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8680A -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8680A
CN102068680A CN201010569932XA CN201010569932A CN102068680A CN 102068680 A CN102068680 A CN 102068680A CN 201010569932X A CN201010569932X A CN 201010569932XA CN 201010569932 A CN201010569932 A CN 201010569932A CN 102068680 A CN102068680 A CN 102068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radix
rhizoma
gr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99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8680B (zh
Inventor
韩世昌
韩金涛
韩金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699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8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8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8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8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86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膏贴,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大黄、高良姜、丁香、郁金、附子、吴茱萸、五倍子、胡椒、猪苓、白芷、木香、肉桂、花椒、干姜、车前子、泽泻、苍术、鸡内金、梅花冰片、麝香、蜂蜜。本发明的中药膏贴专门用于治疗肠炎,诸药相合使气达血行脉通,从而达到攻补兼施的目的,临床应用安全,施于脐部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血液浓度,故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内治,且取效迅速,适应症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共治疗299例,总有效率达97%。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膏贴,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西医学认为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当摄入大量不吸收的高渗溶质,使体液被动进入肠腔时,可导致渗透性腹泻;由于胃肠道水与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制而引起的分泌性腹泻;当肠粘膜完整性因炎症、溃疡等病变而受到损伤时,造成大量渗出而形成渗出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当胃肠运动关系到腔内水电解质与肠上皮接触的时间缩短时,直接影响到水的吸收,形成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泄泻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本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可概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或元气不足,脾肾虚衰所致。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多采用抗炎药物,疗效低,副作用大,依赖性强,一旦停药易复发,治标不治本。中医治本,但中药煎剂的煎熬过程麻烦费时,又难服用,旅行携带也不方便,口服疗效不迅速。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大黄50-150份     高良姜50-150份   丁香50-150份
郁金30-70份      附子100-200份    吴茱萸50-150份
五倍子30-70份    胡椒50-150份     猪苓50-150份
白芷30-70份      木香30-70份      肉桂50-150份
花椒30-70份      干姜30-70份      车前子50-150份
泽泻50-150份     苍术50-100份     鸡内金50-150份
梅花冰片30-70份  麝香1-3份,上述所有药重量1-2倍的蜂蜜。
本发明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其优选的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大黄100份    高良姜100份     丁香100份
郁金50份     附子150份       吴茱萸100份
五倍子50份   胡椒100份       猪苓100份
白芷50份     木香50份        肉桂100份
花椒50份     干姜50份        车前子100份
泽泻100份    苍术70份        鸡内金100份
梅花冰片50份 麝香2份,上述所有药重量1-1.5倍的蜂蜜。
本发明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固体原料洗净干燥,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超微粉碎后混匀,高压灭菌得药粉;
(2)将蜂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缓熬至红棕色离火;
(3)将熬炼的蜂蜜倒入药粉内,边倒蜂蜜边搅动药粉,以无干药粉时停止倒蜜,揉成药团;
(4)将药团按常规方法制成蜜丸,将蜜丸制成膏贴。
治疗方法:用时取一贴膏贴粘肚脐上固定,每贴贴3天,一月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治愈。
使用脐疗的原则:
(1)脐疗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有无皮肤过敏者。
(2)孕妇宜慎用或忌用脐疗,有堕胎或毒副作用的药物更应慎用或禁用,以免发生堕胎流产。
(3)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疼痛、过敏反应、病情加重等,应立即去药。
注意事项:
①治疗前先用75%酒精棉球对脐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皮肤有破损者,最好不要使用脐疗方法;
