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4776A -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4776A
CN101994776A CN 201010281992 CN201010281992A CN101994776A CN 101994776 A CN101994776 A CN 101994776A CN 201010281992 CN201010281992 CN 201010281992 CN 201010281992 A CN201010281992 A CN 201010281992A CN 101994776 A CN101994776 A CN 101994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spring
inertial mass
free end
accum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819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4776B (zh
Inventor
陈龙
张孝良
聂佳梅
江浩斌
汪若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2819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4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4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4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4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47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涉及动力吸振器技术领域,包括弹簧(1)、阻尼器(2)和惯性质量蓄能器(8),弹簧(1)与阻尼器(2)为并联连接,所述弹簧(1)与阻尼器(2)的并联体与惯性质量蓄能器(8)为串联连接;弹簧(1)为螺旋压缩弹簧,阻尼器(2)为筒式液压阻尼器。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要求端点不能作为参考点接地的场合,比传统动力吸振器的应用范围广;吸振器具有两个自由端点后,可以横置、竖置和斜置,吸收任意方向的主振系振动,大大方便了吸振器的安装与布置;由于惯性质量蓄能器具有放大质量属性的作用,其重量远远轻于质量元件,可以大大降低大型动力吸振器的重量。

Description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吸振器技术领域,特指具有两个自由端点的动力吸振器。
背景技术
动力吸振器又称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目标振动***(即主振系)上附加一个子结构(即吸振器),适当选择子结构的结构形式、动力参数以及与主振系的耦合关系,改变主振系的振动状态,从而在预期的频段上减小主振系的强迫振动响应。由于它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能有效抑制频率变化较小的设备振动,因此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机械、建筑桥梁等各行各业的各种机械设备上,已成为实施振动控制最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虽然主动/半主动式动力吸振器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被动式吸振器仍是工程应用的主流,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如图1所示,传统动力吸振器5包括弹簧1、阻尼器2和质量3,质量3通过弹簧1和阻尼器2悬吊于主振系之下。由于传统动力吸振器5采用了质量元件,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在传统动力吸振器5中,弹簧1和阻尼器2并联后有两个公共的端点,其中一个端点与质量元件3相连,显而易见,传统动力吸振器5只具有一个自由端点,而另一个端点却必须作为参考点接地,因此在要求端点不能作为参考点接地的场合,传统动力吸振器5就显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例如,如图2所示的多层隔振结构包括主振系4、传统动力吸振器5、载体6和惯性参考系7(大地),若不失一般性地将主振系4具体化为内燃发动机,将载体6具体化为车身,则传统动力吸振器5相当于被置于了发动机与惯性参考系7之间,如图3所示。显然,无论如何布置,传统动力吸振器5必然有一端连接惯性参考系7,如果要求吸振器置于发动机与车身之间,那么传统吸振器5将不再适用。
从力流的观点来看,更容易理解传统动力吸振器的局限性。对于传统动力吸振器来说,力流流经吸振器后,最终且永远只能流向惯性参考系7即大地,而不能流向它处。对于上例来说,即使将传统动力吸振器置于发动机与车身之间,力流也只能从发动机经吸振器流向大地,而不会流向车身,任何要求力流从发动机经传统动力吸振器流向车身的企图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寻找一种力流不必流向大地,即不必接地的动力吸振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动力吸振器在布置上还有其不便之处。虽然传统动力吸振器在吸收垂向振动时布置起来比较容易,但在吸收其它方向的振动时布置起来则多有不便之处;此外,若动力吸振器所需的质量元件较重,则会导致吸振器整体过重。
