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9224A -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29224A
CN101729224A CN200810169705A CN200810169705A CN101729224A CN 101729224 A CN101729224 A CN 101729224A CN 200810169705 A CN200810169705 A CN 200810169705A CN 200810169705 A CN200810169705 A CN 200810169705A CN 101729224 A CN101729224 A CN 101729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dundant data
redundant
transmission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9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元涛
吴建明
田军
周华
薛金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69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29224A/zh
Priority to EP09171105.1A priority patent/EP2178239A3/en
Priority to US12/573,328 priority patent/US20100100787A1/en
Priority to JP2009240594A priority patent/JP2010098741A/ja
Publication of CN101729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29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04L1/008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where the control data relates to payload of a different pa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传输数据生成装置,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在通信***的发射机中使用,所述传送数据生成装置包括:冗余数据获取单元,所述冗余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到接收机但没有被接收机正确接收的信息数据的冗余数据,新数据获取单元,所述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尚未发送给所述接收机的新数据;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将所述冗余数据和所述新数据进行组合,形成要发送给所述接收机的传输数据。本发明提高了首传数据和重传数据中新数据的解码成功率,并提高了***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中的传输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递增冗余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中的发射机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接收机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通信传输环境、噪声以及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接收端信号的接收、处理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即存在一定解码错误的概率。此时需要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混合自动重传技术(简称HARQ技术)是一种普遍用于非实时数据传输的错误检测技术,它结合了自动重传请求(简称ARQ)和前向纠错编码(简称FEC)两项技术,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根据循环冗余校验(简称CRC)结果向发送端发送应答信号,如果CRC校验正确,发送肯定应答信号ACK,如果CRC校验错误,则发送否定应答信号NAK,并将接收的数据保存下来与发送端重新发送的数据进行合并,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解码,直到解码成功或达到最大重传次数。
根据重传的内容不同,HARQ技术主要有3种类型,
HARQ-I:接收端直接放弃解码错误的分组,并反馈NAK,发送端收到此信号后重传与首传数据相同的分组,没有组合译码。
HARQ-II:属于递增冗余(简称IR)技术,错误分组不丢弃,接收端保存解码错误的数据,与重传的冗余信息合并后进行解码。重传数据内容与首传数据不同,只携带冗余信息,不具备自解码能力。
HARQ-III:错误分组不丢弃,接收端保存解码错误的数据,与重传数据合并后进行解码,重传数据具备自解码能力,重传格式和内容与首传数据可以相同或不同。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HARQ数据帧和重传时序。在图1所示的示意性示例中,每个数据帧包含多个数据包(图中例示了4个数据包)。接收端(接收机部分)为每个数据包反馈一个CRC校验结果给发射机部分(发射端)。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最初发送的四个数据包P1、P2、P3和P4中,例如通过CRC校验获知P1和P4被正确接收,因而针对它们的反馈为ACK。而P2和P3没有被正确接收,针对它们的反馈为NAK。因而,如图1所示,在下一帧中重传了数据包P2和P3,帧中的其它位置可以用于发送新的数据包(图中示出为新的数据包P5和P6)。图中示出的T为数据帧长度,Td为帧间间隔。
在一般的HARQ***中,当接收端检测到错误数据包时,一般错误比特只占数据包的一部分,将整个数据包重传会造成一定的吞吐量损失。3GPP的长期演进计划(LTE)和WiMAX***增强型(802.16m)均将HARQ-II、III型作为备选方案。当第一次尝试解码失败时,发射机附加冗余信息或者重新处理后再传输,重传包和原始传输包并不完全相同,这些重传信息和先前接收的数据包合并可得到更好的***吞吐量。
在一般的HARQ重传机制中,将数据包作为一个整体在接收端进行CRC校验,而实际***中可能是数据包的少数某些比特出错,这样整个(或部分)包的重传占用了不少信道资源。为了进一步提高HARQ的性能,已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块重传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一个数据包由若干个自带校验码的编码块组成,重传数据以编码块为最小单位。
图2示出了依据编码块重传的技术方案的数据包结构的示意图。图2的数据包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其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编码块。如图2所示,帧中的数据包(或者叫传输包,Transport Block,TB)包含若干个(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为3个)编码块,每个编码块都带一个CRC校验码。一个源数据子包经过编码器后,对应一个编码块与CRC校验码的组合。整个数据包最后可以加入一个CRC校验码,也可以不加。接收端对每个编码块进行校验,如果出错,下一包数据中只对出错的编码块重传,其他编码块可以放新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一般HARQ需要将整个数据包重传的问题。
