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5896A - 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15896A
CN101815896A CN200880109813A CN200880109813A CN101815896A CN 101815896 A CN101815896 A CN 101815896A CN 200880109813 A CN200880109813 A CN 200880109813A CN 200880109813 A CN200880109813 A CN 200880109813A CN 101815896 A CN101815896 A CN 101815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arrangement
cold cathode
cathode fluorescent
light
dischar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9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内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15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15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源装置(3)包括:冷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a~20h);点亮驱动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CCFL驱动电路(驱动电路)(T);和将来自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光向规定方向反射的反射片(反射层)(19),在反射片(19)设置有:在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长度方向上从CCFL驱动电路(T)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的第一反射部(19a);和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的第二反射部(19b)。

Description

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使用冷阴极荧光管等放电管的背光源装置和使用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与以往的布劳恩管相比具有薄型、轻量等优点的平板显示器,在液晶电视、监视器、便携式电话等中广为利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发光的照明装置(背光源装置)和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通过对来自设置在背光源装置中的光源的光发挥光闸的作用,从而显示所希望的图像。
上述背光源装置,按照相对液晶面板的光源的配置方法,大致分为直下型和边缘型。另外,在背光源装置中,一般提供使用冷阴极荧光管等放电管的元件作为光源。
另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23103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设置有:上述多个冷阴极荧光管、和点亮驱动各冷阴极荧光管的驱动电路,该背光源装置从与上述液晶面板相对配置的发光面对液晶面板射出面状的照明光。
另外,在该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构成为在冷阴极荧光管的下方设置金属制的反射板,使来自冷阴极荧光管的光向液晶面板侧反射的结构,能够提高来自该冷阴极荧光管的光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由于在冷阴极荧光管(放电管)与反射板(反射层)之间等存在的寄生电容导致产生漏电流。因此,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存在冷阴极荧光管的寿命因上述漏电流而降低的问题。
具体而言,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由于漏电流,在冷阴极荧光管的内部流通的灯电流随着远离驱动电路而降低,冷阴极荧光管的管壁温度也随着远离驱动电路而成为较低温度。因为产生这样的管壁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所以在冷阴极荧光管的内部,被封入的水银向温度较低的部分即远离驱动电路的低压侧的部分移动。
其结果为,在现有的背光源装置中,在冷阴极荧光管中,在靠近驱动电路的高压侧部分的水银变得较少,该冷阴极荧光管将不能进行点亮动作,发生寿命降低。
另外,也考虑使用合成树脂制的反射片件代替上述反射板,但在使用这样的反射片件的情况下,由于冷阴极荧光管的设置数或驱动电压等,背光源装置的散热性可能会显著降低,还可能会产生下述其它问题:设置在背光源装置中的光学片(包括反射片件)产生挠曲等变形,或者因该变形导致产生发出声响的现象。
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因漏电流导致放电管的寿命降低的背光源装置,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管;
与上述放电管连接、并且点亮驱动该放电管的驱动电路;和
将来自上述放电管的光向规定方向反射的反射层,
在上述反射层,在上述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上述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正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背光源装置的反射层中,在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由此,与上述现有例不同,能够防止漏电流产生,能够防止因该漏电流而导致放电管的寿命降低。
另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具备:将来自上述放电管的光向规定方向引导的导光板;和以包围上述放电管的方式设置的、并且对来自该放电管的光进行反射而使该光向上述导光板的内部入射的反射部件,并且,
在上述反射部件,在上述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上述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
这种情况下,在具备上述导光板和反射部件的边缘型背光源装置中,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由于漏电流导致放电管的寿命降低。
另外,优选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具有收容上述放电管的框体,并且,
在上述框体,在上述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上述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发生由于漏电流导致放电管的寿命降低。
另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上述非导电性部件使用光反射率高的合成树脂,
上述导电性部件优选使用光反射率高的金属。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构成来自放电管的光的利用效率卓越的背光源装置。
另外,在上述背光源装置中,上述非导电性部件优选使用具有耐UV性和耐热性的合成树脂。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构成难以发生经年劣化的背光源装置,该经年劣化是指由于来自放电管的紫外线或热导致变质或变形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上述任一个背光源装置。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因为使用能够防止因漏电流而导致放电管的寿命降低的背光源装置,所以能够容易地构成长寿命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防止因漏电流而导致放电管的寿命降低的背光源装置,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截面图。
