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492A - 基站、用户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用户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2492A
CN101682492A CN200880016438A CN200880016438A CN101682492A CN 101682492 A CN101682492 A CN 101682492A CN 200880016438 A CN200880016438 A CN 200880016438A CN 200880016438 A CN200880016438 A CN 200880016438A CN 101682492 A CN101682492 A CN 101682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channel
common control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6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2492B (zh
Inventor
三木信彦
樋口健一
佐和桥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8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2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24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站包括:对每个子帧规划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单元;准备控制信道的单元,该控制信道包含:映射到***频带的公共控制信息、和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以及将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时间复用,并生成发送信号的单元,公共控制信息在每个子帧传输,包含:指定复用数以下数目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单位信息部分;表示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的格式指示符;以及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以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在公共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

Description

基站、用户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进行频率调度和多载波传输的通信***中使用的基站、用户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这种技术领域中实现高效地进行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的宽频带的无线接入变得日益重要。特别是从在下行链路中有效地抑制多径衰落,同时进行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等观点看,多载波方式-更具体来说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备受期待。从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吞吐量等观点出发,在下一代***中还提出了进行频率调度的方案。
如图1所示,在***中可使用的带宽被分割为多个资源块(在图示的例子中被分割为三个),各个资源块包含一个以上的副载波。资源块也可以被称为频率组块(chunk)。对终端分配一个以上的资源块。频率调度通过根据从终端报告的下行导频信道的每个资源块的接收信号质量或者信道状态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对信道状态良好的终端优先分配资源块,可以使***整体的传输效率或者吞吐量提高。导频信道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已知的信号,也可以被称为参照信号、基准信号、已知信号、训练信号等。在进行频率调度的情况下,需要将调度的内容通知给终端,该通知通过控制信道(也可以被称为L1/L2控制信令信道或者附随(associated)控制信道)来进行。而且,还利用该控制信道,发送在被调度过的资源块中使用的调制方式(例如,QPSK、16QAM、64QAM等)、信道编码信息(例如,信道编码率等)以及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关于在这种移动通信***中使用的控制信道结构被记载在非专利文献1、2等中。
另外,在假设全部终端中共用的某个特定的资源块被固定地分配给了用于控制信道时,由于一般来说终端的信道状态对于每个资源块而有所不同,所以担心有的终端不能良好地接收控制信道。而且,在控制信道被分散到了全部资源块的情况下,虽然任何终端都可能以某个程度的接收质量接收控制信道,但是难以期待在此之上的接收质量。因此,希望以更高质量对终端传输控制信道。
而且,在进行自适应地变更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控制的情况下,用于发送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对于每个终端而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根据AMC的组合,每1码元被传输的信息量不同。而且,在将来的***中,还在研究用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准备的多个天线发送接收不同的信号。这时,在各天线中通信的各个信号中可能需要调度信息等前述的控制信息。因此,发送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不仅对于每个终端有所不同,而且还可能根据终端中使用的天线数而有所不同。在应以控制信道传输的信息量对于每个终端不同的情况下,为了有效地使用资源,需要利用能够灵活地应对控制信息量的变动的可变格式,但是由此担心增大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处理负担。相反,在格式被固定的情况下,需要与最大信息量匹配来确定控制信道专用的字段(field)。但是,如果这样处理的话,则在控制信道专用的字段中产生了空闲的情况下,该部分的资源也不能被利用于数据传输,违背了有效利用资源的要求。因此,希望简单并且高效地传输控制信道。
但是,对于传输控制信道以应对上述的各种要求还未进行充分研究。
非专利文献1:3GPP,TR25.848,“Physical layer aspects of UTRA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非专利文献2:3GPP,TR25.896,“Feasibility study of enhanced uplink forUTRA FDD”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对通信***分配的频带包含多个包含了一个以上副载波的资源块,通信终端利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进行通信的通信***中,对用户装置(通信终端)高效地传输控制信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中使用,该基站包括:
调度器,对每个子帧规划无线资源的分配,使得用户装置使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进行通信;
准备控制信道的单元,该控制信道包含:在整个***频带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和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以及
按照所述调度器的指示,将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时间复用,并生成发送信号的单元,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被传输,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包含:指定复用数以下数目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单位信息部分;表示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的格式指示符;以及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所述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本发明的发送方法,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的基站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方法包括:
通过调度器对每个子帧规划无线资源的分配,使得用户装置使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进行通信;
准备控制信道的步骤,该控制信道包含:在整个***频带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和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以及
按照所述调度器的指示,将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时间复用,并生成发送信号的步骤,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被传输,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包含:指定复用数以下数目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单位信息部分;表示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的格式指示符;以及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所述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本发明的用户装置,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包括:
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信号的单元,所述控制信道具有:在整个***频带而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以及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
从接收信号分离所述控制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单元;以及
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解码的控制信道解码单元,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中被传输,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所述控制信道解码单元分析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的格式指示符和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确定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的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并且进行在所述公共控制信道中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多个单位信息部分中是否包含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的确认,该确认以规定的解码方式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进行最多指定复用数次数的解码处理,并且在包含了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本装置用的资源块,并通过解调该资源块而导出数据信道。
本发明的接收方法,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的用户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信号的步骤,所述控制信道具有:在整个***频带而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以及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
从接收信号分离所述控制信道和其它信道的步骤;以及
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解码的控制信道解码步骤,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中被传输,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分别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示出,并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所述控制信道解码步骤分析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的格式指示符和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确定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的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并且进行在所述公共控制信道中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多个单位信息部分中是否包含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的确认,该确认以规定的解码方式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进行最多指定复用数次数的解码处理,并且在包含了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本装置用的资源块,并通过解调该资源块而导出数据信道。
发明效果
按照本发明,可以在分配给通信***的频带包含多个其内包含有一个以上副载波的资源块,通信终端利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进行通信的***中,对通信终端有效地传输控制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频率调度的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频带的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部分方框图(其1)。
图3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部分方框图(其2)。
图4A是表示与一个频率块有关的信号处理要素的图。
图4B是表示与一个频率块有关的信号处理要素的图。
图4C是表示与一个频率块有关的信号处理要素的图。
图5A是表示控制信令信道的信息项目例的图。
图5B是表示集中式FDM方式和分散式FDM方式的图。
图5C是表示根据同时复用用户数而变化的L1/L2控制信道的码元数的图。
图5D是表示部分0信息和寻呼指示符的映射例的图。
图5E是表示单位信息部分被用于寻呼指示符的状况的图。
图5F是分别设定预编码向量WA、WB,以使四个流(stream)中的两个流朝向用户装置A(UEA),另外两个流朝向用户装置B(UEB)的状况的图。
图6是表示纠错编码的单位的图。
图7A是表示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映射例的图。
图7B是表示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映射例的图。
图7C是表示以部分0(part0)通知L1/L2控制信道的码元数时的L1/L2控制信道的格式的例子。
图7D是表示以部分0通知各MCS的同时分配用户数时的L1/L2控制信道的格式的例子。
图7E是表示3扇区结构的情况下的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的映射的例子。
图7F是表示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复用方式例的图。
图7G是表示不包含小区边缘用户的公共控制信息的映射例的图。
图7H是表示包含小区边缘用户的公共控制信息的映射例的图。
图7I是表示部分0信息的通知方法的说明图。
图7J是表示部分0信息的通知方法的说明图。
图7K是表示部分0信息的通知方法的说明图。
图7L是表示部分0信息的通知方法的说明图。
图7M是表示各用户的L1/L2控制信道的映射方法的说明图。
图7N是表示各用户的L1/L2控制信道的映射方法的说明图。
图7O是表示广播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的发送开始定时的说明图。
图8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部分方框图。
图8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部分方框图。
图8C是与终端的接收单元有关的方框图。
