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4381A -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4381A
CN101574381A CNA2009101149065A CN200910114906A CN101574381A CN 101574381 A CN101574381 A CN 101574381A CN A2009101149065 A CNA2009101149065 A CN A2009101149065A CN 200910114906 A CN200910114906 A CN 200910114906A CN 101574381 A CN101574381 A CN 101574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extractive
effective
acid
effectiv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149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勇金
李诒光
尧梅香
卢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1149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43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4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43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中药草珊瑚中提取的酚酸类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有效部位中所含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异秦皮啶、咖啡酸,提取物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总含量≥50%。草珊瑚用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有机复合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1~7,上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8~14的10%~7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

Description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特别是一种从中药草珊瑚中提取的酚酸类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和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为金粟兰科植物,又名肿节风、九节茶、接骨莲、接骨木等。药用全草,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关节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等,近年亦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对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道癌等有明显疗效。
虽然部分从草珊瑚中分得的化合物已被证明有一定的药理活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明确草珊瑚的药用物质基础,市场上销售的草珊瑚制剂均属粗提物制剂,如《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肿节风片”、“血康口服液”、“复方草珊瑚含片”和《***药品标准》十四册收载的“肿节风注射液”;因此,开发用量小、疗效高、有效成分明确的草珊瑚有效部位制剂对提升中药草珊瑚的药用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对草珊瑚有效部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黄酮、香豆素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对酚酸类化合物的研究甚少,公开号为CN 187967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咖啡酸3,4-二羟基苯乙酯为有效成分的肿节风有效部位总多酚和公开号为CN 10102063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肿节风为原料制备含迷迭香酸总多酚的方法,但前者所述有效成分咖啡酸3,4-二羟基苯乙酯至今没有其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的文献报道,后者除迷迭香酸之外,没有明确总多酚中的其它酚类成分,且关键在于两者所采用的有效部位制备方法较为繁琐,实施难度较高,不便于工业化大生产。
据大量文献报道,草珊瑚酚酸类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迷迭香酸具有多种与草珊瑚全草相同或相近的药理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草珊瑚酚酸类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利于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就是开发用量小、疗效高、有效成分明确的草珊瑚有效部位制剂。
本发明公开的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是从中药草珊瑚中提取的酚酸类有效部位,所述有效部位中所含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原儿茶酸、咖啡酸、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
所述的中药草珊瑚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
所述的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总含量≥50%。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包括对草珊瑚中酚酸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并对所得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酚酸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草珊瑚中酚酸类化合物抗菌消炎作用研究,具体过程及结果如下:
一、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分离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加水溶解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分别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溶解部分和正丁醇溶解部分。
乙酸乙酯溶解部分用硅胶柱层析(100-200目)进行粗分离,再通过硅胶柱层析(200-300目)、RP-18反相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最终鉴定了其中4个酚酸类化合物,他们分别是3,4-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肉桂酸、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其余酚酸类化合物还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二、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的鉴定
