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4364A -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4364A
CN102014364A CN2011100011356A CN201110001135A CN102014364A CN 102014364 A CN102014364 A CN 102014364A CN 2011100011356 A CN2011100011356 A CN 2011100011356A CN 201110001135 A CN201110001135 A CN 201110001135A CN 102014364 A CN102014364 A CN 102014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e
test
ticket
bar item
regula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11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金民
刘磊
张大力
谭本军
杜普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011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43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4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4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根据检测号码和被检套餐,结合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和检测号码的注册数据,使用计算机进行虚拟拨测,自动生成测试话单并算出其理论资费,将测试话单送入计费***进行批价,得到其批价结果,将批价结果和理论资费进行比较,以此判定计费***批价是否正确。本发明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检测其计费***的计费参数配置是否正确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覆盖、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升客户满意度,减少收入流失,缩短新营销策略上市准备时间提供支持。

Description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自动检测移动运营商的计费***对移动话单计费是否正确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在飞速发展,新的组网模式、传输技术、营销模式、业务种类层出不穷。通信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运营商针对市场变化快速地研究出符合客户要求的资费产品,来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为公司创造效益。如此做法具有两面性:频繁变动资费使公司能迅速赢得市场,但同时也使其计费***中资费配置错误的概率显著上升。例如,湖南***2009年在线执行的资费套餐达2万多种,每种资费套餐平均涉及4个左右的具体资费规定条项,而每个资费规定条项配置又涉及到至少5个数据库表参数的修改;尽管公司为了保证计费的准确,制定了严格的套餐配置及上线操作流程,所有套餐配置岗位都安排了双人双岗进行配置与核对,但计费***中资费套餐配置错误仍然时有发生,引起话单计费错误,招来客户投诉,2009年共有704起客户投诉。
话单计费正确性检测对移动运营商非常重要。发生少计费错误时,直接导致公司收入流失;发生多计费错误时,直接招致客户投诉,严重影响公司信誉。
检测计费***对话单计费是否正确,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基于人工实地拨测。这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是:检测人员根据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执行人工实地拨测,由交换机生成真实的测试话单,然后进入计费***批价,由检测人员根据批价结果得出检测结论。
这种基于人工实地拨测的话单计费正确性检测方法需要检测人员根据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描述进行对应的实地拨打,受空间与时间条件的限制,存在效率低、覆盖性差、成本高的问题。例如,当一个新套餐推出时,如果它是针对漫游进行设置的,就需要检测人员出差到外地真正处于漫游状态进行拨打;如果它是针对晚间分时段优惠,就需要检测人员在晚间特定时段进行拨打;如果它规定赠送本地主叫500分钟,超出部分收取0.22元每分钟,就需要检测人员连续拨打,通话时间达到500分钟以上。在资费套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新资费套餐还在不断推出的今天,现有基于人工实地拨测的计费正确性检测方法实施起来费时、费力、费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完成大范围拨测,同时需要为拨测准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如手机终端、卡、计时仪器等,存在成本高的问题。使用这种检测方法难以对已有套餐组织全面覆盖的拨测验证,因此计费***批价是否正确,无人知晓。往往要等到用户对某个套餐的批价结果投诉了,才针对该套餐的批价配置进行深入检查。这样情形使计费正确性检测工作陷入极大的被动。根据计费误差双倍返还的规定,用户投诉会对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现有检测方法效率低,待检套餐积压严重,套餐上市准备时间拖得很长,影响公司营销计划的正常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计算机进行虚拟拨测,自动生成测试话单,自动计算测试话单的理论资费,自动完成批价结果和理论资费的比较,革除现有检测方法的人工实地拨测环节、人工比较环节,以此提高检测效率,提高场景覆盖率,降低检测成本,为移动运营商提升客户满意度,减少收入流失,缩短新营销策略上市准备时间提供支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五个步骤:
1)套餐及其资费规定条项录入;
由套餐录入单元录入被检套餐及其资费规定条项,作为测试话单自动生成的基准,其中资费规定条项的定义包括通话情景模式及其收费量;通话情景模式包括十元组:计费方归属、计费方到访地、通话方式、对端归属、对端到访地、对端运营商、通信通道、对端号码、通话时间范围和计费方式;
2)资费规定条项排序;
由资费规定条项排序单元依据收费量对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进行排序;
3)测试话单生成;
测试话单生成单元将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按照收费量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条为其生成测试话单;对当前的资费规定条项,使用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和检测号码的注册数据,实例化其通话情景模式,得到每一元组的初始取值域,然后检查当前的资费规定条项与其前面条项的相容性;与前面所有相容条项做减运算,得出每一元组的最终取值域;按照充分满足原则和充分覆盖原则,生成其测试话单;其中充分满足原则是指:当计费方式为“累积通话时长”时,其测试话单的累积通话时长要与之相等;充分覆盖原则是指:通话情景模式中各个元组最终取值域中的元素有类属性,在生成测试话单时,最终取值域中所含有的类都要覆盖到,即其中每一类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在生成测试话单时被采用;
4)理论资费计算;对每条测试话单,理论资费计算单元根据其通话时长数据和与其对应的资费规定条项中的收费量,算出其理论资费;
5)批价结果和理论资费比较;
对每条测试话单,由结果比较单元检查计费***的批价结果与理论资费是否一致,以此判定计费***批价是否正确。
本发明所述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的操作流程如下:
1)确定被检套餐。在检测之前要确认被检套餐的批价参数已在计费***上配置完毕,被检套餐在计费***中已生效;
2)到客户服务中心注册检测号码,将其绑定到被检套餐,并使之生效;
3)使用套餐录入单元录入被检套餐及其资费规定条项;
4)使用测试话单生成单元,选定被检套餐,输入检测号码,生成话单文件。测试话单生成单元对被检套餐的每一资费规定条项,自动生成其测试话单,自动算出每条测试话单的理论资费,自动按照话单格式输出话单文件;
5)将话单文件送入计费***进行批价;
6)使用结果比较单元从计费***中读取每条测试话单的批价结果,并与其理论资费进行比较,得出检测结论。当发现有测试话单的批价结果与其理论资费不一致时,便认定被检套餐在计费***中的配置不正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详细描述如下:
移动通信的整个计费过程是从移动通信网元生成用户通话的话单开始。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进行通话时,其位置信息、通信通道等通话情景数据会被移动通信网元记录并通过话单生成***填写到话单中,作为计费依据。
计费***接收移动通信网元生成的原始话单,读取其中的通话情景数据,以获知用户的通话情景,并据此进行批价。这个过程就仿佛是通话情景通过话单数据在计费***中再现。计费***并非直接通过移动通信网元获知用户的通话情景数据,而是以移动通信网元产生的话单为媒介,间接地再现用户的通话情景。通话情景是通过话单中填写的数据展现给计费***。例如用户通话时所在位置,就是通过移动通信网元填写的交换机号展现给计费***,而对端用户的所在位置,则是通过动态漫游号展现给计费***的。这种模式为实现虚拟拨测提供了可能。只要虚拟拨测程序获知相关通话情景数据的填写规则,并将所要的通话情景数据写入话单中,就能实现虚拟拨测,生成测试话单。本发明利用这种通话情景的可虚拟性,采用计算机来实现自动虚拟拨测,生成测试话单,革除了现有检测方法中的“人工实地拨测”环节。
计费***的话单处理过程也为实施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提供了可能。移动通信计费流程包括如下6个处理环节:
1)话单原始数据采集:不同类型的业务,不同的通话情景在不同的采集点得到原始话单数据,采集点包括端局交换机、智能网、SCP、集团下发文件、短信中心、IP前置机、短信网关、彩铃平台等;
2)预处理:从不同采集点得到的原始话单记录格式不同,预处理就是将这些不同格式的原始话单转换为统一标准格式的话单;
3)分拣:对预处理后的话单根据话单类型、业务区进行分拣,将话单输出到不同的处理通道中进行后续处理;
4)排重:剔除分拣输出的话单中的重复话单;
5)批价:根据业务种类、计费号码绑定的套餐对话单进行批价处理,得出话单批价结果;
6)入库:将批价后的话单纳入数据库中方便统一管理和共享。
分析上述计费处理流程,不难发现计费***的每一个处理环节都是一个独立的输入/处理/输出模块。话单数据在这些处理环节中以文件流或数据流的方式进行传递。每一个处理环节均有严格定义的输入与输出接口。只要按照环节的输入接口定义格式进行输入,计费***的每个处理环节都具有可切入性。本发明利用这种可切入性,将虚拟拨测程序生成的测试话单切入计费***的分拣输入环节,实现将虚拟拨测生成的测试话单切入计费***的操作。