图8D是表示部分0信息的发送定时和接收处理定时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E是表示部分0信息的发送定时和接收处理定时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F是表示部分0信息的发送定时和接收处理定时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B是表示并行方式的接收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C是表示串行方式的接收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差错检测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图(其1)。
图10B是表示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差错检测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图(其2)。
图10C是表示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差错检测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图(其3)。
图11是表示进行TPC的状况的图。
图12是表示进行AMC控制的状况的图。
图13是表示MCS等级(level)的高低和数据大小的关系的图。
图14A示意地表示以四个TTI,以各种复用数传输L1/L2控制信道的状况。
图14B是表示关于复用数的各种参数的具体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控制信息的映射位置关系被限制的状况的图。
图16是表示盲(blind)位置检测数变少的状况的图。
图17是用于比较方法1~方法7的图表。
图18是表示在控制信号中存在对全部用户应用相同信道编码方式的部分和不是这样的部分的例子的图(其1)。
图19A是表示在控制信号中存在对全部用户应用相同信道编码方式的部分和不是这样的部分的例子的图(其2)。
图19B是表示下行链路调度许可的解码方法的图。
图20是表示控制信号的信道编码方式对于每个用户有所不同的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各方法的比较例的图表。
图22是表示一例在各信息项目中使用的数据大小的图表。
图23是表示各方法的比较例的图表。
标号说明
31频率块分配控制单元
32频率调度单元
33-x频率块x中的控制信令信道生成单元
34-x频率块x中的数据信道生成单元
35广播信道(或者寻呼信道)生成单元
1-x与频率块x有关的第1复用单元
37第2复用单元
38第3复用单元
39其他信道生成单元
40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
41循环前缀附加单元
41不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
42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
43复用单元
81载波频率调谐单元
82滤波单元
83循环前缀去除单元
84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
85CQI测量单元
86广播信道解码单元
87-0不特定控制信道(部分0)解码单元
87不特定控制信道解码单元
88特定控制信道解码单元
89数据信道解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控制信道被分为由不特定的通信终端解码的不特定控制信息(公共控制信息)和由被分配了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的通信终端解码的特定控制信息,它们被分别编码和调制即可。控制信道通过按照调度信息对不特定控制信息和特定控制信息进行时分复用来生成,以多载波方式进行发送。由此,即使控制信息量对每个通信终端不同,也可以以固定格式高效地传输控制信道而不浪费资源。
不特定控制信息可以被映射,以分散在整个***频带,与某个特定的通信终端有关的特定控制信息可以被限定于分配给该特定的通信终端的资源块进行映射。可以在全部用户中将不特定控制信息的质量确保在一定以上,同时可以使特定控制信息的质量良好。这是因为特定控制信息被映射在对于各个特定通信终端来说信道状态良好的资源块上。
下行链路的导频信道也可以被映射,以分散到被分配给多个通信终端的多个资源块。通过在整个宽带映射导频信道,可以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从维持或者提高包含不特定或者特定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的接收质量的观点出发,对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对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以及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的一方或双方。
也可以进行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以便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特定的通信终端可以高质量地接收不特定控制信道。这是因为虽然接收到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全部用户或者通信终端有尝试解调的义务,但是最终只要实际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解调成功即可。
在不特定控制信道中也可以包含特定控制信道中所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一方或者双方的信息。由于对不特定控制信道,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组合被固定(至少被限定于规定的选项内的某些选项),所以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通过解调不特定控制信道,可以获得与特定控制信道有关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等的信息。由此,可以在控制信道内对特定控制信道的部分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可以提高该部分的接收质量。
在对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和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控制的情况下,特定控制信道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组合总数也可以准备得比用于共享数据信道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组合总数少。这是因为,即使通过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控制不能达到需要的质量,但只要能通过进行发送功率控制达到需要的质量就可以。
实施例1
图2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频带。为了方便说明而使用了具体的数值,但是数值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各种数值。作为一例,对通信***提供的频带(全部发送频带)具有20MHz的带宽。该全部发送频带包含四个频率块1~4,每个频率块包含多个包含了一个以上的副载波的资源块。在图示的例子中,示意地表示在各个频率块中包含有多个副载波的状况。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进行通信的带宽,准备5MHz、10MHz、15MHz和20MHz这四种,用户装置(包括通信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使用一个以上的频率块,以四个中的任意的带宽进行通信。在通信***内进行通信的终端可能可以用四个频带中的任意频带进行通信,也可能仅可以用某些频带进行通信。但是,需要至少可以用5MHz的频带进行通信。或者,也可以不准备这样四种频带,而是以标准来决定,以使任何通信终端在整个***带宽下都可以通信。为了进行更一般的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说明准备有四种带宽的选项的情况。但是应该理解,无论有无这样的带宽的选项,都能够应用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对终端通知数据信道(共享数据信道)的调度内容的控制信道(L1/L2控制信令信道或者低层控制信道)以最小带宽(5MHz)构成,在各频率块中独立地准备控制信道。例如,以5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终端用频率块1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在频率块1中准备的控制信道,并获得调度的内容。关于终端可以以哪个频率块进行通信,例如可以利用广播信道预先通知。而且,也可以在通信开始后变更所使用的频率块。在以10MHz带宽进行通信的终端用频率块1和频率块2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终端使用相邻的两个频率块,并且接收在频率块1和频率块2中准备的双方的控制信道,可以获得在整个10MHz的范围的调度的内容。在以15MHz带宽进行通信的终端使用相邻的三个频率块,以频率块1、2和3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终端接收在频率块1、2和3中准备的全部控制信道,可以获得在整个15MHz的范围的调度的内容。以20MHz带宽进行通信的终端全部接收在全部频率块中准备的控制信道,可以获得在整个20MHz的范围的调度的内容。
图中,关于控制信道,在频率块中表示了四个离散的块,但是这是表示控制信道被分散映射到该频率块中多个资源块的状况。对于控制信道的具体的映射例在后面叙述。
图3A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部分方框图。在图3A中描绘了频率块分配控制单元31、频率调度单元32、频率块1中的控制信令信道生成单元33-1和数据信道生成单元34-1、…频率块M中的控制信令信道生成单元33-M和数据信道生成单元34-M、广播信道(或者寻呼信道)生成单元35、与频率块1有关的第1复用单元1-1、…与频率块M有关的第1复用单元1-M、第2复用单元37、第3复用单元38、其它信道生成单元39、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40(IFFT)以及循环前缀(CP)附加单元41。
频率块分配控制单元31根据从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固定终端)报告的与可通信的最大带宽有关的信息,确认该终端要使用的频率块。频率块分配控制单元31管理各个终端与频率块的对应关系,并且将该内容通知给频率调度单元32。关于可用某个带宽进行通信的终端可用哪个频率块进行通信,也可以事先通过广播信道进行广播。例如,广播信道对以5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用户,可以允许其使用频率块1、2、3、4的任意频带,也可以限制其使用这些频率块中的某些频率块。而且,对于以10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用户,可以允许其使用频率块(1,2)、(2,3)、或者(3,4)那样相邻的两个频率块的组合。可以允许其使用全部这些频率块的组合,或者也可以限制其使用某些组合。而且,对于以15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用户,允许其使用频率块(1,2,3)、或者(2,3,4)那样相邻的三个频率块的组合。既可以允许其使用两个组合,也可以限制其使用一个组合。对于以20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用户,使用全部频率块。可使用的频率块也可以按照规定的跳频模式(pattern)在通信开始后进行变更。
频率调度单元32在多个频率块的各频率块中进行频率调度。一个频率块内的频率调度是根据从终端报告的每个资源块的信道状态信息CQI决定调度信息,以便对信道状态良好的终端优先分配资源块。
频率块1的控制信令信道生成单元33-1仅使用频率块1内的资源块,构成用于将频率块1内的调度信息通知给终端的控制信令信道。其他频率块也一样,仅利用该频率块内的资源块,构成用于将该频率块内的调度信息通知给终端的控制信令信道。
频率块1的数据信道生成单元34-1利用频率块1内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生成被传输的数据信道。由于频率块1也可以被一个以上的终端(用户)共享,所以在图示的例子中准备N个数据信道生成单元1-1~N。对于其他的频率块也一样,生成共享该频率块的终端的数据信道。
与频率块1有关的第1复用单元1-1将与频率块1有关的信号复用。该复用至少包含频率复用。关于如何复用控制信令信道和数据信道在后面叙述。其他的第1复用单元1-x也同样将以频率块x传输的控制信令信道和数据信道进行复用。
第2复用单元37进行按照规定的跳频模式变更各种复用单元1-x(x=1、…、M)在频率轴上的位置关系的动作,但是在第2实施例中说明该功能。
广播信道(或者寻呼信道)生成单元35生成局数据(office data)那样的用于对下属的终端进行通知的广播信息。表示终端可通信的最大频带和该终端可使用的频率块的关系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控制信息中。在可使用的频率块被变更为各种的情况下,用于表示那是怎样变化的跳频模式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广播信息中。而且,寻呼信道既可以用与广播信道相同的频带发送,也可以用各终端中所使用的频率块发送。
其它信道生成单元39生成控制信令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外的信道。例如,其它信道生成单元39生成导频信道。
第3复用单元38根据需要,将各频率块的控制信令信道和数据信道、广播信道和/或其他信道进行复用。
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40将从第3复用单元38输出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并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
循环前缀(CP)附加单元41对以OFDM方式调制后的码元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发送码元。例如也可以通过将OFDM码元的末尾(或者开头)的一连串的数据附加在开头(或者末尾)来生成发送码元。
图3B表示接续图3A的CP附加单元41的元件。如图所示,被附加了保护间隔的码元在RF发送电路经过数模转换、频率变换和频带限制等处理,在功率放大器被放大到合适的功率,经由双工器和发送接收天线被发送。
虽然对于本发明不是必须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时进行基于两天线的天线分集接收。由两个天线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被输入到上行信号接收单元。
图4A表示与一个频率块(第x频率块)有关的信号处理要素(element)。x是1以上M以下的整数。大体上表示有与频率块x有关的控制信令信道生成单元33-x和数据信道生成单元34-x、复用单元43-A,B、复用单元1-x。控制信令信道生成单元33-x具有不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41和一个以上的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42-A,B,…。
不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41对在控制信令信道中,使用该频率块的全部终端必须解码和解调的不特定控制信道(也可以被称为不特定控制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公共控制信息)的部分进行信道编码和多值调制,并将其输出。
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42-A,B,...在控制信令信道中,对在该频率块中被分配了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终端必须解码和解调的特定控制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特定控制信息。)的部分进行信道编码和多值调制,并将其输出。
数据信道生成单元x-A,B,…分别进行对于发往各个终端A,B,…的数据信道的信道编码和多值调制。与该信道编码和多值调制有关的信息被包含在上述的特定控制信道中。
复用单元43-A,B,…对于被分配了资源块的各个终端,将特定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与资源块相对应。
如上述那样,对于不特定控制信道的编码(和调制)由不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41进行,对于特定控制信道的编码(和调制)分别由特定控制信道生成单元42-A,B,…进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6中概念性地示出那样,不特定控制信道包含被分配有频率块x的全体用户的信息,它们也可以统一而成为纠错编码的对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特定控制信道也可以对每个用户进行纠错编码。这时,由于各个用户不能唯一地确定在分别纠错编码的哪一个块中包含本台的信息,所以需要对所有的块进行解码。在该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编码的处理对每个用户都封闭,所以用户的追加和变更比较容易。各用户需要对全体用户的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解码、解调。
与此相反,特定控制信道仅包含与实际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有关的信息,对每个用户进行纠错编码。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是谁,通过解码和解调不特定控制信道来判明。因此,特定控制信道不需要全部用户进行解码,只要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进行解码即可。而且,虽然关于特定控制信道的信道编码率和调制方式可以在通信中适当变更,但是关于不特定控制信道的信道编码率和调制方式也可以被固定。但是,为了确保一定以上的信号质量,希望进行发送功率控制(TPC)。特定控制信道在被实施了纠错编码后以良好的资源块进行发送。因此,可以通过进行删截(puncturing)而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下行链路数据量。