在依据编码块重传的技术方案中,以编码块代替整个数据包为最小单位进行重传,提高了***的吞吐量。但在现代通信***中,为了提高编码增益,一般选择比较大的编码块长度,例如在3GPP LTE长期演进***中,编码块最大可以达到6144个比特,这意味着重传的负荷依然很大。
应该注意,上面对常规技术的说明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以下列出了本发明的参考文献,通过引用将它们并入于此,如同在本说明书中作了详尽描述。
1、[专利文献1]:Wu,et al.,Adaptive multi-mode HARQ system andmethod(US 7,152,196B2);
2、[专利文献2]:Stewart,et al.,Block puncturing for turbo coed basedincremental redundancy(US 20070061690A 1);
5、[专利文献3]:J.Wu,“Grouped Packet Encoding based H-ARQ UsingIterative Decoding”,Fujitsu Patent,April 16,2008,Patent#08-51201.
6、[专利文献4]:中国专利申请第200810127487.4号,薛金银等,自动重传控制器和重传块重组装置;
7、[非专利文献1]:3GPP TR25.835.Report on hybrid ARQ type II/III[S].2000;
8、[非专利文献2]:C.Bai,B.Mielczarek,W.A.Krzymie′n,and I.J.Fair,“Sub-block recovery scheme for iterative decoding of turbo codes,”inProc.IEEE VTC’05-Fall,Dallas,USA,Sept.2005;
9、[非专利文献3]:Tao Shi;Lei Cao,“Combining techniques andsegment selective repeat on turbo coded hybrid ARQ”,in Proc.IEEE Conf.WCNC.2004IEEE,Vol.4,pp.2115-2119,21-25March 2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的目前状态而作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点,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发明。
发明1、一种传输数据生成装置,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在通信***的发射机中使用,所述传送数据生成装置包括:
冗余数据获取单元,所述冗余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到接收机但没有被接收机正确接收的信息数据的冗余数据,
新数据获取单元,所述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尚未发送给所述接收机的新数据;
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将所述冗余数据和所述新数据进行组合,形成要发送给所述接收机的传输数据。。
此传输数据生成装置所采用的传输数据生成方案的优点在于,相比于传统递增冗余方式,此方案减少了重传校验段的尺寸,提高了***的吞吐量,同时重传校验段与新数据一起编码发送,提高了重传校验段的可靠性。
发明2、根据发明1所述的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还包括组合比例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冗余数据与所述新数据的比例关系。
发明3、一种接收机,所述接收机包括:
控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合控制信息;
冗余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合控制信息从重传数据中获取对应于首传数据的冗余数据,即重传冗余数据;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首传数据;以及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接收机还包括冗余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首传数据获得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的兀余数据,并对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数据合并单元还用于将经过处理的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后重传数据;所述解码单元还对所述合并后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此方式的优点在于,首传数据可以利用重传数据解码,提高了首传数据解码得准确性,解码正确的首传数据又可以帮助重传数据解码,提高了重传数据中所传输新数据解码的准确性。
发明4、根据发明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解码单元未能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正确解码时,所述解码单元还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所述校验段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重传数据获得正确的重传冗余数据,并对该正确的重传冗余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数据合并单元将经过处理的所述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相合并,再次得到合并后首传数据;以及
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再次得到的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此方式的优点在于,解码错误的首传数据可以利用重传数据解码成功后所获取的对应首传数据的冗余数据信息,提高了首传数据解码的准确性。
发明5、根据发明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如下地获得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对解码得到的首传数据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母编码,得到正确的校验信息,然后在此校验信息中取出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一段。
发明6、根据发明5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进行的处理为将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各位的值按照该值的正负扩大为相应的极大值。
发明7、根据发明5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数据中的重传冗余数据可以与首传数据中的校验信息不完全相同。
发明8、一种接收机,所述接收机包括:
控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重组控制信息;
冗余数据获取单元,所述冗余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组控制信息获取重传数据中的对应于首传数据的校验信息,即重传冗余数据;
解码单元,用于对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接收机还包括:冗余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依据所述重组控制信息,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重传数据获得与重传数据中的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并对该正确冗余数据进行处理;以及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经过处理的所述正确冗余数据与所述首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首传数据;
