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7996B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7996B
CN101457996B CN2007101994921A CN200710199492A CN101457996B CN 101457996 B CN101457996 B CN 101457996B CN 2007101994921 A CN2007101994921 A CN 2007101994921A CN 200710199492 A CN200710199492 A CN 200710199492A CN 101457996 B CN101457996 B CN 101457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producing medium
flow
stream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94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7996A (zh
Inventor
松井秀也
武内裕嗣
西岛春幸
山田悦久
大村源太郎
藤原良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1994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7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7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7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7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7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使从压缩机(1)喷出的高压制冷剂的热散热的散热器(2);将该散热器(2)下游侧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器(3、3a);具有将由减压器减压的制冷剂的流分配为多个流的流路的流量分配器(10、115);取入由流量分配器分配的一方的制冷剂,从喷嘴部(5a)喷射而形成高速的制冷剂流,并且通过高速的制冷剂流从吸引部(5b)吸引另一方的制冷剂的喷射器(5);取入由流量分配器分配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并使其蒸发,向吸引部(5b)流出的蒸发器(8)。进而,流量分配器具有将流入的制冷剂按规定量分配的分配流路机构。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流量分配器的喷射器制冷循环装置、及在制冷循环装置中使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特开2005-308384号公报记载的那样,作为将冷凝后的制冷剂减压的机构而具有喷射器的制冷循环装置。该喷射器具有:取入从比散热器更靠下游侧的分支部分支的制冷剂流的一方侧的制冷剂,以高速喷出的喷嘴部;将分支的另一方侧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引的吸引部。 
可是,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中,存在向喷射器的喷嘴部入口引导的制冷剂是过冷却液相制冷剂时,喷嘴效率下降的问题。进而,为了改善该问题,将对喷嘴部的入口供给的制冷剂设为气液二相流时,从***的效率方面考虑,必须恰当地分配对喷嘴部供给的制冷剂流量和对吸引部侧供给的制冷剂流量。 
此外,在特开平8-159617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制冷循环装置中使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减压装置(电子膨胀阀)。该减压装置具有:可变更制冷剂通路面积地构成的减压部即针形阀;配置在针形阀的上游侧,使由针形阀减压的制冷剂流绕针的轴方向旋转的旋转流产生部(制冷剂流入室)。 
并且,由旋转流产生部使制冷剂的流旋转,并使其向减压部流入,从而避免向减压部流入的制冷剂直接冲击针,抑制制冷剂冲击针时产生的振动音。进而,通过旋转流的离心力,分离制冷剂的气液,使相对于气相制冷剂,旋转速度高的液相制冷剂积极地沸腾,减少伴随着气相制冷剂的膨胀的压力损失。 
这种减压装置的减压部使制冷剂减压膨胀时,使制冷剂的压力能量变化为动能。因此,减压部的能量变换效率(以下称作减压效率ηn)由以 下的数学式F1定义。 
ηn=(Vn2/2)/Δien  …(F1) 
再有,Vn是由减压部减压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流速,Δien是使每单位重量的制冷剂等熵地减压膨胀时的比焓的下降量。此外,该减压效率ηn在用喷嘴形成减压部时,相当于一般称作喷嘴效率的量。 
根据该数学式F1,通过使减压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流速Vn增加,能提高减压效率ηn。进而,如果使减压部的减压效率ηn提高,将减压膨胀过程的制冷剂超音速化,则能使制冷剂等熵地减压膨胀,所以能增加使制冷剂减压膨胀时的比焓的下降量。 
因此,如果将特开平8-159617号公报的减压装置应用到制冷循环装置中,则应该能扩大使减压膨胀后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制冷剂的焓差(制冷能力),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效率(COP)。 
可是,实际上,即使将特开平8-159617号公报的减压装置应用到制冷循环装置中使其工作,与应用了不在制冷剂流入室产生旋转流的减压装置的情形相比,循环效率也不提高。因此,本发明者们调查了其原因,判明原因是减压部由针形阀构成。 
如果如针形阀那样,针状的阀体(针)配置在减压部内部的制冷剂通路中,则在制冷剂通路的内周和针的外周接近的部位,沿着制冷剂通路的内周旋转的制冷剂附着在针上,沿着针流动。即,如果制冷剂沿着针流动,则旋转流成分减弱,无法充分使制冷剂的流速增加。 
结果,在特开平8-159617号公报的减压装置中,即使在减压部的上游侧使制冷剂的流旋转,也无法充分提高减压效率ηn。进而,即使应用到制冷循环装置中,也无法充分提高循环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通过对喷射器的喷嘴部侧和吸引部侧分别供给适当分配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而具有高的循环效率的制冷循环装置。 
此外,鉴于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高减压装置的减压效率ηn。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在具有减压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提高循环效率(COP)。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例,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吸入制冷剂,压缩为高压制冷剂的压缩机;使从压缩机喷出的所述高压制冷剂的热散热的散热器;将散热器下游侧的制冷剂减压的第一节流机构;具有将由第一节流机构减压的制冷剂的流分配为多个流的流路的流量分配器;取入由流量分配器分配的一方的制冷剂,从喷嘴部喷射而形成高速的制冷剂流,并且通过高速的制冷剂流从吸引部吸引另一方的制冷剂的喷射器;取入由流量分配器分配的所述另一方的制冷剂并使其蒸发,向吸引部放出的蒸发器。进而,流量分配器具有将流入的制冷剂按规定量分配的分配流路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例,由第一节流机构将散热器下游侧的制冷剂减压,对喷射器侧供给气液二相制冷剂,并且通过流量分配器的分配流路机构分配制冷剂,能向喷射器的喷嘴部侧和吸引部侧分别供给适当分配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据此,能提高具有喷射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 
例如,分配流路机构具有由第一节流机构减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一流通路;从该第一流通路分支,向蒸发器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从所述第一流通路分支,向喷射器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三流通路。这时,优选该第一流通路、该第二流通路、该第三流通路配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该第二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2)比该第一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1)大,还比该第三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3)大。 
通过具有第二流通路的流路直径比第一流通路的流路直径大,也比第三流通路的流路直径大的分配流路机构,能使流入第三流通路的制冷剂流量比流入第二流通路的制冷剂流量少,限制流入喷射器的喷嘴部的制冷剂流量,能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 
流量分配器可以具有使分配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形成部。这时,能使液相制冷剂形成旋转流,所以流路内的相对的制冷剂流速增大,能促进液相制冷剂的沸腾,能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 
进而,旋转流形成部优选具有比上游侧的流路的流路直径大的流路。这时,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形成有助于效率提高的旋转流。此外,通过采用扩大前后的流路直径的比率调节为所需值的流量分配器,能容易调节基于 旋转流的相对的制冷剂流速的增加量。 
或者,旋转流形成部可以使流入喷射器的喷嘴部的制冷剂旋转。这时,通过将旋转的液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的喷嘴部,相对的制冷剂流速增加,促进液相制冷剂的沸腾,能提高喷嘴效率。 
进而,分配流路机构优选具有与其他流通路相比重力方向的高度位置不同的流通路。这时,能限制流过与其他流通路相比重力方向的高度位置不同的流通路的制冷剂流量,所以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实施流量分配器的制冷剂流量的分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例,提供一种减压装置,其应用在制冷循环装置中,包括:将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减压部;配置在减压部的上游侧,使向减压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产生部,减压部由固定节流部构成。 
据此,减压部由固定节流部构成,所以向减压部流入的制冷剂不会附着在针等上。因此,制冷剂的旋转流成分不会减弱,通过离心力分离制冷剂的气液,能高效地使比气相制冷剂旋转速度更高的液相制冷剂沸腾。 
结果,能减少伴随着气相制冷剂的膨胀的压力损失,能增加从减压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速,所以能有效提高减压部的减压效率。 
例如,在减压装置中,旋转流产生部可以具有使制冷剂流入的流入通路;使制冷剂沿着与从流入通路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出的流出通路。这时,通过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变化,能容易使制冷剂旋转,并且能容易构成旋转流产生部。 
或者,旋转流产生部可以具有使制冷剂在内部旋转的圆筒状的旋转筒部,流入通路使制冷剂沿旋转筒部的周方向流入,流出通路使制冷剂沿旋转筒部的轴方向流出。 
