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0875B - 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纤维化转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纤维化转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0875B
CN101090875B CN2005800450515A CN200580045051A CN101090875B CN 101090875 B CN101090875 B CN 101090875B CN 2005800450515 A CN2005800450515 A CN 2005800450515A CN 200580045051 A CN200580045051 A CN 200580045051A CN 101090875 B CN101090875 B CN 101090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re
blow
mineral
turned
fibr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50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0875A (zh
Inventor
埃里克·阿斯特拉德
比亚内·瓦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oc Hold Oy AB
Original Assignee
Paroc Oy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oc Oy AB filed Critical Paroc Oy AB
Publication of CN10109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08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4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e.g. spinning through radial orifices; Construction of the spinner cups therefor
    • C03B37/05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e.g. spinning through radial orifices; Construction of the spinner cups therefor by projecting molten glass on a rotating body having no radial orifices
    • C03B37/055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e.g. spinning through radial orifices; Construction of the spinner cups therefor by projecting molten glass on a rotating body having no radial orifices by projecting onto and spinning of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bod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12General methods of coating; Devices therefor
    • C03C25/14Spraying
    • C03C25/146Spraying onto fibres in suspension in a gaseous me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48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25/54Combinations of one or more 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with one or more coatings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其中矿物熔体被引导至包括至少两个纤维化转体的纤维化设备内的第一旋转纤维化转体,从该第一旋转转体的罩面抛出到第二旋转转体的罩面,并连续地从该位置抛出到所有可能的后续转体的罩面。矿物熔体随后在该旋转转体的有效***形成为矿物纤维,且通过设置在有效***的纤维吹离装置,所形成的矿物纤维从该纤维化设备的纤维化转体被吹向收集件。通过设置于转体的有效***的粘合剂涂敷件,将粘合剂在矿物纤维形成期间涂敷到该矿物纤维。至少一个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划分为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位于第一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和/或纤维吹离装置相对于位于第二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和/或纤维吹离装置独立地进行控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矿物纤维的设备以及具有纤维化转体的装置。

Description

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纤维化转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的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纤维化转体(fiberising rotor)装置。
背景技术
矿棉,例如岩棉是通过在熔窑中熔化诸如辉绿石、石灰石或炉渣等合适原材料而制成。所获得的矿物熔体以熔体喷射的形式从熔窑排出到纤维化设备,该熔体在该纤维化设备形成为矿物纤维。通常使用纺纱机型的纤维化设备,该纤维化设备包括一系列的旋转纤维化转体或者纺纱转体,通常为3至4个转体。来自熔窑的矿物熔体被导向第一转体的罩面(mantle surface),该矿物熔体以一定程度抓住该转体的罩面,之后该熔体作为一连串小滴被抛出到一系列的相邻第二转体的罩面上。一部分该矿物熔体随后充分地抓住第二转体的罩面,从而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形成为纤维。另一部分该矿物熔体进一步被抛到第三转体的罩面上。这样,矿物熔体作为矿物熔体小滴喷射或小滴串连续地从一个转体“传输”到随后一个转体,从而穿过整个纤维化设备,此时,一部分该矿物熔体形成为矿物纤维。可以在矿物纤维形成期间或者矿物纤维形成之后,将粘合剂涂敷到所形成的矿物纤维上。
