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0032C - 送纱器 - Google Patents

送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0032C
CN100570032C CNB2007101912847A CN200710191284A CN100570032C CN 100570032 C CN100570032 C CN 100570032C CN B2007101912847 A CNB2007101912847 A CN B2007101912847A CN 200710191284 A CN200710191284 A CN 200710191284A CN 100570032 C CN100570032 C CN 10057003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eat
friction pulley
friction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1912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7834A (zh
Inventor
金永良
周万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1912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003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7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7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00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003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送纱器,属于针织横编机的给纱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彼此呈面对面设置;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可旋转地且彼此呈上下平行地设在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之间;一对彼此相接触的第一、第二摩擦轮,第一摩擦轮与第一滚筒相配接,而第二摩擦轮与第二滚筒相配接;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中的其中一个滚筒座上,并且与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摩擦轮中的任意一个摩擦轮直接传动联结。优点:缩短纱程,改善进纱速度;满足高速送纱要求;能避免振动和减小噪声;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颤动现象。

Description

送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横编机的给纱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纱器,用于将由挑线架上的纱盘上退出的纱线引送至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机头纱咀。
背景技术
业界周知,为了使线盘(习惯称纱筒)上退出的纱线连续均匀并且张力一致地输送给编织机构的机头纱咀,因此在针织横编机上必须配置送纱器。关于送纱器的技术信息可由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75102Y、CN2808954Y分别公开的横机的喂纱装置、具有光电检测功能的输纱装置得到了解。这两种喂(输)纱装置实质上起着储纱的作用,自挑线架上的纱盘上引出的纱线经喂纱装置储纱后再送至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机头纱咀,储纱的作用能使纱线获得均匀的张力,藉以保障织物的质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CN2808954Y已有产品应市)反映出以下不足:一是送纱方式表现为被动送纱,即由机头纱咀带动纱线,不言而喻,被动送纱对纱线的张力客观上难以控制,例如对于那些强度较为脆弱的羊毛、羊绒纱线在送纱过程中容易频繁出现断裂情形,对织物的档次构成制约,而且还有碍编织效率的提高;二是价格高(单套产品在1200元左右)而有失经济性,尤其是在停车或调校机台时纱线会被反向卷入储纱轮;三是不能保证编织的纱线处于恒定的速度,无法消除纱线本身在运动中的应力。
基于上述情形,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928180A推荐有一种送纱器,这种送纱器的技术优势如其说明书第3页第7至第10行所述,基本上能弥补前述两项专利的不足。其结构可以由申请人给出的图3示意,它包括电机1、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在电机1的电机轴11上固设主动轮111(专利称传动轮),主动轮111通过皮带112与一对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传动联结。由置于延设在针织横编机的机架顶部的挑线架的纱盘上引出的并由箭头所示的纱线从第二滚筒3的底部环绕到第二滚筒3的滚筒面并引及第一滚筒2的滚筒面,再经对应于第二滚筒3下方的挑线弹簧组件(也称夹纱器)引至针织横编机的机头纱咀,整个送纱过程在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第6页最后一段作了详细阐述,故申请人不再赘述。
