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7755B - 聚酯纤维的阻燃加工剂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酯纤维的阻燃加工剂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7755B
CN101397755B CN2008100879846A CN200810087984A CN101397755B CN 101397755 B CN101397755 B CN 101397755B CN 2008100879846 A CN2008100879846 A CN 2008100879846A CN 200810087984 A CN200810087984 A CN 200810087984A CN 101397755 B CN101397755 B CN 101397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etardant
alkyl
polyester fiber
ex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79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7755A (zh
Inventor
林野靖成
键政俊夫
桥本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Kogyo Seiy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Kogyo Seiy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Kogyo Seiya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7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7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7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阳离子可染聚酯的混合率高的材料中,也能获得优良的耐久阻燃性的聚酯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和使用它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使用将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阻燃剂成分通过表面活性剂或水溶性高分子在水中乳化或分散而成的阻燃加工剂。其中,通式(I)中的A1、A2、A3表示用溴原子取代氢原子的溴代烷基、烷基或烯基,它们中的至少一个是溴代烷基,A1、A2、A3可以相同或不同。

Description

聚酯纤维的阻燃加工剂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对聚酯纤维或由其制成的布帛等纤维制品赋予阻燃性的阻燃加工剂,及使用其的阻燃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用于对聚酯纤维或由其制成的布帛等纤维制品通过后加工赋予阻燃性的阻燃加工剂,通常使用将六溴环十二烷(HBCD)等溴类化合物在水中分散或乳化而成的制品(专利文献1)。
然而,HBCD对聚酯纤维或由其制成的布帛等纤维制品的吸附率低,向环境中排出的量较多,因此存在环境负荷大的问题。
认为用于吸尽加工的HBCD具有难分解、高蓄积性,还存在脱HBCD的要求。
对此,还使用采用如有机磷酸酯那样的磷化合物的阻燃加工剂,但在缩合磷酸酯中,即使形成表面附着,向纤维内部的吸附也较少,表面附着物会由于还原洗涤(RC)等碱皂洗或水洗等而脱落。因此,容易引起耐久阻燃性不足。
另一方面,在使用低分子量磷酸酯作为阻燃加工剂的情况下,加工后的附着性良好,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水洗或干洗,阻燃加工剂存在容易脱落的倾向,耐久阻燃性不足。
此外,在窗帘用途的耐久阻燃性中,即使获得常规聚酯(Reg-PET)的耐久阻燃性,对于混合了阳离子可染聚酯(CD-PET)的物质,尤其是其混合率(CD混合率)为50%以上的物质,难以显现耐久阻燃性。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提出了例如含有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以下,称为HCA)和HCA衍生物的水分散体或水乳化体的阻燃加工剂(专利文献2、3)。
然而,如果使磷类阻燃剂满足阻燃性能,则必须对阻燃剂进行大量处理,由于其处理量大,因此有时会降低质感,降低加工织物的色调变化。
此外,由于在磷类阻燃剂的排水中含有磷,因此可能会存在对海水、湖水等的抚养化。
还没有获得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尤其是对如阳离子可染聚酯的混纺品那样更难以产生阻燃性的织物赋予充分的耐久阻燃性的阻燃加工剂。
专利文献1:特开平7-70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754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306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磷类阻燃加工剂特有的阻燃性不足的问题,即使在CD混合率高的材料中,也具有优良耐久阻燃性的阻燃加工剂,以及使用其的阻燃加工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聚酯纤维阻燃加工剂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或水溶性高分子将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阻燃剂成分在水中乳化或分散而成。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21
其中,通式(I)中的A1、A2、A3表示用溴原子取代氢原子的溴代烷基、烷基或烯基,且其中至少一个是溴代烷基,A1、A2、A3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上述中,表面活性剂优选为下述通式(II)表示的物质。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31