并且其中,所述解码单元还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此发明与发明3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发明为先对接收到的重传数据进行解码,然后首传数据可利用解码正确的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数据的冗余数据,提高首传数据解码的准确性。
发明9、根据发明8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解码单元未能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正确解码时,所述数据合并单元将所述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相合并,得到合并后首传数据;
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依据所述重组控制信息,根据解码出的首传数据获得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并对与所述重传兀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进行处理;以及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经过处理的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与重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重传数据;
并且其中,所述解码单元还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此方式的优点在于,首传数据可以利用重传数据解码,提高了首传数据解码得准确性,解码正确的首传数据又可以帮助已经解码错误的重传数据解码,提高了重传数据中所传输新数据解码的准确性。
发明10、根据发明8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数据中的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中的校验信息不完全相同。
发明11、一种重传数据接收方法,所述接收方法包括:
控制信息获取步骤,用于获取重组控制信息;
冗余数据获取步骤,用于根据所述重组控制信息获取重传数据中的对应于首传数据的校验信息;
第一数据合并步骤,用于将重传数据中对应于首传数据的校验信息与首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首传数据;以及
第一解码步骤,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冗余数据处理步骤,所述第一冗余数据处理步骤用于在所述解码步骤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首传数据获得与重传数据中的对应于首传数据的校验信息相对应的正确的冗余数据;
第二数据合并步骤,用于将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后重传数据;
第二解码步骤,对所述合并后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发明12、一种重传数据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信息获取步骤,用于获取重组控制信息;
冗余数据获取步骤,所述冗余数据获取步骤用于根据所述重组控制信息获取重传数据中的对应于首传数据的校验信息;
第一解码步骤,用于对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冗余数据处理步骤,所述冗余数据处理步骤用于在所述第一解码步骤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依据所述重组控制信息,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重传数据获得与重传数据中对应于首传数据的校验信息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
数据合并步骤,用于将所述正确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首传数据;
第二解码步骤,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发明13、一种发射机,其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重组单元。
发明14、根据发明13所述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包括:
响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接收机反馈的信息;以及
重传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响应接收单元接收的信息,确定需要重传的编码数据块,
所述数据重组单元根据重传判断单元确定的需要重传的部分数据进行处理。
发明15、根据发明14所述的发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还包括:
格式通知单元,用于将组合控制信息通知给所述接收机。
发明16、一种计算机软件,该计算机软件在被计算机执行或被计算机解释或编译后执行时,可以使该计算机实现上述发射机或上述数据重组装置的功能。
发明17、一种计算机软件,该计算机软件在被计算机执行或被计算机解释或编译后执行时,可以使该计算机实现上述发明11或12所述的重传数据接收方法。
发明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上述发明16或17所述的计算机软件。
发明1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致密只读存储器(CD-ROM)、致密可写存储器(CD-R)、数字通用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VD-RAM、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卡以及各种记录介质,在它们之上可以记录有经由网络(例如电子邮件、或者个人计算机通讯(即通信线路))传来的程序代码。
参照以下的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进一步的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在所述的说明和附图中,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参照以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很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使其相对于在依据本发明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变得更大。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部件。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与文字说明一起进一步详细地阐释本发明的原理、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一般HARQ***的数据帧和重传的时序示意图;
图2示出了依据编码块重传的技术方案的数据包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发射机端数据重传控制器的框图;
