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2569B -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2569B
CN101742569B CN 200910109646 CN200910109646A CN101742569B CN 101742569 B CN101742569 B CN 101742569B CN 200910109646 CN200910109646 CN 200910109646 CN 200910109646 A CN200910109646 A CN 200910109646A CN 101742569 B CN101742569 B CN 101742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nnel
data
base station
channel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096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2569A (zh
Inventor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1096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42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42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56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5920 priority patent/WO201105751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2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道构建:构建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第一数据通道,以及基站到另一基站的第二数据通道;数据缓存:待传输的数据发送并缓存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数据发送:择一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具有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待传输数据;还包括选通单元,用于择一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使得所述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本发明实现了数据传输的无缝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本地交换技术下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IPAbis(Abis Based IP,基于IP技术实现的Abis口,Abis口是指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GSM***为例,在Abis口实现基于IP的传输技术,使用RUDP(Reliable UDP,可靠用户数据报协议)传输控制面消息,使用RTP(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送协议)传送用户面消息。RTP链路通过IP和Port(端口号)来进行区分。对于Abis口而言,在一个基站控制器IP和一个基站IP之间,可以通过端口号的区分定义多个RTP链路,于是也可以进行多个载波的语音数据传输。通常,基站控制器IP的一个Port与基站IP的一个Port之间定义一路语音。
目前不少通信***都应用了本地交换功能。本地交换指,主被叫用户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其通话不再经过核心网,而直接在主被叫两个基站之间进行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对核心网资源的占用,缩短了语音的传输时延,节约了Abis口等使用带宽,为运营商和用户都提供了方便。本地交换最大的特点是:用户面数据不再经由核心网传送而直接在基站间进行。当通话采用上述方式进行传递时,将其描述为在本地交换模式下进行,而传统的通话方式,在本发明中称为传统交换模式。
显然,当用户面数据传输从传统交换模式转为本地交换模式时,需要将用户面数据的传输由原先在基站控制器和基站之间的RTP链路切换到本地交换的两个基站之间新建立的RTP链路上。这样,就会出现RTP链路切换时的掉话问题。而当用户面数据传输从本地交换模式转换到远程交换模式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能够在本地交换模式和传统交换模式之间进行转换时实现数据传输的无缝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站的数据传输切换方法,包括:
通道构建:构建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第一数据通道,以及基站到另一基站的第二数据通道;
数据缓存:待传输的数据发送并缓存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
数据发送:择一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使得所述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发送具体包括:
在传统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关闭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本地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二数据通道,关闭第一数据通道,使得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两种模式切换时,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共享待传输数据,并且仅有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中一者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共享数据缓存区。
在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为实时传送协议链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第一数据通道,以及基站到另一基站的第二数据通道;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具有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待传输数据;还包括第一选通单元,用于择一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所述基站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选通单元按如下方式控制数据发送:
在传统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关闭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本地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二数据通道,关闭第一数据通道,使得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两种模式切换时,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共享待传输数据,控制仅有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中一者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所述基站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选通单元包括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开关和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开关;或者可控地换接第一数据通道或第二数据通道到用户的换接开关。
在所述基站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共享数据缓存区。
在所述基站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选通单元,所述第二选通单元控制共享数据缓存区向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之一开放,或者向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开放。
本发明通过构建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并将待传输数据缓存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再择一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由于数据通道的预先构建以及待传输数据向两个数据通道的发送缓存,因而当一个数据通道向另一个数据通道切换时,数据传输能够无中断快速接续,实现了数据传输的无缝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交换模式向本地交换模式转换时的RTP链路切换控制流程图。
图2是传统交换模式向本地交换模式转换前后期间用户面数据传输的RTP链路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基站实现RTP链路数据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RTP链路数据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基站控制器和基站之间的RTP链路是和时隙一一对应的,一般情况下,一路通话只对应一路语音。如果基站控制器要无缝切换到新的RTP链路,应当在这路语音的新RTP链路建立好并传送语音后,再释放原来使用的RTP链路。本发明基于此,采用的主要思路是:
基站将原有的对一路语音只对应一个目的标识(IP和Port),变为对一路语音对应两个不同目的标识(通过IP地址和Port进行区分)的RTP链路。显然,通话只有在RTP切换期间才需要同时用到两路RTP链路,在RTP切换完毕后,基站仍然只为这路语音维护一个RTP链路。基站对这两路RTP链路的控制都是通过基站控制器发送的命令进行控制。其总体的技术方案是:
1.通道构建:构建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第一数据通道,以及基站到另一基站的第二数据通道。在主被叫用户之间的通话中,一般的,包括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本地交换模式和传统交换模式的转换仅仅涉及到用户面数据,控制面数据始终和过去一样,需要经过基站控制器、核心网的处理。用户面数据的传输需要通过基站控制器下发的相关命令来控制。需要控制的是基站的两个RTP链路,即,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RTP链路,以及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RTP链路之间的切换,控制项目包括新建通道、释放通道,转换数据通道的时间点等等。因此,在本发明中,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一般仅指用于用户面数据传输,由于在本发明的示例中,数据传输协议采用RTP协议,因而有时数据通道也被描述为RTP链路。此外,由于本文的用户面数据以语音数据为例,因而有时用户面数据也被描述为语音。两个数据通道的构建就是在原来一路语音使用一个RTP链路控制处理模块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个RTP链路控制处理模块,发送源端以端口号为区分(在同一个基站上,所以IP地址相同),以不同目的标识(可能是不同IP和Port)来区分两个RTP链路的处理和发送方向。这样一路语音至少可以对应两个RTP链路处理控制模块。其中,RTP链路处理控制模块的作用是将语音数据根据RTP协议进行处理发送给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或者反之,接收从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发送的语音数据。
2.数据的缓存和发送:数据缓存是将待传输的数据发送并缓存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数据发送是有控制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使得仅有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数据缓存时,两个数据通道可以共享语音缓存区,但具有不同的目的地址,即两个RTP链路的源头为同一路语音缓存区,但是却发送到具有不同的IP地址和端口号的目标地址中。
由此,增加语音数据处理转换开关和判断机制,当两个RTP链路控制处理模块都有语音数据传送时,判断将特定的RTP链路控制处理模块传送的内容发送给基站的基带模块进行语音的编码和调制解调,最后传给手机;或者将基站的基带模块收到的解调、解码出的语音数据传送给特定的RTP链路控制处理模块。也就是,择一地发送第一数据通道或者是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
如图1所示,从传统交换模式向本地交换模式转换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一:基站控制器在准备语音业务信道建立时,首先发送信道激活(Channel Active,GSM0858协议消息)给基站,不仅告知基站要激活的信道描述,同时也告知基站关于基站控制器端的RTP链路的IP和Port。图中,基站控制器通过信道激活消息准备和基站1建立RTP链路1,基站控制器通过信道激活消息准备和基站2建立RTP链路2.
步骤二:基站1和基站2分别获知了基站控制器提供的RTP链路1和RTP链路2基站控制器端IP地址和端口号,分别回复信道激活确认消息,在信道激活确认消息中,基站1回复基站1自己关于RTP1链路的IP和端口号,基站2回复基站2自己关于RTP2链路的IP和端口号.
