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676B -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676B
CN101572676B CN2009101483766A CN200910148376A CN101572676B CN 101572676 B CN101572676 B CN 101572676B CN 2009101483766 A CN2009101483766 A CN 2009101483766A CN 200910148376 A CN200910148376 A CN 200910148376A CN 101572676 B CN101572676 B CN 101572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public network
service server
outlet device
described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83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676A (zh
Inventor
李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483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2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出口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DNS请求;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所述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本发明中,通过在出口设备上配置不同公网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了内部终端用户访问业务服务器的服务质量,保证了流量的安全性,节省了资源。本发明同样提供了一种对应本发明方法的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信息服务提供者来说,拥有大量的访问量和用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量的访问会给数据中心的网络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局域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因特网服务的用户人数不断增加,数据中心网络的负担越来越重,变得不胜负荷,对数据中心网络出口路由器的转发性能和出口带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用户在访问数据中心时,数据中心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数据中心网络在设计时要求了极高的冗余性,即所有的网络节点(网络设备)都必须保证有一个对称的冗余节点,所有的链路都必须保证有一条对称的冗余链路;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切换到另一个对称冗余的节点上;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切换到另一条对称冗余的链路上;从而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提高***的可靠性。 
为了减轻数据中心的负担,提高出口路由器的转发性能和出口带宽,并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通常是使用网络双出口,网络双出口将出口带宽扩大一倍,出口路由器转发性能提高一倍,同时也实现了出口节点与链路的冗余设计,网络双出口的实现方案包括:出口的两条链路分别连接到不同的运营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上;或出口的两条链路连接到同一个运营商ISP上;以出口的两条链路连接到同一个运营商ISP上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路由器A和路由器B实现网络的双出口,即对于 内部终端用户来说,可以通过路由器A连接到ISP上,也可以通过使用路由器B连接到ISP上。对于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和链路,均进行冗余设计,即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均有对称的冗余节点,所有的链路均有对称的冗余链路,例如,交换机A对称的冗余节点为交换机B。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网络双出口的负载均衡,将数据中心内部的一个业务服务器(服务器A)的域名对应两个不同的公网地址(例如,公网IP地址为IP A和IP B),该两个不同的公网地址即为双出口,将这两个不同的地址分别配置在双出口路由器(路由器A和路由器B)上。 
基于上面的分析,目前在使用双出口进行负载分担时存在如下缺点: 
出口路由器中只能将该出口路由器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映射成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而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对应两个不同的公网地址,即出口路由器不能将另外一个网IP地址映射成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例如,对于图1中的路由器A,该路由器A所在公网的公网IP地址为IP A,另一个公网的公网IP地址为IP B,路由器A只能将公网地址IP A映射成业务服务器的地址IP 1,不能将IP B映射成IP 1。当数据中心内部的终端用户需要访问该业务服务器时,首先会通过路由器A向DNS服务器发送DNS请求,若DNS服务器为该请求选择的域名是IP A所对应的公网时,路由器A将该IP A直接映射成IP 1发送给内部终端用户,内部终端用户直接通过该IP 1访问到业务服务器;但是当DNS服务器为该请求选择的域名是IP B所对应的公网时,路由器A直接将IP B发送给内部终端用户,内部终端用户根据域名对应的地址IPB绕行出口路由器访问内部服务器,即从内部终端用户来的访问流量会根据出口路由器的外部地址绕行很多多余的路径,甚至可能需要绕行到internet上;引入了不必要的外部攻击因素,同时还严重降低了访问的服务质量,占用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例如带宽、***转发资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以提高内部终端用户的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应用于双出口网络中,所述网络中至少包括第一出口设备、第二出口设备、业务服务器和终端,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和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为对称的网络设备,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上,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所述DNS请求中携带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的信息;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所述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方法应用的双出口网络中还包括DNS服务器,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所述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DNS请求发送给所述DNS服务器,由所述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和所述DNS请求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DNS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或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 