②取仰卧位,充分显露脐部,用药后外敷纱布或胶布贴紧,也可用宽布带固定,覆盖于脐部;
③由于脐疗药物吸收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个别患者(尤其用走窜或寒凉药时)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
④本治疗法宜在室内进行,注意保暖,以免患者受凉,体虚者、老年人尤应注意;
⑤禁忌:孕妇禁用;皮肤有溃疡过敏慎用。
炼制蜂蜜的目的,除去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
(1)嫩蜜:将蜂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温度105-115℃,含水量约20%,相对密度为1.34左右,色稍变深略有粘性;
(2)中蜜:将蜂蜜继续加热达116-118℃,含水量约10%,色呈浅红色,表面沸腾着均匀有光泽细泡,用手捻搓有粘性,但两手离开时,无细长丝出现;
(3)老蜜:将蜜继续加热到119-122℃,含水量约4%,相对密度1.4以上,颜色呈红棕色,表面翻腾着红棕色气泡,粘性强,两手指捻之,出现白色长丝,滴入水中成珠状而不散。
按药料的成分不同,炼制蜂蜜时分别熬为老蜜、中蜜或嫩蜜:即药料以草根、树皮为主,纤维多不易粘结的用老蜜(但不是‘滴水成珠’那样已超过了老蜜的粘结度,制成的丸药干硬);药料中以含糖或含胶质或含淀粉较多容易粘结的用嫩蜜;药料成分适中的用中蜜。而老蜜、中蜜、嫩蜜的判断,习称“看火色”,掌握不好,作出的丸药就质量不高。
炼制蜂蜜的量以所有药重量的1-1.5倍即可,若药料中糖质、胶质、淀粉较多的,则以所有药重量的1-2倍为宜。蜜丸的软硬度受到炼蜜的老嫩影响,调整的方法是太硬可适量加入已炼好的蜂蜜;太软可适量加入药粉充分反复调匀即可。
将蜜丸制成膏贴后要密封,阴凉处保存。
脐,位于腹部正中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名为神,又称“脐中”、“气舍”、“气合”、“维合”、“环谷”、“命蒂”,属中医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中医称脐中为“神阙”,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经穴名的考察》指出,“神”乃心灵生命力,“阙”是君主居城之门,可见,神阙穴是生命力居住的地方。当胎儿在母体中生长、发育时,均依靠脐带的供血和营养输送,以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所以古代中医学家把脐看做先天之本、生命之本源,故称之神阙。由此可看出脐(神阙穴)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生命的根本。《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神阙穴位于大腹中央的脐部,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间,所以为经气的汇海,五脏六腑之本,并且神阙穴和人体重要的经脉、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通,从而使它能通过其特殊性而起到独特的治疗作用。
脐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归纳如下;
(1)温通阳气,回阳苏厥,张介宾曰:‘虽至阴之地,而实元阳之宅。’阳气乃人生命之本,所谓有‘得阳气乃生,失阳气者夭’之说。脐疗以温热药物作用脐部,通过药物的温热刺激,能兴奋呼吸中枢,加速血液循环,使阳气温通或脱阳得固,从而达到回阳复厥苏的目的;
(2)通经活络,行气止痛,选用温热药物贴脐后,借助药物的温通作用,可激发经络之气,能起通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通’的目的;
(3)通调三焦,利水消肿,三焦者主决渎,利用药物或贴法的刺激作用于脐后,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促进气机运畅,经隧通达,使小便通利,达到消肿的目的;
(4)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脐为中下焦之枢纽,脐疗通过药物或他法的刺激促进了其吸收作用,使脾和胃肠功能旺盛,清阳得升,浊阴下降,达到健脾和胃,降逆止泻的目的;
(5)收敛止汗,固精止带,脐疗后通过药物吸收和经络的传导,调整了脏腑阴阳之不平衡,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精气神津有归,从而起到敛汗固表、涩精固带之效;
(6)调理冲任,固经安胎,脐近冲任督带四脉,其中任为诸阴之海,主胞宫;冲为血海,主生殖,妇人的经、带、胎、产诸疾与冲督带四脉息息相关,脐疗可起到温补下元、调理冲任的作用;
(7)强壮保健,却病延年,脐为先天之命蒂,又为后天之气舍,先后天之本源皆归于此,以温药作用于脐中,能温肾壮阳,补中益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起保健、防病、益寿延年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1)脐部给药不经过消化***,较少通过肝脏,避免了对消化道的刺激以及肝脏代谢对药物成分的破坏,从而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2)药物刺激脐部的神经末梢,影响机体神经***而起到调整作用。从解剖部位看,脐部靠近腹腔和盆腔,腹腔和盆腔内有自主神经的主要神经丛存在,如腹腔丛、肠系膜间丛、腹下丛及盆腔丛等;还有最主要的神经节,如腹腔节、肠系膜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节,它们支配所有腹腔和盆腔的脏器和血管,包括膈肌、肝、脾、胃、肠、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卵巢、子宫(或输精管)及其所属的全部血管,因此,脐部有较强而迅速的吸收能力,有良好的感受功能及传导功能。当用各种适宜病情的药物施治于脐部时均能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再通过神经***的反射与传导,调整机体自主神经的机能,改善了内脏及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之目的;
(3)脐部的皮肤较薄嫩,神阙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以母血从此处供胎儿营养、发育,亦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直接相连,这些都有利于药物的直接吸收。
