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4831B -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4831B
CN102044831B CN2010105444335A CN201010544433A CN102044831B CN 102044831 B CN102044831 B CN 102044831B CN 2010105444335 A CN2010105444335 A CN 2010105444335A CN 201010544433 A CN201010544433 A CN 201010544433A CN 102044831 B CN102044831 B CN 102044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thin slice
reflecting prism
gain medium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44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4831A (zh
Inventor
王宪涛
王勇
王斌
孙明营
王裕民
朱健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AHENG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AHENG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AHENG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AHENG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444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4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4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4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4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48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包括在一光路上依次安置的泵浦光源、光学耦合***、双色分束镜、抛物面反射镜、激光增益介质薄片、其中,所述光路上,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之后还依次安置有双直角反射棱镜组和耦合输出腔镜,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由第一直角反射棱镜和第二个直角反射棱镜构成。本发明的多光程激光振荡器结构将泵浦腔与激光谐振腔合二为一,即泵浦光路和激光振荡光路合二为一,使泵浦光多次通过增益介质,提高了泵浦效率;又由于振荡激光多次通过增益介质薄片,使谐振腔中光束一次往返过程中的增益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从而提高了激光器输出功率。适合应用于科研和工业加工的激光器中。

Description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了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背景技术
薄片式固体激光器及光纤激光器是当前激光技术的两个最重大的进展。激光介质的热效应是限制固体激光器进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高的功率(能量)与高的光束质量是一对互相制约的矛盾参量。当前灯泵浦或半导体激光器(LD)侧面泵浦的棒状固体激光器可以达到千瓦量级的激光功率,但光束质量却很差;要获得较好的光束质量,可采用LD端面泵浦,但其功率却不能太大,一般在数十瓦之内,因而既具有高功率(能量)又有高的光束质量的激光器一直是很难实现。较为普遍的办法是采用高质量小型激光器加上激光振荡器的办法。激光振荡器对于实现高功率激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薄片激光器的概念及最早设计都是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Stuttgart University)提出的。激光增益介质(Yb:YAG和Nd:YVO4等晶体)一般为圆盘状,厚度为0.2mm左右。薄片粘贴在热沉上,冷却效率极高,其热梯度为一维分布,热梯度方向沿光束方向,因而减小了在横向截面上的热透镜效应、激光晶体热畸变、光束热偏折和双折射效应等热致效应。目前德国通快公司已生产了8kW的连续(CW)激光器。 
由于增益介质横向相位畸变小,因而偏振、单频、锁模、频率调谐、超短脉冲、频率变换等都可以在薄片式激光***的平台上进行,这些是一般固体激光器难以实现的。现在已有商品化的薄片激光器。德国的ELS公司的VersaDisk激光器功率可以达到5W-100W,M2<1.1,偏振比达100∶1,Mono Disk激光器功率达到5W-50W,M2<1.1。Trumpf公司的薄片激光器功率已经达到了1kW-8kW,BPP为8mm·mrad,每片Di8k可产生的功率为3kW-4kW。 
基于以上原因,发明一种薄片式激光器结构和多光程激光振荡器相结合的多光程激光振荡器的需求已成为本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该发明解决了传统激光器的高功率和高的光束质量互相制约的问题,优化了泵浦光和激光的模式匹配,提高了泵浦效率和有效增益,从而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包括一振荡光路***,所述振荡光路***包括在第一光路上依次安置的泵浦光源、光学耦合***、双色分束镜、抛物面反射镜、激光增益介质薄片,其中,所述光路上,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之后还依次安置有双直角反射棱镜组和耦合输出腔镜,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和耦合输出腔镜在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由第一直角反射棱镜和第二直角反射棱镜构成,所述第一直角反射棱镜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和上表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和所述上表面三个面交于点P;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包括第三反射面、第四反射面、第一切割面和第二切割面,所述第三反射面和所述第四反 射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切割面和所述第二切割面分别与底面成30°,且关于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的中间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切割面和所述第二切割面交于点0;所述第一直角反射棱镜的点P和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的点0相抵合,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切割面重合构成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 
优选的,所述泵浦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 
优选的,所述泵浦光源为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所述第四反射面均经过镀膜处理。 
优选的,所述光学耦合***为透镜。 
优选的,所述双色分束镜呈45°放置。 
优选的,所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的一面设置有热沉***。 
优选的,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为角锥棱镜。 
