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3966A -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3966A
CN102013966A CN2010105740589A CN201010574058A CN102013966A CN 102013966 A CN102013966 A CN 102013966A CN 2010105740589 A CN2010105740589 A CN 2010105740589A CN 201010574058 A CN201010574058 A CN 201010574058A CN 102013966 A CN102013966 A CN 102013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acket
matrix
packets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740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3966B (zh
Inventor
张长
吕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heliangdia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Xingheliangdia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heliangdia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Beijing filed Critical Xingheliangdia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to CN 2010105740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3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3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3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3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3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包括步骤:S1,信源在原始数据包发送阶段形成一个丢包表,信源根据当前丢包表选择在此轮重传中每个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其中,假设所有用户要恢复的数据包集合为A;S2,确定每个用户需要进行合并的数据包bi;S3,由所有用户的bi得到一个{bi}的集合B,将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按位异或运算得到重传包b;S4,信源广播重传包b,然后各用户进行译码,恢复集合A中所包含的自己的错误包,并对信源发送反馈信息,信源根据反馈信息更新丢包表,若没有错误包,则进入下一轮的原始数据包的发送阶段;否则返回步骤S1。本发明在一次重传中恢复比传统NC-HARQ方法更多的错误包,减少了重传次数,提高了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广播***中,有一个发送节点(称之为信源)和M个接收节点(称之为用户),信源向所有用户广播相同的信息。为在无线数字广播***中保证可靠性传输,需要采用差错控制技术。ARQ(Automatic Retransmission-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技术和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技术是两类常用的差错控制技术。ARQ和FEC可以结合使用,这种技术叫做HARQ(HybirdAutomatic Retransmission-reQuest,混合ARQ)。在ARQ和HARQ技术中,当接收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后,经过检测译码过程恢复出原始发送信息,如果恢复出来的信息与原始发送信息相比发生错误的数量(以下简称误码率)超过了***要求的最大值,接收机将通过反馈信道,要求发射机重新发送一次,否则将信息输出。利用重新发送的信号再次进行原始信息的检测,若误码率仍超过了***要求的最大值,接收机将再次向发射机要求重传数据包,直到接收机恢复出来的信号质量达到***要求或者***达到最大的重传次数后仍然没有恢复出理想的信息,则此次数据传输视为失败。图1是一个简单的ARQ/HARQ***示意图。
NC(Network Coding,网络编码)是一种能够提高网络的传输容量的新技术,可以和ARQ结合使用。传统的通信网络传送数据的方式是存储转发,即除了数据的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以外的节点只负责路由,而不对数据内容做任何处理,中间节点扮演着转发器的角色。而在网络编码中,允许中间节点对来自不同信源的数据包进行组合再转发。诸如多播和广播等问题中,恰当地使用网络编码能够实现理论上的最大传输容量。
在无线数字广播***中,为了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足够高质量的广播信息,ARQ/HARQ被用于进行差错控制。在无线广播中采用常规的ARQ/HARQ,每个用户接收到一个广播数据包(packet)后独立进行译码,如果某个用户译码后出错(即误码率不能达到预定要求),则反馈一个NAK(Negative AcKnowledge)信号。如果一个广播包没有被所有用户成功接收,则信源对该广播包再次进行广播,没有成功接收到的用户继续接收该包,直到所有用户均成功获得该包,再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广播。
