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0007A - 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0007A
CN101140007A CNA2007101495302A CN200710149530A CN101140007A CN 101140007 A CN101140007 A CN 101140007A CN A2007101495302 A CNA2007101495302 A CN A2007101495302A CN 200710149530 A CN200710149530 A CN 200710149530A CN 101140007 A CN101140007 A CN 101140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affle ring
elasticity baffle
supporting structure
coup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95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0007B (zh
Inventor
小畑达郎
河野哲也
西之园纯一
大西博文
安田勇治
额田高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0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0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0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8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 F16D13/683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48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23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in view of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作为摩擦连接装置的用于支撑制动器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弹性挡环(31)安装在以环状延伸的槽(41)内。后面板(21)设置在所述摩擦板(13、14)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后面板(21)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所述第一端面(31a)面向所述后面板(21);所述第二端面(31b)面向第一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41)的侧壁(41e)接触。后面板(21)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31a)接触的端面(21b)。所述第一端面(31a)和后面板(21)的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Description

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和变速器,尤其涉及包括在轴向上限制摩擦板移动的弹性挡环的支承结构,和结合这样的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2-250367描述了一种多板离合器装置(multi-plate clutch device),该多板离合器装置的构造减小容纳所述离合器装置的空间。这种离合器装置包括在轴向交替排列的第一制动板和第二制动板;活塞,其使所述第一制动板和第二制动板彼此按压;端板,其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活塞的相反侧,并接收来自所述活塞的负荷;和弹性挡环,其设置在所述端板的外侧上。
[0003]此外,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1-193756描述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的重叠离合器总成(overlap clutch assembly),其被构造以减少其纵向大小(在尺寸上紧凑),因此改进将所述自动变速器从空档位置变速到倒档位置的精确性。这种离合器总成包括离合器盘;离合器从动盘;活塞,其在前进的方向由液压驱动以与所述离合器盘和离合器从动盘摩擦地卡合;止动板,其相对于所述离合器盘和离合器从动盘设置在活塞的相反侧;以及复位弹簧,其设置在所述止动板和活塞之间,当所述离合器被释放时,该复位弹簧将所述活塞带回初始位置。
[0004]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1-193756中描述的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使用弹性挡环来限制所述摩擦板受到液压驱动时的移动。然而,因为这种弹性挡环是在其圆周的某一位置断开的环形部件,也就是说,其形状类似字母“C”,而不是一个整环,所以所述弹性挡环的断开处的刚性相对较低。因此,在所述弹性挡环和所述弹性挡环安装的槽的底面之间可以产生间隙。当施加到所述摩擦板的所述液压重复地作用于所述弹性挡环时,所述弹性挡环的位置可能移向所述槽的外侧,并且所述弹性挡环的这种位置移动可能引起在所述弹性挡环和所述槽之间的承压面积(bearing area)减少到不足的水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其在整个圆周上在所述弹性挡环和所述槽之间提供足够的承压面积。
[0006]本发明的第一个方案涉及一种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其包括弹性挡环、摩擦板和板构件。所述弹性挡环安装在围绕预定轴以环状延伸的槽内。所述摩擦板在所述预定轴延伸的方向上的位置受到所述弹性挡环的限制。所述摩擦板通过在所述预定轴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被按压而卡合。所述板构件设置在所述摩擦板和所述弹性挡环之间,并且其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面向所述板构件,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预定轴延伸的方向面向第一端面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的侧壁接触。所述板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的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槽的所述侧壁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07]根据如上构造的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槽的侧壁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这使得当所述板构件被促使在弹性挡环脱落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挡环被所述板构件拔出并且在所述脱落方向上移位的可能性最小。同样地,能获得围绕所述预定轴在整个圆周上在所述弹性挡环和所述槽之间的足够的承压面积。
