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0222B - 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0222B
CN101520222B CN2008100983888A CN200810098388A CN101520222B CN 101520222 B CN101520222 B CN 101520222B CN 2008100983888 A CN2008100983888 A CN 2008100983888A CN 200810098388 A CN200810098388 A CN 200810098388A CN 101520222 B CN101520222 B CN 101520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air conditioner
wind direction
exhaus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83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0222A (zh
Inventor
朴相培
宋惠映
朴来贤
金世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0800239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8753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394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90113628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20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0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0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02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包括:运转阶段,当通过空调机的操作部输入运转指令时,使排出口单元上升,并以打开模式驱动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其中该排出口单元被配置成可通过形成在本体上部的开口部升降,该左侧面板被配置成可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左侧上的左侧空气吸入部和左侧空气排出部,该右侧面板被配置成可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右侧上的右侧空气吸入部和右侧空气排出部;停止阶段,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停止指令时,使在上述运转阶段中上升的上述排出口单元下降,并以关闭模式驱动在上述运转阶段中以打开模式被驱动的上述左、右面板。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在空调机运转时可使调和空气有效地到达离空调机远的距离,且在空调机停止时提高美观。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的运转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运转排出口单元和左右面板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中排出口单元能够升降地配置在空调机的上部,左右面板配置在空调机的左、右侧以开闭空气吸入部以及空气排出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空调机为了给用户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利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剂的冷冻循环,对室内进行制冷供暖或净化空气,并大致分为分离型和一体型。
虽然上述的分离型和一体型在功能上相同,但是分离型是在室内侧设置冷却/散热功能的室内机且在室外侧设置散热/冷却及压缩功能的室外机,并将相互分离的两个装置之间通过制冷剂配管来连接的,一体型是将冷却散热功能一体化而在住宅的墙壁上打孔或在窗户上吊挂装置而直接设置的。
以往的空调机在机壳的前面部下部开口形成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口,在机壳的前面部上部开口形成空气排出口,而且可旋转地设有调节通过空气排出口的空气的风向的风向调节构件。
另一方面,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10-2005-0025476号中公开有如上所述的能够调节排出空气的风向的空调机。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10-2005-0025476号中公开的空调机中,在机壳的前方配置开口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前面板,且调节通过空气排出口的空气的风向的风向调节构件被前面板可旋转地支承,在空调机的内部被调和的空气通过前面板并被风向调节构件引导。
但是,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10-2005-0025476号中公开的空调机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空气排出口的高度被固定,因此无法降低其整个的高度,并且空气排出口常时打开,从而空调机的前面上部的美观下降,而且灰尘等容易通过空气排出口侵入到空调机的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调机运转时使调和的空气到达离空调机远的距离,且在空调机停止时提高美观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调和空气以强力地到达至远距离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调节调和空气的风向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包括:运转阶段,当通过空调机的操作部输入运转指令时,使排出口单元上升,并以打开模式驱动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其中该排出口单元被配置成可通过形成在本体上部的开口部升降,该左侧面板被配置成可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左侧上的左侧空气吸入部和左侧空气排出部,该右侧面板被配置成可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右侧上的右侧空气吸入部和右侧空气排出部;停止阶段,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停止指令时,使在上述运转阶段中上升的上述排出口单元下降,并以关闭模式驱动在上述运转阶段中以打开模式被驱动的上述左、右面板。
上述运转阶段中,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远距离送风模式时,以关闭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和右侧排出叶片,该左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左侧空气排出部和左侧面板之间,该右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右侧空气排出部和右侧面板之间。
上述运转阶段中,在上述空调机为制冷运转且输入上述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下,使可上下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上倾斜地旋转之后进行固定。
上述运转阶段中,在上述空调机为供暖运转且输入上述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下,使可上下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下倾斜地旋转之后进行固定。
上述运转阶段中,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快速模式时,以摆动模式控制上述左侧排出叶片和右侧排出叶片。
上述运转阶段中,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单独净化运转模式时,以关闭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和右侧排出叶片,该左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左侧空气排出部和左侧面板之间,该右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右侧空气排出部和右侧面板之间。
上述运转阶段中,在输入上述单独净化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使可上下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上倾斜地旋转之后进行固定。
