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430B -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430B
CN101572430B CN2009101274690A CN200910127469A CN101572430B CN 101572430 B CN101572430 B CN 101572430B CN 2009101274690 A CN2009101274690 A CN 2009101274690A CN 200910127469 A CN200910127469 A CN 200910127469A CN 101572430 B CN101572430 B CN 101572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resistance
triode
connects
outpu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74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430A (zh
Inventor
李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274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2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2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4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它有一个电源,两个输出端,两个稳压电路,两个分压电路,两个运放,四只三极管组成的输出电路。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只要把电池与输出连接,不论正负极性都可充电,稳压电路和分压电路及运放构成比较和放大输出信号,驱动三极管输出充电电流,充电电流可以做得非常大,电池充满后充电电路就自动停止充电。

Description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多种型号手机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特别是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有两种,一种是专利号ZL200420044160.8代表的形式,它能自动识别极性,但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当电池已充满后不能自动停止充电。一种是专利号200620017493.0在实施方式中给出的,前面用一个充电电路,后面用四个三极管进行换相,这样做可以自动识别极性,但充电电流不能增大,充满电池的时间很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上用了两个运放来自动识别极性和控制输出电路,实现大电流充电,缩短充电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有一个电源,有两个输出端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十六电阻R16、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九二极管D9组成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第一电阻R1、第十六电阻R16、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第九二极管D9正极连接成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一接点a,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连接成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二接点b,第一接点a、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一电阻R1的两端,第二接点b、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三电阻R3的两端,第二接点b、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二电阻R2的两端,第一接点a接第十六电阻R16,第一接点a、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两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接第一接点a,第九二极管D9正极接第一接点a,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八二极管D8组成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第五电阻R5、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成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三接点c,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连接成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的第四接点d,第三接点c、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五电阻R5的两端,第四接点d、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六电阻R6的两端,第四接点d、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四电阻R4的两端,第三接点c接第十七电阻R17,第三接点c、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两端,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接第三接点c,第八二极管D8正极接第三接点c,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和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分别为两个信号的输出。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串联第八电阻R8接第一输出脚K1,第四三极管Q4基极串联第七电阻R7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输出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接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极基极和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九电阻R9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基极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和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一电容C1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三电容C3的负极接地。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输出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极基极和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三极管Q2基极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和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二电容C2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四电容C4的负极接地。第五二极管D5负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第十三电阻R13、第四二极管D4正极和第五二极管D5正极相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3正极接正电源。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接第五接点e,第十四电阻R14、第七二极管D7正极接第五三极管Q5基极,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和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串联第十五电阻R15、第六发光二极管D6接地,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接地。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点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五接点e接电源正极。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断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七二极管D7短路,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断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集电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发射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发射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断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五接点e接电源正极。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断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七二极管D7短路,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断路。
给电池充电时,只要电池的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不论正负极性都可充电。两个信号输出电路及运放构成比较和放大输出信号,驱动第一三极管Q1或第二三极管Q2,输出电流。充电电流可以做得非常大。当电池被充满后,充电电路就会自动停止充电,充电指示灯不再指示为充电状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如上电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不需要检查电池的极性。没有调换电池极性的机械开关,使用寿命大大地延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电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电源VCC,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两个输出端。第二输出脚K2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构成第一接点a,第一发光二极管D1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电阻R3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构成第二接点b,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输入,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为输出。第一输出脚K1接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连接构成第三接点c,第二发光二极管D2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六电阻R6接第一输出脚K1,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连接构成第四接点d,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输入,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为输出。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基极串联第八电阻R8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第七电阻R7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接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极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构成第五接点e,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三极管Q1基极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一电容C1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极基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三极管Q2基极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五接点e接电源正极VCC。
