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9722A - 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9722A
CN101929722A CN2010102093958A CN201010209395A CN101929722A CN 101929722 A CN101929722 A CN 101929722A CN 2010102093958 A CN2010102093958 A CN 2010102093958A CN 201010209395 A CN201010209395 A CN 201010209395A CN 101929722 A CN101929722 A CN 101929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nso
cover
frame
un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93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9722B (zh
Inventor
金子好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9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9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9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97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电装单元的室外单元,所述电装单元将支承电装基板的箱体形成为框形状并同时能够抑制因来自外部的载荷而向电装基板施加应力的情况。电装单元(16)具备:支承电装基板(80)的框部件(81);连结到框部件(81)的上部、从上方覆盖电装基板(80)的盖部件(82),在盖部件(82)的背面具备提高该盖部件(82)和框部件连结时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105)、在该盖部件(82)和框部件(81)连结时与该框部件(81)协同夹持电装基板(80)的支承肋(106)。

Description

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分隔板的上部配置有将电装基板以大致水平状态支承的电装单元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分隔板用于分隔在箱体内划分出的换热室和机械室。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有分隔板的上部配置有将电装基板以大致水平状态支承的电装单元的室外单元,其中,所述分隔板用于分隔在箱体内划分出的换热室和机械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室外单元具备:将电装单元与下部的箱状体的箱部和上部的平板状的基板收容部形成为一体的电装箱;从上方覆盖支承于电装箱的电装基板的盖部件,通过将电装箱形成为具有大开口的框形状,来实现通气性和材料降低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7691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将电装箱形成为框形状,电装箱的强度降低,因此,当来自外部的载荷经由室外单元的顶板作用于顶板下的电装箱时,可能会产生电装箱变形、应力施加到电装基板上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备电装单元的室外单元,所述电装单元将支承电装基板的箱体形成为框形状,同时,能够抑制因来自外部的载荷而向电装基板施加应力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外单元,其在分隔板的上部配置有将电装基板以大致水平状态支承的电装单元,其中,所述分隔板跨箱体内划分出的换热室和机械室且分隔所述各室,所述电装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承所述电装基板的框部件;连结到所述框部件的上部、从上方覆盖所述电装基板的盖部件,在所述盖部件的背面具备提高该盖部件和所述框部件连结时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在该盖部件和所述框部件连结时与该框部件协同夹持所述电装基板的支承肋。