图2是说明上述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
图3是说明图1所示的冷阴极荧光管和反射片的关系的图。
图4是说明利用上述反射片的效果的图,是表示灯电流在冷阴极荧光管流通的图表。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截面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反射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结构部件的尺寸并不如实表示实际的结构部件的尺寸和各结构部件的尺寸比例等。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截面图。图2是说明上述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在图1中,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设置有:以图的上侧作为视认侧(显示面侧)设置的作为显示部的液晶面板2;和配置在液晶面板2的非显示面侧(图的下侧)的、产生对该液晶面板2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的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3。
液晶面板2包括:液晶层4;夹持液晶层4的一对透明基板5、6;和分别设置在透明基板5、6的各外侧表面上的偏光板7、8。另外,在液晶面板2,设置有用于驱动该液晶面板2的驱动器9和通过挠性印刷基板11与驱动器9连接的驱动电路装置10,液晶面板2构成为能够按照像素单位驱动液晶层4。这样,在液晶面板2,经由偏光板7入射的上述照明光的偏光状态通过液晶层4被调制,并且,通过偏光板8的光量被控制,由此显示所希望的图像。
在背光源装置3,设置有:构成为在图的上侧(液晶面板2侧)开口的有底状的结构,并且收容后述的冷阴极荧光管(放电管)的框体12;和设置在框体12的液晶面板2侧的框状的框架13。另外,框体12和框架13,分别由合成树脂和金属形成,在框架13的上方设置有液晶面板2的状态下,被截面L字状的边框14夹持。由此,背光源装置3被安装在液晶面板2,作为来自该背光源装置3的照明光向液晶面板2入射的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1而被一体化。
另外,背光源装置3具备:按照覆盖框体12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的扩散板15、在扩散板15的上方设置于液晶面板2侧的光学片17、和设置在框体12的内表面的反射片19。如后文详述,在该反射片19使用有合成树脂和金属,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漏电流产生。
另外,在背光源装置3,在反射片19的上方相互平行地排列有作为线状光源的多个例如8根冷阴极荧光管(CCFL)20a、20b、20c、20d、20e、20f、20g、20h。而且,这些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隔开一定的间隔(pitch)尺寸等间隔地排列,来自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光从与液晶面板2相对配置的背光源装置3的发光面作为上述照明光出射。
扩散板15,使用例如厚度2mm左右的长方形状的合成树脂或玻璃材料形成,将来自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光(包括由反射片19反射的光)扩散,向光学片17侧射出。另外,扩散板15的四边侧载置在设置于框体12的上侧的框状的表面上,以隔着可弹性变形的按压部件16而被框体12的该表面与框架13的内表面夹持的状态,被安装进背光源装置3的内部。进一步,在扩散板15的大致中央部被设置在反射片19上的透明的支承部件(未图示)支承,防止向框体12的内侧挠曲。
另外,扩散板15被可移动地保持在框体12与按压部件16之间,即使当由于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发热、和框体12的内部的温度上升等热的影响,造成该扩散板15产生伸缩(塑性)变形时,按压部件16通过弹性变形吸收该塑性变形,使来自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光的扩散性尽可能不降低。另外,在使用比合成树脂耐热的玻璃材料的扩散板15的情况下,难以产生由于上述热的影响造成的弯曲、变黄、热变形等,从这一点看较为优选。
光学片17包括例如由厚度为0.5mm左右的合成树脂薄膜形成的扩散片,按照将朝向液晶面板2的上述照明光适当扩散而使该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的显示品质提高的方式构成。另外,在光学片17,根据需要适当地层叠有用于提高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的显示品质等的棱镜片、偏光片等公知的光学片部件。并且,光学片17构成为下述结构:将从扩散板15射出的光变换为具有规定的亮度(例如,10000cd/m2)以上并且均匀的亮度的面状光,作为照明光向液晶面板2侧入射。另外,除上述的说明之外,例如也可以在液晶面板2的上方(显示面侧)适当地层叠用于调整该液晶面板2的视野角的扩散片等光学部件。
另外,在光学片17,在例如液晶显示装置1实际使用时成为上侧的图1的左端边侧的中央部,形成有向该图左侧突出的突出部。这样,在光学片17,仅上述突出部隔着弹性部件18被框架13的内表面和按压部件16夹持,该光学片17以可伸缩的状态组装在背光源装置3的内部。
由此,光学片17的结构为,即使当由于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发热等上述热的影响导致伸缩(塑性)变形产生时,以上述突出部为基准的自由的伸缩变形成为可能,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在该光学片17产生皱折、挠曲等。其结果为,在液晶显示装置1,因为光学片17的挠曲等而在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产生亮度不均等的显示品质的降低的状况被尽可能地防止。
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使用直管状的荧光灯型的荧光管,设置在其两端部的电极部(未图示)由框体12的外侧支承。另外,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使用直径为3.0~4.0mm左右的发光效率卓越的被细管化的荧光管,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由未图示的光源保持具以分别与扩散板15和反射片19的距离保持为规定距离的状态,保持在框体12的内部。
另外,冷阴极荧光管20a~20h按照其长度方向平行于与重力的作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配置。由此,在冷阴极荧光管20a~20h,防止封入其内部的水银(蒸汽)因重力的作用而在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侧集中,灯寿命得到大幅提高。
另外,参照图2,在背光源装置3设置有:进行多个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驱动控制的控制部21;和针对每个冷阴极荧光管20a~20h设置的作为驱动电路的CCFL驱动电路T,其根据来自控制部21的驱动信号点亮驱动对应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另外,背光源装置3具备灯电流检测电路RC,其针对每个冷阴极荧光管20a~20h设置,检测出在对应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中流通的灯电流值,在背光源装置3,由各灯电流检测电路RC检测出的灯电流值,经由与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对应地设置的反馈电路FB1、FB2、FB3、FB4、FB5、FB6、FB7和FB8,向控制部21输出。
另外,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以例如600V的启动电压开始点亮动作,在点亮时以400Vrms进行点亮动作。
