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3670C -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3670C
CN100563670C CNB2007100637240A CN200710063724A CN100563670C CN 100563670 C CN100563670 C CN 100563670C CN B2007100637240 A CNB2007100637240 A CN B2007100637240A CN 200710063724 A CN200710063724 A CN 200710063724A CN 100563670 C CN100563670 C CN 1005636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volatile oil
radix angelicae
angelicae sinensis
alstoniae scholar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637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8323A (zh
Inventor
林瑞超
王钢力
戴忠
姚令文
刘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Priority to CNB2007100637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3670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8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8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36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36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和含有该组合物的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组合物的组分包括5-90%灯台叶提取物和95-10%当归挥发油,其中所述灯台叶提取物中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1-90%的吲哚类生物碱,该吲哚类生物碱中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0.1-80%的鸭角树叶碱;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组分为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其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
背景技术
咳嗽哮喘为常见呼吸道病症,发病原因较多。
咳嗽是呼吸***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可是如为频繁的刺激性咳嗽而致影响工作与休息,则失去其保护性意义。骤然发生的咳嗽,多由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特别是刺激性气体吸入所致者)及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引起。中医理论认为: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抗原后,使平滑肌立即发生痉挛,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更常见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触抗原数小时乃至数10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这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的结果。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中、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加上管腔内粘液栓阻塞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机制。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I型***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无论何种哮喘,轻症可以逐渐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
中医理论认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喘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它是以症状表现命名的一种疾患,通常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则称之为喘证。
现在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的药物很多,有化学药也有中药,化学药疗效好但往往副作用大,中药如:咳喘宁、喘息灵胶囊、复方甘草片、定喘止嗽丸等,在临床应用中,大都因疗效不显著、制剂粗糙、质量不易控制、药品稳定性较差,或是因为处方中加入麻黄、罂粟等毒麻药物,长期服用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性,或由于加入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化学或激素类类成分而产生耐药性等副作用,致使其不能长期临床应用,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纯中药制剂(不含有依赖性的毒麻药物以及化学或激素类成分)在咳嗽和哮喘治疗市场相对来说仍处于相对弱势。中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好、副作用低的特点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其中有组方的原因,更有工艺的原因,因此市场急需开发一种组方合理、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显著、安全的治疗咳嗽和哮喘疾病的纯中药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源于中医理论,总结多方经验,经过大量试验和取以往的经验化裁而成。本发明为中药组合物,是由两味中药经过提取精制而制得的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包含该组合物的药物,该药物可以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得到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的疗效显著、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咳喘等疾病的用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中组分由当归提取物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其中当归提取物为当归挥发油,本发明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当归挥发油5-90%,灯台叶提取物95-10%;所述当归挥发油中含有占当归挥发油总重30-80%的藁本内酯,所述灯台叶提取物中包括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1-90%的吲哚类生物碱,该吲哚类生物碱中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0.1-80%的鸭角树叶碱。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也可选择药味全部生粉入药,也可提取后以提取物的形式入药,优选为当归提取挥发油、灯台叶为水或醇提取物入药,只要包括了当归和灯台叶的有效成分,该组合物即可达到治疗咳嗽和哮喘的药效。
经过大量的配比试验,以及进行最佳配比的确认实验,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药物组合物的组分和配比为当归挥发油与灯台叶提取物的重量比例优选1∶4-15,其中,当归挥发油与灯台叶水提取物的重量比例优选1∶12-15,最优选1∶13,当归挥发油与灯台叶乙醇提取物的重量比例优选1∶4-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疾病的药物,其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辅料,根据药物剂型的不同,所选择的辅料也不同,在该药物制剂中,以当归有效成分藁本内酯的含量计,至少为10mg/g。