其中,通式(II)中的X表示氢原子或阴离子性基团,Y表示下式表示的取代基,m和n表示m=1~5、n=1~200的数,R1表示碳数2~4的亚烷基。X可以仅是氢原子或仅是阴离子性基团,也可以是混合物。
本发明聚酯纤维的阻燃加工方法是通过高温吸尽法处理、或者通过浸渍或涂布,在聚酯纤维或由其制成的纤维制品中赋予上述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后,进行80℃以上的热处理。
发明效果
上述通式表示的化合物的水分散体或O/W型乳剂,通过在聚酯纤维中采用染色同浴法、浸轧-干燥-热固化法等处理,显示出有效的吸附,在加工布上的吸附率非常高。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即使对于CD混合率高的复合材料,也能发挥出在现有溴类阻燃加工剂HBCD之上的优良耐久阻燃性。此外,在阻燃加工处理后,向环境中排出的阻燃剂的量比HBCD少,对环境影响非常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阻燃剂成分是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三(1,2-二溴乙基)异氰脲酸酯、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三(2,3-二溴异丁基)异氰脲酸酯、1,3-双(2,3-二溴丙基)-5-烯丙基异氰脲酸酯、1,3-双(2,3-二溴乙基)-5-乙基异氰脲酸酯等。其中,可优选使用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
作为阻燃剂成分,还可以在上述通式(1)表示的阻燃剂成分中,并用选自溴类阻燃化合物、磷类阻燃化合物、氮类阻燃化合物和无机类阻燃剂化合物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可并用的溴类阻燃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六溴环庚烷、四溴环庚烷、四溴环辛烷、六溴环十二烷(以下称HBCD)、其它溴化环烷烃、多溴代二苯基醚、四溴双酚(以下称TBBA)、TBBA·环氧低聚物、TBBA·碳酸酯低聚物、TBBA·双(二溴丙基醚)、其它TBBA衍生物、双(五溴苯基)乙烷、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1,2-双(2,4,6-三溴苯氧基)-1,3,5-三嗪、2,6-或(2,4)-二溴单苯酚、其它多苯环化合物、亚乙基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其它邻苯二甲酸化合物、三溴苯基烯丙基醚、三溴苯基丙烯酸酯、五溴苄基烯丙基醚、五溴苄基丙烯酸酯、以及溴代丙烯酸酯单体、溴代聚苯乙烯、聚溴代苯乙烯、六溴苯、2,4-二氨基-6-(3,3,3-三溴-1-丙基)-1,3,5-三嗪的羟甲基化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尤其是可优选使用HBCD、四溴环辛烷、下述化学式(III)表示的三(三溴新戊基)磷酸酯、化学式(IV)表示的TBBA·双(2,3-二溴丙基醚)、TBBA·双(2,3-二溴甲基丙基醚)等。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41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42
其中,在式(IV)中,R2是H或CH3
作为在本发明中并用的磷类阻燃化合物,可举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二甲苯基酯)、磷酸甲苯基苯酯、其它芳香族磷酸酯、芳香族缩合磷酸酯等磷化合物,以及下述化学式(V)、(VI)表示的芳香族磷化合物、化学式(VI)表示的化合物的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铝盐、锌盐、或胺盐、或下述化学式(VIII)表示的磷腈化合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52
在化学式(V)、(VI)中,R3、R4表示碳数1~24的烷基、碳数2~22的烯基、碳数1~10的羟基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基、-OH基、碳数1~10的烷氧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烷氧基、或下述化学式(VII)表示的基团。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53
在化学式(VII)中,R5表示氢原子、碳数1~24的烷基或碳数5~6的脂环烷基。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61
在化学式(VIII)中,R6、R7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碳数1~24的烷基、碳数2~22的烯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o表示3~10的整数。
尤其可优选使用磷酸三苯酯、磷酸二苯基单邻联苯基酯、磷酸2-萘基二苯酯、下述化学式(IX)表示的10-苄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62
作为本发明中并用的氮类阻燃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胍类化合物、脒基脲类化合物、蜜胺类化合物和多磷酸铵盐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尤其是可优选使用多磷酸蜜胺、硫酸蜜胺、蜜胺氰脲酸酯、磷酸脒基脲。
