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7816B - 数码相机 - Google Patents

数码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7816B
CN101907816B CN2010102450387A CN201010245038A CN101907816B CN 101907816 B CN101907816 B CN 101907816B CN 2010102450387 A CN2010102450387 A CN 2010102450387A CN 201010245038 A CN201010245038 A CN 201010245038A CN 101907816 B CN101907816 B CN 101907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tics housing
optical axis
impact
thi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450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7816A (zh
Inventor
金子周平
白石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033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491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033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2831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033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540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0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7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8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数码相机具有:光学壳体,其具有用于使沿着第1光轴入射来的被摄体光向与第1光轴正交的第2光轴方向反射,并使光学像成像到位于第2光轴的摄像元件上的折弯光学***;相机主体,具有收存光学壳体使其仅向第2光轴方向移动的收存部和在收存部收纳光学壳体的状态下限制光学壳体向第1光轴方向移动的压紧部件;冲击吸收机构,固定在光学壳体的至少一外表面和收存部内面或压紧部件的与光学壳体的外表面对置的面之间,其中:在相机主体未受到外部冲击时,光学壳体利用冲击吸收机构来限制向第2光轴方向移动;在相机主体受到外部的冲击时,冲击吸收机构利用剪切变形使光学壳体向第2光轴方向移动,利用在该移动时产生的剪切力来吸收冲击。

Description

数码相机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数码相机”,申请日为2008年11月20日,申请号为200810176353.1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具有折弯光学***的光学壳体收存在相机主体内部而成的数码相机,该折弯光学***构成为将沿着第1光轴入射来的被摄体光向与第1光轴正交的第2光轴方向折弯,并使光学像成像在配置于第2光轴上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构成为包含由多个光学镜头等构成的镜头镜框单元的光学壳体、以及包含对通过光学镜头而成像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元件的摄像单元等的各种数码相机被广泛地应用。
使用者为了能够时常携带移动、并无论任何场所都可以随意地使用,而一直期望这些数码相机设备整体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时常携带数码相机时,多发生例如数码相机在携带中因失误而滑落、或者无意间与墙壁等碰撞之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这种数码相机是极其精密构成的设备,因而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力时,该外力的影响有时波及到内部结构体,由此很有可能使内部结构体发生破损或故障。
因此,在现有的数码相机等小型设备中,为了应对落下等冲击而构成为可使内部结构体在设备主体的内面移动的结构、并且还构成在该可移动的内部结构体的外表面与设备主体的内面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这样的浮动构造,该数码相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2589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30607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8098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40503号公报等中提出了各种方案。
在这种浮动构造的小型设备中,当外力引起的冲击力施加给设备主体外部时,缓冲部件被压缩,从而吸收该冲击力。
上述日本特开2003-258971号公报公开的小型设备是具有保持相机单元且划定轮廓的主体壳体的移动电话等,该设备构成为,为了缓解通过主体壳体施加给相机单元的冲击力,在单元壳体与主体壳体之间、即在分别沿着镜头的移动方向(光轴方向;X轴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的面上设置缓冲部件。
上述日本特开2005-306078号公报公开的小型设备是设置在汽车室内的仪表盘上的车载用播放器装置,该设备构成为,在组装进仪表盘内的外壳体与放置于该外壳体内的装置主体之间设置缓冲部件。
上述日本特开2006-80987号公报和上述日本特开2006-40503号公报公开的小型设备构成为,在自由拆卸地收存在设备主体内所收存的盘状记录介质盒的槽部的外表面与另一内部结构体之间设置缓冲部件。
不过,在上述日本特开2003-258971号公报公开的机构中,由于在分别沿着镜头的移动方向(X轴方向)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的面上配设缓冲部件,因而在朝镜头移动方向(X轴方向)施加了冲击力的情况下,施加给缓冲部件的力成为按压力和剪切力。在该情况下,缓冲部件被压缩时的斥力和剪切力的效力相互抵消。
并且,在数码相机等中,构成为将具有光学镜头等的光学壳体收存在相机主体内部,而该光学壳体针对镜头移动方向(X轴方向)以外的方向、即Y轴方向和Z轴方向,通过相机主体等来确保对外部冲击力的强度。另一方面,光学壳体内的光学镜头构成为,例如为了进行对焦动作和变倍动作等而朝规定方向(光轴方向)自由移动。这样的结构尤其是在有沿光轴方向的外力施加到光学壳体的情况下,对于其强度是不利的。另外,如上所述在借助缓冲部件的压缩力吸收冲击的部件中,还考虑到伴随缓冲部件的压缩而产生的斥力给光学壳体带来影响。
而且,在设备内面设置缓冲部件的情况下,设备内部的空间需要有缓冲部件的厚度。尤其,从必须可靠地确保光学镜头移动的方向即光轴方向的尺寸的情况来看,还具有这样的问题,当在沿着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面上设置有缓冲部件时,导致其长度方向大型化。
另一方面,在通过使缓冲部件压缩来吸收冲击的部件中,缓冲部件的厚度有助于冲击吸收性,具有缓冲部件越薄则其效果就越差的倾向。