它的工作过程如下:锂电池的电量在用完后,还有一点电量,当电池正极接第一输出脚K1,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电压高于第二输出脚K2,第一发光二极管D1反相不发光,第二接点b电压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一输出脚K1上的电压通过第八电阻R8加到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导通,导致第四三极管Q4基极低电压,第四三极管Q4不导通。第二发光二极管D2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三接点c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四接点d电压经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三接点c电压高于第四接点d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低电压,第二三极管Q2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低电压使第四二极管D4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四接点d电压上升,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四二极管D4不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当电池正极接第二输出脚K2,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电压高于第一输出脚K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反相不发光,第四接点d电压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二输出脚K2上的电压通过第七电阻R7加到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四三极管Q4导通,导致第三三极管Q3基极低电压,第三三极管Q3不导通。第一发光二极管D1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一接点a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二接点b电压经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一接点a电压高于第二接点b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低电压,第一三极管Q1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低电压使第五二极管D5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二接点b电压上升,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二极管D5不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在图2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电源VCC,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两个输出端。第二输出脚K2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构成第一接点a,第一发光二极管D1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电阻R3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构成第二接点b,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输入,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为输出。第一输出脚K1接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连接构成第三接点c,第二发光二极管D2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六电阻R6接第一输出脚K1,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连接构成第四接点d,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输入,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为输出。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基极串联第八电阻R8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第七电阻R7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接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极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构成第五接点e,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三极管Q1基极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一电容C1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极基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三极管Q2基极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五三极管Q5基极和第十四电阻R14接第五接点e,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VCC,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串联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接地,第六发光二极管D6负极接地。
它的工作过程如下:锂电池的电量在用完后,还有一点电量,当电池正极接第一输出脚K1,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电压高于第二输出脚K2,第一发光二极管D1反相不发光,第二接点b电压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一输出脚K1上的电压通过第八电阻R8加到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导通,导致第四三极管Q4基极低电压,第四三极管Q4不导通。第二发光二极管D2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三接点c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四接点d电压经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三接点c电压高于第四接点d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低电压,第二三极管Q2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由于第二三极管Q2通电,第五三极管Q5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四接点d电压上升,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三极管Q5不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当电池正极接第二输出脚K2,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电压高于第一输出脚K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反相不发光,第四接点d电压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二输出脚K2上的电压通过第七电阻R7加到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四三极管Q4导通,导致第三三极管Q3基极低电压,第三三极管Q3不导通。第一发光二极管D1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一接点a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二接点b电压经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一接点a电压高于第二接点b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低电压,第一三极管Q1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由于第一三极管Q1通电,第五三极管Q5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二接点b电压上升,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三极管Q5不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在图3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电源VCC,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两个输出端。第二输出脚K2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构成第一接点a,第一发光二极管D1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电阻R3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构成第二接点b,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输入,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为输出。第一输出脚K1接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连接构成第三接点c,第二发光二极管D2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六电阻R6接第一输出脚K1,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连接构成第四接点d,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输入,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为输出。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基极串联第八电阻R8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第七电阻R7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串联第十电阻R10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极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集电极连接构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发射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三极管Q1基极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三电容C3负极接地。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串联第十二电阻R12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极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发射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三极管Q2基极接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四电容C4负极接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接第五接点e,第七二极管D7正极接第五三极管Q5基极和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VCC,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串联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接地,第六发光二极管D6负极接地。