本发明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的工作流程如下: 
以耦合输出腔镜为起点,对激光在谐振腔的往返振荡过程进行说明:激光经过45°放置的双色分束镜反射,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所述的抛物面反射镜、增益介质薄片、双直角反射棱镜的共同作用使激光多次通过增益介质薄片后,沿原路返回到耦合输出腔镜,形成激光的闭环振荡。激光振荡的光功率由光在腔内一次闭环传输的总增益及总损耗决定,而总增益由于n次折返变为4ng01,其中g0为一次穿过薄片的小信号增益系数,1为增益介质薄片厚度,而总损耗仍然主要是耦合输出的透过损耗和每次穿过薄片的损耗以及镜面反射损耗。激光输出功率就取决于一次闭环传输中总增益(4ng01)与总损耗之比。常规的单程谐振腔结构的总增益为2g01,与之相比,本发明提出的谐振腔结构的总增益是常规结构的2n倍,而损耗变化很小,所以该谐振腔结构的输出功率将大大增加。 
所述的泵浦腔和激光振荡腔中由抛物面反射镜、增益介质薄片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组成的结构,使得泵浦光和激光每次经过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的反射时入射面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泵浦光和激光经过抛物面反射镜聚焦后入射到增益介质薄片时的入射面和反射面(入射面和反射面共面)发生旋转。一个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和激光在增益介质薄片的入射面均匀地分布,相邻两个入射面之间的夹角全部相同,所以泵浦光和激光能够均匀地多光程通过增益介质薄片,有利于增益介质薄片对泵浦光进行均匀地充分地吸收,提高泵浦光利用效率,充分地提高反转粒子数,有利于提高增益介质薄片的利用效率,充分地消耗反转粒子数,同时有利于消除热效应,有利于提高光束质量。 
泵浦光路和振荡光路的区别在于,泵浦光经过几次或者几十次增益介质吸收后将被完全消耗掉,而振荡光单程经过增益介质次数越多,其增益越高,振荡功率越高。 
激光谐振腔增益和损耗的计算。假设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增益介质后表面经过2n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4n次通过增益介质。设单次通过增益介质的小信号增益系数为g1,l为增益介质薄片厚度,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增益为4ng1l。而损耗主要为耦合输出、增益介质吸收,以及抛物面反射镜、增益介质薄片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的多次镜面反射损耗,其中耦合输出在损耗中占主要部分,其余损耗均远远小于耦合输出损耗,所以振荡激光的多光程即经过增益介质的次数对往返损耗影响不大。 
本发明所提出的激光振荡器中,其激光输出功率P满足关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α为一次闭环传输中光的总损耗,包括耦合输出损耗α输出、腔内吸收损耗及镜面反射损耗。一般腔内吸收及镜面反射损耗远比耦合输出损耗小。由于多光程,谐振腔结构的总增益是常规结构的2n倍,因而输出功率大大增加。 
关于本发明提出的多光程激光振荡器稳定性分析。将激光振荡光路展开,利用激光传输ABCD矩阵理论,对所述的多光程激光振荡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所述谐振腔的等效腔是一个平凹腔,经计算表明,实现多光程过程中产生的较长的有效腔长为 
Figure BSA00000345775600052
其中d1为耦合输出腔镜到振荡激光第一次入射到增益介质薄片时的光程;1≤i≤n-1时,li为单程过程中振荡激光第i次从增益介质薄片出射到第i+1次入射到增益介质薄片时的光程;ln为单程过程中振荡激光第n次从增益介质薄片出射到入射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中一个直角反射棱镜的反射脊(即两个成直角的反射面的交线)时的光程;f2为抛物面反射镜的焦距。将展开后的各光程带入ABCD,计算g1g2因子可以得到,有效腔长 
Figure BSA00000345775600053
在很大的范围内,能实现激光振荡。因此,多光程谐振腔的有效腔长很长,可以实现大的单模体积,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增益介质薄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具有如下优点: 
1、提高泵浦效率。设单程有n次被薄片反射,一个往返振荡过程后穿过增益介质薄片次数为4n次,是常规的谐振腔的增益的2n倍,即增益介质吸收次数增加2n倍,使得增益介质能够充分地吸收泵浦光,提高泵浦光利用 效率。同时弥补了增益介质薄片厚度小、对泵浦光单次吸收效率低的缺点。 
2、采用泵浦光路和激光光路重合后,决定功率的一个往返振荡的增益系数与振荡激光单次通过增益介质相比较增加了4n倍。 
3、由于泵浦光和激光光束在增益介质中的入射主平面不断旋转,使泵浦光和激光在增益介质薄片中均匀分布,克服了由于热效应引起的不均匀或双折射效应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光束质量。 
4、所述谐振腔的等效腔是一个平凹腔,计算表明有效腔长为 可以很长,可以实现大的单模体积,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增益介质薄片。 
5、所述谐振腔等效为一种棱镜反射腔,因而可以抗腔失调(由于温度梯度不均匀或机械原因引起的光纤偏离光轴)。 
6、由于泵浦光与激光振荡腔为同一个腔,泵浦光与振荡光达到最佳匹配,大大提高泵浦光到激光的转换效率,提高输出的激光光束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泵浦腔和激光振荡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第一直角反射棱镜701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第二直角反射棱镜702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的安装过程第一步的正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的安装过程第二步的正视图。 
图3c是本发明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的安装过程第三步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n=3,α=30°时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立体效果图。 
图5是本发明的n=3,α=30°时泵浦腔和激光振荡结构的立体示意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n=3,α=30°时抛物面反射镜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7是基于图1的n=3,α=30°时泵浦腔的泵浦光光路展开示意图。 
图8是基于图1的n=3,α=30°时激光振荡腔的激光光路展开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的振荡器的n=1时抛物面反射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9b是本发明的振荡器的n=2时抛物面反射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9c本发明的振荡器的n=4时抛物面反射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9d本发明的振荡器的n=5时抛物面反射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9e本发明的振荡器的n=6时抛物面反射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9f本发明的振荡器的n=6时抛物面反射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9g本发明的振荡器的n=6时抛物面反射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图中标号说明:101泵浦光源,102光学耦合***,103双色分束镜,104抛物面反射镜,105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6激光增益介质薄片的热沉或冷却***,107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8耦合输入腔镜,,701第一直角反射棱镜,702第二个直角反射棱镜,S1第一反射面、S2第二反射面,S3上表面,S4第一切割面,S5第二切割面,S6第三反射面、S7第四反射面。 