另外,套餐资费规定条项定义的通话情景模式与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之间具有明确的抽象/实例对应关系,为虚拟拨测自动生成测试话单提供了可行性。移动通信网拓扑分为三层:最上一层为国家层,也就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由多个国网构成,在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中每个国网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号;第二层是地市层,即每个国网由若干个地市网组成,在一个国网中,它的每个地市网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号;第三层为终端层,即用户层,在一个地市网中,其用户拥有的每个移动终端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号,即电话号码。在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营销模式中,可能对网络做进一步的细分,例如在国网层和地市网层之间加入省层,在地市网和终端层之间加入小区层,也可能将整个网络或者局部网络按运营商来划分成多个子网。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中记录了网络拓扑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设备与拓扑之间的对应关系。已知检测号码和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所定义的通话情景模式,就能在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和检测号码的注册数据中找到相应的拓扑实例数据和设备实例数据。本发明利用这种通话情景模式与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之间具有明确的抽象/实例对应关系来实现虚拟拨测,自动生成测试话单。
本发明中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测试话单的理论资费是检测的基准,计算出的测试话单理论资费一定要是正确的、真实的。本发明采用的测试话单生成策略是:基于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逐条为其生成测试话单,然后根据收费量来计算测试话单的理论资费。如果一个套餐的所有资费规定条项所定义的通话情景是不相容的,那么就可简单地逐条为其生成测试话单,并计算出理论资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套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断给客户补充新优惠,以达到吸引客户的目的。它的新优惠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往往是原有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的一个子集,或者存在交集。例如:原有条项为“漫游主叫国内号码0.6元每分钟”;推出探亲优惠条项“当用户漫游到家乡所在的地市时,漫游主叫国内号码优惠为0.3元每分钟”。此例中,探亲优惠条项和原有条项具有相容性,其通话情景模式是原有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的子集。这种套餐特性要求在为原有条项生成测试话单时,必须保证其通话情景不陷落到探亲优惠条项中,否则计算出的话单理论资费就会不真实。
为了防止为某一资费规定条项生成的测试话单陷落到其它资费规定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中,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三点:1)对套餐资费规定条项按资费量排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条为其生成测试话单;2)对当前资费规定条项,计算其通话情景元组的取值域时,检查当前条项与其前面条项的相容性,也就是检查它们是否存在相交性,如果相交,则减去交集,以此保证当前条项的测试话单的通话情景不陷落到前面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中;3)按照充分满足原则来生成测试话单。其中的第一点是实施“优惠优先”的计费原则;第二点是从通话情景方面来保证当前条项的测试话单不陷落到前面条项中;第三点的“充分满足原则”是从累积通话时长方面来保证当前条项的测试话单不陷落到前面条项中,充分实施“优惠优先”的计费原则。
在计费***中,也要对套餐资费规定条项按资费量从小到大排序,计费时用话单去逐条匹配。本发明与此有本质的区别。计费中,话单是已知确定的;而在本发明中,话单是未知的,是求解的关键内容。计费中,仅只有话单与资费规定条项的匹配问题,不存在资费规定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相容问题。计费中,充分实施“优惠优先”计费原则采用统计策略,具有被动性;而在本发明中,充分实施“优惠优先”计费原则采用构建策略,具有主动性。
本发明对被检套餐组织全面覆盖的虚拟拨测验证,其方案是在自动生成测试话单时,实施充分覆盖原则。充分覆盖原则是指:通话情景模式元组最终取值域中的元素有类属性。类属性由移动通信网络拓扑和运营商的营销模式规定。在生成测试话单时,最终取值域中所含有的类都要覆盖到,即其中每一类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在生成测试话单时被采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检测其计费***中庞大而复杂的套餐批价配置是否正确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覆盖、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为移动运营商提升客户满意度,减少收入流失,缩短新营销策略上市准备时间提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拨测的移动话单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根据检测号码和被检套餐,结合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和检测号码的注册数据,使用计算机进行虚拟拨测,自动生成测试话单并算出其理论资费,将测试话单送入计费***批价,得到其批价结果,将批价结果和理论资费进行比较,以此判定计费***批价是否正确。其具体步骤为:
1)检测人员通过套餐录入单元录入被检套餐及其资费规定条项,作为测试话单自动生成的基准。资费规定条项定义包括通话情景模式及其收费量。通话情景模式用十元组<计费方归属、计费方到访地、通话方式、对端归属、对端到访地、对端运营商、通信通道、对端号码、通话时间范围、计费方式>描述。在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每一元组的取值域都为离散型有限元素集合,由移动通信网络拓扑和运营商的营销模式决定。
2)检测人员通过测试话单生成单元为被检套餐生成测试话单。在该环节,检测人员首先选定被检套餐,输入检测号码。此后测试话单生成单元调用资费规定条项排序单元对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依据收费量进行排序,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条为其生成测试话单。
对当前资费规定条项(后简称当前条项),测试话单生成单元使用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和检测号码的注册数据,将其通话情景模式进行实例化,得到每一元组的初始取值域,然后检查当前条项与其前面条项的相容性,与前面所有相容条项做减运算,得出最终取值域。其中相容性定义为:如果资费规定条项A的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每一元组的取值域都与资费规定条项B的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对应元组的取值域存在非空的交集,那么就说资费规定条项A与资费规定条项B相容。就资费规定条项B,对排在其前面并且与其相容的资费规定条项A,减运算法则为:假定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某一元组为X,如果A.X的取值域不等于B.X的取值域,而且存在非空交集,那么执行集合减运算,用B.X的取值域减去A.X的取值域,得到的差值作为B.X的新取值域。
测试话单生成单元基于当前资费规定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实例的元组最终取值域按照充分满足原则和充分覆盖原则为当前资费规定条项生成测试话单。其中充分满足原则是指:当套餐资费规定条项中的计费方式为“累积通话时长”时,其测试话单的累积通话时长要与相等,不能多,也不能少。充分覆盖原则是指:通话情景模式实例的元组最终取值域中的元素有类属性,类属性由移动通信网络拓扑和运营商的营销模式规定;在生成测试话单时,最终取值域中所含有的类都要覆盖到,即其中每一类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在生成测试话单时被采用。
测试话单中的计费数据项有:“计费号码”、“IMSI”(指计费号码的全球统一标识号)、“计费方到访地”(指到访地的交换机计费标识号)、“通话方式”(有主叫、被叫、转呼三种)、“对端号码”、“对端归属”(指地区代号)、“对端到访地”(指对端到访地的交换机计费标识号)、“通信通道”(指通信通道标识号)、“通话开始时间”、“通话时长”(单位为秒)。在生成测试话单时,计费号码为检测号码。在检测号码的注册数据中有其对应的全球统一标识号IMSI,归属的地市区号。给定了计费号码及其注册数据,资费规定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就可使用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进行实例化,生成测试话单。测试话单中的计费数据项“计费方到访地”、“通话方式”、“对端号码”、“对端归属”、“对端到访地”、“通信通道”、“通话开始时间”和“通话时长”分别与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的计费方到访地元组、通话方式元组、对端号码元组、对端归属元组、对端到访地元组、通信通道元组、通话时间范围元组一一对应。
测试话单生成后,测试话单生成单元调用理论资费计算单元计算其理论资费。对每一测试话单,理论资费计算单元根据其通话时长数据和其对应的资费规定条项中的收费量算出其理论资费。另外,测试话单生成单元将所有测试话单按照话单规定格式生成测试话单文件,将其放到分拣输入通道中,切入到计费***中去计费。
3)检测人员使用结果比较单元从计费***中读取每条测试话单的批价结果,并与其理论资费进行比较,得出检测结论。当发现有测试话单的批价结果与其理论资费不一致时,便认定被检套餐在计费***中的配置不正确。
以下以一个名为“动感地带”的套餐为例,对上述实施方法进行具体描述:它的资费规定条项为:
A.本地被叫0.12/分钟;
B.本地主叫国内长途0.07元/6秒;
C.赠送200分钟本地被叫;
D.本地使用IP方式拨打国内长途0.22元/分钟;
E.可指定一个网内情侣号码,本地被叫为0.01元/分钟;
对该套餐的检测过程为:
1)确认该套餐已在计费***中配置好了批价参数,并且已经生效;
2)对该套餐的用户,为了检测其话单批价是否正确,首先到客户服务中心注册一个检测号码(设为“13807310308”),绑定到该套餐,并使之生效。检测号码的注册信息包括:检测号码为“13807310308”,所在地市区号为“0731”;IMSI号为“8673107310308123”;情侣号码为“13907429898”。
3)使用套餐录入单元录入被检套餐及其资费规定条项。该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有5项,它们的通话情景模式的计费方归属元组的取值都为{“0731”},对端到访地元组的取值都为{“任意”},通话时间范围元组的取值都为{“任意”},其它元组的取值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中被检套餐的各资费规定条项的通话情景模式的元组取值