图5A表示一例下行控制信令信道的种类和信息项目。在下行控制信令信道中包含广播信道(BCH)、专用L3信令信道(高层控制信道或者高层控制信道)以及L1/L2控制信道(低层控制信道)。在L1/L2控制信道中不仅可以包含下行数据传输用的信息,也可以包含上行数据传输用的信息。而且,在L1/L2控制信道中也可以包含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数据调制方式以及信道编码率、同时分配用户数等)。以下,大致说明在各信道中传输的信息项目。
(广播信道)
广播信道被用于将小区内不变的信息或者仅以低速变化的信息通知给移动终端(既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固定终端,也可以被称为用户装置)。例如,仅以1000ms(1秒)左右的周期变化那样的信息可以作为广播信息来通知。在广播信息中,可以包含下行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同时分配最大用户数、资源块配置信息以及MIMO方式信息。同时分配最大用户数(用户复用数)表示在1子帧的下行L1/L2控制信道中复用多少人份的控制信息。该数既可以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指定(NUMAX,NDMAX),也可以用合并了上下链路的合计数(Nall)来表现。
传输格式由数据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来确定。也可以取代信道编码率而通知数据大小(size)。这是因为,能够从数据调制方式和数据大小唯一导出信道编码率。而且,该传输格式也可以在后述的L1/L2控制信道内(部分0)通知。
同时分配最大用户数表示在1TTI中,利用FDM、CDM和TDM中的一个以上而能够复用的最大数。该数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资源块配置信息是用于确定在该小区中使用的资源块的频率、在时间轴上的位置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频分复用(FDM)方式,能够利用集中式(localized)FDM方式和分散式(distributed)FDM方式这两种。在集中式FDM方式中,在频率轴上局部地(locally)对信道状态良好的用户优先分配连续的频带。该方式对移动度小的用户的通信、或者以高质量进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等有利。在分散式FDM方式中,生成下行信号,以便在整个宽频带而断续地具有多个频率分量。该方式对移动度大的用户的通信、或者声音分组(VoIP)那样周期性且小数据大小的数据传输等有利。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频率资源都按照用于确定连续的频带或者离散的多个频率分量的信息来进行资源的分配。
如图5B上侧所示,例如,在以集中式FDM方式,用“四号”确定了资源的情况下,使用物理资源块号4的资源。在图5B下侧所示的分散式FDM方式中,以“四号”确定了资源的情况下,使用物理资源块2、8的左半边的两个。在图示的例子中,将一个物理资源块分割为两个。分散式FDM方式中的添加编号和分割数也可以按照每个小区而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广播信道对小区内的通信终端通知资源块配置信息。
在基站中准备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MIMO方式信息表示进行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Single User-Multi Input Multi Output)方式或者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Multi-User MIMO)方式的哪一个。SU-MIMO方式是一台多天线的通信终端与多天线的基站进行通信的方式,MU-MIMO方式是基站同时与多个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方式。
在下行链路的MU-MIMO方式中,从基站的一个以上的天线(例如,两个天线中的第1天线)发送发往某个用户装置UEA的信号,从其他的一个以上的天线(例如,两个天线中的第2天线)发送发往其它用户装置UEB的信号。在上行链路的MU-MIMO方式中,来自某用户装置UEA的信号和来自其它用户装置UEB的信号被基站的多个天线同时接收。来自各用户装置的信号也可以通过对每个用户装置分配的参考信号来区别。希望以此为目的的参考信号中利用恒振幅零自相关(CAZAC)码序列。这是因为,恒振幅零自相关码序列由于具有即使为同一序列,若循环移位量不同则相互正交的性质,所以例如可以容易准备正交序列。
(专用L3信令信道)
专用L3信令信道也用于将例如以1000ms周期那样的低速变化的信息通知给通信终端。虽然广播信道被通知给小区内的全体通信终端,但是专用L3信令信道仅被通知给特定的通信终端。在专用L3信令信道中包含FDM方式的种类和持续调度信息。专用L3信令信道也可以被分类为特定控制信道。
FDM方式的种类用于指示被特定的各个通信终端以集中式FDM方式或者分散式FDM方式的哪一种进行复用。
持续调度信息在进行持续调度的情况下,确定上行或者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数据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或者所使用的资源块等。
(L1/L2控制信道)
在下行L1/L2控制信道中,不仅可以包含与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信息,还可以包含与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信息。而且,也可以包含用于表示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比特(部分0)。与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信息可以如下那样被分类为部分1、部分2a和部分2b这三种。部分1和部分2a可以被分类到不特定控制信道,部分2b可以被分类到特定控制信道。
(部分0)
部分0信息(以下为了简化而称为“部分0”)中,包含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同时分配用户数或者全体的控制比特数)。作为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而使用以广播信道通知的信息的情况下,部分0包含同时分配用户数(或者全体的控制比特数)。
L1/L2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依赖于同时复用用户数和进行复用的用户的接收质量。如图5C左侧所示,典型地将L1/L2控制信道的码元数设得足够大。在变更码元数的情况下,通过以广播信道通知的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例如可以以1000ms(1秒)左右的周期进行控制。但是,如图5C的右侧所示,如果同时复用用户数小,则作为控制信道所需的码元数较少即可。因此,在同时复用用户数和进行复用的用户的接收质量以短周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假设仍相当多地确保L1/L2控制信道用的资源则担心产生较多的浪费。
为了减少这样的L1/L2控制信道的浪费,也可以在L1/L2控制信道内通知部分0(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同时分配用户数(或者全体的控制比特数))。通过在L1/L2控制信道内通知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可以用比基于广播信道的通知更短的周期来变更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在1子帧中L1/L2控制信道所占的码元数被限制于某些选项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确定在使用该选项的哪个,可以确定传输格式。例如,如后所述,在准备有4模式的传输格式的情况下,该部分0的信息可以用2比特来表现。
(部分1)
在部分1中包含寻呼指示符(PI)。各通信终端通过解调寻呼指示符,可以确认是否在对本终端呼叫。更具体来说,通信终端确认在寻呼指示符中是否有被分配给本终端的组号,在发现组号的情况下解调寻呼信道(PCH)。假设PI和PCH的位置关系已知。通信终端通过确认在寻呼信道(PCH)中是否有本终端的识别信息(例如,本终端的电话号码),从而可以调查有无呼入(incoming call)。
作为在L1/L2控制信道中发送寻呼指示符(PI)的方式,考虑(1)利用L1/L2控制信道中为PI用而专门准备的信息部分的方式、(2)不准备这样的专用的信息部分的方式。
图5D表示一例在(1)的方式中传输寻呼指示符的情况。1个子帧包含在时间上一连串的规定数个(例如10个)OFDM码元,例如将最初的三个码元分配给公共控制信息等。在图示的例子中,在***频带的中心频率附近的某个频带,以分散式FDM方式映射部分0和寻呼指示符的信息。在其它的部分以分散式FDM方式映射与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有关的控制信息。而且,这些控制信息和寻呼信道(PCH)被时间复用。在该方式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将规定的频带确保为寻呼指示符专用。
(2)在L1/L2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规定的大小的单位信息部分,该单位信息部分的个数允许直至由广播信息所指定的最大数。各个单位信息部分包含与某个特定的用户装置有关的控制信息,通常包含用户识别信息(UE-ID)、资源分配信息等。还考虑不确保专用于寻呼指示符(PI)的资源,而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将这样的单位信息部分的某些用于寻呼指示符。但是,必须适当地区别某些单位信息部分是包含发往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信息,或者是包含寻呼指示符。例如,也可以为寻呼指示符准备专用的识别信息(PI-ID)。这时,通过广播信息等,用户装置已知PI-ID是什么。
各个单位信息部分的比特数既可以被维持为全部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是因为,如后所述,在对于各个公共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用户可变地控制MCS的情况下(对每一个用户可变地控制L1/L2控制信道的MCS的情况),依赖于MCS等级,比特数可能改变的缘故。
图5E表示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在寻呼指示符中利用单位信息部分的状况。在各用户装置解码出该单位信息部分时检测出PI-ID时,将该单位信息部分作为寻呼指示符处理(确认在该单位信息部分中是否表示有发往本终端的组ID,如果发现该组ID则PCH被确认。)。在单位信息部分被利用于寻呼指示符的情况下,从迅速检测有无呼入的观点出发,希望寻呼指示符包含在开头的单位信息部分中。
(部分2a)
在部分2a中包含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分配时间长度和MIMO信息。
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包含有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块。关于资源块的确定,可以使用本技术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使用位图(bitmap)方式、树分支号码方式等。
分配时间长度表示下行数据信道以何种程度的期间连续传输。在最频繁地改变资源分配内容的情况下是每个TTI,但是从削减开销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在多个TTI而以相同资源分配内容传输数据信道。
在通信中使用MIMO方式的情况下,MIMO信息指定天线数、流数等。流数也可以被称为信息序列数。天线数和流数虽然可以是适当的任何数,但是作为一例也可以是四个。
而且,虽然在部分2a中包含用户识别信息并不是必须的,但是例如可以包含16比特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用户识别信息。
(部分2b)
在部分2b中,包含使用MIMO方式的情况下的预编码信息、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混合重发控制(HARQ)信息以及CRC信息。
使用MIMO方式时的预编码信息确定在多个天线的每一个中应用的权重系数。通过调整各天线中所适用的权重系数(预编码向量),调整通信信号的指向性。接收端(用户装置)需要进行与这样的指向性相应的信道估计。
图5F表示分别设定预编码向量WA、WB,以使得四个流内的流1、2(码字1)面向用户装置A(UEA),流3、4(码字2)面向用户装置B(UEB)。参考信号以无指向性方式发送。分别对用户装置A、B通知各自的预编码向量WA、WB。用户装置A在接收参考信号时一边考虑基于预编码向量WA的权重一边进行接收,或者在接收后导入权重。由此,可以适当地进行对于面向用户装置A的信号的信道估计。用户装置B也一样,在接收参考信号时一边考虑基于预编码向量WB的权重一边进行接收,或者在接收后导入权重。由此,可以适当地进行对于面向用户装置B的信号的信道估计。
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以数据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来确定。也可以取代信道编码率而通知数据大小或者有效载荷大小。这是因为,通过数据调制方式和数据大小可以唯一地导出信道编码率。作为一例,也可以用8比特左右表现传输格式。
混合重发控制(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信息包含下行分组的重发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具体来说,重发控制信息包含:进程(process)号、表示分组合成方法的冗余版本信息以及作为用于分辨是新分组还是重发分组的新旧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or)。作为一例,混合重发控制信息也可以用6比特左右来表现。
在差错检测中使用循环冗余检查法的情况下,CRC信息表示卷积了用户识别信息(UE-ID)的CRC检测比特。
与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信息可以如下所述那样分类为部分1至部分4这四种。这些信息原则上可以被分类至不特定控制信道,但是对于将资源分配用于下行数据信道的通信终端,也可以作为特定控制信道进行传输。
(部分1)
在部分1中包含对于过去的上行数据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送达确认信息表示在分组中没有差错,或者即使有差错也在容许范围内的肯定响应(ACK),或者表示分组中存在超过容许范围的差错的否定响应(NACK)。送达确认信息实际上可以用1比特表现。
(部分2)
在部分2中包含对于将来的上行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该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发送功率信息以及CRC信息。
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在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中能够使用的资源块。关于资源块的确定,能够使用本技术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位图方式、树分支号码方式等。
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可以由数据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来确定。也可以取代信道编码率而通知数据大小或者有效载荷大小。这是因为,根据数据调制方式和数据大小可以唯一地导出信道编码率。作为一例,也可以用8比特左右表现传输格式。
发送功率信息表示应以何种程度的功率发送在上行链路中传输的数据信道。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上行导频信道例如以数毫秒左右的比较短的周期Tref反复地从通信终端发送到基站。上行导频信道的发送功率Pref按照从基站装置通知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TPC命令)以周期Tref以上的长周期TTPC进行更新,以便成为过去发送的上行导频信道的发送功率以上或者以下。上行L1/L2控制信道以在上行导频信道的发送功率Pref上增加了从基站通知的第1偏移功率ΔL1L2的功率进行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以在上行导频信道的发送功率Pref上增加了从基站通知的第2偏移功率Δdata的功率进行发送。与这样的数据信道有关的偏移功率Δdata包含在部分2的发送功率信息中,L1/L2控制信道用的偏移功率ΔL1L2包含在后述的部分4的发送功率信息中。而且,用于更新导频信道的发送功率的TPC命令也包含在部分4中。
第1偏移功率信息ΔL1L2既可以固定地维持也可以可变地控制。在后者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广播信息BCH也可以作为第3层信令信息通知给用户装置。第2偏移功率Δdata也可以用L1/L2控制信号通知给用户装置。第1偏移功率信息ΔL1L2可以被决定为第1偏移功率根据控制信号中包含的信息量的多少也增减。第1偏移信息信息ΔL1L2可以被决定为根据控制信号的接收质量的良好与否而有所不同。第2偏移功率信息Δdata也可以被决定为根据数据信号的接收质量的良好与否而有所不同。通信终端也可以协助来自所在小区的周边小区的低功率化的请求(过载指示符(overload indicator),以少于上行导频信道的发送功率Pref和第2偏移功率Δdata之和的功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在差错检测中使用循环冗余检查法的情况下,CRC信息表示卷积了用户识别信息(UE-ID)的CRC检测比特(bit)。在对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响应信息(下行L1/L2控制信道)中,作为UE-ID,也可以使用RACH前置码(preamble)的随机ID。
(部分3)