步骤三:基站控制器根据基站1和基站2回复的信道激活确认消息,分别获知了基站1和基站2的关于RTP1和RTP2的目标IP和端口号,发起RTP1和RTP2的建链请求。基站1和基站2也根据获知的RTP1和RTP2的基站控制器侧的IP和端口号,也向对方发起RTP1和RTP2的建链请求。在双方成功交互之后,RTP链路1(第一数据通道)、RTP链路2(第一数据通道)建立成功。
步骤四:基站控制器和基站1、基站2完成了Abis口RTP链路的建立,RTP链路1、RTP链路2开始传送用户语音。
步骤五:基站控制器决定进入本地交换模式。
步骤六:基站控制器给基站1发送建立新通道的命令,包含目标IP2和Port2(基站2的目标标识);同样,基站控制器给基站2发送建立新通道的命令,包含目标IP1和Port1(基站1的目标标识);
步骤七:基站1和基站2分别用给定对方基站的IP和Port建立基站1和基站2间的RTP链路3(第二数据通道)后,将使用通道建立完成消息通知基站控制器。
步骤八:基站控制器确认基站1和基站2间新的通道RTP链路3已经相互建立好后,将发释放通道消息给基站1和基站2,分别释放RTP链路1和RTP链路2。
步骤十:基站1和基站2各自释放老链路RTP链路1和RTP链路2,发送释放确认消息给基站控制器。
步骤十一:本地交换切换完成。原在RTP链路1和RTP链路2中传送的语音在RTP链路3中传送。
从本地交换模式向传统交换模式转换的主要步骤与传统交换模式到本地交换模式的切换类似。两种方向转换的主要区别是:
从传统交换模式向本地交换模式转换时,发送建立新通道消息所携带的IP和Port信息,是要进行本地交换的两个基站中对方基站的IP和Port,消息中携带切换原因为“本地交换”。在释放老通道时,消息所携带的是基站控制器和要进行本地交换的两个基站的原通信的RTP链路的IP和Port。
而从本地交换模式向传统交换模式转换时,发送建立新通道消息所携带的IP和Port信息,是基站控制器相应RTP的IP和Port,消息中携带切换原因为“传统交换模式”。在释放老通道时,消息所携带的是进行本地交换的两个基站间建立的RTP链路的IP和Port。
如图2,在传统交换模式下,基站1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通话使用的是RTP链路1,RTP链路1在基站控制器的IP和特定端口[IPBSC,PortA]与基站1的IP和特定端口[IP1,Port1]传送。同样,基站2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通话使用的是RTP链路2,RTP链路2在基站控制器的IP和特定端口[IPBSC,PortB]与基站2的IP和特定端口[IP2,Port2]传送。
但是,当基站控制器准备在基站1和基站2之间进行本地交换转换时,基站控制器将会控制基站1和2新建一条RTP链路3,建好后,将RTP链路1和RTP链路2的通话内容分别移到RTP链路3上,这样,基站1和基站2之间的通话不再经过基站控制器中转,而是在基站1和2之间直接传送上下行通话。
如图3所示,现有的基站RTP链路的处理用户面数据(语音数据)的流程主要是:
基站控制器发送的源IP和Port发送的用户语音(用户面数据),首先存入到基站的RTP语音缓存区,经过适当处理后,发送给RTP链路控制单元(RTP链路控制处理模块)处理为符合RTP协议的数据包,处理完毕后发送给目的IP和Port。在相反的方向,当目的IP和Port有语音数据上报时,同样依次经过缓存区处理和RTP链路控制单元处理,然后发送给源IP和Port。这里一路语音的缓存区只对应一个RTP链路控制和处理模块的处理。当新、老两个RTP链路切换时,没有一个平滑的语音过渡,从一个RTP链路一下转到另一个RTP链路时,常常造成语音数据传送的中断,因而常常造成切换中的掉话。
如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切换从传统交换模式切换到本地交换模式包括:
步骤11:基站在初始化的时候,就同时生成两个RTP链路控制单元与一个语音缓存区(共享数据缓存区,即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共享数据缓存区)对应,两个RTP链路控制单元具有相同IP和不同Port,在名称上可以通过序号区分,比如,RTP链路控制单元0和RTP链路控制单元1。
步骤12: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通过控制面消息初次建立RTP连接时,基站默认采用RTP链路控制单元0来进行语音传输,于是在链路建立应答消息中告知基站控制器关于基站侧使用的RTP链路的IP和Port是RTP链路控制单元0的IP和Port。此时,开关10和11打开(开关10的作用是决定是否将语音缓存区内容下发给RTP链路控制单元0;开关11的作用是决定是否将RTP链路控制单元0处理的语音下发给基站的基带并最后发送给手机);开关20和21关闭(开关20的作用是决定是否将语音缓存区内容下发给RTP链路控制单元1;开关21的作用是决定是否将RTP链路控制单元1处理的语音下发给基站的基带并最后发送给手机)。这样就保证了此时只是用一个RTP链路控制单元和用户进行通话。在此,称开关11(第一开关)和开关21(第二开关)为第一选通单元,开关11和开关21有控制的择一打开,可使始终只有一路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最终发送给手机(用户)。第一选通单元也可用换接开关(换接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到用户)来实现。称开关10和开关20为第二选通单元,开关10和开关20各自控制共享数据缓存区是否向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开放,第二选通单元也可以省略,使得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待传输数据始终保持更新,但由于第一选通单元的存在,手机用户仍然只是接收到一路待传输数据。
步骤13:基站控制器发起本地交换。基站控制器通过控制面消息告知基站建立新的RTP链路(和目的基站之间的RTP链路),消息内容携带切换目的IP和Port(就是目标基站的IP和Port)与切换原因(本地交换)。基站收到消息后,获知本次建立新通道进行RTP切换的目的为本地交换,于是将消息中提供的IP和Port写入到RTP链路控制单元1中,打开开关20,让基站控制器下发给RTP链路控制单元0的语音数据从语音缓存区也传送给RTP链路控制单元1。以上工作进行完毕后,基站给基站控制器发送建立完成消息,表明新链路已经建好,并提供RTP链路控制单元1的IP和Port作为新建的RTP链接中基站侧的IP和Port。这时,基站控制器下发的用户面数据在基站侧同时下发给RTP链路控制单元0和RTP链路控制单元1。此时,基站中的这两个通信链路上传送的语音数据并非都传递给手机,通过开关11和21的作用(开关11打开,开关21关闭),RTP链路控制单元0中的用户面数据发送给基站基带并传给手机,而通过开关10和20(两者都打开),RTP链路控制单元0和1共享用户数据缓存。以上过程适用于基站1和基站2。
