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9198A -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9198A
CN101309198A CNA2007100993974A CN200710099397A CN101309198A CN 101309198 A CN101309198 A CN 101309198A CN A2007100993974 A CNA2007100993974 A CN A2007100993974A CN 200710099397 A CN200710099397 A CN 200710099397A CN 101309198 A CN101309198 A CN 101309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e link
link
tie
node
interno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93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健飞
刘欣超
徐慧颖
操时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993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9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9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9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送网络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所述传送网络实现方法包括:检测预定区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根据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在所述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本发明实施方式完善了传送网中建立直达链路的技术方案;当预定区域内的节点包括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时,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避免N平方问题、能够适应流量指数增长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网络成本;而且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针对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间的流量进行优化,能够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Description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Internet网络中的核心网通常采用多归属+全互连(Full Mesh)的拓扑结构。典型的核心网拓扑结构如附图1所示。
图1中,s节点、x节点、y节点和z节点为内层核心节点(Inner Core)。内层核心节点之间构成全网状互连。a节点、b节点、c节点和d节点为***核心节点(Outer Core)。***核心节点双归属到两个内层核心节点。当然,***核心节点也可用归属到两个以上的内层核心节点。
核心网中的节点通常为路由器。路由器对链路中的数据包进行逐包转发判决、以实现业务转发。由于路由器逐包转发的特点、以及路由器具有的接入许可、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组播等功能,使路由器线卡中的转发电路设计复杂,再加上转发表缓存、以及巨大的包缓存,使路由器线卡成本昂贵。另外,核心网中的节点需要依赖大容量的路由器,而目前实现大容量路由器是非常困难的。在通常情况下,单机框路由器只能达到640Gbps,更高的容量需要采用多框互连方案来解决,从而使核心网节点成本昂贵、且占用空间大,不能够适应当前指数增长的流量需求。
由于光直达链路能够建设一个具有更高容量、更低成本的核心网络,因此,目前提出了在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直达链路,即在***核心节点之间建立直达链路。采用直达链路的组网方式如附图2所示。
图2中,节点a和节点d之间、节点b和节点e之间设置有直达链路。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1、目前仅提出了在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直达链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
2、在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直达链路,会造成所有边缘节点之间都建立直达链路的现象,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直达链路,也就是会产生N平方问题,从而导致网络成本急剧增加。
3、在边缘节点之间建立直达链路,考虑了两个边缘节点之间的流量优化问题,但是并没有考虑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的流量优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完善了传送网中建立直达链路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包括:
检测预定区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
根据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
在所述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定区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在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对预定区域内任意节点间的流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流量检测结果来建立直达链路,完善了传送网中建立直达链路的技术方案;当预定区域内的节点包括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时,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避免N平方问题,能够适应流量指数增长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网络成本;而且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针对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间的流量进行优化,能够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核心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光直达链路的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对直达链路进行虚级联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达链路的建立过程和拆除过程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传送网络实现方法适配在上层网络设备中的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传送网络实现方法适配在下层网络设备中的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层节点和***节点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网络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传送网络实现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存在预定区域,确定预定区域即确定一个联合设计的域,在下述实施方式中,将预定区域称为联合设计域。