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3649B -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 Google Patents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3649B
CN101743649B CN2008800144119A CN200880014411A CN101743649B CN 101743649 B CN101743649 B CN 101743649B CN 2008800144119 A CN2008800144119 A CN 2008800144119A CN 200880014411 A CN200880014411 A CN 200880014411A CN 101743649 B CN101743649 B CN 101743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und floor
resistance state
memory cell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44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3649A (zh
Inventor
卢多维克·古克斯
朱迪思·里索尼
托马斯·吉勒
德克·武泰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IMEC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IMEC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IMEC,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vzw IMEC
Publication of CN101743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3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061Shaping 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066Shaping switching materials by filling of openings, e.g. damascene metho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3/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 G11C13/00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using resistive RAM [RRAM] elements
    • G11C13/0009RRAM elements whose operation depends upon chemical chan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3/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 G11C13/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using elements whose operation depends upon chemical chang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20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21Device geometry
    • H10N70/826Device geometry adapted for essentially vertical current flow, e.g. sandwich or pillar typ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41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81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882Compounds of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e.g. chalcogenides
    • H10N70/8828Tellurides, e.g. GeSb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11C13/00 for features not covered by this group
    • G11C2213/10Resistive cells; Technology aspects
    • G11C2213/15Current-voltage curv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11C13/00 for features not covered by this group
    • G11C2213/50Resistive cell structure aspects
    • G11C2213/56Structure including two electrodes, a memory active layer and a so called passive or source or reservoir layer which is NOT an electrode, wherein the passive or source or reservoir layer is a source of ions which migrate afterwards in the memory active layer to be only trapped there, to form conductive filaments there or to react with the material of the memory active layer in redox 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存储器件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阵列和向存储单元施加电压来把数据写入存储单元的电压施加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具有包含铜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与包含硫系材料的第二层接触。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阻态与第二较低阻态之间切换每个单元来写数据。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单元切换到第二阻态。在阻态之间切换时的电流小于10μA。该器件的存储单元可以在阻态之间反复触发,并且阻态是非易失性的。

Description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件。本发明尤其涉及包括夹在电极对之间的硫系材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件,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件通过电阻开关技术来存储信息。
背景技术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的当前市场由闪速存储器件为主。这些器件将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阵列中,每个存储单元都包括浮栅晶体管。随着闪速存储器件的存储密度的增加,器件的单个存储单元的尺寸降低。会预料到由于基本物理限制,闪速存储器件将会面临超越45nm工艺节点的缩放比例问题。闪速存储器件的写速度和持续时间也会受到设计局限的限制。
当前被认为有潜力克服闪速存储器件的上述限制的新兴存储技术是电阻开关存储技术。电阻开关存储器件通常通过施加特定电流或电压引起活性材料的电阻变化来存储信息。
适于电阻开关存储器件的已知活性材料是硫系玻璃。采用该活性材料的存储器件包括存储单元阵列,每个存储单元都包括夹在电极对之间的硫系玻璃。通过施加电流引起的热从而把硫系材料从低电阻的晶态切换到高电阻的非结晶态,可以把信息存储在器件的单元中。通过施加阈值电压,可以把该材料切换回到晶态。这种器件也被称为相变存储器件。
