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5106B -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5106B
CN101915106B CN201010245667.XA CN201010245667A CN101915106B CN 101915106 B CN101915106 B CN 101915106B CN 201010245667 A CN201010245667 A CN 201010245667A CN 101915106 B CN101915106 B CN 101915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
driving speed
shield structure
wearing
center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56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5106A (zh
Inventor
刘镇
周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2456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5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5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5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最优控制原理求得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从而控制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扰动强度与时效。主要实现步骤为:(1)比选出与下穿处地质条件相似的区域;(2)建立基于最优控制原理的立体交叉隧道***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3)推求下穿处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为;(4)绘制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5)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施工条件、工程造价、工期),确定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其优点是提供了一个考虑扰动强度与时效的盾构下穿速度的控制方法,具有严格的理论依据,对盾构下穿提前做出可靠性预估与风险性评价,从而降低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主要利用最优控制原理求得盾构掘进的最佳速度,从而控制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扰动强度与时效。
技术背景
近年地铁工程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城市大规模地下交通网络结构,使得盾构近距离穿越已建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也使得已建隧道的稳定性控制难度增大、风险增加。这其中,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掘进速度是影响其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盾构下穿已建隧道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掘进速度,避免出现速度的较大波动。如果速度过快,则使得掌子面前方应力、位移叠加过快,扰动增强,易造成土压增大,稳定性控制难度增加,产生注浆欠饱满等一系列问题;如果速度过慢,则延长了对地层的扰动时间,进而延长其穿越过程中稳定性控制时间,可能会促进围岩蠕变。但是,目前实际工程中,盾构下穿的最佳掘进速度一般是根据经验确定的,或加以少量的数值模拟分析,缺乏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风险性,难以全面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为此,本发明基于最优控制原理建立了盾构下穿过程中既有隧道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提供了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从而为盾构下穿速度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盾构下穿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来控制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扰动强度与时效,以弥补现有盾构下穿速度的确定缺乏科学性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基于整个盾构隧道工程或邻近地区的地质勘察资料,比选出与下穿处地质条件相似的区域;根据盾构穿越过程中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规律,结合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标准,利用最优控制原理,确立下穿处隧道***的状态方程、边界(约束)条件、控制变量(容许控制)、性能指标,建立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最大值原理,推求下穿处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最后,将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带入到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中,通过迭代计算,绘制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并比较扰动强度与时效,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施工条件、工程造价、工期),获得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个考虑扰动强度与时效的盾构下穿速度的控制方法,具有严格的原理依据,对盾构下穿提前做出可靠性预估与风险性评价,从而降低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附图2立体交叉隧道***稳定性非线性动力学判据。
附图3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示意图。
附图4立体交叉隧道稳定性动态控制基本原理简图。
附图5实时案例的最佳掘进速度计算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整个盾构隧道工程或邻近地区的地质勘察资料,比选出与下穿处地质条件相似的区域,其中包括比选不同地层种类、各地层的厚度和基本岩土参数。
(2)根据盾构穿越过程中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规律,建立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DEC(如附图1所示):
D EC = Σ k = 1 n ∫ V k Σ j = 1 m Σ i = j + 1 m H [ U · · ‾ CS - ( U · ‾ Ci - U · ‾ Cj ) ] dV ∫ ∫ ∫ V Σ j = 1 m Σ i = j + 1 m | [ U · · ‾ CS - ( U · ‾ Ci - U · ‾ Cj ) ] | dV
(3)建立稳定性判据(如附图2所示):
C D : U I C , U II C = U C = m U ( U I + U II )
(4)利用最优控制原理,确立下穿处隧道***的状态方程、边界(约束)条件、控制变量(容许控制)、性能指标,建立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
(5)根据立体交叉隧道***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运用最大值原理,推求下穿处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为