这里的联合设计域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规划来确定,例如可以将整个网络作为一个联合设计域;再例如可以将核心网络作为一个联合设计域;还有,可以将部分核心网络作为一个联合设计域等等。这里的部分核心网络可以仅包括内层核心节点,也可以包括内层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结合附图1来说,可以将图1中的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节点s、节点z、节点x和节点y作为一个联合设计域;也可以将图1中的节点s、节点z、节点x和节点y作为一个联合设计域;其中:节点a、节点b、节点c和节点d为边缘节点;节点s、节点z、节点x和节点y为内层核心节点。当然,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图1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的节点作为一个联合设计域。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联合设计域具体包括的内容。
在确定了联合设计域后,需要检测联合设计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这里的流量检测方式可以为定时检测、随机检测、建立业务层链路时检测等等。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流量检测方法来检测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流量检测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对任意两节点间流量检测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检测联合设计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IP流量,可以检测联合设计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MPLS-TE(Multiprotoco Label Switching-TrafficEngineer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LSP(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路径)流量,也可以检测联合设计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以太网流量,当然,还可以同时检测联合设计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流的流量等等。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流量检测中流的具体类型。
在检测到联合设计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后,需要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将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与预定建立阈值进行比较,当两节点间的流量超过预定建立阈值时,确定这两节点间需要建立直达链路;再例如,比较不同时间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如果两节点间的流量持续增长、且增长的幅度持续超过预定值,则确定这两节点间需要建立直达链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超过”也可以为“不低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确定了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后,在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这里建立的直达链路可以是单向直达链路,也可以是双向直达链路。结合附图1来说,如果节点a到节点d之间的流量超过了预设建立阈值即上阈值Su,则在节点a与节点d之间建立一条直达链路。节点a与节点d之间的直达链路可以是节点a到节点d的单向直达链路,也可以是节点a到节点d、节点d到节点a的双向直达链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方法在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在两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对两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上述建立的直达链路的颗粒可以由直达链路具体采用的技术决定。例如,如果直达链路采用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络)的ODU1(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光通道数据单元),则直达链路的颗粒为2.5Gbps。再例如,如果直达链路采用波长、且每个波长的带宽为10Gbps,则直达链路的颗粒为10Gbps。直达链路的服务层可以基于SDH/OTN(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也可以基于波分。
当检测到已经存在有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的流量进一步增长时,可以将检测到的增长的流量与某预定值如上阈值Su进行比较,在增长的流量超过上阈值Su的情况下,则可以在这两节点间再建立一条新的直达链路。新建立的直达链路同样可以是单向直达链路、也可以是双向直达链路。新建立的直达链路可以与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相互独立存在,即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与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无关。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也可以与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相互关联,如可以采用虚级联技术将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与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虚级联,使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与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成为一个虚级联组,从而为两节点之间提供一个大的单管道。这里的虚级联技术可以为SDH虚级联、也可以为OTN虚级联。