根据该结构,由于电装单元具备:支承电装基板的框部件;连结到所述框部件的上部、从上方覆盖所述电装基板的盖部件,在所述盖部件的背面具备提高该盖部件和所述框部件连结时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在该盖部件和所述框部件连结时与该框部件协同夹持所述电装基板的支承肋,因此,能够将支承电装基板的箱体形成为框形状,同时,抑制因来自外部的载荷而向电装基板施加应力的情况。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所述支承肋沿所述盖部件的周壁部设置,在所述周壁部中所述支承肋沿着的部分,沿该周壁部空出间隔设置提高所述盖部件的强度的其他加强肋。根据该结构,能够集中加强设有盖部件的支承肋的区域,有效抑制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支承肋的变形,从而有效地避免向电装基板施加的应力。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所述电装基板的一个半部安装电子部件,在另一半部安装比所述电子部件发热的发热部件,所述电子部件及所述发热部件朝向所述框部件的下方,与所述发热部件密接的散热器安装于所述框部件而向下方突出,所述电子部件配置在所述机械室内,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所述换热室内。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支承电装基板的箱体形成为框形状,同时,抑制因来自外部的载荷而向电装基板施加应力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空气调节器的室外单元的外观图。
图2是从换热室侧观察到的室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从机械室侧观察到的室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室外单元的箱体及其周边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表示电装单元的外观的图,(B)是表示电装单元的侧剖面的图。
图6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电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电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从里侧表示盖部的图。
符号说明:
10    室外单元
11    箱体
12    室外换热器
14    室外鼓风机
16    电装单元
17    散热器
22    分隔板
26    顶板
80    电装基板
81    电装箱(框部件)
82    盖部件
95    电子部件
96    发热部件
105   加强肋
106   支承肋
107   外侧加强肋(其他加强肋)
A     换热室
B     机械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中,10表示空气调节器的室外单元,该室外单元10设置在室外,且具备大致长方体箱形状的箱体11。
该室外单元10与未图示的室内单元组合来构成空气调节器,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外单元10与室内单元而形成制冷循环回路,通过使制冷剂在该制冷循环回路中流动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可以进行制冷或供暖一类的室内调节。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的上下及前后左右的方向是在设有室外单元10的状态下从其前面侧观察时的方向。
图2及图3是表示室外单元1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室外单元10的箱体11及其周边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及图3所示,室外单元10中,在构成箱体11的一部分的钢板制的底板21上竖立设置有同样为钢板制的分隔板22,通过该分隔板22将箱体11内划分为换热室A和机械室B。此外,该分隔板22通过螺钉等紧固部件固定于底板21。
在换热室A中,沿底板21的一侧(左侧)的短边21L1(参照图4)和背面侧的长边21L2(参照图4)配置室外换热器12,该室外换热器12俯视时呈L形状且上下宽度固定。另外,在换热室A中的室外换热器12的前面侧经由马达支承台13(参照图12)配置室外鼓风机14。
该马达支承台13在室外换热器12的前面侧贯穿上下延伸,在其上下大致中央位置支承室外鼓风机14的马达。在该马达支承台13的上下端具有板状的凸缘部13A、13B,通过上述凸缘部13A、13B将马达支承台13固定于箱体11。
更具体而言,上端的凸缘部13A具有向位于背面侧的室外换热器12侧大致水平弯曲的形状,且经由沿室外单元10的左右延伸的上板部件15由螺钉等紧固部件固定在室外换热器12的上表面侧。另外,下端的凸缘部13B具有向前面侧大致水平弯曲的形状,且由螺钉等紧固部件固定于底板21。即,马达支承台13与室外换热器12一体连结而固定于底板21,也作为在前面侧支承室外换热器12的支承部件而发挥作用。
在机械室B中,配置构成制冷循环回路的一部分的压缩机、储液器、制冷剂配管等,该压缩机等机械部件由配置在机械室B内的具备隔音功能等的罩部件34包围。
另外,在分隔板22的上部配置收容空气调节器控制用的控制基板的电装单元16。为了在该电装单元16的内部将控制基板支承为水平状态,该电装单元16形成为横长形状,且在箱体11内跨换热室A和机械室B配置。即,如图2及图3所示,该分隔板22形成为比室外换热器12的上表面低的高度,在该分隔板22的上部配置横长形状的电装单元16,由此,电装单元16以与室外换热器12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跨换热室A和机械室B配置。