a箭头表示激光的输入,b箭头表示激光的输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泵浦腔和激光振荡腔合二为一的***主要包括泵浦光源101,泵浦光源的光学耦合***102,45°放置的双色分束镜103,抛物面反射镜104,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激光增益介质薄片的热沉或冷却***106,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激光振荡腔的耦合输出腔镜108。所述***中可以加入偏振片、调Q器件、非线性晶体等其它光学器件。 
如图1所示,所述的激光振荡腔是由耦合输出腔镜108,45°放置的双色分束镜103,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105,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组成。以耦合输出腔镜108为激光振荡起点,结合图1,对激光在谐振腔的往返振荡过程进行说明:激光经过45°放置的双色分束镜103反射,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所述的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105、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的共同作用使激光多次通过增益介质薄片105后,沿原路返回到耦合输出腔镜108,形成激光的闭环振荡。所述的激光谐振腔的两个腔镜分别为耦合输出腔镜108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所述的双直角反射棱镜107中起到谐振腔腔镜作用的点或者区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例如将该区域挖空,让激光通过,然后在外部加一个常规的腔镜,这种方式适合于某些应用场合,但其将光程数减少了一半。 
如图1所示,所述的泵浦***是由泵浦光源101,光学耦合***102,45°放置的双色分束镜103,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105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组成。泵浦光经45°放置的双色分束镜103进入上面所述的谐振腔内,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所述的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 105、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的共同作用使泵浦光多次通过增益介质薄片105而被增益介质充分吸收,沿原光路返回的泵浦光相对于初始泵浦光是小量。 
如图2所示,所述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由直角反射棱镜701和基于直角反射棱镜701切割后的直角反射棱镜702组成。 
如图2(a)所示,图1中所示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中一个直角反射棱镜701,其S1和S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射面,S3是直角反射棱镜701的上表面。其中,S1和S2两个面进行镀膜处理,以尽量降低泵浦光和激光在直角反射棱镜701上反射时的损耗。 
如图2(b)所示,图1中所示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中第二个直角反射棱镜702,以及基于图2(a)所示的直角反射棱镜701得到该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示意图。S4和S5是直角棱镜702的切割面,分别与底面成α角度,而且关于直角棱镜的中间轴对称分布。所述切割角度是泵浦光路和振荡激光实现多光程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多光程的次数。所述切割角度α与单程振荡过程中激光在增益介质薄片上的反射次数n的关系为nα=90°。S6和S7是直角棱镜702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射面,S6和S7需要进行镀膜处理,以尽量降低泵浦光和激光在直角反射棱镜702上反射时的损耗。 
如图3所示,利用图2(a)和图2(b)所示的两个直角反射棱镜组成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的安装过程。第一步,直角反射棱镜701的点P和直角反射棱镜702的点O重合,同时保证直角反射棱镜701的两个反射面分别与直角反射棱镜702的两个反射面共面,即S1与S6共面,S2与S67共面;然后绕接触点(点P和点O)转α角度,使直角反射棱镜701的上表面S3与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面S4重合,且使S3的一边与S4的一边重合。形成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n=3,α=30°时双直角反射棱镜组立体效果图。直角反射棱镜701与直角反射棱镜702组成了图1中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其中S1,S2,S6,S7四个面是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中关键的部分,起到将光的入射面不断地旋转的作用。 
如图5所示,n=3,α=30°时谐振腔结构关键部分的立体示意图。泵浦腔和激光振荡腔在图5所示的部分相同。图中箭头表示泵浦光或者激光的传输方向,便于对本发明进行详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中心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的中心均位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轴线上。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还位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焦点上。而且,考虑了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表面的折射效应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焦点准确地位于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后表面的中心,以便于平行于抛物球面镜104的光轴入射到抛物球面镜104上时能够准确地聚焦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后表面的中心,并发生镜面反射。 
如图5所示,由于激光和泵浦光光路相同,所以以激光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传输为例。由于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105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由直角反射棱镜701和直角反射棱镜702组成)组成的结构,使得激光每次经过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的反射时激光的入射主平面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激光经过抛物面反射镜104聚焦后入射到增益介质薄片105时的入射面和反射面(入射面和反射面共面)发生旋转。如图5所示,n=3,α=30°时的实施例中,激光经过直角反射棱镜701反射两次,在直角反射棱镜702反射两次,因此激光在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上共产生两次入射面旋转。如 图5所示,激光共在增益介质薄片105上反射3次,每一次的反射面之间夹角为60°,所以激光能够均匀地多光程通过增益介质薄片,有利于提高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利用效率,充分地消耗反转粒子数,同时有利于消除热效应,有利于提高光束质量。 