作为本发明中并用的无机类阻燃剂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三氧化锑、五氧化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将通式(I)表示的阻燃剂成分和并用的阻燃剂成分在水中分散或乳化时,可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公知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组合或其任一种。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可举出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氧化烯加成物、高级烷基胺氧化烯加成物、脂肪酰胺氧化烯加成物、烷基糖苷、蔗糖脂肪酸酯等。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可举出高级醇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硫酸酯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以及高级醇磷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磷酸酯盐等。此外,还可举出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羧酸酯盐、聚羧酸盐、土耳其红油、石油磺酸盐、烷基二苯基醚磺酸酯盐等。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可举出烷基甜菜碱、脂肪酰胺丙基甜菜碱、2-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鎓甜菜碱、烷基二亚乙基三氨基乙酸、二烷基二亚乙基三氨基乙酸、烷基胺氧化物等。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可举出单烷基胺盐、二烷基胺盐、三烷基胺盐、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烷基三甲基碘化铵、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二烷基二甲基碘化铵、氯化烷基苄烷铵等。
在本发明中,在将该阻燃剂成分用水分散或进行O/W型乳化时,特别优选使用通式(II)表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体地说,可以特别优选使用聚氧亚烷基单苄基化苯基醚、聚氧亚烷基二苄基化苯基醚、聚氧亚烷基三苄基化苯基醚、聚氧亚烷基单苯乙烯化苯基醚、聚氧亚烷基二苯乙烯化苯基醚和聚氧亚烷基三苯乙烯化苯基醚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通式(II)表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阴离子性基团的例子,可举出如下的基团。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71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081
上述各式中的M和M’表示氢原子、金属原子、铵或烃基。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体地说,可特别优选使用聚氧亚烷基单苄基化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二苄基化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三苄基化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单苄基化苯基醚磷酸酯盐、聚氧亚烷基二苄基化苯基醚磷酸酯盐、聚氧亚烷基三苄基化苯基醚磷酸酯盐、聚氧亚烷基单苯乙烯化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二苯乙烯化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三苯乙烯化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单苯乙烯化苯基醚磷酸酯盐、聚氧亚烷基二苯乙烯化苯基醚磷酸酯盐和聚氧亚烷基三苯乙烯化苯基醚磷酸酯盐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表面活性剂的聚氧亚烷基的加成mol数优选为1~200,更优选为10~50。
在本发明中,对上述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在相对于阻燃剂成分为2~15重量%的范围内使用。如果表面活性剂比该范围少,则难以获得充分的分散效果,如果比该范围多,则会在加工布中残留做为可燃性物质的表面活性剂,而无法获得充分的阻燃效果。
上述通式(1)表示的阻燃剂成分、并用的阻燃剂成分和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市售的物质,此外,还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制造。所得的化合物是混合物,在必须是单体的情况下,只要通过蒸馏等公知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即可。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在水溶性高分子(保护胶体剂)中分散阻燃成分。在水溶性高分子中分散阻燃成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分散体的粘度,抑制淤浆的沉淀,形成均匀的微分散。此外,在产品化后,也无需进行产品分离。作为可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的例子,可举出羧甲基纤维素盐、黄原胶、***胶、刺槐豆胶、海藻酸钠、自乳化型聚酯化合物、聚乙烯醇(PVA)、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酰胺、甲氧基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羧甲基淀粉、阳离子化淀粉等。其中,从所得溶液的物性或其稳定性等的观点来看,优选羧甲基纤维素盐和黄原胶。
上述自乳化型聚酯化合物,具体地说,是对苯二甲酸二(羟基烷基)酯或者对苯二甲酸二(羟基烷基)酯与间苯二甲酸二(羟基烷基)酯的混合物与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丁二醇的聚亚烷基二醇的缩聚物,分子量为300~50000,优选为5000~20000。此外,聚亚烷基二醇部分由1~150mol,优选50~100mol的氧化亚烷基单元构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中,为了稳定分散状态,还可以含有醇类、芳香族类溶剂类、二醇醚类、亚烷基二醇类、萜类等有机溶剂。
