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1573B - 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1573B
CN101911573B CN200980101796.7A CN200980101796A CN101911573B CN 101911573 B CN101911573 B CN 101911573B CN 200980101796 A CN200980101796 A CN 200980101796A CN 101911573 B CN101911573 B CN 101911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adio resources
uplink radio
radio resource
phi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17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1573A (zh
Inventor
J·奥雅拉
F·弗雷德里克森
E·马尔卡玛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911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1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1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方法包括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至少部分地根据该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以及在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接收对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应答。还描述了用于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的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Description

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教导在此一般地涉及采用ACK/NACK协议的无线网络,尤其是其中ACK/NACK在一个信道上发送,必须对该一个信道进行映射以找到ACK/NACK指向的数据。
背景技术
在下面说明书中使用以下缩写: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ACK/NACK  确认/否定确认
CSI       循环移位索引
DL        下行链路
DM RS     解调参考符号
e-NodeB   E-UTRAN***的节点B
E-UTRAN   演进的UTRAN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LTE       3GPP的长期演进
MU-MIMO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Node B    基站或类似的网络接入节点,包括e-NodeB
PBCH      物理广播信道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HICH     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
PMI       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RB       物理资源块
UE        用户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台)
UL       上行链路
UMTS     通用移动电信***
UTRAN    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
3GPP正在对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长期演进(LTE)进行标准化,其目标是实现降低的延迟、更高的用户数据率、改进的***容量和覆盖以及降低的运营商成本。随着对无线协议的任何基本重新设计,相对于较早一代的***,改变一个方面导致对该***的其他部分的重新设计,从而最大化将获得的优势。具体地,LTE采用的概念是e-NodeB在小区内调度其自己的无线电资源,这对于将可用资源交付使用而赋予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且还降低了满足小区中各种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需求的延迟。其最灵活的形式是动态调度,其中在共享控制信道上发送的单个调度许可针对一个特定的用户设备准许一个特定量的物理资源。该物理资源量由多个物理资源块构成。一旦准许的UL PRB集合通过,则节点B(或其在中继站的情况中的替代品)继而必须在合适的时候向用户设备发送ACK或NACK,因此UE可以知道其是否必须重传其UL数据。LTE在特定信道(PHICH)上发送针对在UL方向上接收的数据的ACK/NACK。通过将针对UE准许的UL资源映射到该ACK/NACK所针对的特定PHICH而使得PHICH上的ACK/NACK与动态调度兼容,并且LTE的开发已经看到针对该映射细节的各种建议。
通常,HARQ概念包括通过CRC(循环冗余校验)的前向检错、针对ACK/NACK的反馈信道和重传机制。
因此,对于LTE中利用H-ARQ的UL传输情况而言,e-NodeB将在PHICH信道上传输针对UL传输的确认(ACK/NACK)(至少在非自适应HARQ情况中)。同时,e-NodeB将传输可能针对多个UE UL传输的ACK/NACK。UE需要知道PHICH信道上传输的那些ACK/NACK中的哪个对应于UE自己的UL传输。
虽然在上面提到了动态调度,但是LTE当前目的在于使用两种方式来为初始传输分配资源(永久和动态调度)。作为动态分配的特殊情况,可能使用多用户MIMO(MU-MIMO),其中同时向两个或更多用户分配相同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对于H-ARQ重传而言,LTE允许两种方式来分配资源——动态调度或非自适应H-ARQ。应该指出,e-NodeB可能配置为仅使用这些选择的子集。
在标出为R1-074588的论文中示出了一个可能的方案,其名称为“PHICH Assignment in E-UTRA”(3GPP TSG RAN 1#51,Jeju,韩国,2007年11月5-9,Motorola)。R1-074588描述了对于动态调度(指派有调度许可的传输)而言,将UE分为一个或多个组并且针对每个UE组来指派PHICH组。
在对LTE的当前理解下,PHICH组包括物理资源,该物理资源可以在使用短循环前缀的情况中最多携带8个ACK/NACK;对于长循环前缀而言该数量可能更少。UE根据DM RS的CSI知道PHICH组内的ACK/NACK资源,其在针对相应UL传输的UE的UL许可中将该CSI信号传送到UE。信号传送的DMRS(或n_DMRS)的CSI可以用于改变或标识PHICH偏移以及PHICH组(参见3GPP TS36.213的段9.1.2中的定义)。该CSI是3比特并且利用这些比特可以标识PHICH组内的确切ACK/NACK。
这种先前的方法还应用于MU-MIMO情况(指派有调度许可)。在MU-MIMO情况中,向不同信道条件中的两个用户指派给相同的物理(时间/频率)资源并且归因于那些不同的信道条件(例如,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在e-NodeB中对他们的传输进行解码。为了能够对MU-MIMO传输进行解码,需要在e-NodeB中完成针对两个UL传输的独立信道估计,从而使该e-NodeB能够具有针对两个U-MIMO用户的不同CSI。
在非自适应HARQ或永久分配的情况中,从所使用的PRB(例如,分配的UL资源的第一PRB索引指示将使用哪个ACK/NACK资源)中导出PHICH资源。这可以处于任何PHICH组中。这对于在MU-MIMO情况中和动态调度情况中调度的UE施加了一些调度约束。
UE需要隐性地知道DL中的PHICH资源以搜素将与其UL传输相匹配的ACK或NACK,这与UL传输是否是具有分配许可的正常传输、没有分配许可的半永久传输或MU-MIMO或非自适应重传无关。
参考R1-074588由参考R1-073409扩展,其名称为“MU-MIMOPHICH Assignment for Adaptive and non-Adaptive HARQ”(3GPPTSG RAN1#50,Athens,Greece,2007年8月20-24,Motorola)。R1-073409中的MU-MIMO方案结合参考R1-074588的方案给出了更综合性的方案,但是其比发明人所需的更加复杂并且使用比发明人看起来更多的资源。而且,该方案的缺点之一在于其需要将UE分组到PHICH组。这需要附加的信令并且引入了对e-NodeB中的调度器的约束,约束在于该调度器需要检查仅来自于相同PHICH组的有限数量的UE在相同TTI中被调度,该有限数量是一个PHICH组中的PHICH的最大数量(对LTE该方面的当前理解中是4或8)。
