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5322B -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5322B
CN101565322B CN200910001066.1A CN200910001066A CN101565322B CN 101565322 B CN101565322 B CN 101565322B CN 200910001066 A CN200910001066 A CN 200910001066A CN 101565322 B CN101565322 B CN 101565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fiber
fiber fabric
microwave
slurry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10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5322A (zh
Inventor
申玉田
徐艳姬
申偲伯
王玺龙
申玉娟
***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microwave microwave therm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徐艳姬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徐艳姬 filed Critical 徐艳姬
Priority to CN2009100010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5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5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5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5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53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微波加热技术领域。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是由透波性好的陶瓷纤维织物、微波吸收发热组分和无机粘结剂组成,其制作方法是:将预烧后的陶瓷纤维织物浸入浆料内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加压和/或真空浸渗吸浆处理、模具成型、干燥和热处理后而制得,其中所使用的浸渗浆料的组成和配比是:40~100wt.%微波吸收发热组分、0~60wt.%无机粘结剂和0~2wt.%表面改性剂。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热效率高,属非接触性加热安全性好,可实现超快速和超高温加热,节能效果突出,可用于高、中、低温的实验室加热和大规模工业加热。

Description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微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热源形式,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加热领域,例如:食品、造纸、木材、烧结等等。实际加热应用的微波通常是频率为915MHz和2450MHz的电磁波。微波加热的简单原理是其交变电磁场的极化作用使材料内部的自由电荷重新排布及偶极子的反复调旋,从而产生强大的振动和摩擦,在这一微观过程中交变电磁场的能量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导致介质温度升高,因此微波加热是介质材料自身损耗电磁场能量而自身发热,它不需要由表及里的热传导,因此微波加热是内加热。
然而,物质吸收微波能的本领与该物质的复介电常数有关,即损耗因子越大,吸收微波的能力越强,因此微波加热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即:微波适合于加热微波吸收材料,如:SiC、碳、铁氧体、水、AlN、部分半导体陶瓷和金属陶瓷、金属微粉,等等,而微波则不能直接加热块状的金属材料,因为金属反射微波;微波也难于加热很多绝缘体材料,例如:玻璃、塑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石英及部分陶瓷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对微波是“透明的”,它们不吸收或者较少的吸收微波能量;微波更难于加热大部分的气体和液体,因为它们对微波的“透明度”更高,因此对于这些材料微波的加热效率会很低。
传统的加热方式一般是通过发热元件电阻丝、或硅碳棒、或硅钼棒发热,然后再通过热传递来间接加热物料,故属于外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对待加热的物料一般没有选择性,但是存在如下不足:(1)发热元件的发热面积小、热效率低、加热速度慢、加热均匀性差;(2)电阻丝、硅碳棒和硅钼棒等容易发生折断,故使用寿命比较低;(3)加热腔为固定形式,难于更换,因此当加热小尺寸物料时会遇到加热腔尺寸太大的问题,即:大马拉小车,从而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微波加热方式和传统加热方式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将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或微波加热腔用作发热体,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寿命长,发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便于维护和更换。