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3253A -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 Google Patents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3253A
CN101753253A CN 200810182901 CN200810182901A CN101753253A CN 101753253 A CN101753253 A CN 101753253A CN 200810182901 CN200810182901 CN 200810182901 CN 200810182901 A CN200810182901 A CN 200810182901A CN 101753253 A CN101753253 A CN 101753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coding
rlc
decoding
m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829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3253B (zh
Inventor
薛怀杰
王超
张岩强
胡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1829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53253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5231 priority patent/WO20100632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753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3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2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当所述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由于在控制域中增加了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信息,发送端可以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编码,接收端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解码。由于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长度是可变的,避免承载的帧中出现空闲比特或无效的填充字节,从而节省了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性能。

Description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背景技术
现有全球移动通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分组域(PS,Packet Switched domain)采用固定的无线链路控制或媒介接入控制(RLC/MAC,Radio Link Control/Medium Access Control)编码方式来承载逻辑链路控制分组数据单元(LLC PDU,Logical Link Control Packet DataUnit)。例如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GSM Evolution)网络中有调制编码方式MCS-1~MCS-9(MCS,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共九种RLC/MAC编码方式,每种RLC/MAC编码方式具有固定的长度。LLC PDU数据采用分段级联的方式承载在所述RLC/MAC块中。
GSM EDGE无线接入网(GERAN,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承载电路域(CS,Circuit Switched domain)语音业务是利用RLC/MAC块承载CS帧。由于CS域的自适应多速率编解码(AMR,Adaptive Multi-Rate codec)速率与分组域(PS,Packet Switched Domain)的RLC速率不匹配,所以通常情况下,LLC PDU数据长度总和无法填满当前的RLC/MAC块。
现有技术中,当所有剩余的LLC PDU数据长度总和无法填满当前的RLC/MAC块时,采用填充0x2B无效字节的方式填满整个RLC/MAC块。但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0x2B无效字节填充剩余空间,将浪费有限的带宽资源。在信道编码时,无法利用剩余空间进一步增加冗余。尤其在当前业务数据流量小,并且LLC PDU数据长度较小时,RLC/MAC块中出现填充无效字节的几率很大,利用现有的填充技术无法提升链路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节省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传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包括:判断无线链路
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当所述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码设备,包括:判断单元和变长信道编码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所述变长信道编码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所述***包括上述编码设备,还包括接收端;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设备发送的数据后,根据所述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解码。
以上技术方案,在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增加指示RLC/MAC块承载的有效数据的长度的信息,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均与所述有效数据的长度相同。发送端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接收端根据所述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解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由于在控制域中增加了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信息,发送端可以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编码,接收端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解码。由于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长度是可变的,避免承载的帧中出现空闲比特或无效的填充字节,从而节省了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GMSK下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8PSK下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图4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GMSK上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8PSK上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CS over GERAN承载两个5.9kb/s AMR帧的变长信道编解码示意图;
图8是基于本发明设备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9是基于本发明设备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10是基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11是基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进行说明,包括:
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当所述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方法实施例一:
参见图1,该图为基于本发明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本发明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第一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RLC/MAC块的头中的控制域中增加指示所述RLC/MAC块中承载的有效数据的长度的信息。
其中,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均与所述有效数据的长度相同。
指示RLC/MAC块中承载的有效数据的长度的信息具体可以用两种指示信息来表示,比如:用于指示AMR的编码模式指示(CMI,Code Mode Indicator)和帧的个数帧数(FN,Frame Number)。其中,CMI用于指示当前RLC/MAC块中各个CS帧的AMR模式,由每个帧的AMR模式可以得到每个帧的长度。FN用于指示当前RLC/MAC块中承载的CS帧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RLC/MAC块中的各个CS帧可以使用不同的AMR模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AMR模式。RLC/MAC块中承载的CS帧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每个帧的长度乘以FN指示的有效帧的个数便是RLC/MAC块中承载的有效数据的长度。
由CMI指示的AMR模式和FN指示的帧的个数就可以计算出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的长度。所以,通过CMI和FN的组合,可以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当然,除了使用CMI和FN的组合的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他表示有效数据长度信息的标识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CMI和FN在RLC/MAC头中的位置是可以选择的。
S102: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具体的,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选择信道编码方法和速率。然后根据变长打孔算法或填充冗余算法,通过打孔或填充冗余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例如,当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与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的差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所述信道编码速率可以选择1/2或1/3卷积码。
需要说明的是,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与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的差值变化时,所述信道编码也可以选择其他速率的卷积码。
在接收端,还可以包括解码的步骤:
S103:根据所述解码前输入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解码。
根据RLC/MAC块的头中的控制域,获得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与有效数据的长度相同。根据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所述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推算出编码时使用的打孔或填充冗余的方法,进行正确的变长信道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SM分组域编解码方法,由于控制域增加了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的信息,发送端可以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接收端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解码。由于采用变长信道编码,因此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不会出现空闲比特,进而避免出现无效的填充字节,从而区别传统的PS域的RLC/MAC编码方法(例如,MCS-1~MCS-9),节省了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CS over GERAN变长编解码的上下行RLC/MAC的头格式。所述RLC/MAC的头类型与调制方式有关。调制方式不同,所述RLC/MAC的头类型的长度不同。
参见图2,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GMSK下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下面以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Gaussian Minimum Shift-frequencyKeying)下行CS over GERAN为例说明RLC/MAC头格式。
从图2中可以看出,RLC/MAC头格式中增加了指示有效数据长度的CMI和FN。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为一个RLC/MAC的头格式中包含四个CMI,分别是CMI1、CMI2、CMI3和CMI4,用于指示一个RLC/MAC块中承载4个CS帧,并且每个CMI代表不同的AMR模式。当然,一个RLC/MAC块中承载的各个CS帧的AMR模式可以相同,即四个CMI的数值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RLC/MAC块中承载的CS帧的个数是可以选择的,图2中所示为一个RLC/MAC块中承载了4个CS帧的数据。
FN表示一个RLC/MAC块中承载的CS帧的有效个数,例如FN是3,则表示CMI1、CMI2和CMI3是有效的帧模式,即RLC/MAC块中承载的有效数据的长度仅包括CMI1、CMI2和CMI3代表的帧的长度。同理,如果FN是2,则有效数据的长度仅包括CMI1和CMI2代表的帧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RLC/MAC的头格式中其他的编码与传统的PS编码可以是相同的,例如图2中的上行状态标识(USF,Uplink State Flag)和临时流标识(TFI,Temporary Flow Identity)编码可以与原来的PS编码相同。其中,USF用于调度各用户的上行。
参见图3,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8PSK下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与图2类型,图3所示是以相移相键控(8PSK,8Phase Shift Keying 8)的下行CS over GERAN为例介绍RLC/MAC头格式。
比较图2和图3的RLC/MAC头格式,可以看出GMSK和8PSK的头中仅数据的长度不同。GMSK的第四个字节有7位,而8PSK的第四个字节仅有4位。
参见图4,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GMSK上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图4与图2类似,上行的RLC/MAC头中也包括TFI、CMI和FN。
参见图5,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8PSK上行CS over GERAN的RLC/MAC头格式示意图。
图5与图4表示的RLC/MAC头格式类似,可以看出GMSK和8PSK的头中仅数据的长度不同,GMSK的第四个字节有7位,而8PSK的第五个字节有5位。
方法实施例二:
参见图6,该图为基于本发明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下面以CS over GERAN为例介绍本发明的变长信道编码流程。
S601:根据RLC/MAC头中的TFI判断当前RLC/MAC头格式是变长信道编解码的CS over GERAN头格式时,读取控制域中的CMI和FN,确定当前数据RLC/MAC块的有效数据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TFI的数值可以判断当前RLC/MAC头格式是传统的PS头格式还是变长信道编码头格式。
由CMI和FN可以得到有效数据的长度。
S602:对RLC/MAC块中承载的各个帧的重要比特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各个帧的重要比特可以是各个帧的Ia类最重要比特,而且,校验位可以选择加在每个帧之后,也可以选择加在帧的其他位置。校验位的长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可以为3bit,也可以为6bit。