在3GPP中还存在用于将PHICH资源映射到其ACK或NACK(确认或否定确认)的UL资源的其他建议,然而,可以看到它们仅着眼于问题的子集而不是如上所述经过ACK或NACK的所有不同的UL传输可能性。本领域中需要的是将UL资源映射到DL资源的综合方案,其中在DL资源上发送针对该UL资源的ACK/NACK,而不论UL资源是动态分配的、半永久性的还是MU-MIMO的。这样的方案在信令开销方面应该非常低,因为其在实际***中会非常频繁地重复。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方法,其包括: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以及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应答。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存储预定参数的存储器;处理器,配置为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以及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存储预定参数的存储器装置;以及处理装置,用于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以及进一步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机器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机器可读指令程序可由数字数据处理器执行以执行用于将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相关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动作。所述动作包括: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以及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方法,其包括: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传输;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以及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发送针对在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传输的应答。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置,其包括:接收机,配置为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传输;存储预定参数的存储器;处理器,配置为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以及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传输;存储器装置,用于存储预定参数;以及处理装置,用于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以及进一步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机器可读指令程序的存储器,所述机器可读指令程序可由数字数据处理器执行以执行用于将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相关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动作。所述动作包括: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以及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这些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适于在实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的简化框图。
图2是示出了四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第一元素用于根据第一参数X而将PRB索引映射到PHICH索引的PHICH资源映射。
图3是PRB和PHICH之间的映射图,其针对图2的第二行的实施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元素,该第二元素使用第二参数而将根据第一参数映射的PHICH索引移位到PRB索引。
图4是PRB和PHICH之间的映射图,其示出了可以如何将图3的第二参数用于将分配了相同MU-MIMO UL PRB的两个用户映射到不同的PHICH资源。
图5是示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将作为DL资源的PHICH资源映射或指派到UL无线电资源,UE通过该UL无线电资源发送其传输。两者的相关之处在于通常可以认为ACK/NACK是针对UL资源上的UE传输的应答。通常,这些教导详细描述了创建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相关联的下行链路PHICH资源之间的关系的映射功能。如将在特定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的,该映射功能包括两个重要元素:(a)小区特定的下采样参数,和(b)PHICH偏移调整功能。前者可以由e-NodeB在广播信道上传输,而后者可以由e-NodeB使用显性信令向特定UE进行传输。
作为探究各种实现细节之前的基础事项,参考图1,图1示出了适于在实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的简化框图。在图1中,无线网络9适于在UE 10与节点B 12(例如,无线接入节点,诸如基站或尤其是针对LTE***的e-NodeB)之间的通信。网络9可以包括网关GW/服务移动性实体MME/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 14或者不同无线通信***中公知为各种名称的其他无线电控制器功能。UE 10包括数据处理器(DP)10A、存储有程序(PROG)10C的存储器(MEM)10B,以及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10E(示出了一个)以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链路20与节点B 12进行双向无线通信的适当的射频(RF)收发器10D。无线链路20在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中表示各种信道PDCCH、PHICH、PBCH等。对于MU-MIMO的情况而言,在MU-MIMO基础上分配的UE 10可以具有不止一个天线10E。
术语“连接”、“耦合”或者其任何变形意味着两个或多个单元之间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或者耦合,并且可以包括在两个彼此“连接”或“耦合”的单元之间出现一个或多个中间单元的情况。单元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者其二者的结合。正如这里所应用的,两个单元可以被认为是通过如下手段彼此进行“连接”或者“耦合”的,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这些手段包括: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布线、线缆和/或印刷电连接、以及通过使用电磁能量,其中电磁能量例如是具有在射频区域、微波区域以及光(可见和不可见光)区域中的波长的电磁能量。
e-NodeB 12还包括DP 12A、存储PROG 12C的MEM 12B以及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12E的适当的RF收发器12D。e-NodeB 12可以经由数据路径13(例如,Iub或者S1接口)耦合至服务或其他GW/MME/RNC 14。GW/MME/RNC 14包括DP 14A、存储PROG 14C的MEM 14B以及用于通过Iub链路30来与节点B 12通信的适当调制解调器和/或收发器(未示出)。
而且,在e-NodeB 12内的是调度器12F,其针对各UL和DL无线电资源来调度其控制下的各UE。一旦被调度,e-NodeB就向UE发送具有调度许可的消息(通常在一个消息中复用针对多个UE的许可)。这些许可在诸如LTE中的PDCCH的特定信道上发送。一般地,LTE***的e-NodeB 12在其调度方面高度自治并且无需与GW/MME 14协作,除非是在其UE之一向另一节点B的切换期间。
假设PROG 10C、12C和14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程序指令,当其由相关联的DP执行时,使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操作。在DP 10A、12A和14A中固有的是时钟,使得能够在各装置之间进行同步以便在适当的时段以及所需的时隙内进行发射和接收,因为调度许可和所准许的资源/子帧是依赖于时间的。收发器10D、12D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并且每个中固有的是通常称为调制解调器的调制器/解调器。还假设DP 12A、14A的每个包括调制解调器,以促进通过e-NodeB 12和GW 14之间的(硬线)链路进行的通信。
PROG 10C、12C、14C可以适当地以软件、固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由存储在UE 10的MEM 10B内并可由DP 10A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这对于e-NodeB 12的其他MEM 12B和DP 12A也是类似;或者可由所示的任何或者所有设备中的硬件或者软件和/或固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一般而言,UE 10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图像捕获设备如数码相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音乐存储和回放装置、允许无线因特网接入和浏览的互联网工具以及并入这些功能的组合的便携单元或者终端。