(6)将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带入到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中,通过迭代计算,绘制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如附图3所示。其中,扰动强度主要是指在盾构下穿影响下既有隧道发生的位移、应力的综合反映;扰动时效主要是指盾构下穿时间长短对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二者均可通过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DEC求得的稳定性状态来表征。
(7)基于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运用立体交叉隧道稳定性动态控制基本原理(如附图4所示),比较扰动强度与时效,并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施工条件、工程造价、工期),获得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
实施案例:
本实施例将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简称集运***)下穿地铁一号线隧道工程。应用过程如下:
(1)根据该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与盾构参数,选取集运***第一次下穿地铁一号线隧道区域为相似区域,来控制其第二次穿越处的掘进速度。
(2)根据盾构穿越过程中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规律,建立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
模型为 I : U I → U I C ( A ) II : U II → U II C ( B ) C D : U I C , U II C = U C = m U ( U I + U II ) ( C ) D EC = Σ k = 1 n ∫ ∫ ∫ V k Σ j = 1 m Σ i = j + 1 m H [ U · · ‾ CS - ( U · ‾ Ci - U · ‾ Cj ) ] dV ∫ ∫ ∫ V Σ j = 1 m Σ i = j + 1 m | [ U · · ‾ CS - ( U · ‾ Ci - U · ‾ Cj ) ] | dV ( D )
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推求第二次下穿处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为
U · DCi , j ≈ ∫ 3 ± ( 2 + k D e B C t ) + ( ( 2 + k D e B C t ) 2 2 ) + ( [ ± ( 2 + k D e B C t ) ] 3 3 ) dt + ∫ 3 ± ( 2 + k D e B C t ) - ( ( 2 + k D e B C t ) 2 2 ) + ( [ ± ( 2 + k D e B C t ) ] 3 3 ) dt + k DC · t
(3)将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带入到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中,通过迭代计算,比较扰动强度与时效,获得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区间为30mm/min-39mm/min,如附图5所示。
(4)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施工条件、工程造价、工期),确定最佳进速度为35mm/min。

Claims (9)

1.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基于整个盾构隧道工程或邻近地区的地址勘察资料,比选出与下穿处地质条件相似的区域;
②建立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稳定性判据:
I : U I → U I C ( A ) II : U II → U II C ( B ) C D : U I C , U II C = U C = m U ( U I + U II ) ( C ) D EC = Σ k = 1 n ∫∫∫ V k Σ j = 1 m Σ i = j + 1 m H [ U · · ‾ CS - ( U · ‾ Ci - U · ‾ Cj ) ] dV ∫ ∫ ∫ V Σ j = 1 m Σ i = j + 1 m | [ U · · ‾ CS - ( U · ‾ Ci - U · ‾ Cj ) ] | dV ( D )
利用最优控制原理,确立下穿处隧道***的状态方程、边界约束条件、控制变量、性能指标,建立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
J D = ∫ t 0 t f ( U · U · al - ∂ D EC ∂ t ) dt - D EC ( t 0 ) ;
③运用最大值原理,推求下穿处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
U · DCi , j ~ ≈ ∫ 3 ± ( 2 + k D e - B C t ) + ( ( 2 + k D e - B C t ) 2 2 ) + ( [ ± ( 2 + k D e - B C t ) ] 3 3 ) dt + ∫ 3 ± ( 2 + k D e - B C t ) - ( ( 2 + k D e - B C t ) 2 2 ) + ( [ ± ( 2 + k D e - B C t ) ] 3 3 ) dt + k DC · t
④将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带入到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中,通过迭代计算,绘制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并比较扰动强度与时效,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条件、工程造价、工期,获得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①中的相似区域,是基于整个盾构隧道工程或邻近地区的地质勘察资料,比选出与下穿处地质条件相似的区域,其中包括比选不同地层种类、各地层的厚度和基本岩土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②中的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是通过结合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稳定性判据,利用最优控制原理,确立下穿处隧道***的状态方程、边界约束条件、控制变量、性能指标而建立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的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式,是根据立体交叉隧道***稳定性最优控制模型,运用最大值原理推求而得的定量表达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④中的扰动强度,是在盾构下穿影响下既有隧道发生的位移、应力的综合反映,通过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求得的稳定性状态来表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④中的扰动时效,是盾构下穿时间长短对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求得的稳定性状态来表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④中的最佳掘进速度,是基于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通过比较扰动强度与时效,并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条件、工程造价、工期,获得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④中的立体交叉隧道***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稳定性判据,是根据盾构穿越过程中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规律来建立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④中的扰动强度与时效曲线,是将相似区域的围岩变形监测数据带入到最佳掘进速度的定量表达中,通过迭代计算来绘制。