此外,在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加工时,通过使用载体成分或含有载体成分的物质,即使对一般认为难以进行阻燃加工的常规聚酯/阳离子可染聚酯/再生聚酯混合材料等难以阻燃化的材料,也能提高吸附性、阻燃性。
所谓的载体成分,是指能在聚酯纤维中均匀地高度吸附阻燃加工剂的、与聚酯纤维和阻燃加工剂两者的亲和性强的物质。
作为具有上述载体成分的化合物,可举出苯甲酸苄酯、苯甲酸甲酯、芳香族卤素化合物、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类、甲基萘、联苯、联苯酯类、萘酚酯类、酚醚类和羟基联苯类等。其中,优选苯甲酸苄酯、聚氧亚烷基单萘基醚。
在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中,还可以配合紫外线吸收剂或抗氧化剂等各种树脂添加剂。
如后所述,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可以通过与染料同时吸附于纤维内的染色同浴法、在用水稀释的液体中浸渍纤维,用轧液机挤压至规定附着量,再进行干燥、热定型的浸轧-干燥-热固化法、将树脂粘合剂与本发明产品和/或阻燃助剂等混合、增粘,涂布在纤维上的涂布法等方法加工。
本发明的阻燃加工方法包括对聚酯纤维进行后加工处理,赋予上述阻燃加工剂,进行80℃以上的热处理的步骤。作为该后加工处理的例子,可举出高温吸尽法、浸轧热处理法、涂布法等。
在高温吸尽法中,在添加阻燃加工剂的处理浴中浸渍聚酯纤维,在高温(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110~140℃)下处理规定时间(例如2~60分钟),使纤维吸附阻燃剂。优选使用将阻燃剂与染料同时吸附于纤维中的染色同浴法。即,在染色浴中添加阻燃加工剂,在该染色浴中浸渍聚酯纤维,在高温下进行吸尽处理的方法是有效的,是优选的。
此外,在浸轧热处理法中,在含有阻燃加工剂的液体中浸渍聚酯纤维,用轧液机等挤压至规定附着量,再进行干热处理,或通过加热蒸汽处理等蒸热处理进行热处理,从而使纤维吸附阻燃剂。热处理温度通常在110~210℃的范围内。优选采用在浸渍后用轧液机挤压、干燥、热定型的浸轧-干燥-热固化法进行处理。
在涂布法中,将树脂粘合剂与本发明产品和/或阻燃助剂等混合、增粘,涂布在纤维上。
另外,在作为处理对象的聚酯纤维中,除了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以外,还含有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磺酸酯、己二酸、聚乙二醇等第3种成分的共聚物,尤其是阳离子可染聚酯等。此外,在生成线的时候,可以使用精炼混合颜料制成的原液染色线。此外,作为处理对象的纤维制品,包括各种线、织物、无纺布、绳等,还可以是使用与上述纤维不同的线的混纺布、复合材料,例如,包括聚酯纤维原液染色线混纺布等。纤维制品还可以是将其它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或半合成纤维通过混纺等组合而成的制品。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1.阻燃加工剂的制备
根据下表1所示的配比(重量%),混合搅拌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处方液,获得淤浆,然后混合搅拌与该淤浆相同容积的直径2.0mm的玻璃珠,将其填充在Aimex(株)制的砂磨机中,粉碎处理2小时。在粉碎处理后,通过100目的过滤布分离玻璃珠和分散体。
根据下表1示出的配比(重量%),制备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阻燃加工剂。另外,表面活性剂(1)~(4)根据石井义朗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诚文堂新光社)第2章记载的方法制造。
表1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111
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产品名TAIC-6B,日本化成(株)制造
表面活性剂(1):苯乙烯化苯酚(重量比单∶二∶三=15∶50∶35)10EO加成物
表面活性剂(2):苯乙烯化苯酚(重量比单∶二∶三=5∶35∶60)20EO加成物
表面活性剂(3):苯乙烯化苯酚(重量比单∶二∶三=5∶35∶60)20EO加成物的硫酸酯铵盐
表面活性剂(4):苯乙烯化苯酚(重量比单∶二∶三=15∶50∶35)10EO加成物的磷酸酯单乙醇胺盐
消泡剂:アンチフロスM-8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
2.染色同浴法的评价
使用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分散之后的阻燃加工剂,对常规聚酯/阳离子可染聚酯混合材料(CD混合率50%),通过染色同浴法实施阻燃加工。
详细地说,作为染色机,使用Mini-Color(Texam技研制造),对于如下所示的染色浴处方,在浴比1∶10下,从60℃开始升温,在130℃下处理30分钟。阻燃加工剂的处理量为10%o.w.f(基于纤维的重量(相对于纤维重量的比率))。处理后,降温至80℃,取出织物,用热水洗涤5分钟后,采用下述的还原洗净浴处方,在浴比1∶30、80℃下还原洗涤10分钟,接着用热水洗涤5分钟,然后在180℃下进行30秒热定型。
[染色浴处方]
Dianix红AC-E            0.20%owf
Dianix黄AC-E            0.12%owf
Dianix蓝AC-E            0.02%owf
Kayacryl黑BS-ED         0.30%owf
乙酸                    1.0g/l
无水乙酸钠              3.0g/l
阻燃剂                  X%owf
[还原洗涤浴处方]
亚硫酸氢钠              2.0g/l
碱石灰                  1.0g/l
トライポ-ルTK           1.0g/l
在上述中,研究阻燃加工剂的吸附量和阻燃性。结果在表2中示出。另外,阻燃性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阻燃性]
