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7093A - 具有被覆盖以介电层的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被覆盖以介电层的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7093A
CN101047093A CNA2007100895350A CN200710089535A CN101047093A CN 101047093 A CN101047093 A CN 101047093A CN A2007100895350 A CNA2007100895350 A CN A2007100895350A CN 200710089535 A CN200710089535 A CN 200710089535A CN 101047093 A CN101047093 A CN 101047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charging gap
dielectric layer
distan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95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7889C (zh
Inventor
宋正锡
金基东
秋成勋
金俊亨
金相贤
李普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7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78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788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8Dielectric or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6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with respect to cell parameters, e.g. electrodes within the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尽管具有不均匀的放电间隙,但还是具有均匀分布的点火电压。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障肋,所述障肋用于限定放电单元;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的寻址电极,所述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分别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任一基板上且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和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介电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互相分开从而形成具有距离的放电间隙,所述介电层依据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而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从而根据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来改善放电均匀性。

Description

具有被覆盖以介电层的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可以根据放电间隙的尺寸来改变介电层的介电常数从而改善放电均匀性。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通常可以使用由气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所发射的真空紫外(VUV)射线,以激发荧光物质。所激发的荧光物质可以产生红(R)、绿(G)和蓝(B)可见光束,从而可以显示影像。
在交流(AC)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寻址电极可以形成在后基板上。寻址电极可以被覆盖以介电层。障肋可以相应地在寻址电极之间按照条形图案被布置在介电层上。R、G和B荧光层可处于障肋中。前基板可面对后基板。由成对的维持电极与扫描电极所构成的显示电极,可按照与寻址电极交叉的方向而位于前基板上。显示电极可以被覆盖以介电层和MgO保护层。放电单元可以位于后基板上的寻址电极与前基板上的显示电极相交叉的部分。几百万或更多单位的放电单元可以按照矩阵图案被排布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
可以使用存储特性来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具体地说,为了在构成显示电极的维持电极与扫描电极之间产生放电,可能需要在一预定电压范围内的电势差,其阈值电压可以为点火电压Vf。当将扫描电压和寻址电压分别施加于扫描电极和寻址电极时,可产生初始放电从而在放电单元中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电子和离子可被传送到相反极性的电极。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每个电极均可被涂覆以介电层。大多数被传送的空间电荷可积聚在相反极性的介电层上。因此,扫描电极与寻址电极之间的净空间电压可变得低于初始提供的寻址电压Va。其结果是,放电可能减少,而寻址放电可能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积聚在维持电极中的电子量可能相对较少,而积聚在扫描电极中的离子量可能相对较多。积聚在覆盖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介电层上的电荷为壁电荷Qw。通过壁电荷Qw而在维持电极与扫描电极之间产生的空间电压为壁电压Vw。
当放电维持电压Vs被施加于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时,如果放电维持电压Vs与壁电压Vw的总电压Vs+Vw大于点火电压Vf,则在放电单元中可能发生维持放电。其结果是,可以产生VUV射线从而激发相应的荧光层。相应地,可以穿过透明前基板而发射可见光束。
当在扫描电极与寻址电极之间未发生寻址放电时(也就是说,当未被提供寻址电压Va时),壁电荷Qw不可能积聚在维持电极与扫描电极之间。其结果是,在维持电极与扫描电极之间不可能存在壁电压Vw。在这种情况下,在放电单元中可能只产生被施加于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放电维持电压Vs。由于放电维持电压Vs可低于点火电压Vf,因此,在维持电极与扫描电极之间的气体空间中不可能发生放电。
在以上述方式驱动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在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与扫描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可形成放电间隙。
参见图9,每个均具有相对较长间隙的放电单元LC可具有高点火电压,而每个均具有较短间隙的放电单元SC可具有低点火电压。每个均具有中等间隙的放电单元MC可具有在高点火电压与低点火电压之间的点火电压。
