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3912A -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3912A
CN101913912A CN2010102192991A CN201010219299A CN101913912A CN 101913912 A CN101913912 A CN 101913912A CN 2010102192991 A CN2010102192991 A CN 2010102192991A CN 201010219299 A CN201010219299 A CN 201010219299A CN 101913912 A CN101913912 A CN 101913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ordierite honeycomb
active
honeycomb
cordie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92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3912B (zh
Inventor
李平
王寅
王西龙
徐晶
韩一帆
周兴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uoran intelligent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2192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13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13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3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3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39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和含碳气源接触0.5-12小时,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2)将步骤(1)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浸泡在含有活性Al2O3的浆料中10-60分钟,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和(3)将步骤(2)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焙烧2-10小时,得到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

Description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和工艺。
背景技术
堇青石(2MgO·2Al2O3·5SiO2)是一种陶瓷材料,以堇青石为基体制备的蜂窝体具有机械强度高、压力降小(流体经过时蜂窝两端压差小,意味着动力损失小)、热膨胀系数低、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过滤、换热、节能、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的催化净化等化工和环保领域。不过其比表面积很小(<1m2/g),一般需要在蜂窝通道表面涂覆一层大比表面积的涂层,以增加其与所处理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活性Al2O3因比表面积大、来源丰富且性能稳定,成为陶瓷蜂窝体涂层的首选。浸渍法和浆料法是两种常用在陶瓷蜂窝上涂覆活性Al2O3的方法:前者将陶瓷蜂窝浸渍在可溶性铝盐或铝溶胶中,经后处理转变为活性Al2O3涂层;后者将含活性Al2O3粉的浆料直接浸泡或喷涂到蜂窝通道壁面上,热处理后即形成涂层。按照堇青石蜂窝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涂层制备工艺。安琴等在《陶瓷蜂窝载体γ-Al2O3涂层研究进展》(化学通报,2001年第3期第135-140页)一文中,评述了陶瓷蜂窝载体活性Al2O3涂层的研究进展,认为当陶瓷蜂窝载体用作催化剂的结构支撑体时,活性Al2O3涂层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着活性组分在涂层上的分散状态,以及催化反应的顺利进行,所以涂层的制备工艺非常关键。
传统的陶瓷蜂窝载体的涂层工艺,无论是浸渍法还是浆料法,都是陶瓷蜂窝载体直接浸泡在溶胶状或浆料状的涂层前驱体中,最后得到的都是结构密实的涂层。如中国专利CN101653730公开了一种以堇青石质蜂窝为载体的三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涂层浆液是直接浸渍或一次性涂覆在堇青石质蜂窝载体上的。中国专利CN1814568公开了一种NZP族涂层-蜂窝堇青石陶瓷复合载体的制备,涂层溶胶也是在常温下直接浸涂在蜂窝堇青石陶瓷上,最后形成了复合载体。这些涂层方法最后得到的涂层颗粒通常无规则地堆积在陶瓷蜂窝载体的通道表面上,涂层中较大孔径的流体通道较少且不规则,不利于流体的快速扩散,也不利于涂层内表面的充分利用。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堇青石蜂窝载体的涂层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堇青石蜂窝载体的涂层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和含碳气源接触0.5-12小时,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
(2)将步骤(1)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浸泡在含有活性Al2O3的浆料中10-60分钟,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和
(3)将步骤(2)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焙烧2-10小时,得到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
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盐选自硝酸盐、卤代盐、或硫酸盐,所述的金属选自镍、铁、钴、或铜;步骤(1)中所述的含碳气源选自乙烯、乙烷、甲烷、或一氧化碳。
步骤(2)中所述的含有活性Al2O3的浆料中活性Al2O3固体的含量为25-45wt%;所述活性Al2O3的前驱体选自下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拟薄水铝石粉、三水铝石粉、和异丙醇铝粉。