与之相反,在携带使用的数码相机等中,由于始终要求设备主体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因而还具有这样的问题,即:难以达到能确保在设备主体与内部结构体之间配设具有充分的冲击吸收性能的缓冲部件的空间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数码相机,即:可吸收镜头移动方向的冲击力而不受缓冲部件所产生的斥力等的影响,并且即使设置冲击部件也能够抑制设备主体在镜头的移动方向上的大型化。
概略地说,本发明的特征是数码相机具有:光学壳体,其整体呈扁平形状,并具有折弯光学***,该折弯光学***用于使沿着第1光轴入射来的被摄体光向与该第1光轴正交的第2光轴方向反射,并使光学像成像到位于该第2光轴上的摄像元件上;相机主体,其具有收存上述光学壳体使其仅能够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的收存部、以及在上述收存部内收纳有上述光学壳体的状态下限制该光学壳体向上述第1光轴的方向滑动的板状压紧部件,上述板状压紧部件被止动固定到设在上述相机主体的内面侧的固定部件上,使得上述光学壳体以被夹持在上述收存部的内面与上述板状压紧部件之间的形式来进行配设;以及冲击吸收机构,其形成为薄板状,并且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一面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另一面固定在上述收存部的内面;或者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一面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的背面,另一面固定在上述板状压紧部件,该数码相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相机主体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上述光学壳体利用固定在其与上述收存部或者上述压紧部件之间的上述冲击吸收机构来限制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在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上述冲击吸收机构利用剪切变形使上述光学壳体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利用在该滑动时产生的剪切力来吸收对上述光学壳体的冲击。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具有:光学壳体,其整体呈扁平形状,并具有折弯光学***,该折弯光学***用于使沿着第1光轴入射来的被摄体光向与该第1光轴正交的第2光轴方向反射,并使光学像成像到位于该第2光轴上的摄像元件上;冲击吸收机构,其包括冲击吸收部件和第1薄板,该冲击吸收部件固定在所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并形成为薄板状,该第1薄板固定在收存部的内面并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上所固定的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前表面上,并夹住上述第2光轴在两侧的周缘部分别具有切口部;以及相机主体,其具有收存部,该收存部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存固定有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上述光学壳体使其仅能够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且该相机主体在上述收存部的内面部形成有卡定突部,该卡定突部与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上述第1薄板的上述切口部卡合,该数码相机的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卡定突部与上述切口部卡合,在上述相机主体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限制上述光学壳体和上述第1薄板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在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上述冲击吸收机构发生剪切变形而使上述光学壳体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利用在该滑动时产生的剪切力来吸收对上述光学壳体的冲击。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这样一种数码相机,即:当相机主体受到冲击时可吸收镜头移动方向的冲击力,并且即使设置冲击部件也能够抑制相机主体在镜头的移动方向上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数码相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数码相机的后视图,图3是概略示出数码相机的光学壳体相对于相机主体的配置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图4是取下数码相机的相机主体和光学壳体来示出其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配设在数码相机的光学壳体的前表面的冲击吸收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在数码相机的光学壳体的前表面安装了冲击吸收机构的状态的组装图,图7是数码相机的光学壳体的冲击吸收部件的安装部位的剖面,是图6VII-VII剖面图。
图8~图13示出本发明的第2本实施方式,图8是与图3相当的要部放大图,图9是与图4相当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与图5相当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与图6相当的组装图,图12是冲击吸收机构的立体图,图13是图11的XIII-XIII剖面图。
图14~图17示出本发明的第3本实施方式,图14是将配设在数码相机的光学壳体的前表面的冲击吸收机构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示出在数码相机的光学壳体的前表面安装了冲击吸收机构的状态的组装图,图16是光学壳体的正视图,图17是图16的XVII-XVII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另外,图2中破开去数码相机背面侧的一部分而示出设在内部的光学壳体的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数码相机1主要由以下部件等构成,即:呈大致长方体的箱形状的相机主体;安装在该相机主体的内部的光学壳体4等和各种单元、电路等内部结构体;以及配设在相机主体表面上并与内部结构体连接的各种操作部件。
光学壳体4主要由折弯光学***以及包含快门和镜头驱动装置等的镜头镜框单元构成,该折弯光学***构成为,将沿着第1光轴入射来的被摄体光向与该第1光轴正交的第2光轴方向折弯,并使光学被摄体像成像在配置于该第2光轴上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
并且,如图4所示,相机主体在使前面盖部件2和背面盖部件3组合的状态下构成为箱形状,前面盖部件2形成为覆盖前表面、两侧面、上面、底面,背面盖部件3形成为主要覆盖背面侧。而且,光学壳体4可移动地配置在该相机主体内部的规定部位。
在相机主体的背面侧的背面盖部件3上设有:例如变焦用的T按钮和W按钮、动作模式设定按钮、摄影和再现动作切换按钮、菜单显示操作按钮、摄影区域切换按钮(近拍按钮)、闪光灯模式切换按钮、自动定时器按钮、曝光校正切换按钮等等在摄影和再现时进行应执行的各种操作输入时使用的多个操作部件13;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部16。