由于在任意时刻,广播***中有用户没有获得所需数据包的概率较大,因此常规的ARQ/HARQ需要较高的重传开销。为了改善ARQ/HARQ在广播***中的性能,出现了一种结合网络编码的ARQ/HARQ,即NC-HARQ。NC-HARQ通过引入网络编码来形成重传包,每个用户将重传包和自己接收到的某些正确包进行合并,得到自己需要重传的包,这样每个用户可以在一次重传中恢复不同的数据,从而显著减少广播应用下的重传次数。其具体操作如下:在NC-HARQ中,接收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到某一个数据包,则立即给发送端发送一个NAK信号。发送端并不在收到NAK信号后立即重发丢失的包,而是将丢失的包及其对应的接收端保存到一个列表中。列表有一定的长度限制,设为N,重发在N个时隙后开始。在重发阶段,发送端从每个接收端的丢失数据包列表中各取一个数据包,进行按位异或运算,然后将运算得到的包重传给所有的接收端。在重传过程中,组合的数据包仍然可能丢失,如果发生丢失,则需要再次重传组合数据包,但是组合数据包会根据各个接收端的接收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样通过每次重传,每个用户均可能恢复它的一个错误包(即丢失的数据包,也称为丢包:lost packet)。下面以图2为例,说明传统的NC-HARQ方法的步骤。
图2中R1和R2中的x分别表示接收端1和接收端2的丢失数据包,数字为数据包的标号。发送端首先发送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31
(符号表示“和”、“合并”的意思),如果接收端1正确接收到了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32
则可以通过已知的3算出1;如果接收端2没有正确接收到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33
则发送端要重传组合数据包。由于接收端1已经得到了1,所以将组合数据包调整为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34
再发送给所有接收端。重复这个过程,直到R1和R2中不再有丢失的数据包。图2中的每个将“X”圈起来的圈表示该次重传中需要恢复的数据包。
由此可见,传统的NC-HARQ方法在不同用户的不同错误包间引入网络编码,可以使得不同用户通过一次重传恢复不同丢包。但其未在同一用户的错误包间引入网络编码,对于一个用户一次重传最多只能恢复一个错误包。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一次重传中恢复更多的错误包,从而减少重传次数,提高频谱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信源在原始数据包发送阶段形成一个丢包表,信源根据当前丢包表选择在此轮重传中每个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其中,假设所有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集合为A;
S2,确定每个用户所需要进行合并的数据包bi
S3,由所有用户的bi得到一个{bi}的集合B,将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按位异或运算得到重传包b;
S4,信源广播该重传包b,然后各用户进行译码,恢复集合A中所包含的自己的错误包,并对所述信源发送反馈信息,所述信源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更新丢包表,若没有错误包,则进入下一轮的原始数据包的发送阶段;否则返回步骤S1。
其中,在步骤S1中,信源选择每个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的原则是:使集合A尽量大,同时保证集合A中来自同一个用户的错误包最多只有两个。
其中,将所述丢包表用一个M×N的矩阵H表示,矩阵中的每个元素hij为0或1,其中hij=0表示用户i成功接收了数据包j,hij=1表示用户i丢失数据包j,则数据包j成为了错误包;此时,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01,对丢包表矩阵H进行行交换,形成新的丢包表矩阵H′,使得新的丢包表矩阵H第i行中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i+1行中1的数量;
S102,建立选择矩阵G,初始化G=H′;
S103,对于选择矩阵G进行如下操作:从第一行中选择前两个矩阵元素为1的位置,将该位置所代表的数据包放入A中,对矩阵G第一行其余元素为1的位置对应的列中的矩阵元素置零,得到更新的选择矩阵G;然后逐行进行与上述步骤c相同的操作,直至所有行的操作都完成,从而得到该轮重传中的选择矩阵G,选择矩阵G中所有含元素1的列对应的包组成的集合即为A,G中第i行中的元素1对应的列表示该轮重传中用户i需要恢复的数据包。
其中,在步骤S2中,确定数据包bi的原则如下:
对于用户i,若该轮重传需要恢复其一个错误包ai1,则bi=ai1
对于用户i,若该轮重传需要恢复其两个错误包ai1和ai2,则:
b i = a i 1 ⊕ a i 2 , q = 2 l + 1 a i 1 or a i 2 , q = 2 l + 2
其中,q表示这是ai1和ai2的第q轮重传,l为非零正整数,or表示任意选取ai1和ai2中的一个进行传输。
