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3855A - 用于预补偿dsl mimo***中的串话的方法、布置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补偿dsl mimo***中的串话的方法、布置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3855A
CN101563855A CNA2007800456972A CN200780045697A CN101563855A CN 101563855 A CN101563855 A CN 101563855A CN A2007800456972 A CNA2007800456972 A CN A2007800456972A CN 200780045697 A CN200780045697 A CN 200780045697A CN 101563855 A CN101563855 A CN 101563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additional data
trans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56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科泽克
M·施尼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563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3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32Reducing cross-talk, e.g. by compens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多个信道(hk,l(t))传输数据的方法、布置和装置,在此通过至少一个信道hk(t)传输附加数据d,并且通过传输附加数据d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例如被这样影响,使得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诸如串话的干扰减小。在暂停期间,附加数据d被有利地传输到在至少一个信道hk(t)的有用数据传输中。

Description

用于预补偿DSL MIMO***中的串话的方法、布置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多个信道传输数据的方法、布置(Anordnung)和装置(Einrichtung)。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电信网络中,用户越来越多地期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进而可供使用的更大带宽。这种更高的传输速率变得必要,因为通过单个的通信网络在当前和将来可以提供多个数据极度密集的应用。因此,电信网络的运营商提供需要很多带宽的应用,如到因特网的快速接入或者通过因特网的视频传输(例如I 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因特网协议电视)”)。然而,许多用户同时也要求尽可能快的并且以实时方式运行的数据传输,以便可以没有缺点地使用诸如网络电话(Voiceover IP)(VoIP-借助于因特网协议的语音传输)或者在线游戏的业务。
用于通过常规的电话网络传输这种数据量的当前方法是按照xDSL方法(例如ADSL、ADSL2、VDSL)工作的方法。在绝大多数的这种当前标准化的宽带获取方法中,基础方案是以具有恒定比特率、恒定比特错误概率和恒定发送频谱的连续传输为目标的。虽然在建立通信连接时,也就是例如在启动在用户侧设置的DSL调制解调器时,在所谓的训练阶段期间考虑信道特性而首先配置例如连接的速率、比特错误概率和延迟时间,但是在随后运行的操作中一般不会改变之前设定的参数。
因此在这种方法中,趋向于越来越多基于IP的、具有高度波动的有用数据速率(“bursty traffic(突发通信)”)的当前趋势尤其导致通过连接大部分传输的都是空数据。这意味着,即使在有用数据通信量相对低的阶段,也必须保持在开始时协定的数据速率。这通过代替有用数据而传输空的数据分组来实现,这些空的数据分组在接收器侧被未经注意地丢弃。
在诸如xDSL方法的传输方法中的问题是由近端串话和远端串话产生的干扰影响。串话与这样的事实有关,即相邻连接由于空间上的近距离而相互施加干扰影响。串话通常是在电话网中或者是在LAN的电缆布置中的传输信道的非期望相互干扰。这是相邻的导体对(Leiterpaar)的按照频率的干扰,该干扰的原因在于导电导线之间的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该问题在电话网中尤其明显,因为在电信网络中单个的用户连接导线(大多数是芯线对)通常一部分被成束地设置,或者在相同电缆束中桥接在转接单元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线路的大部分。然而,单个的用户导线也可能对自身进行干扰:因此上行信道(从用户到转接站)和下行信道(从转接站到用户)可能在用户连接导线内相互干扰。
也被称为横向衰耗或者英语称为“Near End Crosstalk”(NEXT)的近端串话是针对在电缆的终点或者起点的两个相邻芯线对之间的串扰抑制的度量。近端串话说明一个芯线对的信号在另一芯线对中感生了多大强度。近端串话是相对不取决于长度的,但是强烈地取决于频率。可以通过设计上的措施来影响NEXT值,所述措施例如是芯线对的不同绞距或者附加屏蔽。
相反,远端串话串扰涉及导线末端,也就是传输线路的末端。馈入到导线中的信号在导线末端减少了被电缆衰耗的部分。该信号在另一导线上的串扰被称为远端串话或者“Far End Crosstalk”(FEXT)。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减少在通信***内的线路上的干扰。
该任务从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出发,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8和11的布置和装置由它们所标记的特征解决。
在本发明方法的范围内,通过多个信道对数据进行传输。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方面是,通过至少一个信道传输附加数据并且通过传输附加数据来有目的性地影响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中的数据传输。因此,通过本方法可以从外部影响传输信道上的数据传输。