脐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脐疗之所以可以治疗全身上百种疾病,并有预防和保健养生的作用,还在于其与人体的经络、脏腑存在非同一般的关系。经络是人体特有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其沟通机体内外、上下,是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的各部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脐与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关系密切,为4条经脉所过之处。脐首先是“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任脉行腹正中,入脐中央。任脉为“诸阴之海”受纳于足三阴和手三阴脉气,经其脉气与手足各阴经交汇。在中极、关元穴与足三阴交会,在天突、廉泉穴与阴维脉交会,在阴交穴与冲脉交会,足三阴经上交于手三阴经,故任脉联系了所有阴经,也就是脐通过任脉与全身的阴经相通。所以,脐疗能通过经络中气血运行作用,影响其他经脉,从而达到健脾温胃、回阳救逆、苏厥固脱、和胃理肠、行气利水、散结通滞等作用。故任脉、督脉、冲脉、带脉以及全身的经脉发生病理改变时,出现的疝气、带下、上腹痛、少腹痛、痔疮、泄泻、尿血、咳嗽、小便不利、呃逆、呕吐、腰痛、水肿、臌胀、***、乳胀、乳痛以及孕产疾病和胸腹部内脏机能失调、元气虚弱等病症都可以通过对神阙穴的施治而得到治疗。神阙穴在生理上和治疗上尤对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和手足三阴经具有代表性,这种论点早已被大量的医疗实践和实验证明。
此外,古人还认为脐与经脉还存在以下特殊关系:
脐疗对免疫***的作用:
神阙穴是保健强壮常用穴,现代医学认为,神阙穴有抗炎、杀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所以脐是一个具有特殊治疗意义的重要部位。古人以雄鼠粪填脐艾灸,可延年益寿,其原因在于雄鼠粪填脐灸作用于免疫***,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和抗肿瘤的作用,同样中药贴脐也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脐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在于借助药物刺激脐部的皮肤,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免疫力提高,从而提高人体抗病防病机能。此外,现代数学理论证明,脐位于人体黄金点,是调整人体的最佳作用点。
药物经脐部吸收的途径主要有:
(1)通过脐部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和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的药物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2)水合作用:角质层的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湿度的函数,中药膏贴脐部外贴“形附里而不离,气闭藏而***”,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由5%-15%增加至50%,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实践证明药物的透皮速度可因此而增加4-5倍,同时还能使皮温从32℃增至37℃加速血液循环;
(3)表面活性剂作用:蜜丸中含的皂,它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通过率;
(4)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梅花冰片、麝香等芳香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
(5)透皮吸收促进剂使药物呈分子状态或亚分子状态均匀地分布于基质中,以利于迅速均匀地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既促进了外用药的吸收,又保持了血液浓度的稳定;
(6)本发明“切于脐部,御于内里,镊于吸气,融于渗液”,外治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其本身的药理作用,还有调整各***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也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对血液成分起到调速作用,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和传播从而增强全身效应;
(7)膏贴经脐给药方式:药物从介质中释放,经脐、皮下毛细血管吸收进行体循环。
敷脐疗法是将配好的药物敷于患者的肚脐上,盖上塑料薄膜和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中医用脐疗治病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对肚脐这个部位十分重视,称它为“神阙”。《道藏》一书解释说:“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以示显贵。”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即神气升降出入、变化消长的地方,属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能通达五脏六腑,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正如清代名医吴师机所说,“神阙给药,可以通经走络,开窍透骨。”从脐部给药,有利于药物归经,使药效循经直达病所,调整气血阴阳,以驱除病邪、扶助正气,对防治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现代医学理论看,肚脐皮肤最薄,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容易透人。同时,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有丰富的血管,外用药物较易吸收,并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高,药力可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的目的。另外,脐部末梢神经丰富,感觉敏锐,通过药熨刺激,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各脏器的功能。敷脐疗法简便易行,既可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又可以免除内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患者容易接受特别适合服药困难的婴幼儿和老年人。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本发明的中药膏贴专门用于治疗肠炎,诸药相合使气达血行脉通,从而达到攻补兼施的目的,临床应用安全,施于脐部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血液浓度,故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内治,且取效迅速,适应症广,多种药物配伍,利用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了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共治疗299例,总有效率达97%。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将固体原料洗净干燥,称取大黄100克、高良姜100克、丁香100克、郁金50克、附子150克、吴茱萸100克、五倍子50克、胡椒100克、猪苓100克、白芷50克、木香50克、肉桂100克、花椒50克、干姜50克、车前子100克、泽泻100克、苍术70克、鸡内金100克、梅花冰片50克、麝香2克,超微粉碎后混匀,高压灭菌得药粉;
