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4056A -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4056A
CN101794056A CN201010109177A CN201010109177A CN101794056A CN 101794056 A CN101794056 A CN 101794056A CN 201010109177 A CN201010109177 A CN 201010109177A CN 201010109177 A CN201010109177 A CN 201010109177A CN 101794056 A CN101794056 A CN 101794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frame
goal
sets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4056B (zh
Inventor
周怡廷
何硕晏
翁侦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Co Ltd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Co Ltd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Co Ltd,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091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4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4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4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4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适用于包含触控面板的摄影装置。其中,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1)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时,于该摄影装置的拍摄画面中的相对应位置形成自定目标框;(2)由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一对焦目标;以及(3)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计算第一焦距值,以设定该摄影装置的摄影焦距。本发明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可根据使用者的触碰操作产生自定目标框,使摄影装置根据自定目标框中的对焦目标进行对焦,藉此使摄影装置的对焦流程更增添使用者自订的弹性。

Description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在对焦锁定模式下触控操作的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逐渐进入一般家庭的影音应用市场,对应不同的消费族群及应用场合,许多电子装置也开始具有摄影功能,例如数字摄影装置(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数字相机及智能型手机等。
为了得到良好的影像拍摄效果,适当的光圈及焦距设定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相较于静态拍照的场合,使用者操作摄影装置录制影片的过程中,画面中的物体(如人物、昆虫或行进中的火车等)可能随时在改变其位置,摄影装置大多需具备有自动对焦的功能,方能在目标物体改变位置时,能相对应调整到适当的焦距,避免拍下模糊的影像。
目前习知的摄影装置,其采用的对焦方法大致有下列几种:
(1)画面中心物体自动对焦方式:
主要针对由画面的中央区域寻找可能的主题,并据以计算产生最佳的焦距设定,藉此可使画面中央的主题清晰呈现。
(2)全画面平均自动对焦方式:
对画面中所有可辨识的物体形成复数个对焦框(例如多点人脸追踪技术),将所有对焦框的焦距以加权或平均方式计算产生平均焦距,藉此调整该摄影装置。
(3)半自动对焦的方式:
一般半自动对焦方式大多用在相机的静态影像拍摄上,当拍摄的主题并非位于影像正中央,可先将欲拍摄主题移至影像正中央对好焦(例如半按快门按钮),再将欲拍摄主题移到原本的位置,如此,就算欲拍摄主题并不位于影像正中央,仍可得到清晰的欲拍摄主题,但这种具有弹性且便于使用者自行指定的目标物的方法,共分为两个步骤(预备拍照的对焦准备步骤、及实际拍摄的动作),并不适合用于录制连续性影像的摄影装置上。
在拍摄影像时,对焦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影像的清晰度。目前的自动对焦功能大多以统计方式去判断使用者的拍摄习惯,以机率最高的方式调整自动对焦到使用者希望拍摄的主题。而习知技术往往假设拍摄主题在正中央,而让中间的物体对自动对焦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每个使用者的拍摄习惯并不相同,而不同摄影情境的亦可能有不同的对焦需求。并且,当拍摄主体确实位于正中央时,仍可能会因正中央也存在着背景或其它物体,而使对焦受影响。
实际情况下,影像主题很可能在影像任一处,并不能仅以一种假设情况而限定对焦的方式,也就是说,***均计算的做法,亦可能追踪到不必要的背景或物体,使其得出的焦距计算值并不适合实际的摄影主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其可根据使用者的触碰操作便利地产生使用者用自定义的对焦框,使摄影装置的对焦流程更增添使用者自订的弹性,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适用于摄影装置,该摄影装置包含触控面板。
根据其中一具体实施例,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时,于该摄影装置的拍摄画面中的相对应位置形成自定目标框;
(2)由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一对焦目标;以及
(3)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计算第一焦距值,以设定该摄影装置的摄影焦距。
进一步地,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计算出该第一焦距值后,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将该摄影装置切换至对焦锁定模式,藉此该摄影焦距锁定于该第一焦距值。