优选这样影响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中的数据传输,使得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中的干扰减少。通过该改进方式可以减少例如由于串话而可能在通信***中出现的干扰。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优选的改进方式中,代替空数据而传输附加数据-权利要求2。空数据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例如表示“非有用数据”。也就是说,在特定信道上没有传输有用数据的阶段中,可以在该信道上传输附加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改进方式中,附加数据在接收器中被丢弃-权利要求3。因此,这些附加数据有利地不干扰接收器。
如果按照本发明方法的另一扩展配置附加数据,使得所述附加数据由于违反了在标准中定义的预定值而遭到丢弃(权利要求4),则接收设备可以继续符合标准地工作,也就是说有利地不需要对例如终端设备的结构或者软件进行改变。
用于通过多个信道传输数据的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其它优选实施例以及布置和装置可以从其它权利要求中获悉。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在此:
图1示出通过MIMO***的近端串话和远端串话的模型,
图2示出处理链的发送侧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处理链的接收侧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用于在频域中定义MIMO***矩阵的示意图,
图5示出常规的预补偿的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在线卡(Linecard)变形方式中的跨层(Cross-Layer)MIMO预补偿的示意图,
图7示出在骨干(Backbone)变形方式中的跨层MIMO预补偿的示意图,
图8示出说明用于强迫丢弃以太网帧的措施的表格,以及
图9示出对没有报头和起始帧分界符(Start-Frame-Delimiter)的以太网帧的示意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减少串扰干扰的影响的第一种可能性是根据需要接通数据传输或者单独地修改频谱。换句话说,可以在那些在特定时刻不传输有用数据的线路上有限地或者甚至完全地调整数据传输。然而,如上所述,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意地不被执行,一方面是为了(如上面提到的)能够继续连续地使用所协定的数据速率,然而附加地,也为了保证作用于其他用户的干扰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和频谱上的白度。
不考虑有用数据通信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性,还可能通过对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用户端设备)的开或关在用户侧给出不可避免的非稳定性。虽然从网络运营商方面建议用户在任何时候都使CPE接通,然而许多用户只因为耗电就更经常地关闭他们的CPE。
在图1中示出与xDSL宽带连接技术相关联的近端串话和远端串话的模型。在图1中是用于总的线路基础结构的“环路设备模型(Loopplant model)”,该总的线路基础结构位于集合体(Aggregation)和用户之间,所述用户包括主电缆分配器、可能存在的电缆分线器和全部(非期望的)串话关系。尤其有利的是,将通向用户(=CPE=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用户端设备)的下行方向和通向总局(Amt)(=CO=central office,中央站)的上行方向作为分开的虚拟端口来建模,因为传输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并且在此也可能出现交替的干扰。
通过脉冲响应hk,l(t)来确定线性、时不变的MIMO***(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具有多个输入量和输出量的***)(*代表卷积):
y k ( t ) = Σ l = 0 2 N ( h k , l * x l ) ( t ) 等式(1)
在此,对角分量hk,k对应于期望的传输信道(也就是所谓的线路脉冲响应),非对角元素hk,l(t),k≠l表征在具有下标k的虚拟端口和具有下标l的端口之间的非期望串话。一个真实的端口相应地由两个虚拟端口组成,一个虚拟端口针对上行方向而另一个虚拟端口针对下行方向。因此尤其是,即使所谓的SELFT-NEXT(near-end crosstalk zwischenUpstream und Downstream desselben physikalischen Ports,在相同物理端口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之间的近端串话)也可以通过紧(kompakt)数学模型获得。
对于下面的观察,如在图2中见到的,在端口k的发送器中执行对处理链的分解。具体讲,将处理链分解成:
(i)抽象的比特调制器(L1_A_t),该比特调制器将比特向量
Figure A20078004569700072
映射成复数值的QAM系数Xn,k(m)(QAM:Quadraturamplitudenmodulation,正交幅值调制),和
(ii)用L1_B_t表示的段,在该段中合并了借助IFFT的发送信号成型、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的添加以及数模转换(D/A转换)。(所谓的“循环前缀”是在OFDM符号开头的一个符号的末尾部分的循环-OFDM表示“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总体上,在图2中示出的方框图的输出端给出模拟的发送信号x(t)。其中,m表示载波频率索引(index),n表示DMT符号时钟形式的时间下标。DMT表示离散多音调传输(discrete multitone transmission),这例如是在ADSL中所使用的调制方法。