这样,由于电装单元16跨换热室A及机械室B配置,因此,该电装单元16作为分隔换热室A与机械室B的分隔板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并且,能够在电装单元16中收容后述的大规格的电装基板80。另外,通过在电装单元16的换热室A侧设置散热器17,从而能够高效地利用室外鼓风机14的鼓风来将电装基板80等的热向外部放出。此外,在后述将会详细说明,电装单元16具备:支承电装基板80的作为支承框的电装箱(框部件)81;连结到电装箱81的上部而从上方覆盖电装基板80的盖部件82。另外,在电装箱81设有用于在电装箱81的位置分隔换热室A与机械室B的配置有海绵状的密封件(未图示)的引导壁84B。
如图4所示,室外单元10的箱体11具有:构成换热室A及机械室B的底部件的一张底板21;覆盖换热室A及机械室B的左右两侧的左右的钢板制的侧板23、24;覆盖换热室A及机械室B的前面的钢板制的前板25;覆盖换热室A及机械室B的上部的钢板制的顶板26。该前板25与顶板26一体形成而在侧视下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符号11A表示从下方支承底板21的基座,符号11B表示闭塞设于前板25的鼓风机用开口的格栅。
构成箱体11的上述罩部件21、23~26通过螺钉等紧固部件相互连结。更具体而言,底板21具备:形成为大致水平板状的底板部21A;从该底板部21A的外周缘(四边21L1~21L4)向上方弯曲形成的立起缘21B(底板21的侧面),立起缘21B沿底板部21A的四边21L1~21L4延伸而与左右的侧板23、24及前板25重合,并且,在该重合部分空出间隔来设置阴螺纹孔,从左右的侧板23、24及前板25的外侧将未图示的螺钉分别紧固在各阴螺纹孔中,由此连结左右的侧板23、24及前板25。
另外,对于底板21以外的其他罩部件23~26而言,在与邻接的其他罩部件23~26重合的重合部的内侧部件上设置阴螺纹孔,在重合状态下从外侧紧固未图示的阳螺钉,由此,将罩部件23~26彼此连结。
在箱体11的换热室A的背面侧没有设置罩部件,而将配置在底板21上的室外换热器12向外部露出。
如图4所示,在换热室A侧的侧板23的大致整面上设置多个开口部23A,位于该侧板23的内侧的室外换热器12的侧方(后述的短边部12X)由侧板23覆盖并同时利用经由开口部23A在内外流通的外气进行热交换。
另外,机械室B侧的侧板24一体具备覆盖机械室B的侧面的侧面覆盖部24A和覆盖机械室B的背面的背面覆盖部24B,俯视下形成为L字形状。背面覆盖部24B延伸到从背面侧覆盖配置在底板21上的室外换热器12的机械室B侧的端部(作为制冷剂出入侧的一个端部)12R的位置,经由在室外换热器12的一个端部12R固定的管板35连结室外换热器12。
侧面覆盖部24A具备上下一对开口部24A1、24A2,上述开口部24A1、24A2由具有把手部27A的罩板27覆盖。
这里,上侧的开口部24A1是使配置于连接到电装单元16的基底板18上的电子部件连接部(端子板或连接器部)18A(参照图3)露出、用于连接来自外部(室内单元或外部电源)的配线的开口部,来自外部的配线在具有把手部27A的罩板27内通过。另外,下侧的开口部24A2是使向机械室B内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配管连接部露出、用于与室内单元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进行配管连接的开口部。这里,在图4中,符号28表示安装在配管连接部侧的小型的罩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在与该侧板24对置的侧板23上也设有把手部。
室外换热器12是沿厚度方向层叠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翅片管型换热部31、32而成的多列型换热器。
各个换热部31、32是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管呈纵向一列配置而成的单列换热器,在其两端部纵向一列地连接钢管制的U型弯管33,所述弯管33连接上下的管。另外,在该室外换热器12中,在机械室B侧的端部12R设有制冷剂出入口,在换热室A侧的端部12L设有使在管内流动的制冷剂经由U型弯管33向端部12R侧流动的制冷剂返回部。
该室外换热器12具有L字状,但并不是将换热部31、32分别弯曲成L字状后重合,而是将呈直线状延伸的平型形状的换热部31、32在厚度方向上重合,将构成制冷剂出入侧的一侧的端部12R的位置对齐而利用相同的管板35连结,在将构成制冷剂返回侧的另一端部12L作为自由端的状态下将该端部12L侧同时弯曲,由此形成为L字状。
这里,将弯曲成L字状的另一端部12L作为自由端的原因在于,在向L字形状弯曲的弯曲工序中,弯曲部12M的弯曲(曲率或曲线长)在位于外侧的换热部31和位于内侧的换热部32上存在不同,因此各换热部31、32的端部12L没有在同一位置对齐。即,在室外换热器12的端部12L中,外侧的换热部31的曲率小,曲线长变长,因此,外侧的换热部31比内侧的端部32L偏向更靠里的位置,从而形成阶梯差。
另外,在该室外换热器12中形成以弯曲部12M为基准弯曲成L字状的端部12L侧的短直线部、及不弯曲侧的端部12R侧的长直线部,以下,将短端部12L侧标记为短边部12X,将长端部12R侧标记为长边部12Y。
将短边部12X沿着底板21的左侧(换热室侧)的短边21L1,且将长边部12Y沿着底板21的背面侧的长边21L2,而将该室外换热器12载置在底板21上。