3,4-二羟基苯甲酸[又叫原儿茶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分子式C7H6O4,白色粒状晶体(甲醇),易溶于甲醇;UV(MeOH)λmax(logε):222(3.92),343(3.94)nm;ESIMS m/z:307[2M□H],189[M+Cl],153[M□H],109[M□COOH]1H NMR(400MHz,CDCl3):δ7.32(1H,d,J=2.0Hz,H-2),7.27(1H,dd,J=2.0,8.0Hz,H-6),6.76(1H,d,J=8.0Hz,H-5)。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91011490600051
3,4-二羟基肉桂酸[又名咖啡酸(Caffeic acid)]:分子式C9H8O4,淡黄色簇晶(MeOH);UV(MeOH)λmax:326,300,217nm;ESI-MS m/z:181[M+Na]+,分子质量180;1HNMR(Acetoned6,400mHz)δ:8.25(1H,brs,H-4),8.15(1H,brs,H-3),7.55(1H,d,J=15.6Hz,H-8),7.16(1H,d,J=2.0Hz,H-2),7.04(1H,d,J=8.0,2.0Hz,H-6),6.87(1H,d,J=8.0Hz,H-5),6.27(1H,d,J=16.0Hz,H-7);13CNMR(Acetone-d6,100mHz)δ:127.3(C-1),116.0(C-2),146.0(C-3),148.4(C-4),122.1(C-5),115.4(C-6),145.6(C-7),114.8(C-8),167.9(C-9)。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91011490600061
异秦皮啶(Isofraxidin):分子式C11H10O5,黄色针晶(丙酮),易溶于甲醇、丙酮;UV(MeOH)λmax(logε):222(4.25),266(4.04),326(2.35)nm;1H NMR(400MHz,CDCl3):δ7.90(1H,d,J=9.6Hz,H-3),7.02(1H,s,H-5),6.24(1H,d,J=9.6Hz,H-4),3.82(6H,s,2□OCH3)。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91011490600062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分子式C18H16O8
Figure A20091011490600063
D 20+142□(c1.5,MeOH),淡黄色粉末,易溶于甲醇;UV(MeOH)λmax(logε):221(4.07),291(4.04),327(4.17)nm;ESIMS m/z:719[2M□H],359[M□H];197,161;1H NMR(400MHz,C5D5N):δ8.01(1H,d,J=16.0Hz,H-7),7.51(1H,d,J=2.0Hz,H-2),7.49(1H,d,J=2Hz,H-2′),7.20(1H,d,J=8.0Hz,H-5),7.15(1H,d,J=8.0Hz,H-5′),7.05(1H,dd,J=8.0,1.6Hz,H-6),7.03(1H,dd J=8.0,1.6Hz,H-6′),6.67(1H,d,J=16.0Hz,H-8),5.92(1H,dd,J=4.0,8.4Hz,H-8′),3.57(1H,dd,J=4.0,14.4Hz,H-7′a),3.48(1H,dd,J=8.4,14.4,H-7′b);13C NMR(100MHz,C5D5N):δ126.8(C-1),116.0(C-2),147.7(C-3),150.6(C-4),118.0(C-5),122.2(C-6),146.2(C-7),114.8(C-8),167.4(C-9),129.3(C-1′),116.7(C-2′),147.3(C-3′),146.6(C-4′),116.6(C-5′),121.1(C-6′),37.8(C-7′),74.9(C-8′),173.4(C-9′)。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91011490600071
本发明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得有效部位提取物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所得色谱图上成功归属了上述已鉴定的4个酚酸类化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草珊瑚用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高速离心,其中乙醇提取的药液先回收乙醇,然后用等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过滤,滤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有机复合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1~7,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8~14的10%~7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
本发明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制备过程中,超滤所用的有机复合膜可以是聚砜类、醋酸纤维类、聚四氟乙烯类或聚丙烯类有机复合膜,其截留分子量为5000~200000;所述的树脂柱选自大孔树脂或聚酰胺树脂,其中大孔吸附树脂柱所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可以是HPD-100、HPD-400、HPD-500或AB-8。
本发明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可以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应用。
本发明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可作为药物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组成抗菌消炎的药物组合物或制剂,所述药物组合物或制剂的剂型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口服液、软膏剂或凝胶剂。
本发明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提取物A)与草珊瑚总水提物(提取物B)在抗菌消炎方面的药效学比较研究试验:
1.两种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取体重为18~22g的小鼠60只,雄性,常规饲养3天后,按体重随机分组,分别灌胃草珊瑚提取物A 30g/kg,草珊瑚提取物B 30g/kg,强的松10mg/kg及等量蒸馏水,每天两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于小鼠右后足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05ml/只致炎,在致炎后4小时,以长短毛交界处取下左右后足称重,以左右后足重量差作为肿胀度。结果见表1。
表1草珊瑚两种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X±SD)
 组别 剂量(原生药g/kg)   动物数   肿胀度(mg)
 对照 -   15   93.82±18.49
 强的松 10mg/kg   15   37.12±14.10*
 提取物A 30   15   64.77±26.01*
 提取物B 30   15   67.58±24.27*
与对照组比较:*P<0.01。