上述的药物制剂可以是任何剂型,优选为口服剂型,其为药学意义上的所有可供口服的剂型,优选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和糖浆剂;由于当归的有效部位以挥发油为主,为了保护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本发明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包合,根据该组合物的特点,以及制剂应该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等考虑,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更优选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实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明显优于现有的治疗咳嗽哮喘疾病较好的中成药(如:定喘止嗽丸),与之相比,本发明组合物减少了已有治疗咳喘的中成药的药味组成,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服药量,而且提高了药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当归药材,采用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取灯台叶药材,加极性溶剂提取得到灯台叶提取物,所述的极性溶剂为水或浓度为10-95%的乙醇,所述的提取包括煎煮和/或回流;将得到的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混合。
本发明优选将当归挥发油用水或乙醇作为溶剂,以β-环糊精包合制成挥发油包合物的过程,其中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例为1∶5-10。
对于以吲哚类总生物碱为有效成分的灯台叶而言,以醇提取得到的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远高于用水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当然用水(一般采用煎煮提取的方法)提取后可以通过精制工艺提高灯台叶提取物中的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但是综合考虑,为了提高生物碱的产率,优选采用乙醇作溶媒来提取灯台叶。当灯台叶的提取溶媒采用浓度为10-95%的乙醇时,优选将灯台叶用乙醇回流提取,例如50-95%乙醇回流,浓缩,水沉,得到灯台叶提取物。所得到的灯台叶提取物经过过滤,或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包括D101、AB-8、HP20等型号),先用水洗至molish反应阴性,再用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浓缩,减压干燥;或滤液加盐酸调pH至3-4,滤过,上清液过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10倍体积水洗涤,弃去洗涤液,用1倍柱体积浓氨水碱化柱,用6倍体积30~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并低温干燥;或浓缩、粉碎,上硅胶制备柱,用氯仿-甲醇(20∶1)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得提取物。收集得到的灯台叶提取物中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1-90%的吲哚类生物碱,该吲哚类生物碱中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0.1-80%的鸭角树叶碱。如果不经过柱层析的精制工艺,吲哚类生物碱一般占灯台叶提取物总重的1-10%,但是如果经过反复柱层析或重结晶的精制,吲哚类生物碱一般可以占到灯台叶提取物总重的10-90%,也可用以提取和富集吲哚类生物碱为目的方法来得到灯台叶提取物,该吲哚类生物碱可占灯台叶提取物总重的90%左右。同理,如果经过反复柱层析或重结晶的精制或者以提纯吲哚类生物碱为目的方法来得到吲哚类生物碱,鸭脚树叶碱也可以得到相当灯台叶提取物总重的80%或者超过80%,甚至达到90%,一般而言,不经过精制的灯台叶提取物中鸭角树叶碱最少占灯台叶提取物总重的0.1%(例如水煎煮得到的灯台叶提取物),一般为0.1-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含有上述组合物的药物的方法,其中包括:
(1)取当归药材,采用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极性溶剂提取得到灯台叶提取物,所述的极性溶剂为水或浓度为10-95%的乙醇,所述的提取包括煎煮和/或回流。
(3)将上述(1)的当归挥发油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混匀。
上述步骤优选采用50-95%的乙醇,更优选还包括将所得到的灯台叶提取物过滤,滤液过大孔吸附树脂(例如D101、AB-8或HP20),先用水洗至molish反应阴性,再用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浓缩,减压干燥;或滤液加盐酸调pH至3-4,滤过,上清液过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10倍体积水洗涤,弃去洗涤液,用1倍柱体积浓氨水碱化柱,用6倍体积30~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并低温干燥;或浓缩、粉碎,上硅胶制备柱,用氯仿-甲醇(20∶1)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得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以胶囊为例,所述含有上述组合物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1)取当归药材,采用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加乙醇至含醇量65%,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成粉末,得灯台叶提取物;或者
取灯台叶药材,加乙醇回流2次,每次1.5小时,合乙醇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得灯台叶提取物;或者
取灯台叶药材,加乙醇回流2次,每次1.5小时,合乙醇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一定体积,加2倍量的水,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得灯台叶提取物;或者,更优选
取灯台叶药材,加乙醇回流2次,每次1.5小时,合乙醇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一定体积,加2倍量的水,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过大孔树脂,先用水洗至molish反应阴性,再用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得灯台叶提取物。
(3)将上述包合物(1)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灌胶囊。
为得到活性成分更稳定、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的药物组合物,上述制备方法的当归挥发油优选可用水或醇作为溶剂,以β-环糊精包合制成挥发油包合物。
根据本领域常规技术,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也可制成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其工艺步骤均为常规操作,可视药材情况不同酌情改变工艺条件,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针对所需要的产品的不同,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步骤也可不同,但均为公知常识性制剂工艺,不再一一描述。例如,当需要制备浓缩水蜜丸时,该步骤还可包括用5%-25%的蜂蜜水对干燥后的药粉(包括原料药粉末和提取物干浸膏粉等)进行泛制的过程,以制成浓缩水蜜丸产品;又例如:浓缩水蜜丸经过泛丸后一般还要磨光,干燥,即可得到最终的产品。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案中,制备工艺路线的具体参数设计是根据不同的中药材性质及药理作用不同,经过分析和筛选确定的。例如,当归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及脂溶性有效成分,挥发油易挥发,将其包合后大大提高了挥发油成分的稳定性,使其吸收利用更加完全。经药理学实验证明,其为较合理的优选工艺方案。水或醇提取灯台叶的技术条件(提取的最佳技术参数)是以出膏率和吲哚类生物碱,尤其是其中的鸭脚树叶碱(灯台叶的有效成分之一)含量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表进行正交试验来确定的。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采用的中药材均为2000年版药典所收载的药材,经鉴定,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规定。