在部分3中包含与上行信号有关的发送定时控制比特。这是用于小区内的通信终端间取得同步的控制比特。该信息可以在对下行数据信道分配有资源块时作为特定控制信息进行通知,也可以作为不特定控制信息来通知。
(部分4)
部分4包含与通信终端的发送功率有关的发送功率信息,该信息表示未对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分配资源块的通信终端,例如为了广播下行链路的CQI而应以何种程度的功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上述的偏移功率ΔL1L2以及TPC命令被包含在该部分4的信息中。
图4B和图4A一样表示与一个频率块有关的信号处理元件,但是在具体地明示各个控制信息这一方面与图4A不同。在图4A和图4B中,相同的参照标号表示相同的要素。图中,“资源块内映射”表示限定于被分配给特定的通信终端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来进行映射。“资源块外映射”是表示在整个包含了多个资源块的频率块全域来进行映射。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作为不特定控制信道在频率块全域进行发送。L1/L2控制信道内的与上行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信息(部分1~4),如果资源块被分配给用于下行数据信道,则该信息作为特定控制信道以该资源进行发送,否则该信息作为不特定控制信道在频率块全域进行发送。
图4C表示在图4B中,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作为广播信息被发送的情况。
图7A表示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映射的例子。图示的映射例是关于一个频率块和一个子帧的例子,大体上相当于第1复用单元1-x的输出内容(但是,导频信道等由第3复用单元38进行复用)。一个子帧例如可以与一个发送时间间隔(TTI)对应,也可以与多个TTI对应。在图示的例子中,在频率块中包含有七个资源块RB1~7。这七个资源块通过图3A的频率调度单元32被分配给信道状态良好的终端。
大体上,不特定控制信道等、导频信道等以及数据信道等被时分复用。不特定控制信道(包含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被分散映射在频率块的全域。即,不特定控制信道分散在整个七个资源块所占有的全体频带。在图示的例子中,不特定控制信道(包含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和其它的控制信道(除了特定控制信道)被频率复用。在其它的信道中,例如也可以包含同步信道等(这样的信道的区别不是必须的,同步信道也可以包含在不特定控制信道中)。特别是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由于需要缩短延迟时间,因此在开头OFDM码元进行复用较好。在图示的例子中,将不特定控制信道和其它的控制信道进行频率复用,使其分别具有隔开某些间隔而排列的多个频率分量。这样的复用方式被称为分散式频分复用(distributed FDM)方式。分散式FDM方式在能够获得频率分集效应方面有利。频率分量之间的间隔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论是那种情况,不特定控制信道都需要分散在多个资源块全域(在实施例中为***频带全域)。而且,为了应对用户复用数的增加,作为其它方法,也可以应用CDM方式。在CDM方式中,虽然具有频率分集效应变得更大的优点,但是也存在正交性的破坏导致产生接收质量恶化的缺点。
在图示的例子中,导频信道等也在整个频率块全域而被映射。从正确地进行对各种频率分量的信道估计等的观点出发,希望如图所示那样,导频信道被映射到宽范围。
在图示的例子中,资源块RB1、RB2、RB4被分配给用户1(UE1),资源块RB3、RB5、RB6被分配给用户2(UE2),资源块RB7被分配给用户3(UE3)。如上所述,这样的分配信息包含在不特定控制信道中。而且,在被分配给用户1的资源块内的资源块RB1的开头映射与用户1有关的特定控制信道。在被分配给用户2的资源块内的资源块RB3的开头映射与用户2有关的特定控制信道。在被分配给用户3的资源块RB7的开头映射与用户3有关的特定控制信道。在图中,需要注意不均匀地绘制了用户1、2、3的特定控制信道所占有的大小这一点。这表示特定控制信道的信息量也可以由于用户而有所不同。特定控制信道限定于被分配给数据信道的资源块而进行局部的(local)映射。这一点与在各种资源块中分散映射的分散式FDM不同,这样的映射方式也被称为集中式频分复用(localized FDM)。
图7B表示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其它映射例。用户1(UE1)的特定控制信道在图7A中仅被映射到一个资源块RB1,但是在图7B中在资源块RB1、RB2、RB4全体(被分配给用户1的全部资源块)以分散式FDM方式离散地分散映射。而且,关于用户2(UE2)的特定控制信道也与图7A所示的情况不同,在资源块RB3、RB5、RB6全体而进行映射。用户2的特定控制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被时分复用。这样,各用户的特定控制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也可以在对各用户分配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中以时分复用(TDM)方式和/或频分复用方式(包括集中式FDM方式和分散式FDM方式)进行复用。通过在两个以上的资源块来映射特定控制信道,对于特定控制信道也可以期待频率分集效应,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特定控制信道的信号质量。
接着,说明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信息的具体的格式。
图7C表示L1/L2控制信道的格式例。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L1/L2控制信道的格式而准备4个模式,L1/L2控制信道的码元数(或者同时分配用户数)按照每个模式而有所不同。以部分0信息通知使用四个模式中的哪一个。关于L1/L2控制信道,在通信终端使用以广播信道通知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的情况下,根据同时分配用户数,L1/L2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对应于MCS等级而有所不同。为了对其进行识别,作为L1/L2控制信道的部分0信息,设置有控制比特(在图7C中为2比特)。例如,通过通知00的控制比特作为部分0的信息,可以在通信终端中解码该控制比特,从而得知L1/L2控制信道的码元数为100。而且,图7C的开头的2比特相当于部分0,可变的控制信道相当于不特定控制信道(下行的情况为部分1和部分2a)。而且,在图7C中以广播信道通知MCS,但是也可以以L3信令信道通知MCS。
图7D表示以部分0通知各MCS的同时分配用户数时的L1/L2控制信道的格式例。假设在预先决定的种类的MCS中,根据通信终端的接收质量而使用合适的MCS时,L1/L2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根据通信终端的接收质量也发生改变。为了对其进行识别,作为L1/L2控制信道的部分0信息,设置有控制比特(在图7D中为8比特)。在图7D中,作为一例,表示了存在四种MCS,并且各MCS的同时分配用户数的最大值为3的情况。因为同时分配用户数为0~3,所以该信息可以用2比特来表示(00=0用户、01=1用户、10=2用户、11=3用户)。由于对于各MCS需要2比特,所以这时的部分0为8比特。例如,通过通知01100001的控制比特作为部分0的信息,通信终端可以根据该控制比特得知与自身的接收质量相应的控制信息(在下行的情况下为部分2a)。在图示的例子中,根据01,10,00,01的信息,可知用户复用数为1,2,0,1。在设以四个等级(最低、低、中、高)表现接收质量的好坏时,它们与接收质量对应为低、中、最低、高,该关系也被反映在MCS中(越是高质量越使用高MCS,复用数也变得越大)。
图7E是表示3扇区结构的情况下的L1/L2控制信道内的信息比特(部分0)的映射的例子。在3扇区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发送表示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信息比特(部分0),可以预先准备三种模式,对各个扇区进行分配,以使得各个模式在频域不重叠。通过选择模式,以使得相邻扇区(或者小区)中的发送模式互不相同,能够得到干扰协调(coordination)的效果。
图7F表示各种复用法的例子。在上述的例子中,各种不特定控制信道以分散式FDM方式被复用,但是也可以使用码分复用(CDM)方式或时分复用(TDM)方式那样适当的各种复用法。图7F的(1)表示以分散式FDM方式进行复用的状况。通过使用号码1、2、3、4确定离散的多个频率分量,可以使各用户的信号适当地正交。但是,也可以不是该例那样的规则的情况。而且,通过在相邻的小区间使用不同的规则,可以将进行了发送功率控制时的干扰量随机化。图7F的(2)表示以码分复用(CDM)方式进行复用的状况。通过使用码1、2、3、4,可以使各用户的信号适当地正交。该方式从有效地降低其它小区的干扰的观点看比较理想。图7F的(3)表示以分散式FDM方式、用户复用数改变为3时的状况。通过再定义号码1、2、3确定离散的多个频率分量,可以使各用户的信号适当地正交。在同时分配用户数未达到最大数的情况下,如图7F的(4)所示,基站也可以增大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这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观点看较好,但是,在小区边缘进行这样的发送的情况下,担心其它小区的干扰增加。而且,还可以应用CDM和FDM的混合。
另外,关于部分0信息的传输方法,既可以固定地维持部分0信息中应用的MCS(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的组合)和发送功率两者,也可以固定地维持MCS,但是可变地控制发送功率。而且,既可以对小区覆盖的全体用户共同地维持部分0信息,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也可以按照用户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基站附近的用户,通过将部分0信息的内容进行各种适当变更,可以将传输格式最佳化,但是对于小区边缘的用户,也可以不这样改变传输格式(也可以固定地维持)。但是,表示各个用户是否属于小区边缘的组的信息,例如需要通过L1/L2控制信道通知给用户。如果不属于小区边缘的组,则以适当(极端来说每个TTI)变更的传输格式通知部分0信息,如果属于小区边缘的组,则以固定的传输格式通知控制信息。
图7G表示在小区中仅存在基站附近的用户1~4的情况下的L1/L2控制信道的映射例。图中的数字与各个用户对应,例如,“1”与用户1对应。通过部分0信息,例如在每个TTI对用户1~4通知传输格式。图7H表示除了基站附近的用户1~4,在小区边缘还存在用户11~14的情况下的L1/L2控制信道的映射例。对于用户11~14,未进行有关传输格式的明示的通知,而使用预先决定的传输格式。对于用户1~4,通过部分0信息,明示地通知与预先决定的传输格式相同的传输格式。
另外,关于部分0信息的传输方式,既可以如上所述在每个TTI将其包含在L1/L2控制信道中,也可以以比TTI长的预定的规定的周期,例如10ms左右,将其包含在L1/L2控制信道中。
在每个TTI将部分0信息包含在L1/L2控制信道中的情况下,如图7I所示,可以每个TTI控制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因此,即使在发生了多个延迟的要求条件严格的业务的情况下,也可以迅速地发送。在图7I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
另一方面,以比TTI长的预定的规定周期将部分0信息包含在L1/L2控制信道中的情况下,如图7J所示,部分0信息以预定的规定的周期(控制间隔)进行发送。由于不需要在每个TTI发送部分0信息,因此可以降低开销而提高效率。但是,由于只能以固定周期控制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所以在发生了多个延迟的要求条件严格的业务等情况下,可能产生延迟。
因此,在已知需要发送需要很多的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的信道,具体来说,作为必须分配的控制信息、且小区边缘的用户也需要正确解码的信道的某个定时的情况下,在事前仅在该TTI分配比通常的L1/L2控制信道多的无线资源。具体来说,相当于广播信道、寻呼信道、RACH响应(RACHResponse)。
例如,如图7K所示,在已知需要发送作为必须分配的控制信息,且小区边缘的用户也需要正确解码的信道例如寻呼信道的某个TTI的情况下,在该TTI以前发送包含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在图7K中,表示需要发送包含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和寻呼信道的某个TTI的发送定时相等的情况,在图7L中表示需要发送包含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和寻呼信道的某个TTI的发送定时不相等的情况,即表示需要在发送寻呼信道的某个TTI以前发送包含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的情况。
另外,L1/L2控制信道被映射到1TTI的开头的三个以内的OFDM码元。这时,也可以映射到全部码元(开头的3OFDM码元),以复用全部用户。例如,如图7M所示,在映射从1至6个用户用的L1/L2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映射到开头的3OFDM码元,以复用全部用户。在图7M中,特别是用户数为5和6的情况下,映射到开头的3OFDM码元,以复用全部用户。通过这样处理,可以容易进行基于接收质量的不同的发送功率的交换。但是,因为L1/L2控制信道的结构由于用户数而改变,所以为了解调L1/L2控制信道,需要解调部分0信息。
因此,从不必须解调部分0信息的观点出发,各用户也可以被映射到1OFDM码元。例如,如图7N所示,各用户被映射到1OFDM码元。在使用这样的L1/L2控制信道的配置的情况下,即使用户数增大,各用户的L1/L2控制信道的映射位置也不改变,所以在被复用的用户数不改变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解调L1/L2控制信道。但是,发送功率的交换(share)仅被限定于复用在同一码元的用户间。
另外,由于广播信道是在进行了小区搜索之后最初被通知的信道,所以移动终端不能事先得知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量。因此,对于广播信道,也可以将广播信道的发送开始定时始终设为固定。例如,如图7O所示,也可以在被映射了L1/L2控制信道的开头3OFDM码元以后的OFDM码元,即4OFDM码元以后进行映射。这时,作为用于控制被复用于同一TTI的其它信道的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的控制法,所有信道既可以设为与广播信道相同的开始定时,也可以通过部分0信息进行控制。
在所有信道设为与广播信道相同的开始定时的情况下,开始定时始终保持固定。例如,所有信道在被映射了L1/L2控制信道的开头的3OFDM码元以后的OFDM码元,即4OFDM码元以后进行映射。另一方面,在通过部分0信息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按照所通知的部分0信息,如图7O所示,例如在L1/L2控制信道被映射在开头的2OFDM码元的情况下,能够在3OFDM码元以后进行映射。
而且,对于进行间断接收的移动终端,由于不知道L1/L2控制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的边界,所以可以始终在4OFDM码元以后映射共享数据信道。
图8A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移动终端的部分方框图。在图8A中绘制有载波频率调谐单元81、滤波单元82、循环前缀(CP)去除单元83、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FFT)84、CQI测量单元85、广播信道(或者寻呼信道)解码单元86、不特定控制信道(部分0)解码单元87-0、不特定控制信道解码单元87、特定控制信道解码单元88、和数据信道解码单元89。
载波频率调谐单元81适当地调整接收频带的中心频率,以便可以接收对终端分配的频率块的信号。
滤波单元82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
循环前缀去除单元83从接收信号中去除保护间隔,从接收码元中提取有效码元部分。
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FFT)84对有效码元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并进行OFDM方式的解调。
CQI测量单元85测量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导频信道的接收功率水平(power level),将测量结果作为信道状态信息CQI反馈给基站。CQI对于频率块内的所有资源块的每一个进行,将它们全都报告给基站。
广播信道(或者寻呼信道)解码单元86对广播信道进行解码。在包含有寻呼信道的情况下也对其进行解码。
不特定控制信道(部分0)解码单元87-0对L1/L2控制信道内的部分0的信息进行解码。通过部分0,可以识别不特定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
不特定控制信道解码单元87对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解码,提取调度信息。在调度信息中包含有:表示是否对发往该终端的共享数据信道分配有资源块的信息、在分配的情况下表示资源块号码的信息等。
特定控制信道解码单元88对接收信号中包含的特定控制信道进行解码。特定控制信道包含与共享数据信道有关的数据调制、信道编码率以及HARQ的信息。
数据信道解码单元89根据从特定控制信道提取出的信息,对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共享数据信道进行解码。也可以根据解码结果,对基站报告肯定响应(ACK)或者否定响应(NACK)。
图8B与图8A一样表示移动终端的部分方框图,但是在具体地明示各个控制信息这一点与图8A有所不同。图8A和图8B中相同的参照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在图中,“资源块内解映射”表示提取被限定于对特定的通信终端分配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而进行映射的信息。“资源块外解映射”表示提取在遍及包含多个资源块的频率块全域而进行映射的信息。