其中,步骤S4中用户利用联合检测方法进行译码。所述联合检测方法优选为最大似然联合检测方法或比特级合并联合检测方法。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重传的包进行网络编码形成新的重传包,由于网络编码的过程不仅在不同用户间的错误包间进行,同时也在同一用户间的不同错误包间进行,再结合物理层的联合检测及包合并方法,使得通过一次重传能够恢复比传统NC-HARQ方法更多的错误包。本发明还对具体网络编码的策略进行设计,使得该重传方式能够在获得同传统NC-HARQ方法一样的最优的分集阶数的同时,减少重传次数,提高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ARQ***框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基于时间的重传算法;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每个错误包的平均重传次数的对比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平均每次传输成功比率的对比曲线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重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中,ARQ/HARQ分为两个阶段:原始数据包发送阶段(Initial Transmission Phase)和原始数据包重传阶段(RetransmissionPhase)。
在原始数据包发送阶段,信源依次发送N个原始数据包。每个用户在接收到每个数据包后进行译码和对是否成功接收进行判定,如果成功接收则向信源反馈ACK(ACKnowledge)信号,如果不成功接收则向信源反馈NAK信号。信源在原始数据包发送阶段不进行重传,只记录每个包在哪些用户丢失,形成一个丢包表。该丢包表可以用一个M×N的矩阵H表示,矩阵中的每个元素为0或1,其中矩阵H中的元素hij=0表示用户i成功接收到了包j,hij=1表示用户i丢失包j。N个原始数据包发送完毕后,若H=0,则跳过重传阶段,进入下一轮的原始数据包的发送阶段;否则进入原始数据包的重传阶段。
在原始数据包重传阶段,信源根据当前丢包表进行数据重传,目的是让所有用户成功获得所有数据包。如图3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S1,信源根据当前丢包表选择在该轮重传中每个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所有用户待恢复的数据包集合设为A。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保证A集合尽量大,同时要保证A集合中来自同一个用户的错误包最多只有两个。其中一种易于编程实现的选择方法如下:
S101.对丢包表矩阵H进行行交换,形成新的丢包矩阵H′,使得新的丢包表矩阵H第i行中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i+1行中1的数量。
S102.建立选择矩阵G。初始化G=H′。
S103.对于G进行如下操作:从第一行中选择前两个矩阵元素为1的位置,其所代表的丢包放入A中,对G矩阵第一行其余元素为1的位置对应的列中的矩阵元素置零,得到更新的G。
接下来逐行进行与上述步骤S103相同的操作,当所有行的操作都完成时,得到该次重传中最终的选择矩阵G。
G中所有含元素1的列对应的包组成的集合即为A。G中第i行中的元素1对应的列表示该次重传中用户i准备恢复的包。
S2,根据上述步骤S1所得到的G,确定每个用户所需要进行(利用网络编码的方法)合并的包bi。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用户i,若该轮重传只需要恢复其一个丢包ai1则bi=ai1
对于用户i,若该轮重传需要恢复其两个丢包ai1和ai2,则:
b i = a i 1 ⊕ a i 2 , q = 2 l + 1 a i 1 or a i 2 , q = 2 l + 2
其中,q表示这是ai1和ai2的第q轮重传,l为非零正整数,or表示可以任意选取ai1和ai2中的一个进行传输。
S3,由所有用户的bi得到一个{bi}的集合B。重复的bi在集合B中只包含一次。将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按位异或即得到重传包b。
S4,信源广播该重传包b。各用户利用所有相关的接收信号样本进行联合译码,试图恢复A中所包含的自己的错误包。若恢复成功则回馈ACK,否则回馈NAK。信源根据反馈信息更新丢包表矩阵H,若H=0,则进入下一轮的原始数据包的发送阶段;否则返回步骤S1。其中,所述相关的接收信号样本是指各用户接收到的信号样值(而非经解调后的符号判决结果)中,与网络编码后形成的重传包有关的所有数据包。
为了展示本发明的优越性,通过仿真分析和理论推导得出了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的方法的性能比较。图4和图5分别比较了二者的每个错误包的平均重传次数和平均每次传输成功的比率(该比率以传输带宽利用率来度量)。从这两个对比结果来看,本发明所提方法显著减少了重传次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表现都优于NC-HARQ方法。其中,图4、5中的SNR表示信噪比。
以下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以两用户8个原始数据包为例说明所提方法的具体操作。经过初始的原始数据包发送阶段后,两个用户丢包情况如下:
图6是两个接收端R1、R2收到的数据包示例,其中X表示丢失数据包。这样R1第1、3、7数据包丢失,R2第2、3、6、8数据包丢失。丢包表矩阵为:
H = 1 0 1 0 0 0 1 0 0 1 1 0 0 1 0 1
根据步骤S1, H ′ = 0 1 1 0 0 1 0 1 1 0 1 0 0 0 1 0 , G=H′。
首先,R2中选择2、3数据包,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73
R1选择1、3数据包。
其次, b 1 = a 1 ⊕ a 3 , b 2 = a 2 ⊕ a 3 ;
再次,发送端的数据包为 b 1 ⊕ b 2 = a 1 ⊕ a 2 ⊕ a 3 .