步骤14:基站控制器通过控制面获知基站已经建立好新的RTP链路后,下发释放通道消息,消息内容包括原RTP链路的IP和Port,例如,给基站1下发的释放消息中包括RTP链路1的IP和端口号;给基站2下发的释放消息中包括RTP链路2的IP和端口号。
步骤15:基站收到RTP链路释放消息后,根据消息内容中的IP和Port确认要释放的是RTP链路控制单元0后,将开关10、11关闭、开关20、21打开,并切换RTP链路控制单元1设为基站基带语音数据提供源。同时基站内部也通过标识记录当前基站工作RTP链路标识中记录的原RTP链路控制单元0的IP和Port变为RTP链路控制单元1的IP和Port。上述工作完成后,发送释放确认消息给基站控制器,表明基站控制器要求释放的通道已经释放。基站控制器释放确认消息后,将当前基站工作RTP链路标识中记录的原RTP链路控制单元0的IP和Port变为RTP链路控制单元1的IP和Port。这时,基站上听到的语音,已经不再是RTP链路控制单元0提供,而是RTP链路控制单元1提供。上述过程适用于基站1和基站2。
步骤16:至此,基站完成了对同一路语音的RTP链路的切换工作。本地交换工作完成。
从本地交换模式切换到传统交换模式包括:
步骤21:基站控制器发起从本地交换模式到传统交换模式的转换。基站控制器通过控制面消息告知基站1建立新的RTP链路(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RTP链路),消息内容携带新RTP链路的IP和Port(就是基站控制器的IP和Port)与切换原因(传统交换模式)。基站1收到消息后,获知本次建立新通道进行RTP切换的目的为传统交换模式,通过查找当前工作链路标识,发现当前工作的链路标识中表明RTP链路控制单元0为空闲,于是将消息中提供的基站控制器的IP和Port写入到RTP链路控制单元0的目标标识记录中,打开开关10,将基站2传送给基站1的语音数据经过缓存区后,不仅发送给RTP链路控制单元1,同时发送给RTP链路控制单元0。以上工作进行完毕后,基站1给基站控制器发送建立完成消息,表明新链路已经建好,并提供RTP链路控制单元0的IP和Port作为新建的RTP链接中基站侧的IP和端口号。这时,基站2发送的用户面数据在基站1侧同时下发给RTP链路控制单元0和RTP链路控制单元1。此时,通过开关11和21的作用(开关11关闭,开关21打开),基站中的这两个通信链路上传送的语音数据并非都传递给手机,而是RTP链路控制单元1中的用户面数据发送给基站基带传给手机,而RTP链路控制单元0中的数据则发往基站控制器。以上过程同样适用于基站2。
步骤22:基站控制器通过控制面获知基站已经建立好新的RTP链路后,下发释放通道消息,消息内容包括原RTP链路的IP和Port,例如,给基站1下发的释放消息中包括RTP链路3的IP1和Port1;给基站2下发的释放消息中包括RTP链路3的IP2和Port2。
步骤23:基站1收到RTP链路释放消息后,根据消息内容中的IP和Port确认要释放的是RTP链路控制单元1后,将开关20和21关闭,再次确认将开关11打开,并将RTP链路控制单元0设为基站基带语音数据提供源。同时记录在基站相关标识中。上述工作完成后,发送释放确认消息给基站控制器,表明基站控制器要求释放的通道已经释放。这时,基站上听到的语音,已经不再是RTP链路控制单元1提供,而是RTP链路控制单元0提供。上述过程同样适用于基站2。
步骤24:至此,基站完成了对同一路语音的RTP链路的切换工作。从本地交换模式向远程交换模式转换的工作完成。
综上,本发明的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其主要通过提供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第一数据通道,以及基站到基站的第二数据通道,待传输的数据(用户语音)可以同时发送缓存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中,通过选通单元的选通,有控制地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其中,
在传统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关闭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本地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二数据通道,关闭第一数据通道,使得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传统交换模式向本地交换模式转换时,或者从本地交换模式向传统交换模式转换期间,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同时开放,待传输数据在两个通道中同时发送。但是两个通道的目标不同。并且,可控的,只有一路通道的用户数据真正通过基站基带模块发送给手机,或者接收从手机获得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基站和源基站并非以主被叫用户(即通话发起方)区分,而是以语音源进行区分。例如,通话在基站1和基站2之间进行,当基站1向基站2提供语音(即语音源为基站1)时,传统交换模式下,上行通道的目的地址是基站控制器,下行通道的目的地址为基站1。本地交换模式下,上行通道的目的地址是基站2,下行通道的目的地址为基站1。
反之,当基站2向基站1提供语音(即语音源为基站2)时,传统交换模式下,上行通道的目的地址是基站控制器,下行通道的目的地址为基站2。本地交换模式下,上行通道的目的地址是基站1,下行通道的目的地址为基站2。
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可以共享数据缓存区,例如,如图4,在基站控制器一侧,RTP链路控制单元0和RTP链路控制单元1共享了下行语音缓存区。而在基带处理一侧,RTP链路控制单元0和RTP链路控制单元1有各自的上行语音缓存区。
选通单元可以利用开关实现,如图4,包括第一选通单元和第二选通单元,其中,第二选通单元在第一数据通道具有开关10,在第二数据通道具有开关20,分别控制共享数据缓存区对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第一选通单元在第一数据通道具有开关11,在第二数据通道具有开关21,分别控制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用户数据对基带的发送的开放和关闭。