上述结构的送纱器所存在的欠缺之一,由于针织横编机的编织速度日益提高,因此机头纱咀的喂纱线速度也随之提高,目前喂纱的线速度在1.2m/s已是常见情形,从而对送纱器的送纱速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当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送纱速度大于机头纱咀喂纱的线速度时才能满足送纱要求。然而,由于电机1的主动轮111与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之间的传动关系是通过皮带112(三角皮带)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电机1间接带动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三者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包角大,很难满足高速送纱的线速度要求,皮带112的运动速度仅在1400-1600n/min;之二,如前述,由于主动轮111、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这三者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从而必须使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在轴向(水平方向)呈前后相间平行,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纱线在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上的绕纱方式表现为闭环形即O形,因此纱程长,对纱线的走纱速度的提高构成制约;之三,工作时的动平衡性差、振动大、噪声大;之四,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呈悬臂式结构,在高速运动时易产生颤动,影响走纱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送纱的线速度、纱线在滚筒上的纱程短、动平衡性能好而藉以减小振动和噪声、滚动在高速运动时不会发生颤动的送纱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送纱器,它包括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彼此呈面对面设置;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可旋转地且彼此呈上下平行地设在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之间;一对彼此相接触的第一、第二摩擦轮,第一摩擦轮与第一滚筒相配接,而第二摩擦轮与第二滚筒相配接;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中的其中一个滚筒座上,并且与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摩擦轮中的任意一个摩擦轮直接传动联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滚筒的一端枢置在第一调整座上,第一调整座固定在第一滚筒座的上部,第一滚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摩擦轮的第一摩擦轮轴的一端配接,而第一摩擦轮轴的另一端枢置在第一滚筒的第二调整座上,第二调整座固定在第二滚筒座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滚筒的一端枢置在第一滚筒座的下部,第二滚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摩擦轮的第二摩擦轮轴的一端配接,而第二摩擦轮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电机的电机轴联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摩擦轮的轮缘上凹设有至少一道第一摩擦圈槽;所述的第二摩擦轮的轮缘上凹设有至少一道第二摩擦圈槽,第二摩擦圈槽上套设有摩擦圈,该摩擦圈与所述的第一摩擦圈槽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摩擦圈为非金属的摩擦圈。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非金属的摩擦圈为橡胶圈或尼龙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滚筒座之间设有一用于增强第一、第二滚筒座的稳固性的定位装置。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和连结板,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滚筒座后侧偏上部固定,而连结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滚筒座的前侧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调整座上开设有第一调整孔,而在第二调整座上开设有第二调整孔。
本发明所推荐结构的优点:由于将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呈上下平行设置,从而能使绕经于滚筒上的纱线表现为S形走向而有助于缩短纱程,改善进纱速度;将电机直接通过第一、第二摩擦轮中的任一摩擦轮带动第一、第二滚筒中的任一滚筒,从而能改善速度(2800n/min),满足高速送纱要求;由于采用了摩擦运动,因此能避免振动和减小噪声;变已有技术中的第一、第二滚筒悬臂式为采用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支承,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颤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送纱器的一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送纱器的一应用例示意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送纱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给出了一对第一滚筒座4和第二滚筒座5,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将所推荐的电机1固定在了第二滚筒座5的偏下部,如果将电机1固定在第一滚筒座4的偏下部,则同样是可以的,只要将第一滚筒座4加工成第二滚筒座5的结构形式,也就是说第一滚筒座4和第二滚筒座5可以互换;又,如果将电机1固定在第二滚筒座5的偏上部或固定在第一滚筒座4的偏上部,则同样是可以的。前一种情形(即本实施例的图示情形)由电机1通过第二摩擦轮7在带动第二滚筒3的同时经第一摩擦轮6带动第一滚筒2,而后一种情形则由电机1通过第一摩擦轮6在带动第一滚筒2的同时经第二摩擦轮7带动第二滚筒3。据于上述之理,不能也不应当用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来限制本发明,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针对前一种情形即目前图示的情形而言的。
