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5345A - 功率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功率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5345A
CN101355345A CNA2008100885673A CN200810088567A CN101355345A CN 101355345 A CN101355345 A CN 101355345A CN A2008100885673 A CNA2008100885673 A CN A2008100885673A CN 200810088567 A CN200810088567 A CN 200810088567A CN 101355345 A CN101355345 A CN 101355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mplifier
amplifier
mentioned
prime
back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85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5345B (zh
Inventor
山本和也
铃木敏
浅田智之
松塚隆之
紫村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5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5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5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5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77Selecting one or more amplifiers from a plurality of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61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with control of the polarisation voltage or current, e.g. gliding Class A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30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educe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or supply voltage or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195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1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output amplifying stage of an amplifier comprising two power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当切换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时,能够改善输出功率的上升延迟。本发明的功率放大器在主功率放大器(10)和空载电流比主功率放大器(10)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20)之间切换工作。主功率放大器(10)和辅助功率放大器(20)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12、22)、放大前级放大元件(12、22)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14、24)、驱动前级放大元件(12、22)的前级偏置电路(16、26)和驱动后级放大元件(14、24)的后级偏置电路(17、27)。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的间隔S1小于等于100μm。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的间隔S2大于等于200μm。

Description

功率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放大器,能够改善当切换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时输出功率的上升延迟。
背景技术
作为以CDMA为首的便携式电话用的功率放大器,现在广泛使用GaAs-HBT(Hetero 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功率放大器。图22是现有的GaAs-HBT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虚线框内是GaAs芯片,除此之外的电路元件利用芯片部件或者线路形成在模块衬底上。
图中,Tr1、Tr2分别是前级放大元件和后级放大元件。Bias1是驱动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Bias2是驱动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
Vc1、Vc2分别是前级、后级放大用的集电极电源端子,Vcb是偏置电路Bias1、Bias2的电源端子,Vref是对偏置电路Bias1、Bias2施加控制电压的端子。IN是RF信号的输入端子,OUT是输出信号端子,R1~R4是电阻,C1~C10是电容,L1、L2是电感。L3~L8是具有特定电气长度的线路,起电感的作用。再有,最近,为了使模块小型化,大多情况下,在GaAs芯片上集成作为输入匹配用的C1、C2、L1或者作为级间匹配用的C3、C4、L2等。
图23是表示现有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该偏置电路是上述前级偏置电路Bias1或后级偏置电路Bias2。图中,Vref是从外部施加控制电压的端子,Trb1~Trb3、Trb7、Trb8是GaAs~HBT,Tr是放大元件,Rb1~Rb3、Rb5~Rb8是电阻。
包含Trb1的发射极跟随器电路向对应的放大元件Tr的基极(输入端子)输入与控制电压对应的电压。而且,从端子RFin输入的RF信号经输入匹配电路的电容C输入到放大元件Tr的基极。放大后的RF信号从放大元件Tr的集电极向端子RFout输出。
该偏置电路使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和后级放大元件的空载电流相对于温度变化保持一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里,偏置电流是当没有RF输入功率时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流。
图24是表示现有的CDMA用HBT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图。输入功率Pin增加时,虽然偏置电流Ictq一定,但输出功率Pout增加,总的工作电流Ict增加。
图25是表示现有的CDMA用HBT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的图。失真特性用相邻通道的泄漏功率(ACLR)来表示。在输出功率Pout增大的同时,ACLR也增大。由此时的输出功率Pout、功率增益Gp和效率PAE决定功率放大器特性的好坏。
图26是郊外CDMA终端机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概率分布图。0dBm附近的低输出的概率最高,27dBm附近的最大输出的概率低(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因此,当输出功率低时,可以降低空载电流,当输出功率高时,使空载电流增加,这样容易满足对失真特性的要求。
因此,提出一种使偏置电流大的主功率放大器和偏置电流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工作的功率放大器。图27是表示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增益特性的图。主功率放大器如图中的(H)所示那样,当输出功率高时,具有效率高、失真小的特性。另一方面,附着功率放大器如图中的(L)所示那样,当输出功率低时,具有效率高、失真小的特性。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切换在输出功率Pout是Pout2左右时进行。