MEM 10B、12B和14B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当数据存储技术来实施,这些技术例如是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磁存储器设备和***、光学存储器设备和***、固定存储器和可拆卸存储器。DP 10A、12A和14A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而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现在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首先特别地描述物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之间的关系,即UE 10在上面发送其UL数据传输的那些无线电资源,以及PHICH资源,e-NodeB 12通过该PHICH资源发送其针对那些UL传输的ACK/NACK应答,以告知UE UL传输被成功接收或未被成功接收。对于图2中示出的不同示例而言,作为示例,假设每个是10MHz***带宽。从该10MHz示例容易地导出***带宽的其他选项。图2示出了创建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相应的下行链路PHICH索引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应该指出,图2所示的数字仅是示意性的。例如,相对于在第二行中示出的25个PHICH信道而言,可能优选的是具有24个PHICH信道,因为在LTE中,是以8的倍数来创建PHICH资源的。
针对该10MHz带宽情况,假设存在e-NodeB可任意用于向各种UE分配的50个物理资源块。应该认识到,至少针对LTE的时分复用方面,这50个PRB全部都保留用于UL分配,但是对于50个PRB的任何给定集合,根据流量条件,它们中的一些可能不分配给任何UE。表示为“全分辨率PRB映射,X=1”的图2的第一行示出了针对该10MHz带宽情况而言,存在50个PHICH资源,因此,在可用于分配给UE的50个PRB与可用于对那些分配的PRB进行ACK/NACK的50个PHICH资源之间将存在一对一的映射。可以将PHICH资源更一般性地视为DL资源。为了简便,针对PRB使用索引1-50,这将潜在地分配给UE以用于其UL传输,并且针对PHICH资源,类似的索引从1开始。可以修改索引以从零开始,但是针对该说明假设其从1开始。
上面简要提到的是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包括两个重要元素。对于那些元素的第一个,为UE提供小区特定下采样参数,该参数将指示与***带宽中PRB数量相匹配的PHICH资源的数量。该参数在这里表示为“X”,并且也称为预定第一参数。之所以是预定的是因为在需要该参数之前就将其从e-NodeB 12信号传送到UE 10,并且存储在每个UE 10的存储器10B、12B中。
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两个现有技术将多个UE约束为UE组并且通过分组将PHICH资源映射到单独的UE组,并且继而使用三比特来指示指定组内的哪个PHICH与来自于特定UE的特定UL传输相匹配。在特定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第一元素使用两比特来设置预定第一参数X的值并且在广播信道上对其进行发送,因此X可以取四个不同的值{0o,01,10,11},这示出为图2的四行。这导致了PBCH上基于两比特的以下映射规则,其中PBCH指示了PHICH资源。实际上,参数X指示下采样率而不是实际的资源量,因为该实施方式还使用***带宽来确定实际的映射。因此图2的多行对应于所指示的参数X的值,如下:
●X=1,大约每个PRB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X=2,大约每个第二PRB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X=3,大约每个第三PRB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X=4,大约每个第四PRB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映射规则的细节略微地取决于带宽。在PHICH组中给出PHICH资源,其中每个PHICH组存在“Y”个资源。对于长CP的情况,每组为4或8个资源。因此,给出的PHICH资源的粒度是项Y的倍数。应该指出,上述下采样值仅是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他值(例如,1,2,4,8)。应该指出,当前3GPP规范规定了因子1/2、1、2、6,这意味着,对于因子1/2而言,一个PRB映射到两个PHICH资源(以允许MU-MIMO的广泛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针对两比特第一参数X的含义使用那些相同的下采样值。
根据该内容,在可用PRB和潜在的PHICH资源之间存在一个映射。注意,不是所有可用PRB都必须分配给UE。对于事实上将50个PRB的一半以上分配给UE以用于UL传输的情况而言,则e-NodeB 12将设置X=1并且将存在PRB到PHICH资源的一对一映射。对于将50个PRB的不到一半分配给UE以用于UL传输的情况而言,则不存在对于50个PHICH资源的需要,并且e-NodeB可以通过改变如上所示并且示出于图2的第二行到第四行的参数X而灵活地修改PHICH资源的数量来进行匹配。这里更重要的是具有同时分配的UE的数量:如果仅存在很少的已分配UE,则可以利用较大的X,然而为非常多的UE的每个分配有小分配时,则需要较小的X,从而可以为所有UE指派PHICH资源。
50个可用PRB中并不是每个PRB都要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除了X=1的情况。对于图2的第二行,将e-NodeB 12已经可用于分配给UE进行UL传输的每隔一个PRB映射到PHICH资源。对于图2的第三行,将e-NodeB 12已经可用于分配给UE进行UL传输的每第三PRB映射到PHICH资源。对于图2的第四行,将e-NodeB12已经可用于分配给UE进行UL传输的每第四PRB映射到PHICH资源。因此,不需要将多个UE分为UE组来匹配PHICH资源组,这就将哪个PRB分配给任何单独的UE而赋予了e-NodeB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可用PRB与PHICH资源的比率取决于带宽,映射不完全是每第二或第三或第四PRB到PHICH资源,但是可以对PRB带宽的“边缘”或边界进行裁剪以避免PRB映射,从而使确定的比例成为简单整数,如以下将看到的。
为了简便,将第一已分配PRB的PRB索引描述为映射或引用潜在PHICH资源的相应PHICH索引。针对PHICH资源的示例性索引号在图2中的每行中示出。涉及为UE的UL传输分配的PRB的实际PHICH资源可以根据上述第二元素进一步改变,第二元素称为PHICH索引修改符(第二预定参数),下面将对此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现在将讨论限制在第一元素参数X以及上述提到的简单索引匹配,具有以下基本原则来根据索引号将PRB映射到PHICH:
Figure BPA00001178962700121
其中PRB_index1是分配给给定UE的最低PRB索引。还可以对上述方程[1]进行略微的修改以使PHICH索引与缩放因子相乘。
对于将e-NodeB限制为针对每个UE的UL传输仅分配每隔一个或每第三或每第四PRB而言可能是太过于局限了,这就使本发明的第二元素变得很有价值。例如,e-NodeB 12可以出于效率的原因而选择向一个UE分配PRB索引号10并且向第二UE分配PRB索引号11,而将参数X设置为2。仅使用上面详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元素而将那些PRB中的一个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但是同样的对于其他PRB不是这样。在具有永久性分配的情况下(例如,对于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通信),这将充当对于e-NodeB调度器12F的适当的约束限制。对于可能将多个PRB分配指派给相同PHICH索引的情况,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预定第二参数,PHICH索引修改符。
通过图3中的示例示出了PHICH索引修改符的原理,假设X=2,因为针对可用于顶行中的e-NodeB调度器12F的50个PRB资源,在底行中存在25个PHICH资源。图3一般性地示出了使用PHICH索引修改符的原则,其给出了执行隐性给定的PHICH索引移位的选择。此类特征在考虑例如多用户MIMO时或在具有可变大小的上行链路分配(特别是小尺寸的上行链路分配)时可能是有用的。
仅使用参数X将PRB映射到PHICH,具有索引8的PRB将映射到具有索引4的PHICH。但是在图3的顶行中,e-NodeB调度器12F向一个或多个UE分配(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动态的、半永久性的等)阴影表示的PRB中的每个用于UL资源。PRB索引8到12的PRB的每个必须具有唯一的PHICH资源,通过该PHICH资源,e-NodeB12可以发送相应的ACK或NACK。如图3所示,PHICH索引修改符(在该实施方式中)是两比特信号,该信号告知从使用第一参数X映射到PRB索引的那个起将PHICH索引移位多少以及向哪个方向移位。两比特支持PRB索引到PHICH索引的映射移位到四个PHICH资源中任意一个,而不是仅利用第一参数X映射给出的单个PHICH索引。这是特别针对潜在映射到PHICH索引3到6中任意一个的PRB索引8示出的,并且可以针对图3的其他PRB索引9-12中的每个进行相同的移位。通过以该方式选择性地移位,图3顶行处的PRB索引8-12中的每个可以映射到图3底行处的唯一PHICH资源。
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利用其他净荷信息来向UE指示应当将偏移应用于由参数X隐性给出的PHICH索引。一个此类净荷信息可以是来自于上行链路分配本身的PDCCH净荷的PMI或CSI信息字段。在图3的示例中,假设2比特可用,但是更多比特可用于给出对索引移位的更大变化。使用图3的两比特示例作为示例,可以将PHICH索引修改符解释为修改PHICH索引(其由第一参数X进行映射)例如:
●PHICH索引修改符=00:将PHICH索引的值减1
●PHICH索引修改符=01:保持PHICH索引的值
●PHICH索引修改符=10:将PHICH索引的值增加1
●PHICH索引修改符=11:将PHICH索引的值增加2
映射的边缘可以由简单卷绕(wrap-around)功能解决,从而如果分配的PHICH索引是25(参加图3)并且PHICH索引修改符将PHICH索引的值增加1,则分配的PHICH索引是(25+1)mod 25=1,其是PHICH资源的下一顺序集合的第一PHICH索引。备选地,可以采用饱和函数,从而在上述情况中,自动调整修改符,从而在最大处,它们可以对最大的PHICH索引进行寻址。假设PHICH索引为25的上述特定情况,则修改符成为:
●PHICH索引修改符=00:将PHICH索引的值减3