[0008]上述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可以是这样:在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中的至少一个内形成油槽。根据这种结构,能更有效地减少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09]上述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可以是这样:将用于减少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的摩擦的表面处理应用到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这种结构,能更有效地减少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10]上述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可以是这样:所述第二端面具有比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粗糙的粗糙表面。根据这种结构,能更有效地增加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槽的侧壁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11]上述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活塞构件和弹性构件。所述活塞构件相对于所述摩擦板设置在所述板构件的相反侧。所述活塞构件通过向所述板构件移动来按压所述摩擦板。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活塞构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板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在远离所述板构件的方向上推进所述活塞构件。另一方面,所述弹性构件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按压所述板构件。根据这种结构,利用其中使用所述弹性构件的弹力使所述摩擦板分离的摩擦连接装置,能获得上述的任一效果。
[0012]上述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可以是这样:所述板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连接的端板部;和插置在所述端板构件和所述弹性挡环之间并具有所述第三端面的附加板部。这种结构使得当所述板构件被促使在弹性挡环脱落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挡环被所述板构件拔出并且在所述脱落方向上移位的可能性最小。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案的具有或不具有上述任一变型的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在这种变速器中,行星齿轮组能够操作得更加精确,并相应地提高自动变速器10的可靠性。
[0014]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在整个圆周上在所述弹性挡环和所述槽之间提供足够的承压面积。
附图说明
[0015]从下面结合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清晰,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为安装在车辆中的自动变速器的横截面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3为示出图2中的后面板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图2所示的弹性挡环的图;
图5为放大图2中双点线圈V表示的区域的横截面图;
图6A、6B、6C各示出在所述弹性挡环中形成的油槽形状的立体图;
图7为示出图2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第一种变型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8为示出图2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第二种变型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9为分别示出在一比较的制动器支承结构中所述弹性挡环的初始状态、弹性挡环的液压按压状态和弹性挡环31的液压释放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0为示出图9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在图9中弹性挡环的液压释放状态图覆盖在弹性挡环的初始状态图之上;
图11为分别示出在图2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中,所述弹性挡环的初始状态、弹性挡环的液压按压状态和弹性挡环的液压释放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在图11中弹性挡环的液压释放状态图覆盖在弹性挡环的初始状态图之上;
图13为示出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14为示出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和
图15为沿图14的XV-XV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所示的相同组件和元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
[0017]第一示范性实施例
图1为安装在车辆中的自动变速器10的横截面图。确切地,图1示出了自动变速器10部分的横截面。参见图1,所述自动变速器10包括:作为多个行星齿轮组的UD(Under-Drive)行星齿轮组61和拉维奈尔赫型(ravigneaux type)行星齿轮组64。结合使用这些行星齿轮组,所述自动变速器10在减少或增加转速的同时传送从内燃机输入的旋转力,或者在修正的旋转方向上传送所述旋转力。所述UD行星齿轮组61设置在箱体12内。所述自动变速器包括用于存储发动机油的油底壳,其在图中未示出。所述自动变速器10中的齿轮铲起存储在所述油底壳中的发动机油,由此所述发动机油作为润滑剂被提供给自动变速器10的多个部分。
[0018]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值得注意的是此横截面图示出了图1中双点线圈II表示的部分。