从表1可知,强的松和草珊瑚A、B提取物均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提取物A的作用略强于提取物B。
2.两种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的影响
取体重为20~22g的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提取物A 30g/kg,提取物B 30g/kg,强的松10mg/kg及等量蒸馏水,每天两次,连续5次,末次给药后1小时,小鼠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生理盐水溶液10ml/kg,同时腹腔注射0.5%醋酸10ml/kg,30分钟后处死动物,用6ml生理盐水分三次冲洗小鼠腹腔,冲洗液经离心(2000rpm×10min),取上清液在590nm处测其光密度,同时用10ug/ml的伊文思兰溶液作为标准,测定其OD值,并以此计算各样品中伊文思兰的浓度,结果用t检验。
表2草珊瑚两种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的影响(X±S)
  组别   剂量(原生药g/kg)   动物数   伊文思兰(μg/ml)   P值
  对照   -   10   4.6±1.9   -
  强的松   10mg/kg   10   2.3±1.4   <0.01
  A提取物   30   10   2.7±1.1   <0.05
  B提取物   30   10   2.8±1.0   <0.05
从表2可见,草珊瑚A、B提取物均有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提取物的作用强度相当。
3.两种提取物体外对部分细菌生长的影响
试验菌按营养需求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平板或血平板,37℃培养18小时,刮取少量菌苔乳化于肉汤,比浊校正其浓度,再做10万倍稀释,使其终浓度相当104cfu/ml肉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用血清肉汤)。
试管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时将药物经灭菌后用二倍稀释法,用无菌肉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用血清肉汤)作对倍稀释,使A样品的浓度系列为10、5.0、2.5、1.25、0.625、0.313g原生药/ml,B样品的浓度系列为10、5.0、2.5、1.25、0.625、0.313原生药/ml。同时设空白对照和阳性药物对照,以无菌生长的最小浓度作为MIC。
平皿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取无菌生长的试管接种于平皿中进行培养,以不生长细菌的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见表3。
注:阳性药因菌种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阳性药,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选用的为青霉素,大肠杆菌选用的是庆大霉素,而白色念珠菌在本次实验中未选用阳性药。
表3两种草珊瑚提取物体外对部分细菌的影响
本实验测得提取物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MIC均小于分提取物B,而MBC除了大肠杆菌外也均小于提取物B。
上述药效学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无论在抗菌还是消炎方面的作用均优于草珊瑚总水提物。
本发明所述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首次明确了草珊瑚酚酸类有效部位,所得有效部位提取物中酚酸类化合物总含量达50%以上,并鉴定了其中的4个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咖啡酸、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其中含量最高的迷迭香酸据大量文献报道具有多种与草珊瑚全草相同或相似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菌消炎、抑制血小板降低、调节机体免疫等;药效学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无论在抗菌还是消炎方面的作用均优于草珊瑚总水提物。
(2)本发明提供的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还改变了以往有效部位提取采用多种有机溶剂多种分离手段相结合的提取方式,草珊瑚用水提取,过滤后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用一定浓度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方法简单,安全,成本低,污染小,适于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图1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A——原儿茶酸
B——咖啡酸
C——异秦皮啶
D——迷迭香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所列举实施例。
实施例1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煎煮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1.0,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14.0的7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20.56g。以迷迭香酸计,其中含总酚酸62.52%。
实施例2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煎煮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00的醋酸纤维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2.0,上HPD-40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10.0的5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以迷迭香酸计18.25g,其中含总酚酸59.11%。
实施例3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煎煮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0的聚四氟乙烯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4.0,上HPD-50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11.0的3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16.85g。以迷迭香酸计,其中含总酚酸58.12%。
实施例4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煎煮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丙烯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6.0,上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8.0的1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15.50g。以迷迭香酸计,其中含总酚酸56.73%。
