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7503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7503A
CN101807503A CN201010114696A CN201010114696A CN101807503A CN 101807503 A CN101807503 A CN 101807503A CN 201010114696 A CN201010114696 A CN 201010114696A CN 201010114696 A CN201010114696 A CN 201010114696A CN 101807503 A CN101807503 A CN 101807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layer
electrode
plasma display
prebasal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元喜
朴埈镛
郑柱湜
宋守彬
黄义晶
孙承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806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08244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057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11770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7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7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8Dielectric or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1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高的效率,且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彼此面对;构件部分,插设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且包括设置在主放电空间两侧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分别具有窄的宽度且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突出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其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沿主放电空间中的阶梯表面划分阶梯空间;放电电极对,交替设置在前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引起相互放电;电介质层,形成在前基板上,以覆盖放电电极对,并且槽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形成在电介质层中;以及寻址电极,形成在后基板上且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背景技术
通常,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是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利用等离子体放电形成的紫外(UV)线来激发磷光体并利用从被激发的磷光体产生的可见光来形成图像。
在常规PDP中,划分多个放电单元的阻挡肋插设在设置有放电电极的上基板与设置有寻址电极的下基板之间,使得上基板与下基板彼此面对地附着,并且适量的放电气体被注入到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放电单元中。之后,放电电压施加到放电电极,激发涂覆在放电单元上的磷光体并利用从被激发的磷光体产生的可见光形成图像。
图1是常规的交流电(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10的局部截面图。参照图1,常规的AC PDP 10包括:上面板50,在该上面板50上向用户显示图像;下面板60,与上面板50结合且与上面板50平行。放电维持电极对12(其中,Y电极31和X电极32形成一对)设置在上面板50的前基板11上,寻址电极22设置在下面板60的面对前基板11的后基板21上,以与Y电极31和X电极32交叉。
Y电极31和X电极32的每个包括透明电极31a和32a以及汇流电极31b和32b。由成对的Y电极31和X电极32以及与该对Y电极31和X电极32交叉的寻址电极22形成的空间是单位单元且构成一个放电部分。前电介质层15和后电介质层25分别形成在前基板11和后基板21上,以埋入每个X电极32、每个Y电极31以及寻址电极22。保护层16由氧化镁(MgO)形成在前电介质层15上,阻挡肋30形成在后电介质层25前面以保持放电距离并防止放电单元之间的电串扰和光串扰。磷光体层26涂覆在阻挡肋30的两侧以及后电介质层25的没有形成阻挡肋30的整个表面上。
在常规AC PDP 10中,没有对前电介质层15实施特定的工艺。因此,形成在被施加电压的透明电极中的等离子体在维持放电期间沿透明电极的电极侧分散到整个单位单元中。在这种情形下,当等离子体接触阻挡肋30时,产生电子和离子的损失,对放电没有用的电流的量增加,从而降低了单位单元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具有高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该PDP在低功率下被驱动且获得高的发光亮度。
额外的方面将在以下的描述中被部分阐述,并从该描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习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彼此面对;构件部分(element portions),插设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并包括设置在主放电空间两侧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分别具有窄的宽度且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突出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其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沿主放电空间中的阶梯表面划分阶梯空间(stepped space);放电电极对(discharge electrode pairs),交替设置在前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引起相互放电(mutual discharge);电介质层,形成在前基板上以覆盖放电电极对,并且槽(grooves)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形成在电介质层中;以及寻址电极,形成在后基板上且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槽可以排列在由构件部分定义的单位单元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槽可以与构件部分分隔开预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形成有槽的电介质层的厚度可以小于未形成槽的电介质层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槽可以平行于主放电空间中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的分离方向(separation