[0019]参见图1和图2,所述自动变速器10包括是摩擦连接装置的制动器11。当卡合时,所述制动器11锁定UD行星齿轮组61的行星齿轮架62的旋转和所述拉维奈尔赫型行星齿轮组64的太阳齿轮65的旋转。所述制动器11包括均设置在箱体12内的摩擦板13、14,后面板21和弹性挡环31。所述摩擦板13、14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
[0020]所述箱体12具有围绕轴201延伸的内周面12c。所述轴201是UD行星齿轮组61和拉维奈尔赫型行星齿轮组64的旋转轴。
[0021]所述摩擦板13固定到所述箱体12上,并且所述摩擦板14固定到所述行星齿轮组侧。所述摩擦板13和摩擦板14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并且分别固定到所述箱体12和行星齿轮组侧,以便不在围绕轴201的圆周方向旋转。摩擦板13、14的每一个都是环形的,在内周面12c的内侧上以环状延伸。所述摩擦板13和摩擦板14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并排交替设置。
[0022]所述制动器11进一步包括液压制动缸活塞(brake piston)15。所述液压制动缸活塞15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邻近所述摩擦板13、14设置。在箱体12中形成有液压室16。所述液压室16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邻近所述液压制动缸活塞15设置。也就是,所述液压制动缸活塞15位于摩擦板13、14和液压室16之间。
[0023]随着液压施加到所述液压室16,所述液压制动缸活塞15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运动,并且因此按压所述摩擦板13、14。因为受到液压制动缸活塞15的按压,所述摩擦板13和摩擦板14由于摩擦力彼此粘附。因此,所述摩擦板13和摩擦板14彼此卡合,由此锁定行星齿轮架62的旋转和太阳齿轮65的旋转。
[0024]图3是示出后面板21的立体图。所述后面板21由金属制成。所述后面板21设置在弹性挡环31和摩擦板13、14之间。所述弹性挡环31、后面板21和摩擦板13、14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成一直线设置。所述后面板21固定到所述箱体12上。
[0025]所述后面板21是围绕轴201以环状延伸的环形。所述后面板21具有端面21a和端面21b。所述端面21a和端面21b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面向相反侧。所述端面21a和端面21b均围绕轴201以环状延伸。所述端面21a面向摩擦板13、14所设置的一侧。所述端面21b面向所述弹性挡环31。所述端面21a和端面21b均在与轴201垂直的平面上延伸。
[0026]所述后面板21具有花键25。所述花键25与在内周面12c中形成的对应花键(未图示)卡合。因此,所述后面板21连接到所述箱体12,从而所述后面板21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并且在围绕轴201的圆周方向上是不可旋转的。所述后面板21包括多个凸缘27。每个凸缘27在轴201的径向上朝向外侧突出。所述凸缘27在围绕轴201的圆周方向上彼此分离设置。
[0027]所述制动器11包括复位弹簧18。所述复位弹簧18定位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每个复位弹簧18具有端部18m,复位弹簧18通过端部18m连接到液压制动缸活塞15;和端部18n,复位弹簧18通过端部18n连接到所述后面板21,更确切地,连接到所述后面板21的凸缘27中对应的一个。因此,设置多个复位弹簧1 8以对应后面板21的多个凸缘27。
[0028]如轴201的径向所见,所述弹性挡环31位于复位弹簧18和摩擦板13、14之间。所述复位弹簧18的弹力促使液压制动缸活塞15在轴201延伸的方向远离所述后面板21。所述后面板21受到复位弹簧18的弹力而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
[0029]当停止将液压供应到所述液压室16时,由于所述复位弹簧18的弹力,液压制动缸活塞15远离后面板21运动,从而所述摩擦板13和摩擦板14彼此分离,这允许所述行星齿轮架62和太阳齿轮65旋转。
[0030]图4为示出在轴201延伸的方向所见的弹性挡环31的图。值得注意的是,图2是沿着图4中II-II线的横截面图。
[0031]参见图2和图4,槽41形成在箱体12中,更确切地,形成在了箱体12的内周面12c中。所述槽41围绕轴201以环状延伸。所述槽41的横截面通常是矩形。所述槽41具有底面41d和侧壁41e。所述底面41d是所述槽41的位于距所述内周面12c最深位置处的内壁。所述侧壁41e位于底面41d和内周面12c之间。所述侧壁41e在垂直轴201的平面上围绕轴201以环状延伸。所述侧壁41e面向所述弹性挡环31和后面板21所设置的一侧。
[0032]所述弹性挡环31安装在槽41内。所述弹性挡环31在轴201延伸的方向限制所述摩擦板13、14的位置。确切地,当液压制动缸活塞15按压摩擦板13、14时,弹性挡环31限制所述摩擦板13、14的运动。
[0033]所述弹性挡环31由金属制成。所述弹性挡环31是在其圆周的某一位置断开的环形部件,也就是说,其形状类似字母“C”。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一对配合面(mating faces)33p、33q。所述配合面33p、33q彼此面对,在围绕轴201的圆周方向在其间横有一间隙35。所述弹性挡环31在间隙35设置的相位位置的刚性相对低,在与所述间隙35相反的相位位置的刚性相对高。因此,弹性挡环31施加到槽41的底面41d的压力(即,结合力)在图4上半部的相位区域相对弱,在图4的下半部的相位区域相对强。
[0034]因为所述弹性挡环31的这种特征,当所述弹性挡环31安装在所述槽41内时,所述弹性挡环31的外周面31d,即面向槽41的底面41d的所述弹性挡环31的周面,和所述槽41的底面41d在与间隙35所设置的相位位置相反的相位位置处彼此紧密接触,同时在靠近所述配合面33p、33q的区域,在所述弹性挡环31的外周面31d和所述槽41的底面41d之间产生间隙。
[0035]在轴201延伸的方向,所述弹性挡环31受到从后面板21传递到弹性挡环31的力而相对于所述侧壁41e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31安装在槽41内,从而所述弹性挡环31与侧壁41e接触。更确切地,所述弹性挡环31安装在槽41内,从而所述弹性挡环31夹在侧壁41e和端面21b之间。
[0036]在所述弹性挡环31的端面31a和后面板21的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在所述弹性挡环31的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例如,这两个静摩擦系数能以下述方法判定和比较。
[0037]首先,所述箱体12安装在适当的位置。随后在轴201延伸的方向将负荷施加到所述弹性挡环31上,从而所述弹性挡环31相对于所述侧壁41e被按压。然后,在围绕轴201的旋转方向将扭矩施加给所述弹性挡环31,并且测量所述弹性挡环31开始在侧壁41e上滑动的扭矩的量值。同样地,所述后面板21安装在适当的位置。随后在轴201延伸的方向将负荷施加到所述弹性挡环31上,从而所述弹性挡环31相对于所述端面21b被按压。然后,在围绕轴201的旋转方向将扭矩施加给所述弹性挡环31,并且测量所述弹性挡环31开始在端面21b上滑动的扭矩的量值。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将相同的扭矩施加给所述弹性挡环31来执行这两个测量。