图28是使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工作的现有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图。通过芯片焊接(die-bonding)材料在模块衬底31上安装了GaAs芯片32。而且,在GaAs芯片32上,形成了主功率放大器(输入匹配电路11、前级放大元件12、级间匹配电路13、后级放大元件14、输出匹配电路15、前级偏置电路16和后级偏置电路17)和辅助功率放大器(输入匹配电路21、前级放大元件22、级间匹配电路23、后级放大元件24、输出匹配电路25、前级偏置电路26和后级偏置电路27)。前级放大元件12、前级放大元件22、后级放大元件14和后级放大元件24是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4324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B.Sahu and G.A.Rincon-Mora,“A high-efficiencyliear RF power amplifier with a power-tracking dynamically adaptivebuck-boost supply”IEEE Trans.MTT vol.52、No.1,pp.112-120,Jan.2004
图29是表示使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工作的现有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特性的图。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时输出功率的响应缓慢,功率电平的稳定需要时间。具体地说,要求该时间为几十μs左右,而在过去却是几百μs~几ms左右。因此,作为需要随时调整功率电平的CDMA用功率放大器,使用现有的功率放大器时存在很大的问题。
为了调查该原因,发明者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得到如下观点。
图30是表示基极电压驱动时HBT的集电极电流的阶跃响应的图,图31是表示基极电流驱动时HBT的集电极电流的阶跃响应的图。HBT自身产生由集电极电流Ic和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cc的乘积表示的热。由于该自身发热,使基极电压驱动时集电极电流Ic的过渡响应非常慢(几百μs~几ms)。另一方面,基极电流驱动时集电极电流Ic的响应非常快(几μs以下)。因此,当使用图23所示的工作在近乎基极电压驱动状态的发射极跟随器电路作为偏置电路时,HBT的集电极电流Ic的过渡响应较慢。
此外,有时因芯片内的电路块间的相互干涉,HBT的集电极电流Ic的过渡响应会更加慢。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32是表示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输出电压相对于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发热量的特性的图。后级偏置电路的构成如上述图23所示。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距离在类型(Type)1中约为700μm,在类型(Type)2中约为200μm。由该数据可知,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发热量越大,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输出电压Vbo越低。
这里,主功率放大器工作过程中,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产生的热在辅助功率放大器工作时散出。但是,因模块衬底和芯片的热容量的影响,散热需要的时间长。因此,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空载电流慢慢增加,如图32所示,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输出电压Vbo慢慢增加。所以,当从主功率放大器切换到辅助功率放大器时,如图29所示,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变慢。此外,当从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到主功率放大器时,同样,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变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功率放大器,当切换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时,能够使输出功率的上升延迟得到改善。
本发明的功率放大器是在主功率放大器和空载电流比主功率放大器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之间切换工作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放大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驱动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和驱动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间隔小于等于100μm,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间隔大于等于200μm。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可从以下的说明中知道。
本发明能够在切换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时改善输出功率的上升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功率放大器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前级偏置电路的输出电压特性的图。
图11是表示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电压特性的图。
图12是表示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输出电压特性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功率放大器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的电路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功率放大器的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电路中的晶体管单元的配置的概要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
图22是表示现有的GaAs-HBT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23是表示现有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
图24是表示现有的CDMA用的HBT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图。
图25是表示现有的CDMA用的HBT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的图。
图26是表示郊外的CDMA终端机内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概率分布的图。
图27是表示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增益特性的图。
图28是表示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工作的现有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
图29是表示主功率放大器和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工作的现有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特性的图。
图30是表示基极电压驱动时HBT的集电极电流的阶跃响应的图。
图31是表示基极电流驱动时HBT的集电极电流的阶跃响应的图。