上述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可以为一条直达链路,也可以为多条直达链路,也就是说,两节点之间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描述的方法建立多条直达链路,且两节点之间的所有直达链路中,可以有部分直达链路成为一个虚级联组,也可以是所有的直达链路成为一个虚级联组,还可以是所有的直达链路均独立存在。这里不再对两节点间建立多条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当然,上述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也可以是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之外的其它方法建立的直达链路。
下面结合附图3对建立直达链路、并对直达链路进行虚级联处理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3中,通过对联合设计域中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进行检测,确定需要在节点a与节点f之间建立一条直达链路,则在节点a与节点f之间建立直达链路bypass1。后续,节点a与节点f之间的流量持续增长,根据流量检测结果确定需要在节点a与节点f之间再建立一条直达链路,则在节点a与节点f之间建立直达链路bypass2。通过利用LCAS(自动链路容量调整)可以将直达链路bypass1和直达链路bypass2进行虚级联,从而使直达链路bypass1和直达链路bypass2成为一个VCG(虚级联组),直达链路bypass1和直达链路bypass2均为VCG中的成员。
如果两节点间建立有直达链路,则在这两节点之间进行业务转发时,可以根据预定策略来判断是选择直达链路进行业务转发、还是选择非直达链路进行业务转发。这里的非直达链路可以是两节点间原有的链路,如逐跳转发路由器构成的链路等。这里的预定策略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管理需求来设置,例如,预定策略可以为直达链路优先;再例如,预定策略可以为原有的链路优先。当然,预定策略也可以为负载分担等等其它形式。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预定策略的具体内容。
在预定策略为直达链路优先的情况下,节点在进行业务转发时,优先考虑将所有的业务均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转发,节点可以将原来经过路由器逐跳转发的业务都切换到直达链路中,从而降低了逐跳转发路由器的负荷。在直达链路中的业务流量满,如直达链路中的业务流量达到某个预定值后,再考虑将业务通过路由器逐跳转发方式进行转发。
在预定策略为原有的链路优先的情况下,节点在进行业务转发时,优先考虑将所有的业务均通过原有的链路进行转发,如节点可以将所有的业务先经过路由器逐跳转发。在原有的链路中的业务流量满,如原有的链路中的业务流量达到某个预定值后,再考虑将业务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转发。
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直达链路的建立过程、以及业务转发过程,本发明传送网实现方法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拆除直达链路的过程。下面对本发明传送网实现方法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拆除直达链路的过程进行说明。
拆除直达链路也是根据节点间的流量检测实现的,即检测预定区域内直达链路两节点间的流量,根据检测到的直达链路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然后,拆除相应的直达链路。这里的预定区域即联合设计域。同样,这里的流量检测可以为节点间的IP流量检测、可以为节点间的MPLS-TE LSP流量检测,也可以为以太网流量检测,当然,还可以为节点间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流的流量检测等等。
根据流量检测结果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将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与预定拆除阈值即低阈值进行比较,当两节点间的流量低于预定拆除阈值时,确定这两节点间的直达链路需要拆除;再例如,比较不同时间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如果两节点间的流量持续降低、且降低的幅度持续低于某个预定值,则确定这两节点间的直达链路需要拆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低于”也可以为“不超过”。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根据流量检测结果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确定了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后,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方法来拆除该直达链路。例如,当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采用了虚级联技术,即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为虚级联组中的直达链路,则在拆除该直达链路时,可以采用LCAS来拆除直达链路。只要虚级联组中还有一条直达链路存在,就可以做到无损容量调整。
上述拆除的直达链路可以是单向直达链路,也可以是双向直达链路。结合附图1来说,如果节点a到节点d之间的流量低于预设拆除阈值即低阈值Sb,则拆除节点a与节点d之间的直达链路。拆除的节点a与节点d之间的直达链路可以是节点a到节点d的单向直达链路,也可以是节点a到节点d、节点d到节点a的双向直达链路。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拆除节点间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对拆除节点间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由于网络中的流量拓扑会发生剧烈变化,因此,为避免流量拓扑剧烈变化而导致的直达链路的建立振荡、拆除振荡等等现象,可以将低阈值Sb设置的小于上阈值Su;还可以设定直达链路在建立之后至少需要存在预定时间间隔,也就是说,直达链路在建立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内,即便是直达链路的节点间流量符合拆除条件,也不能够立即拆除该直达链路,而只能在直达链路建立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之后,才允许根据流量检测结果拆除该直达链路。上述对低阈值上阈值的限定、以及预定时间间隔的限定可以同时采用,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种。