[0038]如果测量的结果显示所述弹性挡环31开始在端面21b上滑动的扭矩的量值小于所述弹性挡环31开始在侧壁41e上滑动的扭矩的量值,则判定在所述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在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39]图5为放大图2中双点线圈V表示的区域的横截面图。图6A到6C为各示出在所述弹性挡环31中形成的油槽51的形状的立体图。参见图5,所述油槽51形成于所述弹性挡环31的端面31a内。图6A示出了形成多个油槽51从而各油槽51围绕轴201以环状延伸,并且所述油槽51关于轴201在径向彼此分离的例子。图6B示出了形成油槽51从而各油槽51关于轴201在径向延伸的例子。图6C示出油槽51像凹痕一样形成于端面31a的表面内的例子。
[0040]根据上述结构,当操作所述自动变速器10时,从所述油底壳铲起的油保留在所述油槽51内。因此,有效地降低所述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并且使其小于所述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41]图7为示出图2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第一种变型实例的横截面图。图7对应于图5。参见图7,在所述第一种变型实例中,所述油槽51形成于所述后面板21的端面21b中。同样地,所述油槽51既可以形成于端面31a中又可以形成于端面21b中。在任一情况中,能有效地降低所述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42]图8为示出图2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第二种变型实例的横截面图。值得注意的是,图8中所示的部分对应于图2中的双点线圈VIII表示的部分。参见图8,在所述第二种变型实例中,所述弹性挡环31的端面31b的表面比端面31a的表面粗糙。所述端面31b的表面是否比端面31a的表面粗糙能通过,例如,比较端面31b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和端面31a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来判定。也就是,所述端面31b具有粗糙表面。根据这种结构,能有效地增加所述端面31b和所述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从而所述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将所述槽41的侧壁41e的表面选择地或是另外制成粗糙表面。
[0043]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在比较的制动器支承结构中,在所述弹性挡环31和槽41之间的承压面积如何减少。在这个比较的制动器支承结构中,所述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并且端面31a和21b均没有油槽,端面31b的表面也没有形成粗糙表面。
[0044]图9为分别示出在比较的制动器支承结构中所述弹性挡环31的初始状态、弹性挡环31的液压按压状态和弹性挡环31的液压释放状态的横截面图。图10为所述弹性挡环31初始状态图、弹性挡环31的液压驱动状态图和弹性挡环31的液压释放状态图彼此覆盖的横截面图。值得注意的是,图9示出了在靠近所述配合面33p、33q的相位位置的横截面。
[0045]参见图9和图10,面向后面板21、由弹性挡环31的外周面31d和端面31a限定的角部的部分被称为“角部E”。
[0046]在液压还没有施加到所述弹性挡环31的初始状态中,在所述弹性挡环31和所述槽41之间的承压面积为H1。当液压施加到所述弹性挡环31时,将从液压室16施加到摩擦板13、14的力传递到后面板21和弹性挡环31。这时,所述后面板21的内周侧在来自摩擦板13、14的力作用下,朝向弹性挡环31倾斜,并且所述弹性挡环31也与后面板21一起倾斜。当弹性挡环31因此移动时,所述弹性挡环31的角部E在后面板21的表面上滑动。结果,显然所述角部E的位置已经转移到关于轴201径向的内侧,其由图10中的箭头211示出。因为此径向对应于当弹性挡环31从槽41脱落时弹性挡环31移动的方向,所以在下文中在适当的地方将此方向称为“弹性挡环31脱落方向”。
[0047]当去除了所述液压时,后面板21和弹性挡环31一起从所述倾斜位置返回到其初始位置。这时,因为弹性挡环31的角部E由于弹性挡环31和后面板21之间的摩擦力而勾在后面板21的端面21b上,故随着后面板21和弹性挡环31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所述端面21b拖曳所述角部E,由此抵着在弹性挡环31和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摩擦力将弹性挡环31在所述脱落方向拔出。因此,在去除了所述液压之后,弹性挡环31和槽41之间的承压面积变为小于H1的H2。因此,随着重复施加和去除所述液压,弹性挡环31和槽41之间的承压面积逐渐减小。
[0048]接下来,将描述如图2所示的根据本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获得的效果。
[0049]图11为分别示出图2所示的制动器支承结构中,所述弹性挡环31的初始状态、弹性挡环31的液压按压状态和弹性挡环31的液压释放状态的横截面图。图12为弹性挡环31的初始状态图、弹性挡环31的液压驱动状态图和弹性挡环31的液压释放状态图彼此覆盖的横截面图。
[0050]参见图11和图12,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将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设定为小于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因此,使得在去除所述液压时出现在弹性挡环31和后面板21之间的摩擦力相对小;并且使得在去除所述液压时出现在弹性挡环31和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摩擦力相对大,这减少了后面板21从所述倾斜位置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时,由于后面板21的作用弹性挡环31在脱落方向上的移动。因此,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在如图10所示的比较的制动器支承结构中,弹性挡环31和槽41之间的承压面积变为大于H2的H3。