在纤维化转体中形成的矿物纤维通过吹离而传输离开该纤维化设备。矿物纤维的吹离可以通过所谓的初级吹离装置(blow-off means)或次级吹离装置而进行,该初级吹离装置置于转体的***,该次级吹离装置与该纤维化设备间隔布置。该矿物纤维朝向收集件从纤维化设备传输穿过收集腔,该收集件布置在该纤维化设备的前方。该收集件例如可以是传送带或转鼓。
该矿物纤维通常被收集作为细纤维网、所谓的初级纤维网或初级网。该初级纤维网通常通过移动式穿孔表面进行收集,该移动式穿孔表面形成收集件的收集表面。如果来自纤维化设备的纤维质量流是恒定的,则该收集表面行进的速度限定所收集的初级纤维网的表面重量。收集表面的速度越大,所收集的初级纤维网越细,并且该初级纤维网的表面重量越小。一般而言,所收集的初级矿物纤维网需尽可能得细。在所收集的纤维网中不期望发生矿物纤维的缠绕和成簇,因为这样会降低成品的质量。通常,在所收集的初级矿物纤维网中要避免产生孔。
当在纤维化设备产生的矿物纤维的量增大时,收集件的收集速度必须同幅度地增大,以使得所收集的初级网的表面重量保持不变,且网的表面重量不会太大。然而,收集件的速度会受到该工艺中后续其他设备的限制,因此无法随意增大。由于细网在输送以及可能的交叉铺网时容易断裂,因此既细且快的初级矿物纤维网的后加工已经证实是复杂的。
所收集的初级网的结构显著地受到当矿物纤维从纤维化设备移动到收集件时收集腔的条件的影响。如果收集腔内的流体条件为湍流且存在回漩涡时,则所收集的初级网容易轻微打结和变得不均匀。当所生产的纤维量增大时,纤维化和收集工艺变得难以控制。
重要的是优化制造矿物棉的各个子工艺,从而获得期望的成品。由相同纤维化设备制造和收集大量纤维,而不使所收集的初级网和成品矿棉的结构恶化,这已经证实是困难的。
矿棉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例如,作为各种构造中的绝缘材料。由于所制造的矿棉的用途不同,对所制造的矿棉的性能、强度、可压缩性等设定的要求也不同。矿棉的性能受单个矿物纤维性能的影响,换言之,受矿棉中单个纤维的厚度、长度、以及空间取向的影响。这些性能例如受到在纤维化转体形成矿物纤维时的主要条件的影响。所使用的粘合剂和/或其他可能的添加剂也影响矿棉的最终性能。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以通过各种方式处理所收集的初级网而优化成品矿棉的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矿棉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从而可最小化上述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方法,从而当在纤维化转体的表面形成矿物纤维时,能够影响该矿物纤维的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装置和设备,藉此可以制造具有特定质量的矿棉纤维。
这些目的是通过具有在所述独立权利要求特征部分中所示特征的方法和设备而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方法通常包括下述步骤:
将矿物熔体导引至包括至少两个纤维化转体的纤维化设备的第一旋转纤维化转体;
将矿物熔体从该第一旋转转体的罩面抛出到第二旋转转体的罩面,并连续地从该第二旋转转体的罩面抛出到可能的后续转体的罩面;
矿物熔体在所述旋转转体的有效***形成为矿物纤维;
通过设置于所述转体的有效***的纤维吹离装置,将所述形成的矿物纤维从该纤维化设备的纤维化转体吹向收集件,由此,所述至少两个纤维化旋转转体中的至少一个旋转转体的有效***划分为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独立地进行控制;
通过设置于所述转体的有效***的粘合剂涂敷件,在该矿物纤维形成期间将粘合剂涂敷到该矿物纤维;以及
在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纤维收集件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纤维收集件上的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纤维化转体装置包括:
旋转纤维化转体,其具有有效***,且矿物熔体在该有效***形成为矿物纤维;
纤维吹离装置,其设置于该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且设置成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由此,该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划分为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独立地进行控制;
粘合剂涂敷件,其设置于该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且连接到粘合剂供给件;由此
在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成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成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设备包括:
至少三个纤维化转体,其设置成围绕近似水平的轴线旋转,用于在所述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将矿物熔体转变为矿物纤维;
纤维吹离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用于将矿物纤维从该纤维化设备吹向收集件,由此,所述纤维化转体的至少一个有效***划分为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独立地进行控制;
粘合剂涂敷件,其设置在所述纤维化转体的有效***;
收集件;由此
在至少一个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为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为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在此限定为,在该转体旋转时从位于该转体表面上的矿物熔体形成矿物纤维的纤维化转体的***的一部分。矿物纤维通常限定为,穿过32μm滤网的无粘合剂纤维材料的重量分数。
