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2165C - 提供地址转换以及消息相关的方法和*** - Google Patents

提供地址转换以及消息相关的方法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2165C
CN100542165C CNB028196082A CN02819608A CN100542165C CN 100542165 C CN100542165 C CN 100542165C CN B028196082 A CNB028196082 A CN B028196082A CN 02819608 A CN02819608 A CN 02819608A CN 100542165 C CN100542165 C CN 1005421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information
network node
address
sgs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96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65116A (zh
Inventor
斯尔格·霍芒特
图杰·赫尔塔
苏珊娜·卡里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01/01152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3032668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565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5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21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21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7Adaptation for transition between two IP versions, e.g. between IPv4 and 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80Arrangements enabling lawful interception [L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4Messaging devices, e.g. message cent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3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网络单元,所述方法、***和网络单元用于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蜂窝网络的第一网络节点改变到第二网络节点,则提供地址转换。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用地址信息被在信令消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传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在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选择所述地址信息以及所述备用地址信息中的一个,并将其用于重新建立指向所述连接另一端的连接。因此,允许所述新连接点重新建立指向所述连接另一端的连接,即使所述新连接点只能使用所述两个地址中的一个来通信。此外,可基于所述备选地址使从不同网络单元接收的信令消息相关,所述信令消息例如是关于计费、合法窃听和/或定制应用的消息。

Description

提供地址转换以及消息相关的方法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网络单元,其用于提供诸如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网络的蜂窝网络的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地址转换,例如从IPv4(互联网协议版本4)地址转换到IPv6地址,和/或消息相关。
背景技术
UMTS(通用移动电信***)是基于WCDMA高容量无线电接口的3G(第三代)电信***的更为一般的术语。GSM是最为普遍的基于TDMA(时分多址)无线电的2G(第二代)电信***。GPRS***的目的是提供从使用2G或3G无线电技术(例如GSM、美国TDMA、UMTS、GERAN(GSM/EDGE无线电接入网))的蜂窝移动终端(MT,有时也称为移动站(MS)或用户设备(UE))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的全球第二层连通性。GPRS可以支持各种第三层协议(例如IPv4;IPv6;PPP(点到点协议))。
GPRS网络的主要节点是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和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SGSN是服务于所述MT的节点。每个SGSN都为GSM和/或UMTS支持GPRS。GGSN是处理与PDN(分组数据网)互配的节点。信令和数据是使用所述GTP(GPRS隧道协议)协议在SGSN和GGSN或SGSN和SGSN之间交换的。GRP协议处理移动性和GTP隧道的生成、修改与删除,以及在GSN之间传送用户数据。GTP允许在GSN之间,以及在SGSN和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未示出)之间隧道发送多协议分组,到相关MT的连接是通过所述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建立的。其它***组件无需知道所述GTP。通常两个IP地址用于单个隧道,一个用于所述GTP控制消息(即信令),一个用于GTP用户分组(即传送用户数据)。
