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7997A - 热管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热管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7997A
CN101307997A CNA2007101070514A CN200710107051A CN101307997A CN 101307997 A CN101307997 A CN 101307997A CN A2007101070514 A CNA2007101070514 A CN A2007101070514A CN 200710107051 A CN200710107051 A CN 200710107051A CN 101307997 A CN101307997 A CN 101307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ide casing
condensation segment
heat
pipe radiator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70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7368C (zh
Inventor
付成勇
徐达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SR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1070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736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7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7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73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736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分为上部储液区和下部蒸发区,所述储液区和蒸发区通过毛细吸液芯连接;与蒸发段相连的所述冷凝段内连接有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将该冷凝段分为内框下通道和内框上通道,所述内框上通道与所述上部储液区连通,所述内框下通道与所述下部蒸发区连通。由于本发明的热管散热器内部形成了工质流动的通道,实现了工作过程中工质的循环,因此应用本发明的热管散热器解决了板式整体结构的垂直蒸发面靠毛细吸液芯克服重力将液态工质吸上蒸发面的速度,不能满足较大散热功率的要求,通过扩大板式整体结构的应用范围,满足了大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散热需求。

Description

热管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的特别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大功率整流装置中使用半导体元件作开关时,为了减少单个桥臂元件并联的数量,均趋向于使用大半导体元件,如电力机车用整流装置由原来的一个桥臂用六个两英寸晶闸管串、并联,到现在的一个桥臂只用一个五英寸晶闸管。该单个半导体元件的发热功耗达数千瓦,因此,要求配套的散热器在有限的空间里具有更高的散热能力。目前一般使用的热管散热器由圆形热管、散热翅片和基板(固定发热元件)组成,由于热管与散热翅片及基板的连接是一种装配结构,因此热管与基板、热管与散热翅片之间会产生接触热阻,在散热器的热阻要求较小的应用场合,接触热阻的影响较大,受工艺影响也较大,散热效率受到限制;此外,通过多根圆形热管的排列来实现较大热功率的传输时,有热管排列的地方温升小,而两根热管之间的位置温升大,导致基板的温度不均匀,而这种温度的不均匀会随功率增大而变大,容易对半导体元件产生不利的影响。
采用板式整体结构的热管散热器能够解决上述一般热管散热器的不足,现有板式结构热管散热器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该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101、冷凝段102、以及冷凝段的散热翅片103,图1中的蒸发段部分的圆形区域为半导体发热元件所在的区域。蒸发段101为平板式内框结构,在该内框内底部充有液态工质,该蒸发段101的内表面上有毛细吸液芯,这些毛细吸液芯将液态工质往上吸,从而使液态工质分布在垂直的内框表面上。当外部的发热元件放热时,毛细吸液芯吸附的液态工质吸热后相变成为气态工质,这些气态工质从冷凝段入口104进入冷凝段102。冷凝段102也为平板式内框结构,该内框的外侧分布有平行等间隔的散热翅片103,从冷凝段入口104进入的气态工质在冷凝段102的内框内经散热翅片103冷却后成为液态工质,这些液态工质又从冷凝段入口104流回蒸发段101的内框底部,然后循环整个相变过程。由于散热翅片103、半导体发热元件放置的台面与内框之间连为一体,因此它们之间不存在接触热阻,气态工质的快速流动使得蒸发段101和冷凝段102之间的温差较小,起到均温的作用,并且由于冷凝段102的每一片散热翅片103的根部温度都一致且接近蒸发段101的温度,因此提高了散热效率。