在阻燃加工的织物中,对加工后的织物,和将其在下述条件下水洗或干洗的织物,根据JIS L 1091 A-1法(45°(微焰灯)倾斜法)和JIS L 1091 D法(45°线圈法)测定阻燃性。在45°倾斜法中,将在加热1分钟后以及燃烧3秒后,将残燃时间为3秒以下、残烬时间为5秒以下、且炭化面积在30cm2以下的记为“○”,除此以外的记为“×”。在45°线圈法中,接燃次数为3次以上的记为“○”,2次以下的记为“×”。另外,为了进行比较,对未经处理的织物也测定阻燃性。
(水洗)根据JIS K 3371,将用1g/L比例的弱碱性第1种洗剂,在浴比为1∶40、60℃±2℃下水洗15分钟后,在40℃±2℃下冲洗5分钟的操作进行3次,离心脱水2分钟,然后在60℃±5℃下热风干燥的处理,将上述操作作为1次,进行5次。
(干洗)对每1g试样,使用12.6mL四氯乙烯、0.265g填充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10/10/1(重量比)),在30℃±2℃下处理15分钟,将上述操作作为1次,进行5次。
表2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131
如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使用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的实施例的阻燃加工剂均具有优良的耐久阻燃性。
3.使用了水溶性高分子的阻燃加工剂
除了使用包括表3所示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高分子的配合以外,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同样操作制备阻燃加工剂,评价其分散状态。结果在表3中示出。分散状态的评价为:将微分散化后,在室温下放置7天后的分散体没有沉淀或二相分离的记为“◎”,将二相分离但可以再分散的记为“○”,将二相分离而不可再分散的记为“×”。
此外,将除了仅为水溶性高分子配合系的配合以外,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同样的例子在表4中示出。如本表中所示出的本发明产品在仅为水溶性高分子的配合体系中也能分散。
此外,对这些阻燃加工剂的吸附量和阻燃性与上述实施例同样进行评价。结果在表5中示出。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141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151
表4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161
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产品名TAIC-6B,日本化成(株)制造
水溶性高分子(1):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Serogen BS)
水溶性高分子(2):黄原胶
水溶性高分子(3):甲基纤维素(信越化学(株)制造:メトロ-ズMS)
水溶性高分子(4):羟丙甲基纤维素(信越化学(株)制造:メトロ-ズ60SH)
水溶性高分子(5):自乳化型聚酯化合物(二(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与聚乙二醇的缩聚物(平均分子量约9000))
表面活性剂(2):苯乙烯化苯酚(重量比单∶二∶三=5∶35∶60)20EO加成物
表5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171
如表5示出的结果可知,所有的实施例均获得良好的阻燃性。
4.并用其它阻燃原料
除了使用表6示出的配合以外,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制备阻燃加工剂,研究吸附量,评价阻燃性和质感。结果在表7中示出。
另外,阻燃性的评价与上述同样,根据JIS L 1091 A-1法(45°倾斜法)和JIS L 1091 D法(45°线圈法)进行。其中,在45°线圈法中,接燃次数为5次以上的记为“◎”,3~5次的记为“○”、2次以下的记为“×”。
此外,质感的评价以空白为对照,进行官能的一对一比较,将与对照基本相同的情况记为“◎”,将比对照略硬的情况记为“○”,将比对照明显***的情况记为“×”。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181
表7
31*“实施品I/比较品G=7/3”混合品
32*“实施品I/磷类阻燃剂(1)*=8/2”混合品
33*“实施品I/磷类阻燃剂(2)*=7/3”混合品
磷类阻燃剂(1)*“向40重量份磷酸二苯基邻联苯基酯中混合搅拌5重量份苯乙烯化苯酚(重量比单∶二∶三=15∶50∶35)10EO加成物,缓慢滴入55重量份蒸馏水,获得乳化分散体。”
磷类阻燃剂(2)*“与实施品2同样,向40重量份磷类化合物(化学式(III)*)中混合搅拌5重量份苯乙烯化苯酚(重量比单∶二∶三=5∶35∶60)20EO加成物,使用55重量份蒸馏水进行湿式微分散,获得分散体。”
化学式(III)化合物*“10-苄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当单独使用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时,被认为来自其结构的加工布的质感硬度有时成为问题,由表7中示出的结果可确认,通过并用其它阻燃原料,能维持阻燃性能并改善质感。
此外,还能确认通过并用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和HBCD,由于协同效果,能获得比单独使用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或单独使用HBCD时更高的阻燃性。
5.难以被阻燃加工的织物的加工
供试布为常规聚酯/阳离子可染聚酯/再生聚酯混合材料(50/30/20),除了使用表8所示配比以外,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制备阻燃加工剂,进行阻燃加工,评价阻燃加工剂的吸附量和阻燃性。结果在表9中示出。
表8
                                         [使用量%owf]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201
载体剂(1):α-萘酚3EO加成物
载体剂(2):苯甲酸苄酯
(*)为了组合实施例36、37与载体有效成分而追加
表9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202