另外,在控制部21,改变背光源装置3的发光面的亮度的调光指示信号从外部输入,液晶显示装置1构成为,用户能够适宜地改变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的亮度(明亮度)。即,在液晶显示装置1,例如当用户对设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侧的用于调整上述显示面的亮度的亮度调整部(未图示)进行操作指示时,对应于该操作指示的上述调光指示信号从亮度调整部输入到控制部21。这样,控制部21按照输入的调光指示信号,决定对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供给电流值的目标值。之后,控制部21,根据已决定的目标值生成对各CCFL驱动电路T的驱动信号并进行输出,使得在对应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中流通的灯电流值发生变化。
其结果为,从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射出的出射光的光量,根据调光指示信号而变化,背光源装置3的发光面的亮度和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的亮度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而被适当地改变。
另外,向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实际供给的灯电流值,经由对应的灯电流检测电路RC和反馈电路FB1~FB8,作为检测电流值反馈到控制部21。然后,在控制部21,通过执行反馈控制而维持用户所希望的亮度的显示,其中,反馈控制使用检测电流值和基于上述调光指示信号而决定的供给电流值的目标值。
此处,参照图3,对上述反射片19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3是说明图1所示的冷阴极荧光管和反射片的关系的图。
在图3中,反射片19构成使来自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光向规定方向(液晶面板2侧的方向)反射的反射层,能够有效地使从阴极荧光管20a~20h发出的光向扩散板15侧反射,提高该光的利用效率和扩散板15的亮度。
另外,在反射片19,在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长度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上从CCFL驱动电路T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设置有使用非导电性部件的第一反射部19a,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设置有使用导电性部件的第二反射部19b。
具体而言,在反射片19,从CCFL驱动电路T侧依次一体地设置有第一反射部19a和第二反射部19b。另外,在反射片19,作为上述规定的距离,采用例如左端P1和右端P2之间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的1/3。即,第一反射部19a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L1,是第二反射部19b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L2的1/2。
另外,上述非导电性部件,使用例如聚碳酸酯树脂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等白色且光反射率高的合成树脂。
另一方面,关于导电性部件,使用例如铝或银等光反射率高的金属(包括实施镜面加工的金属)作为导电性部件。像这样,第一和第二反射部19a、19b选择光反射率较高的材料,能够实现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光利用效率的提高。
另外,在第一反射部19a,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耐UV性和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构成为尽可能不产生因来自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紫外线或热等引起的变质和变形。另外,通过设置第二反射部19b,能够防止在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产生的热的散热性的降低,因而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光学片17等产生变形。
另外,除上述说明之外,也可以在第一反射部19a和第二反射部19b的扩散板15侧的表面上涂布光反射率较高的白色等的涂料。
接着,参照图4对反射片19的效果进行具体说明。
图4是说明上述反射片的效果的图,是表示在冷阴极荧光管中流通的灯电流的图表。
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中,从CCFL驱动电路T侧的左端P1至点P2为止使用上述第一反射部19a,所以在该第一反射部19a与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之间不存在寄生电容,不产生漏电流。因此,在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内部流通的灯电流(管电流),与如图4中虚线51所示的产生漏电流的情况不同,如该图4中实线50所示,在左端P1与右端P2之间为大致均匀的值。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中,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中管壁温度分布也成为大致均匀的分布。
其结果为,在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内部,与上述现有例不同,能够可靠地防止被封入内部的水银从左端P1侧(高压侧)向右端P2侧(低压侧)移动,使水银大致均匀地存在,能够防止由漏电流引起的无法点亮。另外,如以上所述,因为能够防止漏电流的产生,所以在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能够使在长度方向上的发光量大致一致,能够防止由漏电流引起的亮度倾斜(亮度不均)的产生。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中,在反射片(反射层)19设置有分别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和导电性部件的第一反射部和第二反射部19a和19b。另外,在反射片19,在冷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a~20h的长度方向上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第一反射部19a,在超出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第二反射部19b。由此,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与上述现有例不同,如图4中直线50所示,能够防止漏电流产生,能够防止由该漏电流导致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寿命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使用能够防止由漏电流引起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寿命降低的背光源装置3,所以能够容易地构成长寿命的液晶显示装置1。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于使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的1/3的尺寸作为规定的距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的反射片19只要能够利用CCFL驱动电路T侧的第一反射部19a防止漏电流的产生即可,能够根据构成该第一反射部19a的非导电性部件的材质、厚度、冷阴极荧光管(放电管)20a~20h的驱动电压等,适当地改变上述规定的距离。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在图中,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的不同点是,代替合成树脂制的框体,而使用具有合成树脂制的第一框体部和金属制的第二框体部的框体。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即,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中,框体22与反射片19相同,具备分别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和导电性部件的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22a和22b。第一框体部22a,设置于在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长度方向上从CCFL驱动电路T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例如,从左端部至点P2为止的部分)。另一方面,第二框体部22b,设置在超出上述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例如,从点P2至右端部为止的部分)。