direction)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PDP还可以包括覆盖电介质层的保护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彼此面对;构件部分,插设在前基板与后基板之间,并包括设置在主放电空间两侧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分别具有窄的宽度且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突出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其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沿主放电空间中的阶梯表面划分阶梯空间;放电电极对,交替设置在前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引起相互放电;电介质层,形成在前基板上,以覆盖放电电极对且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及寻址电极,形成在后基板上且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额外的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以下的描述中被部分阐述,且从该描述而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习知。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以及优点将变得明显且更容易理解,附图中:
图1是常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局部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剖取的垂直截面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V-IV剖取的垂直截面图;
图5是图2的PDP的等离子体效率与常规PDP的等离子体效率的比较图;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示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篇指代相同的元件。在这点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给出的描述。从而,以下仅仅通过参照附图描述了实施例,以解释本说明书的方面。
此外,应当理解,当这里描述第一层或膜“形成在”或“设置在”第二层或膜“上”时,第一层或膜可以直接形成或设置在第二层或膜上,或者第一层或膜与第二层或膜之间可以存在***的层或膜。此外,如这里所用,术语“形成在...上”被使用为与“位于...上”或“设置在...上”具有相同的含义,并不意欲限制相关的任何特定的制造工艺。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剖取的垂直截面图,图4是沿图2的线IV-IV剖取的垂直截面图。
PDP包括:前基板110和后基板120,彼此面对且在两者之间具有间隔;以及构件部分,包括定义多个单位单元S的水平构件部分124和垂直构件部分126。例如,阻挡壁包括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水平构件部分124以及与水平构件部分124的延伸方向交叉地延伸的垂直构件部分126,从而定义准矩形的单位单元S。
每个单位单元S表示最小的光发射单元,该光发射单元包括形成以产生相互显示放电的放电电极对(X,Y)以及与放电电极对(X,Y)交叉地延伸的寻址电极122。每个单位单元S由水平构件部分124和垂直构件部分126定义,由此形成独立于相邻单位单元S的光发射区域。每个单位单元S包括主放电空间S1和形成在主放电空间S1两侧的阶梯空间S2。放电电极对(X,Y)包括产生显示放电的维持电极X和扫描电极Y。每个维持电极X包括由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113X以及电接触透明电极113X且形成电源线的汇流电极112X。每个扫描电极Y包括由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113Y以及电接触透明电极113Y且形成电源线的汇流电极112Y。透明电极113X和113Y具有大的宽度,由此形成跨过每个单位单元S的大面积的放电电场。汇流电极112X和112Y具有小的宽度从而不阻挡可见光,并形成向透明电极113X和113Y传输驱动信号的电源线。
放电电极对(X,Y)可以埋入在电介质层114中,以被保护而不与参与显示放电的带电粒子直接碰撞。电介质层114可以用由MgO薄膜形成的保护层115覆盖。保护层115可以诱发二次电子发射,从而对放电激活有贡献。
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可以彼此交替。备选地,如图1所示,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可以布置为使得同种电极在相邻的放电单元中彼此相邻。如图1所示,顺次布置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X、维持电极X和扫描电极Y,从而单位单元S中的维持电极X可以与相邻单位单元S中的维持电极X相邻,类似地,单位单元S中的扫描电极Y可以与相邻单位单元S中的扫描电极Y相邻。由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这种布置,所以可以防止显示放电跨越单元边界发生的错误放电,可以减少无效功耗,并可以提高驱动效率。
参照图2和图3,寻址电极122布置在后基板120上。寻址电极122与扫描电极Y一起进行寻址放电。寻址放电代表这样的辅助放电,该辅助放电通过在显示放电之前发生且因此在每个单位单元S中积累引火粒子(primingparticle)而帮助显示放电。寻址放电主要发生在存在于阶梯化的水平构件部分124上的阶梯空间S2内。换言之,扫描电极Y和寻址电极122在阶梯空间S2中或者在与阶梯空间S2相邻的区域中彼此交叉,并且当施加到扫描电极Y和寻址电极122的放电电压通过电介质层114的覆盖扫描电极Y的部分和水平构件部分124的存在于寻址电极122上的部分而集中在阶梯空间S2中时,足够用于放电点火(discharge firing)的高电场形成在阶梯空间S2中。阶梯空间S2不被其它壁结构人为地分隔,而是相反从主放电空间S1延伸,以与主放电空间S1形成单个单位单元S。由于寻址放电而在阶梯空间S2中形成的引火粒子自然地扩散到主放电空间S1而参与显示放电。阶梯空间S2由阶梯化的水平构件部分124定义,且与主放电空间S1的尺寸相比具有较小的尺寸。
寻址电极122可以被埋入在形成于后基板120上的电介质层121中,且水平构件部分124和垂直构件部分126可以形成在由电介质层121提供的平面上。水平构件部分124沿一个方向延伸,垂直构件部分126与水平构件部分124的延伸方向交叉地延伸,且水平构件部分124和垂直构件部分126可以形成定义具有准矩形形状的单位单元S的矩阵图案。例如,水平构件部分124可以平行于扫描电极Y延伸,而垂直构件部分126可以平行于寻址电极122延伸。
