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5122B -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 Google Patents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5122B
CN102005122B CN 201010555435 CN201010555435A CN102005122B CN 102005122 B CN102005122 B CN 102005122B CN 201010555435 CN201010555435 CN 201010555435 CN 201010555435 A CN201010555435 A CN 201010555435A CN 102005122 B CN102005122 B CN 102005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l
ramp
queue length
pass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554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5122A (zh
Inventor
保丽霞
彭庆艳
陈雷进
徐大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554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5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5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5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5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5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匝道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判断本地排队长度是否小于阈值;若小于阈值,则不向协调中心反馈本地排队长度;若大于等于阈值,则反馈本地排队长度至协调中心,并接收调节中心对本地调节率的分配;执行协调中心对本地调节率的分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匝道调节***。本发明所公开的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通过本地匝道控制器的反馈与协调中心的调节,使得主线汇入区车流有序,主线车头时距合理,并且入口匝道排队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延伸至地面道路。

Description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调节,尤其涉及一种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背景技术
目前,调节高架道路主线交通流采用的是多匝道协调控制,通过控制进入快速路的交通量,使整个快速路的交通流流量、密度、速度等参数运行在最佳状态,从而使提高服务水平。
入口匝道控制的实质是将入***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车辆准予进入,另一部分车辆在匝道上等待,伺机进入,还有一部分车辆则选择其它替代路线行驶。匝道调节率作为计算根据主线及区域交通流计算每个周期入口匝道允许进入的车辆数,其设置对多匝道的道路协调尤为重要。目前常见的多匝道调节方法有两种:(1)采用固定调节率,2辆车/green,即一次绿灯过2辆车;(2)采用自适应调节率,根据主线、地面及衔接区域的交通流,自动算出允许每周期允许通行的车辆数。当主线交通流量较大,且进口匝道交通需求也较大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在保证主线汇入顺畅的目标下,进口匝道有一定的车辆排队,若排队太长,则会排队溢出到相邻的地面路段及交叉口,造成拥堵扩散与转移。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准确的多匝道调节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按照本地交通流情况进行感应计算,然后基于区域交通由上层协调中心进行优化,全局调整各个入口匝道的调节率的调节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匝道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判断所述本地排队长度是否小于阈值;若小于所述阈值,则不向协调中心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若大于等于所述阈值,则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并接收所述调节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执行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历史统计或实时测量匝道下游容量;根据匝道上游交通需求与所述匝道下游容量计算所述本地调节率,设定调节周期为n分钟,则r(t)=(ca-qd(t-1))*(n*60)/3600,其中,r(t)为Tk≤t≤T(k+1)时间内的调节率,qd(t-1)为(k-1)T<=t<=kT时间内匝道上游交通需求,ca为匝道下游容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若大于等于所述阈值,则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并接收所述调节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这一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所述协调中心向区域内其他入口匝道控制器发出区域请求;所述协调中心接收区域内其他入口匝道控制器的其他排队长度;所述协调中心将本地排队长度与阈值的差值分配至其他排队长度小于阈值的入口匝道;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接收所述协调中心的反馈,并根据所述本地排队长度分配本地调节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如判定入口匝道排队长度小于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接收到了所述协调中心的区域请求;若没有收到所述区域请求,则执行所述协调中心的分配;若接收到了所述区域请求,则反馈本地排队长度的富余值至所述协调中心;接收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排队长度的协调,并执行所述协调中心的进一步分配。