图8C表示与图8A的接收单元相关联的元件。虽然对于本发明不是必须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时进行基于2天线的天线分集接收。由两个天线接收到的下行信号分别被输入到RF接收电路(81、82),去除保护间隔(循环前缀)(83),并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84)。由各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在天线分集合成单元进行合成。合成后的信号被提供给图8A的各解码单元或者图8B的分离单元。
在移动终端中,当前没有接收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将进行接收的定时限定为一部分,可以节省接收机的电池。该功能也被适用于W-CDMA等中。
在包含了部分0的L1/L2控制信道在每个TTI被发送的情况下,如图8D所示,移动终端通过在进行接收处理的定时对部分0信息进行解码,可以得知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量。
另一方面,在以比TTI长的预定的规定周期将部分0信息包含在L1/L2控制信道中的情况下,产生在移动终端进行接收处理的定时、和从基站装置发送包含有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的定时不一致的情况,即,移动终端进行接收处理的TTI和移动台发送包含部分0的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的TTI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如图8E所示,在定时(1),由于在与移动终端进行接收处理相同的TTI发送部分0信息,所以移动终端可以得知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量,但是在其它的定时(2)和定时(3),由于移动终端进行接收处理的TTI、和基站装置发送包含了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的TTI不同,因此不能得知L1/L2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量。
因此,进行控制,使得在发送包含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的TTI进行接收处理。发送包含部分0信息的L1/L2控制信道的定时例如以广播信道从基站装置通知。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作为一例,假设具有能够以10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UE1的用户进入到在以20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小区或者扇区。假设通信***的最低频带是5MHz,如图2所示那样,全部频带被分为三个频率块1~4。
在步骤S11,终端UE1接收来自基站的广播信道,确认本台可使用的频率块是什么。广播信道也可以用包含全部20MHz的频带的中心频率的5MHz的频带发送。通过这样处理,可接收的带宽不同的任何终端都可以简易地接收广播信道。对于以10MHz的带宽进行通信的用户,广播信道允许使用频率块(1、2)、(2、3)或者(3、4)那样相邻的两个频率块的组合。既可以允许使用全部这些组合,或者也可以限制使用某些组合。作为一例,假设允许使用频率块2、3。
在步骤S12中,终端UE1接收下行导频信道,测量与频率块2、3有关的接收信号质量。测量对于包含在频率块中的多个资源块的每一个进行,将所有结果作为信道状态信息CQI报告给基站。
在步骤S21中,基站根据从终端UE1和其它终端报告的信道状态信息CQI,对每个频率块进行频率调度。发往UE1的数据信道从资源块2或者3被传输的情况,由频率块分配控制单元(图3A的31)进行确认和管理。
在步骤S22中,基站按照调度信息,在每个频率块生成控制信令信道。在控制信令信道中包含公共控制信道(不特定控制信道)和特定控制信道。
在步骤S23中,按照调度信息在每个频率块从基站发送控制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
在步骤S13中,终端UE1接收以频率块2和3传输的信号。
在步骤S14中,终端UE1根据频率块2和3中接收到的控制信道的部分0,识别公共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
在步骤S15中,从频率块2中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中分离公共控制信道,并对其进行解码,提取调度信息。同样,也从频率块3中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中分离公共控制信道,并对其进行解码,提取调度信息。在任意一个调度信息中,都包含表示是否对发往终端UE1的共享数据信道分配有资源块的信息、在分配的情况下表示资源块号码的信息等。在未对发往本台的共享数据信道分配任何资源块的情况下,终端UE1返回等待的状态,等待控制信道的接收。在对发往本台的共享数据信道分配任何资源块的情况下,终端UE1在步骤S16中分离接收信号中包含的特定控制信道,并对其进行解码。特定控制信道包含与共享数据信道有关的数据调制、信道编码率和HARQ的信息。
在步骤S17中,终端UE1根据从特定控制信道中提取出的信息,对接收信号中包含的共享数据信道进行解码。也可以根据解码结果对基站报告肯定答复(ACK)或者否定答复(NACK)。以后重复同样的步骤。
图9B和图9C表示与步骤S14-S16有关的步骤的细节。图9B是表示并行方式的接收动作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1中确认公共控制信息中的部分0信息。例如,确认用于表示部分0信息的2比特的值,确定L1/L2控制信道的模式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
在步骤S2中,根据所确定的模式确定L1/L2控制信道的1子帧中的码元数等。假设已通过广播信息分别就上下行链路通知了同时分配最大用户数NUMAX,NDMAX。根据1子帧中的L1/L2控制信道的码元数和同时分配最大用户数,导出每一用户的数据大小。
在各个步骤S3-1~NDMAX中,对在步骤S2中导出的每一用户的每个数据大小进行解调。一个该数据大小的信息部分相当于与寻呼指示符的说明(图5E)相关联而提及的单位信息部分。这些步骤解调各单位信息作为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实际上,设想仅最大用户复用数NDMAX以下的用户能够进行通信。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于并行地进行这些处理,所以处理时间为解调一个单位信息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即可。
在步骤S4中,通信终端确认是否存在发往本终端的下行通信用控制信息。
在各个步骤S5-1~NUMAX中,对在步骤S2导出的每一用户的每个数据大小进行解调。这些步骤S5-1~NUMAX与步骤S3-1~NUMAX不同,解调该单位信息部分作为与上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这时,与下行链路有关的单位信息部分和与上行链路有关的单位信息部分既可以具有相同的数据大小,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数据大小。这时,实际上也设想仅最大用户复用数NDMAX以下的用户能够进行通信。由于并行地进行这些处理,所以处理时间为解调一个单位信息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即可。
在步骤S6中,通信终端确认是否存在发往本终端的上行通信用控制信息。
在上述的例子中,对上下行链路分别指定了最大用户复用数。但是,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样,考虑仅以广播信息指定合并了上下行链路的合计数(Nall)。这时,由于不清楚Nall内的到多少为止是用于上行或者用于下行,所以单位信息部分的解调对于下行链路,必须在步骤S3的阶段重复合计数Nall次。同样,对于上行链路,也必须在步骤S5的阶段重复解调合计数Nall次。因此,在通信终端中的解调次数可能增加相当多,但是取而代之,可以减少必须以广播信道通知的表示用户复用数的信息量(与通知NDMAX和NUMAX相比,仅通知Nall则用较少信息量即可。)。
图9C是表示串行方式的接收动作例的流程图。与图9B的情况相同,在步骤S1中确认公共控制信息中的部分0信息。而且,在步骤S2中,根据所确定的模式,确定L1/L2控制信道的1子帧中的码元数等。根据1子帧中的L1/L2控制信道的码元数、同时分配最大用户数,导出每一用户的数据大小。
在步骤S3中将指定运算次数的参数设定为初始值(n=0)。
在步骤S4中,对步骤S2中导出的每一用户的每个用户大小进行解调。该步骤将各单位信息部分作为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步骤S5中,确认是否已得到发往本终端的下行通信用控制信息。在未得到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6,将参数的值增加1,并且返回步骤S4,对其它的单位信息部分进行解调。以后,重复同样的步骤,直至发生得到了发往本终端的下行通信用控制信息或者参数达到了最大值NDMAX的其中一个事件。
在步骤S7中将指定运算次数的参数再次设定为初始值(n=0)。
在步骤S8中,对步骤S2中导出的每一用户的每个数据大小进行解调。该步骤将各单位信息部分作为与上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
在步骤S9中,确认是否已得到发往本终端的上行通信用控制信息。在未得到的情况下流程进入步骤S10,将参数的值增加1,并且返回步骤S8,对其它的单位信息部分进行解调。以后,重复同样的步骤,直至发生得到了发往本终端的上行通信用控制信息或者参数达到了最大值NUMAX的其中一个事件,于是流程结束。
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于串行地进行这些单位信息部分的解调,所以处理时间最短需要解调一次下行单位信息部分以及解调一次上行单位信息部分的程度的时间,最长需要将下行单位信息部分解调NDMAX次以及将上行单位信息部分解调NUMAX次的程度的时间。
对于该例子,也考虑仅以广播信息指定合并了上下行链路的合计数(Nall)的情况。由于不清楚Nall内的到多少为止是用于上行或者用于下行,所以单位信息部分的解调对于下行链路,必须在步骤S5的阶段重复合计数Nall以下的次数。同样,对于上行链路,也必须在步骤S9的阶段重复解调合计数Nall以下的次数。因此,在通信终端中的解调次数可能增加相当多,但是取而代之,可以减少必须以广播信息通知的表示用户复用数的信息量(与通知NDMAX和NUMAX相比,仅通知Nall则用较少信息量即可。)。
实施例2
不特定控制信道(包含部分0)是全体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了根据该不特定控制信道解码数据信道,对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纠错(CRC)编码和信道编码。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对该纠错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4B是与分别对L1/L2控制信息(部分0)和L1/L2控制信息(部分2a和2b)进行信道编码的结构对应的图(对于各个控制信息,具有信道编码、扩频、数据解调单元41、42-A)。以下对其替代结构进行说明。
图10A表示将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合并而进行纠错编码,并且分别对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进行信道编码的情况。通信终端UE1和UE2将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合并而进行纠错,根据部分0从部分2a以及2b中使用本通信终端用的L1/L2控制信道。
由于与部分0的控制比特相比,部分0的纠错(CRC)码有变大的可能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降低纠错编码的开销。
图10B表示分别对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进行纠错编码,并且分别对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进行信道编码的情况。与图10A的情况相比开销变大,但是有在部分0的纠错中产生了失败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部分2a以及2b的处理的优点。
图10C表示将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合并进行纠错编码,并将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合并进行信道编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将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合并进行解码,则不能提取部分0的信息,但是具有信道编码率的效率提高的优点。
在图10A~10C中,对部分0和部分2a以及2b的纠错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部分2a以及2b以外的不特定控制信道也能够同样应用。
实施例3
另外,从提高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号质量的观点出发,希望进行链路自适应(link adaptation)。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使用发送功率控制(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and Coding)控制作为进行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图11表示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状况,意图通过控制下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而达到接收端所需要的质量。更具体来说,由于设想对远离基站的用户1的信道状态差,所以以大的发送功率发送下行链路信道。相反,设想对离基站近的用户2的信道状态良好。这时,在假设至用户2的下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大时,对于用户2的接收信号质量可能良好,但是对于其他用户则干扰变大。由于用户2的信道状态良好,所以即使发送功率小也可以确保所需要的质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较小的发送功率发送下行链路信道。在单独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下,固定地维持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使用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已知的组合。因此,为了基于发送功率控制对信道进行解调,不需要以其它途径通知调制方式等。
图12表示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的状况,并且通过根据信道状态是否良好来自适应地改变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的双方或者一方,谋求达到接收端所需要的质量。更具体来说,在假设来自基站的发送功率固定时,由于设想对于远离基站的用户1的信道状态差,所以较小地设定调制阶数(level)和/或信道编码率。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对于用户1的调制方式上使用QPSK,每一码元传输2比特的信息。与此相反,设想对于离基站近的用户2的信道状态良好,较大地设定调制阶数和/或信道编码率。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对于用户2的调制方式上使用16QAM,每一码元传输4比特的信息。由此,对于信道状态差的用户通过提高可靠性而达到需要的质量,对于信道状态好的用户可以维持所需要的质量,同时提高吞吐量。由于在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中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时,需要对该信道实施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码元数等信息,所以需要以某种手段对接收端通知该信息。而且,由于对应于信道状态的好坏,每一码元能够传输的比特数有所不同,所以如果信道状态良好则可以用较少的码元数传输信息,相反,若非如此则需要较多的码元数。
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中,对于不特定的用户必须解码的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对于只要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特定的用户解码即可的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和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的一方或者双方。具体来说,考虑以下三种方法。
(1)TPC-TPC
在第1方法中,对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对于特定控制信道也仅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功率控制中由于调制方式等被固定,所以若是良好地接收了信道,则可以对其进行解调而不进行与调制方式有关的事前的通知。不特定控制信道由于在频率块全体而进行分散,所以在整个全频率范围而以相同发送功率进行发送。与此相反,与某个用户有关的特定控制信道仅占有与该用户有关的特定的资源块。因此,也可以分别调整特定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以便对于被分配了资源块的各个用户来说接收信号质量都变得良好。例如,在图7A、图7B所示的例子中,不特定控制信道以发送功率P0进行发送,用户1(UE1)的特定控制信道以与用户1相对应的发送功率P1进行发送,用户2(UE2)的特定控制信道以与用户2相对应的发送功率P2进行发送,用户3(UE3)的特定控制信道以与用户3相对应的发送功率P3进行发送。顺便说一下,共享数据信道的部分也可以用相同或者其它的发送功率PD发送。