或者,旋转流产生部可以具有使制冷剂流入流出的制冷剂通路,在制冷剂通路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的槽。这样,即使在制冷剂通路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的槽,也能容易使制冷剂旋转。 
此外,在具有该减压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能提高减压部的减压效率(ηn),能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效率(COP)。 
在本发明的第三例中,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将制冷剂压缩并喷出的压缩机;将从所述压缩机喷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将所述散热 器出口侧制冷剂的流分支的分支部;具有将由所述分支部分支的一方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固定喷嘴部、通过从固定喷嘴部喷射的高速的制冷剂流吸引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引口、混合从所述固定喷嘴部喷射的高速的制冷剂流和来自所述制冷剂吸引口的吸引制冷剂并且使之升压的扩压部的喷射器;将由所述分支部分支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固定节流部;使所述固定节流部下游侧制冷剂蒸发,向所述制冷剂吸引口上游侧流出的吸引侧蒸发器。进而,在制冷循环装置中,具有:配置在所述分支部下游侧且所述固定喷嘴部上游侧并且使向所述固定喷嘴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第一旋转流产生器、和配置在所述分支部下游侧且所述固定节流部上游侧并且使向所述固定节流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第二旋转流产生器中的至少一方。 
具有第一旋转流产生器和第二旋转流产生器中的至少一方,所以能提高喷射器和固定节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减压效率(ηn),能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效率(COP)。 
在图15中,用实线表示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用虚线表示不具有第一旋转流产生器和第二旋转流产生器的任意一方的比较例制冷循环装置(以下称作比较例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 
首先,在第三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旋转流产生器,相对于比较例装置,能使从固定喷嘴部喷射的制冷剂流的流速增加。据此,能使第三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固定喷嘴部的制冷剂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f”点)相对于比较例装置的固定喷嘴部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f’”点),更接近图15的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等熵线。因此,在第三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相对于比较例装置,能将减压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比焓只降低Δi1的量。 
进而,通过使从固定喷嘴部喷射的制冷剂流的流速充分增加,能增加从制冷剂吸引口吸引的制冷剂吸引量。据此,还能增加喷射器的回收能量,所以如图15所示,扩压部的制冷剂的升压量ΔP也能相对于比较例装置的升压量ΔP’增加。结果,能使压缩机的吸入压上升,所以能降低压缩机的驱动动力,能提高循环效率。 
在第三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二旋转流产生器,相对于比 较例装置,能增加从固定喷嘴部喷射的制冷剂流的流速。这时,能使第三例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固定节流部的制冷剂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k”点)相对于比较例装置的固定节流部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k’”点),更接近图15的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等熵线。因此,在第三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相对于比较例装置,能将减压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比焓只降低Δi2的量。 
结果,能扩大吸引侧蒸发器的入口和出口间的制冷剂的焓差(制冷能力),提高循环效率。 
在所述第三例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可以具有使喷射器流出制冷剂蒸发的流出侧蒸发器。或者,也可以具有第一旋转流产生器和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双方。这时,第一旋转流产生器、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和分支部可以作为旋转流产生分支部一体构成。据此,能谋求制冷循环装置的小型化。 
旋转流产生分支部意味着兼具作为使制冷剂的流分支的分支部的功能、作为使从分支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产生部的功能的带旋转流产生功能的分支部。例如,旋转流产生分支部可以具有使制冷剂流入的流入通路、从流入通路分支并且使制冷剂流出的第一流出通路、从流入通路分支并且使制冷剂流出的第二流出通路,第一流出通路和第二流出通路使制冷剂沿着与向流入通路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出。据此,通过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变化,能容易地使制冷剂旋转,并且能容易构成旋转流产生分支部。 
例如,流入通路、第一流出通路和第二流出通路的轴方向可以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流出通路的通路直径(φd2)和第二流出通路的通路直径(φd3)比流入通路的通路直径(φd1)更大地形成。这时,容易使从流入通路向第一流出通路和第二流出通路流入的制冷剂旋转。 
此外,流入通路、第一流出通路和第二流出通路的轴方向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在将制冷剂流分支时难以受到重力的影响,能恰当地将制冷剂分支。本发明的同一水平面的用语不是仅意味着完全相同的水平面,而是还包含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而产生的很小不同的面的意思。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方向向视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V方向向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由旋转流形成部(旋转流形成机构)形成的旋转流的速度矢量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构成旋转流形成部(旋转流形成机构)的流路内的螺旋状槽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IX方向向视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方向向视图。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XIV-XIV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的状态的莫里尔图。 
图16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的立体图。 
图18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部的立体图。 
图19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部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基于节流机构的种类的减压效率ηn的提高效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喷射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一个例子。该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压缩机1、使从该压缩机1喷出的高压制冷剂的热散热的散热器2、将该散热器2下游侧的制冷剂减压的第一节流机构即减压器3、具 有将由减压器3减压的制冷剂的流分配为多个流的多个流通路的流量分配器10。 
进而,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取入由流量分配器10分配的一方的制冷剂,从喷嘴5a喷射,形成高速的制冷剂流,并且通过高速的制冷剂流从吸引部5b吸引另一方的制冷剂的喷射器5;取入由流量分配器10分配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并使其蒸发,向吸引部5b放出的第二蒸发器8;取入从喷射器5喷出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一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7和第二蒸发器8在盒11的内部将第一蒸发器7作为风上侧设置。通过未图示的送风机,强制地对两个蒸发器输送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向空调对象空间输送。 
此外,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在散热器2和减压器3之间流动的高压制冷剂与吸入到压缩机1中的低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器6。通过该内部热交换器6的制冷剂相互间的热交换,流过散热器2和减压器3之间的高压制冷剂被冷却,所以能增大第一蒸发器7和第二蒸发器8的制冷剂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制冷剂的焓差(冷却能力)。 
压缩机1吸入、压缩和喷出制冷剂,通过电磁离合器和带,由车辆行驶用发动机旋转驱动。压缩机1例如使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能连续地可变控制喷出容量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中,通过斜板室的压力的调整,能将喷出容量从100%连续变化到大致0%附近。因此,通过将喷出容量减少到大致0%附近,压缩机1实质上能变为工作停止状态。因此,也可以采用将压缩机1的旋转轴通过滑轮、带V与车辆发动机始终连接的无离合器的结构。 
散热器2是通过在从压缩机1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和由未图示的送风机强制输送的车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高压制冷剂散热而冷凝的热交换器。 