本发明可以确保在本地交换中RTP链路的切换,并同时保证语音的无缝转换,保证语音的连续性,避免掉话,确保本地交换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用户感知度。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GSM通信***,同样适用于使用其它移动通信***,比如PHS(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手持电话***)、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或一些3G移动通信***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但这只是为便于理解而举的实例,不应认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改变或替换,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站的数据传输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道构建:构建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第一数据通道,以及基站到另一基站的第二数据通道;
数据缓存:待传输的数据发送并缓存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
数据发送:择一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使得所述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具体包括:
在传统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关闭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本地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二数据通道,关闭第一数据通道,使得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两种模式切换时,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共享待传输数据,并且仅有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中一者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共享数据缓存区。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为实时传送协议链路。
4.一种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数据通道相互连接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通过第二数据通道连接的另一基站;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具有数据缓存区,用于缓存待传输数据;第一选通单元,用于择一地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或者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具体如下:
在传统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一数据通道,关闭第二数据通道,使得第一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本地交换模式下,向用户开放第二数据通道,关闭第一数据通道,使得第二数据通道中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在两种模式切换时,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共享待传输数据,控制仅有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中一者的待传输数据被发送到用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通单元包括第一数据通道的第一开关和第二数据通道的第二开关;或者可控地换接第一数据通道或第二数据通道到用户的换接开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第一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的下行通道共享数据缓存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选通单元,所述第二选通单元控制共享数据缓存区向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之一开放,或者向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开放。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和第二数据通道为实时传送协议链路。
CN 200910109646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Active CN101742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09646 CN101742569B (zh)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PCT/CN2010/075920 WO2011057514A1 (zh) 2009-11-13 2010-08-12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09646 CN101742569B (zh)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569A CN101742569A (zh) 2010-06-16
CN101742569B true CN101742569B (zh) 2013-01-16

Family

ID=4246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09646 Active CN101742569B (zh)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42569B (zh)