透明电极可通过使用诸如刻蚀方法的各种方法来形成。不过,由于制造误差,可能难以形成具有均匀尺寸的透明电极。在这种情况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透明电极可能具有不一致的尺寸,因而放电间隙也可能变得不一致。其结果是,由于点火电压变得不一致而可能产生问题。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中可包含在本国中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的并不形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具有被覆盖以介电层的电极,这样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相关技术的限制和不足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中的至少一种,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而实现。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障肋,所述障肋用于限定放电单元;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的寻址电极,所述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处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的任一基板上且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互相分开从而形成具有距离的放电间隙;和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介电层,所述介电层依据所述放电间隙的相应距离而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所述放电间隙可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距离。所述介电层可具有至少两个介电常数。所述放电间隙可包括: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一放电间隙;和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可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介电常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包括:汇流电极,其在所述放电单元的两个边缘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和透明电极,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汇流电极而朝向所述放电单元的相应中部突出;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可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可为长方形的形状,从所述长方形的一个长侧到所述长方形的另一个长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和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可变大。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可为长方形的形状,从所述长方形的一个短侧到所述长方形的另一个短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和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可变大。所述介电层可由具有至少两个介电常数的板构成。所述放电间隙可包括: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一放电间隙;和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厚度可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厚度。所述放电间隙可包括: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一放电间隙;和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其中所述介电层被覆盖以保护层,对应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保护层的局部压力可低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保护层的局部压力。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中的至少一种,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而实现。所述方法可包括: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面对而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障肋,所述障肋限定放电单元;将寻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处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的任一基板上且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互相分开从而形成具有距离的放电间隙;以及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覆盖以介电层,所述介电层依据所述放电间隙的相应距离而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II’所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障肋与电极之间的布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4是形成短间隙的透明电极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形成长间隙的透明电极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介电板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介电板的平面图;
图8示出点火电压相对于放电间隙的分布;和
图9示出点火电压相对于放电间隙和介电层的介电常数的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对本发明进行全面的描述,其中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被例示在附图中。不过,本发明可具体化为不同的形式,并且本发明不应被认为是局限于在此所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使得本公开内容详尽而完全,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附图中,为了例示清楚,可能夸大各层和各区域的尺寸。还应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处于另一层或基板“之上”时,其可被直接置于所述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具有中间层。进一步地,应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处于另一层“之下”时,其可被直接置于所述另一层之下,或者也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层。此外,还应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位于两个层“之间”时,其可为所述两个层之间的唯一层,或者也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在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II’所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基板10(在下文中称为后基板)和第二基板20(在下文中称为前基板),二者彼此面对且分开预定的距离,并可被密封在一起。多个障肋16可位于基板10与基板20之间。
障肋16可位于后基板10与前基板20之间,从而限定多个放电单元17。放电单元17可被充以放电气体,例如包含氖(Ne)和氙(Xe)的气体混合物,以便可通过气体放电而产生真空紫外(VUV)射线。每个放电单元17可包括荧光层19,而荧光层19吸收VUV射线从而发射可见光束。
为了通过气体放电而形成影像,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包括置于后基板10与前基板20之间的寻址电极11,并且寻址电极11对应于相应放电单元17。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一电极31(在下文中称为维持电极)和第二电极32(在下文中称为扫描电极)。
寻址电极11可处于后基板10的上表面上,并可沿着第一方向(图中的y轴方向)延伸从而对应于邻近的放电单元17。寻址电极11可以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图中的x轴方向)而相互平行并对应于邻近的放电单元17。