在背面盖部件3的大致中央部开设有显示窗16a,以使显示部16的显示可向外部露出。在相机主体的上面侧配设有快门按钮14、电源操作按钮15等操作部件。
在前面盖部件2上开设有用于使光束入射到设在该相机主体内部的光学壳体4的摄影用窗2d和闪光发光装置的发光用窗2e等。
数码相机1在使前面盖部件2和背面盖部件3组合的状态下,通过使用螺钉等连接部件相互固定设置两者的四角部位来形成箱形状的相机主体。
在这样形成的相机主体的内部空间内,在各规定部位上配设有光学壳体4和显示装置等多个内部构成单元、以及形成各种电路的多个电路基板和电部件等(例如主基板18和闪光灯电容器17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这些多个内部结构体中的特别是光学壳体4的配置。
光学壳体4整体呈扁平形状,并具有镜头镜框单元,该镜头镜框单元由构成折弯光学***的多个光学镜头及其镜头保持框等构成,该折弯光学***构成为,将从前面盖部件2的摄影用窗2d沿着第1光轴O1(参照图1)入射来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通过反射棱镜(未作图示)向与第1光轴O1正交的方向折弯,并引导到配设在折弯后的第2光轴O2上、即该光学壳体4的底面侧的摄像元件25(参照图3)侧,使光学被摄体像成像在该摄像元件25的受光面上。
另外,在光学壳体4上,尽管未作特别图示,然而除了上述各构成部件以外,还一体且可向光轴O2方向移动地安装有例如快门单元、驱动该快门单元的快门驱动电动机、对焦电动机、变焦电动机、安装有摄像元件25(参照图3)的电基板等。由于这些构成部件就其配置来说是与本发明无直接关联的部分,因而以具备具有一般的折弯光学***的光学壳体的相机结构为标准,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光学壳体4配设在本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的内部中、例如图2所示偏向相机主体内部的一个侧面的规定部位。另外,光学壳体4在相机主体内部中的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例如可以配设在相机主体内部的大致中央部分。
在该情况下,在数码相机1的前面盖部件2的内面如图3所示形成有收存部2x,其收存光学壳体4使光学壳体4仅能向沿着该第2光轴O2的方向自由滑动。另外,图3中示出用斜线表示的框内的部位相当于收存部2x。
该收存部2x相应于光学壳体4的外形形状而带有级差地形成在数码相机1的前面盖部件2的内面,并夹着光学壳体4的第2光轴O2于两侧设有支撑部2f、2g、2h、2i。
然后,在该收存部2x内配置有光学壳体4的状态下,光学壳体4的四角的附近部位、即图3所示的标号4f、4g、4h、4i的部位与这些支撑部2f、2g、2h、2i进行面接触。
即,光学壳体4的四角的部位4f、4g、4h、4i分别与收存部2x的支撑部2f、2g、2h、2i进行面接触,由此光学壳体4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内以仅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自由滑动地被支撑,而且被限定向与第2光轴O2正交的方向、即图4所示的Y轴方向的移动。
此外,在光学壳体4的背面侧的外表面上还配设有板状压紧部件21(参照图4),该板状压紧部件21利用多个小螺钉31(参照图4)被止动固定到设在前面盖部件2的内面侧的固定部件2j、2k、2l上。
即,光学壳体4在配置于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内的状态下,以被夹持在前面盖部件2的内面与板状压紧部件21之间的形式来进行配设。因此,光学壳体4被限定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即沿着图4所示的Z轴的方向的移动。
另一方面,在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侧配设有冲击吸收机构26。如图4和图5所示,该冲击吸收机构26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冲击吸收部件24,其由具有弹性的丁基系橡胶部件等构成,并形成为薄平板状;以及第1薄板22和第2薄板23,它们夹持该冲击吸收部件24的两面,并由金属或树脂等构成。
当把光学壳体4配置在本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的收存部2x内时,该冲击吸收机构26配置在光学壳体4的外表面(前表面)和与其对置的前面盖部件2的内面的收存部2x之间。并且,其中第1薄板22在光学壳体4与前面盖部件2之间利用小螺钉32(参照图4)止动固定到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上。而且,另一个第2薄板23固定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相机主体侧)的规定部位上。
即,第2薄板23在冲击吸收机构26安装于光学壳体4上的状态下,在夹住第2光轴O2而对置的两侧边缘上形成有切口部23m、23n。与此相对,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侧,当安装有冲击吸收机构26的光学壳体4成为被收存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相机主体侧)内的状态时,在与切口部23m、23n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卡定突部2m、2n。
由此,在将安装有冲击吸收机构26的状态的光学壳体4收存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内的状态下,第2薄板23的切口部23m、23n分别被卡定在收存部2x的卡定突部2m、2n上。由此,第2薄板23在被限定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图4的X轴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被固定到前面盖部件2上。并且,冲击吸收部件24使用粘接剂等粘接固定在两薄板22、23之间的大致中央部分上。
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2薄板23的大致中央部附近形成有多个孔部。这些孔部用于在冲击吸收部件24和第2薄板23之间进行粘接固定时排出多余的粘接剂等。
这样构成的冲击吸收机构26被夹持在前面盖部件2的内面(收存部2x内)与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至少一个外表面)之间。
因此,例如当由于冲击而使光学壳体4在本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内部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相对地滑动变位时,冲击吸收机构26可借助在相机主体的内面部分即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和光学壳体4的外表面部分即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之间产生的第2光轴O2方向的剪切力来吸收冲击。
换句话说,冲击吸收部件24如上所述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系部件构成,因此在施加了剪切方向、即沿光学壳体4的第2光轴O2的方向(图4所示的沿X轴的方向;光学镜头移动的方向)的外力(另外,包含X轴方向的分力)的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24进行剪切变形,由此使光学壳体4相对于相机主体(前面盖部件2)向相同方向(沿第2光轴O2的方向、即沿X轴的方向)稍微移动。