由表9示出的结果可知,即使对于通常难以进行阻燃加工的常规聚酯/阳离子可染聚酯/再生聚酯混合材料,也能通过在用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进行加工时使用载体成分或含载体成分产品,来提高吸附性、提高阻燃性。此外,确认使用含有载体成分的阻燃加工剂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6.通过浸轧热处理法(浸轧-干燥-热固化法)进行评价
使用表10中示出的阻燃加工剂,对聚酯类纤维织物(常规聚酯100%织物夏令织物),通过浸轧-干燥-热固化法进行阻燃加工。
详细地说,在将阻燃加工剂用水稀释为10%的液体中,将上述织物浸渍后,用轧液机挤压至挤压率70%,在110℃下干燥2分钟,再在180℃固化2分钟。然后,作为试剂,使用1.0g/L碱石灰和1.0g/Lトライポ-ルTK(一种皂洗用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在浴比1∶30,于80℃下皂洗10分钟,再用热水洗5分钟,然后干燥。
对由此阻燃加工的聚酯类纤维织物,与上述实施例同样操作研究吸附量和阻燃性。此外,对作为空白的未经处理的织物也测定阻燃性。结果在表10中示出。
表10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211
如表10中示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的阻燃加工剂在通过浸轧-干燥-热固化法进行的阻燃加工时,均显示出优良的阻燃性。
7.通过浸轧涂布法进行评价
根据下表11示出的涂布配方涂布聚酯类纤维织物(常规聚酯100%织物),使换算为固体成分时的涂布量为70g/m2(干燥涂布量)。然后,在150℃下加热90秒,干燥并吸附阻燃剂化合物,对阻燃性进行评价。结果在表11中示出。
阻燃性采用JIS D-1201 FMVSS(302)燃烧性试验机(水平法),根据以下的基准评价;
◎:自消性、在火源消失后,火焰立即消失
○:自消性、在火源消失后,仍残留火焰,但在测定开始点以内火焰消失
××:可燃性(全部燃烧)
表11
Figure S2008100879846D00221
如表11中示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的阻燃加工剂在通过浸轧涂布法进行的评价中,均显示出优良的阻燃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阻燃加工剂或阻燃加工方法能广泛应用于所有的聚酯纤维制品中,例如可用于窗帘、布艺百叶窗、绒毯等铺在地上的物品、壁材等各种室内装饰用途、如车罩布用表皮材料之类的车内装饰材料、沙发等表皮材料、遮光窗帘、厚地帘幕等中。

Claims (3)

1.聚酯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将含有下述通式(I)表示化合物的阻燃剂成分通过表面活性剂和/或水溶性高分子在水中乳化或分散而成,
Figure FSB00000773942800011
其中,通式(I)中的A1、A2、A3表示选自2,3-二溴丙基、2,3-二溴异丁基、1,2-二溴乙基中的至少一种溴代烷基、烷基或烯基,它们中的至少一个是溴代烷基,A1、A2、A3可以相同或不同,
上述表面活性剂由下述通式(II)表示,
Figure FSB00000773942800012
其中,通式(II)中的X表示氢原子或阴离子性基团,Y表示下式所示的取代基,m和n表示m=1~5、n=1~200的数,R1表示碳数2~4的亚烷基,X可以仅是氢原子或仅是阴离子性基团,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
上述水溶性高分子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盐、黄原胶、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以及二(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与聚乙二醇的缩聚物中的1种。
2.聚酯类纤维的阻燃加工方法,其通过高温吸尽法处理、或通过浸渍或涂布,向聚酯类纤维或由其制成的纤维制品赋予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加工剂后,实施80℃以上的热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类纤维的阻燃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并用载体成分。
CN2008100879846A 2007-09-26 2008-03-28 聚酯纤维的阻燃加工剂及其加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7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9343 2007-09-26
JP2007249343 2007-09-26
JP2007249343 2007-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7755A CN101397755A (zh) 2009-04-01
CN101397755B true CN101397755B (zh) 2012-07-25

Family

ID=40516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9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97755B (zh) 2007-09-26 2008-03-28 聚酯纤维的阻燃加工剂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97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3593B2 (ja) * 2009-06-30 2013-10-23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用難燃加工剤、それを用いた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製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た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製品
CN102337009B (zh) * 2010-07-20 2015-04-08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及其用途