它的工作过程如下:锂电池的电量在用完后,还有一点电量,当电池正极接第一输出脚K1,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电压高于第二输出脚K2,第一发光二极管D1反相不发光,第二接点b电压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低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一输出脚K1上的电压通过第八电阻R8加到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导通,导致第四三极管Q4基极低电压,第四三极管Q4不导通。第二发光二极管D2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三接点c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四接点d电压经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三接点c电压高于第四接点d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由于第二三极管Q2通电,第七二极管D7、第五三极管Q5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四接点d电压上升,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为低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三极管Q5不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当电池正极接第二输出脚K2,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电压高于第一输出脚K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反相不发光,第四接点d电压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低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二输出脚K2上的电压通过第七电阻R7加到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四三极管Q4导通,导致第三三极管Q3基极低电压,第三三极管Q3不导通。第一发光二极管D1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一接点a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二接点b电压经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一接点a电压高于第二接点b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由于第一三极管Q1通电,第七二极管D7、第五三极管Q5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二接点b电压上升,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为低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三极管Q5不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在图4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电源VCC,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两个输出端。第二输出脚K2接第九二极管D9负极,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构成第一接点a,第一发光二极管D1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电阻R3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构成第二接点b,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为输出。第一输出脚K1接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十七电阻R17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连接构成第三接点c,第二发光二极管D2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六电阻R6接第一输出脚K1,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连接构成第四接点d,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为输出。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基极串联第八电阻R8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第七电阻R7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接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极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构成第五接点e,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三极管Q1基极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一电容C1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极基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三极管Q2基极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五接点e接电源正极VCC。
它的工作过程如下:锂电池的电量在用完后,还有一点电量,当电池正极接第一输出脚K1,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电压高于第二输出脚K2,由于第九二极管D9将第一接点a电压降低,第一发光二极管D1反相不发光,第二接点b电压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一输出脚K1上的电压通过第八电阻R8加到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导通,导致第四三极管Q4基极低电压,第四三极管Q4不导通。第二发光二极管D2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三接点c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四接点d电压经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三接点c电压高于第四接点d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低电压,第二三极管Q2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低电压使第四二极管D4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四接点d电压上升,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四二极管D4不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当电池正极接第二输出脚K2,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电压高于第一输出脚K1,由于第八二极管D8将第三接点c电压降低,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反相不发光,第四接点d电压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二输出脚K2上的电压通过第七电阻R7加到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四三极管Q4导通,导致第三三极管Q3基极低电压,第三三极管Q3不导通。第一发光二极管D1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一接点a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二接点b电压经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一接点a电压高于第二接点b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低电压,第一三极管Q1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低电压使第五二极管D5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二接点b电压上升,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二极管D5不导通,第三发光二极管D3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在图5的实施例中,有一个电源VCC,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为两个输出端。第二输出脚K2接第九二极管D9的负极,第九二极管D9的正极、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构成第一接点a,第一发光二极管D1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电阻R3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电阻R3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连接构成第二接点b,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为输出。第一输出脚K1接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十七电阻R17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连接构成第三接点c,第二发光二极管D2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六电阻R6接第一输出脚K1,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连接构成第四接点d,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为输出。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基极串联第八电阻R8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第七电阻R7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接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九电阻R9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极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构成第五接点e,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三极管Q1基极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一电容C1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极基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三极管Q2基极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五三极管Q5基极和第十四电阻R14接第五接点e,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VCC,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串联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六发光二极管D6接地,第六发光二极管D6负极接地。
它的工作过程如下:锂电池的电量在用完后,还有一点电量,当电池正极接第一输出脚K1,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输出脚K1电压高于第二输出脚K2,由于第九二极管D9将第一接点a电压降低,第一发光二极管D1反相不发光,第二接点b电压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一输出脚K1上的电压通过第八电阻R8加到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导通,导致第四三极管Q4基极低电压,第四三极管Q4不导通。第二发光二极管D2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三接点c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四接点d电压经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三接点c电压高于第四接点d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低电压,第二三极管Q2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由于第二三极管Q2通电,第五三极管Q5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四接点d电压上升,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三极管Q5不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当电池正极接第二输出脚K2,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电压高于第一输出脚K1,由于第八二极管D8将第三接点c电压降低,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反相不发光,第四接点d电压高于第三接点c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B输出高电压,第二三极管Q2不工作,没有电流输出。第二输出脚K2上的电压通过第七电阻R7加到第四三极管Q4基极,第四三极管Q4导通,导致第三三极管Q3基极低电压,第三三极管Q3不导通。第一发光二极管D1通过正相电流而发光,第一接点a电压稳定在一定值上,第二接点b电压经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分压得到,处于充电状态时,第一接点a电压高于第二接点b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低电压,第一三极管Q1基极获得电流而导通,向电池充电。由于第一三极管Q1通电,第五三极管Q5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通电发光,指示为充电状态。电池充满后,第二接点b电压上升,高于第一接点a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为高电压,第一三极管Q1不导通没有充电电流,电池不再充电。第五三极管Q5不导通,第六发光二极管D6没有电流不发光,不指示为充电状态。
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六发光二极管D6为普通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七彩发光二极管。

Claims (9)