图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接收机端数据接收控制器的框图;
图5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发射机端的一种数据重组方案;
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发射机端的另一种数据重组方案;
图7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接收机端的一种数据合并方案;
图8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接收机端的另一种数据合并方案;
图9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发射机端的数据发送流程;
图10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接收机端的一种数据接收流程;以及
图11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接收机端的另一种数据接收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般的单天线通信***为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进行说明。但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不但可应用于单天线通信***,同样也可以应用于MIMO-OFDM的多天线***或者CDMA***中。对于一般的Internet网络数据重传,本发明也是适用的。
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发射机端数据重传控制器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数据重传控制器101包括响应接收单元102、重传判断单元103、传输数据生成单元104、以及格式通知单元105。其中,传输数据生成单元104包括冗余数据获取单元1041、新数据获取单元1042、组合单元1043。另外,另选地,传输数据生成单元104还可以包括组合比例设定单元1044。
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接收端数据处理控制器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数据处理控制器201包括控制信息获取单元202、校验段选择单元203、数据合并单元204、校验段处理单元205、以及解码单元206。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发射端进行的一种数据重组方案。如图5所示,在发送端,一个PDU(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每个子包经过母编码后的数据由信息数据和校验数据组成,其中校验数据被示意性地分为多个校验段,分别为校验段I、校验段II和校验段III。这里的校验数据例如是Turbo编码的校验位,在本文中也称为冗余数据。实际传输的数据由经过母编码后的数据打孔得到,即根据编码速率,只取部分校验数据进行传输。示意性地,图5中采用的是校验段I。如图5中例示的信息数据和校验段I在本文中又称为首传数据。如果第一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接收端解码失败,则发射机重传数据,重传的数据由校验段II和新信息数据构成。该校验段II可以与首传的校验段(例如校验段I)相同,但优选地,与首传的校验段不同(不完全相同)。更优选地,与首传的校验段完全不同。应注意,在本发明中,尽管发射机所发射的新信息数据和校验段II等可能在之前从没有被发送过,但根据上下文中,为了与先前传送的没有被接收机正确接收或解码的数据相区别,仍将此数据称为重传数据。同样,根据上下文,为了与首传数据中的校验段相区分,重传数据中的校验段(例如校验段II)不管之前是否曾被发送给接收机,仍称为重传校验段,或重传冗余数据。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发射端进行的另一种数据重组方案。如图6所示,在发送端,PDU中两个子包经过母编码后的数据分别由信息数据和校验数据组成,其中校验数据被示意性地分为多个校验段,其中子包1母编后的校验信息被分为校验段I、校验段II和校验段III;子包2母编码后的校验信息被分为校验段I’、校验段II’和校验段III’。每个子包实际传输的数据由经过母编码后的数据打孔得到,即根据编码速率,只取部分校验比特进行传输。示意性地,两个子包编码后都采用的第一个校验段,即子包1编码后采用校验段I,子包2编码后采用I’。如果两个子包第一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接收端解码失败,则发射端进行数据重传,重传的数据由校验段II(首传数据重传校验段)、校验段II’(首传数据重传校验段)和新信息编码后构成。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接收端进行的一种数据合并方案。此合并方案对应于图5中的数据发送方案。如图7所示,在接收端,解码失败的首传数据软信息被存储的缓存中。收到重传数据之后,可以将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数据的校验段II取出,并与首传数据合并,以帮助首传数据进行解码。进一步,也可以根据正确解码后的首传数据,得到其校验段II的值,进行处理后与重传数据的校验段II进行软信息合并,以帮助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接收端进行的另一种数据合并方案。此合并方案对应于图6中的数据发送方案。如图8所示,在接收端,收到重传数据之后,可以将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子包1和首传子包2的校验段II和校验段II’分别取出,并分别与接收到的子包1首传数据和子包2首传数据合并,以帮助首传子包1和首传子包2进行解码;也可以根据正确解码后的首传数据,分别得到其校验段II和校验段II’的值,分别处理后与重传数据的校验段II和校验段II’进行软信息合并,以帮助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发送流程。如图9所示,首先,在步骤1,发射机数据重组控制单元101中的响应接收单元102接收由接收机反馈的解码应答信息。然后在步骤2,重传判断单元103根据响应接收单元102接收的解码应答信息,判断首传数据是否解码正确,如果解码正确(步骤2,是),则执行步骤8,进行新数据发送准备,例如将新传数据组成编码块,计算CRC,并组成子包等。然后执行步骤6,对此子包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存入缓存。
如果解码错误(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3,在步骤3,传输数据生成单元104中的组合比例设定单元1044设定重传校验段在重传子包中占据的比例,计算实际的重传子包中首传数据的校验段的尺寸。然后进入步骤4。应该注意,首传数据重传校验段在重传子包中占据的比例或者说首传数据重传校验段的尺寸可以是预先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步骤3。
在步骤4,传输数据生成单元104的冗余数据获取单元1041读取发射机缓存,并根据步骤3得到的尺寸或预定的尺寸读取相同大小的首传数据的校验段(例如校验段II)作为首传数据的重传校验段。随后,程序进入步骤5。
在步骤5,新数据获取单元1042获取新数据,并且传输数据生成单元104中的组合单元1043将步骤4中由冗余数据获取单元1041得到的校验段与新数据获取单元1042获取的新数据组合为一个编码块,并计算得到循环冗余校验信息CRC,与此编码块组成一个子包。然后,在步骤6,对此子包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存入缓存。最后,在步骤7,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在某些情况下,在步骤7,还由格式通知单元105发送相应的格式信息。该格式信息例如可以说明重传校验段在子包中的大小、位置等。另选地,该格式信息例如可以说明重传校验段与新数据的比例,子包的字段组成、各字段的的大小、位置等。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已约定格式信息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该格式通知单元105。