然后在该情况下,为了避免允许光学壳体4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沿X轴的方向)移动导致光学壳体4与相机主体发生干扰,而对光学壳体4相对于前面盖部件2内面的配置进行规定,以使得在光学壳体4的移动方向(第2光轴方向)的两端部和相机主体内面之间的规定部位、即图2、图3的标号A、B所示的部位,形成少许的间隙空间。
另外,该间隙空间A、B是根据由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材料决定的弹力和剪切方向的冲击吸收力、光学壳体4的重量、数码相机1自身的重量、由于冲击等而施加的外力的力量等等各种要因而设定的。
然后,当考虑例如光学壳体4的移动量时该间隙空间A、B应该确保充分的尺寸,但是在假设有更大的冲击力量等时就要确保更宽的间隙尺寸,从而无法达到使相机主体小型化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若还针对装置的小型化来考虑,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小型相机等中,作为例如间隙空间A、B的尺寸,分别确保约1[mm]左右。
另外,冲击吸收机构26可以配置在光学壳体4的背面侧与板状压紧部件21之间,也可以配置在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和背面双方上。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光学壳体4配设成仅能够向沿着光学镜头的移动方向(沿第2光轴O2的方向;图4的X轴方向)的方向相对于相机主体移动,而且在光学壳体4的一面与相机主体内面之间配设具有弹性的冲击吸收机构26,因而可利用该冲击吸收机构26吸收在相机主体内部光学壳体4相对变位时的在光学壳体4的一面与相机主体内的一面之间产生的剪切方向的位移。因此,可吸收由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而对相机主体施加的外力而使其衰减,这样能够保护相机主体内部的光学壳体4。
并且,冲击吸收机构26由于能吸收剪切方向的位移,因此能够以更薄的薄板形状而形成,从而可具有充分的冲击吸收性,并且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冲击吸收机构26由于配置在沿着光学镜头的移动方向的面上、而不是配置在需要移动用的空间的光学镜头的移动方向上,因此可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第2实施方式)
根据图8~图13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冲击吸收机构26采用使冲击吸收部件24被第1薄板22和第2薄板23夹持的结构,然而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冲击吸收机构26’通过废除第1薄板22并由第2薄板23和冲击吸收部件24构成,而实现了结构上的简化。
本实施方式由于应用新的冲击吸收机构26’来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机构26,因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冲击吸收构件26’以外的构成部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冲击吸收部件24和第2薄板23(以下简称为“薄板23”)的材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并且,冲击吸收部件24的一面粘接固定在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的外表面部分上,其另一面粘接固定在薄板23的一面上。在该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板厚和粘接面积的大小等根据光学壳体4的重量和施加的冲击加速度等被设定为适当的值。故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小型相机等中,作为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板厚采用例如约0.5~1.0[mm]左右。
并且,薄板23固定在相机主体的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部分的规定部位。即,薄板23如图10、图11等所示在冲击吸收机构26’安装到光学壳体4上的状态下,在夹住第2光轴O2而对置的两侧边缘形成有切口部23m、23n。
与此相对,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侧,当安装有冲击吸收机构26’的光学壳体4处于被收存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相机主体侧)中的状态时,在与切口部23m、23n对置的部位如图9所示地形成有卡定突部2m、2n。
由此,在将安装有冲击吸收机构26’的状态的光学壳体4收存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内的状态下,薄板23的切口部23m、23n分别被卡定在收存部2x的卡定突部2m、2n上。由此,薄板23在被限定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图9的X轴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固定到前面盖部件2上。
另外,如图10等所示,在薄板23的大致中央部附近形成有多个孔部。这些孔部用于在冲击吸收部件24和薄板23之间进行了粘接固定时排出多余的粘接剂等。
这样构成的冲击吸收机构26’被夹持在前面盖部件2的内面(收存部2x内)与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至少一个外表面)之间。
因此,例如当由于冲击而使光学壳体4在本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内部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相对地滑动变位时,冲击吸收机构26’可借助在相机主体的内面部分即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和光学壳体4的外表面部分即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之间产生的第2光轴O2方向的剪切力来吸收冲击。
换句话说,冲击吸收部件24如上所述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系部件构成,因而在施加了剪切方向、即沿着光学壳体4的第2光轴O2的方向(图9所示的沿X轴的方向;光学镜头移动的方向)的外力(另外,包含X轴方向的分力)的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24进行剪切变形而使光学壳体4相对于相机主体(前面盖部件2)向相同方向(沿第2光轴O2的方向、即沿X轴的方向)相对地稍微移动。
然后,在该情况下,为了避免由于允许光学壳体4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沿X轴的方向)移动而导致光学壳体4与相机主体发生干扰,而将光学壳体4相对于前面盖部件2内面的配置规定成使得在光学壳体4的移动方向(第2光轴方向)的两端部与相机主体内面之间的规定部位、即图8的标号A、B所示的部位形成少许间隙空间。
另外,该间隙空间A、B是根据由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材料决定的弹力和剪切方向的冲击吸收力、光学壳体4的重量、数码相机1自身的重量、由于冲击等而施加的外力的力量等等各种要因而设定的。
然后,当考虑例如光学壳体4的移动量时该间隙空间A、B应该确保充分的尺寸,然而在假设有更大的冲击力量等时就要确保过宽的间隙尺寸,从而无法达到使相机主体小型化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若还针对装置的小型化来考虑,则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小型相机等中,作为例如间隙空间A、B的尺寸,分别确保约1[mm]左右。