图32是表示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输出电压与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散热量的关系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功率放大器的方框图。该功率放大器是在主功率放大器10和空载电流比主功率放大器10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20之间切换工作的功率放大器。从端子IN输入的RF信号由主功率放大器10或辅助功率放大器20放大。而且,主功率放大器10和辅助功率放大器20的输出功率由功率合成电路30合成,再从端子OUT输出。再有,也可以不使用功率合成电路30,而使用开关等去切换两个通路。
在主功率放大器10中,串联连接有输入匹配电路11、前级放大元件12、级间匹配电路13、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输出匹配电路15。前级放大元件12放大RF信号,后级放大元件14放大前级放大元件12的输出信号。前级偏置电路16根据从端子Vrefm输入的控制电压,驱动前级放大元件12。后级偏置电路17根据从端子Vrefm输入的控制电压,驱动后级放大元件14。
另一方面,在辅助功率放大器20中,串联连接有输入匹配电路21、前级放大元件22、级间匹配电路23、后级放大元件24和输出匹配电路25。前级放大元件22放大RF信号,后级放大元件24放大前级放大元件22的输出信号。前级偏置电路26根据从端子Vrefs输入的控制电压,驱动前级放大元件22。后级偏置电路27根据从端子Vrefs输入的控制电压,驱动后级放大元件24。
因辅助功率放大器20的空载电流比主功率放大器10小,故主功率放大器10在输出功率大时高效率地工作,辅助功率放大器20在输出功率小时高效率地工作。而且,当从端子Vrefm输入高(High)控制电压时,主功率放大器10工作,当从端子Vrefs输入高(High)控制电压时,辅助功率放大器20工作。当两个端子都输入Low控制电压时,两个功率放大器都截止,两个端子不会都输入高(High)控制电压。这样,利用外部控制电压可以使主功率放大器10和辅助功率放大器20切换工作。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通过芯片焊接材料在模块衬底31上安装GaAs芯片32。接着,在GaAs芯片32上形成输入匹配电路11、21、前级放大元件12、22、级间匹配电路13、23、后级放大元件14、24、输出匹配电路15、25、前级偏置电路16、26和后级偏置电路17、27。前级放大元件12、22和后级放大元件14、24是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之间的间隔S1小于等于100μm,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之间的间隔S2大于等于200μm。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设模块衬底31上表面的焊区部(die pad)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10℃/W,GaAs芯片32上表面的放大元件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0~50℃/W,芯片焊接材料上表面(GaAs芯片32下表面)和芯片焊接材料下表面(模块衬底31上表面)之间的热阻是2~20℃/W。由该测定结果可知,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时间缩短了几μs左右。
如上所述,通过将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靠近配置,当从主功率放大器10切换至辅助功率放大器20工作时,利用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散热慢,对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进行预热,可以改善集电极电流的上升特性。此外,通过使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远离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可以减小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产生的热对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的影响。结果,可以改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实施方式2.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22之间的间隔S3小于等于50μm,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26之间的间隔S4大于等于100μm。其余的构成和实施方式1相同。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设模块衬底31上表面的焊区部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10℃/W,GaAs芯片32上表面的放大元件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0~50℃/W,芯片焊接材料上表面(GaAs芯片32下表面)和芯片焊接材料下表面(模块衬底31上表面)之间的热阻是2~20℃/W。由该测定结果可知,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时间缩短了几μs。
如上所述,通过将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22靠近配置,并使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远离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26,从而和实施方式1一样,可以改善辅助功率放大器20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只是,因前级放大元件12散发的热量比后级放大元件14散发的热量小,故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改善效果不如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3.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本实施方式将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组合在一起。即,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之间的间隔S1小于等于100μm,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之间的间隔S2大于等于200μm,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22之间的间隔S3小于等于50μm,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26之间的间隔S4大于等于100μm。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设模块衬底31上表面的焊区部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10℃/W,GaAs芯片32上表面的放大元件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0~50℃/W,芯片焊接材料上表面(GaAs芯片32下表面)和芯片焊接材料下表面(模块衬底31上表面)之间的热阻是2~20℃/W。由该测定结果可知,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时间缩短了几μs。