图3示出针对接收侧的二重分解。其中y(t)代表模拟的接收信号,Yn,k(m)代表已判断的复数QAM接收符号,并且
Figure A20078004569700081
代表通过解码得出的比特向量。
在DMT/OFDM符号的帧同步和循环前缀足够长的前提下,将根据等式(1)的时间连续的卷积如下转换成复数QAM系数的乘法:
Y n , k ( m ) = Σ l = 0 2 N H k , l ( m ) X n , l ( m ) 等式(2)
在此,Xn,l(m)代表发送符号的QAM系数,Yn,k(m)是在判断之前相应的复数接收符号(l是端口下标,m是载波频率索引,n是以DMT符号时钟形式的时间下标)。假设信道是时不变的,这是因为不存在对时间索引的依赖性。Hk,l(m)基本上对应于信道脉冲响应的傅立叶变换的扫描值,所述扫描值是在多载波调制的载波栅格内(im Raster)进行扫描的。需要强调的是,Hk,l(m)不仅包含传输信道的物理步骤,而且也包含发送调制解调器的处理链的IFFT级以及增加循环前缀(Add-Cyclic-Prefix)级,和接收调制解调器的处理链的跳过循环前缀(Skip-Cyclic-Prefix)级以及FFT级。对此,在图4中给出模型。
在当前的通信网络中,经常使用所谓的MIMO预补偿。该MIMO预补偿通过如下地建立QAM发送符号的线性组合以达到在发送侧对串话进行预补偿的目的:
X ~ n , k = Σ l = 0 2 N - 1 P k , l ( m ) X n , l ( m ) 等式(3)
对此,
Figure A20078004569700084
代表经过调制的发送符号(在此k是端口下标,m是载波频率索引,n是时间下标)。预补偿矩阵Pk,l(m)基本上通过对每个载波索引m的MIMO信道矩阵求逆来形成:
Pk,l(m)=(Hk,l )-1(m)         等式(4)
等式(3)相应地示出,有意地将所有其它端口的发送信号相位正确地混合用于第k个端口的发送信号,从而这些发送信号直到接收器都与串话信号破坏性地相互叠加,并且因此被消除了。因为该预补偿修改了所发送的频谱功率密度,所以可能除了等式(4)中的线性变形(Modifikation)之外也需要(简单的)非线性干涉。
例如可以用合适的模运算在(根据QAM调制度和QAM星座进行的)发送时保证不超过每个载波所允许的发送功率。这种措施例如在“G.Ginis,J.M.Cioffi,Vectored Transmission for Digital SubscriberLine Systems,IEEE JSAC special issue on twisted-pairtransmission,Vol.20,Issue 5,pp.1085-1104,June 2002”和“G.
Figure A20078004569700091
,W.Henkel,MIMO Systems in the subscriber-linenetwork,5th International OFDM Workshop 2000,Hamburg”中有所描述,并因此在此不再进一步从数学方面阐述。然而,在这里需要说明,发送侧的模运算也导致接收侧的模运算(Modulo-Operation),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不对用户终端设备的硬件升级的情况下不能被执行。
如果MIMO信道矩阵是强对角占优的(这在xDSL始终是这种情况,然而在诸如WIMAX的无线应用中却不是这样),则可以通过模运算来放弃这样的非线性功率调节。
图5在示意性的方框图中示出这种MIMO预补偿的原理图。在此,该预补偿的前提条件是MIMO信道矩阵Hk,l(m)是已知的,即必须在实际的数据传输之前例如通过合适的识别算法确定该矩阵。
即使上述说明是特别为DMT类型的多载波调制***制定的,该基本原理也可以用于任意的基于FFT的调制方法:只有块L1_A和L1_B的内容会分别发生变化。
如已经在上面表明的,MIMO信号处理通常严格地与在通信技术中常用的层模型的更高层分隔开,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有用数据通信量的情况下,数据处理也连续地继续进行。如果以在具有平均使用情况的宽带用户处的目前普遍的1∶50的集合因子(Aggretionsfaktor)为前提,则相应地针对IP传输,比特透明的传输信道最多只有1/50真正用于有用数据。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利用并克服了该技术上的缺点。对此的想法是,将IP业务(层3-L3)的统计复用连续地引入到物理层(L1)中,从而例如发送侧在L3上的“缄默(Schweigen)”也与发送侧在L1上的近似“缄默”相对应,以及在L3上的传输或所谓的“广播(Broadcast)”也与L1上的物理广播相对应。此外,代替空单元(例如ATM空闲信元(Idle Cell)、以太网空帧),也可以发送MIMO优化的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由直接的接收器丢弃,但是对于横向信道(Querkanal)来说在物理上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训练阶段)。该方案被称为“跨层调制(Cross-Layer Modulation)”。
形式上,待传输的比特序列由至少在IP会话中固定的帧信息以及有效载荷比特向量
Figure A20078004569700101
组成,该帧信息在下面通过比特模式向量描述。如果将帧信息和有用信息分开的掩模(Maske)用B0描述,则有:
b k → ( n ) = b 0 → ( n ) ⊕ ( B 0 ⊗ d k → ( n ) ) 等式(5)
在此
Figure A20078004569700104
代表二进制的“和”逻辑运算(等式(2)乘法)而
Figure A20078004569700105
代表二进制的XOR(异或)逻辑运算(等式(2)加法)。如果处理块L1_A_t如下分解成编码块和QAM映射器(QAM-mapper)
M ( b k → ( n ) ) = Q ( C ( b k → ( n ) ) ) , 等式(6)
则由于扰频器(Scrambler)、交织器(Interleaver)、里德所罗门编码器(Reed-Solomon-Coder)的等式(2)线性,有下面的叠加定理:
C ( b k → ( n ) ) = C ( b 0 → ( n ) ) ⊕ C ( B 0 ⊗ d k → ( n ) ) 等式(7)
也就是说,原则上可以将附加位和数据位分开编码,然后将这些附加位和数据位通过简单的XOR运算相互连接,以用于计算总比特模式(Gesamtbitmuster)的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跨层想法(Cross-Layer-Idee)”的数学转换要求,找到如下比特模式的期望的复数发送符号该比特模式借助于调制映射实现了具有有效QAM发送符号的期望符号向量