另外,还可以考虑将冲击吸收机构26’配置在光学壳体4的背面侧与板状压紧部件21之间的方式。因此,还可以是应用将冲击吸收机构26’配设在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侧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例、以及将冲击吸收机构26’设置在背面侧的方式双方的结构例。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冲击吸收机构26’由冲击吸收部件24和薄板23这2个部件构成,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冲击吸收机构26相比,可实现结构简化。除此以外的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图14~图17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上述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冲击吸收机构26’的一面粘接固定在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的外表面部分上,不过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冲击吸收机构26’’通过使冲击吸收部件24与形成在光学壳体4的外表面部分的框缘部4f嵌合来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光学壳体4的外表面部分形成框缘部4f,并可使冲击吸收部件24与该框缘部4f嵌合来进行定位,所以在安装时容易对准位置,可实现组装作业的高效化。由于本实施方式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因而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冲击吸收部件24和薄板23的材质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即,如图14~图17所示,在光学壳体4的与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平行的一面、即前表面侧的平面上形成有矩形状的框缘部4f,在该框缘部4f的内侧形成有凹部4e。
并且,冲击吸收机构26’’与第2实施方式一样,由薄板23和一面粘接固定在该薄板23上的冲击吸收部件24构成。冲击吸收部件24形成为与在框缘部4f的内侧形成的凹部4e嵌合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24的一面通过双面胶带或粘接剂等粘接部件粘贴在凹部4e的底面的平面部分上。因此,将冲击吸收部件24在利用框缘部4f的内壁面限定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图9的X轴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固定到光学壳体4上。
并且,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板厚形成为比凹部4e的深度厚。由此,在将冲击吸收部件24安装到凹部4e上的情况下,该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板厚从凹部4e的端面稍微突出。该情况下的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板厚和粘接面积的大小、以及从框缘部4f的端面的突出量等根据光学壳体4的重量和施加的冲击加速度等来决定为适当的值。故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小型相机等中,作为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板厚采用例如约0.5~1.0[mm]左右。并且,作为冲击吸收部件24从框缘部4f的端面的突出量采用例如约0.2~0.3[mm]左右。
并且,薄板23的一面例如使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等同样地粘贴在该冲击吸收部件24的另一面上。如图14等所示,在薄板23的大致中央部附近穿设有孔部23a。该孔部23a用于在冲击吸收部件24和薄板23之间进行了粘接固定时排出多余的粘接剂等。
并且,在该薄板23上,当把该冲击吸收机构26’’配置在光学壳体4的规定位置时,在夹住第2光轴O2而对置的两侧边缘形成有切口部23m、23n。与此对应,当安装有冲击吸收机构26’’的光学壳体4处于被收存在本数码相机1的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相机主体侧)的状态时,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侧,在与薄板23的各切口部23m、23n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卡定突部2m、2n。
由此,当把安装有冲击吸收机构26’’的状态的光学壳体4收存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内时,薄板23的切口部23m、23n分别被卡定在收存部2x的卡定突部2m、2n上。因此,薄板23在被限定了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图9的X轴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被固定到前面盖部件2上。
并且,当光学壳体4处于配置在本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的收存部2x内的状态时,冲击吸收机构26’’配置在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部分和与该内面部分对置的光学壳体4的凹部4e之间,而且通过使冲击吸收部件24与该凹部4e嵌合来定位。由此,例如当由于冲击而使光学壳体4在本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内部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相对地滑动变位时,冲击吸收机构26’’可借助在相机主体的内面部分、即前面盖部件2的收存部2x的内面与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之间产生的第2光轴O2方向的剪切力来吸收冲击。
换句话说,冲击吸收部件24如上所述由具有弹性的橡胶系部件构成,因而在施加了剪切方向、即沿着光学壳体4的第2光轴O2的方向(图9所示的沿X轴的方向;光学镜头移动的方向)的外力(另外,包含X轴方向的分力)的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24剪切变形,由此光学壳体4相对于相机主体(前面盖部件2)向相同方向(沿第2光轴O2的方向、即沿X轴的方向)相对地稍微移动。
在该情况下,冲击吸收部件24被配置成安装在光学壳体4的前表面的凹部4e的内部,因此被稍微限定向光学壳体4的第2光轴O2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由于允许光学壳体4向沿着第2光轴O2的方向(沿X轴的方向)移动而导致光学壳体4与相机主体发生干扰,而将光学壳体4相对于前面盖部件2内面的配置规定成使得在光学壳体4的移动方向(第2光轴方向)的两端部与相机主体内面之间的规定部位、即图8的标号A、B所示的部位形成少许的间隙空间。
该间隙空间A、B是根据由冲击吸收部件24的材料决定的弹力和剪切方向的冲击吸收力、光学壳体4的重量、数码相机1自身的重量、由于冲击等而施加的外力的力量等等各种要因而设定的。