步骤(1)中所述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蜂窝通过将堇青石蜂窝在金属盐溶液中浸泡0.5-24小时获得,以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总重量计,其中的金属盐浓度为0.1-5wt%。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以所述涂层蜂窝的总重量计,其中活性Al2O3涂层的重量百分比为5-30wt%;所述活性Al2O3涂层的孔径为2-100nm;所述活性Al2O3涂层的孔径分布呈双峰结构,主孔径为2-10nm,次孔径为10-100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堇青石蜂窝中的活性Al2O3涂层是通过如上述的本发明提供的涂层方法得到。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的用途,用作催化剂的载体;所述的催化剂的载体用于换热、节能、汽车尾气处理、或工厂废气处理中。
据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堇青石蜂窝载体的涂层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堇青石蜂窝、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和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的外观;其中
A是堇青石蜂窝,B是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C是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
图2显示了实施例1、2、3分别获得的涂层蜂窝的孔径分布情况;其中横坐标是孔径d(单位nm),纵坐标是dV/dlog(d)(单位cm3/(g·nm)),物理涵义为:当孔径增加Δd时气体吸附量(即孔体积)增加ΔV,以ΔV/Δd对d作图,即为孔分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示,在堇青石蜂窝上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纳米碳纤维,然后涂覆含活性Al2O3的浆料,再除去纳米碳纤维,从而得到一种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其中的Al2O3涂层的孔径处于中孔范围、分布呈双峰结构,并且该工艺使得孔径大小可控,是一种全新的制备思路。
如本文所用,“堇青石蜂窝”或“堇青石蜂窝载体”都是指一种以堇青石(2MgO·2Al2O3·5SiO2)为主晶相的陶瓷结构体,具蜂窝状通道,结构体形状有圆柱体、椭圆体、立方体,通道结构有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单位截面上通道的数量定义为孔密度,通常为200-600孔数量/英寸2(cpsi),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规的陶瓷工艺制造,例如但不限于,以滑石、黏土、氧化铝、长石等为主要原料以一般陶瓷工艺制得。也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获得,例如但不限于,苏州忠辉陶瓷有限公司的产品。本发明优选的堇青石蜂窝(或称堇青石蜂窝载体)是指本领域熟知的具有整体蜂窝状通道的用堇青石陶瓷烧结而成的结构体,为圆柱体,通道结构为方形,孔密度为300cpsi。
如本文所用,“载体”是指用来支撑、分散其它物质的结构体,如本领域熟知的催化剂载体。在本发明中,“涂层蜂窝”是指支撑和分散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
如本文所用,“纳米碳纤维”是指一种直径为5-350nm,长度为1μm-1mm不等的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纳米碳材料。可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制备,例如但不限于,公开号为CN1793451的中国专利中的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催化剂可采用Fe、Co、Ni等单金属或合金;含碳气源可采用CO、CH4、C2H4等,纳米碳纤维催化生长温度为500-800℃。采用不同的金属催化剂,配合使用不同的含碳气源,可得到不同结构尺寸的纳米碳纤维,如板式纳米碳纤维、管式纳米碳纤维、或鱼骨纳米碳纤维。
如本文所用,“活性Al2O3浆料”和“含活性Al2O3粉的浆料”都是指将活性Al2O3粉和水形成的混合溶液。所述活性Al2O3粉是将下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的活性Al2O3粉的前驱体脱水或水解后形成:拟薄水铝石粉(一水铝石粉)、三水铝石粉、和异丙醇铝粉;更佳地,脱水或水解后经400-800℃焙烧后形成活性Al2O3粉。
如本文所用,“孔径分布分析”是指使用孔径分布测定仪(例如,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生产的ASAP-2010型孔径分布测定仪)对孔径分布进行测定的过程。“孔径分布”是指材料中存在的单位孔径下孔体积增加幅度不同的各级孔径。如附图2中即显示了实施例中所获得的涂层蜂窝的孔径分布曲线,其纵坐标即表达了单位孔径下孔体积的变化。“主孔径”是指孔径分布曲线中最高峰值所对应的孔径,即单位孔径下的孔体积增加幅度最大的孔径。“次孔径”是指单位孔径下的体积增加幅度次大的孔径。
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和含碳气源接触0.5-12小时,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
(2)将步骤(1)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浸泡在含有活性Al2O3的浆料中10-60分钟,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和
(3)将步骤(2)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焙烧2-10小时,得到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
所述涂层方法中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蜂窝通过将堇青石蜂窝在金属盐溶液中浸泡0.5-24小时(优选3-6小时)获得,以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总重量计,其中的金属盐浓度为0.1-5wt%。较佳地,所述涂层方法中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陶瓷是干燥的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陶瓷,是在浸泡后取出晾干、烘干(100-140℃,较佳地为120℃)而得到。