接收端(即上面提到的“用户”)使用联合检测方法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其中,所述联合检测方法可以为ML(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联合检测方法、BLC(Bit Level Combining,比特级合并)联合检测方法等。若R2正确得到了a2和a3,但R1没有正确得到a1和a3。于是需要下一轮的重传。
第二轮重传开始时,更新后的H变为:
H = 1 0 1 0 0 0 1 0 0 1 1 0 0 1 0 1
根据步骤S1, H ′ = 1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 G=H′。
在此轮重传中,首先,R1中选择1、3数据包,R2选择6、8数据包。
根据步骤S2,这是R1中1、3数据包的第二次重传,b1=a3,是R2中6、8数据包的第一次重传,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87
根据步骤S3,发送端的数据包为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88
此轮重传中假设R1正确得到了a1和a3,但R2没有正确得到a6和a8。于是需要进行下一轮重传。
再次根据上述的规则进行第三轮重传。第三轮重传中,发送端新的数据包为
Figure BSA00000374151000089
假设在这轮重传中R1正确得到了a7,R2正确得到了a6和a8。因此,至此整个重传过程结束。图6中的每个将“X”圈起来的框表示该次重传中需要恢复的数据包。
可以看出,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方法仅仅进行了3次重传。而传统的NC-HARQ方法则至少需要4次重传。
因此,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对重传的包进行网络编码形成新的重传包,网络编码的过程不仅在不同用户间的错误包间进行,同时也在同一用户间的不同错误包间进行,结合物理层的联合检测及包合并方法,使得通过一次重传能够恢复比传统NC-HARQ更多的错误包。本发明对具体网络编码的策略进行设计,使得该重传方式能够在获得同传统NC-HARQ一样的最优的分集阶数的同时,减少重传次数,提高频谱效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应用在无线广播***中,尤其是在无线广播ARQ/HARQ***中。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信源在原始数据包发送阶段形成一个丢包表,信源根据当前丢包表选择在此轮重传中每个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其中,假设所有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集合为A;
S2,确定每个用户所需要进行合并的数据包bi
S3,由所有用户的bi得到一个{bi}的集合B,将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按位异或运算得到重传包b;
S4,信源广播该重传包b,然后各用户进行译码,恢复集合A中所包含的自己的错误包,并对所述信源发送反馈信息,所述信源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更新丢包表,若没有错误包,则进入下一轮的原始数据包的发送阶段;否则返回步骤S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信源选择每个用户需要恢复的数据包的原则是:使集合A尽量大,同时保证集合A中来自同一个用户的错误包最多只有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丢包表用一个M×N的矩阵H表示,矩阵中的每个元素hij为0或1,其中hij=0表示用户i成功接收了数据包j,hij=1表示用户i丢失数据包j,则数据包j成为了错误包;此时,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01,对丢包表矩阵H进行行交换,形成新的丢包表矩阵H′,使得新的丢包表矩阵H第i行中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i+1行中1的数量;
S102,建立选择矩阵G,初始化G=H′;
S103,对于选择矩阵G进行如下操作:从第一行中选择前两个矩阵元素为1的位置,将该位置所代表的数据包放入集合A中,对矩阵G第一行其余元素为1的位置对应的列中的矩阵元素置零,得到更新的选择矩阵G;然后逐行进行与上述步骤c相同的操作,直至所有行的操作都完成,从而得到该轮重传中的选择矩阵G,选择矩阵G中所有含元素1的列对应的包组成的集合即为A,G中第i行中的元素1对应的列表示该轮重传中用户i需要恢复的数据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确定数据包bi的原则如下:
对于用户i,若该轮重传需要恢复其一个错误包ai1,则bi=ai1
对于用户i,若该轮重传需要恢复其两个错误包ai1和ai2,则:
b i = a i 1 ⊕ a i 2 , q = 2 l + 1 a i 1 or a i 2 , q = 2 l + 2
其中,q表示这是ai1和ai2的第q轮重传,l为非零正整数,or表示任意选取ai1和ai2中的一个进行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用户利用联合检测方法进行译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检测方法为最大似然联合检测方法或比特级合并联合检测方法。
CN 201010574058 2010-11-30 2010-11-30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Active CN102013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74058 CN102013966B (zh) 2010-11-30 2010-11-30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74058 CN102013966B (zh) 2010-11-30 2010-11-30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3966A true CN102013966A (zh) 2011-04-13
CN102013966B CN102013966B (zh) 2013-03-27

Family

ID=4384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74058 Active CN102013966B (zh) 2010-11-30 2010-11-30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396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7253A (zh) * 2011-12-16 2012-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认知子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2594529A (zh) * 2012-03-16 2012-07-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网络编码的发射端广播重传方法及***
CN102638331A (zh) * 2012-03-16 2012-08-1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无线可靠广播方法
CN103107875A (zh) * 2013-01-31 2013-05-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及其方法
CN103546245A (zh) * 2013-11-05 2014-01-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WO2014205724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重传处理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N104539546A (zh) * 2015-01-19 2015-0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geo卫星网络bgp路由多播传输方法
CN104852788A (zh) * 2015-05-20 2015-08-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基于最大-最小网络编码的数据广播arq方法
CN105099955A (zh) * 2015-06-03 2015-11-2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具有网络编码功能的代数交换***及其编码算法
CN105162558A (zh) * 2015-04-10 2015-1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联合最大度机会传输与网络编码arq的数据广播方法
CN106027208A (zh) * 2016-04-29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反馈的网络编码tcp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6254044A (zh) * 2016-09-14 2016-12-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播网络编码的动态线性组合重传方法