由于低电压工作(处于1-2v的量级)以及期待更好的存储密度以获得较低开关电流,所以上述已知的电阻开关存储器件被认为是比较有提升空间的。在90nm以下技术节点的最近样机中,据报道开关电流处于几百毫安的范围内。然而,仍待证明开关电流是否能降低远低于100μA。
另一作为闪速存储技术替代的新兴存储技术是可编程金属化单元(PMC)存储技术。在该技术中的存储开关机制是导电丝的电解形成和断开。已证明通过施加0.2v以及10μA一样低的电流可以切换使用该技术的存储单元。倘若可以对纤丝的密度加以控制,则该技术有望得到提升。然而,存在很多与可编程金属化单元存储技术有关的问题,尤其涉及随时间以稳定方式保持数据的能力。
在当前情况下,仍然需要具有小开关电流和电压需求的可靠的电阻开关存储器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器件,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阵列和向存储单元施加电压来把数据写入存储单元的电压施加单元,其中每个存储单元都具有含铜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与含硫系材料的第二层接触,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阻态与第二较低阻态之间切换每个单元来写数据,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并且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单元切换到第二阻态。
本发明人发现,当铜与硫系材料接触时,通过在材料上施加相反极性的低电压可以在不同的阻态之间切换双材料叠层。在不受理论限制的情况下,认为在材料之间产生界面层,并且根据所施加电压的极性,该界面层具有可在两个值之间变换的较高电阻。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低开关电压,尤其是低于0.5v或更小的低开关电压下工作的存储器件。因此,开关电压明显低于已知的相变存储器的电压,其中硫系材料在高阻、非结晶态以及低阻结晶态之间切换。
本发明的存储器件的开关机制还被认为完全不同于可编程金属化单元的开关机制,原因在于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器件的操作被认为涉及形成具有可变电阻的界面层。已发现本发明的两个阻态都涉及明显比作为器件的基础的硫系材料的电阻高的电阻。相反,可编程金属化单元的开关机制涉及具有内部电极材料的导电丝的电解形成。同样地,可编程金属化层的阻态之一涉及明显比内部电极材料的正常电阻低的相对低的电阻。
电压施加单元优选地被布置成通过向铜层施加正或负电位并且将硫系材料层保持在0v来在第一阻态与第二阻态之间切换。
对于每个存储单元的多种布置是可行的,只要它们都具有上述的彼此接触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例如,第一层可以作为用于施加电压的第一电极,每个存储单元还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层表面上不与第一电极接触的第二电极。在此情况下,第二电极优选地是金属化电极,诸如钨。
可替代地,每个存储单元还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层的不与第二层接触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以及形成在第二层的不与第一层接触的表面上的第二电极。在此情况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者两者优选地是金属化电极,诸如钨。
第二层优选地包含掺杂金属的SbTe硫系材料,尽管当然可以采用其他硫系材料。第二层的硫系材料应当基本上(优选地全部)处于非结晶态。
如上所述,每个单元可以通过向第一层施加0.5v或更小的相反极性电压在第一阻态与第二阻态之间切换。然而,已发现可以使用明显较低的开关电压,例如,优选地是0.4v或更小,更优选地是0.3v或更小,最优选地是0.25v或更小。
电压施加单元优选地被布置成提供具有最大为大约10μA或更小的电流的电压。同样地,该存储器件具有极低的功耗。
在多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阻态与第二阻态的每个阻态中,每个存储单元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的电阻高于第一层与第二层分开考虑时的电阻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向存储器件写数据的方法,所述存储器件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阵列,每个存储单元都具有含铜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与含硫系材料的第二层接触,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并且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单元切换到第二阻态,其中第二阻态是比第一阻态低的阻态。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涉及上述存储器件的操作。具体地说,电位差可以通过电压施加单元施加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
在该方法中,在第一阻态和第二阻态两者中,第二层的硫系材料优选地基本处于非结晶态。同样地,两个阻态都涉及较高的电阻。
在优选实施例中,把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和第二阻态的步骤包括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0.25v或更小的电位差。流过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电流优选地为10μA或更小。同样地,该方法涉及极低功耗。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仅以示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器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存储单元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
图3是说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器件的可行机制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形成图1所示存储单元的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示出图1所示存储单元的电阻如何根据单元尺寸缩放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器件,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阵列以及用于向存储单元施加电压来向存储单元写数据的电压施加单元。在该器件中,每个存储单元都包括彼此接触的由铜构成的第一层和由硫系材料构成的第二层。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阻态和第二较低阻态之间切换单元来把数据写入单元中。
通过向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实现向第一阻态的切换。通过向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实现向第二阻态的切换。
在多个实施例中已发现,与0.2v一样低的电压足够来在各个阻态之间切换。结合极小的电流,得到了低功耗的存储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存储器件的存储单元1的结构。尽管在图中未示出,存储器件包括多个示出的存储单元1、以及向存储单元1施加预定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
参考附图,存储单元1包括夹在第一电极层5和第二电极层7之间的掺杂金属的SbTe硫系材料层3。
掺杂金属的SbTe硫系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并且在M.H.R.Lankhorst等人于2005年在Nature Materials上第4卷第347-352页发表的题为“Low-cost and Nanoscale Non-volatileMemory Concept for Future Silicon Chips”中给出更具体的描述,其全部内容引入于此作为参考。硫系材料层3处于非结晶态。