如图4所示,底板21上一体地形成有凹部21C,该凹部21C在载置室外换热器12的大致L字状的整个区域内向下方凹陷,并且,在比该凹部21C的底面高的位置一体地形成有从下方支承室外换热器12的换热器支承台21D,因此,室外换热器12以从凹部21C的底面浮起的状态载置在底板21上。
即,上述凹部21C作为承受来自室外换热器12的排出物的排出物承受部而发挥作用,能够将积存在该排出物承受部中的排出物经由未图示的排出物排放孔或者排出物软管等迅速地向外部排出。
另外,上述换热器支承台21D设置多个,在本结构中,设有从下方支承室外换热器12的长边部12Y的端部12R的第一支承台21D1、从下方支承室外换热器12的两端部12R、12L的大致中间位置的第二支承台21D2、从下方支承室外换热器12的短边侧的端部12L的第三支承台21D3。
在该室外换热器12中,将长边侧12Y侧的一个端部12R经由单一的管板35固定在机械室B侧的侧板24上,并且,将短边部12X侧的另一端部12L经由按压部件51固定在底板21上,由此,将室外换热器12稳定固定在底板21上。
更具体而言,在底板21的立起缘21B一体地形成有突出部21B1,所述突出部21B1朝向载置在底板21上的换热部31的端部31L侧而向背面侧突出,利用螺钉等紧固部件将按压部件51固定在该突出部21B。该按压部件51以该突出部21B1为基准将内侧的换热部31的端部31L向室外单元10的背面侧及左侧按压,使内外的换热部31、32密接,并且在该按压部件51与该底板21的立起缘21B之间夹持内外的换热部31、32。
接下来,对电装单元16进行说明。图5(A)(B)是表示电装单元16的外观和侧视剖面的图,图6及图7是电装单元16的分解立体图。
电装单元16具有支承电装基板80的作为支承框的电装箱(框部件)81、连接到电装箱81的上部而从上方覆盖电装基板80的盖部件82,上述部件由合成树脂形成。
电装箱81一体地具备:具有底板83及周围壁84~87并设置在机械室B侧的箱部91;在该箱部91的上部跨机械室B及换热室A设置的基板收容部92,箱部91形成为向包括上下方向在内的多个方向开口的箱形状并且基板收容部92形成为包围基板的周围的四方框,由此整体形成为框形状。
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箱部91的底板83设有在室外单元10的前面右侧角部向上下方向开口的第一开口部83A,在箱部91的前壁84设有在室外单元右侧向前后方向开口的第二开口部84A,在箱部91的右侧壁85设有在室外单元前面侧向左右开口的第三开口部85A。
即,通过在箱部91形成上述开口部83A~85A,由此将箱部91中的室外单元的前面右侧角部形成向上下及前后左右开口的大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确保箱部91内的通气性并减少材料,且容易进行向机械室B的操作,机械室B内的维护变得容易。
在右侧壁85设有用于安装钢板制的基底板18的树脂制的安装部85B,在该安装部85B安装有基底板18。
另外,箱部91的左壁86在基板收容部92中划分换热室A侧和机械室B侧的位置上延伸,作为连结箱部91的底板83、前壁84和后壁87而提高电装箱81的强度的加强壁发挥作用。
在基板收容部92的内侧一体地设有从下方支承电装基板80的周缘的多个底座承受部93,并且,一体地设有用于固定电装基板80的具有螺纹孔的前后一对凸起部94。该底座承受部93和凸起部94在箱部91的内侧上下延伸,也作为在电装箱81的内侧加强该箱体81的强度的内侧加强肋而发挥作用。
在基板收容部92和箱部91的左壁86之间安装有散热器17。将该散热器17的上部安装于基板收容部92,且使多个朝下的散热片向下方突出,并配置在换热室A内。
在电装基板80设有用于螺纹固定于基板收容部92的凸起部94上的贯通孔80A和用于固定在散热器17上的贯通孔80B。如图7所示,在该电装基板80上,在机械室B侧的半部安装有从电装基板80较大突出的包括电解电容器等的电子部件95,在换热室A侧的另一半部安装有包括逆变器用的电源组或桥式二极管的发热部件96(参照图5(B))。并且,使上述电子部件95及发热部件96朝向下方而将电装基板80收容于基板收容部92。
这里,发热部件96是比配置于机械室B侧半部的电子部件95发热的部件,该发热部件96与散热器17密接,经由该散热器17将该部件的热有效地向外部放出。
在基板收容部92的外周部设置与盖部件82的周壁部101下端抵接的凸缘部97,并且,设有与载置于该凸缘部97上的盖部件82卡止的卡止部98。
如上所述,本结构的电装单元16中,在电装基板80的半部安装电子部件95,在另一半部安装比电子部件95发热的发热部件96,电子部件95及发热部件96朝向电装箱81的下方,与发热部件96密接的散热器17安装于电装箱81并向下方突出,电装单元16构成为在机械室B内配置电子部件95、在换热室A内配置散热器17的结构。在该结构中,需要电装箱81向上下开口,且需要确保向朝向电装箱81的下方的电子部件95和发热部件96的通气性。
在本电装箱81中,通过形成为上述框形状,能够使电装箱81向上下开口,且能够确保向电子部件95等的通气性,但电装箱81自身的强度变低。另一方面,若使用钢板来提高电装箱81的强度,则难以确保包括电装81的电装单元16的绝缘性,因此不优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使用钢板,而是通过盖部件82来提高盖部件82与电装箱81连结时的强度,由此,弥补电装箱81的强度降低,充分地确保电装单元16整体的强度。
图8是从背侧表示盖部件82的图。