在GPRS附加中,所述SGSN建立移动性管理(MM)语境,所述语境包括关于所述相关MT的移动性和安全性的信息。在PDP语境激活中,所述SGSN与所述用户将会使用的所述GGSN建立PDP语境,所述PDP语境将被用于路由目的。附加GPRS的移动终端(MT)可被分配静态或动态IP地址(也被称为PDP地址)。所述静态地址由原籍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HPLMN)运营商在预约时分配。所述动态IP地址可由所述HPLMN或受访PLMN(VPLMN)运营商在PDP(分组数据协议)语境激活时分配。除了地址分配,所述GGSN还实施将IP分组从GTP(GPRS隧道协议)转发到分组数据网(PDN),或相反。存在着两种PLMN骨干网,PLMN内骨干网和PLMN间骨干网。所述PLMN内骨干网是仅用于PLMN内的分组域数据以及信令的专用IP网,而PLMN间骨干网用于从一个PLMN漫游到另一个(经由边界网关)。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GGSN使用所述PLMN内骨干网来交换GPRS域数据和信令。
在漫游期间内,除了所述PLMN间骨干,还使用原籍和受访网络的所述PLMN内骨干。当用户漫游到另一PLMN,即VPLMN时,所述用户首先需要附加到所述网络。在GPRS附加中,所述MT通过给予关于其身份、性能和位置的信息,将其连接到所述网络的意图通知给服务SGSN。所述SGSN然后检查所述MT的身份,并执行鉴权进程以保证所述传输路径的安全。在所述SGSN已从所述用户的HPLMN的原籍位置寄存器(HLR)接收到漫游用户数据,并完成位置更新进程之后,所述附加完成。在所述GPRS附加之后,所述MT发送‘激活PDP语境’请求,所述请求内的所述接入点名称(APN)是将被用于所述原籍或受访PLMN内的所述GGSN接入点(AP)的参考。所述SGSN基于PDP语境预约记录选择所述GGSN,并将所述语境数据发送给所选择的GGSN。所述GGSN然后将所述分组路由到适当的分组数据网(PDN)。
当用户在所述VPLMN内漫游时,GGSN选择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可经由所述PLMN间骨干和BG使用所述原籍网GGSN。所述原籍GGSN然后将所述分组路由到其目的地。第二,受访域GGSN可被用于将所述分组通过诸如公共互联网的分组数据网(PDN)直接从所述VPLMN路由到其目的地。
应当理解的是,存在着两级IP寻址:
-对应于在GTP协议之上传送的分组的用户IP地址。所述对应IP地址被称为PDP地址或用户地址;以及
-对应于在GTP协议之下传送的分组的网络IP地址。所述对应IP地址是用于在GSN之间交换GTP分组的节点IP地址。这些IP地址也可能被用于诸如计费或O&M的网络操作。
用户和网络地址由于所述GTP协议而相互独立,且两者都可以是IPv4或IPv6。
所述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的GPRS骨干节点可任选地将基于IPv6的寻址用于网络地址。但是,现有技术规范允许使用IPv6地址,却并未定义如何保持与基于IPv4的节点的后向兼容性。例如在将IPv6地址***生成PDP语境请求消息之前,SGSN应当事先知道所述GGSN选择支持IPv6地址。
此外,已知的进程还存在着另一问题。如果MT从连接到能够运行IPv6的GGSN的能够运行IPv6的SGSN移动到仅IPv4的SGSN,通信将丢失,因为新SGSN无法使用所传送的IPv6地址。尤其是在两个运营商有来自具有漫游协议(例如国内漫游)的不同制造商(或仅是不同的软件版次)的设备时,这种情形非常现实。应当理解的是,现有IPv4到IPv6转换机制此处无法使用,因为它们并不影响在GTP内传送的IP地址。
此外,实际的需要是必须完成协议改变,从而使得基于旧版本技术规范(所以并不支持此处建议的增强)的节点必须继续与支持此处所建议增强的新节点互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以提供地址转换或相关功能,后向地址兼容性可借助所述功能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蜂窝网络的第一网络节点改变到第二网络节点,所述方法提供地址或网络转换,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在信令消息中将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传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b)在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选择所述地址信息以及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以及
c)使用所选择的地址信息来重新建立指向所述连接另一端的第三节点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数据网内提供消息相关功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在第一网络节点中将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加入消息;
b)在第二网络节点中选择所述消息已路由到的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以及