●PHICH索引修改符=01:将PHICH索引的值减2
●PHICH索引修改符=10:将PHICH索引的值减1
●PHICH索引修改符=11:保持PHICH索引的值
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值为1的PHICH索引。
PHICH索引修改符方法对于MU-MIMO的情况工作得一样好。考虑上行链路中多用户MIMO的示例,其中可能将两个用户指派给相同的物理资源,并且从而潜在地指派给相同的PHICH索引。该情况在图4中示出,其假设可用于分配的相同50个PRB、X=2,因此,存在25个PHICH资源用于映射,并且为用户1(第一UE)和用户2(第二UE)分配索引=5的PRB用于UL传输。向用户1和用户2的每个分别发送PHICH索引修改符,诸如在它们的MU-MIMO分配的净荷中,因此,e-NodeB 12可以向每个发送PHICH索引修改符的不同比特序列并且每个将仅由参数X完成的映射偏移不同的值(或一个终端根本不偏移,诸如在如何解释那些比特的上述示例中的PHICH索引修改符=01的情况)。因此,如图4所示,用户1将PRB索引5映射到PHICH索引4并且用户2将PRB索引5映射到PHICH索引3。将图4视为特殊的分配情况,即上行链路中的多用户MIMO。对于两个用户共享相同的物理资源的此类情况,将PHICH修改符用于将用户的分配移位到自由PHICH资源。
上述教导的优势在于这看起来是比上述背景技术中详述的现有技术更简单的方案,并且看起来使用更少的控制信道资源量(或至少不多于)来映射PHICH。
上面所述的是不通过使用用于UL分配的最后一个或两个PRB来对带宽的“边缘”进行寻址,从而保持PRB到PHICH索引的映射均匀,并且导致比率是正整数。因此例如在图2的第三或第四行中,e-NodeB调度器12F将不为UL传输分配50-PRB集合的最后两个PRB。对于10MHz带宽***的另一个示例是采用每个PHICH组具有8个PHICH资源,并且继而PHICH资源的粒度也可以是8(其他粒度是可能的但是频谱效率并不高)的可能性。继而PHICH资源的最大数量可以是用于50-PRB的48个,并且最外面的PRB在左面而没有直接的隐性PHICH资源映射。那么,使用由整数“a”指示的偏移来容纳边界,方程[1]将变为:
Figure BPA00001178962700151
其中PRB_index1是分配给给定UE的最低PRB索引。对于将50个PRB中48映射到PHICH资源的情况,方程[2]的变量“a”将是一,因为每个边界处的一个PRB被保留用于PUCCH并且不映射到PHICH。对于50个PRB的40映射到PHICH资源(保持PHICH分组为8)的情况,变量“a”将是5,因为每个边界处的一个PRB被保留用于PUCCH并且不映射到PHICH。方程[2]可容易地修改用于该集合中的任意数量的PRB以及它们映射到的任何相等或更少数量的PHICH资源。
继而,X的四个不同选择(仍旧假设仅两比特用于信号传送X),但是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8-PHICH资源分组可以如下:
●X=1:6个PHICH组(两个PRB而没有PHICH映射)用于总共48个ACK/NACK资源。
○最外面的PRB可以留下而没有PHICH映射,因为它们用于控制信道。
○48个PRB中的每个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X=2:3个PHICH组用于总共24个ACK/NACK资源(每个第二PRB具有一些小的例外)
○最外面的PRB可以留下而没有PHICH映射,因为它们用于控制信道。
○每个第二PRB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X=3:2个PHICH组用于总共16个ACK/NACK资源(每个第三PRB具有一些小的例外)
○最外面的PRB可以留下而没有PHICH映射,因为它们用于控制信道。
○每个第三PRB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X=6,1个PHICH组用于总共8个ACK/NACK资源(每个第六PRB具有一些小的例外)
○最外面的PRB可以留下而没有PHICH映射,因为它们用于控制信道。
○每个第六PRB映射到唯一的PHICH资源。
因此,总之,上面详述的PHICH索引编制和映射基于实际的分配物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PRB索引)。在用于映射的简单方法中,最低PRB索引将映射为PHICH信道索引。相对于上面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参考R1-074588和R1-073409的方法,这里详述的映射甚至更简单并且几乎不需要簿记(book-keeping),因为每个UE 10将知道其自己的资源分配,并且从而知道相应的PHICH资源。这里提供的方案给出了物理资源许可和PHICH索引之间非常简单的映射机制的优势,并且其容易地支持永久分配,因为每个永久分配仍旧参考物理资源。推荐压缩技术,从而所需的PHICH资源量直接地随着PRB的数量进行缩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需要更高数量的PHICH资源)。多用户UL MIMO分配将参考相同的物理资源,并且从而参考相同的PHICH资源,但是通过使用PHICH索引修改符的以上实施方式来避免冲突。
存在可用于UE的四个信息,通过该信息来计算PHICH信道的数量。它们是:PHICH组的数量(其例如经由2比特在PBCH上指示);PHICH持续时间(其例如也可以是经由一比特在PBCH上指示);用于UL传输的PRB数量;以及每个PHICH组的PHICH信道数量。关于用于UL传输的PRB数量,该数量可以潜在地排除保留用于分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资源,以优化保留用于PHICH的资源量,每个UE也可以了解该内容。在LTE的当前理解中,根据所使用的***带宽,这可以取从6到100(或110)的值,并且在上述的特定示例中设置为50(或48,每个边缘处的一个PRB保留用于PUCCH并且不在PHICH映射中使用)。为了简便,将该值表示为NPRB。每个PHICH组的PHICH信道的数量(在当前LTE的理解下是4或8)表示为Ng。参数X或Xsize表示PHICH大小的值,在上述示例中,其基本上可以取从1到4的值。
将PRB索引与PHICH索引相关联将PHICH信道的实际量缩放Xsize的值。因此,PHICH信道的数量定义为:
NPHICH,c=ceil(NPRB/Xsize),                  [3]
其中向上取整操作朝向+无限值。
PHICH组的数量定义为:
NPHICH,g=ceil(NPHICH,c/Ng).                  [4]
方程[3]类似于上述方程[1],但是使用略微不同的变量名称;方程[4]使用PHICH组,诸如针对上述8-PHICH资源分组的示例。根据该内容,网络运营商(e-NodeB)具有通过选择/定义Xsize的值来调整PHICH开销的方法。该原理在图2示出;针对10MHz情况调整Xsize的值使e-NodeB能够调整PHICH的大小。然而,由于压缩(小于一对一映射)将使得相邻PRB参考相同的PHICH资源,所以使用PHICH索引修改符概念,从而用于DM RS的循环移位可以用于指示相对于实际PHICH信道索引的偏移。这在图3中示出,其将DM RS索引表示为PHICH索引修改符。如果CSI是3比特,则例如如果仅需要两个值,那么最高有效位可以用作PHICH索引修改符,或者例如如果需要四个值,那么可以将两个最高有效位用作PHICH索引修改符,或者如果需要八个值,那么可以将整个CSI用作PHICH索引修改符。
对于给予UE可以每个PS_PERIOD(在VoIP业务情况中的永久调度的周期,例如20ms)使用一次的分配的永久分配而言,以与上面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导出PHICH资源:第一X用于确定PRB的分组,并且PHICH索引修改符用于在需要时修改索引。广播X并且可以导出PHICH资源/组的数量(或备选地,如果广播PHICH资源的数量或PHICH组的数量,则可以从PHICH资源的数量中导出X),并且在PDCCH上发送PHICH索引修改符。在永久分配的情况下,当完成该永久分配时发送PHICH索引修改符(利用与动态调度同样的方式,例如以CSI的形式在PDCCH上发送;或者如果经由MAC信令实现永久分配,则其也可以作为介质访问控制MAC信令来发送),并且可以贯穿永久分配来使用相同的PHICH索引修改符。e-NodeB调度器知道永久UE正在使用哪些PHICH资源,并且在动态地调度其他UE时,该e-NodeB可以通过使用PHICH索引修改符来给它们指派不同的PHICH资源(假设PRB映射将给出如由永久分配的UE使用的相同PHICH资源)。
在没有PDCCH分配的情况下还发送非自适应重传。它们使用的资源与先前的分配传输相同。将用于确认非自适应重传的PHICH资源应该与用于之前分配的传输(通常是初始传输)的资源相同。同时,可以指示动态调度的传输以在PHICH索引修改符的帮助下使用不同的PHICH资源。
根据上面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明显地包括一种装置,诸如便携式用户设备、包含在可以部署在用户设备中的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用户设备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进行传输,继而使用预定参数,用户设备确定无线电资源(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其一部分)与下行链路资源的比率。使用该比率,用户设备继而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唯一一个,并且在下行链路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接收对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应答。