优选的,当有数据流需要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为所述数据流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由所述数据流根据所述选择的公网IP地址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具体包括: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 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优选的,当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不生成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优选的,通过使用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出口设备将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具体为: 
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优选的, 
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 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优选的,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不生成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设备,应用于双出口网络中,所述网络中至少包括第一出口设备、第二出口设备、业务服务器和终端,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和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为对称的网络设备,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对应第一公网的IP地址和第二公网的IP地址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上,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上,所述负载分担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所述DNS请求中携带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的信息; 
获取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映射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 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设备应用的双出口网络中还包括DNS服务器,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DNS请求发送给所述DNS服务器,由所述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和所述DNS请求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并接收来自所述DNS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或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 
优选的,所述映射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优选的,当所述负载分担设备为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时, 
所述映射模块还用于: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且不生成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优选的,当所述负载分担设备为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时, 
所述映射模块还用于: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且不生成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数据中心双出口组网的条件下,通过在出口设备上配置不同公网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据中心内部终端用户访问内部的业务服务器时,将该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内部终端用户,使得内部终端用户直接访问业务服 务器,从而提高了内部终端用户访问业务服务器的服务质量,保证了流量的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外部攻击因素,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网络双出口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应用场景下提出的组网模式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所对应的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提出的组网模式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数据中心网络双出口的组网下,通过在出口设备(例如,两个出口路由器或两个出口防火墙)上配置不同公网的IP地址(两个出口设备分别对应的公网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中心内部终端用户需要访问内部的业务服务器时,在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选择到业务服务器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之后,出口设备将该公网IP地址映射成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并将该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内部终端用户,使得内部终端用户直接访问业务服务器,从而提高了内部终端用户访问业务服务器的服务质量,保证了流量的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外部攻击因素,节省了资源。 
本发明中,通过增加特殊的命令nat server ecdemic配置非本出口设备的公网地址与内部服务器的IP地址的映射关系(该特殊nat server ecdemic配置的公网地址不能在本出口设备上衍生出路由表项和ARP表项),从而实现在出口设备上配置不同公网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业务负载分担的方法,应用于双出口网络中,所述网络中至少包括第一出口设备、第二出口设备、业 务服务器和终端,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和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为对称的网络设备,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上,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上,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所述DNS请求中携带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的信息。 
步骤S202,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所述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步骤S203,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具体包括: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其中,当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之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不生成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本发明中,当通过使用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 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出口设备将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具体为: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之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不生成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可见,本发明中,在数据中心双出口组网的条件下,通过在出口设备上配置不同公网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据中心内部终端用户访问内部的业务服务器时,将该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内部终端用户,使得内部终端用户直接访问业务服务器,从而提高了内部终端用户访问业务服务器的服务质量,保证了流量的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外部攻击因素,节省了资源。 