本发明的组合物和药物的理化鉴定:其中吲哚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是按照滴定法测定的(参照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藁本内酯的含量是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试验证明,此法灵敏,重现性好,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以胶囊剂(内容物0.4g或者0.27g)为例,每粒胶囊的有效成分应该含藁本内酯至少为8mg;含吲哚类生物碱至少为10mg;含鸭脚树叶碱至少为50μg,每粒胶囊的重量不超过0.4g(0.4g为0号胶囊)。
本发明中当归的有效成分是当归挥发油,以藁本内酯为主,一般占挥发油的60%,可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定量,具体方法如下: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1.2%醋酸(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藁本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ml含0.2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施例1的产品内容物1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分钟,离心,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灯台叶提取物成分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如鸭角树叶碱等。可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鸭角树叶碱含量,滴定法测定吲哚类生物碱含量。
本发明药物中砷盐和重金属的检查: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E、IX F项下规定,对本品3批样品的砷盐和重金属进行检查,结果在规定范围内。
本发明药物中卫生学检查:经卫生学检查,符合药典卫生学标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止咳平喘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药颗粒剂的临床剂量推荐为2g/次,3次/日。
本发明的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的组合,试验证明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止咳和平喘作用,说明两者联合应用不是简单的疗效相加作用而是协同增强作用,此结论也可以从单纯的当归挥发油(或灯台叶提取物)与其他具有平喘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其药理作用和效果明显不如本发明的组合效果观察得出,其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本发明中当归和灯台叶在止咳和平喘方面的协同作用。
药理学试验研究
一、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
样品:Dy(当归油,给药前以β-环糊精包合,当归挥发油与环糊精的包合比是1∶7)、Dt粉末(灯台叶提取物,包括水提取物或者乙醇提取物)。
实验动物:ICR小鼠,II级,♀♂各半体重22~25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X(京)2002-0003。
试剂与设备:
咳必清,25mg/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9016。取1片咳必清放入乳钵中研磨后,加入蒸馏水至25ml,浓度为1mg/1ml备用;
氨水,天津百世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909;
JWC-201D超声雾化器,鞍山市同信医用仪器厂生产;
JOEREX(祖迪斯)运动数码秒表,广州保税区麦斯卡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及分组情况见下表:
  组别   动物数(只)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g/kg)
  空白对照组   10   灌胃   生理盐水20ml/kg
  咳必清   10   灌胃   0.02
  Dy高剂量   10   灌胃   0.04
  Dy中剂量   10   灌胃   0.02
  Dy低剂量   10   灌胃   0.01
  Dt高剂量   10   灌胃   0.5
  Dt中剂量   10   灌胃   0.25
  Dt低剂量   10   灌胃   0.125
实验方法
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咳必清)对照组,Dy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Dt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剂量见上表。各组小鼠给药后30分钟,分别将小鼠(每次试验2只小鼠)放入500ml玻璃钟罩内,将50ml浓氨水(25%)置于JWC-20lD超声雾化器中,超声雾化器与500ml玻璃钟罩喷雾装置相连,(风门调节在最小,雾量调节7档)。启动超声雾化器,雾化时间为15秒,停留5秒后迅速将小鼠取出,然后测定其咳嗽潜伏期(小鼠收腹、扬头、抓嘴同时张大嘴)及2分钟内每只小鼠的咳嗽次数。实验数据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作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n=10,X±SD)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
实验结果表明,Dy对氨水引发的小鼠咳嗽无明显镇咳作用,而Dt对氨水引发的小鼠咳嗽,既能明显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又能明显减少咳嗽次数,说明Dt有明显的镇咳作用,高剂量组有极显著性作用,P<0.01。
二、Dy、Dt对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
实验目的:用磷酸组胺喷雾致喘法,观察Dy、Dt对豚鼠平喘作用
样品:Dy、Dt粉末。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豚鼠,I级,♀♂兼用,体重150~20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X(京)2002-0003。
方法与结果:
购进体重150~200g豚鼠,雌雄兼用,观察24小时,无异长者用来筛选,即将豚鼠置于连有超声雾化器的密闭玻璃容器内,浓度为2mg/ml的磷酸组胺经超声雾化器雾化,喷入玻璃容器内,豚鼠自喷雾开始至症状(抽搐、跌倒;动物一出现抽搐,应当立即从玻璃容器中取出,以免窒息死亡。)出现的时间为潜伏期,记录潜伏期。若超过150s,则因不敏感而淘汰不予选用。次日,将潜伏期在150s内的70只豚鼠,根据潜伏期的长短,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组和给药剂量见下表。
动物分组及给药途径和剂量
  组别   动物数(只)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g/kg)
  空白对照组   10   灌胃   生理盐水20ml/kg
  Dy高剂量   10   灌胃   0.04
  Dy中剂量   10   灌胃   0.02
  Dy低剂量   10   灌胃   0.01
  Dt高剂量   10   灌胃   0.5
  Dt中剂量   10   灌胃   0.25
  D低剂量   10   灌胃   0.125
各组动物分别按上表给药,于给药后30min分别放入连有超声雾化器的密闭玻璃容器内,按预选时同样条件分别喷雾浓度为2mg/ml的磷酸组胺,记录自喷雾开始至豚鼠症状(抽搐、跌倒)出现的时间。若360s依然不跌倒者,引喘潜伏期依360s计算,试验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做t检验,比较组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表2对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n=10,X±SD)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
实验结果表明,40mg/kg和20mg/kg的Dy能极明显地延长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P<0.01,10mg/kgDy也能明显延长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P<0.05;而Dt则对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无明显作用。