由图1所示,一对第一滚筒座4和第二滚筒座5彼此面对面设置,第一滚筒2的左端即面向第一滚筒座4的一端通过其轴头并且借助于轴承而枢置在第一调整座21上,在第一调整座21的中央对应于轴承开设有注油孔212,并且在第一调整座21上开设有一对用于纵向调整的第一调整孔211,用第一调整螺钉2111将第一调整座21固定到第一滚筒座4上预制的第一调整座槽41内,并在第一调整螺钉2111穿过第一滚筒座4上的第一螺孔42后的末端用第一螺母421固定,通过第一调整孔211可使第一调整座21在第一滚筒座4上的纵向距离即高度进行调整,以使第一滚筒2的左端与第二滚筒3之间的距离得到调节。第一滚筒2的右端与第一摩擦轮6配接,具体是将第一摩擦轮6的第一摩擦轮轴61的一端(左端)插置到第一滚筒2的滚筒腔内,而将第一摩擦轮轴61的另一端(右端)通过轴承222枢置于第二调整座22上,第二调整座22上开设有一对用于纵向调整的第二调整孔221,用第二调整螺钉2211将第二调整座22固定到第二滚筒座5上的第二螺孔52后的末端用螺母固定。通过第二调整孔221可以使第二调整座22在第二滚筒座5上的纵向距离即高度进行调整,以使第一滚筒2的右端与第二滚筒3之间的距离得到调节,使第一滚筒2充分保持水平。
请继续见图1,第二滚筒3的左端借助于轴承枢置在第一滚筒座4偏下部的轴承座43上,用第二螺母31对第二滚筒3的滚筒轴轴头定位,第二滚筒3的右端与第二摩擦轮7配接,具体是将第二摩擦轮7的第二摩擦轮轴71的一端(左端)插置到第二滚筒3的滚筒腔内,而将第二摩擦轮轴71的另一端(右端)套置到或称***到电机1的电机轴11上,并且用固定螺钉711支固。如果改用键将电机轴11与第二摩擦轮轴71固联,那么应视为与采用固定螺钉711等效。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摩擦轮6的轮缘上(也可称轮沿上)凹设有第一摩擦圈槽62,而在第二摩擦轮7的轮缘上(也可称轮沿上)凹设有第二摩擦圈槽72,将摩擦圈721紧套到第二摩擦圈槽72中,并且使摩擦圈721所突出于第二摩擦圈槽72的部分置入到第一摩擦圈槽62中,也就是说第一摩擦轮6和第二摩擦轮7共用一个摩擦圈721。如果摩擦圈721与第一摩擦圈槽62之间的接触出现过紧或过松现象,那么可以通过对前述的第一调整座21和第二调整座22的调节来改变。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对第一摩擦轮6的厚度适当增大,并且在第一摩擦轮6的轮缘上构成两条第一摩擦圈槽62,与此相适应地,对第二摩擦轮7的厚度也增大,并且在其轮缘上开设一对第二摩擦圈槽72,各槽内俱套置摩擦圈721,并且使各摩擦圈721探入一对第一摩擦圈槽62中,对于这种情况,应视为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等效。关于摩擦圈721,建议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的摩擦圈,优选使用尼龙或橡胶质的摩擦圈,申请人择用橡胶圈作为摩擦圈721。如果将电机1设置在第二滚筒座5的偏上部,使电机轴11与第一摩擦轮6的第一摩擦轮轴61联结,那么在第一摩擦轮6的第一摩擦圈槽62上紧套摩擦圈,而在第二摩擦轮7的第二摩擦圈槽72上不设摩擦圈721,并且使设在第一摩擦圈槽62上的摩擦圈探入到第二摩擦圈槽72中,对于这种情况,应视为与图1所示结构相等效,因为本发明所推荐的技术方案不需要在第一摩擦圈槽62和第二摩擦圈槽72中均设置摩擦圈,而是两者择其一。
仍请见图1,由于第一摩擦轮6和第二摩擦轮7的位置整体上居于第二滚筒座5的第二调整座槽51中,为了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因此在第二调整座槽51的槽口加设盖板511,并且在盖板511上开设一对分别用于供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的右端穿过的滚筒孔5111。不言而喻,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与第一摩擦轮6和第二摩擦轮7的配接部位是处于第二调整座槽51内的。此外,为了使第一滚筒座4和第二滚筒座5体现更为理想的整体上的稳固性,申请人推荐有定位装置8,该定位装置8的定位杆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滚筒座4和第二滚筒座5的后侧上部用第一螺钉811固定,而连结板82的两端分别用第二螺钉821与第一滚筒座4和第二滚筒座5的前侧固定。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送纱器在使用状态下与已有技术无别地被安置在针织横编机的一侧,由针织横编机的侧盖9盖护,在侧盖9上部间设有一组引纱瓷圈91,而本发明的送纱器的下方同样与已有技术相同地配备有一挑线簧组件10,由挑线架上的纱盘上退出的纱线20经侧盖9上的引纱瓷圈91引及第一滚筒2的前表面进而从第二滚筒3的后表面引至挑线簧组件10,进而引送至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机头纱咀。由于本发明的送纱器的一对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呈上下并行设置,因此纱线20在途经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时表现为S形,相对于已有技术如图3的闭环形而言具有纱程短的特点,因此走纱效果和速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当针织横编机进入工作状态,则本发明送纱器的电机1常开,以确保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不停地旋转,具体是由电机1带动第二摩擦轮7,由于第二摩擦轮7是通过其上的摩擦圈721与第一摩擦轮6的第一摩擦圈槽62相配合的,因此由第二摩擦轮7使第一摩擦轮6旋转,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俱处旋转状态。当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运行需要相应的纱线20时,纱线20便自动地送至机头纱咀,即由机头纱咀曳引纱线20,纱线20与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纱线20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保证稳定的张力向机头纱咀送纱;而当纱线20退出工作时,即不参与编织时,则纱线20因失去了机头纱咀的曳引,从而使纱线20与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之间的摩擦力表现为零,不会因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的不停旋转而送纱。