由上述对现有热管散热器的描述可知,现有热管散热器通过毛细吸液芯将蒸发区下部的液态工质吸到整个蒸发面,虽然可以实现高效的相变换热,但是由于毛细吸液芯在向上吸附并传输液态工质时需要克服重力,因此其传输的速率有限,当散热功率加大时,由于传输速率的限制不能及时补充蒸发掉的液态工质,因此现有板式结构的热管散热器仅能满足小功率散热的要求,而无法满足大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散热需求,从而限制了板式整体结构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散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管散热器无法满足大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散热要求,从而限制了现有板式整体结构热管散热器应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分为上部储液区和下部蒸发区,所述储液区和蒸发区通过毛细吸液芯连接;
与蒸发段相连的所述冷凝段内连接有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将该冷凝段分为内框下通道和内框上通道,所述内框上通道与所述上部储液区连通,所述内框下通道与所述下部蒸发区连通。
所述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结构为平板式内框。
所述分隔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段的内框侧壁相连,所述分隔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段的另一内框侧壁之间留有空隙,连通所述内框上通道和内框下通道。
所述分隔体的另一端有突起,所述突起与该分隔体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
所述分隔体的上表面向所述蒸发段的上部储液区倾斜。
所述内框下通道为与冷凝段下框体平行的水平通道。
所述内框下通道为向所述蒸发段倾斜的平直通道。
所述内框下通道为锯齿形的通道。
所述蒸发区内充入的液态工质距离该蒸发区顶端至少两毫米。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中蒸发段分为上部储液区和下部蒸发区,储液区和蒸发区通过毛细吸液芯连接,该毛细吸液芯能够将液态工质从上部储液区垂直分布到下部蒸发区;与蒸发段相连的冷凝段内连接有分隔体,该分隔体将该冷凝段分为内框下通道和内框上通道,内框上通道与上部储液区连通,内框下通道与下部蒸发区连通,由此形成了工质流动的通道,在该热管散热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工质的循环。本发明的热管散热器解决了板式整体结构的垂直蒸发面靠毛细吸液芯将液态工质吸过蒸发面的速度,不能满足较大散热功率的要求,通过扩大板式整体结构的应用范围,满足了大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散热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热管散热器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热管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热管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热管散热器的蒸发段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热管散热器的第二实施例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热管散热器的第三实施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散热器,该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中蒸发段分为上部储液区和下部蒸发区,储液区和蒸发区通过毛细吸液芯连接;与蒸发段相连的冷凝段内连接有分隔体,该分隔体将该冷凝段分为内框下通道和内框上通道,内框上通道与上部储液区连通,内框下通道与下部蒸发区连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板式结构热管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侧视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示出的冷凝段分隔体分出的内框下通道为一水平通道。
该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210和冷凝段220,其中蒸发段210的下部为蒸发区211、上部为储液区212以及毛细吸液芯213,冷凝段220中部为分隔体222,该分隔体222将冷凝段220分隔为内框下通道221以及内框上通道223,冷凝段220外部均匀排列散热翅片224,并且冷凝段入口225与蒸发区211连通,冷凝段出口226与储液区212连通。
图2中右侧蒸发段210为平板式内框结构,该平板式内框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的蒸发区211覆盖放热元件,上部的储液区212储存液态工质,蒸发区211和储液区212通过毛细吸液芯213的烧结而连接在一起。毛细吸液芯213能够将上部储液区212储存的液态工质吸入下部蒸发区211,同时阻止下部蒸发区211的气态工质穿过毛细吸液芯进入上部储液区212。
左侧的冷凝段220也为平板式内框结构,该平板式内框中有一与该内框右侧框壁连体的分隔体222,该分隔体222左侧部分与内框左侧框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并且该分隔体222左侧上部有一小块突起,使该分隔体222上平面形成凹槽,该分隔体上表面略向右侧倾斜,使其与水平面之间产生角度。该分隔体222将冷凝段220分隔成内框下通道221和内框上通道223,内框下通道221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通道,且该内框下通道221的左侧出口与内框上通道223连通,其中内框下通道221与蒸发区211相连,冷凝段220框体连通内框下通道221和蒸发区211的通口即为冷凝段入口225,内框上通道223与储液区212连通,冷凝段220框体连通内框上通道223和储液区212的通口即为冷凝段出口226。