同理,对于泵浦光,由于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105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由直角反射棱镜701和直角反射棱镜702组成)组成的结构,使得泵浦光每次通过增益介质薄片105时入射面发生旋转。在如图5所示,n=3,α=30°时的实施例中,泵浦光共在增益介质薄片105上反射3次,每一次的反射面之间夹角为60°,所以泵浦光能够均匀地多光程通过增益介质薄片,有利于增益介质薄片105对泵浦光进行均匀地充分地吸收,提高泵浦光利用效率,充分地提高反转粒子数。 
而本发明提出的如图5所示的结构的一个关键的优点是,泵浦光路和激光光路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完全重合,结合泵浦光和激光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的入射面反转的优势,使得泵浦光和激光的模式匹配更有优化,更加有利于提高光光转换效率,提高光束质量。 
如图6所示,n=3,α=30°时抛物面反射镜104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 
如图7所示n=3,α=30°时泵浦光光路展开图。 
如图8所示,n=3,α=30°时激光振荡光路展开图。 
下面结合图5,6,7,8对n=3,α=30°时的本实施例进行详述。 
泵浦光光路实施过程。如图5,6,7所示,泵浦光沿箭头所示方向(如图5所示)入射,首先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 104的点1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聚焦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并进入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泵浦光被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吸收,用于产生增益介质中的粒子数反转。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再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对泵浦光再次进行吸收用于粒子数反转。泵浦光经由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出射后,斜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2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后,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S1面,经S1面反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S2面,再平行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3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聚焦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上,经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吸收、后表面镜面反射和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再吸收,斜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4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后,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2的S6面,经S6面反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2的S7面,再平行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5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聚焦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上,经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吸收、后表面镜面反射和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再吸收,斜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6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后,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脊上,即S1面与S2面的交线,此时为泵浦腔的单程过程。如图7所示,经直角反射棱镜701的脊反射后,泵浦光原路返回,依次通过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6、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5、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4,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3、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2,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1后,形成完整的泵浦光传输过程。其中泵浦光准确 地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脊,反射后原路返回,这需要通过调整泵浦光的入射位置来实现。 
根据上述对泵浦光光路实施过程,该实施例中,即n=3,α=30°时,一次单程激光传输过程,泵浦光经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反射3次,共6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6次,即2n次(本实施例中n=3);一次往返过程,泵浦光共12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12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3)。因此,泵浦光在泵浦腔的传输过程,使得相对于常规谐振腔,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对泵浦光的吸收次数提高2n倍,等效于增加了增益介质薄片105的有效吸收厚度,增益介质薄片105能够充分地吸收泵浦光,提高泵浦光利用效率,弥补了增益介质薄片厚度小、对泵浦光单次吸收效率低的缺点。多光程中泵浦光多次经过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105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的反射引入一定的损耗,但这些损耗远远小于增益增加,且泵浦光多次通过增益介质薄片105大大增大了泵浦光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完全可以忽略上述损耗。 
