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8629A -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8629A
CN101518629A CN200810101164A CN200810101164A CN101518629A CN 101518629 A CN101518629 A CN 101518629A CN 200810101164 A CN200810101164 A CN 200810101164A CN 200810101164 A CN200810101164 A CN 200810101164A CN 101518629 A CN101518629 A CN 101518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emen
radix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1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士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TAI TIAN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TAI TIAN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TAI TIAN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TAI TIAN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01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86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86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麻黄、杏仁、川贝、远志、桔梗、甘草、白果、贝母、柏子仁、紫苑、法半夏、薏苡仁、枣仁、侧柏叶、山茱萸、艾叶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本发明还涉及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止咳祛痰、清热抗菌之功效,主要用于止咳、祛痰、平喘。

Description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人们对哮喘研究的不断深人,哮喘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这一本质渐渐被揭示出来,目前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中许多细胞起作用,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易感人群中,这种炎症会造成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在夜间和(或)清晨。这些症状通常与广泛但又不同的气流受限有关,气流受限自发地或经治疗后至少可部分逆转。炎症也可造成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反应性的增强。
支气管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很多因素有关,因而在临床上表现为:同一环境中,一些人患支气管哮喘而另一些人正常;同一个哮喘患者,在某种情况下频繁发作哮喘,而在另一环境中则如正常人。这主要是由于致哮喘因子(因素)和促哮喘因子(因素)两大类因素所决定。某些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作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支气管痉挛。哮喘发作时发生支气管痉挛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喘息、咳嗽、咳痰、气短和胸闷或胸紧、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部分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有诱因,如接触变应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运动和其它激发因素的刺激等。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前部分患者出现哮喘发作的前兆,例如运动后发生呼吸困难和咳嗽,夜间和晨起胸闷等。在变应原引起的急性哮喘发作前往往有鼻和眼睛黏膜的卡他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涕、眼痒、流泪和干咳等,而后出现典型的哮喘症状。在大多数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是突然的,经过多年的反复发作,病情可逐渐加重,喘息呈慢性持续发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有多年反复发作的病史。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是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组合的症状表现,严重程度也各异。咳嗽可能是由于炎症介质刺激了感觉神经,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儿童哮喘特别重要的症状,胸闷和喘息最可能是气流受限引起的,呼吸困难很可能是反映呼吸功的增加、呼吸肌活动的增强、肺顺应性的改变及有关的炎症介质直接对神经的刺激。
中医学所指的哮喘含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中医的〃喘证〃;狭义的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也即中医的〃哮证〃。哮和喘相类,但哮乃喉及肺中有呷呀之音(哮鸣音),〃哮证〃通常以突然发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闷气粗、喘息不能平卧为证。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宿痰内伏于病人肺内,再由外邪入侵、饮食失调、冷暖不当或情志不畅等外因而诱发。也有因久居寒湿之地而成者或由积热熏蒸、痰火内郁而成者。哮喘的急性发作期通常以标实为主。而哮喘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久病反复发作则可导致肺、肾、脾的虚证,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征。哮喘的辨证施治应遵守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表〃的原则。
一 哮喘的内因(宿根)
由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宿痰停聚于病人的肺经,痰湿或痰热伏于病人肺内,而成为哮喘的宿根。这是病人易感受外邪,诱发哮喘的内在原因。哮喘发作时,邪盛于肺,但疾病的根源则与肾和脾有关。这是因为肺主气而司呼吸,但气的根本在肾,肾虚则不能纳气,致使上下之气交接失常。《类证治裁》所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说明了〃肺主气,肾纳气,气出于肺而根于肾〃的肺肾之间的密切关系,哮喘病人的辨证也可常见肾气虚者。肺是〃贮痰之器〃,而脾是〃生痰之源〃,如果脾失健运,则聚液成痰,上阻于肺而引发哮喘,(证治心得>云:〃肺为气之主,而脾则肺之母也。脾肺有亏则气化不足,不足则短促而喘。〃其中尤以肾气的盛衰,对于本病的进退更有重要作用。.痰也是哮喘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病之所以反复发作,多因有伏痰而遇诱因所触发。痰的来源主要有三,一因脾虚,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水湿停聚成痰;二因肾阳虚衰。水气不化,上泛为痰;三因肺气不足,肃降失职,也可以生痰。因有痰湿停聚,所以一旦受诱因触发,就气动痰升,痰气相搏,气道不畅,呼吸受阻,出现胸隔胀闷,喉中有哮鸣音、喘咳不能平卧等气道壅塞的症状。有些病人自幼即发哮喘,这种哮喘与病儿的内伏痰饮(宿根)关系密切,临床上称之为〃天哮〃。
二 哮喘的外因
外因也是诱发哮喘的主要因素。在肺经有宿痰停聚的病人。感受外邪时可引起气动痰升,阻塞肺络,而致痰鸣喘逆。哮喘的外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感受风寒外邪,
哮喘的外因以风寒之邪居多,尤其是与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如气温转冷,感受风寒而引发。风寒之外邪缠绵日久,邪伏于里,留于肺俞而致病。
(二)饮食不当
许多食物可以引发哮病,如鱼虾蟹类、蛤类、蚌类和贝类海产品、牛奶、鸡蛋、肉制品、豆制品、芝麻、花生、扁豆、芸豆、桃子、香蕉、苹果、巧克力以及辛辣食物、过成过甜食物等均可引发或加剧病势。
(三)久居寒湿之地
久居寒湿之地而成者是因素体本亏,而成哮病,久居寒冷潮湿之地而加剧,遇温热而瘥者。
(四)感受火邪
每遇暑天热盛时而发,恶热不恶寒,痰吼喘急,烦躁口干。感受火邪引发哮病者通常在夏季发病或病势加剧。
(五)情志失常
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的七情变化可以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许多哮喘病人可以因为这些精神、情绪因素的改变而引发喘息发作,这在成年病人较为明显。
(六)过度劳累
身体的过度疲劳,肺劳、肾劳、脾劳以及心劳、肝劳均可不同程度的影响脏腑的功能,是引发哮喘的外因之一。