(2)将1890克蜂蜜置于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用文火缓熬至红棕色离火;
(3)将熬炼的蜂蜜用勺子倒入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成圆周搅动,边倒蜂蜜边搅动药粉,以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倒蜜,但又不能加的太多,蜜多了丸子不易成形,调好后揉成药团;
(4)将药团经搓条、和丸等常规方法制成蜜丸,和丸时可用少许芝麻油点于掌心以使药丸光亮,将蜜丸制成6克重饼状,用规格12x12厘米的两层膏药被子夹当中,即成膏贴。
治疗方法:用时取一贴膏贴粘肚脐上固定,每贴贴3天,一月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治愈。
超微粉碎、高压灭菌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详述。
实施例2:
该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大黄50克、高良姜50克、丁香50克、郁金30克、附子100克、吴茱萸50克、五倍子30克、胡椒50克、猪苓50克、白芷30克、木香30克、肉桂50克、花椒30克、干姜30克、车前子50克、泽泻50克、苍术50克、鸡内金50克、梅花冰片30克、麝香1克、蜂蜜1290克。
实施例3:
该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大黄150克、高良姜150克、丁香150克、郁金70克、附子200克、吴茱萸150克、五倍子70克、胡椒150克、猪苓150克、白芷70克、木香70克、肉桂150克、花椒70克、干姜70克、车前子150克、泽泻150克、苍术100克、鸡内金150克、梅花冰片70克、麝香3克、蜂蜜2300克。
实施例4: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1995年至今对299例肠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16到72岁,病程1年-14年不等。
(2)治疗方法:用时取一贴膏贴粘肚脐上固定,每贴贴3天,一月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治愈。
注意事项:
①治疗前先用75%酒精棉球对脐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皮肤有破损者,最好不要使用脐疗方法;
②取仰卧位,充分显露脐部,用药后外敷纱布或胶布贴紧,也可用宽布带固定,覆盖于脐部;
③由于脐疗药物吸收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个别患者(尤其用走窜或寒凉药时)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
④本治疗法宜在室内进行,注意保暖,以免患者受凉,体虚者、老年人尤应注意;
⑤禁忌:孕妇禁用;皮肤有溃疡过敏慎用。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221例,占74%;显效33例,占11%;有效36例,占12%;无效9例,总有效率97%。
典型病例:
1李某,女,35岁,患慢性肠炎10多年,病情迁延反复,大便溏薄,腹胀肠鸣,面色咣白,神疲肢软,纳差,希暖畏寒,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贴贴脐,每贴贴3天,一月为一疗程,三个疗程治愈至今无复发。
2蔡某,女,44岁,患慢性肠炎,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饮食不当或劳倦过度即复发,泄泻反复不愈,在外治疗效果不理想,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贴贴脐,每贴贴3天,一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治愈。
3张某,女,28岁,肠炎,平时多有胸肋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抑郁脑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贴贴脐,每贴贴3天,一月为一疗程,一个疗程治愈,至今无复发。
4刘某,男,63岁,患慢性肠炎,每于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膏贴贴脐,每贴贴3天,一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治愈,至今无复发。

Claims (3)

1.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大黄50-150份    高良姜50-150份  丁香50-150份
郁金30-70份     附子100-200份   吴茱萸50-150份
五倍子30-70份   胡椒50-150份    猪苓50-150份
白芷30-70份     木香30-70份     肉桂50-150份
花椒30-70份     干姜30-70份     车前子50-150份
泽泻50-150份    苍术50-100份    鸡内金50-150份
梅花冰片30-70份 麝香1-3份,上述所有药重量1-2倍的蜂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大黄100份    高良姜100份  丁香100份
郁金50份     附子150份    吴茱萸100份
五倍子50份   胡椒100份    猪苓100份
白芷50份     木香50份     肉桂100份
花椒50份     干姜50份     车前子100份
泽泻100份    苍术70份     鸡内金100份
梅花冰片50份 麝香2份,上述所有药重量1-1.5倍的蜂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固体原料洗净干燥,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超微粉碎后混匀,高压灭菌得药粉;