Figure BDA0000042780280000121
4)调用资费规定条项排序单元对上述套餐的5项资费规定条项根据收费量排序,从小到大的排序结果为:C,E,A,D,B;
5)例中,生成测试话单要用到的移动拓扑数据包括:省内交换机表td_prov_msc(如表2所示),全国交换机表td_mac(如表3所示)们全国省地市区号表td_national_fee_code(如表4所示),全国电话号码段表td_msisdn_seg(如表5所示),国家代号表td_ihter_fee_code(如表6所示),IP号码表td_ip_head(如表7所示);
表2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的省内交换机表td_prov_msc
  交换机计费标识号   所属地市区号
  8613462674   0731
  8613775615   0731
  8613873124   0742
  8613975879   0739
表3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的全国交换机表td_msc
  交换机计费标识号   所属地市区号
  8613462674   0731
  8613900877   010
  8613440734   0877
  8613975879   0743
表4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的全国省地市区号表td_national_fee_code
  地市区号   地市名称   所属省代号   所属省
  0731   长沙市   731   湖南省
  010   北京市   10   北京市
  0411   大连市   240   辽宁省
  0743   张家界市   731   湖南省
表5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的全国电话号码段表td_msisdn_seg
  电话号码段   地市区号   运营商代号
  1390731   0731   1
  1300010   010   2
  1890743   0743   3
  1370411   0411   1
表6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的国家代号表td_inter_fee_code
  国家区号   国家名称
  001   美国和加拿大
  00852   香港
  00886   台湾
  0081   日本
  0044   英国
表7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的IP号码表td_ip_head
  IP头码
  17951
  12983
6)在测试话单生成单元中设定检测号码,并把它绑定到被检套餐上,设定第一条测试话单的通话开始时间为检测号码注册生效时间加上1小时,即为2010年06月01日1:00:00。随后每条话单的通话开始时间为前一测试话单的通话结束时间加上1分钟;
7)对于条项E,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情侣号码为13907429898,查全国电话号码段表td_msisdn_seg,发现它的省代号和检测号码所在的省代号一样,但是地市区号不同,因此可判定条项E的通话情景模式中对端归属元组的取值为{“省内长途”};
8)首先为资费规定条项C生成其测试话单。它的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计费方归属元组取值域为{“0731”}。对于计费方到访地元组,由于通话情景模式中计费方到访地元组的取值为{“本地”},因此去查省内交换机表td_prov_msc中“所属地市区号”字段值为“0731”的记录,其“交换机计费标识号”字段值即为计费方到访地元组初始取值域中的元素。通话方式元组初始取值域为{“02”(被叫)}。对于对端归属元组,由于在通话情景模式中的定义为{“任意”},因此全国电话号码段表td_msisdn_seg中的任意记录的“地市区号”字段值都为对端归属元组的初始取值域中的元素。同样,全国电话号码段表td_msisdn_seg中任意记录的“运营商代号”字段值都为对端运营商元组初始取值域中的元素。对于对端到访地元组,由于在通话情景模式中的定义为{“任意”},因此全国交换机表td_msc中任意记录的“交换机计费标识号”都为对端到访地元组初始取值域中的元素。基于通话情景模式中的定义,通信通道元组的初始取值域为{“任意”},对端号码元组的初始取值域为{“任意”},计费方式元组的初始取值域为{“普通”},通话时间范围元组的初始取值域为{大于或等于2010年06月01日1:00:00}。
9)基于充分覆盖原则,覆盖运营商中的类“移动”、“联通”、“电信”,覆盖对端归属中的类“本地”、“长途”,“港澳台”、“国际”;运营商中的类“移动”、“联通”、“电信”和对端归属中的类“本地”、“长途”具有组合关系,因此需要生成6条测试话单,再加上覆盖对端归属中的类“港澳台”和“国际”需要2条测试话单。针对资费规定条项C,生成的测试话单总数将为8。
10)基于充分满足原则,每条测试话单的通话时长应为200÷8=25分钟=1500秒;
11)根据条项C的收费量,8条测试话单的理论资费都为0元;
12)完成条项C的测试话单生成和理论资费计算后,再为下一条项E生成测试话单。由于条项C的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计费方式元组为{“累积通话时长”},在条项E中为{“普通”},条项C和条项E不相容;
13)完成条项E的测试话单生成和理论资费计算后,再为下一条项A生成测试话单。由于条项A和条项E相容(见表1)。因此条项A的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对端号码元组取值域中不能出现“13907429898”的元素,否则会陷入条项E中;
14)接下来为条项D生成其测试话单。和条项C不同的地方有三处:
a)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通话方式元组取值域为{“01”(主叫)};