然后,当考虑例如光学壳体4的移动量时该间隙空间A、B应该确保充分的尺寸,不过在假设有更大的冲击力量等时就要确保过宽的间隙尺寸,从而无法达到使相机主体小型化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若还针对装置的小型化来考虑,则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小型相机等中,作为例如间隙空间A、B的尺寸分别确保约1[mm]左右。
另外,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将冲击吸收部件24配置在光学壳体4的背面侧与板状压紧部件21之间。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光学壳体4侧由框缘部4f形成安装冲击吸收部件24的凹部4e,因此通过将冲击吸收部件24安装在该凹部4e来相对于光学壳体4进行定位,所以在安装时容易对准位置,可实现组装作业的高效化。除此以外的作用效果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将冲击吸收机构作为冲击吸收部件24单体,使其一面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光学壳体的至少一个外表面部分上,并使其另一面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收存部2x的内面上。
并且,本发明显然可在不背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和应用。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有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中的适当组合,可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消除若干构成要件,也能解决上述的课题,在能取得发明内容中所述的效果的情况下,可将消除了该构成要件后的结构提取为发明。

Claims (19)

1.一种数码相机,具有:
光学壳体,其整体呈扁平形状,并具有折弯光学***,该折弯光学***用于使沿着第1光轴入射来的被摄体光向与该第1光轴正交的第2光轴方向反射,并使光学像成像到位于该第2光轴上的摄像元件上;
相机主体,其具有收存上述光学壳体使其仅能够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的收存部、以及在上述收存部内收纳有上述光学壳体的状态下限制该光学壳体向上述第1光轴的方向滑动的板状压紧部件,上述板状压紧部件被止动固定到设在上述相机主体的内面侧的固定部件上,使得上述光学壳体以被夹持在上述收存部的内面与上述板状压紧部件之间的形式来进行配设;以及
冲击吸收机构,其形成为薄板状,并且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一面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另一面固定在上述收存部的内面;或者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一面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的背面,另一面固定在上述板状压紧部件,该数码相机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相机主体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上述光学壳体利用固定在其与上述收存部或者上述压紧部件之间的上述冲击吸收机构来限制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
在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上述冲击吸收机构利用剪切变形使上述光学壳体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利用在该滑动时产生的剪切力来吸收对上述光学壳体的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冲击吸收机构具有:
第1薄板,其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上;
第2薄板,其固定在上述相机主体的收存部的内面上;以及
冲击吸收部件,其被夹持在上述第1薄板和上述第2薄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薄板被止动螺钉固定到上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
上述第2薄板形成为在周缘部具有切口部,通过将上述切口部卡合于上述相机主体的收存部的卡定突部而将上述第2薄板固定到上述相机主体的收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机主体的收存部具有卡定突部,该卡定突部与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一部分卡合;
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由在周缘部具有切口部且通过所述周缘部的切口部与上述卡定突部卡合的薄板,以及被夹持在上述薄板与上述光学壳体之间的冲击吸收部件构成,
通过上述卡定突部与上述薄板卡合,当上述相机主体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限制上述光学壳体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
当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通过该光学壳体相对于上述卡定突部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时产生的剪切变形来吸收对该光学壳体的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分别配置在上述收存部的夹住上述折弯光学***的第2光轴的两侧的面上,在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支撑上述光学壳体使其仅能够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板夹住上述第2光轴在两侧的周缘部形成有与上述卡定突部卡合的切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薄板夹住上述第2光轴在两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切口部,
上述相机主体的收存部设置有与上述切口部卡合的卡定突部,
通过该切口部和上述卡定突部卡合,在上述相机主体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限制上述光学壳体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分别配置在上述收存部的夹住上述折弯光学***的第2光轴的两侧的面上,在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支撑上述光学壳体使其仅能够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
该支撑部通过与上述光学壳体面接触,来将该光学壳体支撑成在第2光轴的方向上自由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光学壳体上设有安装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凹部,并且该冲击吸收部件具有比该凹部的深度大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薄板具有多个孔部,该多个孔部用于在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外表面上进行粘接固定时排出多余的粘接剂。