c)将所选择的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消息与从第三网络节点接收的消息相关。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地址或网络转换的***,所述***包括:
a)第一网络节点,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所述网络节点改变,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信令消息中传送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以及
b)第二网络节点,如果所述连接点改变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则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信令消息,选择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并使用所选择的地址信息来重新建立指向所述连接另一端的第三网络节点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数据网中提供消息相关功能的***,所述***包括:
a)用于将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加入消息的第一网络节点;
b)用于接收所述消息已路由到的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的第二网络节点;以及将所选择的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消息与从第三网络节点接收的消息相关。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蜂窝网络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被设置成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所述网络节点改变为另一网络节点,则在信令消息中传送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并且使用所述传送的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重新建立指向第三节点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蜂窝网络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被设置成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另一网络节点改变为所述网络节点,则接收消息,选择设置在所述消息中的地址信息和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并将所选择的地址信息用于重新建立指向所述连接另一端的第三网络节点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蜂窝网络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被设置成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另一网络节点改变为所述网络节点,则接收消息,选择设置在所述消息中的地址信息和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并将所选择的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消息与从第三网络节点接收的消息相关。
因此,如果改变一个连接点(例如SGSN间路由区更新;服务RNC重定位),则旧连接点(例如旧SGSN)应当将第一和第二地址都发送给新连接点(例如新SGSN),以允许所述新连接点重新建立到该连接另一端(GGSN)的连接,即使所述新连接点仅可使用所述两个地址中的一个来通信。
此外,可基于备选的地址使从不同网络节点接收的信令消息相关,所述信令消息例如是关于计费、合法窃听和/或定制应用(例如定制移动网应用增强逻辑(CAMEL)体系结构)。
附图说明
以下将基于优选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可以实施本发明的GPRS骨干网体系结构的示意方框图;
图2是指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SGSN间路由区更新进程的信令图,以及
图3是指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服务SRNS重定位进程的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基于图1所示的分组域PLMN骨干网体系结构来描述优选实施例,所述体系结构内使用了IPv6到IPv4地址转换机制。
根据图1,分组数据网(PDN)10(例如IP网络)经由第一GGSN31连接到第一PLMN 71,所述第一PLMN 71包括第一PLMN内骨干网51。此外,所述第一PLMN 71至少包括第一SGSN 61和第二SGSN 62,它们相互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PLMN内骨干网51连接到所述第一GGSN 31。另外,所述PDN 10经由第二GGSN 32连接到第二PLMN 72,所述第二PLMN 72包括第二PLMN内骨干网52。此外,所述第二PLMN 72包括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第二PLMN内骨干网52连接到所述第二GGSN 32的第三SGSN 63。所述第一和第二PLMN 71、72经由PLMN间骨干网20相互连接。所述第一PLMN 71和所述PLMN间骨干网20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第一边界网关(BG)41提供的。与此类似,所述第二PLMN 72和所述PLMN间骨干网20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第二BG 42提供的。