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以下各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单独实现或与针对用户设备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组合实现:使用两比特在广播信道上信号传送预定参数X;速率是每个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无线电资源之一;并且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在PHICH上,无线电资源是物理资源块PRB,并且应答是对传输的接收的确认或对传输的接收的否定确认。根据如上所述使用索引偏移的具体实施方式,参数是第一参数(例如,如上所述的X)并且用户设备通过首先使用第一参数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PHICH资源而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唯一一个,并且此后通过从PHICH资源偏移根据第二参数(例如,如上所述的PHICH索引修改符)确定的量来确定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其中该第二参数可以不超过两比特并且由用户设备在诸如PDCCH的控制信道上接收。在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中,预定第一参数是X,上行链路资源由索引“PRB_index”标识,下行链路资源由索引“PHICH索引”标识,并且预定第二索引是“PHICH索引修改符”。对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言,映射通过
Figure BPA00001178962700191
Figure BPA00001178962700192
找到PHICH索引,其中算子指示向下取整操作并且后一方程用于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不是整数的情况。后一方程中的变量“a”是正整数以考虑边界。然后,PHICH索引修改符用于从PHICH索引步进由预定第二参数指示的量。在实施方式中,将PHICH索引修改符作为UE利用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接收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来信号传送。
类似地,从节点B的角度来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一种装置,诸如网元(例如,节点B),包含在可以部署在该网元中的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网元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传输,并且使用预定参数,网元确定无线电资源(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其一部分)与下行链路资源的比率。使用该比率,网元继而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唯一一个,并且在下行链路资源的映射的唯一一个向用户设备发送对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应答。
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以下各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单独实现或与针对网元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组合实现:网元使用两比特在广播信道上信号传送预定参数X;速率是每个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无线电资源之一;并且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在PHICH上,无线电资源是物理资源块PRB,并且应答是对传输的接收的确认或对传输的接收的否定确认。根据使用如上所述使用索引偏移的具体实施方式,参数是第一参数(例如,如上所述的X)并且网元通过首先使用第一参数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PHICH资源而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唯一一个,并且此后通过从PHICH资源偏移根据第二参数(例如,如上所述的PHICH索引修改符)确定的量来确定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其中该第二参数可以不超过两比特并且由网元在诸如PDCCH的控制信道上向用户设备发送。在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中,预定第一参数是X,上行链路资源由索引“PRB_index”标识,下行链路资源由索引“PHICH索引”标识,并且预定第二索引是“PHICH索引修改符”。对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言,那么映射通过
Figure BPA00001178962700201
找到PHICH索引,其中算子指示向下取整操作并且后一方程用于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不是整数的情况。后一方程中的变量“a”是正整数以考虑边界。然后,PHICH索引修改符用于从PHICH索引步进由预定第二参数指示的量。在实施方式中,将PHICH索引修改符作为e-NodeB利用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向UE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来信号传送。
对于涉及网络的本发明的多个方面而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可由节点B12的数据处理器(诸如所示的处理器12A)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或通过硬件实现,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对于涉及用户设备的本发明的多个方面而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可由UE10的数据处理器(诸如所示的处理器10A)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或通过硬件实现,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在此方面,应当注意,上文的各种逻辑步骤描述可以代表程序步骤,或者互连的逻辑电路、块或功能,或者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块和功能的组合。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包括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504。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506,以及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应答508。
一般地,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利用硬件或者专用电路、软件(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逻辑或者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例如,某些方面可以用硬件实施,而其它方面可以用可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者其它计算设备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尽管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可以图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一些其它图形表示来图示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这里描述的这些框、装置、***、技术或者方法可以用作为非限制示例的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者逻辑、通用硬件或者控制器或者其它计算设备或者其某种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诸如集成电路模块的各种组件中实现。集成电路的设计总体上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复杂而强大的软件工具可用于将逻辑级设计转换成准备好将要在半导体衬底上蚀刻和形成的半导体电路设计。
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市Synopsys公司和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Cadence Design公司所提供的程序之类的程序使用建立好的设计规则以及预存设计模块库在半导体芯片上自动地对导体进行布线和对部件进行定位。一旦已经完成用于半导体电路的设计,可以将标准化电子格式(例如Opus、GDSII等)的所得设计发送到半导体工厂或者“加工厂”进行制造。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上描述,各种修改和改动对于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变得明显。然而,对本发明教导的任何和所有修改仍将落入本发明非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内。
尽管是在特定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易见的是,可以对这些教导的进行多种修改和各种改变。由此,尽管已经针对其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不脱离上文记载的发明范围和精神或者说不脱离随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可以进行某些修改或改变。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包括:
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以及
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应答,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上的物理资源块,并且所述应答是确认或否定确认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两比特在广播信道上接收所述预定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参数是X并且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被标识为PRB_index,而分配给给定的用户设备的最低PRB_index被标识为PRB_index1,并且映射包括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资源标识为:
其针对的情况是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是整数;或
Figure FSB0000114920400000012
其针对的情况是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不是整数,其中项“a”是正整数以使方程的值为整数,
其中算子
Figure FSB0000114920400000013
指示向下取整运算。
4.一种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
接收机;
其中所述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执行下列操作:
使用预定第一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其中所述接收机配置为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确认或否定确认其中之一,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上的物理资源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使用两比特在广播信道上接收所述预定第一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进一步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
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参数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资源以及此后通过从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资源偏移一个根据在控制信道上接收的第二参数所确定的量,来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唯一一个而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定第一参数是X并且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PRB_index,而分配给给定的用户设备的最低PRB_index被标识为PRB_index1,并且所述处理器配置为通过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资源标识为以下内容来进行映射:
其针对的情况是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是整数;或
其针对的情况是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不是整数,并且项“a”是正整数以使方程的值为整数,
其中算子
Figure FSB0000114920400000031
指示向下取整运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利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接收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和索引修改符,其中所述索引修改符用于映射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
9.一种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设备,包括:
用于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应答的装置,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上的物理资源块,并且所述应答是确认或否定确认中的一个。
10.一种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包括:
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传输;
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以及
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发送针对在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传输的应答,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上的物理资源块,并且所述应答是确认或否定确认中的一个。
11.一种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装置,包括:
接收机;
处理器;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
发射机;
其中所述接收机配置为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传输;
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执行以下操作:
使用预定第一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以及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所述发射机配置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传输对在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传输的应答,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上的物理资源块,并且所述应答是确认或否定确认中的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进一步配置为使用两比特在广播信道上发送所述预定第一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进一步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
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参数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资源以及此后通过从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资源偏移一个根据在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第二参数所确定的量,来确定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唯一一个而将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定第一参数是X并且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PRB_index,而分配给给定的用户设备的最低PRB_index被标识为PRB_index1,并且其中所述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进一步配置为,通过所述处理器,使得所述装置至少通过将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资源标识为以下内容来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唯一一个中:
Figure FSB0000114920400000051
其针对的情况是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是整数;或
Figure FSB0000114920400000052
其针对的情况是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总数除以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数量不是整数,并且项“a”是正整数以使方程为整数,
其中算子
Figure FSB0000114920400000053
指示向下取整运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利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传输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和索引修改符,其中所述索引修改符用于映射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
16.一种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设备,包括:
用于在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从用户设备接收传输的装置;