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统计所述本地排队长度的时段与所述时段的统计周期;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统计周期统计每个周期内车辆的到达率和通过率;判断所述到达率是否大于所述通过率;若所述到达率小于等于所述通过率,则无本地排队长度;若所述到达率大于所述通过率,则判定产生本地排队长度,在所述统计时段内继续统计每个周期内车辆的到达率与通过率;根据每个周期内所述车辆的到达率与所述车辆的通过率分别获得统计时段内车辆的到达数与车辆的通过数;根据所述车辆的到达数与所述车辆的通过数的差值,得到所述本地排队长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周期内所述车辆的到达率与所述车辆的通过率分别获得统计时段内车辆的到达数与车辆的通过数这一步骤通过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绘制计算到达率曲线与通过率曲线,并根据所述到达率曲线与所述通过率曲线之间的面积获得。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到达率曲线为所述统计时段内每个周期的到达率所连接的曲线,所述通过率曲线为所述统计时段内每个周期的通过率所连接的曲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匝道调节***,包括:本地匝道控制器,用于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并判断所述本地排队长度与阈值之间的差值;其他匝道控制器,是所述区域内的本地匝道控制器之外的多个匝道控制器,用于反馈其他匝道入口的排队长度与调节率至所述协调中心;协调中心,用于接收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所反馈的本地排队与阈值的信息之间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对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与所述其他匝道控制器的调节率进行协调。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全局调整各个入口匝道的调节率,根据入口匝道排队长度,基于分层反馈进行精确的多匝道调节,道路主线汇入区车流有序,主线车头时距合理,并且入口匝道排队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延伸至地面道路技术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匝道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多匝道调节***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中本地匝道控制器绘制的达率与通过率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多匝道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100中,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具体为: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历史统计或实时测量匝道下游容量;根据匝道上游交通需求与所述匝道下游容量计算所述本地调节率,设定调节周期为n分钟,则r(t)=(ca-qd(t-1))*(n*60)/3600,其中,r(t)为Tk≤t≤T(k+1)时间内的调节率,qd(t-1)为(k-1)T<=t<=kT时间内匝道上游交通需求,ca为匝道下游容量。
步骤S102中,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具体为:设定统计所述本地排队长度的时段与所述时段的统计周期;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统计周期统计每个周期内车辆的到达率和通过率;判断所述到达率是否大于所述通过率;若所述到达率小于等于所述通过率,则无本地排队长度;若所述到达率大于所述通过率,则判定产生本地排队长度,在所述统计时段内继续统计每个周期内车辆的到达率与通过率;根据每个周期内所述车辆的到达率与所述车辆的通过率分别获得统计时段内车辆的到达数与车辆的通过数;根据所述车辆的到达数与所述车辆的通过数的差值,得到所述本地排队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周期内所述车辆的到达率与所述车辆的通过率分别获得统计时段内车辆的到达数与车辆的通过数,是通过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绘制计算到达率曲线与通过率曲线,并根据所述到达率曲线与所述通过率曲线之间的面积获得。所述到达率曲线为所述统计时段内每个周期的到达率所连接的曲线,所述通过率曲线为所述统计时段内每个周期的通过率所连接的曲线。
步骤S104中,本地匝道控制器判断所述本地排队长度是否小于阈值。若小于阈值,则不向协调中心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
若大于等于所述阈值,则进行步骤S106,本地匝道控制器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协调中心向区域内其他匝道控制器发出区域请求。具体为: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所述协调中心向区域内其他入口匝道控制器发出区域请求;所述协调中心接收区域内其他入口匝道控制器的其他排队长度;所述协调中心将本地排队长度与阈值的差值分配至其他排队长度小于阈值的入口匝道;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接收所述协调中心的反馈,并根据所述本地排队长度分配本地调节率。
步骤S110中,本地匝道控制器接收所述调节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
步骤S116中,执行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中,若是本地排队长度小于阈值,则本地匝道控制器不向协调中心反馈本地排队长度,进入步骤S108,判断是否接收到了所述协调中心的区域请求。若没有收到所述区域请求,则执行步骤S116,本地匝道控制器执行协调中心的分配。
若接收到了所述区域请求,则进行步骤S112,反馈本地排队长度的富余值至所述协调中心。进行步骤S114,接收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排队长度的协调,并在步骤S116中执行所述协调中心的进一步分配。
如图2所示,是多匝道调节***的示意图。多匝道调节***包括本地匝道控制器10,其他匝道控制器20与协调中心30。