每个水平构件部分124包括: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具有大的宽度;以及第三构件124c和第四构件124d,分别形成在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上且具有小的宽度,从而水平构件部分124具有阶梯形状。由水平构件部分124定义的阶梯空间S2存在于扫描电极Y和寻址电极122之间,且扫描电极Y和寻址电极122在阶梯空间S2中产生寻址放电。电介质层114(或者保护层115)覆盖扫描电极Y的部分以及第一构件124a的存在于寻址电极122上的部分可以形成放电表面且产生寻址放电。换言之,由于介质层114的覆盖扫描电极Y的部分以及第一构件124a的存在于寻址电极122上的部分具有高的介电常数,所以放电电场可以集中在阶梯空间S2中且在阶梯空间S2中会发生强烈的寻址放电。
在现有技术的阻挡壁结构中,放电沿与单元的高度相对应的长放电路径发生在扫描电极Y与寻址电极122之间。然而,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阻挡壁结构中,扫描电极Y与寻址电极122之间的放电路径在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上具有减小的间隙,其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阻挡壁结构具有形成为具有朝向扫描电极Y的预定高度的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因此,与现有技术的阻挡壁结构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阻挡壁结构可以以低于现有技术的阻挡壁结构中所采用的寻址电压的寻址电压产生与现有技术的阻挡壁结构中所产生的引火粒子的数量一样多的引火粒子,从而可以降低驱动功耗。当施加等于现有技术的阻挡壁结构中所采用的寻址电压时,可以产生比现有技术的阻挡壁结构中所产生的引火粒子更多的引火粒子,从而可以增大发光效率。水平构件部分124和垂直构件部分126可以由介电常数等于或大于特定水平的材料形成,以通过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在阶梯空间S2中形成高的寻址电场,其中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是构件部分124和126的一部分。例如,构件部分124和126可以由诸如PbO、B2O3、SiO2或者TiO2的电介质材料形成。
通道空间130可以定义在定义不同单位单元S的相邻水平构件部分124之间,且沿水平构件部分124的纵向方向延伸。通道空间130是非放电区域,其中应该不发生放电。通道空间130在排气工艺中用作杂质气体流动通道,从而降低了排气工艺的流动阻抗和用时,其中在排气工艺中存在于彼此附着且面对的前基板110与后基板120之间的杂质气体被排出。
同时,阶梯空间S2形成在主放电空间S1的两侧。更具体地,阶梯空间S2分别形成在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的侧边上。利用在扫描电极Y侧的一个阶梯空间S2产生强烈的寻址放电,而形成在维持电极X侧的阶梯空间S2与在扫描电极Y侧的阶梯空间S2一起建立每个单位单元S的平衡。
通过将每个单位单元S设计成具有很平衡的形状,显示放电可以具有平衡的放电强度而不偏向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X中的任一个,并具有几乎对称的形状。因此,每个单位单元S内的亮度分布会具有对称的形状,代表最大亮度的光发射中心可以与每个单位单元S的几何中心几乎一致,且可以防止由于不对称的亮度分布引起的显示质量的劣化。
磷光体层125形成在每个单位单元S中。磷光体层125与显示放电所产生的紫外(UV)线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可见光。例如,红(R)、绿(G)和蓝(B)磷光体层125根据将要显示的颜色形成在单位单元S中,使得单位单元S被分类成R、G和B子像素。每个磷光体层125形成在相邻的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之间的表面上、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的上表面上以及第三构件124c和第四构件124d的侧表面上。换言之,每个磷光体层125跨过相应的主放电空间S1和相应的阶梯空间S2连续地形成。这种磷光体结构可以利用连续的涂覆工艺获得,在该连续的涂覆工艺中磷光体膏(paste)每次涂覆在单行的单位单元S上。具体地,磷光体层125的形成在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上的部分靠近产生显示放电的放电电极对(X,Y),从而可以被有效地激发。此外,与磷光体层125的其它部分相比,磷光体层125的形成在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上的部分更靠近形成显示面的前基板110且面对显示方向,使得在磷光体层125中产生的可见光VL可以通过磷光体层125上方的前基板110直接地射向外部,从而增大了提取可见光的效率。
在现有技术的磷光体结构中,大部分磷光体层附着到阻挡壁的侧表面,易流动的磷光体膏由于重力而未能附着到阻挡壁且向下流,因此保留在侧表面上的磷光体具有小的厚度或者不规则的厚度。此外,可见光沿阻挡壁的侧表面方向射出,因此降低了光提取效率。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存在于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的上表面上的磷光体层125(靠近显示面且面对显示方向)由于阶梯式的构件部分124的结构而形成,从而磷光体膏保留在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的上表面上且稳定地附着到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的上表面。因此,可以增大从磷光体层125向上发射的可见光VL的提取效率,并可以增大光发射亮度。
同时,前电介质层114包括在垂直于第一方向Z1的方向上形成的槽r,其中放电电极对(X,Y)沿第一方向Z1延伸。槽r之一不连续地形成在前电介质层114的下部中。槽r可以是四边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槽r的纵向方向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换言之,槽r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且槽r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
槽r通过从前电介质层114的下部去除部分前电介质层114而形成。因此,形成有槽r的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小于没有形成槽r的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换言之,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不一致且可以不同。具体地,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不同。
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剖取的垂直截面图。参照图3,形成在每个主放电空间S1两侧的阶梯空间S2是通过从靠近显示面110a的磷光体层125提取可见光而使显示光发射被高效率地集中的光发射区域。由于构成放电电极对(X,Y)的一部分的汇流电极112X和112Y可以由不透明的金属导电材料形成,所以汇流电极112X和112Y设置为远离使光发射集中的第一和第二构件区域S2。