较佳地,步骤(1)中,将干燥的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陶瓷在一加热炉中和含碳气源在400-800℃接触0.5-12小时(更佳地为1-4小时),进行催化生长,在N2或惰性气体(选自He、或Ar)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陶瓷。
步骤(2)中可以将步骤(1)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浸泡在含有活性Al2O3的浆料中10-60分钟(优选15-45分钟),取出去除多余浆料后,在烘箱中干燥12小时,烘箱温度为120℃。
步骤(3)中的焙烧可以0.5-5℃/分钟(优选1-3℃/分钟)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400-800℃(优选500-700℃)稳定2-10小时(优选4-8小时),从而除去纳米碳纤维,仅保留活性Al2O3涂覆于堇青石蜂窝通道上。所述的焙烧可以在马弗炉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如下步骤:
(1)在堇青石陶瓷蜂窝载体上,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纳米碳纤维:将市售的堇青石蜂窝浸泡在2000ml的浓度为0.1wt%-5wt%的金属盐溶液中0.5-24小时(优选3-6小时),取出后晾干,在120℃烘干;然后装入纳米碳纤维生长炉中,通入含碳气源,在600℃进行催化生长,时间为0.5-12小时(优选1-4小时);生长结束后在N2或Ar等惰性气氛中冷却;
(2)按照文献(陈春波等,大比表面高牢固度堇青石蜂窝涂层的制备,工业催化,2010年第3期第40-45页)公开的混合浆料法制备含活性Al2O3的浆料,浆料中活性Al2O3固体的含量为25-45wt%;将步骤(1)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载体,浸泡在上述浆料中,时间为10-60分钟(优选15-45分钟),取出后用空***吹除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中的多余浆料,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12小时;
(3)在马弗炉空气氛中按程序升温对步骤(2)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进行焙烧,升温速率为0.5-5℃/分钟(优选1-3℃/分钟),至400-800℃(优选500-700℃)稳定2-10小时(优选4-8小时),在此阶段中,纳米碳纤维逐渐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除去,留下较规则气孔,孔道尺寸略小于纳米碳纤维的结构尺寸,处于中孔尺寸范围(2-100nm);冷却后即得到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Al2O3涂层重量占堇青石蜂窝总重量为5-30%。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的金属盐包括但不限于硝酸盐、卤代盐、和硫酸盐;所述的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镍、铁、钴、和铜;所述的金属盐溶液包括但不限于水溶液、乙醇溶液、和乙二醇溶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的金属盐溶液浓度,以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总重量计,为0.1-5wt%,优选0.5-2.5wt%。
所述的含碳气源,例如但不限于乙烯、乙烷、甲烷、和一氧化碳。
堇青石蜂窝涂层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堇青石蜂窝的涂层工艺。
涂层蜂窝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涂层方法制备得到的涂层蜂窝,以其总重量计,其中活性Al2O3涂层的重量百分比为5-30wt%;所述活性Al2O3涂层的孔径处于中孔范围(2-100nm)。
经孔径分布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涂层蜂窝中活性Al2O3涂层的孔道呈双峰结构,主孔径为2-10nm,次孔径为10-100nm。
涂层蜂窝的用途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涂层方法制备得到的涂层蜂窝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所述的含有催化剂的涂层蜂窝可用于换热、节能、汽车尾气处理、或工厂废气处理中。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采用本发明的涂层工艺方法,Al2O3涂层中间存在双峰结构分布的气孔且孔径在中孔范围,有利于流体的快速传递,有利于涂层内表面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提高应用过程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涂层工艺方法,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且气孔的尺寸可调。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本发明中的重量体积百分比中的单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是指在100毫升的溶液中溶质的重量。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孔径分布分析是用购自美国麦克公司的ASAP2010型的孔径分布测定仪器进行的,测定方法为低温氮物理吸附。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堇青石蜂窝体购自苏州忠辉陶瓷有限公司。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活性Al2O3粉原料购自山东铝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制备涂层蜂窝1