CN106888073A (zh) * 2017-01-06 2017-06-23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电线路无线网络指令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99A (zh) * 2008-10-13 2009-03-25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编码与星座叠加编码的结合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US20100054164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CN101714915A (zh) * 2009-11-02 2010-05-26 清华大学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54164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CN101394299A (zh) * 2008-10-13 2009-03-25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编码与星座叠加编码的结合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CN101714915A (zh) * 2009-11-02 2010-05-26 清华大学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7253B (zh) * 2011-12-16 2014-06-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认知子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2497253A (zh) * 2011-12-16 2012-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认知子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2594529A (zh) * 2012-03-16 2012-07-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网络编码的发射端广播重传方法及***
CN102638331A (zh) * 2012-03-16 2012-08-1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无线可靠广播方法
CN102638331B (zh) * 2012-03-16 2014-07-09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无线可靠广播方法
CN103107875A (zh) * 2013-01-31 2013-05-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及其方法
CN103107875B (zh) * 2013-01-31 2015-07-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广播重传***及其方法
WO2014205724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重传处理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N103546245A (zh) * 2013-11-05 2014-01-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CN103546245B (zh) * 2013-11-05 2016-06-1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CN104539546A (zh) * 2015-01-19 2015-0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的geo卫星网络bgp路由多播传输方法
CN105162558B (zh) * 2015-04-10 2018-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联合最大度机会传输与网络编码arq的数据广播方法
CN105162558A (zh) * 2015-04-10 2015-1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联合最大度机会传输与网络编码arq的数据广播方法
CN104852788A (zh) * 2015-05-20 2015-08-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基于最大-最小网络编码的数据广播arq方法
CN104852788B (zh) * 2015-05-20 2018-03-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基于最大‑最小网络编码的数据广播arq方法
CN105099955A (zh) * 2015-06-03 2015-11-2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具有网络编码功能的代数交换***及其编码算法
CN105099955B (zh) * 2015-06-03 2020-03-17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具有网络编码功能的代数交换***及其编码算法
CN106027208A (zh) * 2016-04-29 2016-10-1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反馈的网络编码tcp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6254044A (zh) * 2016-09-14 2016-12-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播网络编码的动态线性组合重传方法
CN106888073A (zh) * 2017-01-06 2017-06-23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电线路无线网络指令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3966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3966B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US6697987B2 (en) Method of packet data transfer with hybrid ARQ
CN102638331B (zh)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无线可靠广播方法
US11729666B2 (en) Retransmission schemes based on LLR combining in WLAN
US8799733B2 (en) Packet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1136722B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终端的数据发送方法及传输设备
US8060802B2 (e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
JP5141771B2 (ja) 適応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方式による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20020064167A1 (en) Hybrid ARQ with parallel packet transmission
CN102497248B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重传方法
US20090031185A1 (en) Hybrid arq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based networks
US8086270B2 (en) Classifying-synthesizing transmission method of multi-user feedback information at base station
US7889696B2 (en)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multiple mother codes in a system using HARQ
CN101809920A (zh) 无线通信***的速率匹配
WO200814038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ed packet retransmission and soft decoding of combined packe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490858A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自适应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030366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340375A (zh) 数据传输管理***及其相关数据传输管理方法
CN107409023A (zh) 一种合并层域中的数据和重传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86052A (zh) 一种高丢包率下基于d2d簇的多播重传方法及装置
WO200902033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94299B (zh) 网络编码与星座叠加编码结合运用到移动通信***中的方法
CN105847199A (zh) Pusch信道检测ack/nack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EP221036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852788A (zh) 基于最大-最小网络编码的数据广播arq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02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Wangjing Lize two Road No. 2 Wang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 block three layer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TARPOI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Wangjing Lize two Road No. 2 Wang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 block three layer

Applicant before: Xingheliangdia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Beij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XINGHELIANGDIA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BEIJING TO: BEIJING STARPOINT COMM.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