Figure A20078004569700109
的最优近似。在此,
Figure A200780045697001010
通常不是允许的QAM发送符号,例如可以要求 X → d = 0 → (如果这涉及到发送功率的最大下降的话)。因此,不可能涉及通常的对非线性M()运算的逆,而是涉及下面的二进制优化问题:
d → opt = arg min d → | | M ( b 0 → ⊕ ( B 0 ⊗ d → ) ) - X d → | | 等式(8)
在此,向量范数是所有载波关于复数值向量之间的复数差值的绝对值之和
| | X → 1 - X → 2 | | def = Σ m | X 1 ( m ) - X 2 ( m ) | 等式(9)
由于M()运算的非线性,可以用很大的肯定性来排除该二进制向量优化问题的一种简单解决方案。因此,提出例如在下面说明的半启发式的周围搜索方法(semi-heuristische Umgebungssuchmethode)以用于近似地解开等式(8):
在此在第一步骤中,用期望符号的(相对小的)欧几里德距离q来搜索确定数量的所谓的“候选符号向量”:
&Omega; = { X &RightArrow; &Element; Q | | | X &RightArrow; - X d &RightArrow; | | < q } 等式(10)
然后,在第二步骤中,为QAM候选符号向量Ω的集合计算“候选比特模式”Ψ的对应集合:
&Psi; = { b &RightArrow; = M - 1 ( X &RightArrow; ) , X &RightArrow; &Element; &Omega; } 等式(11)
接着在第三步骤中,在候选比特模式Ψ的集合中一直搜索,直到找到编码信息和附加信息意义下的有效比特模式:
d &RightArrow; ~ = B 0 &CircleTimes; d &RightArrow; ~ , b 0 &RightArrow; &CirclePlus; ( B 0 &CircleTimes; d &RightArrow; ~ ) &Element; &Psi; 等式(12)
如果根据等式(12)的搜索不成功,则将距离q变大,并重新从步骤1开始。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复杂性完全决定性地取决于处理块L1_A_t以及L1_A_r的复杂性。如果这些块包含例如里德所罗门解码器(Reed-Solomon-Decoder),则必须在上面的迭代过程的第三步骤中执行多次的里德所罗门解码,这意味着巨大的计算开销。在基于DMT的xDSL方法中配置L1_A_t块。例如在这里应该接通尽可能简单的配置(即例如切断里德所罗门,切断具有最小深度的交织器、音调指令***),由此明显简化上述迭代过程。
另一个发明想法是将上述跨层调制嵌入到现有的接入网络或者存取***(Access System)中。
图6示出将跨层调制用于MIMO预补偿的示例性应用:在此与常规的MIMO预补偿(图5)相比,特定于MIMO的处理例如从调制解调器芯片组转移给第2层开关的网络处理器。对此在处理器技术方面没有根本性的问题,因为所有运算都只源于二进制运算或者表格查找(TableLookup)。
各个端口经过修改的比特向量用
Figure A20078004569700121
表示;这些向量的总比特率(Summenbitrate)通常是来自网络骨干的比特率。
在这里,第3层有效载荷形式上用
Figure A20078004569700122
表示。所输入的数据如通常那样首先在特定于端口的缓冲区中进行缓存。然而,在经过缓冲区的处理之后,尤其是不将“无意义的”随机数据转发给第1层,而是根据前述程序来确定相应地有助于对其它活跃端口上的串话进行预补偿的那个二进制向量。在常见的集合因子的情况下,可以假定只有几个端口是同时活跃的,并且在缓冲读取情况下只通过考虑MIMO矩阵结构就能够实现在虚拟的束组(Bündelgrupp)中的统计时间复用。也就是说,在相互干扰的端口构成的组中,总是只有一个端口执行有用数据传输,而其它端口通过跨层调制实际上“缄默”或者向活跃的端口发送相位正确的补偿信号。对于首先出现在xDSL方法中的强对角占优的MIMO***,第一模拟似乎指出,发送相位正确的补偿信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由于横向信道的强烈衰减而不能给出值得重视的性能收益。
应该注意,可替换上述示意图,也可以例如在第3层(处理路由器)的水平上执行MIMO预补偿预处理(参见图7),只要a)仍存在骨干的带宽预留以及b)给出第2层开关的确定的和已知的封装策略(Encapsulation-Strategie)。
因此根据本发明,为了通过多个信道传输数据,通过至少一个信道传输附加数据。通过传输这些附加数据,有利地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中的传输。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通过传输附加数据影响例如有用数据在其它信道上的传输,使得在其它信道中的干扰减少,而同样可以想到,通过传输附加数据可以例如加强其它信道上的有用数据。
此外应该注意,通常用初始化阶段来启动基于DMT的调制解调器的连接建立,在该初始化阶段中发送尤其用于识别信道的标准化的测试信号。对于识别MIMO信道矩阵来说,常规的初始化阶段自然是不够的,因为该标准化方法的意图不在于同时观察多于一个的端口。
因此可以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有利地在发送用于识别MIMO信道的测试信号(所谓的导航信号)时在实际的数据传输阶段期间应用等式(5)-(8)中描述的方案。尤其在新接通端口k的情况下,端口1可以有助于识别MIMO系数hk,l:端口1的预定义空数据可以注册在端口k中并且因此使得可以识别MIMO系数hk,l。如果没有这种措施,则必须在第一次接通新用户时重新初始化所有可能产生串话的并且已经导通的端口。
下面阐述一种没有升级CPE的跨层调制的特殊以太网变型。该实施例具有的优点是,由此也可以在使用常规的用户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在该例中,补偿以太网帧只通过xDSL线路(Strecke)传输。接着在接收器中必须丢弃这些补偿帧,因为在终端设备中不能实施该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因此必须找出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强迫丢弃这些帧和/或阻止对这些帧的转发。为此,必须在至少一个高于物理层的层中有目的性地违反一个或者多个与所涉及层中的帧/分组的有效性相关的那些判据。在根据图8的表格中,举出几个这种涉及第2层(在以太网方法中)的例子。