减压器3具有将由散热器2进行热交换的高压制冷剂减压的功能,例如由调节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节阀等构成。通过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减压器3,能将高压制冷剂变为气液二相流的状态,使其流入流量分配器10。这时的气液二相流根据制冷剂的干燥度和流速,呈现成层流、线状 流、渣流的形态,另外,呈现气体制冷剂位于上方、液体制冷剂位于下方的上下分离流的形态。再有,减压器3可以是能可变控制制冷剂流量的电气式的流量调节阀,也可以是固定式的流量调节阀。 
流量分配器10是在内部形成多个流通路的立方体或矩形体,具有将由减压器3减压而流入的制冷剂按规定量分配的分配流路机构。如图2所示,流量分配器10具有由减压器3减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一流通路12、从第一流通路12分支并且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13、从第一流通路12分支并且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三流通路14,这些流通路构成分配流路机构。 
第一流通路12、第二流通路13、第三流通路14如图3所示,分别在水平方向伸长,它们配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换言之,第一流通路12和第三流通路14设置为在第一流通路12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15和在第三流通路14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16大致一致。进而,在第二流通路13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也配置在包含流路中心线15和流路中心线16的大致同一水平面上。即,形成在流量分配器10的内部的全部流通路设置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相同高度的位置。 
第一流通路12、第二流通路13、第三流通路14全部为大致圆筒状的流路,各流路直径是φd1、φd2、φd3。φd1、φd2、φd3的关系是φd2>φd1和φd2>φd3。即,第二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2比第一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1大,还比第三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3大地形成。再有,在图2中,第二流通路13和第三流通路14相对于第一流通路12分支的形态为直角状分支的形态,但是两个流通路也可以是扩散状的对称分支的形态。 
第二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2比第一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1大,还比第三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3大地形成时,与各流路直径相等地形成时相比,能减少向第三流通路14流入的制冷剂流量。通过这样构成满足了想节制制冷剂流量的流路和想增加制冷剂流量的流路的关系的分配流路机构,能取得具有最佳流量比的效率好的制冷循环装置。此外,这样构成的分配流路机构考虑喷射器的喷嘴效率及蒸发器的制冷能力,将***的性能系数变为最大限度。 
此外,流量分配器10具有所述的分配流路机构,能抑制在第二流通 路13和第三流通路14中重力引起的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的分布不均,对称地形成它们的偏倚变动。而且,能减少气液二相流的流动带来的影响,能用所需的比率分配制冷剂。例如,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的分布不均状态在各流路中同样产生,进而,即使循环的运转状态变化,该分布不均状态在各流路中也同样地变化。 
进而,流量分配器10具有使分配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形成部(旋转流形成机构)。通过具有比上游侧的流路的流路直径更大的流路,构成该旋转流形成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流形成部将第二流通路13的流路直径φd2比上游侧的流路即第一流通路12的流路直径φd1更大地形成。 
图6是表示由旋转流形成部形成的旋转流26的速度矢量的立体图。流入第一流通路12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第二流通路13时,如图6所示,在流路的半径方向外方作用的离心力沿着第二流通路13的扩大的内壁面向斜前方作用,有助于实际的速度矢量V的产生。这时,液相制冷剂主要旋转。这是由于液相制冷剂容易受到惯性力的影响。 
这里,速度矢量V是流路轴方向的速度矢量成分V1、流路的半径方向的速度矢量成分V2的合力。此外,无论旋转流产生的有无,流过流路的制冷剂流量是相同的,所以速度矢量成分V1与不旋转的流时的流路轴方向的速度矢量成分相等。即,旋转流产生时的实际的制冷剂速度的绝对值V与没有产生旋转流时的沿直角方向贯穿流路截面积的制冷剂速度的绝对值相比要大。 
因此,在产生旋转流时,流路内的相对的制冷剂流速增大,容易受到来自流路内壁面的扰乱,促进液相制冷剂的沸腾。此外,如果在流路内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中产生旋转流或混合流,制冷剂的液滴就细分化,气液的速度差降低,流路内的流接近均质流。据此,液相制冷剂容易沸腾,***的性能系数也提高。 
再有,旋转流形成部如图7所示,可以由形成在流路的内壁面的螺旋状槽28构成。如果制冷剂流到具有螺旋状槽28的流路内,就由该螺旋状槽28引导地流动,形成图6所示的旋转流。此外,旋转流形成部也可以代替该螺旋状槽28,由呈现同样的螺旋状,从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螺旋状 肋构成。 
流量分配器10由与制冷剂配管相同的材质(例如铝)构成,为了变成上述所需的尺寸形状的流路,切削形成铝制的块,或者通过铝压铸、锻造形成,从而制作。此外,流量分配器10也可以由黄铜或铜构成。流量分配器10的第一流通路12、第二流通路13、第三流通路14分别与连接的各制冷剂配管钎焊接合。 
接着,与第三流通路14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与喷射器5连接。该喷射器5是将制冷剂减压的减压机构,并且也是通过以高速喷出的制冷剂流的吸引作用(卷入作用)进行制冷剂的循环的流体输送的制冷剂循环机构。 
在喷射器5中具有:取入由流量分配器10分配的一方的制冷剂,将该通路面积限制在很小,等熵地减压膨胀制冷剂的喷嘴部5a;与喷嘴部5a的制冷剂喷出口连通地配置,吸引来自第二蒸发器8的气相制冷剂的吸引部5b。 
在喷嘴部5a和吸引部5b的下游侧设置混合来自喷嘴部5a的高速的制冷剂流和来自吸引部5b的吸引制冷剂的混合部。并且,在混合部的下游侧配置构成升压部的扩压部。该扩压部形成为将制冷剂的通路面积渐渐增大的形状,具有将制冷剂流减速,使制冷剂压力上升的作用,即将制冷剂的速度能量变换为压力能量的功能。 
在扩压部的制冷剂流方向下游侧连接第一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7是将强制地输送的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蒸发,发挥吸热作用的吸热器。 
在第一蒸发器7的制冷剂流方向下游侧连接蓄能器(accumulator)9。该蓄能器9是将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蓄能器9的气相制冷剂出口侧通过内部热交换器6与压缩机1的吸入侧连接。 
其次,在与第二流通路13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中配置第二节流机构即毛细管4,在比毛细管4更靠下游部位配置第二蒸发器8。毛细管4进行向第二蒸发器8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调整和减压,由盘绕为螺旋状的细管构成。再有,第二节流机构可以由节流孔等固定节流孔构成。 
第二蒸发器8是使制冷剂蒸发,发挥吸热作用的吸热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蒸发器7和第二蒸发器8装配为一体构造。具体而言,用铝构 成第一蒸发器7和第二蒸发器8的各构成零件,通过钎焊接合为一体构造。 
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包含CPU、ROM和RAM等的众所周知的微机及其周边电路构成。该控制装置根据该ROM内存储的控制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控制各种机器的工作。此外,在控制装置中输入来自各种传感器群的检测信号、来自操作面板(未图示)的各种操作信号。此外,在操作面板上设置有设定冷却对象空间的冷却温度的温度设定开关及发出压缩机1的工作指令信号的空调工作开关等。 
下面,用上述的结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如果空调工作开关变为导通状态,则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出,对压缩机1的电磁离合器通电,电磁离合器变为连接状态,从车辆行驶用发动机对压缩机1传递旋转驱动力。 
然后,如果从控制装置根据控制程序对压缩机1的电磁式容量控制阀输出控制电流In,压缩机1就吸入气相制冷剂,并进行压缩而喷出。 
从压缩机1压缩喷出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流入散热器2。在散热器2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由外气冷却而冷凝。从散热器2流出的散热后的高压制冷剂在内部热交换器6中与从蓄能器9流出的低压的气相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然后,从内部热交换器6流出的制冷剂由减压器3减压膨胀到所需的压力,形成气液二相流。该气液二相制冷剂向流量分配器10流入,分别以适当的流量分配为一方向喷射器5流入的制冷剂流、另一方向毛细管4流入的制冷剂流。 
这里,流量分配器10配置为在内部形成的第一流通路12、第二流通路13、第三流通路14都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所以向流量分配器10流入的液相制冷剂不受重力的影响,能恰当分流。 
因此,在流量分配器10中,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出的制冷剂的液相制冷剂的比例和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的制冷剂的液相制冷剂的比例大致均等地分配制冷剂。结果,液相制冷剂可靠地流入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 
然后,流入喷射器5的制冷剂由喷嘴部5a减压、膨胀。在该减压膨胀时,制冷剂的压力能量变换为速度能量,所以制冷剂从喷嘴部5a的喷 出口变为高速喷出。然后,根据该制冷剂喷出流的制冷剂吸引作用,从吸引部5b吸引第二蒸发器8的通过后的制冷剂。 
从喷嘴部5a喷出的制冷剂和由吸引部5b吸引的制冷剂在喷嘴部5a的下游侧的混合部混合,流入扩压部。在该扩压部中,由于通路面积的扩大,制冷剂的速度能量变换为压力能量,所以制冷剂的压力上升。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液相制冷剂可靠地流入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地构成,所以扩压部容易发挥升压能力,能抑制循环的运转效率的恶化。 
然后,从喷射器5的扩压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一蒸发器7。在第一蒸发器7中,低压制冷剂从送风空气中吸热而蒸发。然后,通过第一蒸发器7后的制冷剂流入蓄能器9,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 
然后,从蓄能器9流出的气相制冷剂向内部热交换器6流入,与高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然后,从内部热交换器6流出的气相制冷剂由压缩机1吸入进行再压缩。 
