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7745B -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7745B
CN101917745B CN2010101570358A CN201010157035A CN101917745B CN 101917745 B CN101917745 B CN 101917745B CN 2010101570358 A CN2010101570358 A CN 2010101570358A CN 201010157035 A CN201010157035 A CN 201010157035A CN 101917745 B CN101917745 B CN 101917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erence
media gateway
ability
nod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70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7745A (zh
Inventor
L·格拉夫
M·霍利斯
P·霍利斯
N·迪基克
D·德尼科罗
S·特里尔
C·格罗维斯
S·拉姆斯特伦
I·赖蒂纳
L·卡里
J·诺格拉-罗德里格茨
B·丁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99114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350257A/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99146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351414A/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99147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351416B/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99153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352127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917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7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7745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72Speech codec negot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6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using auxiliary connection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e.g. where the auxiliary connection is a signalling system number 7 link
    • H04M7/063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using auxiliary connection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e.g. where the auxiliary connection is a signalling system number 7 link where the telephone network is a network other than PSTN/ISD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78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5Provisions for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03Access techniques
    • H04L2012/5604Medium of transmission, e.g. fibre, cable, radio
    • H04L2012/5607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29Admission control
    • H04L2012/5631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llocation
    • H04L2012/5632Bandwidth allocation
    • H04L2012/5634In-call negot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38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L2012/5646Cell characteristics, e.g. loss, delay, jitter, sequence integrity
    • H04L2012/5652Cell construction, e.g. including header, packetisation, depacketisation, assembly, reassembly
    • H04L2012/5653Cell construction, e.g. including header, packetisation, depacketisation, assembly, reassembly using the ATM adaptation layer [AAL]
    • H04L2012/5656Cell construction, e.g. including header, packetisation, depacketisation, assembly, reassembly using the ATM adaptation layer [AAL] using the AAL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38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L2012/5671Support of vo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22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on, monitoring or testing