[0051]这样,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作为摩擦连接装置来支撑制动器11的制动器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以及后面板21,所述后面板21是板构件。弹性挡环31安装在围绕作为预定轴的轴201以环状延伸的槽41中。弹性挡环31限制摩擦板13、14在轴201延伸的方向上的位置。当在轴201延伸的方向将摩擦板13、14朝向弹性挡环31按压时,摩擦板13、14彼此摩擦地卡合。后面板21设置在摩擦板13、14和弹性挡环31之间。后面板21相对于弹性挡环31被按压。弹性挡环31具有端面31a和端面31b,所述端面31a为面向后面板21的第一端面;所述端面31b为在轴201延伸的方向面向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槽41的侧壁41e接触的第二端面。后面板21具有端面21b,所述端面21b为与所述端面31a接触的第三端面。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端面31b和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52]从另一个角度,所述制动器11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所述后面板21是板构件。弹性挡环31具有端面31a,其为面向后面板21的第一端面。后面板21具有端面21b,其为与所述端面31a接触的第三端面。在端面31a和端面21b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油槽51。可选择地,无电镀镍层53可以在端面31a和端面21b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所述无电镀镍层53稍后将结合第二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0053]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所述制动器11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所述后面板21是板构件。弹性挡环31具有端面31a和端面31b,所述端面31a为面向后面板21的第一端面,所述端面31b为在轴201延伸的方向面向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槽41的侧壁41e接触的第二端面。端面31b的表面形成为比端面31a的表面粗糙的粗糙表面。
[0054]根据依照所述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如上所述构造支撑制动器11的支承结构,能在围绕轴201的整个圆周上在弹性挡环31和槽41之间获得足够的承压面积。因此,能以制动器11更精确地操作行星齿轮组,并且相应地改进自动变速器10的可靠性。
[0055]虽然在所述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已经具体化为具有通过弹性挡环31的内周安装在槽41内的弹性挡环31的用于支撑制动器11的支承结构,但是本发明可以选择地具体化为具有通过弹性挡环的外周安装在槽41内的弹性挡环的用于支撑制动器的支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弹性挡环通过关于所述轴在径向上从内侧移动到外侧来从所述槽脱落,所述槽以环状围绕所述轴延伸。
[0056]第二示范性实施例
图13为示出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值得注意的是,图13中所示的部分对应于图2中双点线圈V所表示的部分。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具有和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基本相同的支撑制动器11的结构。因此,在下列描述中,将不再描述与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和元件。
[0057]参见图13,在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无电镀镍层53形成于弹性挡环31的端面31a上。根据此结构,有效地降低端面31a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并且因此使得其小于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这减少在去除液压时弹性挡环31在所述脱落方向上的移动。
[0058]值得注意的是,无电镀镍层53可以形成于后面板21的端面21b上或者形成于端面31a和端面21b两者上。同样地,代替无电镀镍,诸如DLC(金刚石型碳,Diamond Like Carbon)涂层和钼涂层的其它涂层可以应用到这些端面。
[0059]根据上述构造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能获得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有关的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0060]第三示范性实施例
图14为示出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的横截面图。图15为沿着图14的XV-XV线的横截面图。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具有和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基本相同的支撑制动器11的结构。因此,在下列描述中,将不再描述与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和元件。
[0061]参见图14和图15,在第三示范性实施例中,是附加板构件的附加板56设置在后面板21和弹性挡环31之间,所述后面板21是端板部。在此结构中,后面板21和附加板56一起形成本发明中的板构件的一个例子。附加板56具有面向弹性挡环31且与端面31a接触的端面56a。将端面31a和端面56a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设定为小于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0062]另一方面,附加板56具有在轴201延伸的方向面向附加板的端面56a的相反侧并且与端面21b接触的端面56b。在附加板56上形成有油孔58,以便从端面56a到端面56b穿透附加板56。
[0063]油孔58是圆形通孔。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油孔58的这种形状。例如,油孔58可以形成椭圆形或多边形。
[0064]根据上述结构,有效地降低端面31a和端面56a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并且因此小于端面31b和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同样地,由于油孔58穿透附加板56到其端面56b,因此端面56b和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也降低。这减少了在去除液压时弹性挡环31在所述脱落方向的移动。
[0065]此外,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通过设定附加板56的厚度,能因此调整经常在各个单独产品中变化的液压制动缸活塞15的冲程。此外,在附加板56上形成油孔58也有利于减少制动器的重量,并且减少所述制动器的制造成本。