上述运转阶段中,在输入上述单独净化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若设置在空调机上的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高,则使排出口单元上升,且使上述排出口单元的上升高度变高;若上述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低,则使排出口单元上升,且使上述排出口单元的上升高度比上述污染度高的情况低。
上述运转阶段中,在输入上述单独净化运转的情况下,若上述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高,则控制鼓风机,且使设置在上述本体上的上述鼓风机的转速变高;若上述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低,则控制鼓风机,且使上述鼓风机的转速比上述污染度高的情况低。
上述运转阶段中,使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风向调节构件旋转到初始位置之后,旋转到中央位置,并进行固定。
上述停止阶段中,使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风向调节构件旋转到初始位置之后,旋转到中央位置,并进行固定。
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在空调机的运转时,排出口单元在比本体更高的位置上排出调和空气,因此,能够使调和空气的最大排出距离变长,并且在空调机停止时,形成在本体上的空气吸入部、空气排出口和排出口单元全部被隐藏,从而具有提高美观,并防止异物等的侵入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远距离排出模式时,形成在本体上的左侧空气排出部和右侧空气排出部全部被关闭,而使调和空气集中到排出口单元中,因此,具有通过排出口单元的调和空气更强有力地向远处排出的优点,并且具有即使空调机要调和的室内空间大,也能够迅速地进行调和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单独净化运转时,设置于排出口单元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上倾斜方向旋转后被固定,且调和空气被引导向排出口单元的前方上侧而排出,因此具有使净化空气的最大排出距离增大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单独净化运转时,当室内污染度高时,使排出口单元的上升高度变高或使鼓风机的风扇转速变快,从而具有使室内迅速净化的优点,且当室内污染度低时,使排出口单元的上升高度变低或使鼓风机的风扇转速变慢,从而具有使从本体内部向外部传递的噪音最小化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制冷运转且为远距离排出模式时,设置于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上倾斜方向旋转后被固定,而使冷气在比本体更高的位置上朝向排出口单元的前方上侧排出,因此冷气到达本体和远距离处的同时以淋浴形式降落,由此具有使离本体较远的空间迅速地制冷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供暖运转且为远距离排出模式时,设置于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下倾斜方向旋转后被固定,而使暖气在比本体更高的位置上朝向排出口单元的前方下侧排出,因此暖气到达本体和远距离处的同时上升,由此具有使离本体较远的空间迅速地变暖的优点。
本发明中,在空调机的运转或停止时,设置于排出口单元上的风向调节构件向初始位置旋转而固定机构上的原点,因此具有能够使风向调节构件的旋转角误差的产生最小化,且能够持续地精确地控制风向的优点。
本发明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参照以下的附图,而变得更易于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停止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散排出模式时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集中排出模式时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下部横向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散排出模式时的上部横向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集中排出模式时的上部横向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停止时的上部横向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为下降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为上升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顺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为制冷运转且为远距离送风模式或空气净化模式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为供暖运转且为远距离送风模式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有能够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停止时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散排出模式时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集中排出模式时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下部横向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分散排出模式时的上部横向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集中排出模式时的上部横向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运转停止时的上部横向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在本体2上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空气吸入部4、6,并且还形成有排出在本体2内部被加热、冷却或者净化等被调和的空气的空气排出部8、10。
本体2可适用于立式空调机、挂式空调机或吊顶式空调机等的任意一种情况,下面以立式空调机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本体2中,在下部形成有空气吸入部4、6,且在上部形成有空气排出部8、10,从而具有通过其下部吸入空气,并在其内部被调和后排出的流路,并包括底座12、机壳20、下部面板30、40、以及上部面板50。
底座12形成本体2的底面部外观,并支承机壳20和下部面板30、40,而且在周围形成有越往下侧越变宽的倾斜部14。
机壳20形成本体2的后方部外观,并且由后板部22、左板部24和右板部26构成,而且机壳20被设置成位于底座12的后方部上侧。
机壳20可以以左板部24以及右板部26与后板部22相垂直的方式弯曲,当然也可以以越往前方其距离越远的方向相对后板部22倾斜的方式弯曲。
下部面板30、40由构成左侧空气吸入部4的左侧下部面板30、和构成右侧空气吸入部6的右侧下部面板40构成。
左侧下部面板30设置在机壳20的左板部24的下部前方位置,即底座12的前方部左侧上面,左侧空气吸入口31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或者沿左侧前方方向开口形成,并且在左侧下部面板30上设有安装左侧过滤器32的左侧过滤器罩34。
右侧下部面板40设置在机壳20的右板部26的下部前方位置,即底座12的前方部右侧上面,右侧空气吸入口41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或者沿右侧前方方向开口形成,并且在右侧下部面板40上设有安装右侧过滤器42的右侧过滤器罩44。
左侧下部面板30和右侧下部面板40在下部形成有贯通后述的面板驱动机构160的连杆贯通部38、48,其如图4所示地以槽部、孔部或阶梯形状形成。
上部面板50配置在机壳20的前方上部,且在左侧形成有左侧空气排出部8,在右侧形成有右侧空气排出部10,并大致由前板部52和左侧板部53和右侧板部54构成。
左侧空气排出部8,在前板部52和左侧板部53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前板部52以及左侧板部53倾斜的左侧倾斜部55,并在左侧倾斜部55上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左侧空气排出口56,或者沿左侧前方方向的倾斜方向开口形成左侧空气排出口56。
左侧空气排出部8为了形成左侧空间部S1,左侧倾斜部55向本体2的内侧方向凹陷,并相对于前板部52以及左侧板部53倾斜地形成,在后述的左侧面板90关闭时,在左侧面板90上突出地具备的左侧排出引导部92,尤其是后述的左侧排出叶片94等***并容纳在该左侧空间部S1中。
右侧空气排出部10在前板部52和右侧板部54之间形成相对于前板部52以及右侧板部54倾斜的右侧倾斜部57,在右侧倾斜部57上沿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或沿右侧前方方向开口形成右侧空气排出口58。