同时,如图3和图4所示,槽r排列在通过阻挡肋部分124形成的单位单元S中。因此,槽r没有超过阻挡肋部分124形成在相邻的单位单元S中。槽r平行于分离方向Z2在位于主放电空间S1中的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之间延伸。因此,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不一致且可以不同。具体地,前电介质层114在槽r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形成的部分中的厚度表示为t1,前电介质层114在没有槽r的部分中的厚度表示为t2,因此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可以不一致且可以不同。
槽r与构件部分124和126分隔开预定距离且形成在前电介质层114的下部中。也就是,如图3所示,槽r与水平构件部分124分隔开距离L1,如图4所示,槽r与垂直构件部分126分隔开距离L2。
同时,前电介质层114的下部可以用形成为氧化镁(MgO)薄膜的保护层115覆盖,保护层115可以有助于诱发二次电子发射和放电激活。由于槽r形成在前电介质层114的下部中且保护层115形成为覆盖前电介质层114的下部,所以保护层115也形成在槽r的里面。
寻址电极122设置在后基板120上以在与放电电极对(X,Y)交叉的方向上跨过单位单元S延伸。寻址电极122与扫描电极Y一起实施寻址放电。寻址电极122和扫描电极Y在单位单元S中彼此交叉。
施加在扫描电极Y和寻址电极122之间的放电电压通过覆盖扫描电极Y的前电介质层114和设置在寻址电极122上的水平构件部分124而集中在槽r周围。通过提供最短放电路径的槽r而发生点火放电的可能性较大。
用作UV光产生器的放电气体(未示出)被注入到单位单元S中。放电气体可以是多元素气体,其中能够通过放电激发而提供UV光的氙(Xe)、氪(Kr)、氦(He)、氖(Ne)等以预定的体积比混合。现有技术的高Xe显示面板提供高的发光效率,但需要高的放电点火电压。因此,当考虑各种情况(诸如驱动功耗的增加和用于增大额定功率的电路再设计)时,这种现有技术的高Xe显示面板在实际应用或者扩展应用中存在限制。然而,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有利于寻址放电的高电场通过水平构件部分124的第一构件124a和第二构件124b形成,可以获得用于放电点火的足够量的引火粒子,由此可以实现高Xe等离子体显示而不用多度增大放电点火电压,从而显著地增大了发光效率。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形成单位单元S时,槽r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放电电极对(X,Y)延伸的方向)的方向不连续地形成在前电介质层114(形成在前基板110中)中,从而可以减少在维持放电期间等离子体的损失并可以提高PDP的效率。此外,可以抑制等离子体放电的体积(volume),减小电流的量,并可以降低功耗。
由于形成在前电介质层114的下部中的槽r,所以前电介质层的厚度根据前电介质层114的位置而改变,因此PDP的静电容量改变。随着PDP的静电容量增大,所累积的电荷量也增大。因此,等离子体放电距离被保持,从而可以降低等离子体的损失,并提高PDP的效率。
进行下面的实验以确认图2到图4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与图1中示出的常规PDP相比的效率。
在槽没有形成在电介质层15(形成在前基板11上)中的常规PDP中,形成在前基板11上的电介质层15的厚度在放电电极对12之间一致。根据实验,常规PDP(其中槽没有形成在形成于前基板11上的电介质层15中)的放电电极对之间的电介质层15的厚度为30微米。同时,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的PDP中,形成在前基板110中且形成有槽r的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t1为15微米,未形成槽r的前电介质层114的厚度t2为30微米。
通过利用以上结构测量满足以下公式的效率,该公式是UV线与全部能量的转换比:效率=(UV能)/(供应功率)。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P的等离子体效率与常规PDP的等离子体效率的比较图。参照图5,包括具有一致厚度的电介质层的常规PDP(A)示出了15.8%的等离子体效率,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具有不一致的厚度且具有形成在电介质层中的槽的电介质层的PDP(B)示出了16.8%的等离子体效率,其高于常规PDP(A)的15.8%的等离子体效率。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PDP的分解透视图。该PDP包括布置为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且彼此面对的前基板210和后基板220。沿方向Z1延伸的第一到第四构件224a、224b、224c和224d布置在后基板220处。放电电极X和Y布置在前基板210处。
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中的每个形成为具有宽的宽度。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通过在放电单元S的向内方向上彼此面对而形成一对。
通过在具有相对宽的宽度的第一构件224a上形成具有相对窄的宽度的第三构件224c,沿第一构件224a和第三构件224c形成阶梯表面。类似地,通过在具有相对宽的宽度的第二构件224b上形成具有相对窄的宽度的第四构件224d,沿第二构件224b和第四构件224d形成阶梯表面。
通道空间230限定在定义不同的放电单元S的第三构件224c和第四构件224d之间。通道空间230提供杂质气体流动的通道,从而可以降少在排出残留在面板中的杂质气体的工艺中的流动阻力。此外,寻址电极222布置在后基板220上,并且寻址电极222被电介质层221覆盖。
荧光层225形成在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之间的电介质层221上。荧光层225通过与由显示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相互作用而产生不同颜色(例如,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可见光。
荧光层225的位置不限于单元S中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之间的位置,还可以延伸到相邻位置以覆盖部分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如附图所示,荧光层225可以连续地延伸到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的上表面,还可以延伸到第三构件224c和第四构件224d的侧表面。
图6的PDP可以包括第五构件226a和第六构件226b,第五构件226a和第六构件226b沿与第三构件224c和第四构件224d交叉的方向Z2延伸跨过第三构件224c和第四构件224d。参照图6,具有相对宽的宽度的第五构件226a和具有相对窄的宽度且形成在第五构件226a上的第六构件226b布置在后基板220上。
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之间的距离大于每个第五构件226a之间的距离,使得包括主放电空间S1和阶梯空间S2的单位单元S是相对沿方向Z2延伸的四边形形状。这里,槽r平行于分隔方向Z2延伸在位于主放电空间S1中的第一构件224a和第二构件224b之间,且延伸为与放电电极(X,Y)的方向Z1垂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以上实施例,可以提高PDP的效率。此外,可以显著降低功耗,使得PDP可以由低功率驱动。