每个所述PLMN内骨干网51、52都可能是用于分组域数据和信令的专用IP网。专用IP网是将相同接入控制机制应用于其以实现所需安全电平的IP网。所述PLMN间骨干网20可以是可能由包括BG安全功能性(即通常仅是具有安全功能的路由器)的漫游协议所选择的分组数据网,例如公共互联网或是租用的线路。所述第一和第二BG41、42并不是在所述分组域的范围内定义的。
所述GPRS支持节点(GSN),即所述第一到第三SGSN 61至63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GGSN 31、32包括为GSM(全球移动通信***)和/或UMTS支持GPRS功能所需的功能。尤其是,所述第一和第二GGSN 31、32代表所述PDN 10因为PDP地址的评估而接入的网络节点。它包括附加GPRS的用户的路由信息。所述路由信息用于将分组数据单元(PDU)隧道发送到MT的当前附加点,即对应的服务SGSN。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GGSN 31、32分别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PLMN 71、72的PDN互连的第一点。所述第一至第三SGSN 61至63代表服务于所述MT的节点。每个SGSN都为GSM和/或UMTS支持GPRS。
更多关于所述网络体系结构和信令程序的细节可从3GPP(第三代合作项目)技术规范TS 23.060版次4中得到。
根据优选实施例,愿意使用IPv6寻址的SGSN将始终在对应的GTP信令消息内指示IPv6以及IPv4 SGSN地址,所述GTP信令消息被用于请求生成到所选择GGSN的隧道。作为选择,所述SGSN也可以在用于请求GTP隧道更新的对应GTP信令消息内指示IPv6和IPv4 SGSN地址。但如果在发送所述更新之前,所述SGSN已知GGSN所支持地址的类型,则上述选择并不是必需的。但其也可能是有用的,如果运营商希望逐节点地配置所使用技术(可能归因于中间网络)的话。
如果所选择GGSN在网络平台内支持IPv6,它还应当在对应GTP响应消息内将IPv6地址与IPv4地址一起指示。所述IPv4地址被存储在所述SGSN内,并不用于传输。IPv6地址被用于在所述网络平台上传输。在SGSN间切换的情况下,应当以后向兼容的方式将IPv4和IPv6地址给予所述新SGSN。如果所述新SGSN并不支持IPv6地址,它使用所得到的IPv4地址来更新到所述GGSN的隧道。在更新所述隧道之前,所述GGSN也可能开始从所述新SGSN接收用户数据。因此,所述第一和第二GGSN 31、32应当准备好接收IPv4或IPv6地址上的GTP分组(信令或用户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未来可能会提供一种新SGSN,其能够在网络平台上仅使用IPv6,并且可能会应用相同的原理。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种选择,所述节点可以基于运营商配置来选择所使用的传输技术(IPv4或IPv6)。
如果所选择GGSN在所述网络平台内并不支持IPv6,则其在对应GTP响应消息内仅指示IPv4地址。然后将IPv4地址作为当前所定义地用于在所述网络平台上传输。
因为建议了将所述IPv6地址作为新的任选信息元素发送,所以可以提供后向兼容性,以将IPv6引入未来的网络节点并保持所述网络平台上的连接,即便新SGSN仅支持IPv4。
以下将参照图2和3来描述特定信令消息实例以及并入用于传送备选地址的特定地址字段。关于所述信令消息和进程的具体细节可从3GPP技术规范TS 29.060和TS 23.060版次4中得到。
作为GPRS PDP语境激活进程的一部分,生成PDP语境请求被从SGSN节点发送到GGSN节点。有效请求启动SGSN内PDP语境与GGSN内PDP语境之间的隧道的生成。如果所述SGSN倾向于使用GTP下的IPv6,它会将IPv6地址包括在新消息字段“备选SGSN地址”内,并将备选或等价IPv4地址包括在现有消息字段SGSN地址内。如果所述GGSN支持GTP下的IPv6,它会存储并使用所述备选IPv6 SGSN地址以与所述SGSN通信。如果所述GGSN仅支持GTP下的IPv4,则其存储并使用所述IPv4 SGSN地址以与所述SGSN通信。所述SGSN无论分组被发送至其IPv4还是IPv6地址都接受分组。所述GGSN不应当存储其不使用的SGSN IP地址。所述机制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因为其并不基于特定的DNS特征,并允许所述GGSN具有仅使用IPv4的处理,以及使用IPv4和IPv6两者的处理。
下表1示出了设置在所述生成PDP语境请求消息内的特定信息元素。
表1:
  信息元素   存在要求
  IMSI   有条件的
  恢复   任选
  选择模式   有条件的
  隧道端点识别符数据   必备
  隧道端点识别符控制平面   有条件的
  NSAPI   必备
  链接的NSAPI   有条件的
  计费特征   任选
  跟踪参考   任选
  跟踪类型   任选
  终端用户地址   有条件的
  接入点名称   有条件的
  协议配置选项   有条件的
  信令的SGSN地址   必备
  用户业务的SGSN地址   必备
  信令的备选SGSN地址   任选
  用户业务的备选SGSN地址   任选
  MSISDN   有条件的
  业务质量简表   必备
  TFT   有条件的
  触发Id   任选
  OMC身份   任选
  专用扩展   任选