右侧空气排出部10为了形成右侧空间部S2,右侧倾斜部57向本体2的内侧方向凹陷,并相对于前板部52以及右侧板部54倾斜地形成,在后述的右侧面板100关闭时,在右侧面板100上突出地具备的右侧排出引导部102,尤其是后述的右侧排出叶片104等***并容纳在该右侧空间部S2中。
在本体2的上部面板50的前方设有前面盖60。
在此,前面盖60以遮蔽上部面板50的前方的方式被设置,且整体上形成为四角板体形状,并左侧的一部分62遮蔽左侧空间部S1的前方,右侧的一部分64遮蔽右侧空间部S2的前方。
前面盖60起到使通过左侧空气排出口56和右侧空气排出口58的空气不向前方方向直行,而向左侧叶片90和右侧叶片100引导的一种空气导向件的作用,并且上述前面盖60还起到一种遮蔽部件的作用,即,当左侧面板90以及右侧面板100位于关闭位置时,以从前方看不到左侧排出引导部92和右侧排出引导部102的方式进行遮挡。
另一方面,本体2可以被设置成前面盖60只覆盖上部面板50的前方,也可以前面盖60不仅覆盖上部面板50的前方,而且一起覆盖左、右、下部面板30、40之间的前方以及左、右、下部面板30、40的前方,下面,对前面盖60只覆盖上部面板50的前方的情况进行说明。
而且,前面面板70以左、右、中的一侧为中心可旋转地连接在本体2的前方。
前面面板70形成空调机的前面侧外观,且可以固定安装在底座12、左侧下部面板30、右侧下部面板40以及上部面板50中的至少一个上,当然也可以可旋转地连接在底座12、左侧下部面板30、右侧下部面板40以及上部面板50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开闭左侧下部面板30和右侧下部面板40之间的空间。
下面,对前面面板70可旋转地连接在底座12、左侧下部面板30、右侧下部面板40以及上部面板50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开闭上部面板50、前面盖60的上端以及底座12的前面部之间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此,前面面板70由以关闭时为基准位于内、外或前、后的多个构件71、72相互结合而成的多重结构构成,且包括:外侧构件71,其形成空调机的前面侧的外观,并以本体2为基准位于外侧;内侧构件72,其位于内侧并可旋转地连接在本体2的前方部;支架73,其结合外侧构件71和内侧构件72。
在内侧构件72上形成至少一个开口孔,在开口孔或开口孔的后方的位置设有通过外侧构件71显示空调机的运转信息的显示器74。
而且,在本体2的内部具有:鼓风机,其产生鼓风力,使得向本体2的内部吸入室内空气之后,向本体2的外部排出;热交换器75,其使从鼓风机送出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鼓风机310设置在本体2的内侧下部,并吸入其前方或后方的空气并向上侧送风的离心鼓风机,且包括:风扇马达76,其旋转轴向前后方向突出地被设置;鼓风风扇77,其连接在风扇马达76的旋转轴上;风扇护罩78,其包围鼓风风扇77以及风扇马达76,并在前面或后面中的一个面上形成有开口部,且在上部形成有排出口;孔板79,其配置在风扇护罩78的开口部上。
热交换器75设置在鼓风机,尤其是风扇护罩78的上侧。
另一方面,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机由如下结构构成,即,排出口单元80在本体2的内侧上部上升到本体2之上,并在本体2之上下降到本体2的内侧上部。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为下降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为上升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本体2具有其上面整体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开口面,或者在其上面形成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开口部,排出口单元80通过本体2的开口面或者开口部被上下驱动。
排出口单元80,在前、后、左、右的四个周围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开口形成空气排出口81,底面开口形成以便与本体2相通,且在内部形成连接开口的底面和空气排出口81的空气流路。
在本体2上设有引导排出口单元80的升降的升降导向件82,排出口单元80被升降导向件82升降引导,而上升到升降导向件82的上侧位置,从而使空气排出口81或开放/露出,或者下降到升降导向件82的内部,从而覆盖升降导向件82的上面,即本体2的上面,密闭/隐蔽空气排出口81。
在此,升降导向件82被设置成位于机壳20和上部面板50之间的空间中的上部。
如图4所示,在升降导向件82上沿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引导槽部83,该引导槽部83在排出口单元80的升降动作时沿着后述的固定齿轮87被引导。
升降导向件82设置在机壳20和上部面板52之间的空间中的上部,在升降导向件82上设有上部装饰构件84,该上部装饰构件84遮掩升降导向件82中的向机壳20和上部面板52之间的上侧突出的部分。
另一方面,排出口单元80通过升降机构85进行升降动作,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85包括:升降马达86;动力传递部87、88,其连接在升降马达86上,并随着升降马达86的驱动,使排出口单元80进行升降动作。
排出口单元80中,升降马达86安装在排出口单元80上,动力传递部固定配备在本体2的上部,尤其是升降导向件82上,而且排出口单元80包括:固定齿轮87,其由沿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的齿条构成;移动齿轮88,其设置在升降马达86上,并在升降马达86驱动时随着固定齿轮87旋转并升降,且由小齿轮构成。
排出口单元80包括:排出口主体210,其被升降机构85升降,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81;左右风向调节机构290,其由调节通过排出口主体210排出的空气的左右风向的左右风向调节部230、和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构成;上下风向调节机构320,其由调节通过排出口主体210排出的空气的左右风向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和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构成。对排出口单元80和升降导向件82,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如图1至图8所示,本体2包括:左侧面板90,其沿上下方向较长地配置在本体2的左侧,以便一起开闭左侧空气吸入部4和左侧空气排出部8并引导空气;右侧面板100,其沿上下方向较长地配置在本体2的右侧,以便一起开闭右侧空气吸入部6和右侧空气排出部10并引导空气。
左、右侧面板90、100中,其下部起到开闭空气吸入部4、6,并引导向空气吸入部4、6吸入的空气的吸入门以及吸入导向件的作用,且其上部起到开闭空气排出部8、10,并引导通过空气排出部8、10排出的空气的排出门以及排出导向件的作用,并且整体上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较长的板体形状。
左、右侧面板90、100分别由多个构件的结合体120、130、140构成,若作为主要从外部能看得到的部分的外侧构件120由玻璃、木材、金属材料或具有装饰部的合成树脂等具有美感的部件来构成,则能够通过玻璃、木材、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的装饰部等来提高美感,而且可通过更换玻璃、木材、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等来展现新的设计。
左侧面板90在左侧空气排出部8,尤其是与左侧空间部S1相对应的位置上突出地具备左侧排出引导部92,该左侧排出引导部92在左侧空气排出部8打开时调节通过左侧空气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并在左侧空气排出部8关闭时被***并存放在左侧空间部S1内。
在左侧面板90上设有左侧排出叶片94和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该左侧排出叶片94在左侧面板90打开时开闭左侧空气排出部8和左侧面板90的前端之间,并引导排出空气,该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使左侧排出叶片94旋转。
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由左侧排出叶片马达构成,该左侧排出叶片马达设置在左侧排出叶片94的上侧或下侧,并使左侧排出叶片94旋转。
右侧面板100在右侧空气排出部10,尤其是在与右侧空间部S2相对应的位置上突出地具备右侧排出引导部102,该右侧排出引导部102在右侧面板100打开时调节通过右侧空气排出部10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并在右侧面板100关闭时被***并存放在右侧空间部S2内。
在右侧面板100上设有右侧排出叶片104和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该右侧排出叶片104在右侧面板100打开时开闭右侧空气排出部10和右侧面板100的前端之间,并引导排出空气,该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使右侧排出叶片104旋转。
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由右侧排出叶片马达构成,该右侧排出叶片马达设置在右侧排出叶片104的上侧或下侧,并使右侧排出叶片104旋转。