    • H04M3/2281Call monitoring, e.g. for law enforcement purposes; Call tracing; 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malicious c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4A/D conversion, code compression/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76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CCS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6Connection circuit/link/trunk/junction, bridge, router, gatew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9ISD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39Ciphering, encryption,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45Intelligent networks, S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8Inter-exchang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89LAN,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电信***中信令点之间协商呼叫能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呼叫控制层上从始发信令点向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发送一个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如果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接受始发信令点发送过来的首选项,就在呼叫控制层上从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向始发信令点发送一则能力接受消息。

Description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5月9日提交的同名中国专利申请No.00810481.6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方法,特别而非一定涉及适当语音编解码器的协商。
背景技术
今天的电信网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7号信令***(SS7),将它作为控制呼叫连接和处理网络中信令点之间信令信息传输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给定信令点的一个或者多个应用和用户部分将利用SS7跟其它信令点的对等应用和用户部分通信。用户部分的实例有ISUP(ISDN用户部分)和TUP(电话用户部分),而应用部分的实例有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和MAP(移动应用部分)。传统SS7协议栈包括消息传输部分MTP1、MTP2和MTP3,它为物理层上的传输对信令消息进行格式化,还要实现各种路由选择功能。
在电信界人们很有兴趣在电信网络中用非标准(也就是电信界的非传统)信令传输机制来替代传统的七号信令。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人们已经考虑了很多利用因特网协议(IP)网络在信令点之间传输信令信息。因特网协议网络的优点是它们通过利用分组交换充分地利用传输资源,并且由于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因此成本相对较低(跟特殊的通信技术相比)。人们还有兴趣采用其它传输技术机制,包括AAL1/2/5,FR等等。
在电信网络中用于建立和控制呼叫连接的ISUP标准跟7号信令***紧密联系,无法直接将它用于其它的非标准传输技术,比方说因特网协议和AAL2。这样,包括ITU-T、ETSI和ANSI的几个标准组织目前正在考虑控制呼叫的信令协议规范,它跟这些传输机制无关。可以将它看成从这一协议分离开来,只跟通过用户平面数据建立“管道”参数的承载者控制功能是在节点之间传输的,它们是传输机制专用的。叫作跟传输无关的呼叫控制(TICC)的新协议保留了呼叫控制功能,比方说为给定主叫和被叫方之间的呼叫激活的业务(例如呼叫转移),以及整个用户平面数据的路由选择。
在呼叫和承载者控制层上分离得到的新网络体系结构在呼叫控制实体和承载者控制实体之间产生了一个开放式接口,这些实体分别叫作媒体信关控制器和媒体信关。以后将这一开放式界面叫作X-CP,它的实例有IETF的MEGACO工作和ITU研究组16(SG16)的H.248工作。
传统的固定电话网络采用脉码调制技术来传输用户平面数据,例如网络节点之间的话音、传真等。另一方面,现代蜂窝网常常采用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器/解码器(叫作“编解码器”)来压缩话音信号,通过空中接口以及在蜂窝网络内部有效地进行传输。在支持不同或者多种语音编解码器的两个网络(或者终端)之间有电话呼叫连接的时候,可以在这些终端之间进行协商来确定采用适当的编解码器。如果不进行这种协商,就需要在这些网络的接口上进行代码转换,也就是从一种语音代码转换成另外一种语音编码。从资源角度考虑,代码转换代价高昂,它会明显地降低语音质量,增大处理时间延迟。因此编解码器协商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编解码器协商以外,在传统电信网络中常常需要针对其它功能和参数进行协商。例如,可能需要对安全能力进行协商,比方说在电信网络的节点或者终端之间进行话音加密和数据加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令点,用来与电信***中另外一个信令点协商呼叫能力,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信令点包括:
用于在呼叫控制层上向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发送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的部件;以及
用于在呼叫控制层上接收来自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的能力的认可的部件,如果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接受始发信令点发送的首选项,就发送能力的认可;
其中如果对呼叫控制层能力的选择影响到承载者控制层,该信令点通过通知承载者控制层,对所述呼叫控制层的能力的选择做出反应。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信***的媒体信关控制器,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装置包括:
用于从一个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的部件,其中所述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用于与由媒体信关控制器控制的媒体信关进行通信,以确定在媒体信关所收到的首选项的可用性的部件;且
根据在媒体信关所确定的可用性,将能力首选项认可消息返回所述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的部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信***的媒体信关,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装置包括:
用于从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的部件,其中所述的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根据在媒体信关上的首选项的可用性选择首选项的部件;和
用于发送所选择的首选项给所述媒体信关控制器的部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电信***的媒体信关控制器的方法,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一个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其中所述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与由媒体信关控制器控制的媒体信关进行通信,以确定在媒体信关上所收到的首选项的可用性;以及
根据在媒体信关所确定的可用性,将能力首选项认可消息返回所述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电信***的媒体信关的方法,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其中所述的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根据在媒体信关上的首选项的可用性选择首选项;以及发送所选择的首选项给所述媒体信关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说明电信网络中的多个信令点;和
图2(情形A)说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图1所示信令点之间的信令流;
图2(情形B)说明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中图1所示信令点之间的信令流;
图3是包括媒体信关控制器和媒体信关的电信网络;
图4是用于图3所示网络的一般能力协商过程的一个流程图;
图5说明始发节点和终接节点之间协商过程涉及到的中间节点的信令流;
图6说明始发节点和终接节点之间进行协商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中间节点的另外一组信令流;
图7说明已知设计的电信***;
图8说明一个电信***;
图9说明图8所示***中编解码器协商过程涉及到的,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的第一组信号;和
图10说明本发明第二个实施方案中图8所示***中编解码器协商过程涉及到的第二组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画出了一部分电信网络,它包括两个信令点,以后叫作节点A和C。这两个节点可能是例如电话交换机,它们可能属于同一个网络运营商,也可以属于不同网络运营商。在这个实例中,节点A是主叫方(没有画出)连接的始发节点,节点C代表被叫方连接的终接节点。每个信令点都包括一个呼叫控制(CC)部分和一个承载者控制(BC)部分,也就是说,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功能被分开成两个独立的协议层。呼叫控制部分构成一个呼叫控制层,它负责呼叫转移和其它的路由选择以及控制功能。承载者控制部分负责在承载者控制部分建立管道,并且确定承载者控制部分用于传输用户平面数据的管道的大小。
现在考虑承载者控制层,它包括一个承载者网络,它可以是一个例如因特网协议网络。在这个因特网协议网络内,有一个或者多个承载者交换点,虽然图1中只画出了一个这样的点(节点B)。对于因特网协议网络,这些承载者交换点将是因特网协议路由器。显然,如果承载者网络是一个ATM或者AAL2网络,那么承载者交换点将分别是ATM或者AAL2交换机。
如果主叫方发出呼叫,例如通过拿起他的电话,始发信令点节点A就在呼叫控制层从源(也就是主叫方)收到信息,说明承载者资源需求。在源信息和/或信令点及其归属网络能力的基础之上始发信令点确定必须跟终接信令点节点C协商的一个选项清单。
节点A随后在给呼叫控制部分的消息中列出可能的选择,它希望利用这个消息协商一个具体能力(图1中的节点C)。这一个消息说明每个选项的优选程度。
节点C利用节点A为这个清单中每个选项指定的优先级来选择它支持的最佳选项,也就是说,如果它支持节点A已经表明更加喜欢的清单中的另外一个选项,节点A就不选择这个选项。节点C告诉节点A选中了哪一个选项。
如果这个协商结果会影响承载者连接层,就必须在承载者层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协商结果。这是由承载者控制协议完成的。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前向承载者修改(图画中的情形A)或者后向承载者修改(图2中的情形B)。
可以用以上方法进行协商的能力的一个实例是编解码器能力。一般情况下,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都是将语音编码转换成PCM,因为这是传统固定电话网络允许的唯一语音格式。但是,由于转换会明显地破坏语音质量,因此一些蜂窝标准(例如GSM、PDC)指定了在两个兼容终端(例如具有相同编解码器的两个GSM终端)之间建立连接的时候避免转换的方法。由于多数当前的移动终端支持几个编解码器,因此这些方法还采用编解码器协商方式,但是跟这里给出的一般协商机制比较它具有某些严重的缺点。
语音编解码器或者是跟移动环境紧密联系(在PDC中,编解码器是移动应用部分(MAP)协议的一项服务)或者它不对硬件和传输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在GSM中,编解码器协商是无汇接工作协议的一部分)。总是为一个语音连接分配两个代码转换器(TRAU)和一个64kbps信道,而不管实际上是否进行了转换)。目前,不同的移动标准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在此以前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可能需要进行协商的另外一个能力实例是安全能力(话音加密,数据加密等等)。在公共电信网络中人们对此很感兴趣,不远的将来更会如此。但是,保护用户平面信息有多种方法。目前采用了多种加密算法和数据加密算法,并且正在出现许多新算法。因此,在公共电信网络中需要协商安全能力的方式,本发明就能够提供这种方式。