本发明属非接触性加热安全性好,微波加热腔可以加热包括金属材料在内的任何材料,可实现超快速(升温速度可达500℃/分以上)和超高温加热,而且可根据待加热物料的尺寸来选择更换使用不同尺寸的加热腔,因此节能效果极为突出,经济效益显著,可用于高、中、低温的实验室加热和大规模工业加热。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由透波性好的陶瓷纤维织物、微波吸收发热组分和无机粘结剂组成,其特征是:陶瓷纤维织物是不同耐温等级的微波穿透性好的陶瓷纤维棉、纤维毯、纤维纸或低密度纤维板,可以是硅酸铝纤维、石英纤维、高铝硅酸纤维、含铬(Cr2O3)硅酸铝纤维、含锆(ZrO2)硅酸铝纤维、多晶莫来石纤维或多晶氧化铝纤维。微波吸收发热组分是能够高效吸收微波并发热的SiC粉、石墨粉、CuO粉、Fe3O4粉、AlN粉和金属微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粉体的粒径约为1~100μm。无机粘结剂是硅酸钠、硅溶胶、铝溶胶和不同耐温等级的商品化高温胶(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的制作方法是:
(1)浆料制备:将微波吸收发热组分粉体、无机粘结剂、表面改性剂和水相互混合,进行充分的机械搅拌制得浆料,以水调节浆料的粘稠度。浆料组成配比是:40~100wt.%的微波吸收发热组分、0~60wt.%的无机粘结剂和0~2wt.%的表面改性剂(根据需要加入适量水),其中表面改性剂可以是环己酮或非离子辛基苯氧基乙醇。微波吸收发热组分、无机粘结剂和表面改性剂三者总的重量百分比为100%。
(2)陶瓷纤维织物的预烧:将陶瓷纤维织物作为基材,将其在300~500℃进行预烧;
(3)吸浆浸渗处理:将预烧后的陶瓷纤维织物浸入浆料内,为了确保陶瓷纤维织物充分吸收浆料,可同时辅以真空条件、施加压力、超声波振荡、或机械振动;
(4)模具成型: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陶瓷纤维织物进行压力成型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或者不同形状的腔体,板材和腔体密度的高低通过所施加压力的大小来控制;
(5)干燥和固化处理:对上述成型后的板材和腔体在100~200℃进行干燥脱水处理,随后在500~800℃进行固化处理并除去表面改性剂;干燥和固化处理优先选择微波加热;
(6)循环重复步骤(3)和(5)多次:0~6次;
(7)高温煅烧:将上述板材和腔体在1000℃以上煅烧1小时以上(优先选择微波加热),最终获得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成品。
所述的吸浆浸渗处理和浆料配比,其特征在于,最后一次吸浆浸渗处理所采用的浆料配比中应该含有高含量的无机粘结剂和相对低含量的微波吸收发热组分,其余吸浆浸渗处理(特别是第一次吸浆浸渗处理)所采用的浆料配比中应该含有高含量的微波吸收发热组分和相对低含量的无机粘结剂。
本发明所述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微波加热腔的加热原理是:首先在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腔(或者是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板所拼装成的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加热腔)外部做好隔热保温层(注意:隔热保温层也要选用微波穿透性好的陶瓷纤维棉、毯或板,例如:硅酸铝纤维、石英纤维、高铝硅酸纤维、含铬硅酸铝纤维、含锆硅酸铝纤维,或者选用其它微波穿透性好的陶瓷板),然后将它们一起置于微波场内,从微波发生器发出的微波穿过隔热保温层,随后被加热腔中的微波吸收发热组分所吸收而导致其迅速发热升温,最终加热腔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并通过热传递来加热放置在高温微波加热腔内的物料。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其简单的能量转换、传递与物料加热过程是:“电能→微波能→热能→热传递→物料加热”。
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腔,在微波场内为非固定安装模式,可活动易更换,因此可根据待加热物料的尺寸来方便地选择更换使用不同尺寸的加热腔进行匹配加热,即:大尺寸物料相应选择大尺寸加热腔,小尺寸物料相应选择小尺寸加热腔。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只需放置于微波场环境内即可实现加热,无需固定,容易更换,因此可根据待加热物料的尺寸来选择更换使用相应尺寸的加热腔,即:大尺寸物料选择大尺寸加热腔,小尺寸物料选择小尺寸加热腔,不会遇到“大马拉小车”的问题,因此节能效果极为突出,经济效益显著。
(2)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属非接触性加热,安全性好,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寿命长(不存在传统发热元件容易发生的折断失效问题),便于维护,既适合于实验室加热使用,又适合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加热。
(3)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具有发热面积大,加热均匀和热效率高的优点。
(4)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腔可以加热包括金属材料在内的任何材料。