以下结合一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提出的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的进行详细描述,以图3所示的组网模式图为例进行说明。路由器A和路由器B为对称的出口路由器,防火墙A和防火墙B是对称的防火墙,交换机A和交换机B为对称的交换机,服务器1为数据中心的业务服务器,DNS (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为该业务服务器提供域名解析,终端3为数据中心内部的终端,终端1和终端2为数据中心外部的终端,路由器A所在的公网为公网A,该公网A的IP地址为IP A,路由器B所在的公网为公网B,该公网B的IP地址为IP B,为了实现数据中心网络双出口的负载均衡,需要将服务器1的域名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的公网地址,即将服务器1的域名对应路由器A的所在公网A的IP地址(IP A)和路由器B的所在公网B的IP地址(IP B)。对于数据中心内部的终端用户(以终端3为例进行说明),当终端3有数据流需要发送到其他网络(该数据中心外部的网络)时,先通过公网A将该数据流发送出去,再次发送终端3的数据流时,通过公网B将该数据流发送出去,同样的,有来自其它网络的数据流需要访问该业务服务器1时,也是通过不同的公网(公网A和公网B)来发送该数据流的,从而实现了数据中心双出口流量的负载均衡。 
上述的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在路由器A上配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以及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该IP 1为服务器1的IP地址。 
本发明中,还需要在路由器A配置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ALG(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应用层网关)DNS。 
上述配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以及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是通过配置NAT服务器实现的,NAT服务器是通过修改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或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报文头地址信息实现地址转换的。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例如,对于VOIP(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模拟声音讯号数字化)应用,是以数据包(Data Packet)封装IP地址的方式在IP数据网络中做实时传递的,此时,无法通过使用NAT服务器进行地址转换(NAT服务器通过报文头做地址转换);而通过配置NATALG DNS,可以从数据包中获得IP地址,从而进行地址转换,将数据包中携带的私网地址(从数据包中获得的IP地址),转换为对外的公网IP地址,在此不再详加描述。 
本发明中,由于路由器B和路由器A是对称的路由器,即需要在路由器 B上进行相同的配置过程,即在路由器B上配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以及配置NAT ALG DNS,在此不再赘述。在下面的描述过程中均以路由器A为例进行描述,当需要使用路由器B处理相关操作(例如,路由器A出现故障等问题)时,该路由器B的处理方式与路由器A的处理方式相同,以下不再描述。 
具体的,在路由器A上配置Nat server globle IPA inside IP1为通过使用NAT服务器将内部地址IP 1转换为公网地址IPA,即表示在路由器A上配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在路由器A上配置Nat server ecdemic globle IPB insideIP1为通过使用NAT服务器将内部地址IP 1转换为非本地的公网地址IP B,即表示在路由器A上配置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中,在配置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时,只有路由器A中的NAT服务器可以获得并使用该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不能根据该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生成关于IP B的路由表项和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表项。以路由器A中包含NAT转换模块(即上述的配置在路由器A上的NAT服务器)、路由模块和ARP模块为例进行说明,NAT转换模块在路由器A上通过使用Nat server ecdemic globle IPB inside IP1配置IP B与IP1的对应关系,但是NAT转换模块并不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路由模块和ARP模块,即该路由模块和ARP模块不能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表项。而NAT转换模块通过使用Nat server globle IPA inside IP1配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时,需要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ARP模块和路由模块,路由模块可以该信息生成IP A所对应的路由表项,ARP模块可以该信息生成IP A所对应的ARP表项,该生成过程在此不再详加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路由器A上不能生成IP B的路由表项和IP B的ARP表项的原因在于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混乱,加入路由器A上生成了IP B的路由表项,显而易见的,在路由器B存在IP B的路由表项(该路由器B属于IP B所在的公网,即路由器B需要生成IP B的相应路由表项,该生成过程与路由器A生成IP A的相应路由表项是相对应的),此时,路由器A和路由器B上均有IP B的路由表项,当需要使用该路由表项时,无法获知是向路由 器A传输数据包,还是向路由器B传输数据包,从而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混乱。同样的,对于ARP表项也会出现相同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中需要使得在路由器A上不能生成IP B的路由表项和IP B的ARP表项。 
步骤S402,终端3通过交换机和防火墙向路由器A发送DNS请求。 
其中,由于该交换机A和交换机B为对称的交换机,该防火墙A和防火墙B为对称的防火墙,即可以通过交换机A传输DNS请求,也可以通过交换机B传输DNS请求,同理,可以通过防火墙A传输DNS请求,也可以通过防火墙B输DNS请求。 
本发明中,该终端3需要访问该数据中心内部的业务服务器,即该终端3需要访问该服务器1,该DNS请求中携带请求服务器1的域名的信息,以该服务器1的域名为www.abc.com为例,该终端3向路由器A发送域名为www.abc.com的DNS请求。 
步骤S403,路由器A通过使用DNS proxy(代理)向DNS服务器转发DNS请求。其中,该DNS请求为www.abc.com的DNS请求。 
步骤S404,DNS服务器获得该DNS请求所对应的IP地址。 
其中,该DNS请求所对应的域名为www.abc.com,而该域名所对应的服务器为服务器1,在DNS服务器中存储的服务器1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分别为IP A和IP B,即DNS服务器需要根据预定的策略选择服务器1域名所对应的不同的公网IP地址。 