寻址电极11被覆盖以介电层13,而介电层13覆盖后基板10的上表面。介电层13可在放电过程中防止寻址电极11被正离子或电子直接轰击,从而保护寻址电极11免受损坏。进一步地,介电层13可形成并积聚壁电荷。当可见光束向前传输时,后基板10上的寻址电极11不可能干涉。这样,寻址电极11可由不透光材料制成,例如由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障肋16可位于后基板10之上的介电层13上,以用于限定放电单元17。障肋16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障肋构件16a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障肋构件16b,从而按照矩阵图案形成放电单元17。
如果障肋16仅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障肋构件16a,而对于第二方向也类似地,则放电单元17可形成为条形图案。
荧光层19可相应地形成在放电单元17中。为了形成荧光层19,可将光电导荧光膏涂覆在障肋16的侧表面上和介电层13的表面上。所述光电导荧光膏然后可经受干燥、曝光、显影和退火处理。
对于沿着第一方向排布的放电单元17,荧光层19可具有相同的颜色。而另一方面,对于沿着第二方向重复排列的放电单元17,可重复地形成红(R)、绿(G)和蓝(B)荧光层19。
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可位于前基板20的下表面上,并可对应于相应的放电单元17,从而形成表面放电结构。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可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可与寻址电极11相交叉,并可彼此面对以对应于放电单元17,而且可被覆盖以介电层40。介电层40可保护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免于遭受气体放电。进一步地,介电层40可在放电过程中形成并积聚壁电荷。
介电层40可被覆盖以保护层23。保护层23可由诸如MgO的透明材料制成,其可保护介电层40,从而在放电过程中增加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可分别包括产生放电的透明电极31a和32a,和分别向透明电极31a和32a提供电压信号的汇流电极31b和32b。
透明电极31a和32a可在放电单元17中产生表面放电。为了确保放电单元17的良好孔径比,透明电极31a和32a可由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之类的透明材料制成。汇流电极31b和32b可由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以便可以补偿透明电极31a和32a的高电阻。
参照图3,透明电极31a和32a可沿着第一方向从放电单元17的边缘部分而朝向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分突出。放电间隙G可处于每个放电单元17的中心部分。如图1中所示,放电间隙G可具有分别延伸到透明电极31a和32a之中的延伸间隙部分W31和W32。
汇流电极31b和32b可分别排布在透明电极31a和32a上,并沿着第二方向从放电单元17的边缘部分延伸。当电压信号被施加到汇流电极31b和32b时,所述电压信号可分别被施加到分别连接至汇流电极31b和32b的透明电极31a和32a。
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被驱动时,在重置周期期间,响应于施加到维持电极31的重置脉冲而发生重置放电。在寻址周期期间,响应于施加到扫描电极32的扫描脉冲以及施加到寻址电极11的寻址脉冲而发生寻址放电。在维持周期期间,响应于施加到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的维持脉冲而发生维持放电。
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可被用作用于提供维持放电所需维持脉冲的电极。扫描电极32可被用作用于提供重置脉冲和扫描脉冲的电极。寻址电极11可被用作用于提供寻址脉冲的电极。维持电极31、扫描电极32和寻址电极11可根据施加于每个电极的电压波形而以不同方式起作用。因此,这些电极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作用。
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当由于寻址电极11与扫描电极32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寻址放电时,可以选择将被选通的放电单元17。进一步地,当由于维持电极31与扫描电极32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维持放电时,可以驱动所选择的那些放电单元17。其结果是,可以形成影像。
覆盖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的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依据放电间隙G的尺寸,即距离而改变。例如,对于具有大约70μm、大约75μm、大约80μm或大约85μm尺寸的放电间隙G,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分别为大约12.3、大约12.8、大约13.3或大约13.6。如果认为其为线性关系,则所述放电间隙乘以大约0.168将得到近似的介电常数。
加大放电间隙G的距离可以增大点火电压Vf。缩小放电间隙G的距离可以减小点火电压Vf。而且,降低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以升高点火电压Vf,而升高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以降低点火电压Vf。
在本发明中,由于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随着放电间隙G的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因此,由放电间隙G的距离的增加而导致的点火电压Vf的升高,与由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导致的点火电压Vf的降低,可相互补偿。
而且,由于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随着放电间隙G的距离的缩小而减小,因此,由放电间隙G的距离的减小而导致的点火电压Vf的降低,与由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的减小而导致的点火电压Vf的升高,可相互补偿。
根据本发明,由于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随着放电间隙G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点火电压Vf可被保持均匀。其结果是,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具有改善的放电均匀性。
点火电压Vf的值可与介电层40的厚度相关。当介电层40的厚度增加大约1μm时,点火电压Vf可增加大约3V。因此,点火电压Vf不但可通过控制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被保持均匀,而且可通过控制介电层40的厚度被保持均匀。也就是说,当放电间隙G较宽时,点火电压Vf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减小介电层40的厚度而降低点火电压Vf。其结果是,点火电压Vf可被保持均匀。当然,类似的方式也适用于当放电间隙G较窄时的情况。
增加覆盖介电层40的保护层23的局部压力,可升高点火电压Vf。当所述局部压力为大约1.26×10-7托时,点火电压Vf为大约248V。不过,当所述局部压力为大约7.73×10-7托时,所述点火电压Vf为大约256V,即增加了大约8V。而且,如果保护层23的晶粒尺寸较大,则其局部压力可增加。因此,增加晶粒尺寸可升高点火电压Vf。相应地,当放电间隙G较宽时,点火电压Vf较高,可通过使用具有较低局部压力的保护层23而将点火电压Vf保持均匀。相反地,当放电间隙G较窄时,以相反的方式也可实现类似的情况。
放电间隙G可形成在维持电极31的透明电极31a与扫描电极32的透明电极32a之间。
透明电极31a和32a可形成在相应的放电单元17中,从而具有两种不同的尺寸而不是具有相同的尺寸。透明电极31a和32a对于相应的放电单元17可具有不同的尺寸。类似地,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在每个放电单元17中可有所不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为了将点火电压Vf保持均匀,介电层40的介电常数可依据放电间隙G的尺寸而改变。
参照图4,短间隙SG可形成在透明电极131a与132a之间。为了适应于所述短间隙SG,介电层40可具有低介电常数P1。
用于形成短间隙SG的透明电极131a和132a,可在低点火电压Vf下产生维持放电。具有低介电常数P1的介电层40会略微降低点火电压Vf。