用于使用预定参数来确定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与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比率的装置;
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比率,将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映射到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的唯一一个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中所映射的唯一一个上发送针对在所述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传输的应答的装置,
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是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上的物理资源块,并且所述应答是确认或否定确认中的一个。
CN200980101796.7A 2008-01-07 2009-01-07 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Active CN101911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35408P 2008-01-07 2008-01-07
US61/010,354 2008-01-07
PCT/IB2009/050043 WO2009087597A1 (en) 2008-01-07 2009-01-07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to map a downlink resource to a rel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1573A CN101911573A (zh) 2010-12-08
CN101911573B true CN101911573B (zh) 2014-01-29

Family

ID=40626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1796.7A Active CN101911573B (zh) 2008-01-07 2009-01-07 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559381B2 (zh)
EP (2) EP4068664B1 (zh)
JP (1) JP5065499B2 (zh)
KR (2) KR101245142B1 (zh)
CN (1) CN101911573B (zh)
DE (1) DE202009009722U1 (zh)
ES (1) ES2964397T3 (zh)
PL (1) PL4068664T3 (zh)
WO (1) WO2009087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3388B2 (en) * 2007-03-01 2013-08-06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08120925A1 (en) 2007-03-29 2008-10-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9819B2 (en) 2007-06-19 2013-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1365187B (zh) * 2007-08-09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行资源指示的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EP2180629B1 (en) 2007-08-14 2017-1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cquiring resource region information for PHICH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PDCCH
KR101397039B1 (ko) * 2007-08-14 2014-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다이버시티를 사용하는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채널예측 오류의 영향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cdm 방식 신호전송 방법
WO2009022790A1 (en) * 2007-08-14 2009-0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07785B1 (ko) 2007-08-16 2015-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KR101405974B1 (ko) * 2007-08-16 2014-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시스템에서 코드워드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S8218509B2 (en) * 2008-01-15 2012-07-10 Apple Inc. Dynamic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system
US8848821B2 (en) * 2008-02-04 2014-09-30 Nokia Corporation Mapping PHICH resources
KR100925439B1 (ko) * 2008-02-19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물리 하이브리드 arq 지시 채널 매핑 방법
US20100172308A1 (en) * 2009-01-07 2010-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physical indicator channel mapping with asymmetric carrier aggregation
US8995329B2 (en) * 2009-04-17 2015-03-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HARQ/NACK feedback signal from repeater
US20120051319A1 (en) * 2009-05-19 2012-03-01 Yeong Hyeon Kw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JP5325672B2 (ja) * 2009-06-23 2013-10-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US8767528B2 (en) * 2009-07-26 2014-07-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eception acknowled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18952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hich carrier linkage
JP5297317B2 (ja) * 2009-09-16 2013-09-25 Kddi株式会社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装置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KR101787097B1 (ko) * 2009-11-18 2017-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76076B (zh) * 2009-11-20 2015-11-25 夏普株式会社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通知方法
EP2522096A2 (en) * 2010-01-08 2012-11-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24387B2 (en) * 2010-03-19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mapping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8923232B2 (en) * 2010-04-06 2014-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organization i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782928B1 (ko) * 2010-04-29 2017-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k/nack 신호의 전송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및 사용자기기
CN103945542A (zh) 2010-05-24 2014-07-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分配不连续上行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AU2010355630B9 (en) * 2010-06-18 2015-08-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hanc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mode
