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7725B -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7725B
CN101907725B CN2010102059834A CN201010205983A CN101907725B CN 101907725 B CN101907725 B CN 101907725B CN 2010102059834 A CN2010102059834 A CN 2010102059834A CN 201010205983 A CN201010205983 A CN 201010205983A CN 101907725 B CN101907725 B CN 101907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gather
seismic
common midpoint
azim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59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7725A (zh
Inventor
刘军迎
杨午阳
高建虎
雍学善
李三家
王恩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059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07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07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7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并根据叠后地震数据解释获取层位数据;将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根据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相关道头信息;利用获取的道头信息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以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利用获取的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精度;并且,不仅可对裂缝储层实现三维预测,还可进行二维预测,提高探井和钻井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裂缝预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保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层叫含油气储层,它们多为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地层,其中,含有大量裂缝或以裂缝为主的储层就是裂缝型储层如泥岩裂缝储层、砂岩裂缝储层、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火山岩裂缝储层等,形成的油气藏就是裂缝型油气藏。
石油勘探的目的就是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重/磁力勘探方法、地球物理测井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等来寻找地下储集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层,这就是广义上的储层预测。其中,实际应用最广的方法是综合运用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来定性或定量预测储层的方法,这就是通常意义下的储层预测。
储层预测在石油勘探与开发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储层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储层分布的平面位置、地下深度、空间展布范围、空间展布形态、速度、密度、孔隙度、渗透率、裂缝方向与密度等。储层预测是利用测井、地震信息在地质理论指导下,对油气储层的空间展布和几何形态进行宏观描述,对储层的微观特征进行横向预测的一门技术。
目前,进行储层裂隙预测方法,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横波、转换波及多分量检测裂缝;2)多方位垂直地震剖面法(VSP,Vertical Seismic Prospection)检测裂缝;3)纵波分析检测裂缝。
在发明人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方式的缺陷在于:采用横波、转换波及多分量检测裂缝时,横波信噪比低、频率低,多波采集和处理成本太高,转换波的处理比较麻烦;采用多方位VSP检测裂缝时,采集、处理麻烦、成本高,作用范围有限;
而采用纵波分析检测裂缝时,由于裂缝介质是强烈的各向异性介质,即为横向各向同性(HTI,Horizontal Transverse Isotropic)介质或大角度倾斜各向同性(THI,Tilt Transverse Isotropic)介质,需要采用全方位或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来研究。目前的地震勘探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VTI介质的层状介质理论,主要利用的是叠后资料来研究。该叠后技术的缺点是所利用的叠后资料没有方位信息和偏移距信息,从理论上讲,常规勘探技术缺乏各向异性研究的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后,进行椭圆拟合,可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精度;并且,可对裂缝储层实现三维预测的同时进行二维预测,提高探井和钻井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
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选取目标层,并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所述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和最大覆盖次数;
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层位数据;所述层位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顶界面时间和底界面时间;
利用获取的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根据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所述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和偏移距;
利用获取的所述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和检波点纵坐标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
以所述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所述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利用获取的所述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
其中,利用获取的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所述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和横测线面元大小,取用所述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
根据所述索引数据对所述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统一附以面元中心点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以使面元内所有数据具有统一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生成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层的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选取目标层,并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所述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和最大覆盖次数;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层位数据;所述层位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顶界面时间和底界面时间;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所述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和偏移距;
方位角计算单元,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和检波点纵坐标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
振幅获取单元,用于以所述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所述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拟合单元,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
其中,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包括:
取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和横测线面元大小,取用所述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