三、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和对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
实验目的:用磷酸组胺喷雾致喘法,观察Dy、Dt联合用药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和对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
样品:Dy、Dt粉末。
实验材料与试验动物与前述试验相同。
方法与结果:
止咳与平喘试验均设四组,止咳试验结果见表3a,平喘试验结果见下表3b。
分组及给药途径和剂量
  组别   动物数(只)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g/kg)
  空白对照组   10   灌胃   生理盐水20ml/kg
  Dy+Dt组   10   灌胃   Dy0.04+Dt0.5
  Dy高剂量组   10   灌胃   0.04
  Dt高剂量   10   灌胃   0.5
表3a.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n=10,X±SD)
Figure C2007100637240015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与Dt组比较#P<0.05
表3b.对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n=10,X±SD)
Figure C20071006372400152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P<0.05;与Dy高剂量组比较#P<0.05
四、Dy与Dt最佳比例的确认
实验动物试验材料和方法同前。
试验分组:以Dy∶Dt为1∶13为中心,分别设1∶5;1∶10,1∶15;1∶20四个剂量组与1∶13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和表5,其中Dt为灯台叶水提取物。
表4不同比例的Dy、Dt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n=10,X±SD)
Figure C20071006372400153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从表4可见Dt的比例增大,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但与1∶13组比较并不明显,1∶15;1∶20用药量增大效果不及或不明显强于1∶13组,表明对于止咳作用,当归挥发油与灯台叶水提取物的重量比例最优选1∶13。
以Dt为灯台叶乙醇提取物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当归挥发油与灯台叶乙醇提取物的重量比例优选1∶4-5的最佳比例。
表5对磷酸组胺引发豚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n=10,X±SD)
Figure C2007100637240016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从表5可见Dt的比例的改变与引喘潜伏期的变化不相关,与1∶13组比较1∶5;1∶10;1∶15;1∶20的效果不及1∶13组,表明当Dy∶Dt为1∶13时对于平喘作用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Dy和Dt,Dy∶Dt的重量比1∶13是最佳比例。
将Dy与Dt的高剂量组剂量混合在一起,得到意外的止咳和平喘作用,说明两者联合应用不是简单的疗效相加作用而是协同增强作用,从单纯的当归挥发油(或灯台叶提取物)与其他具有平喘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组合其药理作用和效果明显不如Dy与Dt的组合的作用和效果,可以从另一角度证明本发明的协同作用。
五、豚鼠平喘实验:
以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混合液,诱发清醒豚鼠哮喘。每次取豚鼠1只,置4L密闭玻璃钟罩内,用超声波雾化以0.5ml/min的容量向密闭钟罩内通入雾化的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混合液(1∶1)10s,观察豚鼠的哮喘潜伏期(一般不超过120s,否则视为不敏感不予选用)。
1、灌胃给药一次,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2、连续灌胃给药四天(每日一次)后,观察,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组合物对豚鼠的平喘作用
Figure C20071006372400171
结果表明,本组方对组织胺所致的豚鼠哮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六、小鼠止咳实验
方法:灌胃给药一次,观察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见表7。
表7.喘咳平1号对浓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止咳作用
  组别   潜伏期(s)   P   咳嗽(次)   P
  正常对照组   34.0±10.0   21.0±3.5
  低剂量组   63.0±11.0   0.002   4.4±1.7   0.000
  中剂量组   54.2±26.1   0.166   8.6±5.7   0.003
  高剂量组   64.0±18.5   0.012   10.2±4.4   0.003
结果:本组方对浓氨水引发的小鼠咳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本发明组合物为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本发明组合物对咳嗽哮喘的治疗改善作用优于目前常用药,尤其是对哮喘在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五天)后有明显效果改善,也优于大剂量的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单独用药。试验的结果显示疗效确切,安全有效,长期稳定性考察也表明,本发明组合物质量稳定、可靠。
毒理学试验
本发明中dy代表纯的当归挥发油(应用时是采用β-环糊精包合,当归挥发油与环糊精的包合比是1∶7);dt代表灯台叶提取物。
1.急性毒性试验
1.1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简称Dy+Dt),棕色粉末,微溶于水。
1.2实验动物:II级ICR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6~18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2-001。
动物饲养在IVC中,温度20~23℃,相对湿度50~60%,自由饮用纯净水、摄取标准饲料,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编号:syxk(津)2005-0001。
1.3剂量设计:经过予试,30g/kg全死,20g/kg死一半,故设计30g/kg为最大剂量,剂间比为0.8,五个剂量分别是30.00、24.00、19.20、15.36、12.29g/kg。
1.4方法和结果:购进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6~18g,观察2天,未见异常,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5只。与给药前12h,停食不停水。
以2%羧甲基纤维素为溶媒,45g样品加溶媒至60ml,混匀,则30g/40ml/kg,即0.8ml/20g,该溶液叫做溶液I。取I液48ml,加溶媒至60ml,得溶液II,则24g/40ml/kg,以此类推,得溶液III、IV、V,分别为19.20、15.36和12.29g/40ml/kg。给药前12h,停食不停水。五组小鼠分别给予溶液I、IIIII、IV和V、观察死亡情况,连续7天。给药后小鼠死亡详细情况暂欠奉。
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
LD50=18.715g/kg
LD50(Feiller校正)95%的可信限=15.539--22.278g/kg
LD5=9.8013g/kg
LD95=35.735g/kg
2.长期毒性(13周,大鼠)试验
2.1实验动物:Wistar大鼠,II级,体重100±10克,雌雄各半,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2-0003。
2.2试剂
八联试纸,高尔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902
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3试验方法
2.3.1剂量设计
Dy+Dt的药效学试验高剂量为0.54g/kg。LD50为18.7g/kg.故设1g/kg为低剂量,2g/kg为中剂量,4g/kg为高剂量。长期毒性试验低剂量组剂量高于药效学试验高剂量组剂量(1g/kg>0.54g/kg),而长期毒性试验高剂量组剂量4g/kg是LD5018.7g/kg的1/4.7。