1.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有一个电源,有两个输出端第一输出脚(K1)、第二输出脚(K2),其特征是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十六电阻(R16)、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九二极管(D9)组成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第一电阻(R1)、第十六电阻(R16)、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第九二极管(D9)正极连接成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一接点(a),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连接成第一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二接点(b),第一接点(a)、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一电阻(R1)的两端,第二接点(b)、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三电阻(R3)的两端,第二接点(b)、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二电阻(R2)的两端,第一接点(a)接第十六电阻R16,第一接点(a)、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两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接第一接点(a),第九二极管(D9)正极接第一接点(a),负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八二极管(D8)组成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第五电阻(R5)、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第八二极管(D8)正极连接成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的第三接点(c),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连接成第二信号输出电路的第四接点(d),第三接点(c)、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五电阻(R5)的两端,第四接点(d)、第一输出脚(K1)分别接第六电阻(R6)的两端,第四接点(d)、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四电阻(R4)的两端,第三接点(c)接第十七电阻(R17),第三接点(c)、第二输出脚(K2)分别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两端,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接第三接点(c),第八二极管(D8)正极接第三接点(c),负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和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分别为两个信号的输出,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串联第八电阻(R8)接第一输出脚(K1),第四三极管(Q4)基极串联第七电阻(R7)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输出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接第十电阻(R10),第十电阻(R10)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极基极和第九电阻(R9),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九电阻(R9)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基极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和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一电容(C1)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三电容(C3)的负极接地,第三接点(c)、第四接点(d)输出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接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极基极和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接第五接点(e),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二三极管(Q2)基极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和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二电容(C2)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四电容(C4)的负极接地,第五二极管(D5)负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输出,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输出,第十三电阻(R13)、第四二极管(D4)正极和第五二极管(D5)正极相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三发光二极管(D3)正极接正电源,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接第五接点(e),第十四电阻(R14)、第七二极管(D7)正极接第五三极管(Q5)基极,第五三极管(Q5)发射极和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第五三极管(Q5)集电极串联第十五电阻(R15)、第六发光二极管(D6)接地,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负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五接点(e)接电源正极,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断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七二极管(D7)短路,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断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集电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发射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发射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断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五接点(e)接电源正极,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断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接点(a)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负输入,第二接点(b)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A)的正输入,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三极为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三极为发射极连接成第五接点(e),第一三极管(Q1)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二输出脚(K2),第三接点(c)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负输入,第四接点(d)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B)的正输入,第二三极管Q2的第二极为集电极接第一输出脚(K1),第七二极管(D7)短路,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五电阻(R5)断路。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或4或5或6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断路。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或5或6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一电容(C1)正极接第五接点(e),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正极接第五接点(e)。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其特征是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三电容(C3)的正极,第三电容(C3)负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四电容(C4)负极接地。
CN2009101274690A 2009-03-06 2009-03-06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274690A CN101572430B (zh) 2009-03-06 2009-03-06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274690A CN101572430B (zh) 2009-03-06 2009-03-06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430A CN101572430A (zh) 2009-11-04
CN101572430B true CN101572430B (zh) 2012-02-08

Family

ID=41231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746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2430B (zh) 2009-03-06 2009-03-06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24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7016B (zh) * 2013-12-02 2015-05-06 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极性自动判断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7396A (zh) * 2006-06-06 2007-01-17 北京理工大学 自动识别电池极性多分体充电机
CN201048290Y (zh) * 2007-05-29 2008-04-16 高子泉 具有极性识别和短路保护的充电器控制电路
CN201054508Y (zh) * 2007-06-21 2008-04-30 深圳市昊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7396A (zh) * 2006-06-06 2007-01-17 北京理工大学 自动识别电池极性多分体充电机
CN201048290Y (zh) * 2007-05-29 2008-04-16 高子泉 具有极性识别和短路保护的充电器控制电路
CN201054508Y (zh) * 2007-06-21 2008-04-30 深圳市昊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430A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4329B (zh) 电源管理电路
CN104022563B (zh) 电动车用的双电池组切换电路
CN101937016A (zh) 低电压提示装置
CN101572430B (zh)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101593996B (zh)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102545280A (zh) 充电电路
CN101409454B (zh)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208638066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4652746U (zh) 一种太阳能光控led灯
CN101572431B (zh) 一种基于连续控制的恒流限压控制***
CN101572433B (zh) 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202474916U (zh)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101521399B (zh) 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201839046U (zh) 改进型自动识别极性的充电电路
CN2783602Y (zh) 带极性保护的智能型自动充电器
CN107086772A (zh) 升压电路
CN202958028U (zh) 一种太阳能led灯串驱动电路
CN206686079U (zh) 升压电路
CN20191875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防反接保护电路开关单元的驱动电路
CN206441116U (zh) 一种使用计算机usb接口的智能充电器
CN205644158U (zh) 单火线智能开关发射储能控制电路
CN205594140U (zh) 恒压负载电路及使用该恒压负载电路的模拟电池和模拟电池组
CN103595079A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显示电路
CN204761409U (zh) 一种玩具车单键开关机电路
CN207652726U (zh) 一种led应急灯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