附加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索引数据对所述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统一附以面元中心点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以使面元内所有数据具有统一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生成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后,进行椭圆拟合,可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精度;并且,可对裂缝储层实现三维预测的同时进行二维预测,提高探井和钻井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裂缝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裂缝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的实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层位数据中目标层的顶界面时间构造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层位数据中目标层的底界面时间构造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地震层位解释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拾取时窗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椭圆拟合的模拟结果实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偏移距——方位角图的实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inline线与crossline线间隔为3的裂缝密度预测效果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inline线与crossline线间隔均为1的裂缝密度预测效果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预测的裂缝密度曲线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预测的裂缝方向曲线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裂缝密度预测结果平面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裂缝预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裂缝预测装置的构成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第三生成单元的构成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振幅获取单元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
步骤102,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取目标层,并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最大覆盖次数;
步骤103,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层位数据;
步骤104,利用获取的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步骤105,根据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和偏移距;
步骤106,利用获取的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
步骤107,以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步骤108,利用获取的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NMO-CMP,Normal MoveOut-Common Middle Point)地震数据可采用SEG-IBM格式,可包括道头信息:纵测线道头(Inline)、横测线道头(Crossline)、炮点横坐标道头(SOU_X)、炮点纵坐标道头(SOU_Y)、检波点横坐标道头(REC_X)、检波点纵坐标道头(REC_Y)、偏移距道头(Offset);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获取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可根据经验值指定该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可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但不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最大覆盖次数,但不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数据。
为节约磁盘空间、提高效率,可先对叠前数据进行分块处理;然后,为每一块叠前数据生成相应的索引数据,该索引数据可采用文本格式,以数据库文件的形式存放;
例如,如下表1所示,索引数据可按列存放,可分为5列:
第1列为linline线号;
第2列为crossline线号,即共中心点动校道集(CDP)的序号,可简称为CDP号;
第3列为CDP道集中首道在本数据体中的道序号;
第4列为CDP道集中尾道在本数据体中的道序号;
第5列为本CDP道集中地震道的总道数。
表1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对应的层位数据;可通过分块处理后,按照每块叠前数据的inline线范围和Xline线范围准备相应的层位数据。
例如,地震数据可分为如下2块:
cmp_L2531-2580.sgy,观测线范围为2531——2580;
cmp_L2581-2630.sgy,观测线范围为2581——2630;
按照观测线的范围可分为相应的部分,其中,第1列为inline线号、第2列为crossline线号、第3列为顶界面时间、第4层为底界面时间;
第1部分:线范围2531——2580的层位数据,可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GDA0000085898860000091
第2部分:线范围2581——2630的层位数据,可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GDA0000085898860000092
在本实施例中,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是方位角很小或者等于零度的地震数据,为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为了预测裂缝地层,可利用获取的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SOU_X)、炮点纵坐标(SOU_Y)、检波点横坐标(REC_X)、检波点纵坐标(REC_Y)和偏移距(Offset)。
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获取的炮点横坐标道头、炮点纵坐标道头、检波点横坐标道头、检波点纵坐标道头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计算公式可如下所示:
方位角=atan[(SOU_X-REC_X)/(SOU_Y-REC_Y)]
在本实施例中,以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可利用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获取的方位角和反射振幅可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椭圆拟合公式可为:
F(θ,φ)=A(θ)+B(θ)cos2φ
其中,F(θ,φ)表示纵波的反射振幅,θ是入射角,φ是相对裂缝方向的方位角,A,B是和方位角无关的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定偏移距,相当于固定了θ;通过代入拾取的反射振幅及其方位角,进行椭圆拟合,可求出长轴方向,得到裂缝的方向;可计算椭圆长轴与短轴的比,得到裂缝密度。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后,进行椭圆拟合,可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精度;并且,可对裂缝储层实现三维预测的同时进行二维预测,提高探井和钻井的成功率。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该裂缝预测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
在本实施例中,该相关参数还可包括:纵测线增量、横测线增量、最小偏移距、最大偏移距、偏移距面元大小、方位角面元大小和平滑参数;
其中,纵测线增量和横测线增量可用于控制工作量,控制inline线数和crossline线数;最小偏移距和最大偏移距可用于控制所利用的叠前数据范围;偏移距面元大小和方位角面元大小可用于控制叠前数据的分组;平滑参数可用于预测结果的平滑。通过上述相关参数,可使裂缝预测更加准确。相关参数不限于此,还可根据具体实施时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他参数。
图3为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的实例图,如图3所示,可对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进行浏览,可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选取部分道集数据。
步骤202,从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中选取部分数据后,进行迭代参数试验处理,以校正相关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可对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进行分块,然后选定一小块数据,进行迭代处理,在预测结果与地质理论解释结果吻合时确定相关参数,以校正该相关参数。