[0066]根据上述构造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能获得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有关的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0067]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到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制动器支承结构可以以各种方式结合,以提供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制动器支承结构。
[0068]虽然已经结合其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示范性实施例和构造。相反地,本发明意图覆盖各种变型和等价布置。另外,虽然在示范性的各种结合和构造中示出了示范性实施例的各种元件,但是包括更多、更少或者单独元件的其它结合和构造也落入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包括:
弹性挡环(31),其安装在围绕预定轴(201)以环状延伸的槽(41)内;
摩擦板(13,14),其在所述预定轴(201)延伸的方向上的位置受到所述弹性挡环(31)的限制,并且其在所述预定轴(201)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和
板构件(21),其设置在所述摩擦板(13,14)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并且其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其中
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所述第一端面(31a)面向所述板构件(21),所述第二端面(31b)在所述预定轴(201)延伸的方向面向所述第一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41)的侧壁(41e)接触,
所述板构件(21)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面(31a)接触的第三端面(21b),并且
所述第一端面(31a)和所述第三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所述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摩擦板(13,14)由多块板构成,并且当所述板在所述预定轴(201)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时,所述板彼此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一端面(31a)和所述第三端面(21b)中的至少一个内形成有油槽(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将用于减少所述第一端面(31a)和所述第三端面(21b)之间的摩擦的表面处理应用到所述第一端面(31a)和所述第三端面(21b)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端面(31b)具有比所述第一端面(31a)的表面粗糙的粗糙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槽(41)的所述侧壁(41e)具有粗糙表面。
7.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进一步包括:
活塞构件(15),其相对于所述摩擦板(13,14)设置在所述板构件(21)的相反侧上,并且其通过向所述板构件(21)移动来按压所述摩擦板(13,14),和
弹性构件(18),其一端连接到所述活塞构件(15),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板构件(21),并且在远离所述板构件(21)的方向上推进所述活塞构件(15),并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按压所述板构件(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板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构件(18)的另一端连接的端板部(21);和插置在所述端板构件(21)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并具有所述第三端面(21b)的附加板部(5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注油孔(58)形成在所述附加板(56)中以便穿透所述附加板部(56)并且在所述第三端面(21b)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其中,
所述附加板(56)具有依照所述活塞构件(15)的冲程而调节的厚度。
11.一种变速器,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连接装置的支承结构。
CN2007101495302A 2006-09-07 2007-09-04 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0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2923A JP4240092B2 (ja) 2006-09-07 2006-09-07 摩擦係合装置の支持構造および変速機
JP2006-242923 2006-09-07
JP2006242923 2006-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0007A true CN101140007A (zh) 2008-03-12
CN101140007B CN101140007B (zh) 2010-06-16

Family

ID=3916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95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0007B (zh) 2006-09-07 2007-09-04 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45480B2 (zh)
JP (1) JP4240092B2 (zh)
CN (1) CN1011400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754A (zh) * 2015-06-12 2016-12-2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离合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3910A1 (de) * 2008-03-12 2009-09-17 Volkswagen Ag Nasslaufende Lamellenkupplung
IT1393993B1 (it) * 2008-09-11 2012-05-17 Oerlikon Graziano Spa Sincronizzatore a doppio cono per trasmissioni di veicoli.