图10示意性地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重传数据接收流程图。图10的重传数据接收流程图针对图7给出的接收机数据合并方案。此流程首先根据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数据的信息,以帮助接收失败的首传数据先解码,然后再根据成功解码的首传数据帮助重传数据解码。此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机接收来自发射机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如果有的话)。控制信息如重传信息比例、重传数据每部分信息的起始位置等。再本文中,该控制信息也称为组合控制信息。数据接收控制器201中控制信息获取单元202接收控制信息或从接收机的存储器中获得预存的控制信息;
步骤102、接收机中的控制信息获取单元202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为首传数据,如果不是(步骤102,否),则转向步骤103,否则(步骤102,是)转向步骤116;
步骤103、接收机中的控制信息获取单元202判断是否已经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如果是,则结束数据处理,否则转向步骤104;
步骤104、校验段选择单元203取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数据的校验段II,此校验数据可以根据步骤101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如校验段II在重传数据中的大小,位置等信息得到;
步骤105、数据合并单元204从缓存中取解码失败的首传数据,进行与校验段的合并,即将接收到的重传数据中对应校验段II的软信息附在已存的首传数据中的校验段I(也称首传数据校验段)之后;
步骤106、解码单元206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107、解码单元206判断是否解码成功,如果解码成功(步骤107,是),则转向步骤108,否则(步骤107,否)转向步骤112;
步骤108、首传数据解码成功后,校验段处理单元205对重传校验段(例如校验段II)进行处理,所述处理主要包括将解码得到的信息数据进行重新母编码,然后取母编码后的对应重传编码块中的校验段II,逐位地按照该位的值是正还是负(正负关系),将其变为一个极大值,如+1变为+100,-1变为-100等。做此处理的原因是接收机在解码时,输入解码器的为接收到的数据的每个比特的软信息,此软信息的绝对值越大,表示此比特的可靠性越高。做此处理后,可提高此校验段每个比特软信息的值,从而提高解码的准确性。
步骤109和110、在步骤109,由数据合并单元204将处理后的校验段II合并到重传数据其所对应的位置,即与接收到的重传数据的校验段II进行软信息相加,然后在步骤110由解码单元206对重传数据解码。应该注意,这里虽然使用的是重传数据这一表述,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的,这里所述的重传数据包括新数据,而本步骤的解码的目的就是要正确解码出所述的新数据;
步骤111、解码单元206判断是否解码成功,如果判断出解码成功,则转向步骤101,接收机开始接收新的数据,如果判断出没有解码成功,则转向步骤117,发送重传信号,并接收处理;
步骤112、解码单元206对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113、解码单元206判断是否解码成功,如果解码成功,则转向步骤114,否则转向步骤117;
步骤114、由校验段处理单元205将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数据的校验段II进行处理,即如上所述按照各位的正负变为相应极大值;
步骤115、数据合并单元204取首传数据,并将步骤113中得到的首传数据校验段II合并到首传数据中;
步骤116、解码单元206对首传数据进行解码,然后进入步骤111,判断是否解码正确,如解码正确,则转向步骤1,开始接收新数据。否则转向步骤117。
步骤117、解码失败,发送重传信号,此次处理结束。
图11示意性地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数据接收流程。此流程首先对重传数据进行解码,然后根据正确解码后的重传数据,帮助接收失败的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此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接收机接收来自发射机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如果有的话)。控制信息如重传信息比例、重传数据每部分信息的起始位置等。数据接收控制器201中控制信息获取单元202接收控制信息或从接收机的存储器中获得预存的控制信息;
步骤1102、接收机中的控制信息获取单元202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为首传数据,如果不是,则转向步骤1103,否则转向步骤1108;
步骤1103、接收机中的控制信息获取单元202判断是否已经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如果是,则结束数据处理,否则转向步骤1104;
步骤1104、解码单元206对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1105、解码单元206判断是否解码成功,如果解码成功,则转向步骤1106,否则转向步骤1110;
步骤1106、校验段处理单元205对重传校验段(例如校验段II)进行处理,所述处理主要包括将重传数据进行重新母编码,然后取母编码后的对应重传编码块中的校验段II,按照其正负,逐位变为一个相应极大值,如+1变为+100,-1变为-100等;
步骤1107、数据合并单元204从缓存中取解码失败的首传数据,进行与校验段的合并,即将接收到的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数据的校验段附在首传数据校验段I之后;
步骤1108、解码单元206对首传数据或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1109、解码单元206判断是否解码成功,如果解码成功,则转向步骤1101,接收新数据,否则转向步骤1116,发送重传信号,并结束处理;
步骤1110、校验段选择单元203取重传数据中对应首传数据的校验段II,此校验数据可以根据步骤1101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如校验段II在重传数据中的大小,位置等信息得到;
步骤1111、由数据合并单元204将该校验段II与首传数据相合并;
步骤1112、由解码单元206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1113、解码单元206判断是否解码成功,如果判断出解码成功,则转向步骤1114,否则如果判断出没有解码成功,则转向步骤1116,发送重传信号,并结束处理;
步骤1114、由校验段处理单元205根据正确解码出的首传数据中的信息数据获取正确的校验段II,并进行处理,即如上所述,按照正负逐位变为相应极大值;
步骤1115、数据合并单元204取重传数据,并将步骤1114中得到的经处理的首传数据校验段II与接收到的重传数据进行合并,即将处理后的校验段II与重传数据中的校验段II的软信息相加。并进入步骤1108进行解码。
对于图8所示的接收机数据合并方案,也可容易地根据图10和图11所示的流程的构思进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TDD和FDD***中均可应用,在TDD***中,信令和数据可以在一个下行时间段的不同时刻发出。在FDD***中,信令通过专用频段,和数据同时发出。