如上所述,不特定的全体用户必须解码不特定控制信道。但是,传输控制信道的主要的目的是将有应被接收的数据的情况及其调度信息等通知给实际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因此,发送不特定控制信道时的发送功率可以被调整,以使得对于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满足其所需要的质量。例如,在图7A、图7B的例子中,在被分配了资源块的用户1、2、3全都位于基站附近的情况下,较小地设定不特定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P0即可。这时,用户1、2、3以外的例如小区边缘的用户可能不能良好地解码不特定控制信道,但是由于未对这些用户分配资源块,所以没有实际损害。
(2)TPC-AMC
在第2方法中,对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对特定控制信道仅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在进行AMC控制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需要事先通知调制方式等。在本方法中,关于特定控制信道的调制方式等的信息被包含在不特定控制信道中。因此,各用户首先接收不特定控制信道,对其解码和解调,判断有无发往本台的数据。如果存在该数据,则除了提取调度信息,还提取关于特定控制信道中所应用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及码元数等的信息。然后,按照调度信息和调制方式等的信息解调特定控制信道,取得共享数据信道的调制方式等信息,解调共享数据信道。
控制信道与共享数据信道相比,不那么需要高吞吐量地进行传输。因此,在对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AMC控制的情况下,调制方式等的组合总数也可以比共享数据信道用的调制方式等的组合总数少。作为一例,作为不特定控制信道的AMC的组合,调制方式可以被固定为QPSK,编码率可以被变更为7/8、3/4、1/2、1/4。
按照第2方法,可以将不特定控制信道的质量在全体用户范围确保为一定级别以上,同时使特定控制信道的质量良好。这是因为,特定控制信道被映射到对于特定的各个通信终端来说信道状态良好的资源块,并且使用合适的调制方式和/或编码方式。在控制信道内,通过对特定控制信道的部分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可以提高该部分的接收质量。
而且,也可以显著减少地限定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的组合数,并在接收端尝试对全部组合进行解调。最终采用能够良好地进行解调的内容。如果能够这样处理,则即使不事先通知与调制方式等有关的信息,也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AMC控制。
(3)TPC-TPC/AMC
在第3方法中,对不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对特定控制信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以及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两者。如上所述,在进行AMC控制的情况下,原则上需要事先通知调制方式等。而且,从即使存在大变动的衰减也要确保所需质量的观点出发,希望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率的组合总数较多。但是,在该总数较多时,调制方式等的决定处理也变得复杂,通知所需要的信息量也增多,运算负担以及开销也变大。在第3方法中,除了AMC控制,还同时使用发送功率控制,通过两者的控制维持所需要的质量。因此,可以不仅仅用AMC控制来补偿全部大变动的衰减。具体来说,选择到达所需质量附近的调制方式等,通过在选择出的调制方式等下调整发送功率而确保所需质量。因此,可以较少地限定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组合总数。
由于在上述的任何方法中对不特定控制信道都仅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所以可以维持所需质量,同时用户容易得到控制信息。由于与AMC控制不同,每一码元的信息传输量不变,所以可以以固定格式简单地进行传输。不特定控制信道分散在频率块全域或者多个频率块,所以频率分集效应大。因此,可以期待通过调整长周期的平均水平那样的简单的发送功率控制而充分达到所需质量。而且,对不特定控制信道仅进行发送功率控制对于本发明来说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使用广播信道,低速地控制不特定控制信道中使用的传输格式。
通过将特定控制信道用的AMC控制信息(用于确定调制方式等的信息)包含在不特定控制信道中,可以对特定控制信道进行AMC控制。因此,可以提高特定控制信道的传输效率和质量。虽然不特定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大致一定,但是特定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由于AMC控制的内容或天线数等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假设信道编码率为1/2,天线数为一个的情况下所需要的码元数为N时,信道编码率为1/4,天线数为二个的情况下所需要的码元数为增加为4N。这样,即使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变化了,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图7A、图7B所示的简单的固定格式传输控制信道。码元数变化的内容不包含在不特定控制信道中,它仅包含在特定控制信道中。因此,通过改变特定的资源块中特定控制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所占的比例,可以灵活地应对这样的码元数的变化。
实施例4
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通过L1/L2控制信道来通知。因此,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对于用户装置来说需要是已知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对于所在小区的全部用户固定为一个。但是,从实现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或者链路自适应的观点出发,希望就连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也对每个用户自适应地变化。但是,在传输格式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对各用户装置通知使用哪种传输格式。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中,可变地控制L1/L2控制信道的传输格式。
一般来说,即使被传输的信息比特数一定,如果传输格式不同则实际的传输所需要的数据大小也不同。传输格式用包含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组合(MCS信息)等的参数来确定。MCS信息也可以用调制方式和数据大小的组合来确定。
如图13所示,为了以MCS2(调制方式=QPSK,信道编码方式R=1/4)传输某个信息,需要以MCS1(调制方式=QPSK,信道编码方式R=1/2)进行传输所需数据大小的2倍。为了以MCS3(调制方式=QPSK,信道编码方式R=1/6)传输该信息,需要以MCS1(调制方式=QPSK,信道编码方式R=1/2)进行传输所需数据大小的3倍。这样,在可变地控制L1/L2控制信道所应用的MCS的情况下,表现它的数据大小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在解码时MCS未知,则最多必须将解码处理反复可能的MCS数次。于是,为了在对每个MCS进行的解码处理中最终找出是否有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需要知道在L1/L2控制信道中复用有多少人份的控制信息(通过最多对解码处理进行该复用数的次数,可以取出(如果有的话)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
如在第1实施例的第9B和图9C所提及的那样,L1/L2控制信道中被复用的用户数(用户复用数)既可以分别按照上下链路而通知给用户装置,也可以以上下链路两者的总数进行通知。但是,依赖于如何通知,通知所需要的无线资源量和用户装置端的处理负担量等有所不同。
在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之前,预先定义在说明中所使用的标记。
NMCS:表示为L1/L2控制信道准备的MCS的总数。即,L1/L2控制信道中使用的数据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组合以MCS-1~MCS-NMCS的任何一个来表现。
NL1L2(max):表示在1TTI中可复用的L1/L2控制信道的数目(其中,表示使用了效率最高的MCS时的数目)=N’D+N’U
NUE,D(m):表示下行链路中MCS-m的用户数(假设越是高传输效率的MCS,使用越小的编号)。
NUE,U(m):表示上行链路中MCS-m的用户数(假设越是高传输效率的MCS,使用越小的编号)。
ND:表示与下行链路的传输相关联的下行L1/L2控制信道的复用数(N’D表示使用了传输效率最好的MCS的情况下的ND。)。
NU:表示与上行链路的传输相关联的L1/L2控制信道的复用数(N’U表示使用了传输效率最好的MCS的情况下的NU。)。
NDmax:表示与下行链路的传输相关联的L1/L2控制信道的最大复用数(ND≤NDmax。)。
NUmax:表示与上行链路的传输相关联的L1/L2控制信道的最大复用数(NU≤NUmax。)。
NLIL2(max):表示对于任意子帧可复用的最大数,并且(N’D+N’U)表示在某个特定的子帧中可复用的最大数。
图14A示意地表示在四个TTI中以各种复用数传输L1/L2控制信道的状况。图14B与图14A有关,表示如上那样定义的复用数的具体例。在图14A中,“D”表示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信息,“U”表示与上行链路相关联的信息。表示出根据应用的MCS数据大小有所不同的状况。图14A、图14B中,为了简明,仅表示两种MCS(MCS1与MCS2相比为高传输效率)。例如,在TTI1中使用的频带在假设全部用户以MCS1进行传输时可传输9个用户的信息(NL1/L2(max)=9)。关于下行链路,U3使用高效率的MCS1,但是U1、U2使用传输效率低的MCS2(因此,关于NUE,D示出“1”和“2”)。如与图13有关而说明的那样,越是高效率的情况,越减小数据大小即可。与上行链路有关,U2、U3使用高效率的MCS1,但是U1利用传输效率低的MCS2(因此,因此,关于NUE,U示出“2”和“1”)。在TTI1中,对于下行链路最大可能复用5个用户(N’D=5),实际上只能复用3个用户(ND=3)。而且,对于上行链路最大可能复用4个用户(N’U=4),实际上只能复用3个用户(NU=3)。对于其它的TTI也一样列举出各参数的值。
以下,在方法1至方法7的范围,研究在可变地控制L1/L2控制信道中应用的传输格式(具体来说为MCS号码)的情况下,如何对用户装置通知用户复用数。各方法的主要特征在图17中示出。
(方法1)
在第1方法中,在每个TTI且按每个MCS对用户装置通知用户数(NUE,D(m),NUE,U(m))。由于分别按上下链路通知用户复用数,所以用户装置最多仅通过进行NUE,D(m)+NUE,U(m)次(以下,也将该次数称为“盲检测位置数”)解码就可以确定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如果存在的话)。在该方式中,由于能够对每个用户自由地设定各用户的MCS-m,所以可以最高效地传输L1/L2控制信道(无线资源的效率最高)。由于L1/L2控制信道所需要的码元数被作为部分0信息进行通知,所以L1/L2控制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的边界也可以在每个TTI中改变。
(方法2)
在第2方法中,在每个TTI中L1/L2控制信道的MCS也对于每个用户可变地控制。在本方法中,在每个TTI中L1/L2控制信道的复用数(在效率最好的情况下的值:N’D、N’U)分别按照上下链路通知给用户。在每个TTI可变地控制MCS,但是也可以不具体地通知各用户装置的MCS是什么。因此,盲检测位置数为NMCS×(N’D+N’U)。
与方法1相比,盲检测数大幅度增加,但是为表现复用数所需要的比特数较少即可。该方法从节省部分0信息的比特数的观点出发比较理想。在每个TTI中对每个用户控制MCS,所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方法1相同程度的高。
(方法3)
在第3方法中也在每个TTI中可变地控制L1/L2控制信道的MCS。在本方法中,在每个TTI中L1/L2控制信道的复用数的和(在效率最好的情况下的总复用数:N’D+N’U)汇总上下链路而进行通知。在本方法中也可变地控制MCS,但是也可以不具体地通知各用户装置的MCS是什么。因此,盲检测位置数为2×NMCS×(N’D+N’U)。
与方法2相比,盲检测数进一步增加(为方法2的情况的两倍),但是可以进一步节省部分0信息的比特数。由于在每个TTI对每个用户控制MCS,所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方法1相同程度的高。
(方法4)
在第4方法中,不在每个TTI控制各用户的MCS,而是以更长的周期通过高层(例如,用L3控制信息)进行通知,但是用户复用数在每个TTI分别按上下链路进行通知。与方法1~3的情况相比,以更低速控制各用户的MCS。通过对瞬间的衰减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维持质量,因此比较理想。在本方法中,在每个TTI分别按上下链路通知L1/L2控制信道的复用数(在效率最好的情况下的总复用数:N’D、N’U)。盲检测位置数虽然依赖于MCS,但是最大N’D+N’U就可以。
本方法由于仅以低速通知各用户的MCS,所以与方法1的情况相比,可以更节省部分0信息的比特数。与此相反,由于MCS没有被频繁地更新,所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比方法1的情况差。
(方法5)
在方法5中,也不在每个TTI控制各用户的MCS,而是以更长的周期通过高层(例如,用L3控制信息)进行通知。在每个TTI将上下链路汇总而通知用户复用数。与方法4的情况一样,仅以低速控制各用户的MCS,所以通过对瞬间的衰减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来维持质量,比较理想。在本方法中,在每个TTI通知L1/L2控制信道的复用数的和(在效率最好的情况下的总复用数:N’D+N’U)。盲检测位置数虽然依赖于MCS,但是最大为2×(N’D+N’U)。
本方法由于仅以低速通知各用户的MCS,所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方法4程度相同。在本方法中,由于将上下链路汇总而通知用户复用数,所以虽然盲检测数增加,但是与方法4的情况相比,可以节省部分0信息。
(方法6)
在方法6中,也不在每个TTI控制各用户的MCS,而是以更长的周期通过高层(例如,用L3控制信息)进行通知。在本方法中,但是在每个TTI将上下链路汇总而通知可复用的最大总数,以比TTI长的周期通过高层(例如,用广播信息(BCH))分别按上下链路通知可复用的最大数(NDmax、NUmax)。由于本方法也仅以低速控制各用户的MCS,所以通过对瞬间的衰减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来维持质量,比较理想。在每个TTI通知的L1/L2控制信道的复用数以在使用了传输效率最好的MCS的情况下可实现的复用总数(N’D+N’U)来表现。
在本方法中,在事先决定与上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和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的映射位置关系(无线资源的配置)。更具体来说,例如,在频率轴上,在按照每个用户的顺序排列了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后,按照每个用户的顺序排列与上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例如,按照图15的“○”标记所示那样强制映射控制信息,禁止“×”标记所示那样的映射。虽然映射方法本身不限于图示的配置而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但是需要事先被固定。这样,通过事先固定映射的位置关系,可以减少盲检测数。
图16作为一例,以虚线示出在NDmax=6,NUmax=4,ND+NU=9的情况下作为盲检测对象的部分。用户装置不对未被虚线包围的部分进行盲检测即可。通过预先决定与上下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的映射位置关系,可以减少在用户装置进行的盲检测次数。
本方法也仅以低速通知各用户的MCS,所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方法4程度相同。由于在本方法中,将上下链路汇总而通知用户复用数,所以与方法4的情况相比,也可以节省部分0信息。
(方法7)
在第7方法中,对于小区范围内的全体用户共同地固定MCS。在每个TTI将上下链路汇总而对用户通知可复用的最大总数(在传输效率最好的情况下可能的总复用数:N’D+N’U),以比TTI长的周期通过高层(例如,用广播信息(BCH))分别按上下链路通知可复用的最大数(NDmax、NUmax)。
与方法6一样,通过预先决定与上下链路有关的控制信息的映射位置关系,可以减少在用户装置进行的盲检测次数。在本方法中,由于各用户的MCS被唯一地固定,所以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比任何方法都差,但是由于在本方法中汇总上下链路而通知用户复用数,所以与方法4的情况相比,也可以节省部分0信息。
实施例5
如上所述,设想包含预编码向量、传输格式和HARQ关联信息等的下行数据传输关联信息(下行链路调度许可-Down Link Scheduling Grant-信息)所需要的控制比特数在进行MIMO传输的情况下根据所选择的MIMO传输方式而变化。这是因为,例如,流数、码字数、频率选择预编码向量数等可能变化。