以上描述涉及到了承载者控制层和呼叫控制层。图3更加详细地说明具有***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的一个电信***。这个呼叫控制层包括多个媒体信关控制器(MGC_A,MGC_B和MGC_C),而承载者控制层则包括多个媒体信关(MG_1~MG_6)。第一个媒体信关(MG_1,MG_6)在一个AAL2网络上提供一个承载者连接,而第二个媒体信关(MG_2,MG_5)则在一个因特网协议网络上提供一个承载者连接。第三个媒体信关(MG_3,MG_4)在一个STM网络上提供承载者连接。从图3可以看出,每个媒体信关控制器都用于通过一个开放式接口控制两个或者三个媒体信关(X-CP_1~X-CP_3)。
如上所述,能力协商是在呼叫控制层进行的,也就是在媒体信关控制器之间进行的。另外,X-CP提供给装置供媒体信关“通知”控制它们的媒体信关控制器媒体信关支持的能力和选项(例如能力等于压缩语音,选项等于编解码器清单)。X-CP还提供装置使媒体信关能够进行能力协商,从而保证能力选择不仅是基于信关指定的能力,还基于这些能力当前是否可用。如果不能使用,媒体信关就有可能没有资源支持它跟媒体信关控制器协商得到的选项。例如,媒体信关控制器需要为呼叫提供智能网服务,它需要带内通知。如果媒体信关控制器在媒体信关支持的编解码器的基础之上,亲自选择一个编解码器,媒体信关就有可能目前无法为这样一个编解码器获得一个TRAU。于是媒体信关会拒绝这一连接,导致呼叫掉线。
为了说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考虑媒体信关控制器从一个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一则连接建立消息这种情形,这一则消息包括跟能够协商的具体能力有关的一个选项清单。接收消息的媒体信关控制器读出收到的清单,并且从这个清单中删除它知道这个媒体信关不支持的选项。这个媒体信关控制器随后通过X-CP接口将修改过的选项清单发送给媒体信关。
接收消息的媒体信关选择这个信关当前能支持的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选项。媒体信关随后调整支持这一选项所需要的资源的多少,并且通过X_CP接口将这一选择发送给媒体信关控制器。收到被选中的选项以后,媒体信关控制器将这一选择告诉上面描述的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
上面描述的一般能力协商过程将在下面参考图4所示的流程进一步加以说明。
在一些国家,当地政府都要求运营商按照法律允许监听呼叫。为了支持合法监听,运营商通常都需要能够自由地访问它们网络中每个呼叫的用户平面数据(也就是承载者这一层上所谓的“管道”传递的实际语音或者其它数据)。引入了TICC以后,可以用多种技术来传输用户平面数据(例如ATM、IP等等),它们支持传输加密的用户平面数据。因此,除非合法监听点能够确定用户平面数据的安全特性和编解码器(编码和解码)特性,否则就不可能监听呼叫。因此,运营商需要知道呼叫的每个BC部分(两个BC节点之间)使用的编解码器和加密(安全)算法。
另一方面,安全算法的翻译和代码转换会明显地降低呼叫的服务质量并带来额外延迟。所以,需要减少(如果可能就避免)每个呼叫的端到端代码转换点的数量和安全算法转换点的数量。
下面将参考图5所示的操作顺序描述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节点A(见图1)的呼叫控制部分发送一则消息给节点B的呼叫控制部分,它包括节点A支持的一列选项,还有每个选项的优先级。虽然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TICC,它是它也能够用于独立的协商协议,这在图5中用缩写UPCN(用户部分能力协商)来表示。
接下来节点B的呼叫控制部分发送一则消息给节点C的呼叫控制部分,它包括节点A和节点B都支持的一列选项,以及每个选项的优先级。于是节点C选择它支持的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选项,并返回一则消息给节点B,其中包括选中的选项。节点B则发送一则消息给节点A说明选中的选项。
图5说明两种操作顺序,标为情形A和情形B。在情形A中,如果承载者层在上面描述的呼叫控制层受到协商影响,节点A就在承载者层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节点A可能需要改变支持所选选项所需要的管道的大小。接下来从节点A向节点B发送一则BC消息,说明所需要的参数。节点B接收并分析选中的选项,如果承载者层受到这一协商影响,就在承载者层采取适当的措施。然后从节点B向节点C发送一则BC消息,说明节点B和节点C之间承载者层所需要的参数。
对于情形B,承载者层的操作序列从节点C开始,在节点A结束。节点C分析选中的选项,并且在承载者层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果承载者层受到协商影响。从节点C向节点B发送一则BC消息,说明需要哪些参数。节点B分析选中的选项,并且在承载者层采取适当措施,如果承载者层受到协商影响。然后从节点B向节点A发送一则BC消息,说明需要的所有参数。
应当明白可以在情形A和情形B中选择一个,当然其它情形也是可以的。为此,应该明白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协议可以不同于节点B和节点C之间的协议,例如这些协议可以分别是ATM和IP。可能需要修改一对节点之间承载者层连接的参数,而不需要修改其它对节点之间的参数。
应当明白,上面描述的协商过程可以是在建立呼叫的时候也可以在呼叫进行中。后一种情况可以是例如用户在呼叫过程中希望启动加密。
这一程序能够减少需要改变一般能力的网络中的点数。具体而言,上面描述的方法能够用于使经过多个CC部分的端到端呼叫的代码转换点数或者是安全算法点的转换点数最少。这一方法能够用于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网络的呼叫。
GCN机制包括让始发CC节点包括选项清单和它们的优先级,让终接节点利用始发节点说明的优先级选择它支持的选项。只是在两个CC节点之间进行协商的时候上面提到的协商方法是有用的。这里建议的改变将GCN机制扩展到协商中有两个以上的CC节点的情形。也就是说,呼叫经过属于一个或者多个电信运营商的多个CC节点。这一改变涉及到以下操作序列:
1.始发CC节点将它支持的选项清单和优先级数据发送给每一个节点。
2.经过的CC节点分析收到的选项清单,从这个清单中删除不支持的选项,将这个清单转发给下一个节点。
3.终接CC节点分析收到的选项清单和优先级,选择它支持的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选项。
如果要进行合法监听,合法监听点(也就是进行监听的节点)能够接收用户平面数据的安全和编码特征从而能够监听呼叫。
对于建议的图1所示的新体系结构,其中的呼叫控制协议独立于传输机制,在用户平面传输连接建立起来之前TICC必须为呼叫进行编解码器协商。原因是支持呼叫所需要的传输资源的量取决于为这一呼叫所选中的编解码器(也就是取决于编解码器协商过程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一开始就为呼叫选择一个编解码器,但是由于环境发生了改变,在呼叫的后一阶段必须改变编解码器。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两种情形是:
1)为了自动地或者在主叫方输入的基础之上给被叫方提供通知或者呼叫转向跟智能网(IN)相互作用。必须选择第一个编解码器来提供通知。然后呼叫转移/转向到另外一方,使用第二个编解码器。