取市售的孔密度为300cpsi的堇青石蜂窝体,尺寸为φ100mm×150mm,密度为0.6g/ml,浸泡在2000ml的1.0wt%硝酸镍水溶液中2小时,取出后晾干,在120℃烘干。然后将得到的蜂窝样品装入纳米碳纤维生长炉中,通入乙烯含碳气源,在600℃进行催化生长,时间为1h。生长结束后在惰性气氛中冷却。分析得到,生长出的纳米碳纤维的重量占空白堇青石蜂窝体重量的1.5%,纳米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0nm。接下来制备固含量为35%的含活性Al2O3的混合浆料,再将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载体浸泡在上述浆料中,时间为30min,取出后用空***吹除蜂窝样品中的多余浆料,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12h。将得到的蜂窝样品放在马弗炉的空气氛中,按程序升温进行焙烧,升温速率为2℃/min,至600℃稳定8h。冷却后即得到覆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1,活性Al2O3涂层的重量占堇青石蜂窝体总重量的25.1%。样品孔径分布分析表明,为双峰结构,主孔径为7.5nm,次孔径为24.3nm(见附图2)。
实施例2
制备涂层蜂窝2
纳米碳纤维生长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但调整硝酸镍水溶液浓度为0.5wt%,同时调整纳米碳纤维生长时间为3h,其它条件不变。得到生长出的纳米碳纤维的重量占空白堇青石蜂窝体重量的2.5%,纳米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nm。接着将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载体浸泡在含活性Al2O3固含量为25%的混合浆料中,时间为10min,取出后用空***吹除蜂窝样品中的多余浆料,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12h。将得到的蜂窝样品放在马弗炉的空气氛中,按程序升温进行焙烧,升温速率为5℃/min,至400℃稳定10h。焙烧后得到覆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2,Al2O3涂层的重量占堇青石蜂窝体总重量的5%。样品孔径分布分析表明,为双峰结构,主孔径为7.5nm,次孔径为16.1nm(见附图2)。
实施例3
制备涂层蜂窝3
纳米碳纤维生长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但金属盐溶液调整为硝酸铁乙醇溶液,浓度为2.0wt%,浸泡时间为0.5h,同时调整纳米碳纤维生长所用含碳气源为一氧化碳,生长时间为1h,其它条件不变。得到生长出的纳米碳纤维的重量占空白堇青石蜂窝体重量的3.5%,纳米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5nm。接着将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载体浸泡在含活性Al2O3固含量为45%的混合浆料中,时间为60min,取出后用空***吹除蜂窝样品中的多余浆料,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12h。将得到的蜂窝样品放在马弗炉的空气氛中,按程序升温进行焙烧,升温速率为3℃/min,至550℃稳定5h。焙烧后得到覆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3,Al2O3涂层的重量占堇青石蜂窝体总重量的30%。样品孔径分布分析表明,为双峰结构,主孔径为6.3nm,次孔径为35.8nm(见附图2)。
实施例4
制备涂层蜂窝4
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但将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蜂窝样品在混合浆料中的浸泡时间调整为20min,纳米碳纤维的焙烧升温速率为0.5℃/min,焙烧温度为800℃,稳定2h,其它条件不变。焙烧后得到覆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4,Al2O3涂层的重量占堇青石蜂窝体总重量的18%。。样品孔径分布分析表明,为双峰结构,主孔径为5.4nm,次孔径为20.6nm。
对比例1
先制备固含量为35%的含活性Al2O3的混合浆料,取空白堇青石蜂窝载体浸泡在上述浆料中,时间为30min,取出后用空***吹除蜂窝样品中的多余浆料,然后在120℃烘箱中干燥12h。将得到的蜂窝样品放在马弗炉的空气氛中,按程序升温进行焙烧,升温速率为2℃/min,至600℃稳定8h。冷却后即得到涂覆有活性Al2O3涂层的蜂窝样品,活性Al2O3涂层的重量占堇青石蜂窝体总重量的25.4%。样品孔径分布分析表明,为单峰结构,主孔径为7.0nm。
应用例1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涂层蜂窝作为催化剂钯的载体,钯占涂层蜂窝总重量的0.2%,制成含催化剂的蜂窝样品,用于工厂废气的催化燃烧治理中,废气组成为一氧化碳(0.1v%)、氧(5v%)、氮(94.9v%),气体空速为20000h-1。结果得到,一氧化碳99%转化时的温度为205℃。
应用对比例1
将对比例1中得到的涂层蜂窝作为催化剂钯的载体,钯占涂层蜂窝总重量的0.2%,制成含催化剂的蜂窝样品,用于工厂废气的催化燃烧治理中,废气组成为一氧化碳(0.1v%)、氧(5v%)、氮(94.9v%),气体空速为20000h-1。结果得到,一氧化碳99%转化时所需温度为228℃,高于应用例1中的相应温度。说明应用例1中的催化剂性能比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范围,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是广义地定义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任何他人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若是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定义的完全相同,也或是一种等效的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该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和含碳气源接触0.5-12小时,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
(2)将步骤(1)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的堇青石蜂窝浸泡在含有活性Al2O3的浆料中10-60分钟,得到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和