申请人将本发明送纱器与已有技术(图3所示结构)中的送纱器的送纱速度进行了比对,采用本发明结构后的送纱线速度完全能达1.2m/s以上,充分满足了编织机构的高速度编织所需的供纱要求。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既无振动也无噪声,一对第一滚筒2和第二滚筒3没有颤动现象出现。

Claims (8)

1、一种送纱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4、5),彼此呈面对面设置;一对第一、第二滚筒(2、3),可旋转地且彼此呈上下平行地设在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4、5)之间;一对彼此相接触的第一、第二摩擦轮(6、7),第一摩擦轮(6)与第一滚筒(2)相配接,而第二摩擦轮(7)与第二滚筒(3)相配接;一电机(1),固定在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滚筒座(4、5)中的其中一个滚筒座上,并且与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摩擦轮(6、7)中的任意一个摩擦轮直接传动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滚筒(2)的一端枢置在第一调整座(21)上,第一调整座(21)固定在第一滚筒座(4)的上部,第一滚筒(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摩擦轮(6)的第一摩擦轮轴(61)的一端配接,而第一摩擦轮轴(61)的另一端枢置在第一滚筒(2)的第二调整座(22)上,第二调整座(22)固定在第二滚筒座(5)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滚筒(3)的一端枢置在第一滚筒座(4)的下部,第二滚筒(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摩擦轮(7)的第二摩擦轮轴(71)的一端配接,而第二摩擦轮轴(7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电机(1)的电机轴(11)联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摩擦轮(6)的轮缘上凹设有至少一道第一摩擦圈槽(62);所述的第二摩擦轮(7)的轮缘上凹设有至少一道第二摩擦圈槽(72),第二摩擦圈槽(72)上套设有摩擦圈(721),该摩擦圈(721)与所述的第一摩擦圈槽(6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圈(721)为非金属的摩擦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的摩擦圈为橡胶圈或尼龙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滚筒座(4、5)之间设有一用于增强第一、第二滚筒座(4、5)的稳固性的定位装置(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8)包括定位杆(81)和连结板(82),定位杆(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滚筒座(4、5)后侧偏上部固定,而连结板(8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滚筒座(4、5)的前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整座(21)上开设有第一调整孔(211),而在第二调整座(22)上开设有第二调整孔(221)。
CNB2007101912847A 2007-12-13 2007-12-13 送纱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03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912847A CN100570032C (zh) 2007-12-13 2007-12-13 送纱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1912847A CN100570032C (zh) 2007-12-13 2007-12-13 送纱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7834A CN101177834A (zh) 2008-05-14
CN100570032C true CN100570032C (zh) 2009-12-16

Family

ID=3940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9128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032C (zh) 2007-12-13 2007-12-13 送纱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003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2781B (zh) * 2010-03-24 2011-12-07 山东同济机电有限公司 用于全自动绞纱丝光机的自动上纱装置
CN102127838B (zh) * 2011-04-06 2013-02-13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单轴积极送纱器
CN102926124A (zh) * 2011-08-10 2013-02-13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直驱式辅助导纱机构
CN106400286A (zh) * 2016-12-10 2017-02-15 无锡银联齿轮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双管积极送纱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0127A (en) * 1967-02-02 1972-03-21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Thread-guide setting device for straight-bar knitting machines