WO (1) WO20110575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569B (zh) * 2009-11-13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CN110364154B (zh) * 2019-07-30 2022-04-22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语音实时转换成文本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6035A (ja) * 1999-04-08 2000-11-14 Lucent Technol Inc 通信リンクにおけるデータレートモードを選択する方法
WO2000070791A1 (en) * 1999-05-12 2000-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burst timing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system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60264A (zh) * 2007-07-31 2009-0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 Abis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2569B (zh) * 2009-11-13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6035A (ja) * 1999-04-08 2000-11-14 Lucent Technol Inc 通信リンクにおけるデータレートモードを選択する方法
WO2000070791A1 (en) * 1999-05-12 2000-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burst timing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system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60264A (zh) * 2007-07-31 2009-0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 Abis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57514A1 (zh) 2011-05-19
CN101742569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8249B (zh) 通信控制器和在小区重选过程中维持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00336354C (zh) 蜂窝网和无线局域网之间的高效切换
CN100559899C (zh) 移动IPv6本地代理无缝切换方法
US6999434B1 (en) Method, system and circuitry for soft handoff in internet protocol-bas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JP5947391B2 (ja) Wifi−dect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端末に関連するワイヤレス・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を変更する方法
CA2589333A1 (e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managing network resources and mobility
CN101631371A (zh) 无线访问接入点零延时切换方法
CN101583165B (zh) 保证分组交换域数据无损传输的制式间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742569B (zh) 一种基站及其数据传输切换方法
CN101022652A (zh) 对业务进行切换的方法、采用该方法的设备和***
CN101605366B (zh) 基于转发站点的移动视频平滑切换方法
CA25420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ip layer mobil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118098A (zh) 基于预测的多连接移动节点接口切换方法
CN101702817B (zh) 语音本地交换中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835216B (zh) 实现扁平移动通信的gsm***、方法及增强基站
CN1984437A (zh) WiMAX***中移动台无损切换的控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2932855B (zh) 一种中继节点的切换方法及***
CN101365248B (zh) 一种网络层软切换方法及***
CN103313332A (zh) 安卓***移动设备、及其基于bp实现异网切换的方法
US8089932B2 (en) Handover method in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N102045871A (zh) 本地交换通信方法和***
CN101873574A (zh) 无线网络点对点数据交换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
CN101674664A (zh) 用户面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网络***
CN101778441B (zh) 基于hrpd***的激活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663290B (zh) 在面向分组通信网中通信连接控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