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3046A -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3046A
CN101733046A CN200810234319A CN200810234319A CN101733046A CN 101733046 A CN101733046 A CN 101733046A CN 200810234319 A CN200810234319 A CN 200810234319A CN 200810234319 A CN200810234319 A CN 200810234319A CN 101733046 A CN101733046 A CN 101733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bed reactor
area
phase fluidized
water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34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永
严莲荷
申世峰
周申范
傅佳骏
张建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234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3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3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3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它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气水混合差,操作困难,固液分离效果不理想,出水浊度高。该发明包括气水混合区、反应区、分离区、过滤区;气水混合区通过微孔布气板与由外筒和内筒构成的反应区相连通,顶部的分离区外设有沉淀区和过滤区,两者通过穿孔板相连通,过滤区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由水泵、多个阀门、多个流量计等组成的出水和反冲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气水混合区是柱形,过滤组件为膜组件。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Description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与生化反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的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处理方法已是当前污水处理的主流方法,这主要是因为生物法基建投资省,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微生物在反应器内通过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降解污染物并实现自身的增殖,通过固液分离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后即可实现有机物、氮、磷及其他污染物的去除。三相流化床反应器是最为常用的生化反应器之一。与传统工艺相比,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效率更高,运行费用更低,出水水质更好。
内循环式三相流化床工艺是附着生长生物或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工艺,所投加的载体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不断流动形成流化态。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工艺的典型特征是采用内外双筒结构,通过空气在内筒的提升实现气、水、载体的混合并形成循环流态。但在传统的流化床中由于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会产生提升速率下降而出现回流现象,且气、水混合也存在一定的短流、沟流现象,导致实际有效反应体积减小。近期该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即在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底部设变径口以加强气、水混合(曹文平.新型变径式三相流化床,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20134874.7,公开号:CN200977457Y)。但是该种反应器底部为锥体,实际工程应用时施工困难而且不便于检修。
与一般的生物反应器相比,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具有很高的生物量,可高达10g/L~20g/L,混合效果好,氧的传质效率和利用率也较高,所以其水力停留时间比较短,占地少,投资省。但是过高的微生物量加剧了固液分离的困难,导致出水浊度难以达标。过滤式高效分离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贾立敏.过滤式高效分离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12015.0,公开号:CN 1721342A)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但出水的悬浮物大部分仍在15mg/L~20mg/L,而废水回用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必然要求,该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客观需求。此外,由于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较高,滤层容易堵塞,需要频繁的反冲洗,给实际操作带来许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气水混合效果差,设备操作困难,固液分离效果差,处理效果不理想,出水浊度高。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它包括气水混合区、反应区、分离区、过滤区;气水混合区置于该设备最下部,其侧面底部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口;反应区由外筒和内筒(91)构成;气水混合区通过微孔布气板与反应区相连通;分离区位于该设备的顶部,分离区外设有环形沉淀区和过滤区,两者通过穿孔板相连通;过滤区中部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与由水泵、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3)、阀门(174)、流量计(161)、流量计(162)和清水池组成的出水和反冲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气水混合区为柱形,过滤区中部设置的过滤组件是膜组件。
气水混合区的外壁与外筒通过反应设备壳体连接,气水混合区与反应区之间形成形变径结构,即侧视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气水混合区为柱形,其高径比为1∶1~2∶1,气水混合区与内筒(91)面积比为1∶1~1∶5。