盖部件82通过树脂成形一体形成,具备四方框形状的周壁部101和在该周壁部101的上端间延伸的顶板部102。
周壁部101形成为与基板收容部92嵌合的框形状,如图5(B)所示,将盖部件82覆盖基板收容部92时,周壁部101的内表面与基板收容部92的外周面抵接,若进一步向下方压入盖部件82,则周壁部101的下端与基板收容部92的凸缘部97抵接,此时,设于周壁部101的被卡止部103(参照图6)与设于基板收容部92的卡止部98卡止,防止盖部件82脱落。
即,盖部件82以从外侧覆盖电装箱81的基板收容部92的方式覆盖并与电装箱81连结,且在该连结时与基板收容部92嵌合,由此提供盖部件82与电装箱81的连结强度。
该盖部件82的顶板部102的上表面形成为平坦面,即使室外单元10的顶板26等与该盖部件82接触,也不会在顶板26等产生刮痕。
另外,在盖部件82的顶板部102的背面(下表面)一体地形成多个加强肋105、从上方按压基板80的支承肋106。
加强肋105包括在顶板部102的背面呈格子状延伸的多根纵肋105A和多根横肋105B,纵肋105A及横肋105B中的任意一方在盖部件82的对置的周壁部101间延伸,提高盖部件82整体的强度。
若盖部件82的强度提高,则在该盖部件82连结到电装箱81时也作为电装箱81的加强部件而发挥作用,因此,能够通过盖部件82弥补在电装箱81设置大开口部而导致的强度降低。即,通过提高盖部件82的强度,能够充分地确保连结该盖部件82和电装箱81而构成的电装单元16的强度。
支承肋106比加强肋105靠下方突出,盖部件82连结到电装箱81时,利用该支承肋106从上方按压电装基板80,在设于基板收容部92侧的多个底座承受部93及凸起部94之间夹持电装基板80。即,该支承肋106在盖部件82与电装箱81连结时与电装箱81协同夹持电装基板80。
该支承肋106沿盖部件82的周壁部101设置,更具体而言,沿周壁部101中位于机械室B侧的三边的部分(前壁右侧、右壁、后壁右侧)附近设置,俯视下呈“コ”字形状延伸,有效地按压电装基板80的右半部。另外,该支承肋106与加强肋105连结,相互提高该支承肋106及加强肋105的强度,由此也能够提高连结盖部件82与电装箱81而构成的电装单元16的强度。
另外,如图8所示,在盖部件82的周壁部101中至少支承肋106沿着的部分,沿该周壁部101空出间隔设置提高盖部件82的强度的外侧加强肋(其他加强肋)107。该外侧加强肋107沿周壁部101延伸,能够集中加强盖部件82的设有支承肋106的区域,有效抑制外力作用下支承肋106的变形,从而有效避免向电装基板80的应力。
这里,本结构的外侧加强肋107不仅是加强肋,还是具备其他功能的肋。即,外侧加强肋107中设置于盖部件82的后侧的加强肋107A、B形成为从下方保持被引回盖部件82附近的配线(例如,与室外鼓风机14相连的配线)的肋107A和从上方按压的肋107B。
另外,如图5所示,设于盖部件82的右侧的加强肋107C形成为比电装箱81的凸缘部97靠外侧伸出而在装拆盖部件82时作为操作者操作的操作部发挥功能。
进而,如图5(A)所示,设于盖部件82的前面侧的外侧加强肋107D形成为与引导壁84B相连的肋,所述引导壁84B用于在电装箱81的位置分隔换热室A与机械室B且配置有海绵状的密封件(未图示)。
该引导壁84B一体地设置在电装箱81的前壁84,在划分换热室A和机械室B的位置向上方延伸。因此,通过跨该引导壁84B和与该引导壁84B相连的外侧加强肋107D来配置海绵状的密封件,从而在划分换热室A和机械室B的位置能够容易闭塞电装单元16与室外单元10的前板25之间的间隙。
即,在本结构中,通过在作为框部件的电装箱81设置沿室外单元10的前板25在换热室A与机械室B之间向上方延伸的引导壁84B,在盖部件82的周壁部101设置与引导壁84B相连的外侧加强肋107D,由此,能够容易实现电装单元16的强度提高和密封件的安装作业。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件82的背面设有提高盖部件82和电装箱81连结时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105、在盖部件82与电装箱81连结时与电装箱81协同夹持电装基板80的支承肋106,因此,即使将支承电装基板80的电装箱81形成为树脂制的框形状,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连结盖部件82和电装箱81而构成的电装单元16的强度,抑制因来自外部的载荷(外力)而向电装基板80施加应力的情况,且能够适当支承电装基板80。
特别,在本结构中,由于提高了构成电装单元16的上部的盖部件82的强度,因此,即使外力经由室外单元10的顶板26作用到顶板26下的电装单元16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电装单元16的变形。另外,由于在盖部件82的背面设有加强肋105,因此,能够将盖部件82的顶板部102形成为平坦面,能够避免向顶板26的刮痕。另外,由于盖部件82也为树脂制,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电装单元16的绝缘性。
以上,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法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如下所述的室外单元的情况,其中,安装于电装基板80的电子部件95及放热部件96朝向电装箱81的下方,电子部件95安装在机械室B内,安装于电装箱81而将发热部件96的热放出的散热器17配置在换热室A内,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广泛适用于配置有具备框形状的电装箱和盖部件的电装单元的室外单元。