(3)将步骤(2)得到的生长有纳米碳纤维、并涂覆有活性Al2O3浆料的堇青石蜂窝在400-800℃焙烧2-10小时,得到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盐选自硝酸盐、卤代盐、或硫酸盐,所述的金属选自镍、铁、钴、或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含碳气源选自乙烯、乙烷、甲烷、或一氧化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含有活性Al2O3的浆料中活性Al2O3固体的含量为25-45wt%;所述活性Al2O3的前驱体选自下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拟薄水铝石粉、三水铝石粉、和异丙醇铝粉。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涂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沾有金属盐的堇青石蜂窝通过将堇青石蜂窝在金属盐溶液中浸泡0.5-24小时获得,以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总重量计,其中的金属盐浓度为0.1-5wt%。
6.一种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涂层蜂窝的总重量计,其中活性Al2O3涂层的重量百分比为5-30wt%;所述活性Al2O3涂层的孔径为2-100n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层蜂窝,其特征在于,其中活性Al2O3涂层的孔径分布呈双峰结构,主孔径为2-10nm,次孔径为10-100nm。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涂层蜂窝,其特征在于,所述堇青石蜂窝中的涂层通过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涂层方法得到。
9.一种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有活性Al2O3涂层的堇青石蜂窝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的载体用于换热、节能、汽车尾气处理、或工厂废气处理中。
CN2010102192991A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3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2991A CN101913912B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2991A CN101913912B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3912A true CN101913912A (zh) 2010-12-15
CN101913912B CN101913912B (zh) 2012-12-19

Family

ID=43321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929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3912B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139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8645A (zh) * 2015-06-30 2015-10-28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457500A (zh) * 2015-12-28 2016-04-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碳纳米管/多孔陶瓷中空纤维复合超滤膜、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116629A (zh) * 2016-06-24 2016-11-16 安庆市花蕾纺织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碳纳米管的片状蜂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7499A (zh) * 2017-08-23 2017-12-2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式簇状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4671704A (zh) * 2022-04-22 2022-06-28 广州粤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膨胀多孔堇青石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2403A (zh) * 1999-04-30 2000-11-08 山西净土实业有限公司 改性的催化剂活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284407A (zh) * 2000-07-13 2001-02-21 甘萍 Atg600型蜂窝陶瓷载体的制作方法
CN1453072A (zh) * 2002-04-26 2003-11-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蜂窝载体上负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2403A (zh) * 1999-04-30 2000-11-08 山西净土实业有限公司 改性的催化剂活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284407A (zh) * 2000-07-13 2001-02-21 甘萍 Atg600型蜂窝陶瓷载体的制作方法
CN1453072A (zh) * 2002-04-26 2003-11-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蜂窝载体上负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工业催化》 20100331 陈春波 等 大比表面积高牢固度堇青石蜂窝涂层的制备 第40-45页 1-10 第18卷, 第3期 *