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示范性实施里应当以描述性的意义来理解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每个实施例中对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当被认为可用于其它实施例中的其它类似特征或方面。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2月13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9-0012114、于2009年8月28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9-0080699以及于2010年1月21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005755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Claims (12)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和后基板,彼此面对;
构件部分,插设在所述前基板与所述后基板之间,且包括设置在主放电空间两侧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分别具有窄的宽度且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上突出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沿所述主放电空间中的阶梯表面划分阶梯空间;
放电电极对,交替地设置在所述前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引起相互放电;
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前基板上以覆盖所述放电电极对,并且槽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中;以及
寻址电极,形成在所述后基板上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槽排列为与由所述构件部分定义的所述主放电空间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槽与所述构件部分分隔开预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有所述槽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小于未形成所述槽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槽在与所述主放电空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所述电介质层的保护层。
7.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和后基板,彼此面对;
构件部分,插设在所述前基板与所述后基板之间,且包括设置在主放电空间两侧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分别具有窄的宽度且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上突出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沿所述主放电空间中的阶梯表面划分阶梯空间;
放电电极对,交替地设置在所述前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引起相互放电;
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前基板上,以覆盖所述放电电极对且沿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及
寻址电极,形成在所述后基板上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8.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前基板和面对所述前基板的后基板;
构件部分,插设在所述前基板与所述后基板之间且形成多个单位单元,所述构件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单位单元中每个单位单元两侧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上的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构件和所述第四构件形成所述多个单位单元的每个中的阶梯空间;
放电电极对,设置在所述前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多个单位单元的每个上方;
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前基板上以覆盖所述放电电极对;以及
寻址电极,形成在所述后基板上且沿与所述放电电极对交叉的方向延伸,
其中多个槽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上,每个槽位于所述多个单位单元中相应的一个单位单元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槽中的每个与所述构件部分分隔开预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有所述多个槽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小于未形成有所述槽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槽平行于所述单位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的分离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所述电介质层的保护层。
CN201010114696A 2009-02-13 2010-02-20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Pending CN1018075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012114 2009-02-13
KR12114/09 2009-02-13
KR1020090080699A KR101082444B1 (ko) 2009-08-28 2009-08-28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80699/09 2009-08-28
KR1020100005755A KR101117703B1 (ko) 2009-02-13 2010-01-21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5755/10 2010-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7503A true CN101807503A (zh) 2010-08-18

Family