(2)将蜂蜜置于锅内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再置锅中缓熬至红棕色离火;
(3)将熬炼的蜂蜜倒入药粉内,边倒蜂蜜边搅动药粉,以无干药粉时停止倒蜜,揉成药团;
(4)将药团按常规方法制成蜜丸,将蜜丸制成膏贴。
CN201010569932XA 2010-12-02 2010-12-02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8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9932XA CN102068680B (zh) 2010-12-02 2010-12-02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9932XA CN102068680B (zh) 2010-12-02 2010-12-02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8680A true CN102068680A (zh) 2011-05-25
CN102068680B CN102068680B (zh) 2012-02-22

Family

ID=4402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993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8680B (zh) 2010-12-02 2010-12-02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86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214A (zh) * 2011-05-27 2011-09-28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CN104547277A (zh) * 2015-01-06 2015-04-29 张金辉 肚脐贴膏
CN107441462A (zh) * 2016-06-01 2017-12-08 张开建 一种治疗寒湿型泄泻的脐灸膏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5241A (zh) * 2002-12-03 2003-08-13 林万杰 单味中药丸、片
CN1895291A (zh) * 2006-06-09 2007-01-17 陈永丽 纳米中药生物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2691A (zh) * 2009-06-16 2010-01-27 阳瑞鸿 紫地榆泡腾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5241A (zh) * 2002-12-03 2003-08-13 林万杰 单味中药丸、片
CN1895291A (zh) * 2006-06-09 2007-01-17 陈永丽 纳米中药生物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2691A (zh) * 2009-06-16 2010-01-27 阳瑞鸿 紫地榆泡腾剂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214A (zh) * 2011-05-27 2011-09-28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CN102198214B (zh) * 2011-05-27 2012-05-23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CN104547277A (zh) * 2015-01-06 2015-04-29 张金辉 肚脐贴膏
CN107441462A (zh) * 2016-06-01 2017-12-08 张开建 一种治疗寒湿型泄泻的脐灸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8680B (zh)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45462B2 (en) Acupoint patch
CN102068680B (zh) 一种治疗肠炎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955A (zh) 一种中药增高鞋垫
CN103285352B (zh) 一种用于治疗宫寒的外用药垫制备方法
CN102008698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2058841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936B (zh) 一种治疗妇科病的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862B (zh) 一种小儿脐部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4937B (zh) 一种可代替针灸针具、灸剂的穴位调能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4097B (zh) 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3961569A (zh) 足浴药袋
CN106860718A (zh) 一种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0379A (zh) 一种调理体质和防治各型***病证的智能***贴膏及制法
CN106552039A (zh) 一种医治根骨痛症中药足浴养生保健方剂
CN102416157B (zh) 用中药制备的穴位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5444A (zh) 一种祛斑中药面膜
CN102626509A (zh)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CN107648411A (zh) 一种肠通灸及其制备工艺
CN106668552A (zh) 一种治疗肾虚的药包
CN1081076C (zh) 药磁外用贴
CN106075022A (zh) 一种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灌肠液
CN104436025A (zh) 一种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0993A (zh) 一种中药组方、排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3663A (zh) 一种用于治疗阳虚体质相关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43695B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