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4489A - 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电渗流泵、发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电渗流泵、发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4489A
CN101144489A CNA2007101527055A CN200710152705A CN101144489A CN 101144489 A CN101144489 A CN 101144489A CN A2007101527055 A CNA2007101527055 A CN A2007101527055A CN 200710152705 A CN200710152705 A CN 200710152705A CN 101144489 A CN101144489 A CN 101144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rts
electric osmose
spring shee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7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4489B (zh
Inventor
砂子贵之
椛泽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4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4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4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9/00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17/00
    • F04B19/006Micro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001Noise da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 H01M8/0662Treatment of gaseous reactants or gaseous residues, e.g. cleaning
    • H01M8/0668Removal of carbon monoxide or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1Kind or type liquid, i.e. in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96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17/00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Fuel Cell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支承框(6)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61),将电渗部件(3)配置并支承在该开口(61)中。在开口(61)的周围,在支承框(6)上形成有衰减室(空间)(62)。通过贯通有衰减室(62),形成将衰减室(62)与开口(61)分隔的弹性片(63),设在弹性片(63)的周向中央部的突起(64)朝向开口(61)的中心突出。在开口(61)的内侧嵌入电渗部件(3),电渗部件(3)的边缘抵接在突起(64)上,电渗部件(3)由突起(64)及弹性片(63)支承。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与开口(61)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65)。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支承部件(壳体)上作用有冲击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渗部件上的冲击负荷,所以即使发生了冲击,也能够抑制电渗部件的损坏。

Description

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电渗流泵、发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渗流现象的电渗流泵、该电渗流泵所具备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具备电渗流泵的发电装置以及具备该发电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输送体的泵的一种,已知有利用电渗流原理的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电渗流泵是不具有机械式可动部而输送体的泵,因而具有长寿命的优点。在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6-22807号公报中,公开了将电渗部件28嵌入到筒状的壳体(泵主体24)中、通过壳体固定支承电渗部件、在电渗部件的两面上形成电极(31、32)的结构。
由于在电渗部件中使用陶瓷多孔质体,所以电渗部件自身在机械方面较脆,是对冲击负荷较弱的部件。如果将这样的电渗部件直接固定在壳体上,则有可能外部冲击会原样传递到电渗部件,引起发生破裂这样的电渗部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即使发生冲击也能够抑制电渗部件的损坏。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支承部件上的开口中配置电渗部件,在上述开口的周围,通过在上述支承部件上形成空间而形成将上述开口与上述空间分隔的弹性片,通过上述弹性片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口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片及上述空间沿着上述开口的周围排列有多个。
有关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有朝向上述开口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由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有关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有朝向上述开口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由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有关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一种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支承部件上的开口中配置电渗部件,在上述开口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缓冲部件,通过上述缓冲部件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一种