美国专利US989958公开了一种原始的动力吸振器,美国专利US6681908公开了一种弹簧可调的动力吸振器,美国专利US5816373公开了一种气动动力吸振器,然而这些吸振器无一例外地采用质量元件作为其组件之一,也必然存在上述不便之处和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应用范围广且能灵活方便地布置的动力吸振器极具现实意义,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让动力吸振器具有两个自由端点,使吸振器可以应用于要求端点不能作为参考点接地的场合,扩大动力吸振器的应用范围;动力吸振器具有两个端点后,一端与主振系相连,另一端可以自由选择连接点,使吸振器可以横置、竖置和斜置,方便吸振器的安装与布置,吸收任意方向的主振系振动;利用惯性质量蓄能器远远轻于质量元件的特点,降低大型动力吸振器的重量。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将弹簧与阻尼器并联连接,再将它们的并联体与惯性质量蓄能器串联连接。弹簧为螺旋压缩弹簧,阻尼器为筒式液压阻尼器。
根据不同的惯性质量蓄能器实现形式,本发明有两种具体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包括弹簧、阻尼器和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弹簧套在阻尼器的外筒外,弹簧与阻尼器同轴连接,弹簧的一端与阻尼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外筒固定连接;阻尼器的活塞杆与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的齿条同轴固定连接。
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包括箱体、飞轮A、齿轮轴A、大齿轮、齿轮轴B和齿条,其中齿条置于箱体上的燕尾槽内,同齿轮轴B相啮合,大齿轮与齿轮轴B同轴相联,与齿轮轴A相啮合,飞轮A则与齿轮轴A同轴相联,齿轮轴A和齿轮轴B均通过一对轴承支撑于箱体上。
方案二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包括弹簧、阻尼器和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弹簧套在阻尼器的外筒外,弹簧与阻尼器同轴连接,弹簧的一端与阻尼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外筒固定连接;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的摆杆铰接,并且在平衡位置时,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摆杆相互垂直。
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包括摆杆、基座、摆线钢球减速器和飞轮B。
摆线钢球减速器包括输入轴、摆线钢球传动机构、输出轴、壳体和预紧螺母。
飞轮B与摆线钢球减速器的输入轴的连接方式可选取平键、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螺纹或螺母压紧的圆锥面过盈连接。
摆杆为长条形,一端开有带键槽的孔,与摆线钢球减速器的输出轴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开有铰链孔与阻尼器的活塞杆铰接。
基座为一折弯成90度的长方形钢板,面积大的一半钢板上设有大圆孔,大圆孔的周围均布有6个小圆孔,6个小圆孔圆心所在的圆与大圆孔同心,面积小的一半钢板上均布有两排共4个通孔,且大圆孔中心轴至折弯处下底面的距离等于摆杆上带键槽的孔与铰链孔孔心之间的距离。
输入轴装在轴承A内,并通过轴承C架在输出轴上,其偏心部位套装轴承B。根据输入轴与飞轮连接方式的不同,输入轴伸出壳体一端的轴头为圆形或末端带有螺纹的锥形,圆形的轴头上设有对称的平键槽、矩形外花键槽、渐开线外花键槽或外螺纹。
摆线钢球传动机构包括轴承A、中心盘、轴承B、钢球A、行星盘、钢球B、轴承C、轴承D、轴承E。与壳体固连的中心盘装在轴承A上,其左端面上设有波数为z1的外摆线封闭槽;行星盘装在轴承B上,其右端面上设有波数为z2的内摆线封闭槽,左端面上设有波数为z3的内摆线封闭槽;通过轴承D、轴承E支承在壳体上的输出轴,其右端为盘形,盘形面上设有波数为z4的外摆线封闭槽;在封闭槽z1、z2相交错的区域内装有钢球A,其中z2-z1=2,钢球数为(z1+z2)/2;在封闭槽z3、z4相交错的区域内装有钢球B,其中z3-z4=2,钢球数为(z3+z3)/2;封闭槽z1、z2和钢球A组成啮合副,封闭槽z3、z4和钢球B组成另一个啮合副。
输出轴在壳体内部的一端为圆盘状,伸出壳体一端的轴头为圆柱形,轴头上设有平键槽,通过键与摆杆相固定连接。
壳体为薄壁回转体,支撑输出轴的一端为锥形薄壁回转体,支撑输入轴的一端为圆形薄壁回转体,锥形薄壁回转体与圆形薄壁回转体交界的壳壁上设有以回转中心轴为中心轴的均布螺纹盲孔,数量为6个。基座上的6个小圆孔与壳体上的6个螺纹孔相对应,通过螺栓对应联接。
本发明使动力吸振器具有了两个自由的端点,方案一中阻尼器的外筒和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的箱体为动力吸振器的两个自由端点,方案二中阻尼器的外筒和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的基座为动力吸振器的两个端点,动力吸振器具有两个自由端点后具备了以下优点:
1、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可以应用于要求端点不能作为参考点接地的场合,比传统动力吸振器的应用范围广。
2、动力吸振器具有两个端点后,一端可以与主振系相连,另一端可以自由选择连接点,使得吸振器可以横置、竖置和斜置,吸收任意方向的主振系振动,大大方便了吸振器的安装与布置。
3、由于惯性质量蓄能器还具有放大质量属性的作用,其重量远远轻于质量元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大型动力吸振器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动力吸振器布置示意图;
图3为传统动力吸振器与惯性参考系(大地)关系示意图;
图4为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应用了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应用了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摆线钢球减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基座主视图;
图11为基座右视图;
图12为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竖置安装示意图;
图13为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横置安装示意图;
图14为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斜置安装示意图;
图15为组合式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簧  2-阻尼器  3-质量  4-主振系  5-传统动力吸振器  6-载体  7-惯性参考系  8-惯性质量蓄能器  9-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  10-箱体  11-飞轮A  12-齿轮轴A  13-大齿轮  14-齿轮轴B  15-齿条  16-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  17-摆杆  18-基座  19-摆线钢球减速器  20-飞轮B  21-输入轴  22-轴承A  23-中心盘  24-轴承B  25-钢球A  26-行星盘27-钢球B  28-输出轴  29-壳体  30-轴承C  31-轴承D  32-轴承E  33-预紧螺母  34-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弹簧1、阻尼器2和惯性质量蓄能器8。弹簧与阻尼器为并联连接,它们的并联体与惯性质量蓄能器为串联连接。弹簧1为螺旋压缩弹簧,阻尼器2为筒式液压阻尼器。
根据两种不同的惯性质量蓄能器8实现形式,下面分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34包括弹簧1、阻尼器2和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弹簧1套在阻尼器2的外筒外,弹簧1与阻尼器2同轴连接,弹簧1的一端与阻尼器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弹簧1的另一端与阻尼器2的外筒固定连接;阻尼器2的活塞杆与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的齿条15同轴固定连接。
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包括箱体10、飞轮A11、齿轮轴A12、大齿轮13、齿轮轴B14和齿条15,其中齿条15置于箱体10上的燕尾槽内,同齿轮轴B14相啮合,大齿轮13与齿轮轴B14同轴相联,与齿轮轴A12相啮合,飞轮A11则与齿轮轴A12同轴相联,齿轮轴A12和齿轮轴B14均通过一对轴承支撑于箱体10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一的具体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5和6所示,当主振系振动时会拉伸和压缩弹簧1和阻尼器2,从而带动齿条15以A或B方向运动,即当外力以方向A或B施加于箱体10和齿条15的末端时,齿条15相对于箱体10会产生相对位移,带动齿轮轴B14、大齿轮13和齿轮轴A12旋转,进而驱动飞轮A11旋转。
事实上,在运动过程中,齿条15将相对于箱体10做直线运动,而且齿条15和箱体10就是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的两个端点。它的动力学方程为f=b·a,其中f、a和b分别表示施加在两端点上的力、两端点的相对加速度和惯性质量系数,惯性质量系数可由齿轮组的半径以及飞轮的转动惯量计算出。设齿轮轴B 14的齿轮半径为r1,大齿轮13半径为r2,齿轮轴A12半径为r3,飞轮A11的回转半径为γ,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导出下面的关系式:
b = m α 1 2 α 2 2
式中α1=γ/r3,α2=r2/r1。根据上式,改变飞轮和齿轮组的尺寸便可得到具有合适惯性质量系数的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
通过调节弹簧1的弹簧刚度,阻尼器2的阻尼系数和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的惯性质量系数b,可以改变主振系的振动状态,从而在预期的频段上减小主振系的强迫振动响应。