Claims (3)

1.一种室外单元,其在分隔板的上部配置有将电装基板以大致水平状态支承的电装单元,其中,所述分隔板跨箱体内划分出的换热室和机械室且分隔所述各室,
所述电装单元的特征在于,
具备:支承所述电装基板的框部件;连结于所述框部件的上部、从上方覆盖所述电装基板的盖部件,
在所述盖部件的背面具备提高该盖部件和所述框部件连结时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在该盖部件和所述框部件连结时与该框部件协同夹持所述电装基板的支承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肋沿所述盖部件的周壁部设置,
在所述周壁部中所述支承肋沿着的部分,沿该周壁部空出间隔设置提高所述盖部件的强度的其他加强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装基板的半部安装电子部件,在另一半部安装比所述电子部件发热的发热部件,所述电子部件及所述发热部件朝向所述框部件的下方,与所述发热部件密接的散热器安装于所述框部件并向下方突出,所述电子部件配置在所述机械室内,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所述换热室内。
CN 201010209395 2009-06-23 2010-06-21 室外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9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8816 2009-06-23
JP2009148816A JP2011007363A (ja) 2009-06-23 2009-06-23 室外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9722A true CN101929722A (zh) 2010-12-29
CN101929722B CN101929722B (zh) 2013-04-10

Family

ID=4336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0939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9722B (zh) 2009-06-23 2010-06-21 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007363A (zh)
CN (1) CN10192972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0355A (zh) * 2011-01-31 2012-08-0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N104662372A (zh) * 2012-08-27 2015-05-27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11543000A (zh) * 2017-11-14 2020-08-14 株式会社Ihi 逆变器装置和电动压缩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3877B1 (en) * 2010-09-28 2019-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 and ventilation device
JP6214462B2 (ja) * 2014-05-13 2017-10-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EP3598038B1 (en) * 2017-03-16 2023-1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apparatus
JP2019143855A (ja) * 2018-02-20 2019-08-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装置
KR102655914B1 (ko) * 2018-08-09 2024-04-09 상라오 신위안 웨동 테크놀러지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태양 전지 모듈용 배선함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태양 전지 모듈
JP6688370B2 (ja) * 2018-11-19 2020-04-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WO2020157871A1 (ja) 2019-01-30 2021-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5478Y (zh) * 1997-11-25 1999-04-21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的后罩壳