顶部的第一电极5由铜构成,底部的第二电极7由钨构成。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7与硫系材料层3的相反两面直接接触,并且彼此面对。
整个存储单元1形成在硅基片9上,存储器件的其他部分也以硅基片为基础。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在基片9与第一电极5之间提供了许多层。这些层可以包括SiO2绝缘层以及连接到下面的MOS或双极性晶体管的钨基连接层。适合的基础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
存储器件的电压施加单元(未示出)被布置成在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7上施加预定电压。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存储单元1在电极5、7上测量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所示的电压施加到顶部的第一电极5的电压,而另一个电极7处于0v。
参考附图,可以看出存储单元1具有三个不同的具有不同电流-电压特性的“阻态”11、13、15。第一阻态11和第二阻态13在0.3v正电压以上具有相似的特性,但是在所示的其他电压下,第一阻态11通常展示出比第二阻态13高的电阻。第三阻态15在所示出的所有电压下都与其它阻态不同,并且通常展示出三个阻态中的最高电阻。
最初,存储单元1处于第一阻态11或者第三阻态15。本发明并没有采用第三阻态15。如果发现存储单元处于第三阻态15,则通过向第一电极5施加刚刚小于1v的电压来切换到第一阻态11。该过程被称为“形成”步骤,并且只执行一次,从而使得存储单元1准备用于写入和读取数据。
在使用中,通过在第一阻态11和第二阻态13之间切换存储单元来把数据写入存储单元1中。典型地,第一阻态11代表存储的二进制“1”,而第二阻态13代表存储的二进制“0”。
通过向第一电极5施加负0.2v的电压来把存储单元1从第一阻态11切换到第二阻态13。通过向第一电极5施加正0.2v的电压来把存储单元1从第二阻态13切换到第一阻态11。存储单元1可以在第一阻态11和第二阻态13之间重复循环,并且已发现这些阻态是非易失性的。
还没有完全理解形成不同阻态的具体机制。然而,认为高电阻界面层可以形成在第一电极5的铜与硫系材料3之间,即,与这些层串连。而且,认为施加相反极性的小电压可以足够在界面层引起氧化和还原。在任何情况下,已发现存储单元在第一阻态11和第二阻态13中的电阻高于第一电极5与硫系材料3在彼此分开时的电阻之和。
可替代地,第一电极5中的铜与硫系材料层3有可能相互作用形成含有大量陷阱的界面层。施加相反极性的小电压可以控制对陷阱的填充和清空,从而控制界面层的电阻。
作为另一替代,第一电极5中的铜与硫系材料层3之间形成的高电阻界面层有可能经历导电丝的形成和断开。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该机制。
在图3(a)中,存储单元的均匀界面层6展示了相对高的电阻。在图3(b)中,导电丝形成在界面层6中,从而降低其电阻。界面层6的电阻通过形成或断开纤丝得以控制。在(a)和(b)两者中,界面层6与硫系材料层3串连地布置,从而硫系材料层3会促成存储单元在两种阻态下的电阻。
在使用中,通过在电极5和7上施加小电压(小于开关电压)来从存储单元1中读取数据。随后电流被感测、放大并测量以确定存储单元1所处的阻态。因为读取电压小,所以它们不会影响存储单元1的阻态。
将参考图4简要说明形成图1所示存储单元1的方法。可以使用各种传统半导体处理技术形成存储单元1,借此可以实现高存储单元密度。在Kozicki等人于2005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Nanotechnology第4卷第331-338页上公开的题为“Nanoscale memoryelements based on Solid-state Electrolytes”用于形成可编程金属化单元的技术尤其适用,其全部内容并入于此作为参考。
存储单元1通常形成在用于切换目的的MOS或双极性晶体管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存储器件中这些类型的晶体管的形成是熟悉的,因此将不再提供对晶体管的形成的具体描述。
在如上所述形成存储单元的晶体管之后,如图4所示,在SiO2绝缘层19上形成钨层17形式的连接。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把钨直接沉积在绝缘层19上,随后进行化学机械抛光(CMP)来形成钨连接17。钨连接17可以采取插塞或衬里(plug or line)的形式。
接下来,将电介质叠层21沉积在钨层17上。电介质叠层21可以由在后段制程(back-end-of-line)处理中使用的典型SiC或SiO2叠层构成。
在沉积电介质叠层21之后,通过干法蚀刻在叠层21上开孔23。将孔23开得足够深以暴露电介质叠层21下面的钨层17。孔23的直径例如可以是40nm。
在开孔23之后,在孔23中以及电介质叠层21上沉积硫系材料25。在室温下通过溅射法沉积硫系材料25。可替代地,可以采用保形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工艺来沉积硫系材料25。随后可以把硫系材料25向下平整到电介质叠层21。
在沉积硫系材料25之后,通过溅射法在硫系材料25上沉积铜层27。随后在低温处理下对硫系材料25和铜层27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顶部电极连接。
如图4所示,所得到的存储单元1可以形成极小尺寸。图5示出了图1和图4所示的存储单元的电阻如何随着单元尺寸进行缩放。
在图中,绘出了单元电阻与单元尺寸的曲线。方形和菱形标记代表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第一阻态和第二阻态的测量值。三角形标记代表分离的非结晶的硫系材料的理论电阻值,对于给定单元尺寸,硫系材料的电阻比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任何阻态的电阻都低。
在图中可以看出硫系材料的电阻随着单元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可以预见电阻的这种变化趋势也是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阻态的电阻变化趋势。
为了进行比较,在图中还用圆形标记示出了单元尺寸为40nm的可编程金属化单元的两个状态的电阻。
可以看出,在单元尺寸为40nm的情况下,分离的非结晶硫系材料的电阻略大于可编程金属化单元的较低阻态。如上面所指出的,对于给定的单元尺寸,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两个阻态的电阻都大于分离的硫系材料的电阻。因此,期望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较低阻态的电阻大于可编程金属化单元的较低阻态的电阻。因此,对于给定的单元尺寸,期望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单元与可编程金属化单元相比具有较低的电流以及由此引起的较低功耗。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以以高密度提供的存储单元阵列的存储器件。将单元在两个高阻态之间切换来把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使用低电压和低电流来执行切换,因此存储器的功耗很低。
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型。
例如,存储单元可以具有作为上述那些结构的各种替代结构,只要存在与非结晶硫系材料接触的铜层即可。
上面描述了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存储单元的一个方法,但是其他适合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例如,在双重金属镶嵌方案中,可以实现双绝缘叠层,随后可以为硫系材料开孔,以及为铜电极开深槽。
上面针对具有其中铜层与硫系材料层接触的单元的存储器件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可以使用其他金属来替代铜。认为诸如Ti、Ta、Al、Ni之类的可氧化金属是适合的。

Claims (12)