(5)本发明所述的微波加热腔,既可实现超快速升温(升温速度可达500℃/分以上),又可实现超高温(1600℃以上)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发明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取9.5kg SiC微粉(粒径约100μm)、0.4kg硅酸钠和0.1kg环己酮,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A;取5kg SiC微粉(粒径约100μm)和5kg硅酸钠,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B;然后将300℃预烧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浸入浆料A中,同时对浆料施加10MPa的压力;随后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进行人工加压成型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或者不同形状的腔体,然后再对成型后的板材和腔体进行150℃的干燥脱水处理和500℃的固化处理;重复上述吸浆浸渗处理和干燥固化处理两次(最后一次吸浆浸渗处理使用浆料B,其余吸浆浸渗处理使用浆料A),最后将制得的板材和腔体在1000℃下煅烧1小时并最终获得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成品。
实施例2:取9kg SiC微粉(粒径约150μm)、0.9kg硅溶胶和0.1kg非离子辛基苯氧基乙醇,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C;取5kg SiC微粉(粒径约80μm)和5kg硅溶胶,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D;然后将500℃预烧后的石英纤维织物浸入浆料C中,同时辅以0.01MPa的真空条件和功率为1kW的超声波振荡,随后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石英纤维织物进行机械加压成型(压力为2MPa)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或者不同形状的腔体,然后再对成型后的板材和腔体进行150℃的干燥脱水处理和600℃的固化处理;重复上述吸浆浸渗处理和干燥固化处理两次(最后一次吸浆浸渗处理使用浆料D,其余吸浆浸渗处理使用浆料C),最后将制得的板材和腔体在1100℃下煅烧1小时并最终获得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成品。
实施例3:取9.2kg SiC微粉(粒径约80μm)、0.75kg硅酸钠和0.05kg非离子辛基苯氧基乙醇,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然后将400℃预烧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浸入浆料中,同时辅以0.01MPa的真空条件和功率为800W的超声波振荡,随后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进行机械加压成型(压力为3MPa)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或者不同形状的腔体,然后再对成型后的板材和腔体进行200℃的干燥脱水处理,最后将制得的板材和腔体在1200℃下煅烧1小时并最终获得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成品。
实施例4:取9kg SiC微粉(粒径约80μm)、0.9kg硅酸钠和0.1kg环己酮,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然后将400℃预烧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浸入浆料中,同时辅以0.01MPa的真空条件和600次/min的机械振动处理,随后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进行机械加压成型(压力为2MPa)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或者不同形状的腔体,然后再对成型后的板材和腔体进行200℃的干燥脱水处理和500℃的固化处理,重复上述吸浆浸渗处理和干燥固化处理3次,最后将制得的板材和腔体在1200℃下煅烧1小时并最终获得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成品。
实施例5:取8kg SiC微粉(粒径约80μm)、1.9kg硅酸钠和0.1kg环己酮,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然后将300℃预烧后的硅酸铝纤维织物浸入浆料中,同时辅以0.01MPa的真空条件和500次/min的机械振动处理,随后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硅酸铝纤维织物进行人工加压成型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或者不同形状的腔体,然后再对成型后的板材和腔体进行200℃的干燥脱水处理和600℃的固化处理,重复上述吸浆浸渗处理和干燥固化处理两次,最后将制得的板材和腔体在1000℃下煅烧1小时并最终获得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成品。
实施例6:取9.7kg SiC微粉(粒径约80μm)、0.2kg铝溶胶和0.1kg环己酮,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E;取4kg SiC微粉(粒径约80μm)和6kg铝溶胶,将它们与水一起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制得浆料F;然后将500℃预烧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浸入浆料E中,同时辅以0.01MPa的真空条件和功率为1kW的超声波振荡,随后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含锆硅酸铝纤维织物进行人工加压成型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或者不同形状的腔体,然后再对成型后的板材和腔体进行200℃的干燥脱水处理和800℃的固化处理;重复上述吸浆浸渗处理和干燥固化处理3次(最后一次吸浆浸渗处理使用浆料F,其余吸浆浸渗处理使用浆料E),最后将制得的板材和腔体在1300℃下煅烧1小时并最终获得本发明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成品。