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支承部件上的开口中配置电渗部件,在上述开口的壁部上设有突出部,通过上述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沿着上述开口的周向排列有多个,通过这些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一种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具有中空部;和电渗部件,收容在上述壳体内,将上述中空部分隔为导入侧和排出侧;在上述电渗部件的周围,通过在上述壳体中形成空间而形成将上述中空部与上述空间分隔的弹性片,通过上述弹性片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10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空部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11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或10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片及上述空间沿着上述电渗部件的周围排列有多个。
有关技术方案1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9或10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有朝向上述中空部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受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有关技术方案1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1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有朝向上述中空部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受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有关技术方案14的发明是一种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具有中空部;和电渗部件,收容在上述壳体内,将上述中空部分隔为导入侧和排出侧;在上述中空部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缓冲部件,通过上述缓冲部件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15的发明是一种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具有中空部;和电渗部件,收容在上述壳体内,将上述中空部分隔为导入侧和排出侧;在上述中空部的壁部上设置突出部,通过上述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16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5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沿着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排列有多个,通过这些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有关技术方案17的发明是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技术方案9、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渗流泵;通过上述电渗流泵输送燃料,通过该被输送的燃料进行发电。
有关技术方案18的发明是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电装置;和通过由上述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而动作的电子设备主体。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1~5、技术方案9~13的发明,由于通过将开口(中空部)与空间分隔的弹性片支承电渗部件,所以在支承部件(壳体)上作用有冲击的情况下,通过弹性片弹性变形,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渗部件上的冲击负荷。因此,即使发生冲击,也能够抑制电渗部件的损坏。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2、6、10、14的发明,由于在开口(中空部)的壁部与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缓冲部件,所以在支承部件(壳体)上作用有冲击的情况下,该冲击负荷被缓冲部件缓冲,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渗部件上的冲击负荷。因此,即使发生冲击,也能够抑制电渗部件的损坏。
根据有关技术方案4、5、7、8、12、13、15、16的发明,由于通过向开口(中空部)内突出的突出部支承电渗部件,所以在支承部件(壳体)上作用有冲击的情况下,通过该冲击负荷使突出部弹性变形,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渗部件上的冲击负荷。因此,即使发生冲击,也能够抑制电渗部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渗流泵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渗流泵的纵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11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渗流泵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渗流泵的纵剖视图。
图13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及电渗部件的俯视图。
图14是使用电渗流泵的发电装置、和使用该发电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添加了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制,但并不是将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电渗流泵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电渗流泵1的纵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电渗流泵1具备具有中空部的壳体2、和收容在壳体2的中空部中、将该中空部分隔为输入口侧和输出口侧的薄板状的电渗部件3。
电渗部件3形成为圆板状,在该电渗部件3的两面上成膜有铂的电极膜31、32。在电渗部件3中使用电介体的多孔质材料、纤维材料或者粒子填充材料,作为一例而使用硅石纤维材料。电渗部件3的电极膜31、32是通过溅镀法、蒸镀法及其他气相成长法成膜的。由于电极膜31、32是通过气相成长法成膜的,所以在电极膜31、32上形成有多个微小孔,液体渗透过电极膜31、32。另外,也可以将电极膜31、32形成为网眼状,液体经由该网眼渗透。