进一步地,当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该摄影装置包括模式切换组件,当使用者操作该模式切换组件时,将该摄影装置由该对焦锁定模式切换至自动对焦模式。
进一步地,当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第一对焦目标位于该自定目标框之外时,调整该自定目标框,进而使该自定目标框重新对准该第一对焦目标;以及重新计算第三焦距值,以调整该摄影装置的该摄影焦距。
进一步地,调整该自定目标框的方法为使用者手动触控跟随或由该自定目标框自动跟随该第一对焦目标。
进一步地,当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判断符合预定条件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控制该摄影装置脱离该对焦锁定模式或中断摄影。
进一步地,该预定条件包含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自定目标框、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摄影装置的该拍摄画面的范围、或该触控面板未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达特定时间。
进一步地,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该触控面板上另一位置时,相对应地调整该自定目标框;由调整后的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二对焦目标;以及根据该第二对焦目标重新计算第二焦距值,以调整该摄影装置的该摄影焦距。
进一步地,当形成该自定目标框后,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画面明暗计算光圈值,并据以设定该摄影装置的摄影光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摄影装置。根据其中一具体实施例,摄影装置包含触控面板、影像拍摄模块以及微处理器。影像拍摄模块用以撷取拍摄画面,该影像拍摄模块包含变焦单元,该摄影装置藉由该变焦单元设定摄影焦距。微处理器分别与该触控面板以及该影像拍摄模块耦接,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之触碰时,该微处理器于该摄影装置的拍摄画面中的相对应位置形成自定目标框,该微处理器由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一对焦目标,并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计算第一焦距值,并根据该第一焦距值透过该变焦单元调整该摄影焦距。
进一步地,当该摄影装置切换至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焦距锁定于该第一焦距值。
进一步地,该摄影装置包含模式切换组件,若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且当使用者操作该模式切换组件时,该摄影装置即由该对焦锁定模式切换至自动对焦模式。
进一步地,若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且当该第一对焦目标位于该自定目标框之外时,该微处理器便调整该自定目标框,使该自定目标框重新对准该第一对焦目标,该微处理器进而重新计算第三焦距值,以调整该摄影装置的该摄影焦距。
进一步地,调整该自定目标框重新对准该第一对焦目标,是基于使用者手动触控跟随,或由该微处理器计算使该自定目标框自动跟随该第一对焦目标。
进一步地,若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且当该微处理器判断符合预定条件时,该微处理器便控制该摄影装置脱离该对焦锁定模式或中断摄影。
进一步地,该预定条件包含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自定目标框、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摄影装置的该拍摄画面的范围、或该触控面板未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达特定时间。
进一步地,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该触控面板上另一位置时,该微处理器相对应地调整该自定目标框,并由调整后的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二对焦目标,随后该微处理器根据该第二对焦目标重新计算第二焦距值,以透过该变焦单元调整该摄影焦距。
进一步地,该影像拍摄模块进一步包含光圈单元,其中当该微处理器形成该自定目标框后,该微处理器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画面明暗计算光圈值,该微处理器根据该光圈值透过该光圈单元调整该摄影装置的摄影光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除了可采用习知的自动对焦模式之外,特别是可根据使用者的触碰操作产生自定目标框,使摄影装置根据自定目标框中的对焦目标进行对焦,藉此使摄影装置的对焦流程更增添使用者自订的弹性。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影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影像拍摄模块所撷取的拍摄画面的示意图;
图3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影设定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A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当使用者触碰触控面板于拍摄画面中形成自定对焦框的示意图;
图4B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当使用者选取另一对焦目标形成自定对焦框的示意图;
图5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影装置所执行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另一拍摄画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影装置1的功能方块图,于此实施例中,摄影装置1包含触控面板10、影像拍摄模块12以及微处理器14。微处理器14分别与触控面板10以及影像拍摄模块12耦接。