本发明的装置及其部件以及方法等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实现,或者有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尽管已经针对特定的实施方式完整并清楚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所附权利要求不限于此,而应当被解释为遵循这里所阐述的基本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实现的所有另选例和变型例。

Claims (10)

1.一种传输数据生成装置,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在通信***的发射机中使用,所述传送数据生成装置包括:
冗余数据获取单元,所述冗余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送到接收机但没有被接收机正确接收的信息数据的冗余数据,
新数据获取单元,所述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尚未发送给所述接收机的新数据;
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将所述冗余数据和所述新数据进行组合,形成要发送给所述接收机的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数据生成装置还包括组合比例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所述冗余数据与所述新数据的比例关系。
3.一种接收机,所述接收机包括:
控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合控制信息;
冗余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合控制信息从重传数据中获取对应于首传数据的冗余数据,即重传冗余数据;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首传数据;以及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接收机还包括冗余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首传数据获得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的冗余数据,并对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数据合并单元还用于将经过处理的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与所述重传数据进行合并,获得合并后重传数据;所述解码单元还对所述合并后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解码单元未能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正确解码时,所述解码单元还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重传数据获得正确的重传冗余数据,并对该正确的重传冗余数据进行处理;
所述数据合并单元将经过处理的所述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相合并,再次得到合并后首传数据;以及
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再次得到的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如下地获得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对解码得到的首传数据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母编码,得到正确的校验信息,然后在此校验信息中取出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一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进行的处理为将所述正确的冗余数据各位的值按照该值的正负扩大为相应的极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数据中的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中的校验信息不完全相同。
8.一种接收机,所述接收机包括:
控制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合控制信息;
冗余数据获取单元,所述冗余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合控制信息获取重传数据中的对应于首传数据的冗余数据,即重传冗余数据;
解码单元,用于对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接收机还包括:冗余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依据所述组合控制信息,根据解码出的正确重传数据获得与重传数据中的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并对该正确冗余数据进行处理;以及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经过处理的所述正确冗余数据与所述首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首传数据;
并且其中,所述解码单元还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解码单元未能对所述重传数据进行正确解码时,所述数据合并单元将所述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相合并,得到合并后首传数据;
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解码;
所述冗余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解码单元对所述合并后首传数据进行了正确解码后,依据所述组合控制信息,根据解码出的首传数据获得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并对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进行处理;以及
数据合并单元,用于将经过处理的与所述重传冗余数据相对应的正确冗余数据与重传数据合并,获得合并后重传数据;
并且其中,所述解码单元还用于对所述合并后重传数据进行解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数据中的重传冗余数据与首传数据中的冗余数据不完全相同。
CN200810169705A 2008-10-20 2008-10-20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Pending CN101729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69705A CN101729224A (zh) 2008-10-20 2008-10-20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EP09171105.1A EP2178239A3 (en) 2008-10-20 2009-09-23 Retransmission data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er
US12/573,328 US20100100787A1 (en) 2008-10-20 2009-10-05 Transmission data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er