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AMR模式相比,本发明可以省去块校验序列(BCS,Block Check Sequence),从而增加CRC的长度,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该CRC校验的步骤是可选的。
S603:对USF和RLC/MAC头进行编码,其编码形式与传统的PS编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604:为RLC/MAC块承载的每个帧加上尾比特(TB,Tail Bits)。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RLC/MAC头格式中去掉了传统PS编码中的BCS、末块指示(FBI,Final Block Indication)和扩充比特(E,Extension bit)。
S605:对上述加上TB的每个帧进行独立的信道编码。
每个帧可以利用变长打孔或填充冗余算法进行空口速率的适配。
S606:编码的同时,在承载的CS帧最前端增加窃取比特(SB,Steal Bits),SB用于指示当前RLC/MAC的头类型。
由SB的数值可以得知当前的RLC/MAC的头类型,例如是GMSK还是8PSK。
需要说明的是,GMSK调制方式时,SB是12bits;8PSK调制方式下,SB是8bits。RLC/MAC的头类型不同,则SB所指示的比特长度不同。
S607:接收端首先读取SB获得RLC/MAC的头类型。
本步骤中,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编码后发送的数据后,可以首先读取SB获得RLC/MAC的头类型。
S608:接收端读取TFI判断RLC/MAC头格式是变长信道编码格式时,读取控制域中的CMI和FN,得到有效数据的长度,即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
S609:根据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对RLC/MAC承载的CS帧进行变长信道解码。
接收端根据FN的值确定RLC/MAC块中承载的有效帧的个数,并根据CMI指示的AMR模式得到各个帧的长度。接收端可以只解码有效帧,得到有效数据的长度。
本发明所述变长信道编解码的方法,有效利用了RLC/MAC块承载CS帧后的剩余空间,在信道编解码时进一步增加冗余,从而提升链路传输性能。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CS over GERAN利用变长信道编解码,对RLC/MAC块承载CS帧中最重要的比特进行CRC校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精度。
下面以CS over GERAN承载两个5.9kb/s AMR帧为例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变长信道编解码。
参见图7,该图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CS over GERAN承载两个5.9kb/sAMR帧的变长信道编解码示意图。
由图7中可以看出,卷积编码之前CS over GERAN块承载的数据包括USF、RLC/MAC头、HCS、CRC、TB,以及两个5.9kb/s AMR帧(即Data数据部分)。
每个AMR帧之后均加CRC和TB。
由于各个帧是独立编码的,所以每个帧后可以添加TB,用于帧与帧之间的间隔保护,以便进行卷积编码。
各个指示的长度举例如下:其中USF可以是3bits;RLC/MAC头和HCS共36bits,CRC可以是6bits或3bits、TB可以是6bits。
每个5.9kb/s AMR帧包括118bits的数据。
对除了USF之外的所有数据进行1/3卷积编码(Rate 1/3convolutionalcoding),进行速率的适配,得到如图7所示的卷积编码后的数据格式。
其中USF是12bits;RLC/MAC头和HCS共108bits。
对卷积编码后的数据通过打孔算法进行打孔(puncturing),如图7所示,得到打孔后的数据格式。
另外,由图7看出,打孔的同时在最前端加上窃取比特SB,该SB用于指示当前RLC/MAC的头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GMSK调制方式时,SB是12bits;8PSK调制方式下,SB是8bits。本实施例采用的是GMSK调制,因此SB是12bits。
经过打孔以后,RLC/MAC头和HCS共68bits;CRC、TB和一个AMR帧共186bits。
由此可得,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变长信道编码后,有效数据的码率为118bits/186bits=63.4%。如果采用传统的MCS-3承载两个5.9kb/s的AMR帧,则码率为80%。可以看出,针对CS over GERAN业务的变长信道编码方式,大大提高了链路的传输性能。
上述实施例仅以CS over GERAN承载两个5.9kb/s AMR帧为例对变长信道编解码进行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CS over GERAN可以承载一个或多个帧,其中帧的AMR模式可以选择。当CS over GERAN承载多个AMR帧时,每个帧的AMR模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如果每个帧的AMR模式不同,由于各帧都是独立编码,因此当各帧模式即长度不同时,可以按其长度比例对每帧增加不同长度的冗余。这样,在接收端也可以根据长度比例,对每帧进行独立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S over GERAN承载两个5.9kb/s AMR帧的变长信道编解码的方法,由于增加控制域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发送端可以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编码,接收端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解码。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不会出现空闲比特,进而避免出现无效的填充字节,从而区别传统的PS域的RLC/MAC编码方法(例如,MCS-1~MCS-9),节省了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不仅适用于CS over GERAN业务,而且适用于传统的PS业务。当本发明所述方法运用在传统PS业务中时,由于传统PS业务中数据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利用本发明所述变长信道编码方法将固定数据长度中除了有效数据以外的空余空间进行冗余,进而提高链路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码设备。
设备实施例一:
参见图8,该图为基于本发明设备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码设备,包括:判断单元801和变长信道编码单元802。
所述判断单元801,用于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
变长信道编码单元802,用于当判断单元801的判断结果为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上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在RLC/MAC块头的控制域中增加指示RLC/MAC块中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其中,有效数据的长度与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相同。而且,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也是该有效数据的长度,即,其长度与有效数据长度相同。具体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可以包括CMI和FN。其中,CMI用于指示当前RLC/MAC块中各个CS帧的AMR模式。需要说明的是,RLC/MAC块中的各个CS帧可以使用不用的AMR模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AMR模式。另外,FN用于指示当前RLC/MAC块中承载的有效CS帧的个数。需要说明的是,RLC/MAC块中承载的CS帧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理解的是,由CMI指示的AMR模式和FN指示的帧的个数就可以计算出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的长度。
具体实现时,变长信道编码单元802可以包括两个子单元,分别是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图中未示出)。