2)无应答呼叫转移(CFNR),它是一种所谓的辅助业务。首先在A和B之间协商出第一个编解码器,然后将这一呼叫转发给C,因为B没能在长度预定的时间内应答。在C的需要的基础之上需要第二个编解码器。
显然在上面的情形1)和2)中,以及在其它的相关情形中,必须按照最先选择的编解码器在传输机制上建立一个呼叫连接来传递通知、音调等。随后改变编解码器的时候,需要修改呼叫连接来支持新的编解码器。
下面参考图6,描述用于利用TICC协议的网络的信令过程,它能够为语音呼叫建立端到端电话连接,其中的呼叫源自始发信令节点A,最初传递给第一个节点B或者信令点。这个呼叫被随后传递给一些其它终接信令点节点C。这里说明的过程涉及到智能网业务的激活,其中的主叫方最初跟一个智能网网络节点连接,它播放一段预先录制的消息给主叫方,然后才将这一呼叫传递给最后的终接信令点,或者给CFNR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在跟初始终接信令点连接的被叫方没能应答呼叫的时候呼叫被转移到一个新的终接信令点。
这一信令序列包括以下步骤:
1.节点A建立到节点B的呼叫。为这一呼叫选择编解码器X。
2.在节点A和节点B之间利用适合于被选中的编解码器的传输资源建立传输连接。
3.节点B将呼叫转移/转向到节点C。节点C不支持编解码器X并且选择编解码器Y。
4.节点B请求节点A将这一呼叫的编解码器选择从编解码器X改变成编解码器Y。
5.如果需要,修改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传输连接,以适应编解码器Y。图6说明了在正向对传输连接进行修改以及在反向修改传输连接的这两种情况。
6.在节点B和节点C之间建立适合于编解码器Y的传输连接。
7.TICC建立起呼叫(TICC ACM+TICC ANM)。
TICC是建立在ISUP基础之上的,因此信令消息名称来源于ISUP。但是ISUP不包括编解码器协商,也不包括编解码器修改程序,因此需要一个新的TICC消息(TICC修改请求/确认)来提供编解码器修改能力。
显然,图6只是说明了对节点A到节点B之间正向和反向的传输连接的修改,但是在正向和反向也能够进行其它的传输连接修改。还有,可以在正向也可以在反向建立传输连接。
这里描述的机制能够用于在三个以上的信令点或者节点之间建立语音呼叫连接。例如,在始发信令点节点A和原来的终接信令点节点B之间和/或在原来的终接信令点节点B和最后的终接信令点节点C之间有一个或者多个经过节点。还能够看出,可以从节点C将呼叫进一步转移给另外一个信令点(也就是节点D)。这样做需要进行协商,以确定编解码器Y是否适合于节点D,如果不能对节点A和节点B之间以及节点B和节点C之间的传输连接进行修改。这一过程就可以延伸到任意一个新的节点。
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以数字方式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用脉码调制(PCM)方式进行传输。另一方面,数字移动电话网络应用更先进的编码技术,比方说CELP和自适应多速率(AMR)编码,跟脉码调制相比,它能够实现更高的压缩比。在许多移动网络中,语音的编码和解码是在移动终端里完成的。如果呼叫是在同一个网络中注册的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就可以从端到端传输编码语音数据。
如果呼叫是从在一个移动网络中注册的移动终端发往“外部”网络的用户的终端的,编码语音数据的端到端传输就有可能不行,具体情况取决于将始发移动网络跟外部网络连接起来的外部网络或者所有中间网络的实际情况(对于呼叫连接源自外部网络的情况也是这样)。
考虑图7所示的电信***,其中画出了两个第三代通用移动通信***(UMTS)网络1和2,它们通过一个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3互相连接。通用移动通信***网络1和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个网络控制器(RNC)5和基站(BTS)6的一个通用移动通信***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4。UTRAN 5在移动终端(没有画出)和进行呼叫连接的移动交换中心(MSC)7之间传递压缩语音数据。
假设呼叫源自通用移动通信***网络1之一的一个用户,是发往另外一个通用移动通信***网络2的一个用户的。利用相应的经过节点8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3为这一呼叫提供连接,其中的一个节点是通用移动通信***网络1和2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如同上面已经指出,公共交换电话网3利用脉码调制技术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3传输的所有语音数据是多数网络能够理解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让公共交换电话网3能够将运营商通知***一个语音呼叫,实现话音提醒服务等等,以及让公共交换电话网3的运营商为了安全目的监视呼叫,这样做是必要的。因此将数据传递给公共交换电话网3之前,在通用移动通信***网络1和2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8中对语音数据进行“代码变换”是必要的,也就是将语音数据从移动网络语音编码格式转换成脉码调制形式。同样,信关移动交换中心8收到的脉码调制数据必须转换成适当的移动网络语音编码格式。
代码转换会消耗通用移动交换中心8相当多的处理资源,而且还会导致明显的语音质量下降。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无汇接工作装置(TFO)引入通用移动交换中心8中的语音连接。输出的语音数据被继续转换成脉码调制方式,但是每个脉码调制样本的最低位被无汇接工作装置“偷走”。从信道中偷走的比特有足够的带宽(也就是8kbps)来传递原来的编码数据。在终接通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无汇接工作装置重新组装编码数据,转发给有关的UTRAN,同时丢弃收到的脉码调制数据(直到它被公共交换电话网所修改,例如通过添加操作员通知)。通过这种方式,无汇接工作使得公共交换电话网3能够使用脉码调制数据,同时能够有效地对编码语音数据进行端到端传输。
如果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中间装置改变脉码调制比特流,无汇接工作装置中能够检测到这一变化,并且“回到”在无汇接工作装置之间传递脉码调制编码语音,也就是说它们不再传递压缩话音数据。
移动网络能够使用的语音编解码器取决于它是什么样的网络,还有可能取决于使用这个网络的终端是什么样的终端。显然,单个编解码器的端到端使用只能在两个网络都能够使用相同编解码器的时候才行。假设两个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直到它们所属网络的编解码器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它们就能进行协商,找到都能接受的编解码器。在ETSI建议GSM 08.62(版本7.0.0,1998年公布)中给出了适当的协议。