实施例5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6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然后用相同体积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粗滤,滤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50000的聚砜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2.0,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10.0的6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17.64g。以迷迭香酸计,其中含总酚酸61.87%。
实施例6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然后用相同体积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粗滤,滤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0的醋酸纤维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3.0,上HPD-40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9.0的5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以迷迭香酸计17.37g,其中含总酚酸61.52%。
实施例7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8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然后用相同体积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粗滤,滤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0的聚四氟乙烯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4.0,上HPD-50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11.0的3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18.75g。以迷迭香酸计,其中含总酚酸60.77%。
实施例8
草珊瑚药材粗粉5kg,加10倍量9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然后用相同体积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粗滤,滤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的聚丙烯膜进行超滤,超滤液调pH值为5.0,上聚酰胺树脂吸附,先用2~3倍柱体积的水洗脱,再用pH为8.0的4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18.68g。以迷迭香酸计,其中含总酚酸59.39%。
实施例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中总酚酸的含量
(一)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选择:
将迷迭香酸(对照品)溶于甲醇制备成浓度为55μg/ml的溶液做为标准品溶液,再取有效部位提取物溶于甲醇制备成浓度为250μg/ml的溶液做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0.5ml,用无水乙醇稀释至5ml,加入2ml 0.3%十二烷基硫酸钠,再加入1ml显色剂(0.6%三氯化铁∶0.9%铁***=1∶0.9)摇匀,暗处放置5min,加0.1mol/L盐酸定容至25ml,摇匀,暗处放置20min。然后以空白溶剂做为空白,在420-9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得到各自的吸收光谱图。结果表明,对照品及样品均在750~760nm处有强吸收,故选λmax=756nm。
(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标准品的制备取迷迭香酸5.2mg,用甲醇溶解,定容至25ml,摇匀。取其中0.5ml用无水乙醇稀释至5ml,加入2ml 0.3%十二烷基硫酸钠,再加入1ml显色剂(0.6%三氯化铁∶0.9%铁***=1∶0.9)摇匀,暗处静置5min,加0.1mol/L盐酸定容至25ml,摇匀,暗处静置20min。
供试品的制备取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0.04g,用水溶解,定容至100ml;取其中0.5ml用无水乙醇稀释至5ml,加入2ml 0.3%十二烷基硫酸钠,再加入1ml显色剂(0.6%三氯化铁∶0.9%铁***=1∶0.9)摇匀,暗处静置5min,加0.1mol/L盐酸定容至25ml,摇匀,暗处静置20min。
分别取上述标准品和供试品在756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计算总酚酸的含量。
Figure A20091011490600121
实施例10片剂的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提取物100g(实施例1样品,下同),淀粉80g,糊精5g混合均匀,加入10%淀粉浆制软材,用14目尼龙筛网制粒,60~70℃通风干燥,16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1.5g,羧甲基淀粉钠5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
实施例11胶囊的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提取物100g,淀粉78g,硬脂酸镁2g混匀,直接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填充成1000粒,抛光即得。
实施例12滴丸的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提取物10g,投入32g加热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拌至溶解,转移至贮液瓶中,密闭并保温在80~90℃,调节滴丸机液滴定量阀门,由上往下滴入10~15℃的液体石蜡中,共制1000粒,将形成的滴丸沥干并擦除液体石蜡,干燥即得。
实施例13口服液的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提取物20g,与蜂蜜300g、蔗糖50g、苯甲酸钠2g及蒸馏水300ml混合,加热至85~90℃,搅拌使溶解,保温30min,滤过,滤液加水稀释至1000ml,搅匀,灌封,灭菌即得。
实施例14颗粒剂的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提取物10g,糊精20g、蔗糖100g及乙醇适量,混匀,过10目筛制成颗粒,于60~70℃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15注射剂的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提取物100g,加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加配制量的0.02%的活性炭搅拌5~10min,滤过,滤液稀释至10升左右,加氯化钠调节渗透压至等渗,调节pH7.5~8.0,超滤,灌封,灭菌即得。

Claims (9)