如上所述,将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靠近配置,并使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22靠近,使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远离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并使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远离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26,由此,可以比实施方式1、2更能改善辅助功率放大器20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实施方式4.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本实施方式是在实施方式3的构成的基础上,使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16之间的间隔S5小于等于100μm。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测定结果的图。设模块衬底31上表面的焊区部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10℃/W,GaAs芯片32上表面的放大元件和GaAs芯片32下表面的GND电极之间的热阻是20~50℃/W,芯片焊接材料上表面(GaAs芯片32下表面)和芯片焊接材料下表面(模块衬底31上表面)之间的热阻是2~20℃/W。由该测定结果可知,不仅改善了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也使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改善到几μs左右。
如上所述,将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电路16靠近配置,当从辅助功率放大器切换至主功率放大器工作时,利用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产生的热对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加热。因此,如图10所示,前级偏置电路的输出电压下降。与此对应,如图11那样,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的输出功率也随时间下降。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的输出功率因自身发热而随时间增加。结果,因输出功率的延迟相互抵消,故能够改善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实施方式5.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功率放大器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的电路图。将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分割成第1后级放大元件14a和第2后级放大元件14b。而且,在第1后级放大元件14a和第2后级放大元件14b之间配置了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
第1、2后级放大元件14a、14b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之间的间隔S11、S12分别小于等于100μm,第1、2后级放大元件14a、14b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之间的间隔S2大于等于200μm。其余的构成和实施方式1一样。
如上所述,和实施方式1一样,通过将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a、14b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靠近配置,可以改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功率放大器的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芯片布局的图。呈6×7的矩阵状排列的晶体管单元41是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或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41是主功率放大器的RF输入端子,43是主功率放大器的RF输出端子,44是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线,45是发射极线(接地),46是主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线。47是辅助功率放大器的RF输入端子,48是辅助功率放大器的RF输出端子,49是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基极线,50是辅助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线。51是通孔,52是平衡电阻。
图15是表示图14的电路中的晶体管单元的配置的概要图。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M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S混合配置,而且,相互靠近。因此,可以得到和上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6.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在GaAS芯片32b(第1芯片)上形成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22、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16和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14等。
另一方面,在与其他电路不同的GaAS芯片32b(第2芯片)上形成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26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这样,将因热的相互干涉而对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延迟产生影响的电路汇集在一起,并形成在另外的芯片中,从而可以改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实施方式7.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在GaAS芯片32b(第1芯片)上形成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22、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16、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26、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17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等。
另一方面,在其他电路不同的GaAS芯片32b(第2芯片)上形成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这样,通过使发热量大的电路在另外的芯片中形成,可以改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实施方式8.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功率放大器的芯片布局的图。在GaAs芯片32b(第1芯片)上形成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12、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22、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26、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17和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27等。