希望即使产生了这样的控制比特数的变化,下行链路调度许可信息的信道编码方式也可以实现高效的传输(这与更大的编码增益相联系)、迅速的解码处理(最短以一次编码处理即可)以及盲检测次数的降低(编码块大小被固定或者被预先通知)。关于信道编码虽然以与图6相关联进行了大致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中更详细地说明与信道编码有关的发明。
以下,对于下行链路调度许可信息的信道编码方式说明三个方法例。
(方法1)
图18表示在控制信号中存在对全体用户应用相同信道编码方式的部分和非这种方式的部分的例子。在第1方法中,控制信号被分为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和追加的部分。基本数据大小被设定得大到包含传输1个流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的程度。对于只需要基本数据大小以下的控制信息的用户应用全部相同的信道编码方式。在流数比1大的情况下,在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之外准备追加部分(additional part)。追加的部分的数据大小也可以对于每个用户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追加的部分,对于每个用户独立地实施信道编码(虽然在各个用户中可以使用不同的信道编码方式,但是也可以在多个用户中偶尔使用相同的信道编码方式。)。用户装置在接收控制信号时,首先解码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并且取得控制信息。然后,在判明本装置用的控制信息包含了比1流多的内容时,用户装置通过解码追加的部分,可以全部取得与全部流有关的控制信息。按照本方法,只传输1流的用户装置只需要一次解码处理即可,此外,即使对于每个用户控制信息量有所不同,也可以较高地维持编码效率。
(方法2)
图19A表示在控制信号中存在对全体用户应用相同信道编码方式的部分和非这种方式的部分的另一个例子。在第2方法中,第1方法中的基本数据大小被固定得更小,这一点有所不同。在第1方法中,传输1流所需要的控制信息量本身也可以不变化。在第2方法中,在控制信息内,由***事先固定了固定长度部分和可变长度部分。固定长度部分(Fixed Part)可以包含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和流数信息。可变长度部分(Variable Part)可以对全部流包含预编码信息、传输格式和HARQ关联信息。在该方法中也可以与第1方法一样较高地维持编码效率。
图19B表示在控制信息中存在对全体用户应用相同信道编码方式的部分和非这种方式的部分的情况下,在用户装置中进行了下行链路调度许可(Downlink Scheduling grant)的解码方法。
(选项1)分为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和追加的部分而进行解码。
这时,追加的部分被映射到控制资源块(Control Resource Block),该追加的控制资源块的索引(index)被预先决定。例如,在图19B中,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被映射到第1块(1stblock),追加的部分被映射到与第1块相邻的第2块(2ndblock)。第2块也可以是被分配给共享数据信道的资源块。
(选项2)分为固定长度部分和可变长度部分而进行解码。
例如,在图19B中,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被映射到第1块,追加的部分被映射到预先决定的资源块,例如控制资源块或者被分配给共享数据信道的资源块的一部分。
(方法3)
图20表示控制信号的信道编码方式对于每个用户有所不同的例子。在第3方法中,并不有意地对全部用户施加共同的信道编码方式(可能由于通信状况,结果对于全部用户偶然应用相同的信道编码方式。)。对于每个用户,包含有关MIMO的可变控制信息量的全部控制信息而被统一编码。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对每个用户装置尽可能长地确保信道编码的单位,所以该方法具有可以较高地维持编码增益这一点比较理想。
图21是表示各方法的比较例的图表。
图22是表示一例在各信息项目中使用的数据大小的图表。
图23表示以码元数的观点比较了各方法的例子。更具体来说,在预编码信息、传输格式信息以及HARQ关联信息的数据大小被固定,较小地维持了盲检测次数的情况下,示出下行链路调度许可信息所需要的码元数。在该比较计算例中,使用图22所示的数据大小。关于方法1,CRC仅被附加到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即,该CRC是对于基本数据大小的部分以及追加的部分双方的运算结果。)。关于下行链路调度许可信息的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组合(MCS)为{QPSK和R=1/2}。预编码向量信息的比特数(B)和码字数Ncodeword作为参数被改变。
如图23的比较结果所示,在预编码信息的控制比特数少的情况下(事例A的情况),方法1相对于方法2的开销的增加量可以忽略。另一方面,开销增加量的最大值在方法3中在5MHz的情况下为30%左右,在20MHz的情况下为16%左右。在预编码信息的控制比特数多的情况下(事例B的情况),与方法2相比,方法1、3的开销增加量变大。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记载了本发明,但是作为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不应被理解为用于限定本发明。根据该公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各种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和运用技术。
即,本发明当然包含这里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基于上述的说明的恰当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发明特定事项来决定。
为了方便说明,将本发明分为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各实施例的区分对于本发明不是本质的,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两个以上的实施例。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了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非特别事先说明,这些数值只不过是简单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合适的任何值。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各实施例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改例、替代例、置换例等。为了方便说明,使用功能性的方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是这样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包含各种变形例、修改例、替代例、置换例等。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7年3月2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073734号的优先权,将2007-073734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

Claims (13)

1、一种基站,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基站包括:
调度器,对每个子帧规划无线资源的分配,使得用户装置使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进行通信;
准备控制信道的单元,该控制信道包含:在整个***频带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和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以及
按照所述调度器的指示,将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时间复用,并生成发送信号的单元,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被传输,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包含:指定复用数以下数目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单位信息部分;表示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的格式指示符;以及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所述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需要发送所述低层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的信道被发送的定时之前的规定的子帧,传输所述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需要发送所述低层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的信道是寻呼信道、广播信道和随机接入信道响应的其中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在各子帧中被映射到3OFDM码元以内,
与各用户装置对应的公共控制信息被映射到1OFDM码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广播信道和共享数据信道在各子帧中被映射到4OFDM码元以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子帧控制在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规定的组合内、各个用户装置的公共控制信息的部分所应用的组合,
所述指定复用数分别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示出公共控制信息中包含多少人份的利用相同组合的用户装置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子帧控制在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规定的组合内、各个用户装置的公共控制信息所应用的组合,
所述指定复用数分别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示出:在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规定的组合内将传输速率最大的组合应用于公共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在该公共控制信息中包含有多少人份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子帧控制在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规定的组合内、各个用户装置的公共控制信息所应用的组合,
所述指定复用数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总数示出:在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规定的组合内将传输速率最大的组合应用于公共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在该公共控制信息中包含多少人份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被传输,
表示所述公共控制信息所应用的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组合是什么的MCS信息作为高层控制信息被传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被传输,
表示所述公共控制信息所应用的调制方式和信道编码方式的组合是什么的MCS信息作为高层控制信息被传输,
表示对于任意的子帧,在公共控制信息中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分别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以广播信息的方式进行传输,
表示在特定的子帧中被传输的公共控制信息中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总数来示出,
与上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和与下行链路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在公共控制信息中的位置关系被预先决定。
11、一种发送方法,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的基站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发送方法包括:
通过调度器对每个子帧规划无线资源的分配,使得用户装置使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进行通信;
准备控制信道的步骤,该控制信道包含:在整个***频带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和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以及
按照所述调度器的指示,将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时间复用,并生成发送信号的步骤,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被传输,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包含:指定复用数以下数目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单位信息部分;表示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的格式指示符;以及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所述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12、一种用户装置,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用户装置包括:
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信号的单元,所述控制信道具有:在整个***频带而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以及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
从接收信号分离所述控制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单元;以及
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解码的控制信道解码单元,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中被传输,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所述控制信道解码单元分析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的格式指示符和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确定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的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并且确认在所述公共控制信道中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多个单位信息部分中是否包含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该确认以规定的解码方式最多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进行指定复用数次数的解码处理,并且在包含了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本装置用的资源块,并通过解调该资源块而导出数据信道。
13、一种接收方法,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的移动通信***的用户装置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包含控制信道的信号的步骤,所述控制信道具有:在整个***频带而进行映射的公共控制信息;以及被映射到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装置的一个以上的资源块的特定控制信息;
从接收信号分离所述控制信道和其它信道的步骤;以及
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和所述特定控制信息进行解码的控制信道解码步骤,
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作为低层控制信息而在每个子帧中被传输,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分别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示出,并以所述子帧以上的规定的周期包含在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
所述控制信道解码步骤分析所述公共控制信息中的格式指示符和表示包含最大多少人份的信息的信息,确定在1子帧中该公共控制信息所占的码元数是规定的选项内的哪一个,并且确认在所述公共控制信道中的规定的数据大小的多个单位信息部分中是否包含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该确认以规定的解码方式最多对所述公共控制信息进行指定复用数次数的解码处理,并且在包含了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控制信息确定本装置用的资源块,并通过解调该资源块而导出数据信道。