现在惊奇地发现,通过将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且分别控制在该两个部分的吹离和涂敷粘合剂,则可以较先前更仔细和更好地控制影响纤维化转体形成矿物纤维的工艺。同时,由于纤维的吹离和/或粘合剂的涂敷可以被精细地调整以更好地对应于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上的实际位置,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所形成的矿物纤维的性能。不同纤维化转体部分可以被优化,从而可以将例如纤维化转体的不同部分上的矿物熔体的温度差考虑在内。围绕纤维化转体整个***的矿物熔体温度显然不是恒定的,相反,矿物熔体温度沿***而变化。矿物熔体的粘度取决于例如熔体的温度,冷的矿物熔体的粘度高于热的矿物熔体的粘度。在相同的旋转和吹离条件下,冷熔体形成的纤维厚于热熔体形成的纤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纤维化转体的有效表面可以划分为多个部分,这样,在已知矿物熔体的温度为更低的那些部分,取决于所期望的纤维质量而决定纤维吹离速度为更高或更低。高的纤维吹离速度在特定情形下可补偿熔体的更低温度和更高粘度,且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产生出其张力及其他性能保持在期望水平的矿物纤维。
根据本发明,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且对这些部分的纤维吹离和/或粘合剂涂敷进行相互独立和分离地控制,即单独地控制。这些部分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不同的长度。第一部分的长度例如为第二部分的1.5、2或3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有效***可以划分成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可以都具有相同的长度,或者某些部分可具有彼此相同的长度,或者所有部分都具有不同的长度。例如,如果该有效***划分为四个部分,则第一和第四部分可具有相同的长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可具有第二长度和第三长度。
根据本发明,在有效***的不同部分的纤维吹离和/或粘合剂涂敷可以不同。换言之,同一个纤维化转体***的第一部分内的纤维化参数,以及粘合剂涂敷量、粘合剂类型、吹离装置的吹离速度和/或纤维吹离方向可以不同于第二部分的相应参数值。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纤维吹离装置在第一部分以第一速度吹离矿物纤维,在第二部分以第二速度吹离。形成纤维且正好相邻于纤维化转体的熔体环上方的区域称为纤维化场。纤维化场内的条件可以通过上述纤维化参数进行控制。通过改变一个部分的纤维化参数,使该纤维化参数与相邻部分的参数设置不同,由此可以改变纤维化场内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纤维吹离速度和/或方向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相同,而在这些部分所涂敷的粘合剂量和/或类型彼此不同。如果在有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速度和/或方向不同,则这些部分所涂敷的粘合剂量和/或类型都相同。也可以是,两个相邻部分的所有纤维化参数具有不同的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离的吹离速度为至少80~330m/s,优选为100~300m/s,典型为100~200m/s。通常通过使用纤维吹离装置执行在有效***不同部分的纤维吹离。纤维吹离装置通常位于纤维化转体的紧邻附近,围绕并毗邻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吹离装置通常形成为固定在壁上的套环,该套环同心地围绕纤维化转体的罩面并因此在纤维化转体罩面上产生壁喷流,即所谓的初级吹离。吹离装置的内径通常与相关的纤维化转体的直径近似相同。通常,这些直径相等,但是吹离装置的内径在某些情形下比相关的纤维化转体的直径大1~3mm。吹离装置的整个长度通常为纤维化设备中所有纤维化转体的总***的整个长度的60~80%,优选为65~75%。
纤维吹离装置可包括多个吹离槽,各个槽的宽度通常为10~20mm,优选为13~17mm,其高度通常为10~20mm,优选为10~15mm。纤维吹离装置中吹离槽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而选择,例如取决于沿转体***的吹离装置的长度而选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形成吹离槽的方式。槽的截面例如可以是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根据一个实施例,吹离槽排放口形成为圆形,且这些槽通过钻孔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矩形吹离槽通过已设置于吹离装置内的例如由钢形成的翼板而相互分离。通过对这些翼板进行导向可以控制吹离方向。使用气态介质,例如空气、燃气等作为吹离介质。
形成于纤维化转体表面上并从该表面吹离的分离矿物纤维形成了由许多分离纤维组成的所谓的矿物纤维丝。纤维丝可以视为类似于当两个或多个纤维相互缠绕时形成的细丝或线。纤维丝的缠绕程度取决于例如吹离速度。高的吹离速度通常使分离的纤维更短,但是这些纤维相互粘合得更牢,成品由此可获得更好的强度性能。矿物纤维丝在其传输穿过收集腔时形成纤维群(fiber flock),该纤维群的结构受到例如吹离性能以及围绕和/或位于纤维化转体前方的介质流的性能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纤维吹离装置可包括吹离槽,吹离空气通过该吹离槽被引导到转体***的上方。空气通过分配通道供给到吹离槽。吹离喷嘴可以布置成与吹离槽相连通,例如位于吹离槽后方,该吹离喷嘴与用于压缩空气的装置相连通。吹离喷嘴进一步设置于该吹离槽的分配通道的内部,压缩空气供给到这些喷嘴,该压缩空气从喷嘴吹离的方向与从吹离槽吹离的空气的方向相同或不同。供给到喷嘴的压缩空气的压力通常为2~7bar,内部吹离喷嘴的排放口可以是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排放口的典型宽度和高度约为0.5~5mm。内部吹离喷嘴可以布置成与所有吹离槽相连通,即,位于相应分配通道内的每个吹离槽后方。可选择地,内部吹离喷嘴的数量可以少于吹离槽的数量。吹离喷嘴可以根据需要布置成沿吹离装置与吹离槽的分配通道相连通,例如使得内部吹离喷嘴布置成与其分配通道内的每五个吹离槽相连通。
根据一个实施例,各个部分的吹离速度分别进行设定,从而使得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吹离速度。例如在矿物熔体最冷的部分,吹离速度可以最高;对于同一转体的***,矿物熔体最热的部分,吹离速度较低。通过吹离性能例如吹离速度,分离的矿物纤维的性能和/或由分离的矿物纤维形成的那些纤维丝的性能可以受到影响。
可以选择不同部分的吹离速度,以使得整个有效***产生具有相似于所预期性能,例如相似于所预期的厚度和长度的矿物纤维。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纤维化转体在有效***的不同位置产生具有不同厚度和长度的矿物纤维的趋势可以得到强化。于是,有效***划被分成多个部分,从而使得可对不同部分的纤维吹离速度进行调整,以产生具有不同厚度和长度的矿物纤维。