JP2009240594A JP2010098741A (ja) 2008-10-20 2009-10-19 送信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受信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69705A CN101729224A (zh) 2008-10-20 2008-10-20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29224A true CN101729224A (zh) 2010-06-09

Family

ID=41449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9705A Pending CN101729224A (zh) 2008-10-20 2008-10-20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00787A1 (zh)
EP (1) EP2178239A3 (zh)
JP (1) JP2010098741A (zh)
CN (1) CN10172922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689A (zh) * 2013-06-18 2013-10-23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
CN106031072A (zh) * 2014-02-18 2016-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arq帧数据结构以及在采用盲检的***中使用harq进行传输与接收的方法
CN106899390A (zh) * 2015-12-21 201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
CN106936545A (zh) * 2017-03-24 2017-07-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1209B2 (ja) 2008-07-03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復号化装置、符号化方法、および復号化方法
TWI399052B (zh) * 2008-09-18 2013-06-11 Pixart Imaging Inc 封包重傳方法及相關電子裝置
EP2403174B1 (en) * 2010-06-29 2013-10-30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irst network node and second network node thereof
WO2012064237A1 (en) * 2010-11-08 201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transmission control
EP2654236B1 (en) 2012-04-20 2014-05-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retransmiss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thereof
US8971247B2 (en) * 2012-05-25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efficient re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s
GB2504522B (en) * 2012-08-01 2014-12-17 Canon Kk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plurality of received data copies
EP2723010B1 (en) * 2012-10-22 2016-05-0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locks of user data through a channel of variable capacity
CN105515719B (zh) 2014-09-24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076194A1 (en) * 2016-10-26 2018-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encoded data
CN108270509B (zh) * 2016-12-30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70511B (zh) * 2016-12-30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5866B (zh) * 2017-02-24 2021-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022424A1 (zh) * 2019-08-02 2021-02-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7722A1 (en) * 2002-11-28 2004-06-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9469A (en) * 1977-10-17 1979-06-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coding and decoding of digital information
US6199190B1 (en) * 1998-02-11 2001-03-06 Conexant Systems, Inc. Convolution decoding terminated by an error detection block code with distributed parity bits
EP1014641A1 (de) * 1998-12-22 2000-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duzierung der Aufarbeitungszeit von Daten in Kommunikationsnetzen
FI106493B (fi) * 1999-02-09 2001-02-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pakettimuotoisen datan luotettavaksi siirtämiseksi
US7260770B2 (en) 2001-10-22 2007-08-21 Motorola, Inc. Block puncturing for turbo code base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US7152196B2 (en) 2001-12-10 2006-12-1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multi-mode HARQ system and method
DE60217193T2 (de) * 2002-11-05 2007-10-11 Nokia Corp. Verfahren, einrichtung und system zur bestimmung einer sendeleistung für arq-bezogene neuübertragungen
US7269152B2 (en) * 2003-02-14 2007-09-1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21394B2 (ja) * 2004-07-21 2009-08-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
US7904781B2 (en) * 2004-12-09 2011-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data receiving device, and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EP1770896A1 (en) * 2005-09-28 2007-04-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rror detection and selective retransmission