2.3.2长毒给药剂量组设定:
以大鼠灌胃针可通过的最大浓度做为长毒试验的高剂量,以其1/2剂量作为中剂量,低剂量设为中剂量的1/2。将大鼠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Dy+Dt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每天以饮用水20ml/kg经口灌胃;Dy+Dt以4g/kg、2g/kg、1g/kg(相当于LD50[18.715g/kg]的1/4.7、1/9.4和1/18.8),每天经口灌胃,每周给药6天,连续13周。给药期间每天做一般情况观察,每周称体重一次以调整给药量;每周计量1次平均摄食量;并分别于给药13周以及停药4周后做尿常规(测定隐血、亚硝酸盐、PH、尿胆元、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目测八联试剂带法);血液学(测定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凝血时间);血液生化学(检测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肝、总胆红素、血糖和总胆固醇);并于13周解剖14只和停药4周后解剖6只大鼠,取心、肝、脾、肺、肾、脑、甲状腺、肾上腺、睾丸、***或子宫进行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另外摘取垂体、视神经、胃、胰腺、十二指肠、空回肠、膀胱、附睾、胸腺、***、骨髓、卵巢或附睾,连同上述称重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上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三个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试验结果表明,以LD50/4.7连续13周给大鼠经口灌胃,未见Dy+Dt有明显毒性。动物长毒实验剂量与药效学试验用量换算见表8。
表8.动物长毒实验剂量与药效学试验用量换算
  剂量组   相当于LD<sub>50</sub>倍数   相当于药效实验高剂量倍数
  高剂量:4g/kg/20ml   1/4.7   7.4
  中剂量:2g/kg/20ml   1/9.4   3.7
  低剂量:1g/kg/20ml   1/18.8   1.85
2.4观察指标:
2.4.1一般状况观察:每日给药前后观察动物的一般症状、行为、口鼻分泌物、排便情况及有无其他异常,如有异常及时详细记录。
2.4.2体重情况:动物购入后予饲养三天,按体重分组后,测定每组给药前的体重。开始给药后,每周测量体重1次。
2.4.3摄食量:每周测量1次。
2.4.4尿液检查:给药至13周时,每组取14只动物;恢复期结束时,每组取6只动物,单只放在代谢笼中收集尿液,测定隐血、亚硝酸盐、PH、尿胆元、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目测八联试剂带法)。
2.4.5血液学检查:给药至13周结束时及恢复期结束时,动物禁食1夜后在***麻醉下,自眼眶后静脉丛穿刺取血。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小板数(PLT)、淋巴细胞百分比(W-SC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W-LCR)和凝血时间,测定仪器:Sysmex F-820自动计数器,TOA Medicalelectronics Co.,Ltd.日本。同时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
2.4.6血液生化学检查:给药至13周结束时及恢复期结束时,动物禁食1夜后,在***麻醉下经股静脉取血,静置后3000rpm,离心10min,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磷酸对硝基苯酚法),谷丙转氨酶(ALT,酶速率法),谷草转氨酶(AST,酶速率法),总蛋白(T-PRO,双缩脲法),白蛋白(ALB,溴甲酚绿法),尿素氮(BWN,二乙酰-肟法),肌肝(CREAT,苦味酸法),总胆红素(BILI,重氮法),血糖(GLU,葡萄糖氧化法),总胆固醇(CHOL,酶法)。
2.4.7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分别于给药后13周结束时及恢复期结束时,动物于解剖前夜禁食,解剖时在***麻醉下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肉眼观察后,取心、肝、脾、肺、肾、脑、甲状腺、肾上腺、睾丸、***或子宫进行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另外摘取垂体、视神经、胃、胰腺、十二指肠、空回肠、膀胱、附睾、胸腺、***、骨髓、卵巢或附睾,连同上述称重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上述脏器经10%***液固定的各组标本,常规取材后酒精梯度脱水,Fisher Model 266MP自动石蜡包埋机包埋,Leica RM2135切片机制片,HE染色,OLYMPUS显微镜观察照相。
3.试验结果
3.1一般状况观察:每日给药前后观察动物的一般症状。未见口鼻分泌物、稀便,未见行为异常。
3.2体重情况:按体重分组后,测定每组给药前的体重。开始给药后,每周测量体重1次。结果可见同一时间,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各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3摄食量:每周测量1次,结果可见,不同组别、相同时间、相同性别平均每只大鼠每周消耗饲料无明显差异。
3.4尿液检查:结果可见Dy+Dt长期毒性试验给药13周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各给药组之间各项尿常规无明显差异。
3.5血液学检查:结果可见Dy+Dt长期毒性试验给药13周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各给药组之间各项血常规无明显差异,P>0.05。
3.6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可见Dy+Dt长期毒性试验给药13周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各给药组之间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3.7解剖及组织学检查,给药13周以及停药4周后,解剖时,肉眼观察,未见异常,脏器系数无明显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晰说明发明目的和技术方案,借助下述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处方:
当归挥发油7%;灯台叶提取物93%。以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总重为100%计。
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取当归药材,采用蒸馏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灯台叶提取物的提取:取灯台叶药材,加95%的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一定量,加2倍量水,搅拌,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喷雾干燥成粉末,得灯台叶提取物;
将上述得到的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混合,灌胶囊,即得。
也可将当归挥发油与β-环糊精采用常规包合技术包合制成挥发油包合物,其中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例为1∶5,再与灯台叶提取物混合,即得本发明组合物的胶囊剂。以组合物总重为100%计,当归挥发油包合物为7-35%;灯台叶提取物65-93%。
鉴别:(1)取本品1g,置100ml量瓶中,加稀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灯台叶对照药材,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鉴别(1)项下对照药材溶液1ml,加稀乙醇稀释成3ml,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乙酸-水(1∶1∶8∶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g,加***20ml超声提取10分钟,过滤,提取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白色荧光斑点。
检查: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符合颗粒剂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C)。
含量测定:
藁本内酯,采用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测定。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1.2%醋酸(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藁本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ml含0.2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施例1的产品内容物1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分钟,离心,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发明的上述组合物中藁本内酯的含量约为5.7mg/g。
吲哚类生物碱,采用滴定法:
精密称取本品(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合物)细粉5g,置250ml锥形瓶中,加95%乙醇8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残渣再加95%乙醇80ml,加热回流0.5小时,放冷,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100)30ml,置水浴上加热,搅拌使溶解,放冷,滤过,残渣再用盐酸溶液(1→200)同法提取2次(20ml,15ml),合并滤液,用氨试液调节pH值至8~8.5,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40ml,30ml,25ml,20ml),合并氯仿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移至100ml锥形瓶中,回收溶剂至干,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05mol/l)25ml使溶解,放冷,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每1ml硫酸滴定液(0.005mol/l)相当于3.384mg的鸭脚树叶碱(C20H22N2O3)。
本品含吲哚类生物碱以鸭脚树叶碱(C20H22N2O3)计,含有20~500μg/g。
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Xterra)为填充剂,盐酸水溶液(浓盐酸1→10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塔板数按鸭脚树叶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鸭脚树叶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磨粉碎,精密称粉末1.50g,置200ml锥形瓶中,加氨水试液(2%浓氨水,PH=9)100ml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0ml,合并萃取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回收溶剂至干,用乙腈将沉淀转移至25ml容量瓶,加乙腈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取10μ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胶囊剂,内容物0.4g)每粒含鸭脚树叶碱不得低于20μg,含藁本内酯不低于10mg。
实施例2:
处方:当归挥发油25%;灯台叶提取物75%。以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总重为100%计。
片剂:(1)取当归药材,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加乙醇至含醇量65%,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喷雾干燥成粉末,得灯台叶提取物;
(3)将上述(1)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常规剂量和种类的片剂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
胶囊剂:上述提取物混合的步骤(3)之后,加入糊精等粘合剂,充分混匀,加入淀粉等填充剂制粒,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其中粘合剂和填充剂等为胶囊剂的常规比例的常规辅料。
定性和定量检测同实施例1。
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Xterra)为填充剂,盐酸水溶液(浓盐酸1→10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塔板数按鸭脚树叶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鸭脚树叶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磨粉碎,精密称粉末1.50g,置200ml锥形瓶中,加氨水试液(2%浓氨水,PH=9)100ml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0ml,合并萃取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回收溶剂至干,用乙腈将沉淀转移至25ml容量瓶,加乙腈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取10μ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片剂,每片0.2g)含鸭脚树叶碱不低于20μg,藁本内酯不低于10mg。
实施例3:
处方:当归挥发油5%;灯台叶提取物95%。以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总重为100%计。
片剂:(1)取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75%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一定量,加2倍量水,搅拌,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喷雾干燥成粉末,得灯台叶提取物;
(3)将上述(1)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常规的片剂辅料,压片。
胶囊剂:上述提取物混合的步骤(3)之后,加入淀粉等填充剂,加入糊精等粘合剂充分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定性和定量检测同实施例1。
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Xterra)为填充剂,盐酸水溶液(浓盐酸1→10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塔板数按鸭脚树叶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鸭脚树叶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磨粉碎,精密称粉末1.50g,置200ml锥形瓶中,加氨水试液(2%浓氨水,PH=9)100ml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0ml,合并萃取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回收溶剂至干,用乙腈将沉淀转移至25ml容量瓶,加乙腈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取10μ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胶囊剂,每粒内容物0.27g)含鸭脚树叶碱不得低于20μg。
实施例4:
处方:当归挥发油5%;灯台叶提取物95%。以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总重为100%计。
片剂:(1)取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60%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一定量,浓缩,喷雾干燥成粉末,得灯台叶提取物;
(3)将上述(1)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常规的片剂辅料,压片。
胶囊剂:上述提取物混合的步骤(3)之后,加入淀粉等填充剂,加入糊精等粘合剂,充分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定性和定量检测同实施例1。
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Xterra)为填充剂,盐酸水溶液(浓盐酸1→10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塔板数按鸭脚树叶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鸭脚树叶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磨粉碎,精密称粉末1.50g,置200ml锥形瓶中,加氨水试液(2%浓氨水,PH=9)100ml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0ml,合并萃取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回收溶剂至干,用乙腈将沉淀转移至25ml容量瓶,加乙腈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取10μ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胶囊剂,每粒内容物0.27g)含鸭脚树叶碱不得低于20μg。