根据本发明,不同数量的粘合剂可以涂敷到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涂敷的粘合剂的量取决于例如所要生产的矿棉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粘合剂可以同时或者依次涂敷在纤维化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纤维化转体的不同部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例如第一粘合剂可以添加于第一部分,且第二粘合剂可以添加于第二部分,由此第一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连接到第一粘合剂的供给件,且第二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连接到第二粘合剂的供给装置。如果同时涂敷两种不同类型的粘合剂,则所收集的初级网可包含两种不同的粘合剂。根据优选实施例,至少一种粘合剂是无机的。由于可以对每个部分的粘合剂的类型分别进行选择,因此所制造的初级网的性能,例如吸水性和耐火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如果依次涂敷不同的粘合剂,则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所有涂敷件在所有部分涂敷第一粘合剂,之后使用所有涂敷装置在所有部分涂敷第二粘合剂。涂敷粘合剂的时间段可以为0.5~5秒,通常约1~3秒。以这种方式,在成品中可获得所预期的层。该实施例还可以使用在供给***中无法长时间保存的粘合剂。
还可以在纤维化阶段涂敷防水剂或除尘剂。借助粘合剂涂敷件可以进行该涂敷,或者诸如喷嘴的用于添加剂的分离装置可以布置成围绕纤维化转体的有效***。这些喷嘴也可以以与粘合剂涂敷件相同的方式部分地进行操作。除尘剂例如可以仅涂敷到有效***的特定部分。不同的添加剂可以涂敷到不同的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纤维化设备中,位于有效***的各部分的数目可以根据各转体的单独需要而自由选择。纤维化设备中不同转体的各部分的数目可以不同。因此,例如纤维化设备内第一转体和第四转体的***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而第二转体和第三转体的***划分成三个部分。转体罩面划分成多个部分的方式主要取决于所生产的矿棉质量以及所生产的矿物纤维在收集件上所需的分布。不是所有转体的有效***都要划分成多个部分,只在特定转体将有效***划分成分离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两个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优选地纤维化设备内所有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划分成至少两个部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纤维化设备内至少两个纤维化转体,优选地所有纤维化转体,在其有效***被划分成数目相等的部分。不同纤维化转体的相同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和/或纤维吹离装置可以以相似的方式进行调整。例如第二纤维化转体的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速度可以等于第三纤维化转体的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纤维化设备的纤维化转体的整个***为约3000~3500mm,其有效***的长度约为1300~1750mm。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优选地如果纤维化转体的***的总长度的变化范围为3800~4500mm,通常为3950~4200mm,则有效***占纤维化转体总***的60~77%,通常为62~7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个或多个纤维化转体的几个部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进行控制,这意味着在一个纤维化转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或者在不同纤维化转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矿物纤维通过吹向一个或多个收集件上的位置而被传送。按照这种方式,可以收集到呈现出所预期的层或区域的初级网,矿物纤维在这些层或区域的性能互不相同。可以制造出如下的纤维网,该纤维网具有细纤维的中间层以及位于该中间层两侧的、包括粗纤维的外层。对于一些成品而言,这种结构是有利的,因为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制造出一些如下的成品,即,例如在不同层呈现不同的强度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位于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纤维收集件的第一位置,位于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的第二位置。按照这种方式,通过对位于不同部分的吹离装置的吹离进行导向,可以将具有不同性能的矿物纤维收集到收集件的不同位置上,由此可以获得初级网,该初级网的性能沿着初级网的截面或者从初级网的表面朝向其底部而变化。另一个选择是生产具有一个大表面的网,同一个网的该大表面与另一个大表面具有不同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至少两个收集件,以使得矿物纤维从一个或多个旋转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第一部分或多个第一部分吹向第一收集件,并从一个或多个旋转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第二部分或多个第二部分吹向第二收集件。以这种方式可以制造两种初级矿棉网,所述两种初级矿棉网的性能可以互不相同,例如可以主要包括不同的粘合剂和/或具有不同性能,例如长度不同的矿棉纤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矿物纤维被导向收集件,该收集件包括至少两个收集表面,该收集件例如为转鼓、传送带等。收集件内的收集表面可以置于顶部或彼此紧接。收集件通常设置成使得,从纤维化设备到最近收集表面的距离为1.5~5.5米,优选为2.5~3.5米。在特定情形中,收集表面可也非常靠近纤维化设备,收集表面与纤维化设备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小于1米。收集表面还可以设置于与纤维化设备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例如如果收集表面置于彼此的顶部上,上收集表面较下收集表面更远离该纤维化设备。例如,纤维化设备与下收集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为约2.5米,纤维化设备和上收集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为约3.6米。