从表格可以看出,各个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在接收器侧(例如CPE)上的设备的工作类型。如果在接收器侧上的设备作为路由器工作,则第2层(即以太网)在那里被终止。因此,按照所有根据标准要求的判据来检验所接收的以太网帧的有效性。相反,在网桥(Netzwerkbruecke)中,只检验所谓的“帧检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然后转发这些帧而不检查这些帧的内容。
详细地,可以例如执行下面的方法:
方法1用强迫丢弃以太网帧来工作。在此,如果以太网帧被识别为无效的,则接收器丢弃这些以太网帧。例如可以有意地传输关于帧的错误的帧检验序列,然而这可能要求对xDSL收发器模块的硬件进行改变。因此,实施是比较费事的。
实施更简单的例如是已经在MAC客户端对以太网帧进行操作的方法。如在图9中看到的那样,MAC客户端(例如网络处理器)在DSLAM线卡上或者在CPE中向xDSL收发器模块提供从目标地址到包括“MAC客户端数据”字段的以太网帧。下面的方法通过在MAC客户端操作的以太网帧来实现。
方法2也使用对以太网帧的强迫丢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长度/类型字段中录入不支持的或者非已知的类型(以太类型),如果帧的长度故意超过帧的最大可允许长度(参见【IEEE8023】)或者如果虽然长度/类型字段中的值是长度说明(即如果该值小于0x600)但是例如故意地设置为不准确的值,则接收器丢弃该帧。然而,必须为此这样配置接收器(DSLAM/CPE),使得该接收器检验以太类型或帧长度。在许多配置中(例如在几个网桥的情况下),没有经过第2层的检验就将以太网帧立即转发到网络中。在只在下行方向上传输补偿帧时(即从DSLAM到CPE),该方法也可以在下面的情况下使用:如果CPE没有执行检验,也就是如果容忍补偿帧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或者路由器处才被丢弃。
在使用方法1和2时,使用哪种目标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是不重要的。
在第三种示例性方法中,阻止了对相应以太网帧的转发。在此必须保证,将DSLAM的补偿以太网帧准确地发送给CPE并且将CPE的帧准确地发送给DSLAM(在上行方向上工作的情况下)。非已知的MAC目标地址导致以太网帧被转发给(所谓的“Flooding(涌入)”)所有其它的网络元件。然而,所寻找的MAC目标地址直到CPE在网络中登录时才对CPE和DSLAM分别已知。直到该时刻才在DSLAM中已知CPE的MAC地址并在CPE中已知DSLAM的MAC地址。为了使跨层调制也可以在CPE和DSLAM之间仍然没有定期交换以太网帧时使用,必须使用广播MAC目标地址或多点传送MAC目标地址。然而,如果将DSLAM或CPE作为网桥来配置,也将发送给广播/多点传送地址的帧转发。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根据【IEEE8023】,附录43B的慢速协议多点传送地址(Slow ProtocolsMulticast Adresse)提供了补救办法。发送给这种慢速协议多点传送地址的以太网帧根据定义不被转发。
在使用慢速协议多点传送地址的情况下,方法4用强迫丢弃帧来工作。在使用慢速协议多点传送地址的情况下,可以将补偿以太网帧作为慢速协议的帧来给出。这通过使用在该帧的长度/类型字段中的慢速协议类型值(参加【IEEE8023】,附录43B)来实现。紧跟在长度/类型字段后的表示所使用的慢速协议的协议子类型标识符在此可以被设置为非允许的值,以便于强迫丢弃。根据【IEEE8023】,表43B-3,对此合适的值是0以及11到255。具有无效或者非允许的协议子类型标识符的帧被接收器丢弃。

Claims (13)

1.一种通过多个信道(hN(t))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至少一个信道(hk(t))传输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1
并且通过传输所述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2
有目的性地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使得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干扰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将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3
代替空数据进行传输。
4.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附加数据在接收器处被丢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配置所述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5
使得所述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6
由于违反了标准中定义的预定值而被丢弃。
6.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根据xDSL方法进行数据的传输。
7.根据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根据以太网标准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或由于违反了标准IEEE8023的预定值而丢弃附加数据
8.一种用于通过多个信道(hN(t))进行数据传输的布置,其特征是,
存在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信道(hk(t))传输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8
的传输装置,其中配置所述传输装置,使得通过传输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9
有目的性地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置,其特征是,
配置所述传输装置,使得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而导致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干扰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布置,其特征是,