本地匝道控制器10用于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并判断所述本地排队长度与阈值之间的差值。其他匝道控制器20是所述区域内的本地匝道控制器之外的多个匝道控制器,用于反馈其他匝道入口的排队长度与调节率至所述协调中心30。其中,协调中心30是对所有高架道路匝道的控制中心,若排队长度在可控范围内,可控范围是一个阈值,一般排队长度距离地面路段还有30米,即为可控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地匝道器10按照本地交通流情况进行感应计算,然后基于区域交通(常态交通、不平衡交通、瓶颈交通、某一入口匝道排队过长等状态)由协调中心30进行优化,全局调整本地匝道器10与其他匝道器20的调节率。
本地匝道控制器10将调节率反馈给协调中心30,且其他入口匝道无协调要求,假如一个上匝道排队很长,超过可控范围,延伸到地面了,则会发出与相邻匝道、高架协调控制的请求。则执行本地局部优化得到的控制策略,采用调节率显示红绿灯的时间。否则按协调层要求修正调节率再执行。修正调节率是由协调中心30计算出来的。
设定调节周期为n分钟,则本地调节率r(t)=(ca-qd(t-1))*(n*60)/3600,其中,r(t)为Tk≤t≤T(k+1)时间内的调节率,qd(t-1)为(k-1)T<=t<=kT时间内匝道上游交通需求,ca为匝道下游容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10根据所述到达率与所述通过率计算绘制到达率曲线与通过率曲线,并根据所述到达率曲线与所述通过率曲线之间的面积获得本地匝道的本地排队长度。
本地匝道控制器10基于本周期调节率估算入口匝道排队长度,当入口匝道车辆排队长度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本地匝道控制器10向该区域的协调中心30发出协调控制请求,要求调节率增加值。
协调中心30接收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10所反馈的本地排队与阈值的信息之间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对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10与所述其他匝道控制器20的调节率进行协调。例如:有5个队伍在排队买票,这5个队伍是相互看不见的。其中一个队伍1人很少,2个人排队,而队伍4,队伍5有20人排队,那么这个队伍1就会告诉中心,我这里人少,中心再告诉队伍4,队伍5,可以到队伍1去排队。用在匝道上,就是匝道1车流很少,匝道2排队很长,那么协调中心知道后,就会给匝道2更长的绿灯,由原来的10s提高到20s,而匝道1就可以减少它的绿灯。
如图3所示是本地匝道控制器绘制的达率与通过率的曲线图。
排队长度计算是入口匝道协调控制策略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线上下游、入口匝道数检测等数据基础上,动态估算本匝道的排队长度。
计算排队长度所需要的参数可以是:现状高峰时段5min、6min、15min的流率、预测的主线、匝道交通流率和现状匝道的调节率,车头时距等。采用到达率与通过率的形式计算排队车辆数,以现状高峰时段6min的流率,是6min通过的车辆数,及匝道的调节率为例,到达-通过表示1h内车辆到达率与通过率的情况,横轴以6min为一个计算时间间隔,即为0.1小时,右侧纵轴代表到达率或通过率,每一小格表示100辆/h,最多可以统计1.6h内的情况。
根据所统计的每6min的到达率、通过率绘出曲线。在到达率>通过率的那一点开始,车辆开始延误;在此点之前,车辆没有延误。
图中,A到达,B通过,从开始排队的那一点开始,把每个时间间隔内的到达率输入A达到那一行,通过率输入B通过那一行,并计算两条曲线之间的面积。在表格中△表示A到达减去B通过。
本地匝道器10计算每个时间间隔内的累计△值,当通过率>到达率的那一点,累计△值开始减少,排队开始消散。确定最大的△值,最大的累计△值,并计算最大排队车辆数、总延误时间、总延误车辆、车辆的平均延误。
排队车辆数=总的到达数-总的通过数,排队长度=△×0.1×100,其中,0.1是横坐标表示6Min,100是纵坐标,每格表示100辆车,即排队等于△×10,在到达率与通过率之差最大时,排队最长。△*10表示排队的车辆数,每个6min内的延误等于排队车辆数*时间间隔6min。例如,某一列的△=3.2,则6min的延误为3.2*10*6/60=3.2h,总延误等于所有6min的延误之和,即总延误=∑△。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运用分层协调优化计算的思想,提出基于分层反馈的多匝道调解率计算方法,全局调整各个入口匝道的调节率;根据入口匝道排队长度,基于分层反馈进行精确的多匝道调节,道路主线汇入区车流有序,主线车头时距合理,并且入口匝道排队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延伸至地面道路技术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多匝道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
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
判断所述本地排队长度是否小于阈值;
若小于所述阈值,则不向协调中心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
若大于等于所述阈值,则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并接收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
执行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
其中,若大于等于所述阈值,则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并接收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调节率的分配,这一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反馈所述本地排队长度至所述协调中心;
所述协调中心向区域内其他入口匝道控制器发出区域请求;
所述协调中心接收区域内其他入口匝道控制器反馈的其他排队长度;
所述协调中心将本地排队长度与阈值的差值分配至其他排队长度小于阈值的入口匝道;
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接收所述协调中心的反馈,所述协调中心根据所述本地排队长度分配本地调节率;
其中,所述的多匝道调节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如判定入口匝道排队长度小于阈值,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接收到了所述协调中心的区域请求;
若没有收到所述区域请求,则执行所述协调中心的分配;
若接收到了所述区域请求,则反馈本地排队长度的富余值至所述协调中心;
接收所述协调中心对所述本地排队长度的协调,并执行所述协调中心的进一步分配;
其中,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这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统计所述本地排队长度的时段与所述时段的统计周期;