如果使用两个收集表面,则在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不同部分以及收集表面可以调整该纤维吹离装置的吹离方向,从而使得细矿物纤维被吹向上收集表面,粗矿物纤维被吹向下收集表面。在上收集表面获得的初级纤维网通常包含高的纤维百分比,即,被分级为矿物散粒(shot)而非矿物纤维的纤维材料的百分比低。这种轻的初级网可用于制造矿棉产品,该轻的初级网所具有的良好的可压缩性、抗张强度、和绝热性能都是重要的。通常在下收集表面上获得初级矿物纤维网,其纤维表面比上收集表面的纤维表面小1.5~3倍。这种初级纤维网随后用于制造矿棉产品,其中的高压缩强度和解离强度是重要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调整不同部分的纤维吹离速度,可以优化单个纤维化转体制造的矿物纤维量。可以基于上纤维化转体和下纤维化转体上的生产部分而选择制造条件。根据通常的划分,35~65%,优选地,40~60%的矿物纤维是在上纤维化转体上制造的。基于所使用的熔体的物理或化学性能和/或期望的纤维性能,例如平均纤维直径或平均纤维长度,来选择一部分的纤维化参数。吹离方向和吹离速度通常选择为使得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总共制造的矿物纤维占所制造矿物纤维总量的约50%。然而如果需要,例如可以改变不同的参数,以使得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制造的矿物纤维占所制造矿物纤维总量的约70%。于是可以增大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处的吹离速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可生产的矿物纤维占所制造矿物纤维总量的约50±20%,优选为50±10%。不同部分处的纤维吹离速度可影响在上纤维化转体制造的矿物纤维量和下纤维化转体制造的矿物纤维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强调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之间相对于在后转体所制造的纤维的划分,熔体在第一转体上的供给点还可以选择为使得不同转体处的纤维化部分可以被优化。
如果纤维化设备的转体设有磁性轴承,则通过操纵该磁性轴承可获得不同纤维化转体上熔体分布的信息。当矿物熔体的小滴串敲击纤维化转体表面时,产生朝向转体的该点的压力。该压力与可抓住转体表面的矿物熔体的量以及在该转体上产生的纤维的量相当。该信息可用于控制纤维化转体的内部纤维化条件,以及用于控制和供给粘合剂及其他处理剂。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确定所制造的矿物纤维的量是如何分布在纤维化设备的不同转体之间,所制造的矿物纤维的量在收集件的收集表面上的分布同时会受到影响。本发明因此也可以控制初级矿物纤维网的性能,例如表面重量,而不改变收集表面的速度。例如,在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制造的矿物纤维集聚在收集件的上收集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纤维化设备还可设置有纤维混合器,所谓的纤维掺合器。通过该纤维混合器,所制造的矿物纤维在从收集腔内传输到收集件时可以被“混合”,由此获得在所有方向上呈现相同强度的同质的初级网。该纤维混合器包括具有导向叶片的吹离槽,该吹离槽吹动纤维化设备下方的空气,且进一步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空气吹向收集件。换言之,该纤维混合器用作纤维化设备下方的吹离槽,且类似于布置在各个纤维化转体的吹离槽。该纤维混合器不一定布置成与纤维化设备固定接触。该纤维混合器还可以不设有导向叶片,甚至可以包括一排圆孔。该混合器通常被供给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范围为0~70kPa。通过包住下纤维化转体及其侧部的一部分,可以形成该纤维混合器。通过使用该纤维混合器,可以在纤维化设备前方获得受控的“湍流”,这有助于不同纤维化转体和不同转体部分制造的矿物纤维在传输到收集件过程中进行有效地相互混合。按照这种方式,可获得具有均匀性能的初级纤维网。
本发明尤其适合与专利申请FI20011561中披露的纤维化设备一起使用。这种纤维化设备具有高的纤维形成能力,而这种高的纤维形成能力容易使纤维制造工艺中的其他设备超负荷。借助本发明,可以使制造的纤维更加均匀地聚集在所使用的收集件上,以及按照期望的方式处理这些纤维。
即使是参照目前认为最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旨在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不同改进和等效技术解决方案。

Claims (19)

1.一种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在该方法中:
将矿物熔体导引至包括至少两个纤维化旋转转体的纤维化设备的第一旋转转体;
将矿物熔体从该第一旋转转体的罩面抛出到第二旋转转体的罩面,并连续地从该第二旋转转体的罩面抛出到后续旋转转体的罩面;
矿物熔体在所有旋转转体的有效***形成为矿物纤维;
通过设置于所有旋转转体的有效***的纤维吹离装置,将所述形成的矿物纤维从该纤维化设备的所有旋转转体吹向收集件,由此,所述至少两个纤维化旋转转体中的至少一个旋转转体的有效***划分为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独立地进行控制;
通过设置于所有旋转转体的有效***的粘合剂涂敷件,在该矿物纤维形成期间将粘合剂涂敷到该矿物纤维,
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纤维收集件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纤维收集件上的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粘合剂涂覆件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粘合剂涂覆件独立地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部分添加第一粘合剂以及在该第二部分添加第二粘合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吹离装置在该第一部分以第一速度吹离矿物纤维,在该第二部分以第二速度吹离矿物纤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吹离装置将矿物纤维吹向至少两个收集件,从而:
将矿物纤维从一个或多个纤维化旋转转体的有效***的第一部分或多个第一部分被吹向第一收集件,以及
将矿物纤维从一个或多个纤维化旋转转体的有效***的第二部分或多个第二部分被吹向第二收集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矿物纤维通过吹离装置以80~330m/s的吹离速度被吹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矿物纤维通过吹离装置以100~300m/s的吹离速度被吹离。
8.一种纤维化转体装置,包括:
旋转纤维化转体,其具有有效***,且矿物熔体在该有效***形成为矿物纤维;
纤维吹离装置,其设置于该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且设置成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由此,该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划分为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独立地进行控制;
粘合剂涂敷件,其设置于该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且连接到粘合剂供给件,
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成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成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二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独立地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部分的该粘合剂涂敷件连接到第一粘合剂的供给件,在该第二部分的该粘合剂涂敷件连接到第二粘合剂的供给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吹离装置设置成在该第一部分以第一速度吹离矿物纤维,在该第二部分以第二速度吹离矿物纤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吹离装置包括:
吹离槽,吹离空气通过该吹离槽被引导至该转体的***上方,以及
吹离喷嘴,其设置于该吹离槽内,该吹离喷嘴与用于压缩空气的装置相连通。
13.一种制造矿物纤维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至少三个纤维化转体,其设置成围绕近似水平的轴线旋转,用于在所述纤维化转体的有效***将矿物熔体转变为矿物纤维;
纤维吹离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用于将矿物纤维从该纤维化设备吹向收集件,由此,所述纤维化转体的至少一个有效***划分为至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独立地进行控制;
粘合剂涂敷件,其设置在所述纤维化转体的有效***;以及
收集件,
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个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为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一位置,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为将矿物纤维吹向收集件上的第二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相对于位于该第二部分的粘合剂涂敷件独立地进行控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设备还包括用于收集吹离的矿物纤维的第二收集件,以及
在一个或多个旋转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第一部分或多个第一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成吹向第一收集件,以及
在一个或多个旋转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第二部分或多个第二部分的纤维吹离装置设置成吹向第二收集件。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化设备的至少两个纤维化转体划分为多个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化设备的所有纤维化转体划分为多个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吹离装置包括:
吹离槽,吹离空气通过该吹离槽被引导至该转体的***上方,以及
吹离喷嘴,其设置成与该吹离槽相连通,该吹离喷嘴与用于压缩空气的装置相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个或多个旋转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第一部分或多个第一部分的该粘合剂涂敷件连接到第一粘合剂的供给装置,位于一个或多个旋转纤维化转体的有效***的第二部分或多个第二部分的该粘合剂涂敷件连接到第二粘合剂的供给装置。
CN2005800450515A 2004-12-31 2005-12-29 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纤维化转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0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41699A FI120388B (sv) 2004-12-31 2004-12-31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vid framställning av mineralfibrer samt fibreringshjularrangemang
FI20041699 2004-12-31
PCT/FI2005/000553 WO2006070055A2 (en) 2004-12-31 2005-12-29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mineral fibres and fiberising rotor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0875A CN101090875A (zh) 2007-12-19
CN101090875B true CN101090875B (zh) 2011-08-31

Family