在本体2上,如图4所示,设有驱动左侧面板90的左侧面板驱动机构159和驱动右侧面板的右侧面板驱动机构160。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机中,左侧排出引导部92以及左侧排出叶片94和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配置在左侧面板90的内侧面,即右侧面且为本体2的左侧,而且左侧面板驱动机构159被设置在本体2的左侧,右侧排出引导部102以及右侧排出叶片104和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配置在右侧面板100的内侧面,即左侧面,而且右侧面板驱动机构160被设置在本体2的右侧,左侧面板90和右侧面板100整体上由左、右对称的结构构成。
左侧面板驱动机构159包括:设置在本体2的下部左侧即底座12的左侧的左侧面板马达;由左侧面板马达而旋转,并连接在左侧面板90上,且在左侧面板马达驱动时,使左侧面板90旋转的连杆等的动力传递机构。
右侧面板驱动机构160包括:设置在本体2的下部右侧即底座12的右侧的右侧面板马达;由右侧面板马达而旋转,并连接在右侧面板100上,且在右侧面板马达驱动时,使右侧面板100旋转的连杆等的动力传递机构。
图6至图8所示的附图标记52A、52B为叶片容纳槽部,该叶片容纳槽部阶梯状地形成在上部面板50的前面部52的左、右两侧,以便在关闭左、右侧面板90、100时,能够***并容纳左、右侧排出叶片94、104的一部分。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排出口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为了使排出口单元80向升降导向件82的内部下降,并使向本体2的上部送出的空气通过,升降导向件82形成为上面及下面敞开且内部沿上下方向开口的箱体状。
升降机构85优选设置在升降马达86、移动齿轮88和固定齿轮87最大限度地不妨碍空气的流动的位置,即排出口单元80以及升降导向件82的四个角侧或左、右侧中的至少一侧上;为了排出口单元80更加稳定地升降,优选设置多套;优选为将升降马达86分别设置在排出口单元80的左、右两侧的下部,在升降马达86的各自上设置移动齿轮88,且在升降导向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固定齿轮87。
固定齿轮87可以在升降导向件82的周围部内壁上一体地突出形成,也可以在升降导向件82的周围部内壁上用螺钉等的连结构件连结而突出地设置。下面,对包括容纳部87A和齿轮部87B的情况进行说明,该容纳部87A突出形成在升降导向件82的内壁上,该齿轮部87B滑动***到容纳部87A中,并与容纳部87A通过螺钉等的连结构件连结,且与移动齿轮88啮合。
在排出口主体210的下部形成***并容纳升降马达86的马达容纳部,而且结合有与马达容纳部一起覆盖升降马达86的马达壳89。
排出口主体210可以具有使向本体2的内侧上部送出的空气通过之后,向本体的上侧前、后、左、右中的一个方向排出,从而向前方和左、右两侧等多个方向分散排出的流路结构,而且也可以具有向前方等的一个方向排出的流路结构。下面,对排出口主体210具有向前方排出的流路的机构情况进行说明。
排出口主体210具有如下的流路结构,即,从本体2的内部送出的空气从底下往上流动,并其流动方向向前方方向转折之后,通过排出口单元80的前方排出的流路结构,从而整体上形成底面和前面敞开,且左、右、后、上面被遮挡,底面和前面之间形成空气通过的流路。
在排出口主体210的内部的后方侧配备流路导向件211,该流路导向件211将从底下往上流过的空气向前方引导。
排出口主体210在下降到本体2的内侧,尤其是下降到升降导向件82的内部时,遮盖本体2的上面,尤其是遮盖升降导向件82的上面,而形成空调机的上面部外观,在其上部开口形成设置马达、PCB等的各种电气部件的电气安装部212,且在其上面设有遮盖电气安装部212的上面的同时形成空调机的上面外观的顶盖213。
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被设置成其垂直的旋转中心位于排出口主体210的前、后、中央部中的大约中央部或后方部。
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被设置成以垂至于排出口主体210的内部的旋转轴为中心可左右旋转,并将通过排出口主体210的已调和空气向其配置方向引导,而且为了使已调和空气向左右扩散,多个左右风向调节构件沿左右方向被分隔配置。
多个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中的任一个230被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以垂直轴为中心旋转,剩下的220、240、250与旋转动作中的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30连动并以垂直轴为中心旋转。
下面,将利用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而直接旋转的左右风向调节构件称为驱动风向调节构件230,与驱动风向调节构件230连动而旋转的其他左右风向调节构件称为从动风向调节构件220、240、250。
在此,驱动风向调节构件230,在上侧配备与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连接的旋转轴232,且在下侧配备被支承件270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234,并形成有为了通过连动构件264与从动风向调节构件220、240、250连接的连接轴236。
而且,从动风向调节构件220、240、250,在上侧配备被排出口主体210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222、242、252,且在下部配备被支承件270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224、244、254,并形成有为了通过连动构件264与驱动风向调节构件230连接的连接轴226、246、256。
在此,连动构件264是一种在驱动风向调节构件230被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源260旋转时,使从动风向调节构件220、240、250与驱动风向调节构件230一起向同一个方向旋转的连接连杆,并与后述的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一起构成左右风向调节机构290。
连动构件264沿左右方向较长地配置在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下侧后方位置上,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连接轴226、236、246、256被***而连接的连接孔265、266、267、268,隔开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间隔而形成。
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由设置在电气安装部212上的左右风向调节马达构成,并通过螺钉等的连结构件连结在电气安装部212上。
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被设置成其水平的旋转中心位于排出口主体210的大约前方部。
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可以与左右风向调节构件一样具备多个调节构件,而且多个调节构件通过连动构件而连动,也可以多个上下风向调节部301、302上下隔开地形成,而且在多个上下风向调节部301、302的两侧端上形成左、右侧端部303、304,并且多个上下风向调节部301、302与左、右侧端部303、304可形成为一体。下面,对形成为一体的情况进行说明。
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以水平轴为中心旋转,在左、右中的一侧上突出配备与上下风向调解驱动机构310的旋转轴连接的旋转轴305,在左、右中的另一侧上突出配备由支承件270可旋转地支承的旋转轴306。
另一方面,支承件270包括支承多个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下部旋转轴224、234、244、254的多个支脚271、272、273、274,并且为了使空气通过多个支脚271、272、273、274之间,在多个支脚271、272、273、274之间形成通路276、277、278,而且位于最左侧的左侧支脚271与支承件270的左侧部281隔开,从而在左侧支脚271的左侧形成左侧通路275;位于最右侧的右侧支脚274与支承件270的右侧部282隔开,从而在右侧支脚274的右侧形成右侧通路279。
支承件270包括与排出口主体210结合的结合部280,多个支脚271、272、273、274为了防止晃动,从结合部280突出并向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下部延伸。
支承件270的结合部280由沿左、右较长地形成的板体部构成,通过螺钉等的连结构件结合在连结部219上,该连结部219沿左右较长地形成在排出口主体210的前面下部。
支承件270为了支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以及设置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而包括:左侧部282,其位于排出口主体210的左侧部的内侧旁边;右侧部283,其位于排出口主体210的右侧板的内侧旁边,并且,支承件270构成为在左侧部282以及右侧部283与排出口主体210的左侧部以及右侧部之间具有空间的结构。