另一方面,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的制冷剂由毛细管4减压,变为低压制冷剂,该低压制冷剂向第二蒸发器8流入。在第二蒸发器8中,流入的低压制冷剂从由第一蒸发器7冷却的送风空气吸热而蒸发。然后,用第二蒸发器8蒸发的制冷剂被喷射器5的吸引部5b吸引,在混合部与通过喷嘴部5a的液相制冷剂混合,流入第一蒸发器7。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流量分配器10具有以规定量分配流入的制冷剂的分配流路机构。而且,该分配流路机构具有:由减压器3减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一流通路12、从该第一流通路12分支并且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13、从第一流通路12分支并且向喷射器5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三流通路14。该第一流通路12、第二流通路13、第三流通路14配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流通路13的流路直径φd2比第一流通路12的流路直径φd1大,还比第三流通路14的流路直径φd3大地形成。 
根据该结构,向第三流通路14流入的制冷剂流量比向第二流通路13流入的制冷剂流量少,通过限制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流入的制冷剂流量,能恰当地分配制冷剂流量。 
此外,流量分配器10具有使分配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形成部, 该旋转流形成部优选由比上游侧的流路的流路直径大的流路构成。 
采用该结构时,由于旋转流的形成,流路内的相对的制冷剂流速增大,容易受到来自流路内壁面的扰乱,能促进液相制冷剂的沸腾,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此外,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构成旋转流。此外,将扩大前后的流路直径的比率调节为所需的值,能容易调节基于旋转流的相对的制冷剂流速的增加量。 
此外,由流量分配器10分配的制冷剂提供给第二蒸发器8之前,优选由毛细管4减压膨胀。这时,能严密地调整从流量分配器10流向喷射器5的吸引部5b侧的制冷剂流量,所以能进一步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效率地进行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使用图4和图5说明流量分配器20的结构。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V方向向视图。再有,应用流量分配器20的制冷循环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循环同样。 
流量分配器20与流量分配器10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将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入的制冷剂流变为旋转流的结构。本实施方式关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 
如图4所示,流量分配器20具有:由减压器3减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一流通路22、从第一流通路22分支并且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23、从第一流通路22分支并且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连通的第三流通路24、将通过第三流通路24的制冷剂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出的第四流通路25,这些流通路构成分配流路机构。 
第一流通路22、第二流通路23、第三流通路24、第四流通路25如图5所示,分别在水平方向伸长,它们配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换言之,第一流通路22和第三流通路24设置为在第一流通路22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15和在第三流通路24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16大致一致。进而,在第二流通路23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和在第四流通路25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也配置在包含流路中心线 15和流路中心线16的大致同一水平面上。即,形成在流量分配器20的内部的全部流通路设置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相同高度的位置。 
第一流通路22、第二流通路23、第三流通路24、第四流通路25全部为大致圆筒状的流路,各流路直径是φd1、φd2、φd3、φd4。φd1、φd2、φd3的关系是φd2>φd1、φd2>φd3、φd4>φd3。即,流量分配器20的分配流路机构与流量分配器10的分配流路机构相比,不同点在于,第四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4比第三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3大。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流形成部将第二流通路23的流路直径φd2比上游侧的流路即第一流通路22的流路直径φd1更大地形成,将第四流通路25的流路直径φd4比上游侧的流路即第三流通路24的流路直径φd3更大地形成。 
因此,在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23、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出制冷剂的第四流通路25中,流路内的制冷剂流变为旋转流,如图6所示,流路内的相对的制冷剂速度变大,容易受到来自流路内壁面的扰乱,能促进液相制冷剂的沸腾。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20中,使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流入的制冷剂旋转。采用该结构时,使旋转的液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5的喷嘴部5a,相对的制冷剂流速增加,促进液相制冷剂的沸腾,膨胀损失能量增加,能提高喷嘴效率。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使用图8和图9,说明流量分配器30的结构。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IX方向向视图。再有,应用流量分配器30的制冷循环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循环同样。 
流量分配器30与流量分配器20的不同点在于,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入的制冷剂流动的流通路设置在与其他流通路相比,重量方向上高的位置。本实施方式关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 
如图8所示,流量分配器30与流量分配器20同样具有:由减压器3 减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一流通路32、从第一流通路32分支并且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33、从第一流通路32分支并且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连通的第三流通路34、将通过第三流通路34的制冷剂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出的第四流通路35,这些流通路构成分配流路机构。 
如图9所示,第一流通路32、第二流通路33、第三流通路34、第四流通路35中的第三流通路34和第四流通路35与其他流通路相比,设置在重力方向上高的位置。即,第三流通路34从第一流通路32分支时,该流路入口配置在向上方移动规定距离的位置。换言之,在第一流通路32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36与在第三流通路34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37相比,位于下方的规定距离的位置。 
再有,第一流通路32、第二流通路33配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此外,第三流通路34、第四流通路35配置在位于比第一流通路32、第二流通路33所在的水平面更靠上方的水平面上。 
本实施方式的分配流路机构具有与其他流通路相比设置在重力方向上更高的位置的第三流通路34、第四流通路35。通过具有该分配流路机构,能使流入第三流通路34的制冷剂流量比流入第二流通路33的制冷剂流量少,能限制、恰当分配流入喷射器5的喷嘴部5a的制冷剂流量。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30具有与其他流通路相比,重力方向的高度位置位于上方的第三流通路34、第四流通路35。采用该结构时,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施减少第三流通路34、第四流通路35的制冷剂流量的流量调整。 
(第四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使用图10和图11说明流量分配器40的结构。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XI方向向视图。再有,应用流量分配器40的制冷循环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循环同样。 
流量分配器40与流量分配器30的不同点在于,流入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的制冷剂流过的流通路与其他流通路相比,设置在重量方向上低 的位置。本实施方式关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10所示,流量分配器40与流量分配器30同样具有:由减压器3减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一流通路42、从第一流通路42分支并且向第二蒸发器8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43、从第一流通路42分支并且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连通的第三流通路44、将通过第三流通路44的制冷剂向喷射器5的喷嘴部5a侧流出的第四流通路45,这些流通路构成分配流路机构。 
如图11所示,第三流通路44和第四流通路45与其他流通路相比,设置在重力方向上低的位置。即,第三流通路44从第一流通路42分支时,该流路入口配置在向下方移动规定距离的位置。换言之,在第一流通路42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46与在第三流通路44的流路轴方向伸长的流路中心线47相比,位于上方的规定距离的位置。 
再有,第一流通路42、第二流通路43配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此外,第三流通路44、第四流通路45配置在位于比第一流通路42、第二流通路43所在的水平面更靠下方的水平面上。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40具有与其他流通路相比,重力方向的高度位置位于下方的第三流通路44、第四流通路45。采用该结构时,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实施减少第三流通路44、第四流通路45的制冷剂流量的流量调整。 
(第五实施方式) 