于此实施例中,影像拍摄模块12包含变焦单元120及光圈单元122。其中,影像拍摄模块12可用以撷取拍摄画面,摄影装置1可藉由该变焦单元120设定拍摄画面的摄影焦距,另一方面,摄影装置1可藉由该光圈单元122设定拍摄画面的摄影光圈。
一般来说,拍摄画面中可能涵盖许多物体,可能包含了主题及背景等各种不同的影像元素。使用者在录像时,大多希望主题部分能够清晰明确,并营造适当的景深效果。请一并参阅图2,图2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影像拍摄模块12所撷取的拍摄画面P1的示意图。于图2的拍摄画面P1中具有距离远近不尽相同的各种物体,例如距离较近的蝴蝶101、在地平线的树木103、105、房屋107以及天空中的月亮109等,本发明中的摄影装置1可选取上述物体作为对焦目标。
于此操作实例中,使用者正要录制有关蝴蝶生态的影片,使用者操作摄影装置1并选取蝴蝶101作为对焦目标,针对蝴蝶101采用适当的焦距设定,以期能将蝴蝶101的动态影像清晰地记录下来。
此时,一般习知的摄影装置所采用的自动对焦计算方式,其做法是由整个画面中寻找可能的主题物体,并自动计算形成「自动对焦框」来对准可能的主题物体,并据以产生最佳的焦距设定。一般习知的自动对焦判断程序,通常对画面中央的物体给予较高的主题机率权重(probability weight),如拍摄画面P1中,因背景的房屋107约略位于画面中央区域,使得摄影装置1便可能对远方的房屋107进行自动对焦,而导致使用者心目中欲拍摄的对焦目标(即蝴蝶101)失焦。
于此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摄影装置1可执行一种摄影设定控制方法,以方便使用者能自行指定心目中欲拍摄的对焦目标,以达到较佳的摄影呈现效果,并且特别是,对焦目标可位于画面中的各个角落,并不被局限于画面的中央位置。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A,图3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影设定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4A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当使用者触碰触控面板10于拍摄画面P1中形成自定对焦框f1的示意图。
首先,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时,于本发明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中,便可利用微处理器14执行步骤S 100,形成自定目标框f1(如图4A所示)于摄影装置1的拍摄画面P1中与使用者触碰的相对应位置。
接着,便可由微处理器14执行步骤S102,由自定目标框f1中撷取第一对焦目标,例如于此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4便可由自定目标框f1中判断以画面中的蝴蝶101,作为此处的第一对焦目标。
上述由特定区域内判断并撷取出对焦目标的机制,可基于影像对象辨识算法、对象边缘侦测算法或其它相关影像处理算法加以实现,此为习知技术的人所熟知,在此不另赘述。
接着,便可由微处理器14执行步骤S104,根据该自定目标框f1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即蝴蝶101)计算第一焦距值,并根据该第一焦距值透过该变焦单元120调整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此时,摄影装置1便可对应第一对焦目标(蝴蝶101)调整至适当的焦距,以得到清晰的摄影效果。当然,上述画面所选取的对焦目标并不仅限于蝴蝶101,实际应用中,也可为树木103、105、月亮109或任何使用者欲拍摄的目标,并依选取的对焦目标将影像拍摄模块12调整至适当的焦距。
在上述实施例中,摄影装置1及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具有高自由度且允许使用者触控指定的对焦选项,上述操作流程(步骤S100至步骤S104)可称为使用者自定的对焦流程。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摄影装置1除了可执行使用者自定的对焦流程之外,通常同时也预设有自动对焦模式,于其中一实施利中,当使用者未触控指定自定对焦框时,摄影装置1可执行自动对焦以进行拍摄。
在此实施例中,当步骤S104完成之后,微处理器14可进一步执行步骤S105,判断是否将摄影装置1切换至对焦锁定模式。举例来说,步骤S105中摄影装置1可显示提示窗口,藉以询问使用者目前的对焦状态是否合宜,让使用者自行决定是否进入对焦锁定模式。于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5亦可由微处理器14自行判断并决定是否切换至对焦锁定模式。
若步骤S105判断为是,即摄影装置1进入对焦锁定模式,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106将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锁定于该第一焦距值,使摄影装置1能持续清晰地拍摄自定目标框f1中的第一对焦目标(于此例中为蝴蝶101)。直到使用者做出其它变更操作或满足预定条件,使摄影装置1脱离对焦锁定模式或中断录像。
另一方面,若步骤S105判断为否,即摄影装置1不进入对焦锁定模式,于此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107,将摄影装置1切换至自动对焦模式,以动态计算的方式决定摄影焦距。
须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摄影装置1的对焦锁定模式为解决拍摄过程中,因拍摄画面中其它物体晃动的影响,导致摄影装置1在自动对焦模式下的拍摄画面因焦距值的连续变化,产生拍摄画面有自动对焦的效果画面(清晰(对焦)→模糊(变焦)→清晰(对焦)),而破坏使用者所期望的连续画面。在自动对焦模式下,其随时间、画面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微处理器14便重新判断整个画面中可能的主题物体,并自动计算形成「自动对焦框」来对准可能的主题物体,藉以计算出自动焦距值并调整摄影焦距。例如,当使用者自定的对焦流程(步骤S100至步骤S104)完成并对焦于第一对焦目标(蝴蝶101)后,但未进入对焦锁定模式而是处于自动对焦模式,一段时间之后,在自动对焦模式的摄影装置1将背景中晃动的树木103误判为画面的主题,而转而对树木103进行自动对焦,故拍摄画面因焦距值的连续变化,产生拍摄画面有自动对焦的效果画面。本发明中的对焦锁定模式可将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锁定于对应蝴蝶101的第一焦距值,使摄影装置1能持续清晰地拍摄自定目标框f1中的第一对焦目标(蝴蝶101)。