实施例5:
处方:当归挥发油90%;灯台叶提取物10%。以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总重为100%计。
片剂:(1)取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一定量,加2倍量水,搅拌,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的浸膏,用盐酸调pH至3-4,滤过,上清液过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10倍体积水洗涤,弃去洗涤液,用1倍柱体积浓氨水碱化柱,用6倍体积30~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加压浓缩并低温干燥,得灯台叶提取物(鸭脚树叶碱含量应大于80%);
(3)将上述(1)包合物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常规的片剂辅料,压片。
胶囊剂:上述提取物混合的步骤(3)之后,加入淀粉等填充剂,加入糊精等粘合剂,充分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定性和定量检测同实施例1。
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Xterra)为填充剂,盐酸水溶液(浓盐酸1→10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塔板数按鸭脚树叶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鸭脚树叶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磨粉碎,精密称粉末1.50g,置200ml锥形瓶中,加氨水试液(2%浓氨水,PH=9)100ml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0ml,合并萃取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回收溶剂至干,用乙腈将沉淀转移至25ml容量瓶,加乙腈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取10μ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胶囊剂,每粒内容物0.27g)含鸭脚树叶碱不低于20μg。
实施例6:
处方:当归挥发油80%;灯台叶提取物20%。以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总重为100%计。
片剂:(1)取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一定量,加2倍量水,搅拌,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08的浸膏,置60~80℃真空干燥,粉碎,上硅胶制备柱,用氯仿-甲醇(20∶1)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得灯台叶提取物(鸭脚树叶碱含量大于80%);
(3)将上述(1)包合物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常规的片剂辅料,压片。
胶囊剂:上述提取物混合的步骤(3)之后,加入淀粉等填充剂,加入糊精等粘合剂,充分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定性和定量检测同实施例1。
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Xterra)为填充剂,盐酸水溶液(浓盐酸1→10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塔板数按鸭脚树叶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鸭脚树叶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磨粉碎,精密称粉末1.50g,置200ml锥形瓶中,加氨水试液(2%浓氨水,PH=9)100ml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0ml,合并萃取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回收溶剂至干,用乙腈将沉淀转移至25ml容量瓶,加乙腈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取10μ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胶囊剂,每粒内容物0.27g)含鸭脚树叶碱不低于20μg。
实施例7:
处方:当归挥发油70%;灯台叶提取物30%。以当归挥发油和灯台叶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总重为100%计。
片剂:(1)取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制备,得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一定量,加2倍量水,搅拌,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无醇味,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用10倍体积水洗涤,弃去洗涤液,再用10%乙醇洗涤,弃去洗涤液,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加压浓缩并低温干燥,得灯台叶提取物(鸭脚树叶碱含量大于50%);
(3)将上述(1)包合物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常规的片剂辅料,压片。
胶囊剂:上述提取物混合的步骤(3)之后,加入淀粉等填充剂,加入糊精等粘合剂,充分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本发明胶囊剂。
定性和定量检测同实施例1。
鸭脚树叶碱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Xterra)为填充剂,盐酸水溶液(浓盐酸1→10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2nm,理论塔板数按鸭脚树叶碱计算应不低于7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鸭脚树叶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溶解并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研磨粉碎,精密称粉末1.50g,置200ml锥形瓶中,加氨水试液(2%浓氨水,PH=9)100ml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氯仿萃取3次,每次100ml,合并萃取液,用水振摇洗涤至中性,回收溶剂至干,用乙腈将沉淀转移至25ml容量瓶,加乙腈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取10μl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胶囊剂,每粒内容物0.27g)含鸭脚树叶碱不低于20μg。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药物成分由当归挥发油与灯台叶提取物按照1∶4-15的重量配比组成,其中所述灯台叶提取物中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1-90%的吲哚类生物碱,该吲哚类生物碱中含有占该提取物总重0.1-80%的鸭角树叶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当归挥发油中含有占当归挥发油总重30-80%的藁本内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当归药材,采用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极性溶剂提取得到灯台叶提取物,所述极性溶剂为水或浓度为10-95%的乙醇,所述提取的方法包括煎煮和/或回流;