根据图12~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图12是将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应用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的例子的整体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如图12所示,是具有喷射器5的喷射循环装置。 
首先在制冷循环装置中,压缩机1吸入制冷剂,并压缩而喷出,通过滑轮和带,从车辆行驶用发动机(未图示)传递驱动力,而被旋转驱动。 
作为该压缩机1,可以采用根据喷出容量的变化能调整制冷剂喷出能力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或者通过电磁离合器的断续使压缩机工作的工作率变化并且调整制冷剂喷出能力的固定容量型压缩机的任一个。此外,作 为压缩机1,如果使用电动压缩机,就能通过电动机的转速调整,调整制冷剂喷出能力。 
在压缩机1的制冷剂喷出侧连接有散热器2。散热器2是使从压缩机1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和由未图示的冷却扇输送的外气(车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高压制冷剂的冷却用热交换器。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作为制冷剂,采用氟利昂类的制冷剂,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循环。因此,散热器2作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发挥作用。 
在散热器2的出口侧连接受液器2a。该受液器2a为纵长的容器形状,作为分离制冷剂的气液,贮存循环内的剩余液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起作用。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受液器2a与散热器2一体设置。 
此外,作为散热器2,采用具有位于制冷剂流上游侧的冷凝用热交换部、导入来自该冷凝用热交换部的制冷剂并且分离制冷剂的气液的受液器、将来自该受液器的饱和液相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用热交换部的所谓的过冷类型的冷凝器。 
在受液器2a的底部侧设置使液相制冷剂流出的液相制冷剂出口,在该液相制冷剂出口连接内部热交换器6的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内部热交换器6在通过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的散热器2出口侧制冷剂和通过低压侧制冷剂流路6b的压缩机1吸入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作为该内部热交换器6的具体结构,可采用各种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2重管式的热交换器结构。更具体而言,成为在形成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的外侧管的内侧配置形成低压侧制冷剂流路6b的内侧管的结构。 
在内部热交换器6的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的出口侧连接膨胀阀3a。该膨胀阀3a是将从受液器2a流出的高压液相制冷剂减压为中间压的减压机构,并且也是调整向下游侧流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流量调整机构。作为该膨胀阀3a,可采用能可变控制制冷剂通路面积的电气式的流量调整阀或者固定式的流量调整阀等。 
在膨胀阀3a的下游侧连接有:兼具作为将制冷剂的流分支的分支部的功能、作为使向后面描述的固定节流部19和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 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产生器的功能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也具有流量分配器的功能。关于该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的细节,根据图13、14说明。图13是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的概略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XIV-XIV剖视图。 
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具有:使制冷剂流入的流入配管116(流入通路);从流入配管116分支,将制冷剂向后面描述的固定节流部19侧流出的第一流出配管117(第一流出通路);从流入配管116分支,将制冷剂向后面描述的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侧流出的第二流出配管118(第二流出通路)。 
进而,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轴方向向着垂直于流入配管116的轴方向的方向,流入配管116、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轴方向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这样,使从流入配管116流入的制冷剂从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流出,从而能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变化,所以如图13的粗线箭头B、C所示,能容易地使制冷剂的流旋转。 
即,由膨胀阀3a减压而变为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从流入配管116向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流入时,与气相制冷剂相比,更容易受惯性力影响的液相制冷剂沿着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内壁面流动。据此,能容易地使制冷剂的流旋转。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入配管116和第一流出配管117的连接部形成将制冷剂的流分支的分支部Z,通过流入配管116、第一流出配管117构成第二旋转流产生器,通过流入配管116、第二流出配管118构成第一旋转流产生器。即,第一旋转流产生器、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和分支部Z作为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一体地构成。 
此外,如图14所示,第一流出配管117的通路直径φd2比流入配管116的通路直径φd1大,进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通路直径φd3比流入配管116的通路直径φd1大地形成。再有,图14是流入配管116的轴方向的垂直剖视图。据此,容易使从流入配管116流入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制冷剂旋转。 
进而,流入配管116、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轴方 向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在将制冷剂的流分支时,不容易受到重力的影响,只调整第一流出配管117的配管直径φd2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配管直径φd3,就能恰当地分配向各流出配管117、118流出的制冷剂量。 
通过钎焊、焊接、粘结等接合方法接合直径不同的制冷剂配管,能容易形成这样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进而,也可以通过在长方体的金属块或树脂块的内部设置多个制冷剂通路而形成。 
接着,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的第一流出配管117如图12所示,与固定节流部19连接,第二流出配管118与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连接。该喷射器5是将制冷剂减压的减压机构,并且也是通过以高速喷射的制冷剂流的吸引作用进行制冷剂的循环的制冷剂循环机构。 
进而,喷射器5具有:将从第二流出配管118流入的中间压的制冷剂的通路面积限制在很小,再使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减压部即固定喷嘴部5a;与固定喷嘴部5a的制冷剂喷射口连通地配置,吸引从后面描述的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引口5b。 
固定喷嘴部5a是制冷剂通路面积固定的喷嘴。即,没有能变更制冷剂通路面积地构成。因此,由构成上述的喷嘴侧旋转流产生器的流入配管116、第二流出配管118和固定喷嘴部5a构成减压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喷嘴部5a,采用在制冷剂通路的途中具有通路面积最为缩小的喉部的拉瓦尔喷嘴。当然,作为固定喷嘴部5a,也可以采用前端变细喷嘴。 
进而,喷射器5在固定喷嘴部5a和制冷剂吸引口5b的下游侧具有将从固定喷嘴部5a的制冷剂喷射口喷射的高速的制冷剂流和从制冷剂吸引口5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的混合部5c,在混合部5c的下游侧具有构成升压部的扩压部5d。 
扩压部5d形成渐渐增大制冷剂的通路面积的形状,实现将制冷剂流减速,使制冷剂压力上升的作用,即将制冷剂的速度能量变换为压力能量的作用。另外,扩压部5d的出口侧与流出侧蒸发器7连接。 
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是将从喷射器5的扩压部5d流出的制冷剂和由未图示的送风扇输送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低压制冷剂蒸发,发挥吸热作用的吸热用热交换器。进而,流出侧蒸发器7的出口侧与 所述的内部热交换器6的低压侧制冷剂流路6b的入口侧连接。 
进而,在低压侧制冷剂流路6b的出口侧连接蓄能器9。该蓄能器9是将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蓄能器9的气相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1的制冷剂吸引侧连接。 
接着,第一流出配管117连接在固定节流部19的入口侧,固定节流部19的出口侧连接在吸引侧蒸发器8上。固定节流部19是将向吸引侧蒸发器8流入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部,并且具有进行流入吸引侧蒸发器8的制冷剂的流量调整的流量调整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节流部19,采用了毛细管。因此,通过构成上述的第二旋转流产生器的流入配管116、第一流出配管117和固定节流部19,能构成减压装置。 
吸引侧蒸发器8是在从固定节流部19流出的制冷剂和送风扇输送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低压制冷剂蒸发,发挥吸热作用的吸热用热交换器。这里,流出侧蒸发器7配置在由送风扇输送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风上侧),吸引侧蒸发器8配置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风下侧)。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出侧蒸发器7和吸引侧蒸发器8装配为一体构造。具体而言,用铝构成流出侧蒸发器7和吸引侧蒸发器8的构成零件,通过钎焊接合为一体构造。 
因此,由上述的送风扇输送的空气在箭头Y方向流动,首先,用流出侧蒸发器7冷却,接着由吸引侧蒸发器8冷却。即,用流出侧蒸发器7和吸引侧蒸发器8能冷却同一冷却对象空间(例如车室内)。 