另一方面,在其他电路不同的GaAs芯片32b(第2芯片)上形成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和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16。这样,将发热量大的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14和希望与其靠近配置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24以及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16汇集在一起并形成在另外的芯片中,可以改善辅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实施方式9.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该偏置电路是主功率放大器或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或后级偏置电路。偏置电路之外的构成和实施方式1~8相同。
偏置电路设有电阻Rb。电阻Rb向对应的放大元件Tr的基极(输入端子)输入与从端子Vref输入的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流Ib。而且,从端子RFin输入的RF信号经输入匹配电路的电容C输入到放大元件Tr的基极。而且,放大后的RF信号从放大元件Tr的集电极向端子RFout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偏置电路是基极电流驱动的偏置电路。因此,作为偏置电路,与使用图23所示那样的发射极跟随电路的情况相比,没有集电极电流的延迟,可以相应地改善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上升延迟的问题。
实施方式10.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该偏置电路是主功率放大器或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或后级偏置电路。偏置电路之外的构成和实施方式1~8相同。
Vref是从外部施加控制电压的端子,Trb1~Trb6是GaAs-HBT,Tr1、Tr2是放大元件,Rb1~Rb14是电阻。
Trb1的发射极经Rb1与Tr的基极连接。Trb1的基极经Rb2、Rb3与端子Vref连接。Trb1的集电极与电源端子Vcb连接。包含Trb1的发射极跟随器电路向对应的放大元件Tr的基极(输入端子)输入与控制电压对应的电压。
Rb4的一端与端子Vref连接,另一端经Rb1与Tr的基极连接。即,Rb4与Trb1并联。Rb4向对应的放大元件Tr的基极(输入端子)输入与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流Ib4。因此,即使对端子Vref施加的控制电压处在比Trb1的工作电压低的空闲状态,也可以向Tr的基极供给电流。
Trb2的集电极经Rb5与Trb1的发射极连接。Trb2的发射极接地。Trb3的基极经Rb2、Rb6与端子Vref连接。Trb3的集电极经Rb7与电源端子Vcb连接。Trb3的发射极与Trb2的基极连接,并经电阻Rb8接地。Trb3向Trb2的基极供给与控制电压对应的偏置电流。
Trb4的集电极经Rb2、Rb9与端子Vref连接。Trb4的发射极接地。Trb5的基极经Rb2、Rb10与端子Vref连接。Trb5的集电极与电源端子Vcb连接。Trb5的发射极经Rb11与Trb4的基极连接,并经Rb12接地。因此,可以抑制高温下的空载电流,可以使空载电流大致保持一定,不随温度变化。
Trb6的基极经Rb13与Trb5的发射极连接。Trb6的集电极与电源端子Vcb2连接,发射极接地。因此,可以使Trb6模仿Tr的动作,可以进一步抑制空载电流的变动。
发射极尺寸小的Tr2的集电极与Tr的集电极连接。Tr2的基极与经电容C2与Tr的基极连接。Rb14的一端与端子Vref连接,另一端与Tr2的基极连接。Rb14向对应的放大元件Tr2的基极输入与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流Ib14。这样,通过与放大元件并联地设置可以通过电流驱动进行工作的放大元件Tr2,由此可以减小相对于输入电压的功率增益的离散。
在本实施方式的偏置电路中,即使从端子Vref输入的控制电压下降至不到放大元件的势垒电压的2倍(例如,2.4V左右),也可以使空载电流从低温到高温大致保持一定,可以进行所要的放大动作。而且,在空载电流附近变成仅基极电流驱动。因而,与附图23所示的基极电压驱动的偏置电路相比,能够改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上升延迟。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偏置电路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从基极电流驱动变成基极电压驱动,会残留若干输出功率的上升延迟。因此,通过将实施方式1~8的构成和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组合,可以有效地改善输出功率上升的延迟。
实施方式11.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偏置电路的电路图。该偏置电路除了实施方式10的构成之外,还具有由二极管DL和电阻RL构成的线性化电路。因此,可以减小输入到对应的放大元件的输入端子的信号的失真。但是,当失真特性有裕度时,没有线性化电路的实施方式10对放大元件Tr的基极电压的热响应的改善较有利。

Claims (11)

1.一种功率放大器,在主功率放大器和空载电流比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之间切换工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放大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驱动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和驱动上述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间隔小于等于100μm,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间隔大于等于200μm。
2.一种功率放大器,在主功率放大器和空载电流比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之间切换工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放大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驱动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和驱动上述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的间隔小于等于50μm,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的间隔大于等于100μm。
3.权利要求1记载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的间隔小于等于50μm,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的间隔大于等于100μm。
4.权利要求3记载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的间隔小于等于100μm。
5.一种功率放大器,在主功率放大器和空载电流比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之间切换工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放大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驱动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和驱动上述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具有第1后级放大元件和第2后级放大元件,
上述第1、第2后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的间隔分别小于等于100μm,
上述第1、第2后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的间隔分别大于等于200μm。
6.一种功率放大器,在主功率放大器和空载电流比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之间切换工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放大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驱动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和驱动上述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