参照图5,长间隙LG可形成在透明电极231a与232a之间。为了适应于所述长间隙LG,介电层40可具有高介电常数P2。
用于形成长间隙LG的透明电极231a和232a,可在高点火电压Vf下产生维持放电。因此,具有高介电常数P2的介电层40可显著降低点火电压Vf。
在此,短间隙SG、长间隙LG、低介电常数P1和高介电常数P2可均为相对的值。
参照图6,介电层40可连附在前基板20上,前基板20具有彼此平行的第一长侧21a和第二长侧22a,以及垂直于第一长侧21a和第二长侧22a的短侧21b和22b。介电层40可被构造为包括用于覆盖维持电极31和扫描电极32的长方形板。
除了所述长方形板,介电层40可利用膏状物或其他等同物来构成。在本发明中,整体型板可使用诸如带来进行连附。
介电层40可具有这样的介电常数分布,即从第一长侧21a到第二长侧22a,其介电常数变大。在这种情况下,放电间隙G具有一种这样的方式,即从形成短间隙SG的第一长侧21a到形成长间隙LG的第二长侧22a,放电间隙G变大。
参照图7,介电层41可具有这样的介电常数分布,即从第一短侧21b到第二短侧22b,其介电常数变大。在这种情况下,放电间隙G可具有一种这样的方式,即从形成短间隙SG的第一短侧21b到形成长间隙LG的第二短侧22b,放电间隙G变大。而且,还可能具有一种这样的介电层,即其结合了图6和图7中所示的介电常数梯度,使得最小介电常数可位于一角处而最大介电常数可位于其相对的对角处。
参照图8,对于荧光层19的每种颜色,放电间隙可形成为短间隙SG。当放电单元17对应于具有低介电常数P1的介电层40时,放电间隙可形成为长间隙LG。点火电压Vf几乎是均匀的,除非放电单元17对应于具有高介电常数P2的介电层40。在图8中,示出了有关在显示B、G或R荧光层下的点火电压Vf_B、Vf_G或Vf_R以及有关在全显示条件下的点火电压Vf_W的分布。
当将图8与图9进行比较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所获得的点火电压(参见图8),与图9中的通常的点火电压相比,可具有更好的分布均匀性。
本发明的各示范性实施例已经公开于此,虽然采用了特定的用语,不过其使用应被认为是通用的而且仅为描述性的,而并非用于限制。因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应理解的是,在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形式上和细节上的修改。

Claims (20)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障肋,所述障肋用于限定放电单元;
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的寻址电极,所述寻址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延伸;
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处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的任一基板上且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互相分开从而形成具有距离的放电间隙;和
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介电层,所述介电层依据所述放电间隙的相应距离而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介电层具有至少两个介电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包括:
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一放电间隙;和
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介电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
汇流电极,其在所述放电单元的两个边缘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和
透明电极,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汇流电极而朝向所述放电单元的相应中部突出;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
汇流电极,其在所述放电单元的两个边缘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和
透明电极,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汇流电极而朝向所述放电单元的相应中部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为长方形的形状,而且从所述长方形的一长侧到所述长方形的另一长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和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为长方形的形状,而且从所述长方形的一短侧到所述长方形的另一短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和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介电层为具有至少两个介电常数的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包括:
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一放电间隙;和
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厚度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包括:
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一放电间隙;和
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其中,所述介电层被覆盖以保护层,而且对应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保护层的局部压力低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保护层的局部压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当所述局部压力约为1.26×10-7托时,点火电压约为248V,而当所述局部压力约为7.73×10-7托时,点火电压约为256V。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当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约为70μm、75μm、80μm或85μm时,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分别约为12.3、12.8、13.3或13.6。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当所述介电层的厚度增加约1μm时,点火电压增加约3V。
14、一种制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面对而置;
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障肋,所述障肋用于限定放电单元;
将寻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
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处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的任一基板上且对应于所述放电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互相分开从而形成具有距离的放电间隙;以及
将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覆盖以介电层,所述介电层依据所述放电间隙的相应距离而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介电层具有至少两个介电常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放电间隙的步骤包括:
形成具有第一距离的第一放电间隙;以及
形成具有第二距离的第二放电间隙,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大于对应于所述第二放电间隙的介电层的介电常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第一电极延伸的步骤包括:
将汇流电极在所述放电单元的两个边缘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将透明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汇流电极而朝向所述放电单元的相应中部突出;
其中所述将第二电极延伸的步骤包括:
将汇流电极在所述放电单元的两个边缘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将透明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汇流电极而朝向所述放电单元的相应中部突出;
其中,所述放电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透明电极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形成为长方形的形状,而且从所述长方形的一长侧到所述长方形的另一长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和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变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形成为长方形的形状,而且从所述长方形的一短侧到所述长方形的另一短侧,所述放电间隙的距离和所述介电层的介电常数变大。
CN200710089535A 2006-03-29 2007-03-29 具有被覆盖以介电层的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78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28288 2006-03-29
KR1020060028288A KR100927716B1 (ko) 2006-03-29 2006-03-29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093A true CN101047093A (zh) 2007-10-03
CN100587889C CN100587889C (zh) 2010-02-03

Family

ID=3855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95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7889C (zh) 2006-03-29 2007-03-29 具有被覆盖以介电层的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76047B2 (zh)
KR (1) KR100927716B1 (zh)
CN (1) CN100587889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024A (zh) * 2011-12-26 2013-06-26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具有复合介电常数的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0288A (zh) * 2020-11-17 2021-04-09 燕山大学 一种基于放电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7858B2 (ja) * 1999-01-28 2002-09-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64204B2 (ja) * 1999-02-19 2006-12-27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020062003A (ko) * 2001-01-19 2002-07-25 주식회사 유피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셀 구조
KR100553748B1 (ko) * 2003-09-20 2006-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6012437A (ja) * 2004-06-22 2006-01-1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8024A (zh) * 2011-12-26 2013-06-26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具有复合介电常数的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8024B (zh) * 2011-12-26 2015-11-11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具有复合介电常数的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0288A (zh) * 2020-11-17 2021-04-09 燕山大学 一种基于放电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28966A1 (en) 2007-10-04
KR20070097705A (ko) 2007-10-05
US7876047B2 (en) 2011-01-25
CN100587889C (zh) 2010-02-03
KR100927716B1 (ko) 2009-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235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638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0506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KR100263854B1 (ko)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CN1725423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01047093A (zh) 具有被覆盖以介电层的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2552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01442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00347804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6380677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CN170281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3836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834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91712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81517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44263A (zh) 具有倾斜电极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EP1630846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73798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放电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78339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81519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0867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00392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KR20040102419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7009801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710698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