在图7所示的那种移动网络中尝试实现无汇接工作的时候会发生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无汇接工作装置位于移动网络的边缘,也就是位于UTRAN外面(传统的无汇接工作装置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内)。对于这些网络中无汇接工作装置之间,无汇接工作装置和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协商的编解码器,目前没有任何办法来交换信息。
图8画出了一个改进***体系结构,其中两个通用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结合了无汇接工作装置9,而图9则说明相应的通用移动通信***移动电话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建立呼叫的信令。
通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呼叫建立信令是在呼叫控制(例如TICC)层进行的,呼叫建立是通过从移动交换中心向有关信关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一则初始地址消息(IAM)来启动的。这个初始地址消息利用一般能力协商(GCN)机制来确定呼叫连接的参数个数。具体而言,IAM包括始发通用移动通信***网络支持的编解码器的一个清单,还包括首选编解码器信息。始发信关移动交换中心从发送的编解码器清单中选择一个编解码器,并且在消息(编解码器1选择的)中将它的选择告诉移动交换中心。然后,在承载者层用足够的带宽建立连接来支持选中的编解码器。
为了进行端到端编解码器协商,建议将GCN添加到ISUP协议中。这个端到端编解码器协商会使得端点使用相同编解码器的可能性最大。如果端点使用同样的话音编码算法,无汇接工作就能够通过脉码调制网络传递压缩话音而不会因为不必要的代码变换降低话音质量。这样就能够通过使支持压缩话音的始发和终接网络内需要的承载者数量最少来节省传输(例如AAL2或者IP承载者传输)。
图9说明如何利用GCN增强型ISUP消息在两个通用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传递信令。在终接通用移动通信***网络中,利用TICC从信关移动交换中心向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一个IAM。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交换中心接受编解码器1,并且再次使用TICC将这一点告诉信关移动交换中心。这样一来,在终接通用移动通信***网络建立承载者层连接。公共交换电话网将编解码器被接受这一情况告诉始发方的信关移动交换中心。由于最初建议的编解码器已经被接受,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在始发通用移动通信***网络中改变承载者层连接。但是如果改变了编解码器,就必须从始发方信关移动交换中心把这一情况告诉移动交换中心,从而能够修改承载者陈连接,例如增大连接的带宽。在图9中,ACM画出了一个地址完成消息,ANM画出了一个应答消息。
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依赖于可选的编解码器失配解决方案和无汇接工作协议中的优化程序来检测不兼容的编解码器。当无汇接工作装置检测到有不兼容的编解码器的时候,它就触发一个编解码器修改程序来修改终端使用的编解码器。无汇接工作给出解决编解码器失配问题的规则(也就是选择哪个编解码器)。无汇接工作协议随后触发TICC信令来修改呼叫使用的编解码器,从而使两个终端的编解码器兼容。始发通用移动通信***网络最初建议的编解码器发生改变会要求修改两个通用移动通信***网络中建立的承载者层连接。
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能够使由于中间脉码调制网络引起的没有必要的语音代码变换最少,同时使得用户平面设备(例如代码变换单元)和/或用户平面资源(例如带宽)的最优分配以支持公共电信网络中某个呼叫的服务层成为可能。
在支持脉码调制编码话音的现有网络和新网络中需要协商编解码器以便使语音路径中没有必要的编码变化最少。当通用移动通信***和全球移动通信***用户的呼叫经过支持无汇接工作的现有脉码调制核心网络的时候它们的语音质量不会发生没有必要的下降。将GCN机制引入TICC协议的时候,很可能用一种透明方法来实现(APM用户)。
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会明白可以对上面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修改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信令点,用来与电信***中另外一个信令点协商呼叫能力,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信令点包括:
用于在呼叫控制层上向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发送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的部件;以及
用于在呼叫控制层上接收来自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的能力的认可的部件,如果终接信令点或者信令转发点接受始发信令点发送的首选项,就发送能力的认可;
其中如果对呼叫控制层能力的选择影响到承载者控制层,所述信令点通过通知承载者控制层,对所述呼叫控制层的能力的选择做出反应。
2.一种电信***的媒体信关控制器,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装置包括:
用于从一个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的部件,其中所述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用于与由媒体信关控制器控制的媒体信关进行通信,以确定在媒体信关所收到的首选项的可用性的部件;且
根据在媒体信关所确定的可用性,将能力首选项认可消息返回所述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的部件。
3.一种电信***的媒体信关,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装置包括:
用于从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的部件,其中所述的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根据在媒体信关上的首选项的可用性选择首选项的部件;和
用于发送所选择的首选项给所述媒体信关控制器的部件。
4.一种操作电信***的媒体信关控制器的方法,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一个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其中所述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与由媒体信关控制器控制的媒体信关进行通信,以确定在媒体信关上所收到的首选项的可用性;以及
根据在媒体信关所确定的可用性,将能力首选项认可消息返回所述对等媒体信关控制器。