壳体2具备输入口箱4、电极板5、支承框6、电极板7以及输出口箱8,通过将它们粘接而形成壳体2内的中空部。以下,对输入口箱4、电极板5、支承框6、电极板7以及输出口箱8进行说明。
在输入口箱4的下表面上以圆形状凹设有输入口室41,在输入口箱4的上表面上凸设有输入口连接管42,从输入口连接管42的前端到输入口室41,沿着输入口连接管42的中心线贯通有导入孔43。
在电极板5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贯通孔51,从电极板5的外周缘延伸出接触片52。引线被连接在接触片52上。
在支承框6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61,将电渗部件3配置并支承在该开口61中。利用图3的俯视图对支承电渗部件3的支承框6的支承构造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3所示,在开口61的周围,在支承框6上形成有作为空间的三个衰减室62。衰减室62是从支承框6的上表面贯通到下表面的孔,沿着开口61的周向形成为弓形状。通过衰减室62的贯通,形成将衰减室62和开口61隔开的弹性片63,弹性片63也沿着开口61的周向以弓形状设置。设在弹性片63的周向中央部的突起64朝向开口61的中心突出。在开口61的内侧嵌入电渗部件3,电渗部件3的边缘抵接于三个突起64,电渗部件3由三个突起64及弹性片63支承。支承框6的厚度与电渗部件3的厚度相等,支承框6的两面分别与电渗部件3的两面共面。三个突起64沿着开口61的周向以等角度排列。
另外,设在支承框6上的衰减室62也可以不是三个,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大于等于四个。此外,突起64也可以不是三个,但如果为大于等于三个,则能够可靠地确定电渗部件3的位置。在弹性片63为一个或两个的情况下,通过在开口61的内侧设置除设在各弹性片63上的突起64以外的其他突起,能够可靠地确定电渗部件3的位置。
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和开口61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65。使用橡胶弹性部件作为缓冲部件65,例如粘接剂固化后的部件。使用满足橡胶硬度JIS-A30~40°的部件作为缓冲部件65。如果使用含氟弹性体(7ツ素系エラストマ—)(例如信越化学工业(株)制“SIFEL(注册商标)”或者硅氧烷类凝胶(例如(株)ジエルテツク制“α凝胶(αGEL(注册商标))”作为缓冲部件65的具体的材料,则对于醇类的液体具有耐受性。另外,由于图1是组装电渗流泵1之前的分解立体图,所以在图1中表示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与开口61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没有填充有缓冲部件65的状态,但在实际上组装了电渗流泵1后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那样填充有缓冲部件65。
接着,利用图1及图2对电极板7及输出口箱8进行说明。电极板7与电极板5同样地设置,在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71,从外周缘延伸出接触片72。输出口箱8与输入口箱4同样地设置,在上表面上凹设有输出口室81,在下表面上凸设有输出口连接管82,从输出口连接管82的前端到输出口室81贯通有排出孔83。
电极板5及电极板7由金属、合金这样的导电性材料构成。而且,电极板5及电极板7的材质对于由电渗流泵1输送的液体具有耐受性。例如,在通过电渗流泵1输送甲醇、乙醇或其他醇类的情况下,使用磷青铜等的良导体作为电极板5及电极板7的材质,为了防止电极反应,优选对表面实施镍、金等的电镀。
输入口箱4、支承框6及输出口箱8的材质对于由电渗流泵1输送的液体具有耐受性。例如,在通过电渗流泵1输送甲醇、乙醇或其他醇类的情况下,除了作为工程塑料的PEEK(聚醚醚酮)以外,优选使用PEI(聚醚酰亚胺)、PPS(聚苯硫醚)、PES(聚醚砜)作为输入口箱4、支承框6及输出口箱8的材质。这些部件比电渗部件的材料柔软。
在支承框6和输入口箱4之间夹有电极板5,电极板5和输入口箱4由粘接剂91粘接,电极板5与支承框6由导电性粘接剂92粘接。输入口箱4的输入口室41的内径与电极板5的贯通孔51的内径大致相等,输入口室41与贯通孔51重叠。此外,贯通孔51的内径比电渗部件3的直径小,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部分上,电极膜31经由导电性粘接剂92与电极板5电接触。
在支承框6与输出口箱8之间夹有电极板7,支承框6和电极板7由导电性粘接剂93粘接,电极板7与输出口箱8由粘接剂94粘接。输出口箱8的输出口室81的内径与电极板7的贯通孔71的内径大致相等,输出口室81与贯通孔71重叠。此外,贯通孔71的内径比电渗部件3的直径小,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部分上,电极膜32经由导电性粘接剂93与电极板7电接触。另外,也可以不使用粘接剂,而通过从输出口箱8向输入口箱4贯通的螺钉等将输出口箱8紧固到输入口箱4侧,将输入口箱4、电极板5、支承框6、电极板7及输出口箱8接合。
如果如以上那样,则在支承电渗部件3的构造中,衰减室62作为释放弹性片63的应力的减振器发挥作用,能够缓冲冲击、振动。
此外,通过将支承框6夹在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并粘接在它们上,也能够使衰减室62成为气密性较高的密闭空间。衰减室62是充满空气等气体的气室,但也可以在衰减室62中填充油,也可以填充橡胶弹性部件。也可以根据气密性、填充的物质的弹性的程度来调节作为减振器的弹性常数。
而且,也可以通过调节弹性片63在电渗部件3的直径方向的正交方向(垂直于图3的纸面的方向)的厚度、衰减室的形状来调节减振器的弹性常数。
如果将粘接剂91、94的材料作为一例举出,则有具有甲醇耐受性的含氟弹性体(例如信越化学工业(株)制“SIFEL(注册商标)”)。如果将导电性粘接剂92、93的材料作为一例举出,则有兼具导电性和甲醇耐受性、并且在起效后保持橡胶弹性的粘接剂(例如藤仓化成(株)“ド—タイト(注册商标)”)。作为粘接剂91、94以及导电性粘接剂92、93的涂布方法如果使用丝网印刷法,则能够使粘接剂91、94及导电性粘接剂92、93成为均一的厚度(例如约30μm),能够提高粘接剂91、94及导电性粘接剂92、93的粘接强度。
另外,也可以从导入孔43到输入口室41填充吸液体、该吸液体与电极膜31面接触。吸液体是如陶瓷多孔质体、纤维材料、无纺布、海绵等那样能够吸收到液体的材料。
接着,对电渗流泵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经由导入孔43将液体供给到输入口室41中,则所供给的液体渗透过电极膜31而被电渗部件3吸收。如果在此状态下对电极板5与电极板7之间施加电压,则会在电极膜31与电极膜32之间产生电场,电渗部件3内的液体从电极膜31侧向电极膜32侧流动,从该电极膜32侧的面渗出到电渗部件3之外。由此,会产生从输入口侧的导入孔43向输出口侧的排出孔83的液体的流动,液体在电渗流泵1的作用下被向输出口的下游输送。缓冲部件65也作为密封部件发挥作用,防止从输入口室41经由电渗部件3的边缘和孔61的壁部之间的间隙向输出口室81渗液。
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的电压的方向由电渗部件3的电介体及输送的液体决定。在由于电渗部件3的电介体与液体接触而该电介体带负电的情况下,施加电压以使电极膜31的电位比电极膜32的电位高,在由于电渗部件3的电介体与液体接触而该电介体带正电的情况下,施加电压以使电极膜31的电位比电极膜32的电位低。例如,电渗部件3是多孔质硅石、液体是水和甲醇的混合液的情况下,在电介体中生成Si-OH(硅烷醇基),硅烷醇基变为Si-O-,硅石表面带负电。另一方面,溶液中的正离子(抗衡离子)集中到界面附近,正电荷变得过剩。并且,如果以电极膜31为阳极、以电极膜32为阴极而施加电压,则过剩的正电荷向阴极方向移动,借助粘性使液体整体向阴极方向流动。