CN103866614B (zh) * 2014-02-25 2016-06-22 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一种纸张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9708B (zh) * 2014-07-17 2015-05-20 绍兴三立达纺织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洗涤型阻燃涤纶遮光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TWI535730B (zh) * 2015-10-26 2016-06-01 中日合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阻燃組成物及其應用
CN112267297B (zh) * 2020-10-16 2023-05-16 温州市富驰无纺布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无纺布及其加工工艺
CN116289195B (zh) * 2023-01-16 2024-02-09 苏州大学 一种基于磷/氮/硼阻燃体系的阻燃聚酯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9879A (zh) * 2004-03-19 2007-03-14 株式会社钟化 阻燃性聚酯类人造头发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9879A (zh) * 2004-03-19 2007-03-14 株式会社钟化 阻燃性聚酯类人造头发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169830A 2007.07.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7755A (zh)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7755B (zh) 聚酯纤维的阻燃加工剂及其加工方法
JP452779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難燃加工剤とその加工方法
CN101253184B (zh) 磷化合物及其用途和阻燃聚酯纤维
CN101631910B (zh) 阻燃剂和阻燃性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0666B (zh) 纤维用防火加工剂
JP533560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品の難燃加工剤と難燃加工方法
JP2007182652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の難燃加工剤とその加工方法
TW200813290A (en) Non-halogenated dispersions for flame retarding, flame retarding modif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dispersions and flame retarding modified fibers by the method
JP2010024580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難燃加工剤とその加工方法
JP2012229508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品の難燃加工
WO2012081499A1 (ja) 繊維難燃加工の加工助剤と難燃加工方法
JP522754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の難燃加工剤と難燃加工方法
JP2006070417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用の難燃加工剤及び難燃加工方法
CN105064016A (zh) 一种用于纺织材料的阻燃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备的阻燃纺织材料
JP491765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用難燃加工剤及び難燃加工方法
JP359581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品の難燃加工剤と難燃加工方法
JP681832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合成繊維構造物の難燃加工
JP586023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用難燃加工剤、それを用いた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92263A (ja) 難燃加工剤および、当該難燃加工剤を用いた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の難燃加工方法
CN102782093B (zh) 防火加工用水性分散液、防火加工方法及防火加工后的纤维
JP2007131968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の難燃加工剤とその加工方法
JP586031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用難燃加工剤、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の難燃加工方法、および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製品
JP6735694B2 (ja) 難燃加工剤
JP2007131967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の難燃加工剤とその加工方法
JP328567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製品の防炎加工剤および防炎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