5.一种操作电信***的媒体信关的方法,其中的呼叫控制和承载者控制层是由独立的协议控制的,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媒体信关控制器接收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其中所述的能力首选项或者首选项优先级清单与将要在电信***上建立的连接有关,
根据在媒体信关上的首选项的可用性选择首选项;以及
发送所选择的首选项给所述媒体信关控制器。
CN2010101570358A 1999-05-17 2000-05-09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1917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9911441.5 1999-05-17
GB9911441A GB2350257A (en) 1999-05-17 1999-05-17 Capability negoti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9914654A GB2351414A (en) 1999-06-22 1999-06-22 Call set-up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9914654.0 1999-06-22
GB9914700.1 1999-06-23
GB9914700A GB2351416B (en) 1999-06-23 1999-06-23 Negotiating telecommunications protocol options
GB9915366A GB2352127A (en) 1999-07-02 1999-07-02 Speech cod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GB9915366.0 1999-07-02
GB9921647.5 1999-09-15
GB9921647A GB2350261A (en) 1999-05-17 1999-09-15 Capability negoti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04816A Division CN1361994B (zh) 1999-05-17 2000-05-09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7745A CN101917745A (zh) 2010-12-15
CN101917745B true CN101917745B (zh) 2013-05-01

Family

ID=4332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7035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917745B (zh) 1999-05-17 2000-05-09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4763136B2 (zh)
CN (1) CN101917745B (zh)
ES (1) ES2375304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6479B2 (ja) * 2004-06-14 2011-06-0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の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912973B2 (en) * 2004-12-03 2011-03-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ssage exchange protocol extension negotiation
DE102005050586B3 (de) * 2005-10-21 2006-11-02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Videotelefonverbindung und/oder Multimediatelefonverbindung in einem Datennetz
JP4752455B2 (ja) * 2005-11-02 2011-08-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メディア・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メディア・ゲートウェイ分割制御方法
EP1814278B1 (de) 2006-01-27 2009-04-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Zuordnung von zumindest einer Nutzdatenverbindung zu zumindest einer Multiplexverbindung
EP2034689B1 (en) * 2006-06-26 2014-07-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nstructing media gateway to set up connections between terminals
JP4988850B2 (ja) * 2006-10-19 2012-08-0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接続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ノード
CN101822093A (zh) * 2007-08-14 2010-09-01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编解码器协商和选择中的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JP5018658B2 (ja) * 2008-06-11 2012-09-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パス接続方法
JP5430410B2 (ja) * 2010-01-05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L2640052T3 (pl) 2010-11-10 2019-12-3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i sposób wyboru trybu kodowania
JP6403513B2 (ja) * 2014-09-19 2018-10-10 Kddi株式会社 判定装置、判定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0916A (en) * 1992-02-20 1995-05-30 Nec Corporation Signaling network having common signaling node for protocol conversion