本发明中,当有来自其它网络的数据流需要访问该业务服务器1时(通过域名访问),也需要DNS服务器根据DNS请求选择服务器1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具体的,DNS服务器获得服务器1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根据预设的时间周期获得不同的公网IP地址,例如,将时间周期设置为1分钟,开始计时后,在0-1分钟内选择地址IP A,在1-2分钟内选择地址IP B,周期反复,一直按照该方式获得地址;或根据预设的次数获得不同的公网IP地址,例如,将预设的次数设置为3分钟,开始记次后,在1-3时选择地址IP A,在4-6时选择地址IP B,周期反复,一直按照该方式获得地 址;或根据轮询的方式获得不同的公网IP地址,例如,先选择地址IP A,然后选择地址IP B;当然,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上述的选择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5,DNS服务器将选择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路由器A。 
其中,当DNS服务器获得的IP地址为IP A时,将IP A的信息发送给路由器A;当DNS服务器获得的IP地址为IP B时,将IP B的信息发送给路由器A。 
步骤S406,路由器A将接收到的IP地址信息映射成服务器1的IP地址信息。 
本发明中,在路由器A已经配置了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以及IP B与IP1的对应关系,当来自DNS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为IP A时,根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将IP A映射成IP 1;当来自DNS服务器的地址信息为IP B时,根据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将IP B映射成IP 1。 
显而易见的,DNS服务器获得的IP地址为IP A时,映射后的IP地址信息为IP 1,DNS服务器获得的IP地址为IP B时,映射后的IP地址信息也为IP 1。 
步骤S407,路由器A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将映射后的服务器1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终端3。 
其中,与步骤S402中相同,该交换机可以为交换机A和交换机B为,该防火墙可以为防火墙A和防火墙B,该映射后的服务器1的IP地址信息为IP 1。 
进一步的,路由器A通过使用DNS proxy将转换后的消息(该消息中携带了映射后的服务器1的IP地址信息)回应给终端3。 
步骤S408,终端3根据IP地址信息访问该业务服务器。 
其中,该IP地址信息为业务服务器的地址IP 1,即终端3可以直接根据该地址IP 1访问该业务服务器(服务器1),与服务器1之间进行通信。 
本发明中,当有其他网络的终端用户(例如,终端1和终端2)需要访问该业务服务器时,通过输入该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向DNS服务器发出DNS 请求,DNS服务器根据该DNS请求为该其他网络的终端用户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该获得对应的公网IP地址的方法在上面的步骤S404中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其他网络的终端用户通过使用该DNS服务器选择的公网IP地址访问到该业务服务器,与该业务服务器进行通信。 
可见,本发明中,在数据中心双出口组网的条件下,通过在出口设备上配置不同公网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据中心内部终端用户访问内部的业务服务器时,将该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内部终端用户,使得内部终端用户直接访问业务服务器,从而提高了内部终端用户访问业务服务器的服务质量,保证了流量的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外部攻击因素,节省了资源。 
其中,本发明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各个步骤顺序进行调整。 
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下,还可以通过在防火墙上配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以及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在该应用场景下,并没有出口路由器(如图3中所示的路由器A和路由器B),上述路由器A的进行地址转换的功能均在防火墙A中实现,上述路由器B的进行地址转换的功能均在防火墙B中实现。该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包括: 
(1)在防火墙A上配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以及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该IP 1为服务器1的IP地址。其中,在防火墙B上的配置过程与防火墙A的配置过程相同,以下均以防火墙A为例进行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2)终端3通过交换机(交换机A或交换机B)向防火墙A发送DNS请求,防火墙A将该DNS请求转发给DNS服务器。 
(3)DNS服务器根据该DNS请求获得该DNS请求所对应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发送给防火墙A。 
(4)防火墙A将接收到的IP地址信息映射成服务器1的IP地址信息,并将映射后的IP地址发送给终端3。其中,防火墙A需要根据IP A与IP 1的对应关系以及IP B与IP 1的对应关系进行映射。 
(5)终端3通过使用该映射后的IP地址直接访问服务器1。其中,该映射后的IP地址为服务器1的IP地址。 
其中,上述的5个步骤与步骤S401-步骤S408的处理流程大体相同,在此不再详加描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业务负载分担的设备,应用于双出口网络中,所述网络中至少包括第一出口设备、第二出口设备、业务服务器、终端和DNS服务器,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和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为对称的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或防火墙),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上,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上,如图6所示,所述负载分担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所述DNS请求中携带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的信息。例如,该业务服务器的域名为www.abc.com时,该DNS请求中携带了域名为www.abc.com的相关信息。 
获取模块62,与所述接收模块61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61接收的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其中,获取模块62将所述DNS请求发送给所述DNS服务器,由所述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和所述DNS请求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并接收来自所述DNS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或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 