于此实施例中摄影装置1及摄影设定控制方法除了可用以产生适当的对焦设定,也可包含其它应用功能。请一并参阅图5,图5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摄影装置1所执行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5所示,于此实施例中摄影装置1及摄影设定控制方法除了可用以产生适当的对焦设定(步骤S200、步骤S202、步骤S204及步骤S205至S207),其流程与先前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大致相同,在此不另赘述。但上述流程中,本发明所产生的自定目标框f1,并不仅限于用来调整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
于图5的实施例中,当步骤S200中自定目标框f1形成之后,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201,判断是否进入光圈调整模式。若步骤S201判断为是,则微处理器14可进一步执行步骤S203,根据自定目标框f1中的画面明暗计算光圈值,并藉以调整摄影光圈。举例来说,可由自定目标框f1中涵盖的各个像素的亮度值取平均、取中位数或特定的加权计算,得知自定目标框f1的亮度计算结果后,该微处理器便可藉此以查表方式或特定计算方法产生适当的光圈值。该微处理器14根据该光圈值透过该光圈单元调整该摄影装置1的摄影光圈。当步骤S203中光圈调整完成之后,则可回到步骤S202进行其它后续流程。
另一方面,若步骤S201判断为否,则可径行进入步骤S202,进行后续焦距调整流程。
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摄影装置1及摄影设定控制方法便能允许使用者可自行指定心目中欲拍摄的对焦目标,将根据使用者触控的位置形成相对应的自定目标框f1,藉此可用以调整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及摄影光圈等设定。
此外,本发明的摄影装置1可进一步包含模式切换组件16,模式切换组件16可为实体的切换按键,此实体切换按键可与微处理器14耦接(如图1所示)。或于另一实施例中,模式切换组件亦可为以软件方式实现的切换图标按钮(可呈现于触控面板10上)。
当摄影装置1处于对焦锁定模式中,且微处理器14执行步骤S206将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锁定于第一焦距值时,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208,当使用者操作模式切换组件16时,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207,使摄影装置1脱离对焦锁定模式而切换至自动对焦模式。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未操作模式切换组件16时,微处理器14则可执行步骤S209将该摄影装置1维持于对焦锁定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摄影装置1及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允许使用者指定心目中欲拍摄的第一对焦目标(于此例中为蝴蝶101),实际应用中,使用者也可改变欲对焦的目标。
举例来说,如图4A所示,使用者原先触碰触控面板10上对应蝴蝶101(第一对焦目标)的位置,依序执行步骤S200至步骤S204对蝴蝶101进行对焦,并设定摄影焦距。
接着,可进一步执行步骤S210,监控使用者是否触碰触控面板10上其它位置。例如,当使用者欲将对焦目标由第一对焦目标(蝴蝶101)转变为第二对焦目标(远处房屋107)。请一并参阅图4B,图4B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当使用者选取第二对焦目标形成自定对焦框f2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使用者可触碰触控面板10上对应房屋107的位置。此时,当步骤S210判断为是,即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触控面板10上对应房屋107的位置时,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212对应使用者的触碰而调整自定目标框(如图4B所示中,调整至自定目标框f2所在位置)。接着,可执行步骤S214由调整后的该自定目标框f2中撷取第二对焦目标(即房屋107)。最后,执行步骤S216根据该第二对焦目标重新计算第二焦距值,并藉以调整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此外,当步骤S216完成之后,亦可进一步执行步骤S217,判断是否进入对焦锁定模式。若步骤S217判断为是,即摄影装置1进入对焦锁定模式,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218将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锁定于该第二焦距值,使摄影装置1能持续清晰地拍摄自定目标框f2中的第二对焦目标(房屋107),直到使用者做出其它变更操作或满足预定条件,使摄影装置1脱离对焦锁定模式或中断录像。另一方面,若步骤S217判断为否,即摄影装置1不进入对焦锁定模式,于此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4可执行步骤S219,将摄影装置1切换至自动对焦模式,以动态计算的方式决定摄影焦距。
此外,在实际录像的过程中,拍摄画面中的主题(第一或第二对焦目标)可能时时在改变位置,一旦对焦目标的位置改变了,摄影装置1所采用的焦距亦可能需要相对应的调整才能得到最佳的摄影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6,图6绘示于操作实例中另一拍摄画面P2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拍摄画面P2中,第一对焦目标(即画面中的蝴蝶201)已经改变了本身的位置,由画面的左侧移至右侧,使第一对焦目标已不位于原先的自定目标框f1中,此时,微处理器14便可调整自定目标框,进而使调整后的自定目标框f3重新对准第一对焦目标。接着,微处理器14便可根据调整后的自定目标框f3重新计算第三焦距值,以调整摄影装置1的摄影焦距