CN1523305A (zh) * 2003-02-18 2004-08-2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04301477A (ja) * 2003-04-01 2004-10-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室外機用電装箱および室外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5478Y (zh) * 1997-11-25 1999-04-21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室外机的后罩壳
CN1523305A (zh) * 2003-02-18 2004-08-2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04301477A (ja) * 2003-04-01 2004-10-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室外機用電装箱および室外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0355A (zh) * 2011-01-31 2012-08-01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N104662372A (zh) * 2012-08-27 2015-05-27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4662372B (zh) * 2012-08-27 2018-05-22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11543000A (zh) * 2017-11-14 2020-08-14 株式会社Ihi 逆变器装置和电动压缩器
CN111543000B (zh) * 2017-11-14 2023-09-12 株式会社Ihi 逆变器装置和电动压缩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07363A (ja) 2011-01-13
CN101929722B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9722B (zh) 室外单元
CN103547867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US20140374078A1 (en) Outdoor unit of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20080261508A1 (en) Exhaust system with easy installation
CN102141272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CN203857563U (zh)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04501392A (zh) 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组件和立式空调器
CN101929726B (zh) 空调器
CN105737279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CN204329168U (zh) 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固定架和立式空调器
CN102141275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CN203298407U (zh) 空调机室外机的马达支架及空调机室外机
CN103375852B (zh) 室外机热交换器、空调器和除湿机
CN204329198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840977A (zh) 分体空调器的小型化室外机
CN205316482U (zh) 轴流柜机
CN202973466U (zh) 一种空调器底壳和一种分体式空调内机
CN104764259A (zh) 风冷螺杆机组冷凝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13178794U (zh) 箱体组件及风管机
CN204329167U (zh) 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固定架和立式空调器
CN107559969A (zh) 立式风管机
CN105526634B (zh) 轴流柜机
CN204611963U (zh) 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器
CN204329283U (zh) 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组件和立式空调器
CN204329170U (zh) 立式空调器的换热器组件和立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