反应区中部设置有外筒和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内外筒面积比为1∶1.5~1∶5,外筒与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的反应区的高径比为6~12,内筒(91)底部为喇叭口。
反应设备顶部设有分离区、沉淀区和过滤区,分离区与沉淀区通过环状穿孔板相连通,沉淀区底部设有既可排泥又可排水的排泥(水)口。沉淀区上方为过滤区,过滤区中部设有过滤组件,该过滤组件采用陶瓷膜或中空纤维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气水混合效果好,施工方便而且易于检修
由于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底部设有柱形的气水混合区、采用微孔布气板布气,空气、废水在穿孔板以下有限的气水混合区迅速混合后,形成很大的气水压强,带动填料或固定化微生物以射流方式迅速提升,使得提升动力增强。可有效提高气水混合效率、避免气水混合区产生死区,有效提高氧的利用效率。反应设备底部采用柱形的气水混合区,实际工程应用时施工方便而且易于检修。
2、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由于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在充分利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对污染物处理高效的同时,耦合膜过滤技术对反应设备出水进行高效的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浊度低,能截留微生物,防止微生物流失,进一步提高反应设备中微生物浓度,强化微生物处理效果。由于反应设备中反应介质经分离区、沉淀区两次分离后至过滤区进行膜过滤,可有效减轻膜污染,减小能耗,降低反冲洗频率,降低运行费用,出水水质好,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本发明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与现有技术效果比较见表1。
表1本发明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与现有技术效果比较
Figure G2008102343195D000003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水口、2进气口、3气水混合区、4微孔布气板、5反应设备壳体、6喇叭口、7反应区、8外筒、91内筒、92内筒、10排泥(水)口、11分离区、12穿孔板、13沉淀区、14过滤区、15过滤组件、161流量计、162流量计、171阀门、172阀门、173阀门、174阀门、18水泵、19清水池。
图2为本发明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运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它包括气水混合区(3)、反应区(7)、分离区(11)、过滤区(14);气水混合区(3)置于该设备最下部,其侧面底部设有进水口(1)和进气口(2);反应区(7)由外筒(8)和内筒(91)构成;气水混合区(3)通过微孔布气板(4)与反应区(7)相连通;分离区(11)位于该设备的顶部,分离区(11)外设有环形沉淀区(13)和过滤区(14),两者通过穿孔板(12)相连通;过滤区(14)中部设有过滤组件(15),过滤组件(15)与由水泵(18)、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3)、阀门(174)、流量计(161)、流量计(162)和清水池(19)组成的出水和反冲洗***相连接,特别是气水混合区(3)为柱形,过滤区(14)中部设置的过滤组件(15)是膜组件。
气水混合区(3)的外壁与外筒(8)通过反应设备壳体(5)连接,气水混合区(3)与反应区(7)之间形成形变径结构,即侧视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气水混合区(3)为柱形,气水混合区(3)的高径比为1∶1,气水混合区(3)与内筒(91)面积比为1∶1。
反应区(7)中部设置有外筒(8)和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内外筒面积比为1∶1.5,外筒(8)与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的反应区(7)的高径比为6,内筒(91)底部为喇叭口(6)。
反应设备顶部设有分离区(11)、沉淀区(13)和过滤区(14),分离区(11)与沉淀区(13)通过环状穿孔板(12)相连通,沉淀区(13)底部设有既可排泥又可排水的排泥(水)口(10)。沉淀区(13)上方为过滤区(14),过滤区(14)中部设有过滤组件(15),该过滤组件采用陶瓷膜。
其处理过程是:
采用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对经过微电解预处理和UASB厌氧处理的焦化废水进行处理,该废水COD、SS分别为900mg/、300mg/L左右,pH=7.8。焦化废水和空气分别由进水口(1)、进气口(2)进入气水混合区(3),在该有限的空间内气水迅速混合后经微孔布气板(4)以射流形式进入反应区(7)。在反应区(7)中投加固定化微生物小球降解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所述小球直径4~6mm,密度1.02g/cm3,反应区溶解氧浓度为6mg/L,水力同留时间12h,温度为30℃。在所述反应设备内筒(91)内,固定化微生物小球与气液两相迅速混合后提升。被提升到顶部的焦化废水与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在重力作用下沿反应设备外筒(8)向下流动,在分离区(11)内,固定化微生物小球从内筒(91)流出后被内筒(92)阻挡后向下流动,从而在内筒(91)和外筒(8)形成循环流。粗分离后的液体经穿孔板(12)进入沉淀区(13),穿孔板(12)可有效截留固定化微生物小球。悬浮物在沉淀区(13)沉淀后从排泥(水)口(10)排出,分离后的清液升流至过滤区(14),经过滤组件(15)过滤最终固液分离后出水,所述过滤组件(15)为陶瓷膜组件。所述的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膜孔会出现堵塞,过滤阻力增大,过滤效率下降。为保证出水分离效果,膜过滤***需要进行反冲洗。在正常运行时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3)开启,阀门(174)关闭,通过流量计(162)控制出水流量,通过流量计(161)和阀门(172)控制过滤***中水流循环速度并保证过滤组件(15)负压。在反冲洗时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4)开启,阀门(173)关闭,通过流量计(161)和阀门(171)控制过滤***中水流循环速度并保证过滤组件(15)正压进行反冲洗。同时,通过排泥(水)口(10)排水。在反冲洗过程中反应器正常运行,反冲洗用水为储存在清水池(19)中的处理出水。所述的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包括完备的自动控制***,用于对膜过滤***的自动反冲洗、流化床内循环流速和流化床内的反应条件的自动控制与调整。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在上述条件下***稳定运行30天,处理效果稳定。出水COD为60mg/L~90mg/L,SS为≤5mg/L,水质指标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
实施例2:
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的结构和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其中气水混合区(3)柱形的高径比为2∶1,气水混合区(3)与内筒(91)面积比为1∶5,内外筒面积比为1∶5,反应区(7)的高径比为为12,过滤组件采用陶瓷膜,其效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的结构和处理过程同实施例1。其中气水混合区(3)柱形的高径比为1.5∶1,气水混合区(3)与内筒(91)面积比为1∶3,内外筒面积比为1∶3,反应区(7)的高径比为为8,过滤组件采用陶瓷膜,其效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它包括气水混合区(3)、反应区(7)、分离区(11)、过滤区(14);气水混合区(3)置于该设备最下部,其侧面底部设有进水口(1)和进气口(2);反应区(7)由外筒(8)和内筒(91)构成;气水混合区(3)通过微孔布气板(4)与反应区(7)相连通;分离区(11)位于该设备的顶部,分离区(11)外设有环形沉淀区(13)和过滤区(14),两者通过穿孔板(12)相连通;过滤区(14)中部设有过滤组件(15),过滤组件(15)与由水泵(18)、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3)、阀门(174)、流量计(161)、流量计(162)和清水池(19)组成的出水和反冲洗***相连接,特别是气水混合区(3)为柱形,过滤区(14)中部设置的过滤组件(15)是膜组件。
气水混合区(3)的外壁与外筒(8)通过反应设备壳体(5)连接,气水混合区(3)与反应区(7)之间形成形变径结构,即侧视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气水混合区(3)为柱形,气水混合区(3)的高径比为1∶1,气水混合区(3)与内筒(91)面积比为1∶1。
反应区(7)中部设置有外筒(8)和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内外筒面积比为1∶1.5,外筒(8)与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的反应区(7)的高径比为6,内筒(91)底部为喇叭口(6)。
反应设备顶部设有分离区(11)、沉淀区(13)和过滤区(14),分离区(11)与沉淀区(13)通过环状穿孔板(12)相连通,沉淀区(13)底部设有既可排泥又可排水的排泥(水)口(10)。沉淀区(13)上方为过滤区(14),过滤区(14)中部设有过滤组件(15),该过滤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
其处理过程是:
本发明的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进水首先需经过格栅、初沉或絮凝等方法去除较大颗粒杂质、漂浮物和泥沙。采用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对COD、SS分别为300mg/L、200mg/L左右,pH=7.5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和空气分别由进水口(1)、进气口(2)进入气水混合区(3),在该有限的空间内气水迅速混合后经微孔布气板(4)以射流形式进入反应区(7)。在反应区(7)中投加轻质填料以流化生物膜形式培养大量微生物,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所述轻质填料为球状多孔聚乙烯填料。反应区溶解氧浓度为8mg/L,水力同留时间4h,温度为30℃。在所述反应设备内筒(91)内,填料与气液两相迅速混合后提升。被提升到顶部的生活污水与填料在重力作用下沿反应设备外筒(8)向下流动,在分离区(11)内,固定化微生物小球从内筒(91)流出后被内筒(92)阻挡后向下流动,从而在内筒(91)和外筒(8)形成循环流。粗分离后的液体经穿孔板(12)进入沉淀区(13),穿孔板(12)可有效截留填料。悬浮物在沉淀区(13)沉淀后从排泥(水)口(10)排出,分离后的清液升流至过滤区(14),经过滤组件(15)过滤最终固液分离后出水,所述过滤组件(15)材料为中空纤维膜组件。所述的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膜孔会出现堵塞,过滤阻力增大,过滤效率下降。为保证出水分离效果,膜过滤***需要进行反冲洗。在正常运行时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3)开启,阀门(174)关闭,通过流量计(162)控制出水流量,通过流量计(161)和阀门(172)控制过滤***中水流循环速度并保证过滤组件(15)负压。在反冲洗时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4)开启,阀门(173)关闭,通过流量计(161)和阀门(171)控制过滤***中水流循环速度并保证过滤组件(15)正压进行反冲洗。同时,通过排泥(水)口(10)排水。在反冲洗过程中反应器正常运行,反冲洗用水为储存在清水池(19)中的处理出水。所述的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包括完备的自动控制***,用于对膜过滤***的自动反冲洗、流化床内循环流速和流化床内的反应条件的自动控制与调整。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在上述条件下***稳定运行30天,处理效果稳定。出水COD为10mg/L~30mg/L,SS为≤5mg/L,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实施例5:
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的结构和处理过程同实施例4。其中气水混合区(3)柱形的高径比为2∶1,气水混合区(3)与内筒(91)面积比为1∶5,内外筒面积比为1∶5,反应区(7)的高径比为为12,过滤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其效果同实施例4。
实施例6:
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的结构和处理过程同实施例4。其中气水混合区(3)柱形的高径比为1.5∶1,气水混合区(3)与内筒(91)面积比为1∶3,内外筒面积比为1∶3,反应区(7)的高径比为为8,过滤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其效果同实施例4。

Claims (4)

1.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它包括气水混合区(3)、反应区(7)、分离区(11)、过滤区(14);气水混合区(3)置于该设备最下部,其侧面底部设有进水口(1)和进气口(2);反应区(7)由外筒(8)和内筒(91)构成;气水混合区(3)通过微孔布气板(4)与反应区(7)相连通;分离区(11)位于该设备的顶部,分离区(11)外设有环形沉淀区(13)和过滤区(14),两者通过穿孔板(12)相连通;过滤区(14)中部设有过滤组件(15),过滤组件(15)与由水泵(18)、阀门(171)、阀门(172)、阀门(173)、阀门(174)、流量计(161)、流量计(162)和清水池(19)组成的出水和反冲洗***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气水混合区(3)为柱形,过滤区(14)中部设置的过滤组件(15)是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气水混合区(3)的外壁与外筒(8)通过反应设备壳体(5)连接,并形成变径结构,气水混合区(3)为柱形,其高径比为1∶1~2∶1,气水混合区(3)与内筒(91)面积比为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7)中部设置有外筒(8)和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内外筒面积比为1∶1.5~1∶5,外筒(8)与内筒(91)构成的双筒结构的反应区(7)的高径比为6~12,内筒(91)底部为喇叭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反应设备顶部设有分离区(11)、沉淀区(13)和过滤区(14),分离区(11)与沉淀区(13)通过环状穿孔板(12)相连通,沉淀区(13)底部设有既可排泥又可排水的排泥(水)口(10)。沉淀区(13)上方为过滤区(14),过滤区(14)中部设有过滤组件(15),该过滤组件采用陶瓷膜或中空纤维膜。