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是设置在排出口主体210的内侧壁和支承件210的外侧壁中的一个上以便位于排出口主体210的内侧壁和支承件210的外侧壁之间的上下风向调节马达,其旋转轴311沿左右方向突出地被设置。
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即上下风向调节马达通过螺钉等的连结构件连结在支承件210的左侧部282和右侧部283中的一个上。
附图标记285为轴贯通孔,该轴贯通孔是从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左、右中的一侧突出的旋转轴305和上下旋转机构310的旋转轴311中的至少一个贯通于支承件270的左侧部282和右侧部283中的任一个而形成的。
附图标记286为轴支承部,该轴支承部将从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左、右中的另一侧突出的旋转轴306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件270的左侧部282和右侧部283中的另一个上。
附图标记215为旋转轴贯通孔,该旋转轴贯通孔形成在排出口主体210上,使得驱动风向调节构件230的上部旋转轴232和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即左右风向调节马达的旋转轴261中的至少一个贯通于该旋转轴贯通孔中。
附图标记216、217、218为轴支承部,该轴支承部可旋转地支承从动风向调节构件220、240、250的上部旋转轴222、242、252。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还包括:操作部400;控制部410,其根据操作部400的操作,来驱动风扇马达76、左侧面板驱动机构159、右侧面板驱动机构160、升降机构85、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
控制部410,当接到通过操作部400输入的空调机运转指令时,驱动风扇马达76,使得鼓风风扇77旋转,并且将左侧面板驱动机构159和右侧面板驱动机构160全都控制成打开模式,以便左侧面板90和右侧面板100都打开,并将升降机构85控制成上升模式,以便排出口单元80上升到本体2的上侧。
在如上所述的控制时,左侧面板90同时打开左侧空气吸入部4和左侧空气排出部8,右侧面板100同时打开右侧空气吸入部6和右侧空气排出部10,排出口单元80上升到本体2的上侧,从而打开排出口单元80的空气排出口81。
另外,当由用户等输入的运转模式为远距离排出模式时,控制部410以关闭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以使左侧排出叶片94关闭左侧空气排出部8,而且以关闭模式控制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以使右侧排出叶片104关闭右侧空气排出部10。当由用户等输入的运转模式为快速模式时,控制部410以摆动旋转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以使左侧排出叶片94摆动旋转,而且以摆动模式控制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以使右侧排出叶片95摇动旋转。
在此,远距离排出模式为通过操作部400输入了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或者通过操作部400输入了单独净化运转的情况,对于远距离排出模式,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当通过操作部400输入空调机的停止指令时,控制部410停止风扇马达76,以使鼓风风扇77停止,并以关闭模式驱动左侧面板驱动机构159和右侧面板驱动机构160,以使左侧面板90和右侧面板100全都关闭,并且以下降模式驱动升降机构85,以使排出口单元80下降到本体2的内部。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顺序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为制冷运转且为远距离送风模式或单独净化模式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机的一实施例为供暖运转且为远距离排出模式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首先,当通过操作部400输入空调机的运转(开)指令时,控制部410以打开模式驱动左侧面板驱动机构159和右侧面板驱动机构160,以使左侧面板90以及右侧面板100都打开,并且执行以上升模式驱动升降机构85的运转阶段S1~S14,以使排出口单元80上升。
在此,运转阶段S1~S14为使空调机调和室内空气的阶段,下面对运转阶段S1~S14进行详细说明。
在运转阶段时,本体2的左侧空气吸入部4以及左侧空气排出部8打开,而且右侧空气吸入部6以及右侧空气排出部10打开,并且排出口单元80上升到本体2的上侧,从而使空气排出口81开放/露出。(S2)
在如上所述的排出口单元80上升之前或者上升途中或者上升结束之后,控制部410驱动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以使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与当前的角度无关地旋转到左右方向的初始位置,并且驱动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与当前的角度无关地旋转到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S2)
在此,左右方向的初始位置被设置成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最大限度地旋转到左、右中的任一方向时的位置(例如,最左侧的旋转位置),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被设置成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最大限度地旋转到上、下中的任一方向时的位置(例如,最下侧的旋转位置)。
当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旋转到左右方向的初始位置时,被初始化而固定机构上的原点,当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旋转到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时,被初始化而固定机构上的原点。
之后,控制部410驱动左右风向调节机构260,以使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从左右方向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并且驱动上下风向调节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从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旋转到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S2)
而且,当空调机的运转模式为制冷运转且远距离送风模式时,控制部40为了向远距离排出冷气,以关闭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以使左、右空气排出部8、10关闭。(S3、S4、S5)
在如上所述的控制时,左侧排出叶片94遮挡左侧空气排出部8和左侧面板90之间,右侧排出叶片104遮挡右侧空气排出部10和右侧面板100之间。(S5)
控制部410驱动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向上倾斜地旋转,当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如图15所示地向上倾斜规定角度(θ1)地旋转时,停止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S5)
控制部410以中央模式控制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以使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不向左、右中一侧旋转而位于中央。
控制部410如上所述地以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驱动风扇马达76,并以制冷模式控制设置在室外机(未图示)上的冷/暖切换阀(未图示),并根据室内温度打开/关闭设置在室外机上的压缩机(未图示)。
在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时,室内的空气被引导到左、右面板90、100的下部之后,通过左、右空气吸入部4、6被吸入到本体2的左、右两侧下部,并在本体2的内部与热交换器75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
如上所述,已被冷却的空气集中到排出口单元80的内部之后,被排出口单元80和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引导,之后受到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引导,从而其排出方向被调节到排出口单元80的前方上侧方向。
排出口单元80在比本体2更高的位置上,通过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向上倾斜的配置而向上侧引导冷气的风向,从而与通过左、右空气排出部8、10分散排出的情况或者通过本体2的前面排出的情况相比,使冷气到达的距离更长且到达时的风力更强。