Claims (5)

1.一种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1)浆料制备:将微波吸收发热组分粉体、无机粘结剂、表面改性剂和水相互混合,进行充分的机械搅拌制得浆料,以水调节浆料的粘稠度;
(2)陶瓷纤维织物的预烧:将陶瓷纤维织物作为基材,将其在300~500℃进行预烧;
(3)吸浆浸渗处理:将预烧后的陶瓷纤维织物浸入浆料内,为了确保陶瓷纤维织物充分吸收浆料,同时辅以真空条件、施加压力、超声波振荡、或机械振动;
(4)模具成型: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陶瓷纤维织物进行压力成型以获得不同尺寸的板材,板材密度的高低通过所施加压力的大小来控制;
(5)干燥和固化处理:对上述成型后的板材在100~200℃进行干燥脱水处理,随后在500~800℃进行固化处理并除去表面改性剂;
(6)循环重复步骤(3)和(5)0~6次;
(7)高温煅烧:将上述板材在1000℃以上煅烧1小时以上,最终获得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成品;
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由透波性好的陶瓷纤维织物、微波吸收发热组分和无机粘结剂组成,其特征是:
a)陶瓷纤维织物是不同耐温等级的微波穿透性好的陶瓷纤维棉、纤维毯、纤维纸或低密度纤维板,是硅酸铝纤维、石英纤维、高铝硅酸纤维、氧化铬硅酸铝纤维、氧化锆硅酸铝纤维、多晶莫来石纤维或多晶氧化铝纤维;
b)微波吸收发热组分是能够高效吸收微波并发热的SiC粉、石墨粉、CuO粉、Fe3O4粉、AlN粉和金属微粉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粉体的粒径为1~100μm;
c)无机粘结剂是硅酸钠、硅溶胶、铝溶胶和其它不同耐温等级的商品化高温胶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2.一种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1)浆料制备:将微波吸收发热组分粉体、无机粘结剂、表面改性剂和水相互混合,进行充分的机械搅拌制得浆料,以水调节浆料的粘稠度;
(2)陶瓷纤维织物的预烧:将陶瓷纤维织物作为基材,将其在300~500℃进行预烧;
(3)吸浆浸渗处理:将预烧后的陶瓷纤维织物浸入浆料内,为了确保陶瓷纤维织物充分吸收浆料,同时辅以真空条件、施加压力、超声波振荡、或机械振动;
(4)模具成型:利用模具对吸浆浸渗处理后的陶瓷纤维织物进行压力成型以获得不同形状的腔体,腔体密度的高低通过所施加压力的大小来控制;
(5)干燥和固化处理:对上述成型后的腔体在100~200℃进行干燥脱水处理,随后在500~800℃进行固化处理并除去表面改性剂;
(6)循环重复步骤(3)和(5)0~6次;
(7)高温煅烧:将上述腔体在1000℃以上煅烧1小时以上,最终获得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腔成品;
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腔,由透波性好的陶瓷纤维织物、微波吸收发热组分和无机粘结剂组成,其特征是:
(1)陶瓷纤维织物是不同耐温等级的微波穿透性好的陶瓷纤维棉、纤维毯、纤维纸或低密度纤维板,是硅酸铝纤维、石英纤维、高铝硅酸纤维、氧化铬硅酸铝纤维、氧化锆硅酸铝纤维、多晶莫来石纤维或多晶氧化铝纤维;
(2)微波吸收发热组分是能够高效吸收微波并发热的SiC粉、石墨粉、CuO粉、Fe3O4粉、AlN粉和金属微粉中的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粉体的粒径为1~100μm;
(3)无机粘结剂是硅酸钠、硅溶胶、铝溶胶和其它不同耐温等级的商品化高温胶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料组成和配比是:40~100wt.%的微波吸收发热组分、0~60wt.%的无机粘结剂和0~2wt.%的表面改性剂,其中表面改性剂是环己酮或非离子辛基苯氧基乙醇,微波吸收发热组分、无机粘结剂、表面改性剂和水四者总的重量百分比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料组成和配比是:40~100wt.%的微波吸收发热组分、0~60wt.%的无机粘结剂和0~2wt.%的表面改性剂,其中表面改性剂是环己酮或非离子辛基苯氧基乙醇,微波吸收发热组分、无机粘结剂、表面改性剂和水四者总的重量百分比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腔在微波场内为非固定安装模式,可活动易更换,因此根据待加热物料的尺寸来方便地选择更换使用不同尺寸的加热腔进行匹配加热,即:大尺寸物料相应选择大尺寸加热腔,小尺寸物料相应选择小尺寸加热腔。
CN200910001066.1A 2009-01-21 2009-01-21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5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066.1A CN101565322B (zh) 2009-01-21 2009-01-21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066.1A CN101565322B (zh) 2009-01-21 2009-01-21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5322A CN101565322A (zh) 2009-10-28
CN101565322B true CN101565322B (zh) 2014-09-17