在以上那样设置的电渗流泵1中,由于电渗部件3由三个突起64及弹性片63支承,所以在电渗部件3的周向及直径方向上发生了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该冲击或摆动传递给弹性片63。因此,弹性片63振动,不会对电渗部件3作用较大的负荷。此外,即使电渗部件3与弹性片63一起振动,也会通过衰减室62内的气体及弹性片63使该振动衰减。这样,支承电渗部件3的构造(突起64、弹性片63、衰减室62)作为减振器发挥作用,能够缓冲冲击、振动,并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由于缓冲部件65是橡胶弹性部件,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冲击、振动的缓冲效果。此外,并不限于动态负荷,对于静态负荷(例如因热膨胀等由尺寸变化产生的负荷),也通过弹性片63变形,使得静态负荷不会作用在电渗部件3上,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此外,三个突起64沿着开口61的周向以等角度排列,电渗部件3的重心配置在开口61的中心上,通过弹性片63及衰减室62,能够均一地分散并缓冲负荷,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
此外,通过将弹性的导电性粘接剂92、93夹在电极板5、7和电渗部件3之间,在电渗部件3的直径方向的正交方向(垂直于图3的纸面的方向)上作用的冲击及静态负荷被导电性粘接剂92、93缓冲。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衰减室62由从支承框6的上表面贯通到下表面的孔构成,通过将支承框6夹在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衰减室62成为密闭空间,但衰减室62也可以不是封闭的空间。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在支承框的边缘上形成有朝向支承框的半径方向中心凹陷的切口62A那样的支承框6A。由此,形成将切口62A和开口61分隔的弓形状的弹性片63。如果将形成有切口62A的支承框6A夹在电极板5和支承框6之间来组装壳体2,则切口62A成为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凹陷的凹部,将电渗部件3配置在该凹部的内侧。即,如果支承电渗部件3的弹性片63的半径方向厚度变得比支承框3的其他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厚度薄,则在支承框的开口61的周围形成在支承框上的空间既可以是通过孔形成的衰减室62,也可以是切口62A。
<第二实施方式>
也可以将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如图5所示的俯视图那样变更。在图5中,支承框6B代替图1~图3所示的支承框6而被夹在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在该支承框6B上,设有支承框6那样的衰减室62、弹性片63B,但没有设置突起64。并且,在支承框6B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61B,电渗部件3不经由缓冲部件65而嵌入、定位在该开口61B中。支承框6B的厚度与电渗部件3的厚度相等,支承框6B的两面分别与电渗部件3的两面共面。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支承电渗部件3的构造中,衰减室62也作为释放弹性片63B的应力的减振器发挥作用,能够缓冲冲击、振动,并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第三实施方式>
也可以将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如图6所示的俯视图那样变更。在图6中,支承框6C代替图1~图3所示的支承框6而被夹在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在该支承框6C上,没有设置支承框6那样的衰减室62、弹性片63、突起64。并且,在支承框6C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61C,电渗部件3嵌入在该开口61C中,且电渗部件3的重心位于在开口61C的中心。支承框6C的厚度与电渗部件3的厚度相等,支承框6C的两面分别与电渗部件3的两面共面。
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与开口61C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65C,由此,电渗部件3由支承框6C支承。该缓冲部件65C是由橡胶弹性部件构成的,优选对于醇类的液体具有耐受性。此外,也可以在缓冲部件65C的内部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中空部。例如,也可以在缓冲部件65C的内部中设置多个气泡状的中空部,也可以在缓冲部件65C的内部中设置沿开口61C的周向绕一圈的中空部,将缓冲部件65C设置为管状。
该支承框6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框6同样,通过导电性粘接剂92粘接在电极板5上,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部分上,电极膜31经由导电性粘接剂92与电极板5电接触。此外,支承框6C通过导电性粘接剂93粘接在电极板7上,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部分上,电极膜32经由导电性粘接剂93与电极板7电接触。电渗部件3、输入口箱4、电极板5、电极板7及输出口箱8、以及夹在它们之间的粘接剂91、94及导电性粘接剂92、93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由于电渗部件3由缓冲部件65C支承,所以在电渗部件3的周向或径向方向上发生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通过缓冲部件65C的变形,在电渗部件3上不会作用较大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第四实施方式>
此外,也可以将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如图7所示的俯视图那样变更。在图7中,支承框6D代替图1~图3所示的支承框6而夹在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在该支承框6D上,设有支承框6那样的突起64,但没有设置衰减室62、弹性片63。并且,在支承框6D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61,在没有缓冲部件65的状态下将电渗部件3嵌入、定位在该开口61中。通过弹性突起(特别优选为三个)正确地决定电渗部件3的位置。支承框6D的厚度与电渗部件3的厚度相等,支承框6D的两面分别与电渗部件3的两面共面。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此情况下,缓冲部件承担的作为密封部的作用通过电极板5、电极板7、导电性粘接剂92、导电性粘接剂93来实现即可。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施加了冲击或振动时,通过弹性突起64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和开口61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变形,能够减小作用在电渗部件3上的负荷,并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第五实施方式>