激光谐振过程分析。如图5,6,8所示,以耦合输出腔镜108为激光在腔内振荡起点,激光经沿箭头所示方向(如图5所示)入射,首先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1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聚焦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并进入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振荡激光消耗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反转粒子数,获得单次增益。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再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振荡激光再次消耗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反转粒子数,再次获得增益。振荡 激光经由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出射后,斜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2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后,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S1面,经S1面反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S2面,再平行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3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聚焦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上,经过消耗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反转粒子数获得增益、后表面镜面反射和再次消耗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反转粒子数再次获得增益,斜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4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后,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2的S6面,经S6面反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2的S7面,再平行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5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聚焦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上,经过消耗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反转粒子数获得增益、后表面镜面反射和再次消耗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反转粒子数再次获得增益,斜入射到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6上。经抛物面反射镜104反射后,平行于抛物面反射镜104的光轴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脊上,即S1面与S2面的交线,此时为谐振腔的一次单程激光振荡过程。如图7所示,经直角反射棱镜701的脊反射后,振荡激光沿原路返回,依次通过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6、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5、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4,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3、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2,增益介质薄片105、抛物面反射镜104的点1后,形成一次往返过程。其中,振荡激光准确地入射到直角反射棱镜701的脊,反射后沿原路返回,这是激光振荡实现自再现自动选择的结果。 
结合上述对激光谐振过程的详细分析,该实施例中,即n=3,α=30°时, 一次单程振荡过程,振荡激光经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反射3次,共6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振荡激光共获得6次增益,即2n次(本实施例中n=3);一次激光振荡往返过程,振荡激光共12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振荡激光共获得12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3)。因此,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增益介质后表面经过2n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4n次通过增益介质,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4ng0l。决定功率的一个往返振荡的增益是振荡激光单次通过增益介质的4n倍。而损耗主要为输出腔镜108的耦合输出、增益介质105的吸收损耗,以及抛物面反射镜104、增益介质薄片105和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的反射损耗,其中输出腔镜108的耦合输出在损耗中占主要部分,而其中耦合输出损耗是主要部分,其余损耗均为远远耦合输出损耗,所以振荡激光的多光程即经过增益介质薄片105的次数对往返损耗影响不大。根据上述公式(1.1)可得,本发明提出的泵浦腔和激光谐振腔合二为一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一次往返过程的增益,而损耗保持不变,则激光输出功率大大增加。 
根据上述泵浦光传输过程和激光闭环振荡过程,并结合图4,5,6,对于抛物面反射镜上光线的入射点1,2,3,4,5,6进行说明。1与2关于增益介质薄片105对称分布;2与3关于直角反射棱镜701的脊(即S1与S2面的交线)对称分布;3与4关于增益介质薄片105对称分布;4与5关于直角反射棱镜702的脊(即S6与S7面的交线)对称分布;5与6关于增益介质薄片105对称分布。 
图9a至图9g展示了n=1,2,4,5,6,7,8的抛物面镜的横截面上的光点分布图。结合上述对n=3,α=30°时的实施例详述过程和图2-8,可分 析出各实施例中的泵浦光传输过程和激光谐振腔振荡过程。所述的n与切割角度α存在关系nα=90°。下面简要分析如下: 
如图9a所示,n=1时,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角度α=90°,即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仅采用一块直角反射棱镜701。本实施例中,一次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2次,共4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4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1);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经过2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4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获得4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1),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4g0l。 