1.一种存储器件,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阵列和用于向存储单元施加电压来把数据写入存储单元的电压施加单元,其中每个存储单元都具有含铜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与含掺杂金属的SbTe硫系材料的第二层接触,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阻态与第二较低阻态之间切换每个存储单元来写数据,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并且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二阻态,并且,其中,在第一阻态与第二阻态的每个阻态中,每个存储单元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的电阻高于第一层与第二层分开考虑时的电阻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件,其中第一层是第一电极,并且其中每个存储单元还包括在第二层的不与第一电极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件,其中第二电极包括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件,其中每个存储单元还包括在第一层的不与第二层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电极,以及在第二层的不与第一层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器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者两者包括钨。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存储器件,其中第二层的硫系材料基本上处于非结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件,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向第一层和第二层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25v或更小来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并且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成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25v或更小来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二阻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件,其中电压施加单元被布置来提供最大为10μA或更小的电流。
9.一种向存储器件写数据的方法,所述存储器件包括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阵列,每个存储单元都具有含铜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与含掺杂金属的SbTe硫系材料的第二层接触,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并且
通过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5v或更小,来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二阻态,
其中第二阻态是比第一阻态低的阻态,并且
其中,在第一阻态与第二阻态的每个阻态中,每个存储单元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上的电阻高于第一层与第二层分开考虑时的电阻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阻态和第二阻态中,第二层的硫系材料基本上处于非结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的步骤包括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一层上的电位比第二层上的电位高0.25v或更小,并且
其中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二阻态的步骤包括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施加电位差使得第二层上的电位比第一层上的电位高0.25v或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把存储单元切换到第一阻态和第二阻态的步骤包括提供流过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最大为10μA或更小的电流。
CN2008800144119A 2007-05-01 2008-04-30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Active CN101743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107294 2007-05-01
EP07107294.6 2007-05-01
PCT/IB2008/051682 WO2008132701A1 (en) 2007-05-01 2008-04-30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3649A CN101743649A (zh) 2010-06-16
CN101743649B true CN101743649B (zh) 2013-04-24

Family

ID=39689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44119A Active CN101743649B (zh) 2007-05-01 2008-04-30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26225B2 (zh)
EP (1) EP2153477B1 (zh)
CN (1) CN101743649B (zh)
WO (1) WO20081327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6753B2 (en) * 2011-04-19 2015-11-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lect devices including a semiconductive stack having a semiconductive material
US9153777B2 (en) 2013-06-03 2015-10-06 Micron Technology, Inc. Thermally optimized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736A (zh) * 2004-12-06 2006-07-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相变存储单元和形成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6758A (en) 1991-01-18 1992-11-24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Inc. Electrically erasable phase change memory
US6635914B2 (en) 2000-09-08 2003-10-21 Axon Technologies Corp. Microelectronic programmable devic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d programming the same
US20040124407A1 (en) 2000-02-11 2004-07-01 Kozicki Michael N. Scalable programmable structure, an array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6955940B2 (en) 2001-08-29 2005-10-1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forming chalcogenide comprising devices