此外,也可以将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如图8所示的俯视图那样变更。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是还具备缓冲部件65。其他结构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
在此情况下,电渗部件3由弹性突起64和缓冲部件65一起支承,能够通过弹性突起正确地决定电渗部件3的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施加了冲击或振动时,弹性突起与缓冲部件65一起弹性变形,由此也能够减小作用在电渗部件3上的负荷,并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第六实施方式>
此外,也可以将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如图9所示的俯视图那样变更。在图9中,支承框6F代替图1~图3所示的支承框6而夹在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在该支承框6F上,设有支承框6那样的衰减室62、弹性片63F,但没有设置突起64。并且,在支承框6F的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61C,将电渗部件3嵌入在该开口61C中,电渗部件3的重心位于开口61C的中心。并且,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与开口61C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65C。支承框6F的厚度与电渗部件3的厚度相等,支承框6F的两面分别与电渗部件3的两面共面。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支承电渗部件3的构造中,衰减室62作为消减弹性片63F的应力的减振器发挥作用,能够缓冲冲击、振动。此外,由于缓冲部件65C是橡胶弹性部件,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冲击、振动的缓冲效果,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第七实施方式>
此外,也可以将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如图10所示的俯视图那样变更。在图10中,与图3不同之处是没有缓冲部件65。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在此情况下,缓冲部件承担的作为密封部的作用也通过电极板5、电极板7、导电性粘接剂92、导电性粘接剂93来实现即可。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支承电渗部件3的构造中,衰减室62作为释放弹性片63的应力的减振器发挥作用,能够缓冲冲击、振动。此外,通过弹性突起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和开口61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变形,能够减小作用在电渗部件3上的负荷,并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第八实施方式>
图11是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渗流泵1H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电渗流泵1H的纵剖视图。电渗流泵1H具备壳体2H、和将壳体2H内的空间分隔为输入口侧和输出口侧的薄板状的电渗部件3。壳体2H具备输入口箱4、电极板5、支承框6H、电极板7以及输出口箱8。电渗部件3、输入口箱4、电极板5、电极板7以及输出口箱8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同样地设置,所以对它们赋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支承框6H代替图1~图3所示的支承框6而夹在电极板5和电极板7之间,电渗部件3被支承在该支承框6H上。对于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进行具体的说明。
在支承框6H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圆形凹部67H,在支承框6H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圆形凹部68H,从圆形凹部67H的底部到相反侧的圆形凹部68H的底部贯通有圆形状的开口61H。
图13是支承框6H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在开口61H的周围,在支承框6H上形成有三个衰减室62H。衰减室62H是从圆形凹部67H的底部贯通到相反侧的圆形凹部68H的底部的孔,沿着开口61H的周向形成为弓形状。通过衰减室62H的贯通,形成将衰减室62H与开口61H分隔的弹性片63H,弹性片63H也沿着开口61H的周向设置为弓形状。设在弹性片63H的周向中央部的突起64H朝向开口61H的中心突出。在开口61H的内侧嵌入有电渗部件3,电渗部件3的边缘抵接在三个突起64H上,电渗部件3由三个突起64H及弹性片63H支承。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与开口61 H的壁部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由橡胶弹性部件构成的缓冲部件65H。
如图11~图12所示,在圆形凹部67H中嵌入有环状的橡胶弹性部件95H。橡胶弹性部件95H的外径与圆形凹部67H的内径大致相等,橡胶弹性部件95H的内径比电渗部件3的直径小。因此,通过橡胶弹性部件95H将三个衰减室62H的上侧堵塞,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部分处,电极膜31与橡胶弹性部件95H抵接。橡胶弹性部件95H具有导电性及弹性。
支承框6H通过粘接剂92H粘接在电极板5上,橡胶弹性部件95H与该电极板5抵接。因此,电渗部件3的电极膜31经由橡胶弹性部件95H与电极板5电接触。
在圆形凹部68H中嵌入有环状的橡胶弹性部件96H。橡胶弹性部件96H的外径与圆形凹部68H的内径大致相等,橡胶弹性部件96H的内径比电渗部件3的直径小。因此,通过橡胶弹性部件96H将三个衰减室62H的下侧堵塞,在电渗部件3的边缘部分处,电极膜32与橡胶弹性部件96H抵接。橡胶弹性部件96H具有导电性及弹性。
支承框6H通过粘接剂93H粘接在电极板7上,橡胶弹性部件96H抵接在该电极板7上。因此,电渗部件3的电极膜32经由橡胶弹性部件96H与电极板7电接触。另外,粘接剂92H、93H既可以是绝缘性粘接剂,也可以是导电性粘接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由于电渗部件3由三个突起64H及弹性片63H支承,突起64H、弹性片63H及衰减室62H作为减振器发挥作用,所以能够缓冲冲击、振动。此外,通过橡胶弹性部件95H、96H缓冲作用在电渗部件3的直径方向的正交方向(垂直于图13的纸面的方向)上的冲击及振动。因而,能够抑制电渗部件3的损坏。