即,通过左、右空气排出部8、10的关闭,使冷气集中到排出口单元80中,由于排出口单元80的高度高,因此从比本体2高的位置向前方排出冷气,并且通过向上倾斜地配置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来将冷气向上引导,从而能够使冷气以强的风力到达离本体2远的距离,并使离本体2远的距离的位置的室内也能够迅速地制冷。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地从本体2的上侧向排出口单元80的前方上侧排出的冷气,以淋浴形式降落到室内,从而到达至离本体2远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空调机的运转模式为制冷运转且为快速模式时,为了使空调机周边尽快制冷,控制部201以摆动旋转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以使左、右排出叶片94、104摆动旋转。(S3、S6、S7)
而且,控制部410以摆动旋转模式控制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上下摆动旋转,并且以水平模式控制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不向上、下中的一侧旋转而位于水平。(S7)
在此,控制部410以摆动旋转模式控制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在压缩机驱动中的期间上下摆动旋转,并且以水平模式控制上下风向调节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在压缩机停止中的期间位于水平。
而且,控制部410以摆动旋转模式控制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以使左右风向调节构件300左右摆动旋转。(S7)
如上所述,控制部410以制冷运转/快速模式驱动风扇马达76,并以制冷模式控制设置在室外机(未图示)上的冷/暖切换阀(未图示),根据室内温度驱动/停止设置在室外机上的压缩机(未图示)。
在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时,室内的空气被引导到左、右面板90、100的下部之后,通过左、右空气吸入部4、6被吸入到本体2的左、右两侧下部,并在本体2的内部与热交换器75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
如上所述,已被冷却且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一部分通过左侧空气排出部8和右侧空气排出部10向左、右分散并从本体2的左、右两侧的上部排出,剩下的流动到排出口单元80的内部。
从左侧空气排出部8排出的空气通过左侧空气排出部8和左侧面板90的上部之间,并被左侧排出叶片94以及左侧面板90引导,尤其是通过左侧排出叶片94向左右扩散,而从本体2的前方的左侧较宽地排出。
从右侧空气排出部10排出的空气通过右侧空气排出部10和右侧面板100的上部之间,并被右侧排出叶片104以及右侧面板100引导,尤其是通过右侧排出叶片104向左右扩散,而从本体2的前方的左侧较宽地排出。
另一方面,流动到排出口单元80的内部中的空气受到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引导,而向左右扩散,之后受到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引导,以其排出方向上下扩大的方式排出或水平排出。
即,从排出口单元80排出的冷气,以左右扩散的同时上下扩散的方式排出,或者左右扩散并水平排出。
如上所述,在本体2的前方左侧以左右扩散的方式被排出的冷气、和在本体2的前方的右侧以左右扩散的方式被排出的冷气、和在本体2的上侧前方左右扩散的同时上下扩散地排出或者左右扩散的同时水平排出的冷气,全方位地冷却空调机周边,使空调机周边迅速地变冷。
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摆动旋转、和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摆动旋转时,控制部410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和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摆动旋转以设定的旋转次数(例如,10次),并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和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旋转到初始位置(例如,在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情况下,为最下侧的旋转位置,在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情况下,为最左侧的旋转位置)而初始化,之后再次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和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摆动旋转。
另一方面,当空调机的运转模式为供暖运转且远距离送风模式时,控制部410为了使暖气到达远距离,以关闭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和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以使左、右空气排出部8、10关闭。(S8、S9、S10)
在如上所述的控制时,左侧排出叶片94遮挡左侧空气排出部8和左侧面板90之间,右侧排出叶片104遮挡右侧空气排出部10和右侧面板100之间。(S10)
控制部410驱动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向下倾斜地旋转,当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如图16所示地向下倾斜规定角度(θ2)地旋转时,停止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S10)
控制部410以中央模式控制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以使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不向左、右中一侧旋转而位于中央。(S10)
控制部410如上所述地以供暖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驱动风扇马达76,以供暖模式控制设置在室外机(未图示)上的冷/暖切换阀(未图示),并根据室内温度驱动/停止设置在室外机上的压缩机(未图示)。
在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时,室内的空气被引导到左、右面板90、100的下部之后,通过左、右空气吸入部4、6被吸入到本体2的左、右两侧的下部,并在本体2的内部与热交换器75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加热。
如上所述,已被加热的空气集中到排出口单元80的内部之后,受到排出口单元80和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的引导,之后受到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引导,而其排出方向被调节到排出口单元80的前方的下侧方向。
排出口单元80在比本体2高的位置上,通过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的向下倾斜配置向下侧引导暖气的风向。
通过左、右空气排出部8、10的关闭,暖气被集中到排出口单元80中,由于排出口单元80的高度高,因此从比本体2高的位置向前方排出暖气,与通过左、右空气排出部8、10分散排出的情况或通过本体2的前面排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到达更远的距离。
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向下倾斜地被配置,从而与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相比,暖气到达离本体2更近的位置,但是由于通过左、右空气排出部8、10的关闭来集中暖气且排出口单元80的高度本身比本体2高,因此能够充分到达离本体2远的距离,如上所述的从本体2的上侧向排出口单元80的前方下侧排出的暖气充分到达离本体2远的位置之后上升,从而使离本体2远的位置迅速变暖。
另一方面,当空调机的运转模式为供暖运转且为快速模式时,控制部410与制冷运转/快速模式的情况一样地控制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和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S8、S11、S12)
而且,如上所述,控制部410与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一样地,驱动风扇马达76,以供暖模式控制设置在室外机(未图示)上的冷/暖切换阀(未图示),并根据室内温度驱动/停止设置在室外机上的压缩机(未图示)。
在如上所述的控制时,暖气在本体2的前方左侧向左右扩散地排出,在本体2的前方右侧向左右扩散地排出,在本体2的上侧前方左右扩散的同时上下扩散地排出或者左右扩散的同时水平排出。
即,暖气使空调机周边全方位地变暖,从而空调机周边迅速地变暖。