实施例二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34包括弹簧1、阻尼器2和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弹簧1套在阻尼器2的外筒外,弹簧1与阻尼器2同轴连接,弹簧1的一端与阻尼器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弹簧1的另一端与阻尼器2的外筒固定连接;阻尼器2的活塞杆与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的摆杆17铰接,并且在平衡位置时,阻尼器2的活塞杆与摆杆17相互垂直。
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包括摆杆17、基座18、摆线钢球减速器19和飞轮B20。
摆线钢球式减速器19包括输入轴21、摆线钢球传动机构、输出轴28、壳体29和预紧螺母33。
飞轮B20与摆线钢球减速器19的输入轴21的连接方式可选取平键、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螺纹或螺母压紧的圆锥面过盈连接。
摆杆16为长条形,一端开有带键槽的孔,与摆线钢球减速器19的输出轴28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开有铰链孔与阻尼器2的活塞杆铰接。
基座18为一折弯成90度的长方形钢板,面积大的一半钢板上设有大圆孔,大圆孔的周围均布有6个小圆孔,6个小圆孔圆心所在的圆与大圆孔同心,面积小的一半钢板上均布有两排共4个通孔,且大圆孔中心轴至折弯处下底面的距离等于摆杆17上带键槽的孔与铰链孔孔心之间的距离。
输入轴21装在轴承A22内,并通过轴承C30架在输出轴28上,其偏心部位套装轴承B24。根据输入轴21与飞轮B20连接方式的不同,输入轴21伸出壳体一端的轴头为圆形或末端带有螺纹的锥形,圆形的轴头上设有对称的平键槽、矩形外花键槽、渐开线外花键槽或外螺纹。
摆线钢球传动机构包括轴承A22、中心盘23、轴承B24、钢球A25、行星盘26、钢球B27、轴承C30、轴承D31、轴承E32。与壳体29固连的中心盘23装在轴承A22上,其左端面上设有波数为z1的外摆线封闭槽;行星盘26装在轴承B24上,其右端面上设有波数为z2的内摆线封闭槽,左端面上设有波数为z3的内摆线封闭槽;通过轴承D31、轴承E32支承在壳体29上的输出轴28,其右端为盘形,盘形面上设有波数为z4的外摆线封闭槽;在封闭槽z1、z2相交错的区域内装有钢球A25,其中z2-z1=2,钢球数为(z1+z2)/2;在封闭槽z3、z4相交错的区域内装有钢球B27,其中z3-z4=2,钢球数为(z3+z3)/2;封闭槽z1、z2和钢球A25组成啮合副,封闭槽z3、z4和钢球B27组成另一个啮合副。
输出轴28在壳体29内部的一端为圆盘状,伸出壳体一端的轴头为圆柱形,轴头上设有平键槽,通过键与摆杆17相固定连接。
壳体29为薄壁回转体,支撑输出轴28的一端为锥形薄壁回转体,支撑输入轴21的一端为圆形薄壁回转体,锥形薄壁回转体与圆形薄壁回转体交界的壳壁上设有以回转中心轴为中心轴的均布螺纹盲孔,数量为6个。基座18上的6个小圆孔与壳体29上的6个螺纹孔相对应,通过螺栓对应联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二的具体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7、8、9、10和11所示,当主振系振动时会拉伸和压缩弹簧1和阻尼器2,从而带动摆杆17摆动,即当力f施加于摆杆17和基座18的末端时,摆杆17将带动输出轴28转动,而输出轴28则通过摆线钢球传动机构带动输入轴21旋转,进而驱动飞轮B20旋转。摆杆17和基座18就是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的两个端点。
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的惯性质量系数
Figure BSA00000270231800071
其中m和r分别是飞轮B20的质量和回转半径,n为摆线钢球式减速器19的减速比,l为基座18上大圆孔中心轴至折弯处下底面的距离。
通过调节弹簧1的弹簧刚度,阻尼器2的阻尼系数和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的惯性质量系数b,可以改变主振系的振动状态,从而在预期的频段上减小主振系的强迫振动响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5和7所示,弹簧1和阻尼器2并联体具有两个自由公共端点,而惯性质量蓄能器8也是具有两个自由端点的元件,因此弹簧1和阻尼器2的并联体与惯性质量蓄能器8串联后便也具有了两个自由端点。
动力吸振器在具有了两个自由的端点后,端点可不必接地,也即流经吸振器的力流可不必流向大地,因此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34可应用于要求端点不能作为参考点接地的场合。如图12所示,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34一端接主振系4,另一端接载体6,这种情况下,***工作时力流从主振系4经吸振器流向了载体6;当然也可以一端接主振系4,另一端接地,此种情况下,***工作时力流从主振系4经吸振器流向了大地,这种情况与图2和3所示传统动力吸振器5是等效的。由此可见,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34可以应用于传统动力吸振器5不能应用的场合,比传统动力吸振器的应用范围广。