其中,上述当第一对焦目标已离开自定目标框f1,进而调整并产生自定目标框f3的实际作法,可基于使用者手动触控跟随或自动追焦方式。若采用手动触控跟随,则流程类似上述步骤S210至步骤S219,由使用者根据第一对焦目标的改变后的位置,手动触控产生自定目标框f3,其流程细节可参考前段说明(步骤S210至步骤S219)。于另一实施例中,调整并产生自定目标框f 3的实际作法,亦可由微处理器14执行对象自动追焦等算法,一般来说,对象自动追焦的演算可基于对焦框中的对焦目标进行内容分析,找出对焦目标的复数个特征点,随后利用动态比对方式判断各个特征点在两张不同画面中的相对移动向量(motion vector),并根据相对移动向量的统计结果加以跟随该对焦目标。藉此可使该自定目标框自动跟随该第一对焦目标,此为习知技术的人所熟知,在此不另赘述。
也就是说,摄影装置1及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具有高自由度且允许使用者自定的对焦锁定模式,且当对焦目标位置改变时,可由微处理器14自动追焦,或由使用者再次触控指定对焦目标的最新位置。
此外,当摄影装置1处于对焦锁定模式中时,若判断符合特定情境下的预定条件时,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可控制摄影装置1脱离对焦锁定模式进入自动对焦模式、或直接中断摄影。举例来说,当对焦目标已离开拍摄画面的范围之外,可直接中断摄影;或当对焦锁定模式中,使用者长时间未进行触控,或自定目标框已不存在任何对焦目标,可脱离对焦锁定模式进入自动对焦模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除了可采用习知的自动对焦模式之外,特别是可根据使用者的触碰操作产生自定目标框,使摄影装置根据自定目标框中的对焦目标进行对焦,藉由对焦锁定模式的操作,进一步将摄影装置的摄影焦距锁定在自定目标框得出的焦距值,使摄影装置的对焦流程更增添使用者自订的弹性。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摄影设定控制方法,用于摄影装置,该摄影装置包含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时,于该摄影装置的拍摄画面中的相对应位置形成自定目标框;
由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一对焦目标;以及
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计算第一焦距值,以设定该摄影装置的摄影焦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计算出该第一焦距值后,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将该摄影装置切换至对焦锁定模式,藉此该摄影焦距锁定于该第一焦距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该摄影装置包括模式切换组件,当使用者操作该模式切换组件时,将该摄影装置由该对焦锁定模式切换至自动对焦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当该第一对焦目标位于该自定目标框之外时,调整该自定目标框,进而使该自定目标框重新对准该第一对焦目标;以及
重新计算第三焦距值,以调整该摄影装置的该摄影焦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该自定目标框的方法为使用者手动触控跟随或由该自定目标框自动跟随该第一对焦目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当判断符合预定条件时,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控制该摄影装置脱离该对焦锁定模式或中断摄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条件包含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自定目标框、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摄影装置的该拍摄画面的范围、或该触控面板未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达特定时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该触控面板上另一位置时,相对应地调整该自定目标框;
由调整后的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二对焦目标;以及
根据该第二对焦目标重新计算第二焦距值,以调整该摄影装置的该摄影焦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形成该自定目标框后,该摄影设定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画面明暗计算光圈值,并据以设定该摄影装置的摄影光圈。
10.一种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装置包含:
触控面板;
影像拍摄模块,用以撷取拍摄画面,该影像拍摄模块包含变焦单元,该摄影装置藉由该变焦单元设定摄影焦距;以及
微处理器,分别与该触控面板以及该影像拍摄模块耦接;
其中,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时,该微处理器于该摄影装置的拍摄画面中的相对应位置形成自定目标框,该微处理器由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一对焦目标,并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该第一对焦目标计算第一焦距值,并根据该第一焦距值透过该变焦单元调整该摄影焦距。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摄影装置切换至对焦锁定模式时,该摄影焦距锁定于该第一焦距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装置包含模式切换组件,若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且当使用者操作该模式切换组件时,该摄影装置即由该对焦锁定模式切换至自动对焦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且当该第一对焦目标位于该自定目标框之外时,该微处理器便调整该自定目标框,使该自定目标框重新对准该第一对焦目标,该微处理器进而重新计算第三焦距值,以调整该摄影装置的该摄影焦距。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若该摄影装置处于该对焦锁定模式,且当该微处理器判断符合预定条件时,该微处理器便控制该摄影装置脱离该对焦锁定模式或中断摄影。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条件包含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自定目标框、该第一对焦目标离开该摄影装置的该拍摄画面的范围、或该触控面板未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达特定时间。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触控面板侦测到使用者的触碰该触控面板上另一位置时,该微处理器相对应地调整该自定目标框,并由调整后的该自定目标框中撷取第二对焦目标,随后该微处理器根据该第二对焦目标重新计算第二焦距值,以透过该变焦单元调整该摄影焦距。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拍摄模块进一步包含光圈单元,其中当该微处理器形成该自定目标框后,该微处理器根据该自定目标框中的画面明暗计算光圈值,该微处理器根据该光圈值透过该光圈单元调整该摄影装置的摄影光圈。