在同时采用对低阈值上阈值的限定、以及预定时间间隔的限定的情况下,直达链路的建立过程和拆除过程可以如附图4所示。
图4中,设定上阈值为0.9个波长、低阈值为0.8个波长。在检测到两节点之间的流量达到0.9个波长时,在这两节点间建立一条直达链路。这个新建立的直达链路至少需要保持预定时间间隔。在检测到两节点之间的流量从达到0.9个波长减少到0.8个波长、且新建立的直达链路的存在预定时间间隔后,才可以拆除上述新建立的直达链路。
从图4中可以看出,即使两节点间的流量在0.9个波长附近小幅抖动,也不会引起直达链路的建立/拆除振荡。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传送网络实现方法可以适配在不同层的网络设备中,例如,可以适配在上层网络设备中,也可以适配在下层网络设备中。
传送网络实现方法适配在上层网络设备中的应用场景如附图5所示。
图5中,上层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可以根据路由器网络的流量监视机制来决定是否需要建立或者拆除下层的直达链路。而且,目前的路由器支持信令触发下层连接的建立和拆除。例如路由器可以采用IETF GMPLS(Analysis of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信令来触发下层直达链路的建立和删除过程。
传送网络实现方法适配在下层网络设备的应用场景如附图6所示。
图6中,下层网络设备如OTN可以通过监视上层网络设备的流量,来决定是否需要建立或者拆除下层的直达链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传送网实现方法可以适用于任意多层的网络中,而且也不仅仅适用于路由器网络中。例如,可以将小颗粒、低阶的OTN作为上层,将大颗粒、高阶的波长作为下层,通过针对波长建立直达链路,可以降低OTN的调度容量。再例如,可以将小颗粒、低阶的MPLS网络或者以太网作为上层,将大颗粒、高阶的OTN或者波长作为下层,这里可以针对OTN或者波长建立/拆除直达链路。还有,可以将小颗粒、低阶的MPLS网络或者以太网作为上层,将OTN作为中间层,将大颗粒、高阶的波长作为下层,这样,不但可以针对OTN建立/拆除直达链路,而且,还可以针对波长建立/拆除直达链路。这里不再对多层网络、以及不同层网络中的传送网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传送网实现方法进行说明。
当需要为面向连接的业务建立连接时,例如需要为MPLS-TE业务建立MPLS-TE LSP连接时,判断如果建立了MPLS-TE LSP连接之后,MPLS-TE LSP连接中的节点间的流量是否会超过上阈值;如果判断出节点间的流量会超过上阈值,则在流量超过上阈值的节点间的服务层建立直达链路,然后再建立MPLS-TE LSP连接;如果判断出节点间的流量不会超过上阈值,则直接在节点间建立MPLS-TE LSP连接。这里的MPLS-TE LSP连接为业务层连接。
当需要拆除面向连接业务对应的连接时,例如需要拆除MPLS-TE业务对应的MPLS-TE LSP连接时,判断如果拆除了MPLS-TE LSP连接之后,MPLS-TE LSP连接中的节点间的流量是否会低于低阈值;如果判断出节点间的流量会低于低阈值,则先拆除MPLS-TE LSP连接,然后再拆除流量低于低阈值的节点间的服务层直达链路;如果判断出节点间的流量不会低于低阈值,则直接拆除节点间的MPLS-TE LSP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传送网络实现方法可以使相对于***节点而言的内层节点的容量的最大需求值只与度数有关,而与需要网络调度的容量没有关系,即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内层节点能够达到饱和现象。这里的度数即与节点连接的邻接节点的个数。
下面结合附图、以内层节点为路由器为例,对内层节点能够达到饱和现象进行证明。
设定作为内层节点的路由器、以及内层节点的***节点如附图7所示。
图7中,节点a、b、c、d、e、g均为路由器,节点g为内层节点。由于本发明实施方式已经将能够通过直达链路进行旁路的流量进行了旁路,设定旁路的颗粒为10G的波长,因此,对于来自节点a的流量,需要内层节点g进行调度的最坏情况为:节点a到其它所有节点即节点b、节点c、节点d、节点e都有0.9999...×波长。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将0.9999...×波长近似为一个波长。如果内层节点g的***节点有N个,则对于来自每个***节点的流量,需要内层节点g进行调度的流量为:(N-1)×C,其中,C是直达链路的颗粒。因此内层节点g需要考虑进行调度的流量总量为:N×(N-1)×C。
对于内层节点不止一个节点的情况,如针对附图1所示的情况,需要对每两个节点之间的流量进行检测,在检测到流量满足建立直达链路条件的情况下,在两节点之间建立直达链路。在确定节点x的最大容量的时候,可以将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y、节点s作为节点x的***节点,而节点x是唯一的内层节点。此时,内层节点x需要考虑进行调度的容量为:
D×(D-1)×C       公式1
其中,D是节点x在图论意义上的度数,C是直达链路的颗粒。
通过公式1可以获得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不会偏小,因为图1中节点a到节点s之间的流量不需要通过节点x。因此,节点x的容量的最大需求值不会超过通过公式1获得的最大值。该最大值具有建网指导意义。
对于图1所示的双归属+全互连的情况,内层节点之间的流量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经过其他节点,因此,内层节点进行调度的容量的最大值为:
(D-M)×(D-1)×C+M×(D-M)×C=(D-M)×(D+M-1)×C  公式2
其中,D是内层节点在图论意义上的度数,C是直达链路的颗粒,M是内层节点总数减一。
公式1、公式2表明:通过在联合设计域内建立直达链路,可以使路由器的调度容量达到一定大小后,不再与流量有关,即路由器的调度容量达到饱和现象。
从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对预定区域内任意节点间的流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流量检测结果来建立直达链路,完善了传送网中建立直达链路的技术方案;当预定区域内的节点包括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时,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避免N平方问题,能够适应流量指数增长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网络成本;而且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针对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间的流量进行优化,能够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本发明实施方式考虑了网络中流量拓扑变化,通过采用阈值限定、建立的直达链路持续存在预定时间间隔等方式,能够适应网络中的流量拓扑变化,从而能够逼近纯路由器组网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8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传送网中的网络设备进行说明。
图8中的网络设备包括:检测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和建立模块。该网络设备可以可选的包括下述任意一组或者任意多组模块:1、判断模块;2、虚级联模块;3、存储模块和传输模块;4、第二确定模块和拆除模块;上述第4组也可以为第二确定模块、拆除模块和计时模块。