Family

ID=4128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06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5322B (zh) 2009-01-21 2009-01-21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53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2099A (zh) * 2019-02-28 2019-05-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微波热压炉专用模具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578B (zh) * 2013-04-19 2015-11-25 申偲伯 微波能高温气氛热处理炉
CN104058773B (zh) * 2014-06-09 2015-09-23 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基透波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5198470B (zh) * 2015-09-22 2018-01-09 北京新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高温硅酸铝纤维复合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446A (zh) * 2016-06-25 2017-05-3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微波混合加热合成Al4SiC4粉体的新方法
CN106747447A (zh) * 2016-06-25 2017-05-3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合成Al4SiC4粉体材料的新方法
CN109647865A (zh) * 2019-01-11 2019-04-19 南开大学 一种有机废弃物无氧低温热解装置及应用
CN109650933B (zh) * 2019-01-28 2021-03-3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多孔Co3O4/Al2SiO5低密度吸波型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155392A (ko) * 2019-04-11 2021-12-22 액시엄 머티어리얼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세라믹 코팅/함침된 재료의 표면 처리
CN111546485B (zh) * 2020-05-14 2021-08-24 唐山顺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锥形保温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25225A (zh) * 2020-07-21 2020-11-13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高温低导热坩埚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0371A (zh) * 2007-07-17 2008-01-09 昆明理工大学 用于微波加热的陶瓷基透波承载体及生产方法
CN101154485A (zh) * 2006-09-30 2008-04-02 郜长福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微波烧结方法及专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485A (zh) * 2006-09-30 2008-04-02 郜长福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微波烧结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01100371A (zh) * 2007-07-17 2008-01-09 昆明理工大学 用于微波加热的陶瓷基透波承载体及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11/116348A 1999.04.27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2099A (zh) * 2019-02-28 2019-05-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微波热压炉专用模具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5322A (zh) 200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5322B (zh) 陶瓷纤维织物增强的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85922B (zh) 一种气凝胶陶瓷纤维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8208B (zh) 微波与发热子混合加热式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87069A (zh) 一种超疏水轻质高强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619889B1 (ko) 단열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568207B (zh) 微波加热板和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10050A (zh) 一种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4194B (zh) 一种Al2O3-SiO2基复合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方法
CN102199042A (zh) 一种轻质刚性陶瓷隔热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6452A (zh) 一种单向高导热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03209B (zh) 一种基于焦宝石的莫来石轻质隔热砖及其制备方法
NL8300113A (nl) Gevormd produkt uit calciumsilicaat.
CN108793984A (zh) 一种耐高温隔热透波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05064A (zh) 一种纤维增强耐高温镁铝尖晶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1568206A (zh) 节能型易更换式高温微波加热腔及其制作方法
CN111454071B (zh) 岩棉纤维增强氧化硅基高强度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7835A (zh) 高强度耐超高温的氧化锆纤维板或异型件的制备方法
EP1375452A4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C FIBER REINFORCED SIC COMPOUND MATERIAL USING A HOT PRESSURE
CN106957179A (zh) 一种SiBN纤维增强SiO2‑BN‑Al2O3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59437B (zh) 一种含硅工业废料的窑炉保温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7586124A (zh) 轻质高强复合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0371A (zh) 用于微波加热的陶瓷基透波承载体及生产方法
CN104291759A (zh) 一种陶瓷纤维增强耐热绝缘保温板的制备方法
CN101838153A (zh) 莫来石纤维增强硅酸镁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CN103922794B (zh) 三维氧化铝纤维织物增强多孔莫来石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25

Address after: 063020, Tangshan City Road, Hebei Province North cylinder kiln road and Ronghua Road intersection 600 meters east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Ren Yuan Microwave Instru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Xu Yanji

Address before: 100084 4, building 15, southwest 301,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Xu Yanj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Address after: 063500 Wan Tuo village, Fang Ge Zhuang, Luannan County, Tangshan City, Hebei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microwave microwave therm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3020 east of Tangshan City Road North Road, Hebei Province, and 600 meters east of Ronghua Road intersection.

Co-patentee before: Xu Yanji

Patentee before: Tangshan Ren Yuan Microwave Instrument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