三 支气管哮喘的辨证分型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可因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证候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中医对哮喘的治疗应首先辨明哮喘之虚实;根据虚实,虚喘再细辨属肺虚、肾虚、脾虚。是阳虚还是阴虚。实喘再细辨属寒喘还是属热喘,并注意寒热的相兼和转化。除辨虚实寒热的证候外,还须细辨有无痰壅。一般认为,急性哮喘发作期多属实证,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胸膈满闷,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呼气延长,被迫起坐,不得平卧,重者可见面色苍白或紫绀,大汗淋漓。哮喘缓解期多属虚证。久病反复发作者可虚实夹杂。
(一)实喘
(二)实喘主要发生在哮喘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喉中痰鸣、声高气粗、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两唇青紫、哮喘声重等,主要为风寒或躁热犯肺,加之痰湿停聚,气逆痰升所致,较为常见,实喘有寒喘和热喘之分。
1.寒喘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畏寒无汗、背冷、喷嚏、流清涕,肢体不温,面色苍白,痰液清稀而带泡沫,口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浮滑。若伴有恶寒怕风,发热无汗,头疼身痛,脉浮紧者为兼有风寒表证。现代医学通常是指寒喘为无呼吸道感染的单纯哮喘发作。
2.热喘主要表现为怕热烦躁,面唇较红,哮喘发作时声高息粗,喉中痰鸣,喉痛。痰液粘稠而黄,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若伴见发热自汗者为兼有风热表证。现代医学通常认为热喘是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二)虚喘
哮喘缓解期的主要证候为虚证,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动则气急,虽喘而声微,咳嗽痰多等。主要与肺虚、脾虚或肾虚有关。应仔细进行辨证,分别给以益肺、健脾、补肾等法。
1.肺虚  多由外感病后气阴二伤所致。由于肺为气之主,因此主要表现畏寒自汗,咳嗽气短。痰多清稀,语音低弱,懒言,面色神疲,稍感风寒,容易诱发哮喘,发病前打喷嚏、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脉濡缓无力的属肺气虚;若气短咳嗽,少痰或无痰。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午后颧红或潮热,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的属肺阴虚。
2.脾虚  多因外邪入侵或多食生冷或辣而致脾不健运,痰浊内生上行于肺而致。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面黄少华。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食油腻则易腹泄或见浮肿。舌淡苔白润,脉缓或细无力。
3.肾虚  肾气不足在哮喘患者是最为常见的,肾虚往往可以贯穿于哮喘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是久病伤肾、肾元亏损、.肾气失纳而致。表现为气短息促。呼多吸少,活动尤甚,心悸,吐泡沫痰,腰酸腿软。肾阳虚表现为久病体虚,畏寒,动则息促,腰酸耳鸣。自汗。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嫩苔白润,脉沉细无力;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痰少粘稠,。口干咽燥,尿黄大便干,消瘦,盗汗,舌质红。脉细数。若两者症状兼有,如畏寒肢冷,夜尿多,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肾阴阳两虚。
四 哮喘的治本与治标
中医治疗哮喘和治疗其疾病一样,亦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急性发作时多属实证,要先辨寒热,以攻邪治表,在哮喘缓解期以虚证为主,则要细辨肺、脾、肾的虚实及阴虚阳虚.以扶正固本。对于许多常年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慢性哮喘病人则可标本兼治。只是应在治本方面和治标方面有所侧重而已。哮喘的发作期以表实为主,缓解期则以本虚为主。久病反复发作时则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征,临床医生应细心辨证施治,才能把握住治标、治本和标本兼治的原则。而临证诊治危重型哮喘发作,出现喘脱现象时。宜配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西医治疗措施。
外感、宿痰为标,肾气不足、肾不纳气为本。肾虚导致的肾气不足和肾不纳气是病人宿痰形成、易感外寒的主要根源。明代医家就已提出了〃发时治肺。平时治肾〃的治则,提示了补肾是哮喘〃治本〃的关键。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故以补肾为重点;这一治则指导下,我们对于反复发作、本虚标实夹杂的慢性哮喘病人宜标本兼治、肺肾同治,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应从补虚的整体出发,兼顾平喘祛痰,使攻邪不伤正。补虚兼祛邪,由于哮喘是一种较难彻底治愈的顽疾,治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扶正固本〃来尽量减少发作次数。使哮喘长期缓解,力争〃根治〃。治本措施宜在缓解期进行,根据脏器和阴阳的不同虚候。区别肺、脾、肾的主次,特别是以补肾为重点,全面兼顾。宿痰也为哮喘根源之一,故也应针对痰湿治之。治本须长期治疗,在平时的缓解期也应不而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日盛,配以扶正气和避外邪等治本措施。可以达到治愈或长期缓解的目的,因此对年幼哮喘患者应治本为主。中老年之哮喘则多因肾气渐衰而迁延难愈,可以标本兼治或治本为主。在临证时无论是治本、治标还是标本兼治,都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加以辨证施治,拘于一方一药往往难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麻黄 6-9份     杏仁 2-25份    川贝 9-20份
远志 3-12份    桔梗 6-12份    甘草 2-6份
白果 4-12份    贝母 4-12份    柏子仁 9-18份
紫苑 6-12份    法半夏 6-12份  薏苡仁 2-12份
枣仁 3-11份    侧柏叶 10-30份 山茱萸 6-12份
艾叶 10克-3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麻黄7份    杏仁12份      川贝12份
远志9份    桔梗9份       甘草4份
白果8份    贝母8份       柏子仁12份
紫苑8份    法半夏8份     薏苡仁6份
枣仁9份    侧柏叶12份    山茱萸9份
艾叶1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麻黄、杏仁、柏子仁、薏苡仁、枣仁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川贝、远志、桔梗、甘草、白果、贝母、紫苑、法半夏、侧柏叶、山茱萸、艾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药学上可接收的载体,例如:填充剂如淀粉、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维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过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具有止咳祛痰、清热抗菌之功效,主要用于止咳、祛痰、平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1)麻黄、杏仁、柏子仁、薏苡仁、枣仁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川贝、远志、桔梗、甘草、白果、贝母、紫苑、法半夏、侧柏叶、山茱萸、艾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
(3)加入上述细粉,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2000g、乳糖800g,混匀,以75%乙醇湿法制粒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1)麻黄、杏仁1、柏子仁、薏苡仁、枣仁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川贝、远志、桔梗、甘草、白果、贝母、紫苑、法半夏、侧柏叶、山茱萸、艾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
(3)加入上述细粉,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700g混匀,装入空胶囊内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
(1)麻黄、杏仁1、柏子仁、薏苡仁、枣仁粉碎成极细粉,备用;
(2)川贝、远志、桔梗、甘草、白果、贝母、紫苑、法半夏、侧柏叶、山茱萸、艾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
(3)加入上述细粉,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淀粉300微晶纤维素200以70%乙醇湿法制粒,压片,包衣即得。