ID=33548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505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0875B (zh) 2004-12-31 2005-12-29 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纤维化转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838636B1 (zh)
CN (1) CN101090875B (zh)
DK (1) DK1838636T3 (zh)
FI (1) FI120388B (zh)
RU (1) RU2369568C2 (zh)
SI (1) SI1838636T1 (zh)
WO (1) WO200607005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85365A1 (en) * 2008-02-01 2009-08-05 Rockwool International A/S Method of producing a bonded mineral fibre product
FI125456B (fi) 2009-04-29 2015-10-15 Paroc Group Oy Mineraalivillaa oleva eristystuotekappale, raakamineraalivillamatto ja näiden valmistusmenetelmä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00492B1 (fr) * 1981-02-24 1985-07-26 Saint Gobain Isover Perfectionnement aux procedes et dispositifs de formation de fibres minerales au moyen de roues de centrifugation
YU159091A (sh) * 1990-09-28 1995-12-04 Rockwool International A/S Postupak i uredjaj za proizvodnju vlakana za mineralnu vunu
GB9100884D0 (en) * 1991-01-16 1991-02-27 Rockwool Int Stone wool
DE10041481B4 (de) * 2000-08-24 2006-01-19 Deutsche Rockwool Mineralwoll Gmbh & Co. Ohg Dämmstoffelement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Dämmstoffelementes, insbesondere einer roll- und/oder wickelbaren Dämmstoffbahn aus Mineralfaser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20041699A (fi) 2006-07-01
RU2369568C2 (ru) 2009-10-10
EP1838636A2 (en) 2007-10-03
RU2007129152A (ru) 2009-02-10
WO2006070055A2 (en) 2006-07-06
WO2006070055A3 (en) 2006-08-31
EP1838636B1 (en) 2015-08-05
SI1838636T1 (sl) 2016-01-29
FI20041699A0 (fi) 2004-12-31
DK1838636T3 (en) 2015-10-05
CN101090875A (zh) 2007-12-19
FI120388B (sv) 200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89787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orming, processing and assembling fibers
JP3285610B2 (ja) 熱可塑性材料からの繊維形成法および繊維形成装置
US8091388B2 (en) Cooling ring for use in manufacturing of fiberglass wool
UA80531C2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glass fiber insulation products and insulation products produced by this process
JPH04228667A (ja) 熱可塑性重合体からの超微細繊維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US200900647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glass fiber
JPH06501234A (ja) 鉱滓綿繊維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090875B (zh) 制造矿物纤维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纤维化转体装置
EP1086054B1 (en) Man-made vitreous fibres batts and their production
SK282109B6 (sk) Spôsob výroby produktov zo syntetických sklenených vlákien
CN101087736B (zh) 制造矿棉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纤维化设备
US7743629B2 (en) Process of applying atomized binder to fiberous product using a rotary member
US3144687A (en) Method for forming and processing textile fibers and filamentary materials
KR102241627B1 (ko) 방사형 부직포 제조용 파이버 블로잉 장치
US5688302A (en) Centrifuging process for forming fibers
AU718485B2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free centrifuging of mineral fibres
US435601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tching a partly fibrated mineral bloom
MXPA0000506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organic fibers with mineral fi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