蒸发段充液态工质时,要保证蒸发段下部蒸发区的液面离蒸发区顶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至少为两毫米,通常这个距离在能保证启动过程中毛细吸液芯不干枯的前提下取最大值。在热启动时,蒸发区液面未及的这一部分毛细吸液芯上吸附有一层液态工质,这些液态工质很快相变成为气态工质,气态工质产生的蒸汽压将蒸发区的液面降低,由于蒸发区与冷凝段的内框下通道连通,因此蒸发区的液态工质从冷凝段入口进入内框下通道,并且由于内框下通道与内框上通道之间连通,因此冷凝段的液面随之上升,当超过分隔体左侧突起的最高点时,液态工质就流入分隔体的凹槽内,由于分隔体凹槽向右下倾斜,液态工质沿斜坡从冷凝段出口流入蒸发段储液区中,实现循环。当蒸发段下部蒸发区的液面在循环过程中低于冷凝段入口时,相变产生的气态工质就会沿冷凝段内框下通道流向冷凝段,这些气态工质由于外部散热翅片的作用在冷凝段内冷却成液态工质,完成放热过程。
特别的,当气态工质的流动速度超过携带限,即传递的散热功率大时还能将内框下通道的液态工质携带到内框上通道并储存在分隔体的凹槽内,使蒸发区底部没有积留的液态工质,实现整个下部蒸发区的散热表面处于高效的相变换热。而且,由于液态工质从上部储液区向下传递到蒸发区,因此在重力和毛细吸液芯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液态工质的传递速度较大,较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下往上传递液态工质无法满足大功率半导体元件散热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板式结构热管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俯视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到该热管散热器的右侧蒸发段210和左侧冷凝段220,以及蒸发段210外侧前部的放热元件放置的台面230。蒸发段210和冷凝段220均为内框式结构,且蒸发段210内框与冷凝段220内框结构之间连通,在冷凝段220内框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224,当气态工质进入冷凝段220中时通过散热翅片224散热使气态工质冷却成为液态工质,实现蒸发段210与冷凝段220的相变换热循环。
本发明板式结构热管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中蒸发段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该蒸发段的平板式内框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蒸发区211垂直分布,该蒸发区211的剖面形状为细长的矩形,毛细吸液芯213与该蒸发区211通过烧结连结在一起,上部储液区212的剖面形状近似半圆形,毛细吸液芯213与该储液区212的下表面通过烧结连结在一起。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板式结构热管散热器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示出的冷凝段分隔体分出的内框下通道为向右侧倾斜的通道。
该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510和冷凝段520,其中蒸发段510的下部为蒸发区511、上部为储液区512以及毛细吸液芯513,冷凝段520中部为分隔体522,该分隔体522将冷凝段520分隔为内框下通道521以及内框上通道523,冷凝段520外部均匀排列散热翅片524,并且冷凝段入口525与蒸发区511连通,冷凝段出口526与储液区512连通。
图5中右侧蒸发段510为平板式内框结构,该平板式内框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的蒸发区511覆盖放热元件,上部的储液区512储存液态工质,蒸发区511和储液区512通过毛细吸液芯513烧结而连接在一起。毛细吸液芯513能够将上部储液区512储存的液态工质吸入下部蒸发区511,同时阻止下部蒸发区511的气态工质穿过毛细吸液芯进入储液区512。
左侧的冷凝段520也为平板式内框结构,该平板式内框中有一与该内框右侧框壁连体的分隔体522,该分隔体522左侧部分与内框左侧框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并且该分隔体522左侧上部有一小块突起,使该分隔体522上平面形成凹槽,该分隔体上表面略向右侧倾斜,使其与水平面之间产生角度。该分隔体522将冷凝段520分隔成内框下通道521和内框上通道523,内框下通道521为向右侧倾斜的等横截面通道,且该内框下通道521的左侧出口与内框上通道523连通,这种下通道的形式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水平下通道相比,工质的流阻更小,便于工质在通道中快速循环流动。其中内框下通道521与蒸发区511相连,冷凝段520框体连通内框下通道521和蒸发区511的通口即为冷凝段入口525,内框上通道523与储液区512连通,冷凝段520框体连通内框上通道523和储液区512的通口即为冷凝段出口526。
散热器内冲入液态工质时,这些液态工质充满蒸发区和内框下通道,蒸发区上部与毛细吸液芯之间留有适量的距离,这个距离至少为两毫米,通常这个距离在能保证启动过程中毛细吸液芯不干枯的前提下取最大值。由于蒸发段和冷凝段的内框分区形成了液态工质和气态工质的循环通路,通过毛细吸液芯将液态工质从上部储液区持续地分布到整个垂直的下部蒸发区,从而实现大功率半导体元器件的高效相变换热过程。