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统计周期统计每个周期内车辆的到达率和通过率;
判断所述到达率是否大于所述通过率;
若所述到达率小于等于所述通过率,则无本地排队长度;
若所述到达率大于所述通过率,则判定产生本地排队长度,在所述统计时段内继续统计每个周期内车辆的到达率与通过率;
根据每个周期内所述车辆的到达率与所述车辆的通过率分别获得统计时段内车辆的到达数与车辆的通过数;
根据所述车辆的到达数与所述车辆的通过数的差值,得到所述本地排队长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周期内所述车辆的到达率与所述车辆的通过率分别获得统计时段内车辆的到达数与车辆的通过数这一步骤通过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绘制计算到达率曲线与通过率曲线,并根据所述到达率曲线与所述通过率曲线的累计值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匝道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到达率曲线为所述统计时段内每个周期的到达率所连接的曲线,所述通过率曲线为所述统计时段内每个周期的通过率所连接的曲线。
3.一种多匝道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地匝道控制器,用于根据交通流获得本地调节率,根据到达率和通过率获得本地排队长度,并判断所述本地排队长度与阈值之间的差值;
其他匝道控制器,是区域内的本地匝道控制器之外的多个匝道控制器,用于反馈其他匝道入口的排队长度与调节率至协调中心;
协调中心,用于接收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所反馈的本地排队长度与阈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对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与所述其他匝道控制器的调节率进行协调;
其中,所述本地匝道控制器根据所述到达率与所述通过率计算绘制到达率曲线与通过率曲线,并根据所述到达率曲线与所述通过率曲线之间的面积获得本地匝道的本地排队长度。
CN 201010555435 2010-11-23 2010-11-23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Active CN102005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5435 CN102005122B (zh) 2010-11-23 2010-11-23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5435 CN102005122B (zh) 2010-11-23 2010-11-23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5122A CN102005122A (zh) 2011-04-06
CN102005122B true CN102005122B (zh) 2013-05-08

Family

ID=43812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55435 Active CN102005122B (zh) 2010-11-23 2010-11-23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5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5319B (zh) * 2015-04-07 2017-02-22 同济大学 一种高等级道路瓶颈区入匝道车辆汇入行为估计方法
CN106097730B (zh) * 2016-08-10 2018-08-21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段车辆排队长度的估计方法、装置及***
CN107610486B (zh) * 2017-08-04 2023-05-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与衔接信号交叉口的协调控制***
CN108053658B (zh) * 2017-11-15 2021-06-04 同济大学 一种拥挤全链条管理的快速路多匝道协调控制方法
CN108510758B (zh) * 2018-05-24 2020-07-31 金陵科技学院 基于视频实时信息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信号控制方法
CN108648469B (zh) * 2018-06-13 2021-04-06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多瓶颈条件的匝道协调控制方法
CN109300316B (zh) * 2018-07-12 2022-07-12 天津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缓堵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8922212B (zh) * 2018-07-17 2020-06-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下交通识别方法
CN108986492B (zh) * 2018-07-27 2020-04-1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路侧设备的快速路匝道车流汇入引导方法与***
CN109272757B (zh) * 2018-08-17 2021-10-19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一种带闭环反馈的均衡计算相位绿灯时长的方法
CN111640297A (zh) * 2020-05-09 2020-09-08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多匝道协同控制及辅助驾驶方法
CN114842642B (zh) * 2022-04-01 2023-02-28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互通主线提前换道与入口多匝道联动控制***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298A (zh) * 2008-06-30 2008-11-05 上海电科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自适应入口匝道汇入控制设备与方法