CN200880016438.1A 2007-03-20 2008-03-14 基站、用户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2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3734A JP4932555B2 (ja) 2007-03-20 2007-03-20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JP073734/2007 2007-03-20
PCT/JP2008/054738 WO2008120557A1 (ja) 2007-03-20 2008-03-14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2492A true CN101682492A (zh) 2010-03-24
CN101682492B CN101682492B (zh) 2013-03-27

Family

ID=39808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643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2492B (zh) 2007-03-20 2008-03-14 基站、用户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488534B2 (zh)
EP (1) EP2129024A4 (zh)
JP (1) JP4932555B2 (zh)
KR (1) KR20090122982A (zh)
CN (1) CN101682492B (zh)
AU (1) AU2008233820A1 (zh)
BR (1) BRPI0808936A2 (zh)
CA (1) CA2680862A1 (zh)
MX (1) MX2009009911A (zh)
RU (1) RU2009136532A (zh)
WO (1) WO200812055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9404A (zh) * 2012-01-17 2014-09-10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服务器、终端、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和存储信息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4662827A (zh) * 2012-09-21 2015-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9226313B2 (en) 2011-03-31 2015-12-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8353391A (zh) * 2016-01-26 2018-07-31 索尼公司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10601805A (zh) * 2015-11-04 2019-12-2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中的控制信令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475B (zh) 2005-03-25 2012-07-04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蜂窝广播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8155098B2 (en) 2005-06-09 2012-04-10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efficient broadcast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937030B1 (ko) * 2007-05-31 2010-01-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디지털 방송 신호의 전송 방법, 전송 장치, 수신 방법 및수신 장치
JP2010098688A (ja) * 2008-10-20 2010-04-30 Sharp Corp 基地局装置、端末局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GB2464987A (en) * 2008-11-03 2010-05-05 Nec Corp Methods for design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JP2010130200A (ja) * 2008-11-26 2010-06-10 Sharp Corp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0087172A1 (ja) 2009-02-02 2010-08-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5091895B2 (ja) * 2009-03-13 2012-12-05 株式会社東芝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KR101472750B1 (ko) * 2009-04-01 2014-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적 셀 구조에서 간섭 완화 방법 및 그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KR101534865B1 (ko) 2009-06-23 2015-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링크 적응 절차 수행 방법
KR20110038994A (ko) * 2009-10-09 2011-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59295B1 (ko) * 2009-12-04 2015-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간 분할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8588205B2 (en) * 2010-02-12 2013-11-19 Mediatek Inc. Uplink power control message indexing in wireless OFDMA systems
JP5114523B2 (ja) * 2010-04-05 2013-0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AU2011241357B2 (en) * 2010-04-14 2014-12-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a search space for a relay n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8547884B2 (en) 2010-09-28 2013-10-01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use of frequency bands
CN102118866B (zh) * 2010-12-24 2013-07-03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和***
WO2013015613A2 (ko) * 2011-07-25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276721B2 (en) * 2011-08-15 2016-03-01 Lg Electronics Inc. Decoding data in group search space based on group control information
KR101605279B1 (ko) * 2011-10-26 2016-03-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12483B (zh) * 2012-03-14 2016-08-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4087663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集積回路、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20766B2 (ja) * 2013-12-11 2015-05-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
CN106605436B (zh) * 2014-08-29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US20170230869A1 (en) * 2016-02-10 2017-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election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based mobility
US11646840B2 (en) * 2016-05-13 2023-05-0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s
GB2552689A (en) * 2016-08-03 2018-02-07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217977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59380B1 (en) 2021-05-05 2023-05-23 T-Mobile Usa, Inc. UE-capability-based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ransmiss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7979A (ja) * 2002-05-24 2003-12-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768497A (zh) * 2003-04-04 2006-05-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7478A (en) * 1997-06-20 1999-02-02 Motorola, Inc. Synchronous coheren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method, software and device
US20070189199A1 (en) * 2004-03-30 2007-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data channel scheduling method
JP4440831B2 (ja) * 2005-06-14 2010-03-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送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766966B2 (ja) 2005-09-07 2011-09-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
US7853205B2 (en) * 2005-11-02 2010-12-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control channe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ES2560417T3 (es) 2006-01-18 2016-02-18 Ntt Docomo, Inc. Estación base, terminal de comunicación,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y método de recepción
JP5242025B2 (ja) * 2006-06-19 2013-07-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および送信方法
JP5106796B2 (ja) * 2006-06-19 2012-12-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送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7979A (ja) * 2002-05-24 2003-12-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768497A (zh) * 2003-04-04 2006-05-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6313B2 (en) 2011-03-31 2015-12-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4039404A (zh) * 2012-01-17 2014-09-10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服务器、终端、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和存储信息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10142689B2 (en) 2012-01-17 2018-11-27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Server,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s
CN104662827A (zh) * 2012-09-21 2015-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9693347B2 (en) 2012-09-21 2017-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662827B (zh) * 2012-09-21 2017-1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中接收或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9955474B2 (en) 2012-09-21 2018-04-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01805A (zh) * 2015-11-04 2019-12-2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中的控制信令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10601805B (zh) * 2015-11-04 2021-11-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中的控制信令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8353391A (zh) * 2016-01-26 2018-07-31 索尼公司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8353391B (zh) * 2016-01-26 2023-06-16 索尼公司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09136532A (ru) 2011-04-27
EP2129024A1 (en) 2009-12-02
AU2008233820A1 (en) 2008-10-09
JP4932555B2 (ja) 2012-05-16
CA2680862A1 (en) 2008-10-09
MX2009009911A (es) 2009-10-19
CN101682492B (zh) 2013-03-27
KR20090122982A (ko) 2009-12-01
US8488534B2 (en) 2013-07-16
EP2129024A4 (en) 2016-06-15
WO2008120557A1 (ja) 2008-10-09
US20100067465A1 (en) 2010-03-18
JP2008236434A (ja) 2008-10-02
BRPI0808936A2 (pt) 2014-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2492B (zh) 基站、用户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02523078B (zh) 基站、发送方法及通信***
CN102932126B (zh) 基站、通信终端、通信***、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US8072931B2 (e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1507341B (zh) 基站、通信终端、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CN101491153B (zh) 基站和发送方法
CN102833863B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617559A (zh) 基站、通信终端、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JP2007221755A (ja) 基地局、通信端末、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JP4373422B2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N101405950B (zh)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