CN2010101091777A 2010-02-05 2010-02-05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91777A CN101794056B (zh) 2010-02-05 2010-02-05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91777A CN101794056B (zh) 2010-02-05 2010-02-05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056A true CN101794056A (zh) 2010-08-04
CN101794056B CN101794056B (zh) 2011-07-13

Family

ID=42586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917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94056B (zh) 2010-02-05 2010-02-05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4056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959A (zh) * 2011-07-21 2013-01-23 宝硕财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式摄影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WO2014187187A1 (zh) * 2013-05-20 2014-11-27 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触屏操作实现移轴摄影及3维多区自动对焦的方法
CN104730804A (zh) * 2015-02-17 2015-06-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照相装置及自动调焦的方法
CN104902161A (zh) * 2014-03-03 2015-09-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81667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WO2017091957A1 (en) * 2015-11-30 2017-06-08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7330974A (zh) * 2017-07-31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商品展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TWI618971B (zh) * 2016-02-16 2018-03-21 Eo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拍攝裝置以及拍攝方法
TWI637210B (zh) * 2016-12-28 2018-10-01 聚晶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裝置及其快速對焦方法
CN110198411A (zh) * 2019-05-31 2019-09-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拍摄过程中的景深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60773A (zh) * 2019-08-16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02959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焦点调整方法、摄像模组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4487C (zh) * 2003-09-29 2009-06-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相机选择对焦区域的方法
CN101582985B (zh) * 2008-12-09 2011-07-27 王玉龙 数码触景技术相机
CN101567975A (zh) * 2009-05-26 2009-10-28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取对焦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959A (zh) * 2011-07-21 2013-01-23 宝硕财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式摄影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91959B (zh) * 2011-07-21 2015-06-03 宝硕财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式摄影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WO2014187187A1 (zh) * 2013-05-20 2014-11-27 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触屏操作实现移轴摄影及3维多区自动对焦的方法