US9008022B2 (en) 2010-06-21 2015-04-1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llocated resource notifying method and data allocating method
US8503338B2 (en) * 2010-06-28 2013-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ed signaling of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s
CN102377549A (zh) * 2010-08-17 2012-03-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自适应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68125A1 (en) * 2010-11-15 2012-05-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3067675A1 (en) * 2011-11-07 2013-05-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grants in extension carrier
US9119074B2 (en) * 2012-06-05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downlink resource partitions in access point design
EP2878152B1 (en) * 2013-03-18 2019-01-0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hich resource allocation
US9642140B2 (en) 2013-06-18 2017-05-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UL TDM for inter-enodeb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4703282B (zh) * 2013-12-09 2018-08-07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EP3094026B1 (en) * 2014-01-29 2022-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6155458A1 (zh) * 2015-03-27 2016-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EP3311516B1 (en) 2015-06-18 2021-01-20 Apple Inc. Uplink resource collision reduction in fd-mimo
CA3066669A1 (en) 2017-11-03 2019-05-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ransmission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031210A1 (en) * 2018-08-08 2020-02-13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yderaba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a pool of resources to a plurality of user equipment's
CN111866621B (zh) * 2019-04-25 2023-03-3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时钟电路管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993140B (zh) * 2020-07-27 2023-08-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的方法、设备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2326A (ja) * 2000-10-02 2002-04-12 Ntt Docomo Inc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CN100551119C (zh) * 2005-11-11 2009-10-1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单跳自回传网络中用于带宽分配的方法和基站
RU2407246C2 (ru) * 2005-12-02 2010-12-2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деления ширины полосы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GB0611249D0 (en) * 2006-06-07 2006-07-19 Nokia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39367A (en) 2006-06-20 2007-12-27 Nec Corp Separate ACK/NACK channel from a control channel
US8169956B2 (en) * 2007-01-26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uplink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based on downlink virtual resource blocks
US8279811B2 (en) * 2007-10-30 2012-10-02 Motorola Mobility Llc Allocating downlink acknowledgement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59381B2 (en) 2013-10-15
KR101245142B1 (ko) 2013-03-19
PL4068664T3 (pl) 2024-02-26
EP4068664A1 (en) 2022-10-05
JP2011508502A (ja) 2011-03-10
KR20100119764A (ko) 2010-11-10
ES2964397T3 (es) 2024-04-05
DE202009009722U1 (de) 2010-03-04
CN101911573A (zh) 2010-12-08
WO2009087597A1 (en) 2009-07-16
JP5065499B2 (ja) 2012-10-31
EP2229747A1 (en) 2010-09-22
KR20120051101A (ko) 2012-05-21
US20090175233A1 (en) 2009-07-09
EP4068664C0 (en) 2023-11-01
EP4068664B1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573B (zh) 用于将下行链路资源映射到相关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N101940046B (zh) 将循环移位映射到用于ack/nack资源分配的信道索引
JP5504331B2 (ja) データ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
CN102857325B (zh) 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1884190B (zh) 改进的ack/nack dtx检测
CN102687451B (zh) 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定时
CN105393485A (zh) 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节点
CN101682470A (zh) 用于动态解释传输块尺寸的方法
CN105191187A (zh) 适应分布式网络拓扑中的harq进程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5718B (zh) 一种被用于免授予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78957A (zh)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8848821B2 (en) Mapping PHICH resources
CN10354625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
CN106506111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参考信号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03326823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90940B (zh) 一种d2d***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605025A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及传输***
CN109391423A (zh) 传输参数获取、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22169685A (ja) 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5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