另外,与图4所示那样的切口62A同样,衰减室62H也可以不是孔而是切口。
进而,在此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电渗部件3的支承构造也可以是图5~图10所示那样的构造。
<使用电渗流泵的发电装置、和使用该发电装置的电子设备>
接着,对电渗流泵1的用途进行说明。
电渗流泵1可以在图1 4所示那样的发电装置900中使用。该发电装置900装备在电子设备中,通过发电装置900对电子设备主体1000供给电能,电子设备主体1000动作。
该发电装置900具备:燃料盒901,以液体的状态贮存燃料(例如甲醇、乙醇、二甲醚)和水;电渗流泵1,将从燃料盒901供给的水和燃料向气化器902输送;气化器902,使从电渗流泵1输送的燃料和水气化;复合型微反应装置100,由从气化器902输送的燃料和水生成氢气等;燃料电池型的发电单元903,通过从复合型微反应装置100供给的氢气的电化学反应生成电能;DC/DC变换器904,将由发电单元903生成的电能变换为适当的电压;二次电池905,连接在DC/DC变换器904上;以及控制部906,对它们进行控制。复合型微反应装置100具有转化(也称为改性、改质等)器101、CO除去器102和燃烧器103。
通过驱动电渗流泵1而将燃料和水的混合液从燃料盒901向气化器902输送,在气化器902中气化的燃料和水流入到复合型微反应装置100的转化器101中。在转化器101中的水蒸气转化反应中,燃料与水的混合物被转化为氢、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微量的一氧化碳,生成氢气(在燃料为甲醇的情况下,参照下述化学式(1)、(2))。将在转化器101中生成的氢气等输送到CO除去器102中,再将外部的空气输送到CO除去器102中。在CO除去器102中,发生选择氧化反应,该选择氧化反应是指一氧化碳气体通过一氧化碳除去催化剂而优先氧化,从而将一氧化碳气体除去(参照下述化学式(3))。将经过了CO除去器102后的氢气等供给到发电单元903的燃料极,对发电单元903的氧极供给空气,通过发电单元903中的电化学反应生成电能。
CH3OH+H2O→3H2+CO2  ……(1)
H2+CO2→H2O+CO  ……(2)
2CO+O2→2CO2     ……(3)
DC/DC变换器904除了将由发电单元903生成的电能变换为适当的电压后供给到电子设备主体1000中的作用以外,还发挥将由发电单元903生成的电能充电到二次电池905中、在发电单元903及复合型微反应装置100等不动作时将蓄电在二次电池905中的电能供给到电子设备主体1000中的作用。控制部906除了控制为了运转气化器902、复合型微反应装置100、发电单元903所需的未图示的泵及阀类和加热器类以外,还控制电渗流泵1及DC/DC变换器904等,进行将电能稳定地供给到电子设备主体1000中的控制。
这里,供给到发电单元903的燃料极的一部分的氢气没有反应,将残留的氢气供给到燃烧器103中。对燃烧器103除了氢气以外还供给空气,在燃烧器103内通过催化剂使氢气氧化,发出燃烧热。通过在燃烧器103中发出的热将转化器101加热。
另外,在图14中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电渗流泵1,但也可以使用第一到第八中的任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渗流泵。

Claims (18)

1.一种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支承部件上的开口中配置电渗部件,在上述开口的周围,通过在上述支承部件上形成空间而形成将上述开口与上述空间分隔的弹性片,通过上述弹性片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口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片及上述空间沿着上述开口的周围排列有多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有朝向上述开口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由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有朝向上述开口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由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6.一种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支承部件上的开口中配置电渗部件,在上述开口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缓冲部件,通过上述缓冲部件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7.一种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支承部件上的开口中配置电渗部件,在上述开口的壁部上设有突出部,通过上述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沿着上述开口的周向排列有多个,通过这些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9.一种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具有中空部;和
电渗部件,收容在上述壳体内,将上述中空部分隔为导入侧和排出侧;
在上述电渗部件的周围,通过在上述壳体中形成空间而形成将上述中空部与上述空间分隔的弹性片,通过上述弹性片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空部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缓冲部件。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片及上述空间沿着上述电渗部件的周围排列有多个。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置朝向上述中空部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由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片上设置朝向上述中空部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电渗部件由上述突出部及上述弹性片支承。
14.一种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具有中空部;和
电渗部件,收容在上述壳体内,将上述中空部分隔为导入侧和排出侧;
在上述中空部的壁部与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缓冲部件,通过上述缓冲部件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15.一种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具有中空部;和
电渗部件,收容在上述壳体内,将上述中空部分隔为导入侧和排出侧;