US7750332B2 (en) * 2002-04-30 2010-07-06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Solid electrolyte switching device, FPGA using sam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id electrolyte switching device
US6831856B2 (en) 2002-09-23 2004-12-14 Ovonyx, Inc. Method of data storage using only amorphous phase of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phase-change memory element
US6791102B2 (en) 2002-12-13 2004-09-14 Intel Corporation Phase change memory
TWI245288B (en) * 2003-03-20 2005-12-11 Sony Corp Semiconductor memory element and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0498493B1 (ko) 2003-04-04 2005-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전류 고속 상변화 메모리 및 그 구동 방식
US7067865B2 (en) * 2003-06-06 2006-06-27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High density chalcogenide memory cells
JP4608875B2 (ja) 2003-12-03 2011-01-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
DE102005003675A1 (de) 2004-04-29 2005-11-2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BRAM-Zelle mit einem reversiblen Leitungsbrücken-Mechanismus
DE102004041626B4 (de) 2004-08-27 2008-06-05 Qimonda Ag Chipkarte, und Chipkarten-Sicherungs-Einrichtung
EP1643508B1 (en) 2004-10-01 2013-05-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volatile memory element with programmable resistance
TWI254443B (en) 2004-10-08 2006-05-01 Ind Tech Res Inst Multilevel phase-change memory, manufacture method and status transferring method thereof
US7608503B2 (en) 2004-11-22 2009-10-27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Side wall active pin memo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0718156B1 (ko) * 2006-02-27 2007-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전이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80314738A1 (en) * 2007-06-19 2008-12-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lytic Device Based on a Solution-Processed Electrolyt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736A (zh) * 2004-12-06 2006-07-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相变存储单元和形成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02193A1 (en) 2010-08-12
EP2153477A1 (en) 2010-02-17
WO2008132701A1 (en) 2008-11-06
CN101743649A (zh) 2010-06-16
US8526225B2 (en) 2013-09-03
EP2153477B1 (en)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07740B1 (ko) 저항성 메모리 아키텍처 및 디바이스들
US7372065B2 (en) Programmable metallization cell structures including an oxide electrolyte, devices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7728322B2 (en) Programmable metallization cell structures including an oxide electrolyte, devices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KR102388557B1 (ko) 2-단자 메모리에 대한 선택기 디바이스
KR101834426B1 (ko) 휘발성 스위칭 2 단자 디바이스 및 mos 트랜지스터를 사용하는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셀
US9698201B2 (en) High density selector-based non volatile memory cell and fabrication
CN103000806B (zh) 电阻变化型非易失性存储器件及其操作方法、半导体器件
CN104103308B (zh) 具有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三维可变电阻存储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4124257B (zh) 三维可变电阻存储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469239B2 (ja) 垂直ビット線を有する再プログラミング可能な不揮発性メモリ素子の3次元アレイ
US8324065B2 (en) Resistive memory and methods of processing resistive memory
CN102157540B (zh) 存储装置、存储卡和电子装置
CN102339952B (zh) 存储元件及其驱动方法以及存储装置
US20050285096A1 (en) Programmable structure, an array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EP2560171A2 (en) Nonvolatile resistive memory elements and memory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800120B (zh) 具有电阻器的存储器单元及其形成
CN102077348B (zh) 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和具备该非易失性存储元件的半导体存储装置
US8716059B2 (en) Combined conductive plug/conductive line memory array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20130009128A1 (en) Nanoscale switching device
CN101159309A (zh) 一种低功耗电阻存储器的实现方法
CN101743649B (zh)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
CN101101960A (zh) 一种可降低复位操作电流的电阻存储器
CN110867463A (zh) 可变电阻存储器件
JP5374865B2 (ja) 抵抗変化素子、これを用いた記憶装置、及びそれらの作製方法
CN115148900A (zh) 电阻切换存储器件和用于形成电阻切换存储器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