步骤203,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选取目标层,并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所述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最大覆盖次数;
步骤204,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层位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对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共中心点道集数据在叠加前为来自于同一地下反射点的许多道,叠加后多道叠加到一起变为一道,由此获得叠后地震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叠后地震数据来解释要预测的目标层,进行叠后地震数据的解释,获得高信噪比的地震层位数据;层位数据可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顶界面时间和底界面时间。
例如,图4是层位数据中目标层的顶界面时间构造图,图5是层位数据中目标层的底界面时间构造图,图6为地震层位解释剖面图。以上仅对层位数据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对层位数据进行校正;一般情况下目标层的底界面在时间上不能小于顶界面,如果小于,则称为底界面刺穿了顶界面。通过校正,可使底界面位于顶界面之下,使层位数据更加准确。
步骤205,根据纵测线面元大小和横测线面元大小,取用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
步骤206,根据索引数据对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统一附以面元中心点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以使面元内所有数据具有统一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步骤207,根据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和偏移距。
步骤208,利用获取的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
步骤209,以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分别向上、向下延拓半个新时窗;其中,新时窗为拾取时窗加上目标层的时间厚度的1/6至1/5。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层的时间厚度可通过目标层的顶界面时间和底界面时间获得,较佳地,新时窗可为拾取时窗加上目标层的时间厚度的1/5。
步骤210,在新时窗内拾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图7为拾取时窗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以层位数据中的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在拾取时窗内拾取反射振幅。进一步地,还可在新时窗内获取反射振幅,这样,可扩大拾取范围,以防止动校不准而引起的目标层反射波拾取的遗漏。
步骤211,利用获取的所述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
图8为椭圆拟合的模拟结果实例图,如图8所示,以正北为方位零度,可得到理论模拟结果。以上仅为示意性说明,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模拟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进行偏移距、方位角参数的选取,通过获取的所述方位角和偏移距生成偏移距——方位角数据,如下表4所示:
表4
Figure GDA0000085898860000131
表4为偏移距——方位角数据的一个实例,仅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限于此。通过偏移距——方位角数据可得到偏移距——方位角图,然后可通过该偏移距——方位角图选取偏移距、方位角参数,这样,可使裂缝预测的精度更高,预测效果更好。
图9为偏移距——方位角图的一个实例。选取参数的原则可为:各象限均衡考虑,若各象限的偏移距范围不同,可取几个平均值,所取偏移距范围尽量多地包含最宽广的方位角变化范围。例如,对图9所示的偏移距——方位角图进行分析,可选取偏移距范围为200米至2300米,对应的方位角范围可为-80度至+20度。
此外,还可对测线间隔进行试验,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例如,图10为inline线与crossline线间隔为3的裂缝密度预测效果图,图11为inline线与crossline线间隔均为1的裂缝密度预测效果图。
在图10中,数据抽稀预测时,结果图上出现了横向条带分布现象,它与断层相交,这是不正常的;而在图11中,采用逐线逐点来预测时,预测结果没有横向条带分布现象,预测结果顺着断层分布,结果自然,预测效果较好。并且,前者的运算量是后者的三分之一,运算速度是后者的3倍,但效果不佳。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可选择inline线与crossline线间隔为1。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确定的参数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可根据预测结果数据,获得裂缝预测结果图、以及二维曲线图;
例如,图12为预测的裂缝密度曲线图,图13为预测的裂缝方向曲线图,图14为裂缝密度预测结果平面图。如图14所示,沿着断层走向,预测出的裂缝密度最强,远离断层的区域,裂缝密度较弱。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后,进行椭圆拟合,可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精度;并且,可对裂缝储层实现三维预测的同时进行二维预测,提高探井和钻井的成功率。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装置,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1501、第一生成单元1502、第二生成单元1503、第三生成单元1504、信息获取单元1505、方位角计算单元1506、振幅获取单元1507和拟合单元1508;其中,
数据获取单元1501用于获取目标层的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
第一生成单元1502用于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取目标层,并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和层位数据;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最大覆盖次数;
第二生成单元1503用于根据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层位数据;层位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顶界面时间和底界面时间;
第三生成单元1504利用获取的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信息获取单元1505用于根据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和偏移距;
方位角计算单元1506用于利用获取的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
振幅获取单元1507用于以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拟合单元1508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裂缝预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可如实施例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后,进行椭圆拟合,可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精度;并且,可对裂缝储层实现三维预测的同时进行二维预测,提高探井和钻井的成功率。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裂缝预测装置,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1601、第一生成单元1602、第二生成单元1603、第三生成单元1604、信息获取单元1605、方位角计算单元1606、振幅获取单元1607和拟合单元1608;如实施例3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相关参数还可包括:纵测线增量、横测线增量、最小偏移距、最大偏移距、偏移距面元大小、方位角面元大小和平滑参数;但不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相关参数。
如图16所示,该装置还可包括:校正单元1609;
校正单元1609用于从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中选取部分数据后,进行迭代参数试验处理,以校正相关参数。
如图17所示,第三生成单元1604具体可包括:取用单元1701和附加单元1702;其中,
取用单元1701用于根据纵测线面元大小和横测线面元大小,取用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
附加单元1702用于根据索引数据对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统一附以面元中心点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以使面元内所有数据具有统一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如图18所示,振幅获取单元1607具体可包括:延拓单元1801和拾取单元1802;其中,
延拓单元1801用于以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分别向上、向下延拓半个新时窗;其中,新时窗为拾取时窗加上目标层的时间厚度的1/6至1/5;