b)对于通话情景模式实例中对端归属元组,由于通话情景模式定义的是“国内长途”,因此全国电话号码段表td_msisdn_seg中“地市区号”字段出现的值,除“0731”之外,都是其初始取值域中的元素;对端号码元组与对端运营商元组和对端归属元组有关联性,每一元素对<对端运营商,对端归属>在全国电话号码段表td_msisdn_seg中都有其号码段,号码段后加上任意四个数字都是相应的对端号码元组初始取值域中的元素,对于固定电话,如果地市区号为4位,则任意7位数字可构成对端号码元素,如果地市区号为3位,则任意8位数字可构成对端号码元素;对端到访地元组的初始取值域为{“任意”};
c)对于通信通道元组,查IP号码表td_ip_head,其中任一记录的值都为该元组初始取值域中的元素;
15)最后为条项B生成其测试话单。其前面的条项中没有一项和条项B不相容;
16)为被检套餐全部资费规定条项生成的测试话单及其计费数据项如表8所示;
表8实施例中自动生成的测试话单及其计费数据项取值
Figure BDA0000042780280000171
Figure BDA0000042780280000181
注:上述测试话单中的“计费方号码”数据项都为13807310308;“IMSI”数据项为8673107310308123;表中为空的表示可为任意值,可以不填。
17)将所有测试话单按照话单规定格式生成测试话单文件,将其放到分拣输入通道中,切入到计费***中去计费;
18)检测人员使用结果比较单元从计费***中读取每条测试话单的批价结果,并与其理论资费进行比较,得出检测结论。当发现有测试话单的批价结果与其理论资费不一致时,便认定被检套餐在计费***中的配置不正确。

Claims (1)

1.一种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五个步骤:
1)套餐及其资费规定条项录入;
由套餐录入单元录入被检套餐及其资费规定条项,作为测试话单自动生成的基准,其中资费规定条项的定义包括通话情景模式及其收费量;通话情景模式包括十元组:计费方归属、计费方到访地、通话方式、对端归属、对端到访地、对端运营商、通信通道、对端号码、通话时间范围和计费方式;
2)资费规定条项排序;
由资费规定条项排序单元依据收费量对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进行排序;
3)测试话单生成;
测试话单生成单元将被检套餐的资费规定条项按照收费量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条为其生成测试话单;对当前的资费规定条项,使用移动通信网拓扑数据和检测号码的注册数据,实例化其通话情景模式,得到每一元组的初始取值域,然后检查当前的资费规定条项与其前面条项的相容性;与前面所有相容条项做减运算,得出每一元组的最终取值域;按照充分满足原则和充分覆盖原则,生成其测试话单;其中充分满足原则是指:当计费方式为“累积通话时长”时,其测试话单的累积通话时长要与之相等;充分覆盖原则是指:通话情景模式中各个元组最终取值域中的元素有类属性,在生成测试话单时,最终取值域中所含有的类都要覆盖到,即其中每一类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在生成测试话单时被采用;
4)理论资费计算;
对每条测试话单,理论资费计算单元根据其通话时长数据和与其对应的资费规定条项中的收费量,算出其理论资费;
5)批价结果和理论资费比较;
对每条测试话单,由结果比较单元检查计费***的批价结果与理论资费是否一致,以此判定计费***批价是否正确。
CN2011100011356A 2011-01-05 2011-01-05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20143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11356A CN102014364A (zh) 2011-01-05 2011-01-05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11356A CN102014364A (zh) 2011-01-05 2011-01-05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4364A true CN102014364A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44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11356A Pending CN102014364A (zh) 2011-01-05 2011-01-05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436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876A (zh) * 2011-06-24 2011-11-02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的兼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468259A (zh) * 2014-11-11 2015-03-25 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业务资费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07948944A (zh) * 2017-10-16 2018-04-20 南京网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件仿真的移动网内容计费准确性验证方法
CN112770008A (zh) * 2020-11-30 2021-05-07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拨测话单稽核方法及***