此外,如图12、13和14所示,动力吸振器具有两个端点后,一端可以与主振系4相连,另一端可以自由选择连接点,使得吸振器不仅可以横置而且还可以竖置和斜置,吸收任意方向的主振系振动,大大方便了吸振器的安装与布置。
如图6和8所示,利用惯性质量蓄能器8远远轻于质量元件的特点,可降低大型动力吸振器的重量。在实施例一中,若取α1=α2=3,则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的惯性质量系数b=81m,即惯性质量系数b是飞轮A11质量的81倍。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即使飞轮的质量很小,惯性质量蓄能器8也能表现出巨大质量的属性,事实上这可以理解为,表现出相同的质量属性时,惯性质量蓄能器8远远轻于质量元件,因此应用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34,可大大降低大型动力吸振器的重量。
图15为组合式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通过布置一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34,适当地调整吸振器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来吸收某个或某几个频段上主振系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小主振系的强迫振动响应。

Claims (10)

1.一种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1)、阻尼器(2)和惯性质量蓄能器(8),弹簧(1)与阻尼器(2)为并联连接,所述弹簧(1)与阻尼器(2)的并联体与惯性质量蓄能器(8)为串联连接;所述弹簧(1)为螺旋压缩弹簧,所述阻尼器(2)为筒式液压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质量蓄能器(8)为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所述弹簧(1)套在阻尼器(2)的外筒外,弹簧(1)与阻尼器(2)同轴连接,所述弹簧(1)的一端与阻尼器(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与阻尼器(2)的外筒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器(2)的活塞杆与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的齿条(15)同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质量蓄能器(8)为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所述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包括摆杆(17)、基座(18)、摆线钢球减速器(19)和飞轮B(20);摆线钢球式减速器(19)包括输入轴(21)、摆线钢球传动机构、输出轴(28)、壳体(29)和预紧螺母(33);所述飞轮B(20)与摆线钢球减速器(19)的输入轴(2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套在阻尼器(2)的外筒外,弹簧(1)与阻尼器(2)同轴连接,所述弹簧(1)的一端与阻尼器(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与阻尼器(2)的外筒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器(2)的活塞杆与扭转惯性质量蓄能器(16)的摆杆(17)铰接,并且在平衡位置时,所述阻尼器(2)的活塞杆与摆杆(17)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式惯性质量蓄能器(9)包括箱体(10)、飞轮A(11)、齿轮轴A(12)、大齿轮(13)、齿轮轴B(14)和齿条(15),其中齿条(15)置于箱体(10)上的燕尾槽内,同齿轮轴B(14)相啮合,大齿轮(13)与齿轮轴B(14)同轴相联,与齿轮轴A(12)相啮合,飞轮A(11)则与齿轮轴A(12)同轴相联,齿轮轴A(12)和齿轮轴B(14)均通过一对轴承支撑于箱体(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B(20)与摆线钢球减速器(19)的输入轴(21)的连接方式为平键、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螺纹或螺母压紧的圆锥面过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17)为长条形,一端开有带键槽的孔,与摆线钢球减速器(19)的输出轴(28)固定连接,另一端开有铰链孔与阻尼器(2)的活塞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8)为一折弯成90度的长方形钢板,面积大的一半钢板上设有大圆孔,所述大圆孔的周围均布有6个小圆孔,6个小圆孔圆心所在的圆与大圆孔同心,面积小的一半钢板上均布有两排共4个通孔,且大圆孔中心轴至折弯处下底面的距离等于摆杆(17)上带键槽的孔与铰链孔孔心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9)为薄壁回转体,支撑输出轴(28)的一端为锥形薄壁回转体,支撑输入轴(21)的一端为圆形薄壁回转体,锥形薄壁回转体与圆形薄壁回转体交界的壳壁上设有以回转中心轴为中心轴的均布螺纹盲孔,数量为6个;所述基座(18)上的6个小圆孔与壳体(29)上的6个螺纹孔相对应,通过螺栓对应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1)伸出壳体(29)一端的轴头为圆形或末端带有螺纹的锥形;所述圆形的轴头上设有对称的平键槽、矩形外花键槽、渐开线外花键槽或外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8)在壳体(29)内部的一端为圆盘状,伸出壳体一端的轴头为圆柱状,轴头上设有平键槽,通过键与摆杆(17)固定连接。