检测模块主要用于检测节点间的流量,即检测预定区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这里的预定区域即上述联合设计域。检测模块在检测节点间的流量时,可以采用定时检测、随机检测、建立业务层链路时检测等流量检测方式。检测模块可以采用现有的流量检测方法来检测节点间的流量,检测模块可以检测联合设计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IP流量、MPLS-TE LSP流量、以太网流量等等。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流量检测中流的具体类型,也不限制检测模块进行流量检测的具体实现过程。
第一确定模块主要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将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与预定建立阈值即上阈值Su进行比较,当两节点间的流量超过预定建立阈值Su时,确定这两节点间需要建立直达链路;再例如,比较不同时间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如果两节点间的流量持续增长、且增长的幅度持续超过预定值,则确定这两节点间需要建立直达链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超过”也可以为“不低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的具体实现方式。
建立模块主要用于根据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在两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建立模块建立的直达链路可以是直达光链路,而且该直达链路可以是单向直达链路,也可以是双向直达链路。建立模块建立的直达链路的颗粒可以由直达链路具体采用的技术决定,具体如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建立模块在两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过程。
虚级联模块主要用于判断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是否已经存在直达链路,并在确定出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已经存在直达链路时,将建立模块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与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虚级联。例如,虚级联模块通过LCAS将图3中的直达链路bypass1和直达链路bypass2进行虚级联。
判断模块主要用于在判断出预定区域内需要建立业务层链路时,通知检测模块对该业务层链路节点间的流量进行检测。例如,判断模块判断出在预定区域内需要为MPLS-TE业务建立MPLS-TE LSP连接,通知检测模块;检测模块在接收到判断模块的通知后,检测MPLS-TE业务节点间的流量;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检测模块的流量检测结果判断如果建立了MPLS-TE LSP连接之后,MPLS-TE LSP连接中的节点间的流量是否会超过上阈值;如果判断出节点间的流量会超过上阈值,则通知建立模块在流量超过上阈值的节点间的服务层建立直达链路。
存储模块主要用于存储预定策略。这里的预定策略用于业务转发的路径选择。这里的预定策略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管理需求来设置,例如,预定策略可以为直达链路优先;再例如,预定策略可以为原有的链路优先。当然,预定策略也可以为负载分担等等其它形式。
传输模块主要用于在其所在的网络设备需要传输业务、该业务对应有直达链路时,根据存储模块存储的预定策略选取两节点间的直达链路或者选取非直达链路来传输该业务。这里的非直达链路可以是两节点间原有的链路,如逐跳转发路由器构成的链路等。
在存储模块中的预定策略为直达链路优先的情况下,传输模块在进行业务转发时,优先考虑将所有的业务均通过直达链路进行转发。在存储模块中的预定策略为原有的链路优先的情况下,传输模块在进行业务转发时,优先考虑将所有的业务均通过原有的链路进行转发。具体如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描述。
第二确定模块主要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并通知拆除模块。第二确定模块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流量检测结果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第二确定模块可以将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与预定拆除阈值即低阈值Sb进行比较,当两节点间的流量低于预定拆除阈值Sb时,确定这两节点间的直达链路需要拆除;再例如,第二确定模块比较不同时间检测到的两节点间的流量,如果两节点间的流量持续降低、且降低的幅度持续低于某个预定值,则确定这两节点间的直达链路需要拆除。这里的低阈值Sb可以小于上阈值Su。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第二确定模块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流量检测结果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方式。
拆除模块主要用于根据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进行直达链路的拆除。拆除模块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方法来拆除该直达链路。例如,当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采用了虚级联技术,即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为虚级联组中的直达链路,则拆除模块在拆除该直达链路时,可以采用LCAS来拆除直达链路。只要虚级联组中还有一条直达链路存在,就可以做到无损容量调整。上述拆除的直达链路可以是单向直达链路,也可以是双向直达链路。本发明实施方式不限制拆除模块拆除节点间直达链路的具体实现过程。
计时模块主要用于针对建立模块建立的直达链路进行计时,并在计时值达到预定时间间隔后,允许拆除模块拆除直达链路。也就是说,拆除模块的拆除操作需要受到限制,直达链路在建立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内,即便是第二确定模块确定出直达链路的节点间流量符合拆除条件,拆除模块也不能够立即拆除该直达链路,而只能在计时模块的计时值达到预定时间间隔之后,拆除模块才能够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流量检测结果拆除该直达链路。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路由器,也可以为光传送设备。
当网络设备为路由器时,检测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建立模块、第二确定模块、拆除模块等各模块通过利用路由器流量检测机制可以实现下层直达链路的建立与拆除。
当网络设备为光传送设备等下层网络设备时,检测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建立模块、第二确定模块、拆除模块等各模块通过监视上层网络设备的流量,可以实现下层直达链路的建立与拆除。