其中,第一子单元,用于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选择变长信道编码速率;第二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子单元选择的变长信道编码速率进行变长信道编码,例如,所述信道编码速率可以选择1/2或1/3卷积码。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速率的卷积码。具体的,第二子单元可以选择变长打孔算法或填充冗余算法,通过打孔或填充冗余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当编码后的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后,接收端可以根据RLC/MAC块的头中的控制域,获得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然后,根据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所述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即有效数据长度),推算出编码时使用的打孔或填充冗余的方法,进行正确的变长信道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SM分组域编码设备,由于控制域中增加了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的信息,发送端可以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编码,接收端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解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后,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长度是可变的,这样,可以避免承载的帧中出现空闲比特或无效的填充字节,从而节省了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性能。
设备实施例二:
参见图9,该图为基于本发明设备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本发明设备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增加了:校验单元901,该单元可以在变长信道编码单元802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之前,对重要比特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需要说明的是,校验位可以选择加在每个帧之后,也可以选择加在帧的其他位置。另外,上述重要比特具体可以是Ia类最重要比特。
进一步的,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尾比特增加单元,用于对每个帧增加TB。
另外,在编码的同时,可以在承载的CS帧最前端增加SB。SB用于指示当前RLC/MAC的头类型。
本发明所述GSM分组域编码设备,有效利用了RLC/MAC块承载CS帧后的剩余空间,在信道编解码时进一步增加冗余,从而提升链路传输性能。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CS over GERAN利用变长信道编解码,对RLC/MAC块承载CS帧中最重要的比特进行CRC校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
***实施例一:
参见图10,该图为基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包括发送端1001和接收端1002。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1001可以是上述设备实施例中GSM分组域编码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接收端1002,用于接收到上述GSM分组域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后,根据所述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解码。
具体的,接收端可以根据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有效数据的长度,推算出编码设备在编码时使用的打孔或填充冗余的方法,从而在接收端进行正确的变长信道解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GSM分组域编解码的***,由于控制域中增加了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的信息,发送端可以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编码,接收端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解码。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长度是可变的,避免承载的帧中出现空闲比特或无效的填充字节,从而节省了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性能。
***实施例二:
参见图11,该图为基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发送端1001包括判断单元1001a、校验单元1001b、尾比特增加单元1001c和变长信道编码单元1001d。
所述判断单元1001a,用于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
所述校验单元1001b,用于对Ia类最重要比特进行循环冗余校验。校验位可以加在每个帧之后,也可以加在每个帧的其他位置。
所述尾比特增加单元1001c,用于对每个帧增加尾比特。需要说明的是,编码的同时,在承载的CS帧最前端增加SB。SB用于指示当前RLC/MAC的头类型。
变长信道编码单元1001d,用于当判断单元1001a的判断结果为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上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接收端1002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述变长编解码的***,有效利用了RLC/MAC块承载CS帧后的剩余空间,在信道编解码时进一步增加冗余,从而提升链路传输性能。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CS over GERAN利用变长信道编解码,对RLC/MAC块承载CS帧中最重要的比特进行CRC校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精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以包括前述的通信方法各个实施方式的内容。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在RLC/MAC块头的控制域中增加指示RLC/MAC块承载的有效数据的长度的信息。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均与所述有效数据的长度相同。发送端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接收端根据所述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解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由于增加控制域指示有效数据的长度,发送端可以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编码,接收端根据有效数据长度进行变长解码。RLC/MAC块中承载的数据长度是可变的,避免承载的帧中出现空闲比特或无效的填充字节,从而节省了有限的带宽资源,提高了链路传输的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当所述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Claims (12)

1.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
当所述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包括:
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选择变长信道编码速率;
根据选择的变长信道编码速率,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承载数据中各个帧的自适应多速率编解码AMR模式的编码模式指示CMI和用于指示承载的有效帧个数的帧数F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包括:
由RLC/MAC块头中的临时流标识判断RLC/MAC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之前还包括:
对重要比特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解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长信道编码应用于CS over GERAN业务中。
8.一种GSM分组域编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单元和变长信道编码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无线链路控制/媒介接入控制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是否存在指示承载的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所述有效数据长度为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
所述变长信道编码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RLC/MAC块头中的控制域中存在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时,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长信道编码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子单元,用于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选择变长信道编码速率;
所述第二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单元选择的变长信道编码速率进行变长信道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变长信道编码单元根据编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编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编码之前,对重要比特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数据长度的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承载数据中各个帧的自适应多速率编解码器模式的编码模式指示CMI和用于指示有效帧的个数的帧数FN。
12.一种GSM分组域编解码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GSM分组域编码设备,还包括接收端;
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GSM分组域编码设备发送的数据后,根据所述解码前输入数据的长度和解码后输出数据的长度进行变长信道解码。
CN 200810182901 2008-12-05 2008-12-05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82901 CN101753253B (zh) 2008-12-05 2008-12-05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PCT/CN2009/075231 WO2010063231A1 (zh) 2008-12-05 2009-12-01 Gsm分组域编码的方法、设备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82901 CN101753253B (zh) 2008-12-05 2008-12-05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3253A true CN101753253A (zh) 2010-06-23
CN101753253B CN101753253B (zh) 2013-01-23

Family

ID=4223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829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253B (zh) 2008-12-05 2008-12-05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53253B (zh)
WO (1) WO20100632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6411A3 (zh) * 2012-04-28 2013-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用户线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数字用户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90191A (ko) * 2005-02-07 2006-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 제어를 위한 상태보고의요청/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116277A (zh) * 2005-02-07 2008-0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请求/传送移动通信***的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82164B (zh) * 2007-04-02 2012-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无线通讯业务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6411A3 (zh) * 2012-04-28 2013-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用户线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数字用户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63231A1 (zh) 2010-06-10
CN101753253B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53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23134C (zh) 对无线信道上的信头解码的方法和***
TWI459744B (zh) 藉遮罩來傳遞天線組態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CN108631789A (zh) 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CN100373779C (zh) 在无线分组通信网络上传输实时数据的方法
CN1288870C (zh) 在半速率信道上传递自适应多速率信令帧的方法和***
JP2003520493A (ja) 多重化されたチャネルを介して情報シンボルを送信するため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及び、受信のための対応する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1483441A (zh) 通信***中添加循环冗余校验的设备
WO20060831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roadcast parameter messag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50371B2 (ja) 伝送フォーマット検出方法
CN101753253B (zh) Gsm分组域编解码的方法、设备及***
CN101222300B (zh) 一种天线数量的传输方法
CN11026643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86199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unequal message protection
US7957492B2 (en) TFCI 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330355A (zh) 信道编码、译码方法和通信***及设备
CN103532659B (zh) 一种确定编码方案码本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622529A (zh) 广播信道的通信方法
KR10149060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57629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设备
CN101232353A (zh) 一种指示hs-pdsch信道调制方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