KR101546580B1 (ko) * 2013-09-30 2015-08-24 현대위아 주식회사 클러치 어셈블리의 스냅링 장착구조
JP2017015252A (ja) * 2015-06-26 2017-01-19 エリコン フリクション システムズ(ジャーマニー)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ギアチェンジ変速機の同期ユニット用の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659U (ja) 1991-06-29 1993-01-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US5937985A (en) * 1997-08-04 1999-08-17 Ford Motor Company Retaining ring in a hydraulically actuated friction element assembly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19906980B4 (de) 1999-02-19 2013-09-19 Borg-Warner Automotive Gmbh Eingriffsteil für ein Kraftübertragungsaggregat
KR100345110B1 (ko) * 1999-12-23 2002-08-14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 변속기의 클러치 기구
KR100325210B1 (ko) 1999-12-30 2002-02-25 이계안 자동 변속기의 오버랩 클러치 어셈블리
JP2002250367A (ja) 2001-02-22 2002-09-06 Exedy Corp 多板クラッチ装置
JP2003301861A (ja) * 2002-04-05 2003-10-24 Nsk Warner Kk 多板クラッチ
JP2004019830A (ja) * 2002-06-18 2004-01-22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伝達断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754A (zh) * 2015-06-12 2016-12-2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离合器装置
CN106246754B (zh) * 2015-06-12 2018-12-28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离合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64206A (ja) 2008-03-21
US7845480B2 (en) 2010-12-07
JP4240092B2 (ja) 2009-03-18
US20080060897A1 (en) 2008-03-13
CN101140007B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2211B2 (ja) 同期装置の同期リング
CN101140007B (zh) 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
JP4109681B2 (ja) 振動ダンパを備えたクラッチアセンブリー
US7114605B2 (en) Double or multiple disk coupling device and disk arrangement therefor
US4676356A (en) Multiple rotating disk assembly with elastic separator means
KR101774673B1 (ko) 자동 변속기에 있어서의 마찰 체결 요소의 윤활 구조
CN102265052B (zh) 活塞侧制动器垫片
EP2857707A1 (en) Friction engagement device
CN108457998B (zh) 用于使用弹簧减小离合器和制动器阻力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35446B (zh) 单向离合器及具有单向离合器的定子总成
US9856922B2 (en) Frictional shifting element for a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148517C (zh) 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构造
JP2001059530A (ja)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US9151333B2 (en) Gap-filling clutch with ramps
CN111448402A (zh) 具有用于密封电枢和电磁体之间的接合面的构件的旋转联接装置
CN109661526A (zh) 紧凑的双离合器机构和包括这种双离合机构的变速器***
JP2008274998A (ja) 自動変速機の摩擦係合装置
JP4410338B2 (ja) 発進クラッチ
RU2670850C9 (ru) Тормозная колодка для барабанного тормоза со смещенными толкателями кулачка
US11739800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5987092A (zh) 变速操作装置、变速器及板
CN107795589A (zh) 包括一体式保持元件和轴承单元的单元、保持元件和方法
JP2005240826A (ja) 多板クラッチの支持構造、及び多板クラッチとポンプカバー付シャフトとの組付け方法
US6863164B2 (en) End bearing and oneway clutch apparatus
CN105637257B (zh) 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