进一步的,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和所述DNS请求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包括但不限于:根据预设的时间周期获得不同的公网IP地址;或根据预设的次数获得不同的公网IP地址;或根据轮询的方式获得不同的公网IP地址;当然,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上述的选择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映射模块63,与所述获取模块62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62获取的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 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其中,所述映射模块63具体用于: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进一步的,当所述负载分担设备为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时,所述映射模块63还用于: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且不生成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第二公网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时,不能根据该第二公网IP地址生成关于第二公网IP地址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的原因在于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混乱。以第一出口设备中包含NAT转换模块、路由模块和ARP模块为例进行说明,NAT转换模块在第一出口设备上通过使用Nat server ecdemic globle IPB inside IP1配置第二公网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但是NAT转换模块并不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路由模块和ARP模块,即该路由模块和ARP模块不能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表项。 
此外,当所述负载分担设备为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时,所述映射模块63还用于: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 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且不生成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第一公网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时,不能根据该第一公网IP地址生成关于第一公网IP地址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的原因在于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混乱。以第二出口设备中包含NAT转换模块、路由模块和ARP模块为例进行说明,NAT转换模块在第二出口设备上通过使用Nat server ecdemic globle IPB inside IP1配置第一公网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但是NAT转换模块并不将该配置信息发送给路由模块和ARP模块,即该路由模块和ARP模块不能根据该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表项。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可见,通过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在数据中心双出口组网的条件下,通过在出口设备上配置不同公网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据中心内部终端用户访问内部的业务服务器时,将该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内部终端用户,使得内部终端用户直接访问业务服务器,从而提高了内部终端用户访问业务服务器的服务质量,保证了流量的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外部攻击因素,节省了资源。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可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应用于双出口网络中,所述网络中至少包括第一出口设备、第二出口设备、业务服务器和终端,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和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为对称的网络设备,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对应第一公网的IP地址和第二公网的IP地址,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上,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所述DNS请求中携带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的信息;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所述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并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的双出口网络中还包括DNS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所述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DNS请求发送给所述DNS服务器,由所述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和所述DNS请求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DNS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或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数据流需要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为所述数据流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由所述数据流根据所述选择的公网IP地址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具体包括: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不生成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用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出口设备将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具体为:
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 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不生成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10.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设备,应用于双出口网络中,所述网络中至少包括第一出口设备、第二出口设备、业务服务器和终端,所述第一出口设备和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为对称的网络设备,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域名分别对应第一公网的IP地址和第二公网的IP地址,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出口设备上,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位于所述第二出口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担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DNS请求,所述DNS请求中携带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的信息;
获取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DNS请求获取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映射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由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信息访问所述业务服务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应用的双出口网络中还包括DNS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DNS请求发送给所述DNS服务器,由所述DNS服务器根据预设的策略和所述DNS请求选择对应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业务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公网IP地址;