拾取单元1802用于在新时窗内拾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在本实施例中,该裂缝预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可如实施例2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后,进行椭圆拟合,可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精度;并且,可对裂缝储层实现三维预测的同时进行二维预测,提高探井和钻井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
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选取目标层,并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所述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和最大覆盖次数;
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层位数据;所述层位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顶界面时间和底界面时间;
利用获取的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根据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所述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和偏移距;
利用获取的所述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和检波点纵坐标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
以所述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所述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利用获取的所述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
其中,利用获取的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所述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和横测线面元大小,取用所述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
根据所述索引数据对所述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统一附以面元中心点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以使面元内所有数据具有统一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生成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参数还包括:纵测线增量、横测线增量、最小偏移距、最大偏移距、偏移距面元大小、方位角面元大小和平滑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中选取部分数据后,进行迭代参数试验处理,以校正所述相关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所述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进一步包括:
以所述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分别向上、向下延拓半个新时窗;其中,所述新时窗为所述拾取时窗加上所述目标层的时间厚度的1/6至1/5;
在所述新时窗内拾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4.一种裂缝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层的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以及进行裂缝预测的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和拾取时窗;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选取目标层,并生成对应的索引数据;所述索引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起始道号、结束道号、覆盖次数和最大覆盖次数;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获得叠后地震数据,并利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层位解释,以生成层位数据;所述层位数据包括:纵测线号、横测线号、顶界面时间和底界面时间;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横测线面元大小以及索引数据,将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由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生成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获取每个地震道的道头信息;所述道头信息包括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检波点纵坐标和偏移距;
方位角计算单元,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炮点横坐标、炮点纵坐标、检波点横坐标和检波点纵坐标计算每个地震道的方位角;
振幅获取单元,用于以所述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利用所述拾取时窗获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拟合单元,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方位角和反射振幅进行椭圆拟合,以确定裂缝方向和裂缝密度;
其中,所述第三生成单元具体包括:
取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纵测线面元大小和横测线面元大小,取用所述常规窄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
附加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索引数据对所述相邻的多个共中心点道集统一附以面元中心点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以使面元内所有数据具有统一的纵测线号和横测线号,生成所述常规宽方位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缝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参数还包括:纵测线增量、横测线增量、最小偏移距、最大偏移距、偏移距面元大小、方位角面元大小和平滑参数;所述装置还包括:
校正单元,用于从所述叠前共中心点动校道集地震数据中选取部分数据后,进行迭代参数试验处理,以校正所述相关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缝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幅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延拓单元,用于以所述目标层为拾取中心,分别向上、向下延拓半个新时窗;其中,所述新时窗为所述拾取时窗加上所述目标层的时间厚度的1/6至1/5:
拾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新时窗内拾取每个地震道的反射振幅。
CN2010102059834A 2010-06-12 2010-06-12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907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59834A CN101907725B (zh) 2010-06-12 2010-06-12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59834A CN101907725B (zh) 2010-06-12 2010-06-12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725A CN101907725A (zh) 2010-12-08
CN101907725B true CN101907725B (zh) 2011-12-28

Family

ID=4326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59834A Active CN101907725B (zh) 2010-06-12 2010-06-12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77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253A (zh) * 2011-12-30 2012-07-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陡倾角地层及裂缝地震偏移方法和装置
CN104570086A (zh) * 2013-10-29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415B (zh) * 2011-04-19 2013-03-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裂缝等效介质模型的地震响应模式建立方法
CN102565855B (zh) * 2012-01-02 2015-04-22 吉林大学 油田压裂地面微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CN103324770B (zh) * 2012-03-21 2016-01-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的有效天然裂缝平面分布规律的预测方法