如图9b所示,n=2时,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角度α=45°。本实施例中,一次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4次,共8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8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2);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经过4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8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获得8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2),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8g0l。 
如图9c所示,n=4时,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角度α=22.5°。本实施例中,一次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8次,共16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16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4);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经过8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16次通 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获得16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4),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16g0l。 
如图9d所示,n=5时,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角度α=18°。本实施例中,一次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10次,共20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20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5);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经过10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20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获得20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5),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20g0l。 
如图9e所示,n=6时,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角度α=15°。本实施例中,一次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12次,共24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24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6);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经过12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24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获得24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6),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24g0l。 
如图9f所示,n=7时,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角度α=12.85°。本实施例中,一次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14次,共28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28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7);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经过14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28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获得28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7), 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28g0l。 
如图9g所示,n=8时,直角反射棱镜702的切割角度α=11.25°。本实施例中,一次往返过程中,泵浦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发生镜面反射16次,共32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即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共吸收泵浦光32次,即4n次(本实施例中n=8);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振荡激光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后表面经过16次反射,即振荡激光共32次通过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获得32次增益,,即4n次(本实施例中n=8),则一次激光闭环振荡过程中的总的小信号增益为32g0l。 
其它相关实施例,包括所述的双直角反射棱镜组采用其它能够实现相同功能作用的光学器件或者组合代替;所述的谐振腔中加入其它光学元件例如非线性光学晶体、调Q晶体等;所述的泵浦***中的泵浦光源、光学耦合***、45°放置的双色分束镜可采用其它等效功能的器件和结构,均可采用上述说明进行相应分析。 

Claims (8)

1.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包括在一光路上依次安置的泵浦光源(101)、光学耦合***(102)、双色分束镜(103)、抛物面反射镜(104)、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其特征在于:激光增益介质薄片的泵浦光路和产生的激光振荡光路为同一光路;
所述光路上,在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之后还依次安置有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和耦合输出腔镜(108),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由第一直角反射棱镜(701)和第二直角反射棱镜(702)构成,所述第一直角反射棱镜(701)包括第一反射面(S1)、第二反射面(S2)和上表面(S3),所述第一反射面(S1)和所述第二反射面(S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反射面(S1)、所述第二反射面(S2)和所述上表面(S3)三个面交于点P;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702)包括第三反射面(S6)、第四反射面(S7)、第一切割面(S4)和第二切割面(S5),所述第三反射面(S6)和所述第四反射面(S7)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切割面(S4)和所述第二切割面(S5)分别与底面成30°,且关于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702)的中间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