US5716024A (en) * 1995-05-06 1998-02-10 Memminger-Iro Gmbh Yarn supplying device
CN2556174Y (zh) * 2002-06-28 2003-06-18 常熟市颉良纺织有限公司 分纱机
CN2583054Y (zh) * 2002-08-30 2003-10-29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新型球经机导纱机构
CN1234589C (zh) * 2001-01-31 2006-01-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导纱装置
CN1749459A (zh) * 2004-09-17 2006-03-22 陈仁惠 弹性纱的送纱器
CN2832853Y (zh) * 2005-05-11 2006-11-01 陈仁惠 送纱轮改良结构
CN1928180A (zh) * 2006-09-22 2007-03-14 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送纱器
CN101027440A (zh) * 2004-08-11 2007-08-29 施泰格尔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导纱器的驱动
CN201141075Y (zh) * 2007-12-13 2008-10-29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送纱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0127A (en) * 1967-02-02 1972-03-21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Thread-guide setting device for straight-bar knitting machines
US5716024A (en) * 1995-05-06 1998-02-10 Memminger-Iro Gmbh Yarn supplying device
CN1234589C (zh) * 2001-01-31 2006-01-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导纱装置
CN2556174Y (zh) * 2002-06-28 2003-06-18 常熟市颉良纺织有限公司 分纱机
CN2583054Y (zh) * 2002-08-30 2003-10-29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新型球经机导纱机构
CN101027440A (zh) * 2004-08-11 2007-08-29 施泰格尔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织机的导纱器的驱动
CN1749459A (zh) * 2004-09-17 2006-03-22 陈仁惠 弹性纱的送纱器
CN2832853Y (zh) * 2005-05-11 2006-11-01 陈仁惠 送纱轮改良结构
CN1928180A (zh) * 2006-09-22 2007-03-14 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送纱器
CN201141075Y (zh) * 2007-12-13 2008-10-29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送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7834A (zh) 2008-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0032C (zh) 送纱器
CN100427661C (zh) 送纱器
CN102452583B (zh)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绕纱机
ATE341654T1 (de) Fadenrolleneinrichtung für eine tuftingmaschine
CN1283538C (zh)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导纱装置
CN101624761B (zh) 多针缝纫机中的橡筋线输送装置
CN201141075Y (zh) 送纱器
CN107529506A (zh) 一种自动换卷放布装置
KR200475859Y1 (ko) 누비기의 원단이송장치
CN104936877A (zh) 用于纺织机的导纱单元
KR101178458B1 (ko) 경편기
US8561436B2 (en) Direct driving auxiliary yarn guide apparatus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105752720B (zh) 一种衬布粉点机用放卷装置
CN111020851B (zh) 一种大圆机的纱线张紧装置
CN204185608U (zh) 一种梳毛机分条装置
CN109335865B (zh) 一种缝线张力控制装置
CN106393925A (zh) 双筒材料复合机复合传动机构
CN209194144U (zh) 一种多轴向经编机的消极送纱装置
CN206279291U (zh) 一种氨纶弹性纤维专用沟槽上油辊的装置
CN203947299U (zh) 适用于高割低圈簇绒机的可调式喂纱拉辊结构
CN108238494B (zh) 纱筒成型横动驱动装置
CN201420143Y (zh) 补偿式纱线张力器和筒子架
TWI355433B (zh)
TWI790386B (zh) 牽拉裝置和紡紗準備機
CN104372450B (zh) 一种梳毛机分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158 Spur Dike Section, North Third Ring Road, Jiangsu, Changshou City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nl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 158 Spur Dike Section, North Third Ring Road, Jiangsu, Changshou City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Jinlong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