并接收来自所述DNS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或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映射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一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所述公网IP地址为所述第二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载分担设备为所述第一出口设备时,
所述映射模块还用于: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且不生成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载分担设备为所述第二出口设备时,
所述映射模块还用于: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或
当获取到将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地址转换为非本地公网地址的配置命令时,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与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公网IP地址映射成所述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且不生成所 述第一公网IP地址所对应的路由表项和ARP表项。 
CN2009101483766A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15726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83766A CN101572676B (zh)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483766A CN101572676B (zh)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676A CN101572676A (zh) 2009-11-04
CN101572676B true CN101572676B (zh) 2011-06-29

Family

ID=41231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83766A Active CN101572676B (zh)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26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903B (zh) * 2012-10-31 2015-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at转换方法及设备
CN103532757B (zh) * 2013-10-17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接入点设备及***
CN104767690B (zh) * 2014-01-08 2018-11-27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度装置及方法
CN104468857B (zh) * 2014-11-03 2018-10-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应关系的获取方法及***
CN106789979B (zh) * 2016-12-07 2020-01-21 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idc机房内活跃域名的有效性诊断方法和装置
CN110932876B (zh) * 2018-09-19 2022-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324435B (zh) * 2019-06-19 2021-05-04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请求处理方法及***
CN113630802B (zh) * 2020-05-07 2024-02-20 大唐联仪科技有限公司 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61172B (zh) * 2020-10-19 2023-10-17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寻址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42299A (zh) * 2021-05-11 2021-08-10 鸬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数据中心的容灾***、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254A (zh) * 2003-11-13 2004-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数据包过滤方法
CN1852317A (zh) * 2006-04-30 2006-10-25 北京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含有私网终端的网络通讯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254A (zh) * 2003-11-13 2004-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数据包过滤方法
CN1852317A (zh) * 2006-04-30 2006-10-25 北京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含有私网终端的网络通讯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676A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2676B (zh)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EP1164754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453488B (zh) 用于处理dns请求的方法和***
CN102934410B (zh) 用私用ipv4可达性增强ds-lite
CN103108089B (zh) 网络***的连线建立管理方法及其相关***
RU260119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назначения сетевых адресов
CN105706420B (zh) 用于实现提供商网络中的服务链的***和方法
CN104618243B (zh) 路由方法、装置及***、网关调度方法及装置
KR20110030547A (ko) 패킷 목적지 주소 및 발신 인터페이스로부터 구성된 라우팅 검색 키에 기초하는 패킷의 발신 송신
CN102148767A (zh) 一种基于nat的数据路由方法及其装置
CN109728962A (zh)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23760A (zh) 用于定位网络用户的方法和节点
CN103583020B (zh) 中继服务器及中继通信***
US20090276530A1 (en) Devices, Systems, Methods and Software for Computer Networking
CN113271255A (zh)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回环的方法、装置
CN107948150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618801A (zh) 一种p2p资源共享的方法、设备及***
Liu et al. A survey of multihoming technology in stub networks: current research and open issues
CN108965036A (zh) 配置跨公网设备互访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187674B (zh) 支持IPv4和IPv6双栈混合的网络结构和组网方法
Grosse et al. Network processors applied to IPv4/IPv6 transition
CN106713528A (zh) 一种家庭网关及IPv6主机访问网络服务器的方法
Phifer The trouble with NAT
CN210867778U (zh) 一种能够进行IPv4与IPv6地址转化的***
CN107612759A (zh) 网络访问加速方法、装置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