配置所述传输装置,使得将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10
代替空数据进行传输。
11.一种用于通过多个信道(hN(t))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是,
存在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信道(hk(t))传输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2C11
的传输装置,其中配置所述传输装置,使得通过传输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3C1
有目的性地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
配置所述传输装置,使得影响数据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传输而导致在至少一个其它信道(hN(t),N≠k)中的干扰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
配置所述传输装置,使得将附加数据
Figure A2007800456970003C2
代替空数据进行传输。
CNA2007800456972A 2006-10-31 2007-10-22 用于预补偿dsl mimo***中的串话的方法、布置和装置 Pending CN101563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51435.1 2006-10-31
DE102006051435A DE102006051435B4 (de) 2006-10-31 2006-10-31 Verfahren, Anordnung und Ein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über mehrere Kanä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3855A true CN101563855A (zh) 2009-10-21

Family

ID=3896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456972A Pending CN101563855A (zh) 2006-10-31 2007-10-22 用于预补偿dsl mimo***中的串话的方法、布置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11637B2 (zh)
EP (1) EP2087608B1 (zh)
CN (1) CN101563855A (zh)
AT (1) ATE523971T1 (zh)
DE (1) DE102006051435B4 (zh)
ES (1) ES2373125T3 (zh)
WO (1) WO20080529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186A (zh) * 2011-02-16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数字用户线路信道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36476B1 (en) * 2008-06-20 2018-12-19 ADTRAN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EP2151965B1 (en) * 2008-08-07 2018-01-17 ADTRAN GmbH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US9350419B2 (en) 2012-11-28 2016-05-24 Broadcom Corporation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s of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LC) devices
US9473240B2 (en) * 2014-03-14 2016-10-1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wisted pair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1284B1 (en) * 1999-06-14 2002-04-30 T. Bogomolny Method of and device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DE69915082D1 (de) * 1999-12-14 2004-04-01 St Microelectronics Nv DSL-Übertragungsystem mit Fernnebensprechkompensation
US7164764B2 (en) * 2002-11-07 2007-01-16 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e crosstalk mitigation
US7002897B2 (en) * 2003-04-28 2006-02-21 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ple chann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04105287A2 (en) 2003-05-16 2004-12-02 Solarflar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qualization and crosstalk mitigation
US7623605B2 (en) * 2005-08-15 2009-11-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nterference canceling matched filter (ICMF)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611571B (zh) * 2006-12-07 2013-04-03 米索尼莫奇获取有限公司 时隙和信道分配***和方法