CN200810234319A 2008-11-18 2008-11-18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Pending CN101733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4319A CN101733046A (zh) 2008-11-18 2008-11-18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34319A CN101733046A (zh) 2008-11-18 2008-11-18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3046A true CN101733046A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57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34319A Pending CN101733046A (zh) 2008-11-18 2008-11-18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304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8989A (zh) * 2011-09-06 2012-01-25 浙江大学 高效内循环陶瓷附着生物膜硝化反应器
CN102730638A (zh) * 2012-07-20 2012-10-17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流化床变换反应器及具有其的流化床变换***
CN104045148A (zh) * 2014-07-09 2014-09-17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式mbr膜生物反应器
CN106554075A (zh) * 2015-09-24 2017-04-05 北京联合创业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好氧循环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及***
CN114314828A (zh) * 2021-12-31 2022-04-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厌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8989A (zh) * 2011-09-06 2012-01-25 浙江大学 高效内循环陶瓷附着生物膜硝化反应器
CN102730638A (zh) * 2012-07-20 2012-10-17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流化床变换反应器及具有其的流化床变换***
CN104045148A (zh) * 2014-07-09 2014-09-17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式mbr膜生物反应器
CN104045148B (zh) * 2014-07-09 2016-02-17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式mbr膜生物反应器
CN106554075A (zh) * 2015-09-24 2017-04-05 北京联合创业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微好氧循环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及***
CN114314828A (zh) * 2021-12-31 2022-04-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厌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5235B (zh) 一种餐厨垃圾滤液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8751625B (zh) 一种发酵类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及工艺
CN101074141B (zh) 低浓度有机废水再生回用工艺
CN102838205B (zh) 外置式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
WO2009124426A1 (zh) 一种制药化工园区混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1073715A (zh)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和工艺
CN101781058A (zh) Ao-mbr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
CN201932982U (zh) 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
CN205398377U (zh) 一种啤酒厂废水处理***
CN101781056B (zh) 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1733046A (zh) 三相流化床反应设备
CN108623102A (zh) 一种组合式SBR-MBR-Fenton养猪废水处理方法
CN101781055A (zh) 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1941778A (zh) 自吸式射流曝气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CN108946939A (zh)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
CN208136048U (zh) 一种蔬菜榨汁废水处理***
CN203033860U (zh) 微氧膨胀颗粒污泥床-钢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
CN111252994A (zh) 一种食用菌废水处理方法
CN104609554A (zh) 一种养殖废水的再生回用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1774691B (zh) 一种用于处理农产品加工有机废水的同步污泥减量反应器
US11447408B2 (en) Combination of captivator and fixed film bioreactor solutions
CN101941757A (zh) 供气式射流曝气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CN112499894A (zh) 一种处理高有机高氨氮工业废水的一体式mbbr工艺
CN105541053A (zh) 一种大豆蛋白废水处理装置
CN105439382A (zh) 高浓度有机物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