在上述中空部的壁部上设置突出部,通过上述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搭载在包括燃料电池的发电装置中的电渗流泵,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沿着上述电渗部件的边缘排列有多个,通过这些突出部支承上述电渗部件。
17.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9、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渗流泵;
通过上述电渗流泵输送燃料,通过该被输送的燃料进行发电。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电装置;和
通过由上述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而动作的电子设备主体。
CN2007101527055A 2006-09-14 2007-09-14 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电渗流泵、发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44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9357/2006 2006-09-14
JP2006249357A JP5034396B2 (ja) 2006-09-14 2006-09-14 電気浸透材の支持構造、電気浸透流ポンプ、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4489A true CN101144489A (zh) 2008-03-19
CN101144489B CN101144489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18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270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4489B (zh) 2006-09-14 2007-09-14 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电渗流泵、发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46801B2 (zh)
JP (1) JP5034396B2 (zh)
KR (2) KR100867040B1 (zh)
CN (1) CN101144489B (zh)
TW (1) TWI36383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3618A (zh) * 2011-03-11 2013-12-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场产生装置及电场产生方法
CN111016434A (zh) * 2019-12-25 2020-04-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挤压模式的薄膜式喷墨打印头
CN111566380A (zh) * 2017-11-13 2020-08-21 艾利丹尼森公司 减振板片和减振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4396B2 (ja) 2006-09-14 2012-09-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気浸透材の支持構造、電気浸透流ポンプ、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533915A (zh) * 2008-03-11 2009-09-16 上海清能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电池的膜电极和电流收集板组件以及电化学电池模块
US20110097215A1 (en) * 2009-10-23 2011-04-28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Flexible Solid-State Pump Constructed of Surface-Modified Glass Fiber Filters and Metal Mesh Electrodes
CN101880022B (zh) * 2010-06-08 2012-12-05 北京大学 抗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1016B (zh) * 2010-07-07 2011-11-09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方法
US11502323B1 (en) 2022-05-09 2022-11-15 Rahul S Nana Reverse electrodialysis cell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11502322B1 (en) 2022-05-09 2022-11-15 Rahul S Nana Reverse electrodialysis cell with heat pump
US11855324B1 (en) 2022-11-15 2023-12-26 Rahul S. Nana Reverse electrodialysis or pressure-retarded osmosis cell with heat pump
US12040517B2 (en) 2022-11-15 2024-07-16 Rahul S. Nana Reverse electrodialysis or pressure-retarded osmosis cell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4290U (ja) * 1982-11-29 1984-06-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JPH02104995A (ja) * 1988-10-14 1990-04-17 Hitachi Ltd 圧縮機の保護装置
US5007806A (en) * 1989-03-30 1991-04-16 Mallory, Inc. Fuel pump
KR920004467B1 (ko) * 1990-08-08 1992-06-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의 토출밸브
JPH0550356U (ja) 1991-12-11 1993-07-02 日本電子機器株式会社 酸素センサ
US5571410A (en) * 1994-10-19 1996-11-05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Fully integrated miniaturized planar liquid sample handling and analysis device
JP4101900B2 (ja) * 1997-04-25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ブレーキ装置
US6619925B2 (en) 2001-10-05 2003-09-16 Toyo Technologies, Inc. Fiber filled electro-osmotic pump
JP3842677B2 (ja) 2002-03-22 2006-11-08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電気浸透流ポンプ