11.一种数码相机,具有:
光学壳体,其整体呈扁平形状,并具有折弯光学***,该折弯光学***用于使沿着第1光轴入射来的被摄体光向与该第1光轴正交的第2光轴方向反射,并使光学像成像到位于该第2光轴上的摄像元件上;
冲击吸收机构,其包括冲击吸收部件和第1薄板,该冲击吸收部件固定在所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并形成为薄板状,该第1薄板固定在收存部的内面并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上所固定的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前表面上,并夹住上述第2光轴在两侧的周缘部分别具有切口部;以及
相机主体,其具有收存部,该收存部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存固定有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上述光学壳体使其仅能够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且该相机主体在上述收存部的内面部形成有卡定突部,该卡定突部与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上述第1薄板的上述切口部卡合,该数码相机的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卡定突部与上述切口部卡合,在上述相机主体没有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限制上述光学壳体和上述第1薄板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
在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上述冲击吸收机构发生剪切变形而使上述光学壳体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利用在该滑动时产生的剪切力来吸收对上述光学壳体的冲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冲击吸收机构的冲击吸收部件粘接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上;
上述第1薄板粘接固定在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外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薄板具有多个孔部,该多个孔部用于在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外表面上进行粘接固定时排出多余的粘接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冲击吸收机构固定于上述光学壳体上的状态下,上述第1薄板的上述切口部夹住上述第2光轴而交错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壳体在前表面具有收存固定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凹部;
上述冲击吸收部件的板厚设定为大于上述凹部的深度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冲击吸收机构还具备直接固定在上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上的第2薄板;
上述形成为薄板状的冲击吸收部件以被上述第1薄板和上述第2薄板夹持的状态来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薄板被止动螺钉固定到上述光学壳体的前表面,
上述形成为薄板状的冲击吸收部件粘接固定在上述第1薄板与上述第2薄板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存部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在上述相机主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时将上述光学壳体支撑为仅能够向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滑动,该支撑部分别配置在夹住上述第2光轴的两侧的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通过与上述光学壳体面接触,而将该光学壳体支撑成在上述第2光轴的方向上自由滑动。
CN2010102450387A 2007-11-22 2008-11-20 数码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7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3351A JP5049104B2 (ja) 2007-11-22 2007-11-22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7-303352 2007-11-22
JP2007-303353 2007-11-22
JP2007303352A JP4728313B2 (ja) 2007-11-22 2007-11-22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7-303351 2007-11-22
JP2007303353A JP4954033B2 (ja) 2007-11-22 2007-11-22 デジタルカメラ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63531A Division CN101441391B (zh) 2007-11-22 2008-11-20 数码相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816A CN101907816A (zh) 2010-12-08
CN101907816B true CN101907816B (zh) 2013-09-04

Family

ID=4037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4503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7816B (zh) 2007-11-22 2008-11-20 数码相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5) US8098325B2 (zh)
EP (3) EP2466374A1 (zh)
CN (1) CN1019078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8325B2 (en) * 2007-11-22 2012-01-17 Olympus Imaging Corp. Digital camera
JP5047762B2 (ja) * 2007-11-22 2012-10-10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3050554A (ja) * 2011-08-30 2013-03-14 Sony Corp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CN103257513B (zh) * 2012-02-16 2016-01-2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6192292B2 (ja) * 2012-12-27 2017-09-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D742952S1 (en) * 2014-02-06 2015-11-10 Nikon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USD798929S1 (en) * 2015-10-23 2017-10-03 Gitup Limited Camer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127A (zh) * 2004-06-02 2006-01-1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抗坠落lcd显示器的手持计算设备