另一方面,当空调机的运转模式为单独净化运转模式时,控制部410与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一样地控制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和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S13、S14)
而且,如上所述,控制部410与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一样地,驱动风扇马达76,与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不一样地,停止设置在室外机(未图示)上的压缩机(未图示)。
在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时,室内的空气被引导到左、右面板90、100的下部之后,通过左、右空气吸入部4、6被吸入到本体2的左、右两侧的下部,并通过左、右过滤器32、42等的净化机构被净化之后,不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通过热交换器75。如上所述,已被净化的空气与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一样地集中到排出口单元80后,与制冷运转/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一样地向排出口单元80的前方上侧排出。
如上所述,被排出的净化后的空气到达离本体2远的距离,从而离本体2远的距离的室内也被充分净化。
另一方面,控制部410可以根据通过污染度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到的室内污染度,来决定排出口单元80的上升高度和鼓风机,尤其是风扇马达76的转速。
控制部410可以将通过污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污染度至少分为三阶段以上,并根据各自的污染度的不同,利用表格或数学式来决定排出口单元80的上升高度和鼓风机,尤其是风扇马达76的转速,此外,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室内污染度的比例,来决定排出口单元80的上升高度和鼓风机,尤其是风扇马达76的转速。当所检测到的室内污染度超过设定的污染度以上时,控制部410可以将排出口单元80的上升高度决定为最高的上升高度,而且将风扇马达76的转速决定为最大转速,当所检测到的室内污染度为设定的污染度以下时,控制部410可以将排出口单元80的上升高度决定为低于最高上升高度的设定上升高度,并将风扇马达76的转速决定为小于最大转速的设定转速。
之后,控制部410驱动升降机构85,以使排出口单元80上升到所决定的上升高度,并驱动风扇马达76,以使风扇马达76以所决定的转速驱动。
在如上所述的控制时,根据室内空气的污染度,排出口单元80使空气排出口81中的开放面积,即排出面积增大,排出面积越大,越多的净化空气向室内排出。
在如上所述的单独净化运转时,在本体2的内部产生的噪音(例如,风扇噪音或马达噪音)通过排出口单元80的空气排出口81传到外部,在风扇马达76的转速低的情况下,能够将由风扇马达76以及鼓风风扇77产生的噪音最小化,而在排出口单元80的上升高度低的情况下,由于排出口单元80的空气排出口81中向外部开放的面积较小,因此能够使所产生的噪音通过空气排出口81传递到外部的噪音量变得最小。
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的空调机的各种运转中,当通过操作部400输入停止(关)指令时,控制部410停止风扇马达76以及压缩机,若在之前的运转为快速模式,则停止左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95以及右侧排出叶片驱动机构105和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等,并使排出口单元80下降,执行以关闭模式驱动左、右面板90、100的停止阶段(S15、S16)。
在此,停止阶段(S15、S16)为空调机的运转结束的阶段,下面,对停止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在停止阶段时,本体2的左侧空气吸入部4以及左侧空气排出部8关闭,且右侧空气吸入部6以及右侧空气排出部10也关闭,排出口单元80下降到本体2的内部,而使空气排出口81关闭/隐蔽。(S16)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空气排出口80下降之前或下降途中或下降结束之后,控制部410驱动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以使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与当前的角度无关地旋转到左右方向的初始位置,并驱动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与当前的角度无关地旋转到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S16)
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当旋转到左右方向的初始位置时,被初始化而固定机构上的原点,上下风向调节部300,当旋转到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时被初始化,而固定机构上的原点。
之后,控制部410驱动左右风向调节驱动机构260,以使左右风向调节构件220、230、240、250从左右方向的初始位置旋转到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并驱动上下风向调节驱动机构310,以使上下风向调节构件300从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旋转到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S16)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转阶段,当通过空调机的操作部输入运转指令时,使排出口单元上升,并以打开模式驱动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其中该排出口单元被配置成可通过形成在本体上部的开口部升降,该左侧面板被配置成可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左侧上的左侧空气吸入部和左侧空气排出部,该右侧面板被配置成可开闭形成在上述本体的右侧上的右侧空气吸入部和右侧空气排出部;
停止阶段,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停止指令时,使在上述运转阶段中上升的上述排出口单元下降,并以关闭模式驱动在上述运转阶段中以打开模式被驱动的上述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
上述运转阶段中,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远距离送风模式时,以关闭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和右侧排出叶片,该左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左侧空气排出部和左侧面板之间的空间,该右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右侧空气排出部和右侧面板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转阶段中,在上述空调机为制冷运转且输入上述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下,使可上下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上倾斜地旋转之后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转阶段中,在上述空调机为供暖运转且输入上述远距离送风模式的情况下,使可上下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下倾斜地旋转之后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转阶段中,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快速模式时,以摆动模式控制上述左侧排出叶片和右侧排出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转阶段中,当通过上述操作部输入单独净化运转模式时,以关闭模式控制左侧排出叶片和右侧排出叶片,该左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左侧空气排出部和左侧面板之间的空间,该右侧排出叶片开闭上述右侧空气排出部和右侧面板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转阶段中,在输入上述单独净化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使可上下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上下风向调节构件向上倾斜地旋转之后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转阶段中,在输入上述单独净化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若设置在空调机上的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高,则使排出口单元上升,且使上述排出口单元的上升高度变高,