(3)将上述(1)得到的当归挥发油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1)中得到的挥发油用水或乙醇作为溶剂,以β-环糊精包结制成挥发油包合物的过程,其中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例为1∶5-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极性溶剂为浓度是10-95%的乙醇,所述的灯台叶的提取方法为将灯台叶用乙醇回流,浓缩,得到灯台叶提取物。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还包括将所得到的灯台叶提取物过滤,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或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处理,所述处理的步骤为先用水洗至molish反应阴性,再用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浓缩,减压干燥。
7.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疾病的药物,该药物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辅料组成,且为口服剂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
(1)取当归药材,采用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制备当归挥发油;
(2)取灯台叶药材,加极性溶剂提取得到灯台叶提取物,所述的极性溶剂为水或浓度为10-95%的乙醇,所述的提取包括煎煮和/或回流;
(3)将上述(1)的当归挥发油和(2)得到的提取物混合;
(4)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混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1)中得到的挥发油以β-环糊精包结制成挥发油包合物的过程,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例为1∶5-10。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咳喘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B2007100637240A 2007-02-08 2007-02-08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67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637240A CN100563670C (zh) 2007-02-08 2007-02-08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637240A CN100563670C (zh) 2007-02-08 2007-02-08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8323A CN101028323A (zh) 2007-09-05
CN100563670C true CN100563670C (zh) 2009-12-02

Family

ID=3871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6372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3670C (zh) 2007-02-08 2007-02-08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367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75443A4 (en) * 2015-11-11 2019-11-06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1396B (zh) * 2012-05-07 2013-11-20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抗肺癌的灯台叶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5010935A (zh) * 2015-06-17 2015-11-04 蚌埠市天星树脂有限责任公司 缓解咳嗽药物的原药提取所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8617A (zh) * 2015-09-30 2016-01-06 宋晓梅 一种新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6226452A (zh) * 2016-08-29 2016-12-14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十全大补酒中当归的鉴别方法
CN107569538A (zh) * 2017-09-11 2018-01-12 江西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TW201946634A (zh) * 2018-03-26 2019-12-16 香港商麗年控股有限公司 以呼吸道為目標之兩親生物活性物質的輸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75443A4 (en) * 2015-11-11 2019-11-06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US10603345B2 (en) 2015-11-11 2020-03-31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respiratory disea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8323A (zh)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3670C (zh) 一种治疗咳嗽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872106A (zh) 山香圆叶在治疗病毒性感冒疾病中的应用
CN100525809C (zh) 由黄芪、红景天和菝葜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667B (zh) 一种双黄连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57999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5963342A (zh) 一种抗过敏的复合黄酮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06542B (zh) 一种用于止嗽定喘祛痰的中药口服制剂
CN109045231A (zh) 一种枇杷露及其制备方法
CN1981852A (zh) 一种天麻醒脑制剂及其制法和质控方法
CN108714205B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8376B (zh) 山茱萸多糖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35131B (zh) 枳实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哮喘药物中的应用
CN102225095B (zh) 一种车前子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16749A (zh) 治疗癃闭的药物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5806964A (zh) 刺五加甘草制剂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43795A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朝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aphosa et al. Toxicity evaluation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the rhizome of Elephantorrhiza elephantina (Burch.) Skeels.(Fabaceae), in rats
CN104382964A (zh) 一种由骆驼蓬草制备骆驼蓬草总生物碱提取物和骆驼蓬草总黄酮提取物的方法
CN1194736C (zh) ***的组合物
CN1977886B (zh) 一种由苦参素、灵芝和黄芪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CN102988552A (zh) 一种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白头翁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37515A (zh) 感清合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0510743C (zh) 克咳口服固体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0493522C (zh) 一种苦参素和多糖的药物组合物
CN113876895B (zh) 一种具有降糖活性的复合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