EP0690640A2 (en) * 1994-06-30 1996-01-03 AT&T Corp. Intelligent wireless signaling overlay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361994B (zh) * 1999-05-17 2010-06-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0055B2 (ja) * 1990-04-03 2000-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
JP3006950B2 (ja) * 1992-03-19 2000-02-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コネクション接続方式
US5371534A (en) * 1992-07-23 1994-12-06 At&T Corp. ISDN-based system for making a video call
JP3418733B2 (ja) * 1993-04-07 2003-06-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装置間の通信方法
DE19544367A1 (de) * 1995-11-29 1997-06-05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 insbesondere von GSM-Daten
JPH09200366A (ja) * 1996-01-12 1997-07-31 Fuji Xerox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JP3607402B2 (ja) * 1996-03-15 2005-01-05 株式会社東芝 マルチメディア通信サービス制御装置
JP3697836B2 (ja) * 1997-05-26 2005-09-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0916A (en) * 1992-02-20 1995-05-30 Nec Corporation Signaling network having common signaling node for protocol conversion
EP0690640A2 (en) * 1994-06-30 1996-01-03 AT&T Corp. Intelligent wireless signaling overlay for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361994B (zh) * 1999-05-17 2010-06-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75304T3 (es) 2012-02-28
JP2003500907A (ja) 2003-01-07
CN101917745A (zh) 2010-12-15
JP2011176848A (ja) 2011-09-08
JP4763136B2 (ja) 2011-08-31
JP5118757B2 (ja)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61994B (zh) 用于电信网络中的能力协商的***、设备和方法
US7813332B1 (en) Voice call alternative routing through PSTN and internet networks
JP5118757B2 (ja) 遠隔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機能ネゴシエーション
CN1921478B (zh) 基于网际协议的业务信号传输方法
EP1130894A2 (en) Conferencing and announcement generation for wireless VoIP and VoATM calls
US6021136A (e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hat reduces tandeming of compressed voice packets
AU40385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call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195066A1 (en) Implementation of call setup procedures with separation of call control and bearer control
CN100579105C (zh) 一种数据流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88249C (zh) 比特率调整方法
EP1123625B1 (en) Digita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RU2321960C2 (ru) Связь в реальном времени между телефоном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ми сети интернет
US649027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voice compression in a network
CN100367737C (zh) 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的实现及其与pstn网络的互通
US2004025801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ling a codec negotiation over heterogeneous signalling networks
US20040042409A1 (en) Method for defining the coding for useful information gener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ding laws between at least two subscriber terminals
GB2350261A (en) Capability negoti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0384201C (zh) 一种固定网络到移动网络发送传真的方法
JP4513859B2 (ja) 災害地域通信回線捕捉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GB2352127A (en) Speech cod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388710C (zh) 承载控制分离网络与公用交换网络双音多频信令互通方法
CN101156461B (zh) 一种汇接局实现双业务交替的方法
GB2351414A (en) Call set-up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