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上产生裂纹,并使所述垫片40在任意方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强度。
所述垫片40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碳纳米管拉膜,将该多个碳纳米管拉膜层叠铺设,形成一碳纳米管结构,并使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每一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形成一90°的交叉角;将所述碳纳米管结构浸入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溶液或熔融液中,或将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溶液或熔融液喷洒或涂抹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使所碳纳米管结构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得到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最后将所得到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经过冲压加工形成所述垫片40。
可以理解,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不限于由碳纳米管拉膜构成,也可以由碳纳米管碾压膜、碳纳米管絮化膜或者所述三种碳纳米管膜中的至少两种层叠构成。
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为通过碾压一碳纳米管阵列获得的一种具有自支撑性的碳纳米管膜。该碳纳米管碾压膜包括均匀分布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沿同一方向或不同方向择优取向排列。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基本平行于该碳纳米管碾压膜的表面。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相互部分交叠,并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紧密结合,使得该碳纳米管膜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弯曲折叠成任意形状而不破裂。且由于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紧密结合,使碳纳米管碾压膜为一自支撑的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与形成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基底的表面形成一夹角β,其中,β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15度,该夹角β与施加在碳纳米管阵列上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该夹角越小,优选地,该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平行于该生长基底排列。该碳纳米管碾压膜为通过碾压一碳纳米管阵列获得,依据碾压的方式不同,该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碳纳米管具有不同的排列形式。具体地,碳纳米管可以无序排列;当沿不同方向碾压时,碳纳米管沿不同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请参阅图5,当沿同一方向碾压时,碳纳米管沿一固定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碳纳米管的长度大于50微米。该碳纳米管碾压膜的面积与碳纳米管阵列的尺寸基本相同。该碳纳米管碾压膜厚度与碳纳米管阵列的高度以及碾压的压力有关,可为0.5纳米到100微米之间。可以理解,碳纳米管阵列的高度越大而施加的压力越小,则制备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厚度越大;反之,碳纳米管阵列的高度越小而施加的压力越大,则制备的碳纳米管碾压膜的厚度越小。
可以理解,所述垫片40中的碳纳米管结构由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碾压膜构成时,相邻的碳纳米管碾压膜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相互交叠。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并形成多个间隙。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取决于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碳纳米管的排列方向。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碾压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基本沿同一方向延伸并且平行于该碳纳米管碾压膜的表面,且该碳纳米管结构中每一碳纳米管碾压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碾压膜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α,0°<α≤90°。所述聚合物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表面并且填充于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
请参见图6,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为将一碳纳米管原料,如一超顺排阵列,絮化处理获得的一自支撑的碳纳米管膜。该碳纳米管絮化膜包括相互缠绕且均匀分布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长度大于10微米,优选为200微米到900微米,从而使碳纳米管相互缠绕在一起。所述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分布,形成网络状结构。由于该自支撑的碳纳米管絮化膜中大量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并相互缠绕,从而使该碳纳米管絮化膜具有特定的形状,形成一自支撑结构。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各向同性。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中的碳纳米管为均匀分布,无规则排列,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的面积及厚度均不限,厚度大致在0.5纳米到100微米之间。
可以理解,当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厚度较大时,所述垫片40中的碳纳米管结构可以由单层碳纳米管絮化膜构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缠绕形成多个微孔结构。所述聚合物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并且填充于碳纳米管之间的微孔结构。当所述碳纳米管絮化膜厚度较小的时,所述垫片40中的碳纳米管结构由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絮化膜构成,且相邻的碳纳米管絮化膜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所述垫片中的多个碳纳米管相互缠绕,可以防止该垫片40在某一方向上产生裂纹,并使所述垫片40在任意方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强度。
请参考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照相机快门制动***的垫片50。该垫片50由一碳纳米管结构与一聚合物54复合而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由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层组成,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碳纳米管线52,所述碳纳米管线52包括多个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复合于所述聚合物52内部。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的碳纳米管之间或碳纳米管线52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聚合物54材料会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的表面且填充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的间隙。所述聚合物54为一环氧树脂材料。所述垫片50的厚度为50微米,该垫片50为一环形的薄片状结构。所述碳纳米管占整个垫片50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左右。
在所述垫片50结构中,所述每个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线52与相邻的碳纳米管线52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接触,相邻的碳纳米管层通过范德华力紧密连接。优选地,至少有两层碳纳米管层中碳纳米管线52交叉设置形成一交叉角α,0°<α≤90°。更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碳纳米层中的碳纳米管线52交叉设置形成一交叉角α,0°<α≤90°。本实施例中,所述交叉角α为90°。可以理解,在所述垫片50结构中,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线52中每一碳纳米管线52与相邻的碳纳米管线52也可以间隔设置。由于所述垫片50中相邻的两个碳纳米层中的碳纳米管线52交叉设置,因此,可以防止所述垫片50在各个方向上产生裂纹,并使所述垫片50在平行于其表面的任意方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强度。
请参见图8,所述碳纳米管线42可采用扭转的碳纳米管线。所述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基本沿同一轴向方向螺旋状延伸,该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轴向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该大多数碳纳米管中每一碳纳米管与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所述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为采用一机械力将所述碳纳米管膜两端沿相反方向扭转获得。该扭转的碳纳米管线长度不限。