CN2757156Y (zh) * 2004-12-04 2006-0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JP2007034123A (ja) * 2005-07-29 2007-02-08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光学鏡胴
CN101008766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1357B1 (ja) 2000-07-07 2001-12-25 株式会社トムテック 振動・衝撃吸収板及び機器の支持構造
JP3965309B2 (ja) 2002-03-01 2007-08-2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機
JP3935798B2 (ja) * 2002-07-31 2007-06-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ための筐体構成用素材
JP2004200921A (ja) 2002-12-17 2004-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4317588A (ja) 2003-04-11 2004-1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用電子機器
JP2005215014A (ja) * 2004-01-27 2005-08-11 Pentax Corp カメラ
JP4277955B2 (ja) 2004-04-16 2009-06-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車載用プレーヤ装置
US7130185B2 (en) * 2004-06-02 2006-10-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drop-resistant LCD display
JP4385327B2 (ja) 2004-07-30 2009-12-1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080987A (ja) 2004-09-10 2006-03-23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221576A (ja) 2005-02-14 2006-08-24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及び携帯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293060A (ja) 2005-04-12 2006-10-26 Sharp Corp 機器の緩衝構造
JP2009109902A (ja) * 2007-10-31 2009-05-21 Sony Corp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US8098325B2 (en) * 2007-11-22 2012-01-17 Olympus Imaging Corp. Digital camer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127A (zh) * 2004-06-02 2006-01-1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具有抗坠落lcd显示器的手持计算设备
CN2757156Y (zh) * 2004-12-04 2006-02-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JP2007034123A (ja) * 2005-07-29 2007-02-08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光学鏡胴
CN101008766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99852A1 (en) 2010-06-23
EP2466374A1 (en) 2012-06-20
EP2063317A1 (en) 2009-05-27
US8593569B2 (en) 2013-11-26
US20120081561A1 (en) 2012-04-05
US20120081599A1 (en) 2012-04-05
CN101907816A (zh) 2010-12-08
US8400562B2 (en) 2013-03-19
US20090135298A1 (en) 2009-05-28
US8098325B2 (en) 2012-01-17
US20120081600A1 (en) 2012-04-05
US20120081562A1 (en) 2012-04-05
US8400563B2 (en) 2013-03-19
US8355076B2 (en) 2013-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7816B (zh) 数码相机
US8885097B2 (en) Cam frame structure, lens barrel structure, shake compensation device and imaging element unit
US8014662B1 (en) Autofocus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120033280A (ko) 촬상 유닛
US11196905B2 (en)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 number of components of an optical element switching mechanism
CN101441391B (zh) 数码相机
JP5485428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5047762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954033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5259439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728313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5513541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7237720B2 (ja) 撮像装置
JP4847624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759658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764532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118247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112865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