Claims (4)

1、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麻黄6-9份    杏仁2-25份     川贝9-20份
远志3-12份   桔梗6-12份     甘草2-6份
白果4-12份   贝母4-12份     柏子仁9-18份
紫苑6-12份   法半夏6-12份   薏苡仁2-12份
枣仁3-11份   侧柏叶10-30份  山茱萸6-12份
艾叶10克-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麻黄7份    杏仁12份    川贝12份
远志9份    桔梗9份     甘草4份
白果8份    贝母8份     柏子仁12份
紫苑8份    法半夏8份   薏苡仁6份
枣仁9份    侧柏叶12份  山茱萸9份
艾叶12份   。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可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麻黄、杏仁、柏子仁、薏苡仁、枣仁粉碎成极细粉;
(2)川贝、远志、桔梗、甘草、白果、贝母、紫苑、法半夏、侧柏叶、山茱萸、艾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65%,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颗粒、胶囊及片剂。
CN200810101164A 2008-02-28 2008-02-28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5186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1164A CN101518629A (zh) 2008-02-28 2008-02-28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1164A CN101518629A (zh) 2008-02-28 2008-02-28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8629A true CN101518629A (zh) 2009-09-02

Family

ID=41079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1164A Pending CN101518629A (zh) 2008-02-28 2008-02-28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86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7528A (zh) * 2014-11-05 2016-04-20 石友爱 一种治疗呼吸***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中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7528A (zh) * 2014-11-05 2016-04-20 石友爱 一种治疗呼吸***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中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93A (zh) 一种治疗肺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903A (zh)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67B (zh) 一种治疗肺喘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0792B (zh) 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81580C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内服汤剂
CN104524416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用途、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药物、食品和/或保健品
CN102988851B (zh) 一种治疗咳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2294911A (zh) 一种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28995A (zh) 一种配合狗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890A (zh) 一种具有清肺止咳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CN103417886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044B (zh) 一种治疗咳喘的药物
CN101518629A (zh) 一种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755A (zh) 一种内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58243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配方
CN102274476B (zh) 一种治疗痰饮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32500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炎的药物
CN101085194B (zh) 一种内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17946B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7163A (zh) 一种治疗肺气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0253B (zh) 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463400A (zh) 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08301B (zh) 一种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药物
CN106309901A (zh) 一种玄参***片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