所述垫片50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多个扭转的碳纳米管线;将所述多个扭转的碳纳米管线沿同一方向并排设置形成一碳纳米管层,再将多个扭转的碳纳米管线沿另一方向层叠设置于所述碳纳米管层表面,如此反复进行形成一碳纳米管结构;将所述碳纳米管结构浸入一环氧树脂材料的溶液或熔融液中,或将一环氧树脂材料的溶液或熔融液喷洒或涂抹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使所碳纳米管结构与所述环氧树脂材料复合,得到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最后将所得到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经过冲压加工形成所述垫片50。
可以理解,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的碳纳米管线52不限于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也可以选自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
请参阅图9,所述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为将碳纳米管拉膜通过有机溶剂处理得到。具体地,将有机溶剂浸润所述碳纳米管拉膜的整个表面,在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时产生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碳纳米管拉膜中的相互平行的多个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从而使碳纳米管拉膜收缩为一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该有机溶剂为挥发性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二氯乙烷或氯仿。所述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包括多个沿碳纳米管线长度方向延伸并首尾相连的碳纳米管。具体地,该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包括多个碳纳米管片段,该多个碳纳米管片段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每一碳纳米管片段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并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结合的碳纳米管。该碳纳米管片段具有任意的长度、厚度、均匀性及形状。该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长度不限。
可以理解,在所述垫片50结构中,所述多个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中每一非扭转纳米管线的碳纳米管线与相邻的非扭转的碳纳米管线也可以间隔设置。
请参考图10,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照相机快门制动***的垫片60。该垫片60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其中,所述各个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由一碳纳米管结构及一聚合物624复合而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可以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碳纳米管膜,也可以包括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碳纳米管线,也可以同时选用碳纳米管膜或碳纳米管线。所述垫片60中,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复合于所述聚合物624内部。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的碳纳米管之间或碳纳米管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聚合物624会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的表面且填充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的间隙。所述聚合物可选自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聚合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60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片状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由一碳纳米管结构及一聚合物624复合而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基本沿同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拉膜622。所述碳纳米管拉膜622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碳纳米管拉膜42相同。即所述每个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均基本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每个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α,0°<α≤90°。本实施例中,所述交叉角为90°。该碳纳米管结构形成有多个间隙。所述聚合物624为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表面并且填充于所述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所述垫片60的厚度为50微米。所述碳纳米管占整个垫片60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将所述垫片60应用于所述照相机快门100中的制动装置30时,由于所述垫片60中每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62中大多数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一90°的交叉角,因此,可以防止所述垫片60在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上产生裂纹,并使所述垫片60在任意方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强度。
可以理解,当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碳纳米管线时,所述碳纳米管线在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中相互平行且并排设置,且相邻的碳纳米管线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每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中的碳纳米管线的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复合层状结构中的碳纳米管线的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α,0°<α≤90°。优选地,该交叉角为90°。
所述垫片60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两层碳纳米管复合结构,所述碳纳米管复合结构是通过将多个碳纳米管拉膜沿同一方向层叠铺设,形成一碳纳米管结构,再将所述碳纳米管结构浸入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溶液或熔融液中,或将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溶液或熔融液喷洒或涂抹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使所碳纳米管结构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制备而成;将所述至少两层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层叠设置,并使每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复合结构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延伸方向形成一90°交叉角,并经过热压加工形成层叠体;最后将所述层叠体经过冲压加工形成所述垫片60。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照相机快门制动***中的垫片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本发明所提供的垫片是由多个碳纳米管以及一聚合物组成,由于碳纳米管本身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其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弹性模量与金刚石的弹性模量相当,因此,该垫片具有强度高、耐持久性强等特性,可以方便的应用于照相机快门制动***以提高照相机快门速度以及耐持久性。其次,所述垫片中的多个碳纳米管相互交叉一定的角度,还可以防止该垫片在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上产生裂纹,并使所述垫片在任意方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强度。最后,由于所述垫片是由碳纳米管与聚合物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当所述碳纳米管的含量较低时,就可以发挥聚合物和碳纳米管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所述垫片的性能。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垫片,该垫片用于向一照相机快门制动***中的一制动杆提供一稳定的摩擦力,从而使所述制动杆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由一碳纳米管结构及一聚合物复合而成,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碳纳米管,且相邻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在所述垫片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为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复合于所述聚合物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覆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表面并且填充于所述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膜,且相邻的碳纳米管膜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紧密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碳纳米管膜为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的自支撑结构,所述多个碳纳米管的轴向沿同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轴向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的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α,α为9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中的大多数碳纳米管相互吸引、相互缠绕形成多个微孔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结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碳纳米管层,其中,所述每一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碳纳米管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线由多个碳纳米管组成,该碳纳米管线中的碳纳米管的轴向沿所述碳纳米管线的长度方向择优取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线中每一碳纳米管与在延伸方向上相邻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每一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线的延伸方向与相邻的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线的延伸方向形成一交叉角α,α为9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厚度为50微米~500微米。