《陶瓷》 20090930 李环亭 等 多孔氧化铝陶瓷的研究进展 第11-14页 1-5 , 第9期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8645A (zh) * 2015-06-30 2015-10-28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98645B (zh) * 2015-06-30 2017-07-14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457500A (zh) * 2015-12-28 2016-04-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碳纳米管/多孔陶瓷中空纤维复合超滤膜、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116629A (zh) * 2016-06-24 2016-11-16 安庆市花蕾纺织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碳纳米管的片状蜂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7499A (zh) * 2017-08-23 2017-12-2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式簇状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7497499B (zh) * 2017-08-23 2020-05-0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式簇状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4671704A (zh) * 2022-04-22 2022-06-28 广州粤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膨胀多孔堇青石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3912B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3912B (zh) 一种堇青石蜂窝的涂层方法
Zhou et al. Catalytic oxidation of ethyl acetate over CuO/ZSM-5 catalysts: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
CN106669773B (zh) 一种y型分子筛的改性方法
CN101327454A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覆炭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5963B (zh) 一种氧化铝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55947B (zh) 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6732647A (zh) 一种钙钛矿型甲烷燃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69740A (zh) 一种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126895A (zh) 石墨相氮化碳片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4856A (zh) 一种介孔氧化铝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824172A (zh) 一种表面富含缺陷位的纳米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7583652A (zh)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光催化网及制备方法
CN108311130B (zh) 一种梯级孔大孔-介孔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847A (zh) 一种二甲醚羰基化制备乙酸甲酯用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244386A (zh) 一种无须涂层的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7476A (zh) 脱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Ismagilov Zinfer et al. Development of methods of growing carbon nanofibers on silica glass fiber supports
CN101602016A (zh) 水热稳定性的层状复合载体
CN101607202A (zh) 对苯二甲酸精制方法
CN105233848A (zh) 负载有Ni、W和P的三峰型孔分布的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18877B (zh) 一种微孔-介孔分级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9345A (zh) 一种加氢裂化活性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
Zheng et al. Preparations of C/SiC composites and their use as supports for Ru catalyst in ammonia synthesis
CN107537587A (zh) 催化剂的处理方法
RU263095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оксидно-никелевог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KEY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410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237 XUHUI, SHANGHAI TO: 210057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14

Address after: 415 room 8, No. 210057, Heng Fei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Key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237 No. 130, Meilong Road,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7

Address after: 214547 3 Fuyang Road, Jingjiang Development Zone, Taizhou, Jiangsu, 3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uoran intelligent Heavy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5 room 8, No. 210057, Heng Fei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Key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