US8369426B2 (en) * 2007-05-04 2013-02-05 Ikanos Communications, Inc. Reducing the effect of noise in a multi-channel telecommunication receiver
US8116408B2 (en) * 2007-06-15 2012-02-14 Broadcom Corporation Gain control for reduced interframe spacing (RIFS)
EP2271021B1 (en) * 2009-06-24 2012-01-04 Alcatel Lucent Joint signal processing across a plurarity of line termination cards
US8600039B2 (en) * 2009-08-24 2013-12-03 Leanic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low complexity adaptive ECHO and NEXT cancell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186A (zh) * 2011-02-16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绑定数字用户线路信道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52904A1 (de) 2008-05-08
DE102006051435B4 (de) 2009-07-30
ATE523971T1 (de) 2011-09-15
DE102006051435A1 (de) 2008-05-08
EP2087608A1 (de) 2009-08-12
US20100046649A1 (en) 2010-02-25
US8111637B2 (en) 2012-02-07
EP2087608B1 (de) 2011-09-07
ES2373125T3 (es) 2012-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3278B2 (en) Reducing the feedback overhead during crosstalk precoder initialization
JP3679722B2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チャネルのための増強されたビットローディング
KR100722810B1 (ko) 전기 통신망을 통한 디지털 포인트 투 멀티포인트 데이터전송 시스템
US73560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ation of channel capacity in multi-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spectrum management techniques
CN102404089B (zh)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的帧结构
CN101345552A (zh) 基于数字用户线的功率优化方法、***及设备
CN101563855A (zh) 用于预补偿dsl mimo***中的串话的方法、布置和装置
US20040240464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to reduce bit error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DE69937192T2 (de) Verfahren für zeitliche abstimmung in einem mehrträger-übertragungssystem (dmt)
CN101765983A (zh) 处理信道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通信***
CN1933522B (zh) 一种dsl信号传输***及方法
US20020061059A1 (en) Scheme for the initialization of ADSL modems
US64566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frequency diversity by use of multiple images
Strobel Channel Modeling and Physical Layer Optimization in Copper Line Networks
US6175316B1 (en) Bin-to-bin differential en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discrete multi-tone transmission system
CN2705953Y (zh) 低压电力线数据通信***
CN100521568C (zh) 低压电力线数据通信***和方法
AU3535699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rete multitone communication
Vermillion End-to-end DSL Architectures
CN101743720A (zh)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包含该设备的通信***
US729560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 exchange reference impact (VERI) for use in mixed spectrum management in DSL
US71907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transmit windowing in ADSL+networks
bay Chapter Fernando Ramirez-Mireles, Ph. D. Senior Systems Engineer Ikanos Communications
CA2353739A1 (en) An improved scheme for the initialization of adsl mod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