通过以上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中,因为在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长度方向上从CCFL驱动电路T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设置有使用非导电性部件的第一框体部22a,所以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漏电流引起的冷阴极荧光管20a~20h的寿命降低的发生。
[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截面图。在图中,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的不同点是,采用具有导光板和反射器的边缘型结构,并且,反射器中使用合成树脂和金属,其中,导光板将来自冷阴极荧光管的光向规定方向引导,反射器按照包围冷阴极荧光管的方式设置并且使来自该冷阴极荧光管的光向导光板入射。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即,如图6例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中,一根冷阴极荧光管30沿着与该图6的纸面垂直的方向设置。该背光源装置3具备按照包围冷阴极荧光管30的方式设置的截面コ字状的反射器31、和入射有来自冷阴极荧光管30的光并将该光向规定方向(图6的左右方向)引导的导光板32,构成边缘型的背光源装置。
另外,在该背光源装置3中,反射片19以兼用作合成树脂制的框体12′的底面的方式,设置在导光板32的下方,安装于该框体12′。
此处,参照图7对反射器31进行具体的说明。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反射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反射器31形成有能够配置冷阴极荧光管30的截面矩形状的空间,反射器31构成反射部件,其将来自所配置的冷阴极荧光管30的光反射而使该光入射到导光板32。另外,在反射器31,与反射片19相同地,设置有分别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和导电性部件的第一反射器部和第二反射器部31a和32b。
第一反射器部31a,设置于在冷阴极荧光管30的长度方向上从设置有该冷阴极荧光管30的高压电极的端部(即,连接有CCFL驱动电路T的电极端部)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另一方面,第二反射器部31b,设置于超出上述规定的距离的部分。
通过以上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3中,因为在冷阴极荧光管30的长度方向上从设置有该冷阴极荧光管30的高压电极的端部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设置有使用非导电性部件的第一反射器部31a,所以在具备导光板32和反射器(反射部件)31的边缘型的背光源装置3中,能够可靠地防止由漏电流引起的冷阴极荧光管(放电管)30的寿命降低的产生。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全部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规定,与其所述的结构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说明中,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应用于具备利用放电管的光显示图像、文字等信息的非发光型的显示部的各种显示装置。具体而言,能够在半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或使用液晶面板作为光阀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中适当地使用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
另外,除上述说明外,本发明也能够作为下述发光装置的背光源装置适当地使用,这些发光装置是:对X光照片照射光的X线照片观察箱(showcasten)或用于对照片底片等照射光从而使其容易视认的灯箱、对设置在招牌或车站内的壁面等的广告等进行照亮的发光装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使用冷阴极荧光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放电管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使用热阴极荧光管或氙荧光管等其它的放电荧光管、或U型管、类U型管等非直管状的放电荧光管。
即,本发明的背光源装置设置有放电管、将放电管点亮驱动的驱动电路、和将来自放电管的光向规定方向反射的反射层,在反射层,在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即可,放电管的种类、设置数、驱动方式或驱动电路的结构等均不限定于上述方式。
另外,在使用上述氙荧光管等少水银的放电荧光管的情况下,能够构成具有与重力作用方向平行排列的放电管的、长寿命的背光源装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于在冷阴极荧光管(放电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设置CCFL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并从该冷阴极荧光管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驱动该冷阴极荧光管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放电管的两侧分别设置驱动电路并从两侧驱动该放电管。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反射层,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使用导电性部件构成,以夹着该中央部的方式分别接近驱动电路而设置的两端部使用非导电性部件构成。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或PET树脂等合成树脂作为非导电性部件,并且使用铝或银等金属作为导电性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非导电性部件和导电性部件各自并不限定于此。
但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在非导电性部件和导电性部件分别使用光反射率较高的合成树脂和金属的情况下,因为能够容易地构成来自放电管的光的利用效率卓越的背光源装置,所以较为优选。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在非导电性部件使用具有耐UV性和耐热性的合成树脂的情况下,因为能够容易地构成难以发生经年劣化的背光源装置,所以较为优选,上述经年劣化是指由于来自放电管的紫外线或热导致的变质或变形的产生。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使用合成树脂(非导电性部件)构成框体整体或框体的一部分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根据设置在放电管侧的反射层的材质或厚度等,也能够使用金属等导电性部件。即,当能够通过上述反射层防止漏电流的产生时,也能够使用导电性部件构成框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能够防止由于漏电流导致放电管的寿命降低的背光源装置和使用它的显示装置有用。

Claims (6)

1.一种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管;