在第1芯片上形成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和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
在第2芯片上形成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
7.一种功率放大器,在主功率放大器和空载电流比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之间切换工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放大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驱动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和驱动上述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
在第1芯片上形成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
在第2芯片上形成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
8.一种功率放大器,在主功率放大器和空载电流比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小的辅助功率放大器之间切换工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功率放大器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分别具有放大RF信号的前级放大元件、放大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输出信号的后级放大元件、驱动上述前级放大元件的前级偏置电路和驱动上述后级放大元件的后级偏置电路,
在第1芯片上形成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放大元件、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和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偏置电路,
在第2芯片上形成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上述辅助功率放大器的后级放大元件和上述主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偏置电路。
9.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记载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级偏置电路或上述后级偏置电路具有向对应的放大元件的输入端子输入和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流的电阻。
10.权利要求9记载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级偏置电路或上述后级偏置电路进而具有与上述电阻并联、向对应的放大元件的输入端子输入和控制电压对应的电压的发射极跟随器电路。
11.权利要求10记载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级偏置电路或上述后级偏置电路进而具有减小向对应的放大元件的输入端子输入的信号的失真的线性化电路。
CN2008100885673A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Active CN1013553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1173A JP4849029B2 (ja) 2007-07-23 2007-07-23 電力増幅器
JP2007-191173 2007-07-23
JP2007191173 2007-07-2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2048.3A Division CN102064776B (zh)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CN201110052044.5A Division CN102158182B (zh)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5345A true CN101355345A (zh) 2009-01-28
CN101355345B CN101355345B (zh) 2011-05-18

Family

ID=4029477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2048.3A Active CN102064776B (zh)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CN2008100885673A Active CN101355345B (zh)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CN201110052044.5A Active CN102158182B (zh)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2048.3A Active CN102064776B (zh)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2044.5A Active CN102158182B (zh) 2007-07-23 2008-03-28 功率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05648B2 (zh)
JP (1) JP4849029B2 (zh)
CN (3) CN1020647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8325A (zh) * 2012-02-09 2013-08-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功率放大器
CN113054916B (zh) * 2019-12-26 2023-11-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功率放大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4365B2 (en) * 2008-11-07 2010-09-28 Epcos Ag Multilayer amplifier module
US7944293B2 (en) * 2008-12-11 2011-05-17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mpany,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adaptive bias circuit for a differential power amplifier
WO2011024281A1 (ja) * 2009-08-27 2011-03-03 株式会社 東芝 ドハティアンプ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送信機
WO2021091620A2 (en) * 2020-09-17 2021-05-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Thermal compensation for rf power amplif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29C (zh) * 1994-05-31 2004-01-28 夏普株式会社 信号放大器和图像显示装置
US6418304B1 (en) * 1998-09-16 2002-07-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high-power linear amplifier
US6741483B1 (en) * 1998-09-16 2004-05-25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Circulating current sensing device for amplifiers
SG90712A1 (en) * 1998-12-05 2002-08-20 Inst Of Microelectronics Power amplifier