具体的,外部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开始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蒸发段外侧台面传到下部蒸发区的内框内,在蒸发区液面以上的部分,一部分液态工质吸附在毛细吸液芯上,这部分液态工质迅速相变产生气态工质,气态工质增加了下部蒸发区内的气压,在蒸汽压的作用下蒸发区内的液态工质液面下降,蒸发区内的液态工质从冷凝段的入口处流入冷凝段的内框下通道中,内框下通道内的液面随之上升,当液面上升到超过分隔体左侧突起的最高点时就流入该分隔体的凹槽内,由于分该隔体的凹槽向右下倾斜,液态工质就沿斜坡从冷凝段出口流入蒸发段的上部储液区中,流入储液区中的液态工质通过毛细吸液芯吸入到下部蒸发区,补充蒸发区内已经蒸发成气态的液态工质,完成热管散热器的启动过程。
完成相变换热的启动过程后,当蒸发区内的液面低于冷凝段入口时,气态工质就从冷凝段入口流入冷凝段内框的下通道中,充满冷凝段的气态工质在外部散热翅片的作用下,冷却放热后冷凝成液态工质,这些液态工质在分隔体的凹槽内从冷凝段出口流入蒸发段的上部储液区,实现了工质的相变循环过程。进一步的,适当调整内框下通道的横截面积,可以调节气态工质在该内框下通道内的流动速度,将积留在冷凝段底部的液态工质携带入内框上通道中,保证蒸发区完全处于高效的相变换热,而非沸腾换热。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板式结构热管散热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示出的冷凝段分隔体分出的内框下通道为锯齿形的通道。
该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610和冷凝段620,其中蒸发段610的下部为蒸发区611、上部为储液区612以及毛细吸液芯613,冷凝段620中部为分隔体622,该分隔体622将冷凝段620分隔为内框下通道621以及内框上通道623,冷凝段620外部均匀排列散热翅片624,并且冷凝段入口625与蒸发区611连通,冷凝段出口626与储液区612连通。
图6中右侧蒸发段610为平板式内框结构,该平板式内框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的蒸发区611覆盖放热元件,上部的储液区612储存液态工质,蒸发区611和储液区612通过毛细吸液芯613连接在一起。毛细吸液芯613能够将上部储液区612储存的液态工质吸入下部蒸发区611,同时阻止下部蒸发区611的气态工质穿过毛细吸液芯进入储液区612。
左侧的冷凝段620也为平板式内框结构,该平板式内框中有一与该内框右侧框壁连体的分隔体622,该分隔体622左侧部分与内框左侧框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并且该分隔体622左侧上部有一小块突起,使该分隔体622上平面形成凹槽,该分隔体上表面略向右侧倾斜,使其与水平面之间产生角度。该分隔体622将冷凝段620分隔成内框下通道621和内框上通道623,内框下通道621为等横截面的锯齿形通道,且该内框下通道621的左侧出口与内框上通道623连通,这种下通道的形式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水平通道和实施例二中的平直倾斜通道相比,由于在有限的空间内伸长了内框下通道的总体长度,因此能够增加冷凝段620的散热效率。其中内框下通道621与蒸发区611相连,冷凝段620框体连通内框下通道621和蒸发区611的通口即为冷凝段入口625,内框上通道623与储液区612连通,冷凝段620框体连通内框上通道623和储液区612的通口即为冷凝段出口626。
蒸发段和冷凝段的平板式内框分区形成了液态工质和气态工质的循环通路,蒸发段由与框体材料烧结成一体的毛细吸液芯将液态工质从上部储液区持续地吸入到下部蒸发区的整个垂直蒸发面,同时该毛细吸液芯也阻挡气态工质进入储液区;左侧冷凝段由分隔体分成上、下两部分,既形成了连接蒸发段上部蒸发区和下部储液区的通道,分隔体的凹槽形状也能够储存足量的液态工质,并通过向右侧倾斜的分隔体上表面向上部储液区输送液态工质。启动时,利用蒸发区上部的气态工质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冷凝段的液面不断上升超过分隔体左侧突起的最高点从而流入分隔体的凹槽内,并导入蒸发段上部储液区,由毛细吸液芯将液态工质吸入下部蒸发区,直至蒸发区的液面低于冷凝段入口,气态工质沿内框下通道进入冷凝段,并放热相变成液态工质经分隔体凹槽收集从冷凝段出口流入储液区,实现相变换热的循环。
由以上实施例可见,本发明的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中蒸发段分为上部储液区和下部蒸发区,储液区和蒸发区通过毛细吸液芯连接;与蒸发段相连的冷凝段内连接有分隔体,该分隔体将该冷凝段分为内框下通道和内框上通道,内框上通道与上部储液区连通,内框下通道与下部蒸发区连通,由此形成了工质流动的通道。应用本发明的热管散热器解决了板式整体结构的垂直蒸发面靠毛细吸液芯将液态工质吸过蒸发面的速度,不能满足较大散热功率的要求,通过扩大板式整体结构的应用范围,满足了大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散热要求。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9)

1、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分为上部储液区和下部蒸发区,所述储液区和蒸发区通过毛细吸液芯连接;