从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可以看出,检测模块通过对预定区域内任意节点间的流量进行检测、建立模块根据流量检测结果来建立直达链路,完善了传送网中建立直达链路的技术方案;当预定区域内的节点包括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时,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避免N平方问题,能够适应流量指数增长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网络成本;而且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针对边缘节点之间的转发节点间的流量进行优化,能够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本发明实施方式考虑了网络中流量拓扑变化,通过采用对建立模块、拆除模块中的阈值限定避免了流量拓扑变化而造成的直达链路建立/拆除振荡;通过计时模块对拆除模块拆除直达链路的限制,使建立的直达链路能够持续存在预定时间间隔,进一步避免了直达链路建立/拆除振荡,从而能够适应网络中的流量拓扑变化,能够逼近纯路由器组网的效果。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本发明的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

Claims (18)

1、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预定区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
根据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
在所述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预定区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的步骤包括:
在预定区域内建立业务层链路时,检测该业务层链路节点间的流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的步骤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已经存在直达链路时,则建立新的直达链路,且所述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与所述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相互独立;或者
在确定出所述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已经存在直达链路,则建立新的直达链路,并将所述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与所述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虚级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达链路为:单向直达链路,或者为双向直达链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有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传输业务时,根据预定策略选取两节点间的直达链路或者选取非直达链路来传输所述业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策略包括:直达链路优先、或者非直达链路优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预定区域内直达链路两节点间的流量,根据检测到的直达链路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并拆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的直达链路至少存在预定时间间隔后,才允许拆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预定区域内直达链路两节点间的流量,根据检测到的直达链路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并拆除的步骤包括:
在拆除业务层链路、且所述业务层链路节点间存在直达链路时,检测所述业务层链路的节点间的流量;
根据检测到的流量确定出所述业务层链路节点间的直达链路需要拆除时,拆除所述业务层链路节点间的直达链路。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的步骤包括:将节点间流量超过预定建立阈值的两节点确定为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
所述根据检测到的直达链路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的步骤包括:将直达链路节点间流量低于预定拆除阈值的直达链路确定为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
且所述预定建立阈值大于预定拆除阈值。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拆除直达链路的步骤包括:利用LCAS建立/拆除直达链路。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预定区域内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节点,在节点间建立直达链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判断出预定区域内需要建立业务层链路时,通知检测模块对该业务层链路节点间的流量进行检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虚级联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建立直达链路的两节点间是否已经存在直达链路,并在确定已经存在直达链路时,将建立模块新建立的直达链路与所述已经存在的直达链路虚级联。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定策略;
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需要传输业务,且该业务对应有直达链路时,根据存储模块存储的预定策略选取两节点间的直达链路或者选取非直达链路来传输所述业务。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任意两节点间的流量确定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
拆除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拆除的直达链路进行拆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针对建立模块建立的直达链路进行计时,并在计时值达到预定时间间隔后,允许拆除模块拆除直达链路。
18、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路由器,或者所述网络设备为光传送设备。