JP2001237319A (ja) 2000-02-24 2001-08-31 Hitachi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方法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JP3641184B2 (ja) 2000-03-28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を用いた高周波電力増幅器
JP3600115B2 (ja) * 2000-04-05 2004-12-08 株式会社東芝 高周波回路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084142A (ja) * 2000-09-07 2002-03-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電力増幅器
JP2003174335A (ja) * 2001-12-05 2003-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増幅器
JP3932259B2 (ja) * 2001-12-12 2007-06-20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高周波電力増幅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用電子部品
JP2003347870A (ja) * 2002-05-22 2003-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増幅器
AU2003277173A1 (en) * 2002-09-20 2004-04-08 Triquint Semiconductor, Inc. Linear power amplifier with multiple output power levels
JP2004194063A (ja) 2002-12-12 2004-07-08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高周波電力増幅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JP4287190B2 (ja) 2003-05-13 2009-07-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増幅回路
JP2005295057A (ja)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力増幅器
JP5011549B2 (ja) 2004-12-28 2012-08-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
JP2006270923A (ja) * 2005-02-25 2006-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力増幅器およびポーラー変調システム
US20060194551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wer amplifier and polar modulation system
US7566920B2 (en) 2005-07-13 2009-07-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Bipolar transistor and power amplifier
JP2007036138A (ja) 2005-07-29 2007-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バイポーラトランジスタ及び電力増幅器
JP2007129512A (ja) * 2005-11-04 2007-05-24 Niigata Seimitsu Kk パワーアンプおよびそのアイドリング電流設定回路
JP4567577B2 (ja) * 2005-11-08 2010-10-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増幅器用バイアス回路
US7417508B1 (en) * 2007-03-08 2008-08-26 Sige Semiconductor (U.S.), Corp. Multiple RF path amplifier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8325A (zh) * 2012-02-09 2013-08-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功率放大器
CN103248325B (zh) * 2012-02-09 2016-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功率放大器
CN113054916B (zh) * 2019-12-26 2023-11-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功率放大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27130A1 (en) 2009-01-29
CN102064776B (zh) 2013-04-24
CN102158182A (zh) 2011-08-17
US7605648B2 (en) 2009-10-20
CN102064776A (zh) 2011-05-18
JP4849029B2 (ja) 2011-12-28
CN101355345B (zh) 2011-05-18
CN102158182B (zh) 2013-06-19
JP2009027629A (ja) 200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1928B (zh) 具有並聯射極隨耦器的改良功率放大器偏壓電路
CN101355345B (zh) 功率放大器
US7212072B1 (en) High linearity smart HBT power amplifiers for CDMA/WCDMA application
US7449957B2 (en)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CN101373953B (zh) 功率放大器
US7439805B1 (en) Enhancement-depletion Darlington device
Tsai et al. A 60 GHz CMOS power amplifier with built-in pre-distortion linearizer
CN105897175A (zh) 具有可调共基极偏置的功率放大***
CN107408924A (zh) 通过共射共基电流导引的增强的放大器效率
CN103248325B (zh) 功率放大器
CN102811023B (zh) 功率放大器
US6972627B2 (en) 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module
KR20120125811A (ko) 전력 증폭기
US20140354363A1 (en) Power amplifier
Murad et al. A 2.4 GHz 0.18-µm CMOS Class E single-ended power amplifier without spiral inductors
CN210578437U (zh) 低成本高集成度的射频芯片封装结构及射频功率放大器
Lam et al. A Multi-stage 19.2-dBm, 30.4%-PAE D-band Power Amplifier in a 250-nm InP HBT Process
CN110492853A (zh) 功率放大器
JP2020195034A (ja) 電力増幅回路
KR100591062B1 (ko) 역방향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전치 왜곡형 선형 전력 증폭기
Jung et al. A SiGe HBT power amplifier with integrated mode control switches for LTE applications
KR100600995B1 (ko) 바이패스 커패시터를 이용한 전치 왜곡형 선형 전력 증폭기
Chen et al. A 14-GHz-band Highly Linear Stacked FET Power Amplifier IC with 20.1 dBm P1dB and 40.1% PAE in 56-nm SOI CMOS
JP2003017946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2271146A (ja) 高周波電力増幅器、高周波電力出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10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