CN102788994B (zh) * 2012-07-12 2015-01-21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裂缝的确定方法
CN103076633B (zh) * 2012-09-20 2014-10-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检测油气储层中裂缝走向方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15996B (zh) * 2012-12-31 2014-03-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钻前预测高陡构造地层漏失速率的方法
CN103257363B (zh) * 2013-05-21 2015-09-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探测地下裂缝性储层中裂缝倾角的方法
CN103486971B (zh) * 2013-08-14 2016-07-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地铁隧道裂缝宽度检测及校正算法
CN104635269B (zh) * 2013-11-13 2017-06-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叠前方位角道集预测火成岩裂缝型储层的方法
CN103869359A (zh) * 2014-02-25 2014-06-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纵波多方位属性椭圆拟合预测裂缝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26618B (zh) * 2014-04-25 2016-09-2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柱面拟合三维地震数据体断裂检测方法
CN105445787B (zh) * 2014-08-11 2017-10-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最优方位子体相干的裂缝预测方法
CN105445802A (zh) * 2014-09-04 2016-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频谱约束的高精度时深校正方法
CN104358564A (zh) * 2014-10-31 2015-0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造成因泥岩裂缝预测方法
CN104502997B (zh) * 2015-01-22 2017-06-1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裂缝密度曲线预测裂缝密度体的方法
CN105445814B (zh) * 2015-11-09 2018-07-03 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窄方位角资料的方位各向异性属性差裂缝预测方法
CN107422371A (zh) * 2016-05-23 2017-12-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沿测线方向的叠前数据avo(a)属性提取方法
CN106405644B (zh) * 2016-08-30 2018-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305598B (zh) * 2019-07-29 2024-05-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复杂地质异形体储层预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CN110286410B (zh) * 2019-08-06 2020-06-0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绕射波能量的裂缝反演方法和装置
CN112799135B (zh) * 2019-11-14 2024-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裂缝储层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2006812B2 (en) 2020-04-23 2024-06-11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eismic fracture prediction
CN111911146B (zh) * 2020-08-17 2023-04-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裂缝交汇图版的储层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CN113075727B (zh) * 2021-02-20 2023-09-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振幅方位导数的储层裂缝分布特征确定方法及***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7194B2 (en) * 2006-09-12 2008-11-25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iscriminating natural fracture- and stress-induced sonic anisotrop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mage and sonic logs
CN101290355A (zh) * 2007-04-17 2008-10-22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碳酸盐岩油气藏构造的方法
CN102012521B (zh) * 2010-10-27 2013-03-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中叠前裂缝的检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253A (zh) * 2011-12-30 2012-07-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陡倾角地层及裂缝地震偏移方法和装置
CN104570086A (zh) * 2013-10-29 2015-04-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CN104570086B (zh) * 2013-10-29 2017-05-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共偏移距共方位角域进行叠前裂缝预测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725A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7725B (zh) 裂缝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9425896B (zh) 白云岩油气储层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
US7769546B2 (en) Method for indexing a subsurface volume for the purpose of inferring geologic information
CN102012521B (zh)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中叠前裂缝的检测方法
CA2712465C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subsurface volume of interest
CA2741888C (en) 4d seismic signal analysis
US10371842B2 (en) Anisotropy analysis using direct and reflected arrivals in seismic survey data
US7027354B2 (en) Method of obtaining pore pressure and fluid saturation changes in subterranean reservoirs by forward modeling
US20120173149A1 (en) Method of assessing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candidate
CN107678063B (zh) 一种基于等级相关分析的多分量转换波裂缝预测方法
CA2349840A1 (en) Hydrocarbon edge detection using seismic amplitude
CN108957548B (zh) 一种多波多分量联合观测地震页岩气富集区预测方法
CN107728204A (zh) 基于叠前纵波各向异性的裂缝预测方法及***
US8639442B2 (en) Identifying invalid seismic data
CN106468781B (zh) 一种基于最小熵旋转法的裂缝预测方法
CN106324682B (zh) 一种应用于冻土层地区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
CN102073064A (zh) 一种利用相位信息提高速度谱分辨率的方法
CN103149588A (zh) 一种利用井震标定计算vti各向异性参数的方法及***
CN113568046B (zh) 裂缝方位约束的多维信息裂缝表征方法
CN111308558B (zh) 页岩气水平井纵波时差校正方法
CN110967751B (zh) 基于地面浅井监测的微地震事件的定位方法及存储介质
Luo et al. Abnormal transmission attenuation and its impact on seismic-fracture prediction—A physical modeling study
CN116500679A (zh) 一种井震标定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CN110780345A (zh) 一种隧道超前地震探测地震数据的三维速度分析方法
CN112649851A (zh) 一种横波***垂直地震剖面裂缝预测方法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