CN101344989A (zh) * 2008-08-18 2009-01-1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在交通瓶颈处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1789183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入口匝道的自适应控制***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298A (zh) * 2008-06-30 2008-11-05 上海电科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自适应入口匝道汇入控制设备与方法
CN101344989A (zh) * 2008-08-18 2009-01-1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在交通瓶颈处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1789183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入口匝道的自适应控制***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保丽霞、杨晓光."快速路进口匝道及其衔接交叉口的协调优化控制模型".《中国公路学报》.2009,第22卷(第2期),第82-86、92页.
郑建湖、陈洪."快速路与地面道路连接区域交通控制方法".《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第26卷(第1期),第55-57、62页.
郑建湖、陈洪."快速路与地面道路连接区域交通控制方法".《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第26卷(第1期),第55-57、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5122A (zh) 201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5122B (zh) 多匝道调节方法及其***
Zhang et al. Optimizing minimum and maximum green time settings for traffic actuated control at isolated intersections
CN111932914B (zh) 城市拥堵区域路网双层边界控制方法
CN103996289B (zh) 一种流量-速度匹配模型及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及***
CN104778835B (zh) 一种高等级道路多瓶颈点拥堵演化时空范围识别方法
CN104574968A (zh) 一种临界交通状态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06530757B (zh) 一种高架匝道智能信号调控方法
CN115206115B (zh) 智能网联环境下基于多源数据边缘计算的路网拥堵区管控方法
Mittal et al. Network flow relations and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in a connected environment
CN105551250A (zh) 一种基于区间聚类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运行状态判别方法
CN106379379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上下车时间的预测方法
CN113205676B (zh) 一种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参数标定方法
CN104252788A (zh) 信号控制下人行横道行人绿灯时间设置方法
Liu et al. A real-time queue length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probe vehicles in CV environment
CN103679399A (zh) 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
CN109255492A (zh) 一种基于鲁棒策略的地铁轨迹的实时预测方法
CN105083335B (zh) 地铁交通流优化控制方法
Xiang et al. A weighted mean velocity feedback strategy in intelligent two-route traffic systems
Chen et al. Safety-oriented speed guidance of urban expressway und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Xin et al. Multiregime adaptive signal control for congested urban roadway networks
Ma et al. Method of spillover identification in urban street networks using loop detector outputs
Ma et al. An influence analytical model of dedicated bus lane on network traffic by macroscopic fundamental diagram
Afandizadeh Zargari et al. Improving SCATS operation during congestion periods using internal/external traffic metering strategy
CN109255494A (zh) 基于鲁棒策略的地铁轨迹的实时预测方法
Ye et al. Dynamic Queue Prediction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with Fusing Sensory Information and Connected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ANGHAI MUNICIPAL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11 Tibet South Road, Shanghai, No. 1170, No.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00125 Dongfa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344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11 Tibet South Road, Shanghai, No. 1170, No.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11 Tibet South Road, Shanghai, No. 1170, No.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