下面,根据图15,说明上述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图15是概略地表示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的莫里尔图。再有,在图15中,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虚线表示后面描述的比较例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通过车辆发动机驱动压缩机1,压缩机1就吸入制冷剂,进行压缩而喷出。这时的制冷剂的状态是图15的a点。从压缩机1喷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气相制冷剂向散热器2流入,与从冷却扇输送的送风空气(外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图15的a点→b点)。 
从散热器2流出的制冷剂在受液器2a中进行气液分离(图15的b点 →c点),分离的液相制冷剂向内部热交换器6的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流入。向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流入的液相制冷剂与通过低压侧制冷剂流路6b的压缩机1的吸入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成为过冷却状态(图15的c点→d点)。 
从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流出的制冷剂向膨胀阀3a流入,减压为中间压,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图15的d点→e点)。该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在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的分支部Z(图15的e点)分支,分支的一方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流出配管117向固定节流部19流入,另一方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流出配管118向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流入。 
向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流入的制冷剂等熵地减压膨胀(图15的e点→f点)。然后,在该减压膨胀时制冷剂的压力能量变换为速度能量,制冷剂从固定喷嘴部5a的制冷剂喷射口变为高速而喷射。通过该喷射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引作用,从制冷剂吸入口5b吸引通过吸引侧蒸发器8后的制冷剂。 
然后,在喷射器5的内部,从固定喷嘴部5a喷射的喷射制冷剂和从制冷剂吸入口5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由混合部5c混合(图15的f点→g点),流入扩压部5d。在该扩压部5d,通过通路面积的扩大,制冷剂的速度能量变换为压力能量,所以制冷剂的压力上升(图15的g点→h点)。 
从喷射器5的扩压部5d流出的制冷剂向流出侧蒸发器7流入,从送风扇的送风空气吸热并蒸发(图15的h点→i点)。进而,从流出侧蒸发器7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内部热交换器6的低压侧制冷剂流路6b,与通过高压侧制冷剂流路6a的高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图15的i点→j点)。 
在内部热交换器6的低压侧制冷剂流路6b中加热的制冷剂从蓄能器9的气相制冷剂出口吸入到压缩机1中,再次被压缩(图15的j点→a点)。 
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流出配管117向固定节流部19流入的制冷剂由固定节流部19减压,变为低压制冷剂(图15的e点→k点),该低压制冷剂流入吸引侧蒸发器8。向吸引侧蒸发器8流入的制冷剂从由流出侧蒸发器7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吸热并蒸发(图15的k点→l点)。通过吸引侧蒸发器8后的气相制冷剂从制冷剂吸入口5b吸引到喷射器5内(图15的 l点→g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喷射器5的扩压部5d的下游侧制冷剂向流出侧蒸发器7供给,并且将固定节流部19的下游侧制冷剂向吸引侧蒸发器8供给,所以用流出侧蒸发器7和吸引侧蒸发器8能同时发挥冷却作用。 
此外,从送风扇输送的空气按流出侧蒸发器7→吸引侧蒸发器8的顺序通过,能冷却同一冷却对象空间。这时,通过喷射器5的吸引作用,能使吸引侧蒸发器8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相对于流出侧蒸发器7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低,所以能确保流出侧蒸发器7和吸引侧蒸发器8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和送风空气的温度差,能高效冷却送风空气。 
此外,将流出侧蒸发器7下游侧与压缩机1吸入侧连接,所以能使压缩机1吸入由喷射器5的扩压部5d升压的制冷剂。据此,能使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上升,所以能降低压缩机1的驱动动力。 
此外,通过内部热交换器6的作用,能扩大流出侧蒸发器7和吸引侧蒸发器8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制冷剂的焓差(制冷能力),所以能增大循环的制冷能力,能提高循环效率(COP)。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所以能取得高的循环效率提高效果。关于该循环效率提高效果,与比较例装置的循环效率提高效果比较进行说明。 
首先,比较例装置是不具有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即第一旋转流产生器和第二旋转流产生器的任一个的制冷循环装置,具体而言,将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变更为三联接头,其他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同样。 
因此,如果使比较例装置工作,就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散热器2→受液器2a→内部热交换器6→膨胀阀3a的顺序流动,在由三联接头构成的分支部Z分支(图15的a点→b点→c点→d点→e点)。然后,从分支部Z向固定喷嘴部5a流入的制冷剂如图15的e点→f’点所示,等熵地减压膨胀。 
进而,在喷射器5的混合部5c中,混合喷射制冷剂和吸引制冷剂(图 15的f’点→g’点),在扩压部5d上升(图15的g’点→h’点)。然后,按照流出侧蒸发器7→内部热交换器6→蓄能器9→压缩机1的顺序流动(图15的h’点→i’点→j’点→a点)。 
另一方面,从分支部Z向固定节流部19流入的制冷剂由固定节流部19减压,成为低压制冷剂(图15的e点→k’点),按照吸引侧蒸发器8→喷射器5(制冷剂吸入口5b)的顺序流动(图15的k点→l点→g’点)。 
这里,如果比较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喷嘴部5a的制冷剂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f点)和比较例装置的固定喷嘴部5a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f’点),就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固定喷嘴部5a的制冷剂的减压膨胀过程更接近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等熵线。 
其理由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制冷剂的流旋转,并使其向固定喷嘴部5a流入,所以相对于比较例装置,促进液相制冷剂的沸腾,充分增加制冷剂的流速,能提高固定喷嘴部5a的减压效率(喷嘴效率)ηn。 
这时,减压部由固定喷嘴部5a构成,所以向减压部流入的制冷剂不会附着在针等上。因此,制冷剂的旋转流成分不会减弱,通过离心力分离制冷剂的气液,能高效地使比气相制冷剂旋转速度更高的液相制冷剂沸腾。 
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相对于比较例装置,能将减压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比焓只降低Δi1的量,所以能扩大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制冷剂的焓差(制冷能力)。 
进而,充分增大从固定喷嘴部5a喷射的制冷剂流的流速,能增加从制冷剂吸入口5b吸引的制冷剂吸引量。据此,喷射器5的回收能量也能够增加,所以如图15所示,扩压部5d的制冷剂的升压量ΔP相对于比较例装置的升压量ΔP’也增加。 
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比较例装置,能使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上升,所以能降低压缩机1的驱动动力。 
进而,如果比较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节流部19的制冷剂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k点)和比较例装置的固定节流部19的减压膨胀过程(图15的e点→k’点),就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固定节流部19的制冷剂的减压膨胀过程接近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等熵线。 
其理由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制冷剂的流旋转,并使其向固定节流部19流入,所以相对于比较例装置,使制冷剂的流速充分增加,能使减压膨胀过程的制冷剂超音速化。 
这时,减压部由固定节流部19构成,所以向减压部流入的制冷剂不会附着到针等上。因此,制冷剂的旋转流成分不会减弱,能减少伴随着气相制冷剂的膨胀的压力损失,能有效增加减压膨胀过程的制冷剂速度。 
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相对于比较例装置,能将减压膨胀后的制冷剂的比焓只降低Δi2的量,所以能扩大吸引侧蒸发器8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制冷剂的焓差(制冷能力)。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使流入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和固定节流部19的制冷剂的流旋转,提高减压效率ηn,能高效提高循环效率。 
(第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相对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采用图16所示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25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他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 
图16是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25的概略的立体图,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25具有使制冷剂流入的流入配管125a(流入通路)、使制冷剂在内部旋转的圆筒状的旋转筒部125b、使制冷剂从旋转筒部125b向固定节流部19侧流出的第一流出配管125c(第一流出通路)、使制冷剂从旋转筒部125b向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侧流出的第二流出配管125d(第二流出通路)。 