ID=4210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696A Pending CN101807503A (zh) 2009-02-13 2010-02-20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07916A1 (zh)
EP (1) EP2219201A3 (zh)
CN (1) CN1018075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549A (zh) * 2011-12-31 2012-06-13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屏及其前基板介质层的制作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0786B (zh) * 2015-04-27 2020-05-05 株式会社泰珂洛 被覆切削工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582A (en) * 1997-01-27 1999-12-2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with auxiliary partition walls, corrugated, tiered and pigmented walls
JP2005174850A (ja) * 2003-12-15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741230A (zh) * 2004-08-28 2006-03-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2008004436A (ja) * 2006-06-23 2008-01-10 Advanced Pdp Development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5054B2 (ja) * 2002-02-06 2008-09-0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050051039A (ko) * 2003-11-26 2005-06-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82927B1 (ko) * 2005-02-01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방전을 이용한 발광소자
KR100683796B1 (ko) * 2005-08-31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582A (en) * 1997-01-27 1999-12-2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with auxiliary partition walls, corrugated, tiered and pigmented walls
JP2005174850A (ja) * 2003-12-15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741230A (zh) * 2004-08-28 2006-03-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JP2008004436A (ja) * 2006-06-23 2008-01-10 Advanced Pdp Development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6549A (zh) * 2011-12-31 2012-06-13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屏及其前基板介质层的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19201A2 (en) 2010-08-18
US20100207916A1 (en) 2010-08-19
EP2219201A3 (en)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1967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180750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2011003284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004191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EP1760751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55374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288948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barrier walls with base portions and protruding portions
US20060197450A1 (en) Dielectric layer structure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KR10111770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EP1617454A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60330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59074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9231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9228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6972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0872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8378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60001374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70874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9580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482199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haracterized by high efficiency
KR10076821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157596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51583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5105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