与蒸发段相连的所述冷凝段内连接有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将该冷凝段分为内框下通道和内框上通道,所述内框上通道与所述上部储液区连通,所述内框下通道与所述下部蒸发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结构为平板式内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体的一端与所述冷凝段的内框侧壁相连,所述分隔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段的另一内框侧壁之间留有空隙,连通所述内框上通道和内框下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体的另一端有突起,所述突起与该分隔体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体的上表面向所述蒸发段的上部储液区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下通道为与冷凝段下框体平行的水平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下通道为向所述蒸发段倾斜的平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下通道为锯齿形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区内充入的液态工质距离该蒸发区顶端至少两毫米。
CNB2007101070514A 2007-05-17 2007-05-17 热管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36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070514A CN100557368C (zh) 2007-05-17 2007-05-17 热管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070514A CN100557368C (zh) 2007-05-17 2007-05-17 热管散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7997A true CN101307997A (zh) 2008-11-19
CN100557368C CN100557368C (zh) 2009-11-04

Family

ID=4012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070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368C (zh) 2007-05-17 2007-05-17 热管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7368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6025A (zh) * 2019-04-24 2019-06-18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u形均温板及散热器
WO2023236698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6025A (zh) * 2019-04-24 2019-06-18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u形均温板及散热器
CN109906025B (zh) * 2019-04-24 2024-02-20 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u形均温板及散热器
WO2023236698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7368C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2103A (zh) 高热流密度多孔热沉流动冷却装置
CN100437004C (zh) 环路式热交换装置
CN103687455A (zh) 一种真空腔均热板
CN100506004C (zh) 一种远程被动式循环相变散热方法和散热***
CN105696725B (zh) 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发热对象的散热型围护结构
CN105864919B (zh) 空调
CN113028869B (zh) 一种环路热虹吸翅片
CN100489434C (zh) 适用于大功率高效热管散热器的板式整体结构散热方法及装置
CN109945704A (zh) 多段板式热管及散热器
CN106415184A (zh) 热传递装置
CN100557368C (zh) 热管散热器
CN105722379B (zh) 散热***及具有所述散热***的通讯设备
CN208595622U (zh) 一种散热组件和空调器
CN209766407U (zh) 空气冷却的大功率高热流散热装置
CN219372924U (zh) 一种散热元件及热虹吸散热器
CN100557369C (zh) 热管散热器
CN111397414B (zh) 一种环路热管蓄热器
CN115866972A (zh) 一种散热元件及热虹吸散热器
CN202076256U (zh) 回路式热管散热器
CN101418998B (zh) 半导体吸收式制冷***
CN208901683U (zh) 空气源热泵***
RU2275764C1 (ru) Тепловая трубка с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й циркуляцией жидкости и тепловая трубка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ноутбуков
JP3881575B2 (ja) 太陽熱利用集熱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給湯装置
CN217929007U (zh) 一种散热器
CN109425248A (zh) 一种散热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