流入配管125a连接在旋转筒部125b的中央部,进而,沿着旋转筒部125b的外周切线方向连接。即,流入配管125a使制冷剂沿旋转筒部125b的周方向流入。 
各流出配管125c、125d分别与旋转筒部125b的轴方向端部连接,进而,各流出配管125c、125d的轴方向和旋转筒部125b的轴方向配置在同轴上。即,各流出配管125c、125d使制冷剂在旋转筒部125b的轴方向流出。 
因此,从流入配管125a向旋转筒部125b流入的制冷剂沿着旋转筒部 125b的内壁旋转,如图16的粗线箭头B、C所示,在旋转的状态下从各流出配管125c、125d流出。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筒部125b的内部形成分支部Z,旋转筒部125b兼具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和第一旋转流产生器的功能。据此,能使流入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和固定节流部19的制冷剂的流旋转,所以能取得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循环效率提高效果。 
进而,通过调整第一流出配管125c的配管直径φd2和第二流出配管125d的配管直径φd3,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能恰当地分配向各流出配管125c、125d流出的制冷剂量。 
(第七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相对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采用图17所示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26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他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 
图17是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26的概略的立体图,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26具有使制冷剂流入的流入配管126a(流入通路)、使制冷剂在内部旋转的大致筒状的旋转筒部126b、使制冷剂从旋转筒部126b向固定节流部19侧流出的第一流出配管126c(第一流出通路)、使制冷剂从旋转筒部126b向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侧流出的第二流出配管126d(第二流出通路)。 
旋转筒部126b配置为轴方向向着垂直方向,流入配管126a连接在旋转筒部126b的一方的端部,再沿着旋转筒部126b的外周切线方向连接。即,流入配管126a使制冷剂向旋转筒部126b的周方向流入。 
各流出配管126c、126d分别连接在与旋转筒部126b的端部中连接流入配管126a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进而,各流出配管126c、126d的轴方向和流入配管126a的轴方向向着不同的方向。即,各流出配管126c、126d在与从流入配管126a向旋转筒部126b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使制冷剂流出。 
因此,从流入配管126a向旋转筒部126b流入的制冷剂沿着旋转筒部126b的内壁旋转,如图17的粗线箭头B、C所示,在旋转的状态下从各流 出配管126c、126d流出。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筒部126b的内部形成分支部Z,旋转筒部126b兼具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和第一旋转流产生器的功能。据此,能使流入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和固定节流部19的制冷剂的流旋转,所以能取得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五~第七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一体地构成第一旋转流产生器、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和分支部Z的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125、126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分别构成第一旋转流产生器、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和分支部Z的例子。 
具体而言,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废止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在膨胀阀3a的下游侧连接具有一个制冷剂流入口和2个制冷剂流出口的三联接头。 
进而,将三联接头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出口与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连接,将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出口与固定节流部119连接。而且,在三联接头和固定喷嘴部5a之间以及三联接头和固定节流部119之间分别设置使向减压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产生器127。 
因此,由三联接头构成分支部Z,通过旋转流产生器127构成第一旋转流产生器和第二旋转流产生器。即,通过旋转流产生器127和固定喷嘴部5a以及旋转流产生器127和固定节流部19构成减压装置。其他整体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 
该旋转流产生器127如图18的概略立体图所示,具有使制冷剂流入的流入配管127a(流入通路)、使制冷剂在内部旋转的大致筒状的旋转筒部127b、将制冷剂从旋转筒部127b向固定喷嘴部5a侧或固定节流部19侧流出的流出配管127c(流出通路)。 
流入配管127a连接在旋转筒部127b的一方的端部,进而,沿着旋转筒部127b的外周切线方向连接。即,流入配管127a使制冷剂向旋转筒部127b的周方向流入。 
流出配管127c连接在与旋转筒部127b的端部中连接流入配管127a 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进而,流出配管127c的轴方向和流入配管127a的轴方向向着不同的方向。即,流出配管127c在与从流入配管127a向旋转筒部127b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使制冷剂流出。 
因此,从流入配管127a向旋转筒部127b流入的制冷剂沿着旋转筒部127b的内壁旋转,如图18的粗线箭头D所示,在旋转的状态下从流出配管127c流出。据此,能使流入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和固定节流部19的制冷剂的流旋转,所以能取得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九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相对于第八实施方式的旋转流产生器127,采用图19所示的旋转流产生器128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他结构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 
图19是旋转流产生器128的概略立体图,旋转流产生器128具有使制冷剂流入流出的制冷剂配管128a(制冷剂通路),在该制冷剂配管128a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的槽128b。具体而言,通过扭转管状的制冷剂配管128a,形成螺旋状的槽128b。当然,也可以通过攻螺纹加工等形成该螺旋状的槽。 
在旋转流产生器128中,流入内部的制冷剂沿着在内壁面形成的螺旋状的槽128b,如粗线箭头D所示旋转,能使流入喷射器5的固定喷嘴部5a和固定节流部19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结果,能取得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如以下那样进行各种变形。 
(1)在上述的第五~第九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节流部19采用了毛细管,但是也可以采用节流孔、拉瓦尔喷嘴、前端细的喷嘴等。这里,图20表示作为固定节流部19,采用所述的节流机构时的减压效率ηn(喷嘴效率)提高效果。如图20所示,采用任意的节流机构,通过设置旋转流产生器,都能提高减压效率ηn。 
(2)上述的第五~第九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由喷射式制冷循环 装置构成,所以喷嘴部5a和固定节流部19这二个具有减压部。进而,通过双方的减压部(5a、19)实现了减压装置的结构,但是也可以由任意一方的减压部(5a、19)实现减压装置的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任意一方的减压部(5a、19)实现减压装置的结构,都能提高循环效率。进而,这时,在任意一方的减压部(5a、19)的上游配置第八、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旋转流产生器127、128即可。 
(3)在上述的第五~第九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采用了喷射式制冷循环装置,但是在由压缩机、散热器、减压器、蒸发器构成的通常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中应用本发明,也能提高循环效率。进而,这时,在减压器的上游配置第八、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旋转流产生器127、128即可。 
(4)在上述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剂配管128a的内壁面形成螺旋状的槽128b,形成了旋转流产生器128,但是也可以在制冷剂配管128a内通路配置起到与槽128b同样的功能的螺旋状的整流板等。 
(5)在上述的第五~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采用了膨胀阀3a和蓄能器9的制冷循环装置,但是作为膨胀阀3a,也可以采用将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下游侧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调整为规定值的温度式膨胀阀。这时,也可以废止蓄能器9。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钎焊接合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和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接合为一体构造,但是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将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和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一体化。例如,将翅片管构造的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和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的翅公共化,用与翅接触的管结构分割。 