CN 201010281992 2010-09-14 2010-09-14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4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1992 CN101994776B (zh) 2010-09-14 2010-09-14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81992 CN101994776B (zh) 2010-09-14 2010-09-14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4776A true CN101994776A (zh) 2011-03-30
CN101994776B CN101994776B (zh) 2013-07-17

Family

ID=4378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8199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4776B (zh) 2010-09-14 2010-09-14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477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7897A (zh) * 2012-06-13 2012-10-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起落架自控弹簧—阻尼***气动力负载加载***及加载方法
CN103470675A (zh) * 2013-09-17 2013-12-25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带并联弹簧的惯性质量蓄能式减振装置
CN104494387A (zh) * 2014-11-12 2015-04-08 江苏大学 一种车辆惯质悬架结构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CN107060131A (zh) * 2017-06-15 2017-08-18 华侨大学 一种分布式调频质量阻尼器
CN107942469A (zh) * 2017-10-25 2018-04-20 上海交通大学 设置动力吸振器的高光热转化效率聚光镜
CN109080401A (zh) * 2018-07-06 2018-12-25 江苏大学 一种轮毂电机吸振***及其工作方法
CN112538907A (zh) * 2020-10-29 2021-03-2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双惯容并联式四阶减振结构
WO2022196743A1 (ja) * 2021-03-19 2022-09-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センサ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07167U1 (de) * 1994-04-29 1994-07-07 Hemscheidt Fahrwerktechnik GmbH & Co. KG, 42109 Wuppertal Hydropneumatisches Federungssystem mit Stabilisierung
CN101505981A (zh) * 2006-06-07 2009-08-12 李海珍 使车辆重量及震动衰减的减震器装置
WO2010078471A1 (en) * 2008-12-30 2010-07-08 Darco Trust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01774341A (zh) * 2009-01-13 2010-07-14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具有运动转换螺旋飞轮的车辆悬架
CN101327722B (zh) * 2008-06-05 2010-08-04 江苏大学 应用惯性蓄能器的车辆悬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07167U1 (de) * 1994-04-29 1994-07-07 Hemscheidt Fahrwerktechnik GmbH & Co. KG, 42109 Wuppertal Hydropneumatisches Federungssystem mit Stabilisierung
CN101505981A (zh) * 2006-06-07 2009-08-12 李海珍 使车辆重量及震动衰减的减震器装置
CN101327722B (zh) * 2008-06-05 2010-08-04 江苏大学 应用惯性蓄能器的车辆悬架