切割面(S4)和所述第二切割面(S5)交于点O;所述第一直角反射棱镜(701)的点P和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702)的点O相抵合,所述上表面(S3)与所述第一切割面(S4)重合构成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光源(101)为半导体激光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光源(101)为光纤耦合输出的半导体激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S1)、所述第二反射面(S2)、所述第三反射面(S6)、所述第四反射面(S7)均经过镀膜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耦合***(102)为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分束镜(103)呈45°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增益介质薄片(105)的一面设置有热沉***(1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直角反射棱镜组(107)为角锥棱镜。 
CN2010105444335A 2010-11-16 2010-11-16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4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44335A CN102044831B (zh) 2010-11-16 2010-11-16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44335A CN102044831B (zh) 2010-11-16 2010-11-16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4831A CN102044831A (zh) 2011-05-04
CN102044831B true CN102044831B (zh) 2012-07-04

Family

ID=4391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44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4831B (zh) 2010-11-16 2010-11-16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4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6177B (zh) * 2019-07-23 2020-08-14 航天科工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碟片增益晶体双键合yag直流冷却的薄片激光器
CN114012248B (zh) * 2021-11-22 2024-02-20 深圳市星汉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头的光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0404A1 (fr) * 2002-09-20 2004-03-24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erfectionnés d'absorption des chocs
DE10334033A1 (de) * 2003-07-18 2005-02-17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Fronthaubenanordnung
CN101068063A (zh) * 2007-06-15 2007-11-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声光调q激光器
FR2904277A1 (fr) * 2006-07-31 2008-02-01 Valeo Vision Sa Projec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1393375A (zh) * 2008-10-17 2009-03-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双棱镜多程传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0404A1 (fr) * 2002-09-20 2004-03-24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erfectionnés d'absorption des chocs
DE10334033A1 (de) * 2003-07-18 2005-02-17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Fronthaubenanordnung
FR2904277A1 (fr) * 2006-07-31 2008-02-01 Valeo Vision Sa Projec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1068063A (zh) * 2007-06-15 2007-11-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声光调q激光器
CN101393375A (zh) * 2008-10-17 2009-03-2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双棱镜多程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4831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8691B (zh) 一种基于声子带边发射的全固态大功率板条激光器
CN102044832A (zh)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放大器
CN107046222B (zh) 一种实现相近双波长输出的内腔光学参量振荡器
CN108988117B (zh) 一种基于偏振合成激光增益的激光放大器
CN111431021A (zh) 一种正交偏振输出的激光器
CN101483317A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方式
CN113258424B (zh) 双波长脉冲同步Tm,Ho:LLF被动调Q固体激光器
CN102044831B (zh)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US7457328B2 (en) Polarization methods for diode laser excitation of solid state lasers
CN201918634U (zh)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振荡器
CN113285338A (zh) 一种提高非偏振吸收增益介质泵浦光吸收效率的方法
CN111416263B (zh) 一种基于磷锗锌晶体非共线相位匹配差频的太赫兹源
CN112615238A (zh) 一种大能量高效率全固态绿光激光器
CN101242070A (zh) 一种半导体泵浦的固体激光器
CN112366507B (zh) 基于全固态连续波金绿宝石激光器的原子冷却光学装置
CN202004311U (zh) 一种多光程薄片式激光放大器
CN115966995A (zh) 一种基于半共聚焦腔的窄线宽外腔激光装置
CN107482433B (zh) 光参量振荡器
CN102263364A (zh) 泵浦光高效利用的端面泵浦激光器
CN101299508A (zh) 一种环形谐振腔激光器
CN100428583C (zh) 环形行波腔多输出光束相干合成装置
CN1243399C (zh) 一种新型的环行激光器
CN220021897U (zh)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
CN114696195B (zh) 可***式单块环形腔激光装置
CN220401096U (zh) 高功率单频腔内五倍频激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