CN2010105768955A 2010-12-07 2010-12-07 垫片 Active CN102073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68955A CN102073198B (zh) 2010-12-07 2010-12-07 垫片
US13/220,778 US8888386B2 (en) 2010-12-07 2011-08-30 Friction member for brake mechanism and camera shutter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68955A CN102073198B (zh) 2010-12-07 2010-12-07 垫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198A true CN102073198A (zh) 2011-05-25
CN102073198B CN102073198B (zh) 2013-08-07

Family

ID=4403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768955A Active CN102073198B (zh) 2010-12-07 2010-12-07 垫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88386B2 (zh)
CN (1) CN102073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3199B (zh) * 2010-12-07 2013-11-06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垫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792A (zh) * 2002-05-30 2002-12-25 浙江大学 含有碳纳米管的聚四氟乙烯耐磨复合材料
WO2004082333A1 (en) * 2003-03-14 2004-09-23 Nanotech Co., Ltd. Seat-like heating units with porous plate-shaped electrode
CN1785658A (zh) * 2005-11-08 2006-06-14 浙江大学 高体积分数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09999A (zh) * 2007-10-10 2009-04-15 清华大学 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7710A (zh) * 2010-06-29 2010-10-13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1857709A (zh) * 2010-06-29 2010-10-13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1880041A (zh) * 2010-06-29 2010-11-10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2061101A (zh) * 2010-10-29 2011-05-18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4663A (ja) * 1994-06-07 1996-02-27 Nikon Corp カメラ用シャッターの制動機構用摩擦部材
JP2003238820A (ja) 2002-02-20 2003-08-27 Nidec Copal Corp 光学機器用帯電防止樹脂材料
WO2006011655A1 (ja) * 2004-07-27 2006-02-0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and Technology 単層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および配向単層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バルク構造体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装置および用途
US7727624B2 (en) * 2005-11-22 2010-06-01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Super-compressible carbon nanotube films and micro-bundles
JP5114995B2 (ja) 2006-11-30 2013-01-09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耐熱遮光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絞り又は光量調整装置
TWI376190B (en) 2007-10-05 2012-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mposite f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1880023B (zh) 2009-05-08 2015-08-26 清华大学 纳米材料薄膜结构
CN101880036B (zh) * 2010-06-29 2013-02-13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792A (zh) * 2002-05-30 2002-12-25 浙江大学 含有碳纳米管的聚四氟乙烯耐磨复合材料
WO2004082333A1 (en) * 2003-03-14 2004-09-23 Nanotech Co., Ltd. Seat-like heating units with porous plate-shaped electrode
CN1785658A (zh) * 2005-11-08 2006-06-14 浙江大学 高体积分数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409999A (zh) * 2007-10-10 2009-04-15 清华大学 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7710A (zh) * 2010-06-29 2010-10-13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1857709A (zh) * 2010-06-29 2010-10-13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1880041A (zh) * 2010-06-29 2010-11-10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2061101A (zh) * 2010-10-29 2011-05-18 清华大学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物理》 20031231 姜开利等 连续碳纳米管线及其应用 506-510 1-15 第32卷, 第8期 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88386B2 (en) 2014-11-18
US20120141108A1 (en) 2012-06-07
CN102073198B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3199B (zh) 垫片
CN102053455B (zh) 快门装置及快门叶片
CN102795613B (zh)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2053456B (zh) 快门装置及快门叶片
Zhu et al. Bioinspired smart moisture actuators based on nanoscale cellulose materials and porous, hydrophilic EVOH nanofibrous membranes
Li et al. Moisture-sensitive torsional cotton artificial muscle and textile
CN102372253B (zh) 碳纳米管复合线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2391A (zh)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20742B (zh) 纳米纤维基仿生驱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TE492610T1 (de) Photoaktives tio2 in beschichtungsmaterialien
CN102040212A (zh) 碳纳米管复合结构
WO2009058453A3 (en) Composite material
Chou et al. Electrorheological sensor encapsulating microsphere media for plague diagnosis with rapid visualization
JP2011501694A5 (zh)
CN102073198B (zh) 垫片
Li et al. Lightweight and hydrophobic Ni/GO/PVA composite aerogels for ultrahigh performanc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CN102053454B (zh) 快门装置及快门叶片
Wang et al. Electrospun nanofiber-based sensors
TWI585039B (zh) 透明奈米碳管複合膜的製備方法
TWI431406B (zh) 墊片
TWI438557B (zh) 墊片
TWI438560B (zh) 快門裝置及快門葉片
TWI438558B (zh) 快門裝置及快門葉片
TWI438559B (zh) 快門裝置及快門葉片
Yang et al. Structural material with designed thermal twist for a simple act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