CN112995934A (zh) * 2019-12-16 2021-06-18 ***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话单生成方法及装置、话单计费结果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3452533A (zh) * 2020-03-24 2021-09-28 ***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计费自巡检、自愈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24847A (zh) * 2020-06-18 2021-12-21 ***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计费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876A (zh) * 2011-06-24 2011-11-02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的兼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468259A (zh) * 2014-11-11 2015-03-25 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业务资费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04468259B (zh) * 2014-11-11 2018-01-05 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业务资费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07948944A (zh) * 2017-10-16 2018-04-20 南京网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件仿真的移动网内容计费准确性验证方法
CN112995934A (zh) * 2019-12-16 2021-06-18 ***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话单生成方法及装置、话单计费结果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3452533A (zh) * 2020-03-24 2021-09-28 ***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计费自巡检、自愈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24847A (zh) * 2020-06-18 2021-12-21 ***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计费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24847B (zh) * 2020-06-18 2024-03-19 ***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计费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70008A (zh) * 2020-11-30 2021-05-07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拨测话单稽核方法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4364A (zh) 基于虚拟拨测的计费正确性半自动检测方法
CN105046524B (zh) 一种话费套餐分析与推荐的方法
CN103281673B (zh) 一种商业信息推送服务***及方法
CN109978608A (zh) 目标用户画像的营销标签分析提取方法及***
CN105554728A (zh) 一种云端sim卡池***
CN101815275A (zh) 一种手机话费计算装置
CN102711076B (zh) 一种实时预测手机通话余额的方法
CN101262676A (zh) 一种选择手机资费套餐的***和方法
CN101198097A (zh) 一种实现移动通信跨区虚拟网计费的方法
CN101730043A (zh) 一种批价测试方法和***
CN101473664A (zh) 无线网络中的本地呼叫区域确定
CN105323322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554730A (zh) 一种通讯方法、服务器、终端
CN101742396A (zh) 基于位置的自助式信息发布方法
CN105744475A (zh) 对区域内的用户推广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38530A (zh) 一种为mtc设备扩展ue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33624C (zh) 一种通信业务计费的实现方法
CN109714493A (zh) 实现机卡池绑定的方法、装置和***
CN103108310A (zh) 移动终端功能集识别方法及平台
CN104137581B (zh) 一种多次入网用户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2547678B (zh) 一种携号转网短消息日志获取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2999581B (zh) 用于业务中大用户量数据访问及实时排序***
WO2012100588A1 (zh) 话费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87601A (zh) 短信息的企业信息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1708930U (zh) 一种手机话费计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