CNA2007100993974A 2007-05-18 2007-05-18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Pending CN101309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993974A CN101309198A (zh) 2007-05-18 2007-05-18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993974A CN101309198A (zh) 2007-05-18 2007-05-18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9198A true CN101309198A (zh) 2008-11-19

Family

ID=4012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993974A Pending CN101309198A (zh) 2007-05-18 2007-05-18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919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9695A1 (zh) * 2009-12-30 2011-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1657031B (zh) * 2009-08-27 2011-09-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的通信方法和移动接入点
CN101729296B (zh) * 2009-12-29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流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和***
CN104601429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7031B (zh) * 2009-08-27 2011-09-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的通信方法和移动接入点
CN101729296B (zh) * 2009-12-29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流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和***
WO2011079695A1 (zh) * 2009-12-30 2011-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
US9124509B2 (en) 2009-12-30 2015-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traffic switching
CN104601429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6107242A1 (zh) * 2014-12-29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1085B1 (en) Multiple ports load shar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EP1958379B1 (en) Faults propag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connection oriented data paths in packet networks
US8059540B2 (en) Policy based and link utilization triggered congestion control
CA254896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ic setup of switched circuits based on traffic predic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247323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configuring a network for optimized transport of packet traffic
US20020181503A1 (en) Dynamic communication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050030951A1 (en) Reservation protocol signaling extensions for optical switched networks
US8767530B2 (en) Hierarchical processing and propagation of partial faults in a packet network
CN102014075B (zh) 流量监管方法和装置
US8477600B2 (en) Composite transport functions
WO2008138265A1 (en) Network availability enhancement technique for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
US20110292813A1 (en) Faults Propag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Connection Oriented Data Paths in Packet Networks
CN101312464A (zh) 一种在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
JP4297636B2 (ja) 伝送システム
WO2016119265A1 (zh) 一种网络业务建立方法、协作控制中心及网络***
Wei et al. Adaptive IP/optical OFDM networking design
WO2007019758A1 (fr) Méthode, système et appareil d’implémentation d’ingénierie de trafic
CN101616054A (zh) 一种旁路处理方法、装置和***及路由器
CN101309198A (zh) 一种传送网实现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170711B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scn和mcn信息传递装置及方法
WO2012068911A1 (zh) 一种保护带宽资源的预留方法及***
Huynh et al. Spanning tree elevation protocol: Enhancing metro Ethernet performance and QoS
JP5111566B2 (ja) 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トラヒック予測に基づいた交換回線の自動設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0909341B1 (ko) Mpls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0387025C (zh) Mpls环网中实现流量公平传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