WO2010078471A1 (en) * 2008-12-30 2010-07-08 Darco Trust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01774341A (zh) * 2009-01-13 2010-07-14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具有运动转换螺旋飞轮的车辆悬架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7897A (zh) * 2012-06-13 2012-10-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起落架自控弹簧—阻尼***气动力负载加载***及加载方法
CN102717897B (zh) * 2012-06-13 2014-10-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起落架自控弹簧—阻尼***气动力负载加载方法
CN103470675A (zh) * 2013-09-17 2013-12-25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带并联弹簧的惯性质量蓄能式减振装置
CN104494387A (zh) * 2014-11-12 2015-04-08 江苏大学 一种车辆惯质悬架结构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CN107060131A (zh) * 2017-06-15 2017-08-18 华侨大学 一种分布式调频质量阻尼器
CN107942469A (zh) * 2017-10-25 2018-04-20 上海交通大学 设置动力吸振器的高光热转化效率聚光镜
CN109080401A (zh) * 2018-07-06 2018-12-25 江苏大学 一种轮毂电机吸振***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80401B (zh) * 2018-07-06 2021-11-23 江苏大学 一种轮毂电机吸振***及其工作方法
CN112538907A (zh) * 2020-10-29 2021-03-2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双惯容并联式四阶减振结构
CN112538907B (zh) * 2020-10-29 2022-03-1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双惯容并联式四阶减振结构
WO2022196743A1 (ja) * 2021-03-19 2022-09-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センサ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4776B (zh)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4776B (zh) 两自由端点动力吸振器
CN105369932B (zh) 一种调谐质量阻尼器频率调节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US20090139225A1 (en) Hydraulic inerter mechanism
CN103874812B (zh) 被动式减振器
CN101646881B (zh) 一种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装置
US20090108510A1 (en) Screw type inerter mechanism
US20050034943A1 (en) Force-controlling mechanical device
CN201475241U (zh) 一种改进的发动机双轴平衡装置
CN107313642A (zh) 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
CN105155708A (zh) 一种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
CN208830511U (zh) 力放大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06095552U (zh) 一种弧形弹簧刚度测试及耐久试验装置
CN109113203A (zh) 力放大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CN105290349A (zh) 连铸结晶器摆动型双侧非正弦驱动装置
CN101234399B (zh) 冷轧管机的曲轴-双偏心质量水平平衡方法
CN104214295A (zh) 用于汽车悬架的新型惯性元装置
CN113152709B (zh) 一种输电塔圆管构件微风振动的减振方法
CN207905153U (zh) 形状记忆合金型多级惯容减震***
US4341126A (en) Variable amplitude vibratory apparatus
CN101956799B (zh) 摆线钢球式惯性质量蓄能器
CN107724527A (zh) 设有粘滞阻尼器耗能组件的框架结构、及安装方法与设计方法
CN103883009A (zh) 摆线包络线旋转凹曲面多向吸振器及旋转凹曲面设计方法
CN102747669A (zh) 一种可转换为垂直或振荡或复合振动的压路机振动轮
CN205966768U (zh) 一种冷轧管机机架双扇形块平衡装置
CN205278235U (zh) 内啮合周转轮系式变量飞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