CN201010245667.XA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915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5667.XA CN101915106B (zh)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45667.XA CN101915106B (zh)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5106A CN101915106A (zh) 2010-12-15
CN101915106B true CN101915106B (zh) 2014-11-26

Family

ID=4332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5667.XA Active CN101915106B (zh)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51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826B (zh) * 2011-03-15 2012-08-22 天津大学 隧道掘进机在不同地质下最优掘进速度的计算方法
CN103775091B (zh) * 2014-01-06 2015-12-09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用于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的分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089222B (zh) * 2016-06-27 2018-04-17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砂岩泥岩单护盾tbm掘进方法
CN114109419B (zh) * 2021-11-16 2023-06-27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双护盾tbm下穿既有运营线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2772A (zh) * 2007-11-20 2008-05-21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两线立交小半径、浅覆土、大纵坡复杂线型盾构施工方法
CN101215969A (zh) * 2008-01-17 2008-07-09 上海交通大学 大直径盾构近距离下穿小直径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5170A (ja) * 2001-06-11 2002-12-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トンネル掘削機模型試験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2772A (zh) * 2007-11-20 2008-05-21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两线立交小半径、浅覆土、大纵坡复杂线型盾构施工方法
CN101215969A (zh) * 2008-01-17 2008-07-09 上海交通大学 大直径盾构近距离下穿小直径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65170A 2002.12.18 *
刘健美.盾构施工下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分析.《山西建筑》.2009,第35卷(第17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5106A (zh)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8855B (zh) 一种盾构下穿的结构物的形变控制方法及评估***
Tonon Sequential excavation, NATM and ADECO: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and how they differ
CN107562977B (zh) 一种盾构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预测方法
CN104074524B (zh) 一种浅埋下穿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11119902B (zh)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隧道动态施工方法
CN101915106B (zh) 一种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最佳掘进速度控制方法
CN106351624A (zh) 特高含水期断块油藏分区调控提高采收率方法
CN106680894A (zh) 一种基于c/s架构的隧洞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CN103559372A (zh) 隧道开挖施工断面大拱脚crd分层进尺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
CN202989952U (zh) 桩基承载拱隧道衬砌结构
CN110362932B (zh) 一种复杂环境条件下浅埋暗挖隧道管幕结构计算模型
CN103577642A (zh) 一种隐伏溶洞与新建山岭隧道间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Yasitli Numerical modeling of surface settlements at the transition zone excavated by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and Umbrella Arch Method in weak rock
CN105589987B (zh) 断块油***工气顶-边水双向驱开发油藏筛选评价方法
Yao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isolation piles in metro tunnel construction of adjacent buildings
Huang et al. Field test optimization of shield tunnelling parameters undercrossing an existing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a case study
Krause et al. Formation of methane hazard in longwall coal mines with increasingly higher production capacity
Yang et al.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double-line shield tunnel crossing frame structure on ground settlement
Zhou et al. Stability predictions for excavations of mountain tunnels based on [BQ] method and its field verification
CN104653196B (zh) 一种考虑全参数影响的隧道工程初期设计方法
CN116756807A (zh) 耦合施工过程的线性地下工程涌水量数值预测方法
CN107524124A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部位开挖施工方法
CN103437774A (zh) 一种盾构掘进的加工方法
CN115952578A (zh) 一种砂卵石地层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影响分析方法
Trentham et al. A “Cookbook” Approach to Exploring for, and Evaluating, Residual Oil Zones in the San Andres Formation of the Permian Bas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