CN102353936B (zh) 2005-10-03 2016-08-24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带有时钟差建模的多gnss信号处理
CN1983914B (zh) * 2005-12-16 2011-04-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及***
US7941724B2 (en) * 2006-05-01 2011-05-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Embedded retransmission scheme with cross-packet coding
JP2008065969A (ja) * 2006-08-09 2008-03-21 Fujitsu Ltd 符号化装置、復号化装置、符号化方法、復号化方法および記憶装置
CN101150384B (zh) * 2006-09-20 2010-12-08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085811A2 (en) * 2007-01-04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EP2045951A3 (en) * 2007-10-02 2012-08-29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Re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77204B2 (en) * 2008-05-05 2014-03-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01209B2 (ja) * 2008-07-03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復号化装置、符号化方法、および復号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7722A1 (en) * 2002-11-28 2004-06-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689A (zh) * 2013-06-18 2013-10-23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
CN106031072A (zh) * 2014-02-18 2016-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arq帧数据结构以及在采用盲检的***中使用harq进行传输与接收的方法
US10631179B2 (en) 2014-02-18 2020-04-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RQ frame data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th HARQ in systems using blind detection
CN106899390A (zh) * 2015-12-21 2017-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
WO2017107904A1 (zh) * 2015-12-21 2017-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
CN106899390B (zh) * 2015-12-21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传输的方法、装置及***
CN106936545A (zh) * 2017-03-24 2017-07-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936545B (zh) * 2017-03-24 2020-09-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98741A (ja) 2010-04-30
US20100100787A1 (en) 2010-04-22
EP2178239A3 (en) 2014-03-12
EP2178239A2 (en) 201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9224A (zh)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CN101621364B (zh) 自动重传控制器和重传块重组装置
TW536896B (en) Hybrid ARQ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RU2387087C2 (ru) Способ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и станция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US7502981B2 (e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scheme
CN101662346B (zh) 自动重传控制方法、通信***及其发射机和接收机
US10673595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71849B2 (en) Reliability-based type-II hybrid ARQ scheme
EP1298829A1 (en) HARQ techniques for multiple antenna systems
US20020150040A1 (en) Partial puncture retransmission
CN10161598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
CN1965520A (zh) 分组数据发送方法及其使用该方法的移动通信***
CN104683073A (zh) 一种解码方法和接收机
JP6126698B2 (ja) 受信機の停止イベント後の修正されたharq手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546245B (zh)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CN101282202A (zh) 混合自动请求重发方法及数据传输***
CN101877629B (zh) 基于卷积turbo编码的HARQ重传方法及设备
KR101755224B1 (ko) 인덱스 코딩과 통계적 특성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재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248904A (zh) 一种基于联合编码的ldpc码差错控制方法
JPH0865279A (ja) 重み付け多数決復号法によるarq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1841405A (zh)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方法、发送器和接收器
CN107733585B (zh) Harq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951056A (zh) 利用arq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和站
AU2002232051A1 (e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ystem with punctured re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0609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