1.一种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是从中药草珊瑚中提取的酚酸类有效部位,所述有效部位中所含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异秦皮啶、咖啡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中酚酸类化合物总含量≥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草珊瑚用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高速离心,离心液用有机复合膜进行超滤;
(2)、超滤液调pH值为1~7,上树脂柱吸附,先用水洗脱,再用pH为8~14的10%~70%乙醇洗脱;
(3)、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滤所用的有机复合膜选自聚砜、醋酸纤维、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类,其截留分子量为5000~2000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选自大孔树脂或聚酰胺树脂,其中大孔吸附树脂选自HPD-100、HPD-400、HPD-500或AB-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珊瑚酚酸类有效部位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或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口服液、软膏剂或凝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珊瑚酚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抗菌消炎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珊瑚酚酸类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CNA2009101149065A 2009-02-02 2009-02-02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5743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49065A CN101574381A (zh) 2009-02-02 2009-02-02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49065A CN101574381A (zh) 2009-02-02 2009-02-02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4381A true CN101574381A (zh) 2009-11-11

Family

ID=41269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149065A Pending CN101574381A (zh) 2009-02-02 2009-02-02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43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7542A (zh) * 2012-07-17 2012-10-17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消肿止痛软膏剂
CN102772456A (zh) * 2012-08-13 2012-11-14 桂林百里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珊瑚提取物浸膏的生产方法
CN106967029A (zh) * 2016-01-14 2017-07-21 广东省中医院 一种从肿节风药材中制备异秦皮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7542A (zh) * 2012-07-17 2012-10-17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消肿止痛软膏剂
CN102772456A (zh) * 2012-08-13 2012-11-14 桂林百里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珊瑚提取物浸膏的生产方法
CN102772456B (zh) * 2012-08-13 2014-06-11 南宁智阳科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草珊瑚提取物浸膏的生产方法
CN106967029A (zh) * 2016-01-14 2017-07-21 广东省中医院 一种从肿节风药材中制备异秦皮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2417B (zh) 博落回总生物碱离子对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545164C (zh) 斑蝥酸钠的制备工艺
CN1872106A (zh) 山香圆叶在治疗病毒性感冒疾病中的应用
CN102805762A (zh) 五味子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23981A (zh) 罗汉果提取物用于制备药物辅料的新用途
CN114832022B (zh) 一种桑黄子实体酚类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尿酸代谢中的应用
CN101664446A (zh) 热淋清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10528063A (ja) シャジクソウ属植物、大豆属植物、イチョウ属植物からセコイトール含有抽出物を取得する方法及び用途
CN101574381A (zh) 草珊瑚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529B (zh) 樱桃核中总酚酸的制备方法及新用途
CN1947747B (zh) 由木犀草素和连翘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49950A (zh) 救必应酸在制备调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4910291B (zh) 一种木菠萝叶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33378C (zh) 一种治疗口腔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6955B (zh) 知母宁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772089B (zh) 一种含有白花蛇舌草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6977B (zh) 一种丁香叶总环烯醚萜苷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1125163A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功效的植物提取物及制剂
CN1165545C (zh) 从栾树植物中分离提取总黄酮部位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60810A (zh) 高纯度丁香叶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240314B (zh) 一种治疗***的药物
CN102093380B (zh) 环淫羊藿素苷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80678A (zh) 苯甲酸衍生物及其制备与降糖应用
CN101633661B (zh) 制备斑蝥酸钠的工艺
CN103804392A (zh) 两种三联苯并二恶嗪衍生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