(7)在上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旋转流产生分支部115的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轴方向向着垂直于流入配管116的轴方向的方向,但是也可以向着其他方向。例如,第一流出配管117和第二流出配管118的轴方向向着扩展状的对称方向。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和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将同一空调对象空间冷却,但是也可以通过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和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将不同 的空调对象空间冷却。例如,在制冷库内冷却中应用相对于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低的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在车室内冷却中应用第一蒸发器7。 
(9)在上述的第五~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制冷剂采用氟利昂类制冷剂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采用HC类制冷剂和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利用二氧化碳,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超临界制冷循环装置时,在散热器2中制冷剂不会冷凝,所以可以废止受液器2a。进而,这时,用膨胀阀3a将制冷剂减压到气液二相状态即可。 
(1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散热器2作为将制冷剂和外气热交换的室外侧热交换器,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和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作为室内侧热交换器应用在车室内冷却中,但是也可以相反,在流出侧蒸发器7(第一蒸发器)和吸引侧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作为从外气等的热源吸热的室外侧热交换器而构成,散热器2作为将空气或水等被加热流体加热的室内侧热交换器而构成的热泵循环中应用本发明。此外,其设置位置可以是车辆那样的移动体、放在固定位置的固定体。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未特别确定制冷剂的种类,但是能在氟利昂类制冷剂、HC类制冷剂和二氧化碳制冷剂等蒸汽压缩式的超临界循环和亚临界循环中的任意一个中加以应用。 
(11)此外,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可以是能将喷嘴的制冷剂流路面积可变的可变容量型。 
此外,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流量分配器除了外形为立方体或矩形体的块的内部具有流路的形态以外,也可以由所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有多个流路的分支配管构成。 

Claims (4)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入制冷剂并压缩为高压制冷剂的压缩机(1);
使从所述压缩机(1)喷出的所述高压制冷剂的热散热的散热器(2);
将所述散热器(2)下游侧的制冷剂减压的第一节流机构(3);
具有将由所述第一节流机构(3)减压的制冷剂流分配为多个流的流路的流量分配器;
取入由所述流量分配器分配的一方的制冷剂,从喷嘴部(5a)喷射而形成高速的制冷剂流,并且通过所述高速的制冷剂流从吸引部(5b)吸引另一方的制冷剂的喷射器(5);和
取入由所述流量分配器分配的所述另一方的制冷剂并使其蒸发,向所述吸引部(5b)流出的蒸发器(8),
所述流量分配器具有:由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减压的制冷剂流入的第一流通路;从所述第一流通路分支并向所述蒸发器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二流通路;从所述第一流通路分支并向所述喷射器的所述喷嘴部侧流出制冷剂的第三流通路,
所述流量分配器具有使分配的制冷剂的流旋转的旋转流形成部,
所述旋转流形成部通过使所述第二流通路的流路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流通路的流路直径而形成,
所述第二流通路使制冷剂沿着与从所述第一流通路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通路、所述第二流通路及所述第三流通路配置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2)还比所述第三流通路的流路直径(φd3)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流通路由与所述第一流通路及所述第二流通路相比重力方向的高度位置不同的流路(34、35、44、45)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节流机构(4),该第二节流机构(4)在向所述蒸发器(8)供给由所述流量分配器分配的所述另一方的制冷剂之前将其减压膨胀。
CN2007101994921A 2007-12-13 2007-12-13 制冷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7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94921A CN101457996B (zh) 2007-12-13 2007-12-13 制冷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94921A CN101457996B (zh) 2007-12-13 2007-12-13 制冷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7996A CN101457996A (zh) 2009-06-17
CN101457996B true CN101457996B (zh) 2011-05-25

Family

ID=40769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94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7996B (zh) 2007-12-13 2007-12-13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79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829B (zh) * 2010-10-29 2012-07-25 北京科技大学 利用重力作用实现液体蒸发制冷和热机过程的机构及方法
JP6699632B2 (ja) * 2017-07-20 2020-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7736435A (zh) * 2017-10-30 2018-02-27 杭州宏盛中弘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空气进行海鲜深冷速冻的工艺***及工艺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77857B2 (en) * 2000-03-15 2002-11-12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 cycle system with critical refrigerant pressure
CN2546785Y (zh) * 2002-04-03 2003-04-23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流体分流器
CN1450326A (zh) * 2002-04-05 2003-10-22 乡因特克斯株式会社 制冷剂分流器
CN1465942A (zh) * 2002-06-07 2004-01-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热泵流量分配装置
CN1840988A (zh) * 2005-04-01 2006-10-04 株式会社电装 喷射器型制冷循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77857B2 (en) * 2000-03-15 2002-11-12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 cycle system with critical refrigerant pressure
CN2546785Y (zh) * 2002-04-03 2003-04-23 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流体分流器
CN1450326A (zh) * 2002-04-05 2003-10-22 乡因特克斯株式会社 制冷剂分流器
CN1465942A (zh) * 2002-06-07 2004-01-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热泵流量分配装置
CN1840988A (zh) * 2005-04-01 2006-10-04 株式会社电装 喷射器型制冷循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N 1465942 A,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7996A (zh)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571C (zh) 具有喷射器的制冷剂循环装置
CN102022387B (zh) 喷射器
CN101169293B (zh) 制冷剂循环装置
CN105339678B (zh) 喷射器
CN101776341B (zh) 蒸发器单元
CN101622504B (zh) 用于喷射器型制冷循环的单元及使用其的制冷装置
US10465957B2 (en) Ejector-type refrigeration cycle, and ejector
CN101532741B (zh) 蒸汽压缩致冷循环装置
CN104169591B (zh) 喷射器
JP4661449B2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CN101311646B (zh) 喷射器循环装置
CN100545546C (zh) 喷射器型制冷循环
WO2016027407A1 (ja) エジェクタ、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CN100523645C (zh) 具有喷射器的制冷剂循环装置
WO2015015752A1 (ja) エジェクタ
CN105324581B (zh) 喷射器
CN104487786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06233082A (zh)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01608642A (zh) 喷射器
CN101457996B (zh) 制冷循环装置
JP2009222255A (ja) 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CN100543381C (zh) 喷射器制冷剂循环设备
WO2014103277A1 (ja) エジェクタ
JP4888050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529954B2 (ja) 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