与所述放电管连接、并且点亮驱动该放电管的驱动电路;和
将来自所述放电管的光向规定方向反射的反射层,
在所述反射层,在所述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来自所述放电管的光向规定方向引导的导光板;和以包围所述放电管的方式设置的、并且对来自该放电管的光进行反射而使该光向所述导光板的内部入射的反射部件,并且,
在所述反射部件,在所述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述放电管的框体,并且,
在所述框体,在所述放电管的长度方向上从所述驱动电路至规定的距离为止的部分使用非导电性部件,在超出该规定的距离的部分使用导电性部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导电性部件使用光反射率高的合成树脂,
所述导电性部件使用光反射率高的金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导电性部件使用具有耐UV性和耐热性的合成树脂。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装置。
CN200880109813A 2007-10-01 2008-07-16 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8158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7790 2007-10-01
JP2007-257790 2007-10-01
PCT/JP2008/062795 WO2009044579A1 (ja) 2007-10-01 2008-07-16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15896A true CN101815896A (zh) 2010-08-25

Family

ID=4052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813A Pending CN101815896A (zh) 2007-10-01 2008-07-16 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25573A1 (zh)
CN (1) CN101815896A (zh)
WO (1) WO20090445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1583A (zh) * 2012-07-02 2015-01-2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3849B2 (ja) * 1990-04-24 1997-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平面光源装置
JP3533563B2 (ja) * 1998-11-12 2004-05-31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00050379A (ko) * 1999-01-08 2000-08-05 윤종용 액정표시기 모듈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EP1564479A4 (en) * 2002-09-30 2008-01-23 Sharp Kk BACKLIGHT UNIT AND THIS U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JP2004220980A (ja) * 2003-01-16 2004-08-05 Tama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6039487A (ja) * 2004-07-30 2006-02-09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75593B1 (ko) * 2004-08-27 2011-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60054826A (ko) * 2004-11-16 2006-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 시트, 이를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표시장치
KR20060058554A (ko) * 2004-11-25 2006-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1583A (zh) * 2012-07-02 2015-01-28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4321583B (zh) * 2012-07-02 2016-08-24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25573A1 (en) 2010-09-09
WO2009044579A1 (ja) 200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9427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8169566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060089014A (ko) 표시장치
CN102597603A (zh) 面状照明装置和具备它的显示装置
US8054402B2 (en) Optical member,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273317B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a double-sided LCD device
KR101016564B1 (ko) 양방향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양방향액정표시장치
CN10102550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7519172A (ja) 照明システム
US20070035950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module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WO2017008326A1 (zh) 双面显示器
US9405149B2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EP1892564A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815896A (zh) 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2620218A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080007968A1 (en) Double-layer lamp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same field of the invention
US8727562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8023066B2 (en) One-piec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US20130336000A1 (en) Led light bar and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US20100202132A1 (en) Black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9110198B2 (en) Backlight module
KR10054625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구동장치
CN101765738B (zh) 背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KR20060005154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0825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