CN104902161A (zh) * 2014-03-03 2015-09-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30804A (zh) * 2015-02-17 2015-06-2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照相装置及自动调焦的方法
US11006037B2 (en) 2015-11-30 2021-05-11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7091957A1 (en) * 2015-11-30 2017-06-08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TWI618971B (zh) * 2016-02-16 2018-03-21 Eo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拍攝裝置以及拍攝方法
CN105681667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TWI637210B (zh) * 2016-12-28 2018-10-01 聚晶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裝置及其快速對焦方法
CN107330974A (zh) * 2017-07-31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商品展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7330974B (zh) * 2017-07-31 2021-0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商品展示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10198411A (zh) * 2019-05-31 2019-09-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拍摄过程中的景深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98411B (zh) * 2019-05-31 2021-11-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拍摄过程中的景深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60773A (zh) * 2019-08-16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02959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焦点调整方法、摄像模组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4056B (zh)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4056B (zh) 摄影设定控制方法及摄影装置
US11860511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cking subject thereof
EP2037320B1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596398B2 (en) Automatic image capture
US8988529B2 (en) Target tracking apparatus, image tracking apparatus, methods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same, and digital camera
CN107258077B (zh) 用于连续自动聚焦(caf)的***和方法
US11158027B2 (en)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20130155276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US20160191809A1 (en) Zoom control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zoom control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500180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 marker on an object and tracking the position of the object
CN104469167A (zh) 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TWI629550B (zh) 影像擷取裝置及其縮放影像的方法
CN110022433A (zh) 摄像设备、镜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13093A (zh) 摄像装置及其摄像方法
WO2022089284A1 (zh) 拍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38397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01876A (zh) 路人侦测方法与装置
CN102196172A (zh) 图像合成装置
CN112887610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008038A1 (en) Assisting focusing method for face block
CN102650801A (zh) 摄像装置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US9420161B2 (en)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CN105379247B (zh) 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摄像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5567778A (zh)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35353A (zh) 一种拍摄全景照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