若上述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低,则使排出口单元上升,且使上述排出口单元的上升高度比上述污染度高的情况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转阶段中,在输入上述单独净化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若设置在空调机上的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高,则控制鼓风机,且使设置在上述本体上的上述鼓风机的转速变高,
若上述污染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污染度低,则控制鼓风机,且使上述鼓风机的转速比上述污染度高的情况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运转阶段中,使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风向调节构件旋转到初始位置之后,旋转到中央位置,并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停止阶段中,使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排出口单元上的风向调节构件旋转到初始位置之后,旋转到中央位置,并进行固定。
CN2008100983888A 2008-02-29 2008-05-30 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0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9211 2008-02-29
KR1020080019211A KR20090093600A (ko) 2008-02-29 2008-02-29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2008-0019211 2008-02-29
KR10-2008-0023951 2008-03-14
KR20080023951A KR101487531B1 (ko) 2008-03-14 2008-03-14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0080023951 2008-03-14
KR1020080039440A KR20090113628A (ko) 2008-04-28 2008-04-28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080039440 2008-04-28
KR10-2008-0039440 2008-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0222A CN101520222A (zh) 2009-09-02
CN101520222B true CN101520222B (zh) 2012-06-13

Family

ID=4108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838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0222B (zh) 2008-02-29 2008-05-30 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90093600A (zh)
CN (1) CN1015202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0561B1 (ko) * 2008-11-07 2014-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2734891A (zh) * 2011-04-13 2012-10-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03673075B (zh) * 2012-08-3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TWI456150B (zh) * 2012-11-01 2014-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Tw Co Ltd 冷氣機及其節約出風方法
CN104913470B (zh) * 2015-05-29 2017-11-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的风量控制方法和风量控制装置
KR102040953B1 (ko) * 2018-04-10 2019-1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공지능에 기반하여 영역 선택적으로 동작하는 공기 조화기, 클라우드 서버, 및 이들의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66A (zh) * 1996-08-28 1998-03-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的运行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26945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959226A (zh) * 2005-10-31 2007-05-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1021344A (zh) * 2006-02-15 2007-08-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内单元
CN200982710Y (zh) * 2006-12-01 2007-11-2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66A (zh) * 1996-08-28 1998-03-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的运行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26945A (zh) * 2003-12-12 2005-06-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959226A (zh) * 2005-10-31 2007-05-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1021344A (zh) * 2006-02-15 2007-08-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的室内单元
CN200982710Y (zh) * 2006-12-01 2007-11-2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93600A (ko) 2009-09-02
CN101520222A (zh)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0222B (zh) 空调机的运转方法
CN102472521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1097079B (zh) 空调装置
CN100408931C (zh) 空调装置
CN103727604B (zh) 空气调节器
EP1734313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101231025A (zh) 空调器
JP2007101171A (ja) 風向調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器
CN108507016A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JP2008281212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7198641A (ja) 床置き型空調室内機
CN107208924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KR100644544B1 (ko) 공기조화기
JP433982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3062844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1424422B (zh) 空调机
KR10050689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581472A (zh) 空调器
CN100453910C (zh) 天花板型空调机
JP468421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2032657A (zh) 立式空调机
KR20090067535A (ko) 공조장치 및 공조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20090008629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424421B (zh) 空调机
CN101294728B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5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