EP1535350B1 (en) 2002-05-28 2009-05-13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Low acceleration sensitivity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crystal resonators
JP3838192B2 (ja) 2002-11-26 2006-10-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電源システムの異常検出方法
US6981849B2 (en) * 2002-12-18 2006-01-03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osmotic pumps and micro-channels
US7044196B2 (en) 2003-01-31 2006-05-16 Cooligy,Inc Decoupled spring-loaded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040202557A1 (en) * 2003-02-09 2004-10-14 Shigeru Suzuki Electric pump
US6861274B2 (en) * 2003-03-28 2005-03-0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SDI electroosmotic pump using nanoporous dielectric frit
JP4593373B2 (ja) * 2004-06-07 2010-12-08 ナノフュージョン株式会社 電気浸透流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浸透流ポンプ
US7799453B2 (en) * 2004-08-04 2010-09-2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Fuel cell with electroosmotic pump
JP5034396B2 (ja) 2006-09-14 2012-09-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気浸透材の支持構造、電気浸透流ポンプ、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3618A (zh) * 2011-03-11 2013-12-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场产生装置及电场产生方法
CN103443618B (zh) * 2011-03-11 2015-12-23 夏普株式会社 电场产生装置及电场产生方法
CN111566380A (zh) * 2017-11-13 2020-08-21 艾利丹尼森公司 减振板片和减振方法
CN111016434A (zh) * 2019-12-25 2020-04-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挤压模式的薄膜式喷墨打印头
CN111016434B (zh) * 2019-12-25 2021-07-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挤压模式的薄膜式喷墨打印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34396B2 (ja) 2012-09-26
US20080070088A1 (en) 2008-03-20
KR100867040B1 (ko) 2008-11-04
KR100873233B1 (ko) 2008-12-10
CN101144489B (zh) 2010-12-08
JP2008069711A (ja) 2008-03-27
KR20080073691A (ko) 2008-08-11
TWI363838B (en) 2012-05-11
KR20080025017A (ko) 2008-03-19
TW200821476A (en) 2008-05-16
US8246801B2 (en) 2012-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4489B (zh) 电渗部件的支承构造、电渗流泵、发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868323B2 (en) Solid oxide fuel cell
US20100078317A1 (en) Pressurized electrolysis stack with thermal expansion capability
JP4285518B2 (ja) 接続構造体、流路制御部、燃料電池型発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80193811A1 (en) Vibration Generator and a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 with a Water Removing Structure Using the Vibration Generator
CN101153618B (zh) 送液装置的连接构造体、燃料电池型发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528131B2 (ja) 積層型電池
JP2003288913A (ja) 固体酸化物燃料電池
KR100964862B1 (ko) 전극 카트리지, 이를 구비한 수소 발생 장치 및 연료 전지발전 시스템
JP2014123542A (ja) 固体酸化物形燃料電池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密封部形成方法
JP2009078848A (ja) 燃料カートリッジ
JPH02257571A (ja)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52889A (ja) 燃料電池用ガス拡散層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54215A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2005225686A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4344602B2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4601288B2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KR20060097931A (ko) 연료전지용 방음방진 펌프 구조체와 이를 채용한 연료전지 시스템
JP4471727B2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2005213076A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2005187233A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2005268030A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2005225685A (ja) 燃料改質器収納用容器および燃料改質装置
JP2003100338A (ja) 燃料電池
CN1938888A (zh) 燃料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