作为生成PDP语境请求的响应,所述生成PDP语境响应消息被从所述GGSN节点发送到所述SGSN节点。当所述SGSN接收具有指示‘请求被接受’的原因值的所述生成PDP语境响应时,所述SGSN激活所述PDP语境,并可能开始将PDU从外部数据网转发到所述MT/从所述MT转发到所述外部数据网。
如果所述GGSN支持GTP下的IPv6,且所述SGSN将IPv6 SGSN地址包括在所述请求内,则所述GGSN应当将所述IPv6地址包括在所述新字段“备选GGSN地址”内,并将等价IPv4地址包括在所述字段“GGSN地址”内。所述SGSN使用所述备选IPv6 GGSN地址来与所述GGSN通信,除非所述运营商已配置了IPv4的使用。所述SGSN存储所述GGSN地址,并将所述GGSN地址在PDP语境响应消息(在MS已执行到新SGSN的路由区更新进程,所述新SGSN已发送PDP语境请求消息给旧SGSN之后,由旧SGSN发送给新SGSN的消息)内发送给新SGSN。所述GGSN无论分组被发送到其IPv4还是IPv6地址都将接受分组。如果所述新SGSN仅支持GTP下的IPv4,则所述机制避免丢失连接。
表2示出了设置在所述生成PDP语境响应消息内的特定信息元素。
表2:
  信息元素   存在要求
  原因   必备
  所需的重新排序   有条件的
  恢复   任选
  隧道端点识别符数据   有条件的
  隧道端点识别符控制平面   有条件的
  计费ID   有条件的
  终端用户地址   有条件的
  协议配置选项   任选
  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   有条件的
  用户业务的GGSN地址   有条件的
  控制平面的备选GGSN地址   有条件的
  用户业务的备选GGSN地址   有条件的
  业务质量简表   有条件的
  计费网关地址   任选
  专用扩展   任选
此外,作为GPRS SGSN间路由更新进程或PDP语境修改进程的一部分,更新PDP语境请求消息被从SGSN发送到GGSN,或是由于负载分享而重新分配语境。所述SGSN只有已从旧SGSN(SGSN间路由区更新情况)或GGSN(PDP语境修改)接收到IPv6 GGSN地址方可使用SGSN IPv6地址。否则SGSN使用SGSN IPv4地址。
如果所述GGSN支持GTP下的IPv6,且SGSN将IPv6 SGSN地址包括在请求内,则所述GGSN将IPv6地址包括在字段“备选GGSN地址”内,并将等价IPv4地址包括在字段“GGSN地址”内。所述SGSN使用所述备选IPv6 GGSN地址来与GGSN通信。所述SGSN可能会存储IPv4和IPv6 GGSN地址,并将它们在PDP语境响应消息内发送到新的SGSN。如果并未发送GGSN地址字段,则并不发送GGSN备选地址字段。由于这种机制保证所述SGSN始终存储适当的IPv4和IPv6 GGSN地址,所以如果移动到仅支持GTP下的IPv4的新SGSN也不会丢失所述连接。
在下表3内示出了设置在所述更新PDP语境响应消息内的特定信息元素。
表3
  信息元素   存在要求
  原因   必备
  恢复   任选
  隧道端点识别符数据   有条件的
  隧道端点识别符控制平面   有条件的
  计费ID   有条件的
  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   有条件的
  用户业务的GGSN地址   有条件的
  控制平面的备选GGSN地址   有条件的
  用户业务的备选GGSN地址   有条件的
  业务质量简表   有条件的
  计费网关地址   任选
  专用扩展   任选
此外,至于所述SGSN语境请求消息,所述的新SGSN将此消息发送到旧SGSN,以得到MT的移动性管理(MM)和PDP语境。所述旧SGSN以SGSN语境响应来应答。
所述的新SGSN增加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如果所述的新SGSN支持GTP下的IPv6,则所述的新SGSN将其IPv6地址加入所述字段“控制平面的备选SGSN地址”内。所述旧SGSN然后依据其IPv6支持来选择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并存储所选择的SGSN地址,且当在SGSN语境传送进程内将MT的控制平面消息发送到所述的新SGSN时使用所述的所选择SGSN地址。
表4示出了设置在所述SGSN语境请求消息内的特定信息元素。
表4
  信息元素   存在要求
  IMSI   有条件的
  路由区身份(RAI)   必备
  暂时的逻辑链路识别符(TLLI)   有条件的
  分组TMSI(P-TMSI)   有条件的
  P-TMSI签名   有条件的
  所验证的MS   任选
  隧道端点识别符控制平面   必备
  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   必备
  控制平面的备选SGSN地址   有条件的
  专用扩展   任选
所述旧SGSN将SGSN语境响应消息作为对先前SGSN语境请求的响应发送到所述新SGSN。所述旧SGSN只有从所述新SGSN接收到IPv6 SGSN地址方可使用SGSN IPv6地址。否则SGSN将使用SGSN IPv4地址。
所述的新SGSN将SGSN语境确认消息作为对所述SGSN语境响应消息的响应发送到所述旧SGSN。只有在接收到所述SGSN语境确认消息之后,所述旧SGSN方开始转发用户数据分组。SGSN语境确认向所述旧SGSN指示,所述的新SGSN已正确接收到PDP语境信息并准备接收用户数据分组。
所述的新SGSN使用用户业务的SGSN地址,所述地址与潜在的网络业务(例如IP)所提供的地址不同。所述旧SGSN存储所述SGSN地址,并在将MT的下行链路PDU发送到所述新SGSN时使用所述SGSN地址。所述SGSN只有从所述旧SGSN接收到控制平面的IPv6SGSN地址方可使用IPv6地址。否则所述SGSN使用SGSN IPv4地址。
图2示出了指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SGSN间路由区更新进程的信令图。
在此信令实例内,所述MT将路由区更新请求发送到新的SGSN,以启动路由区更新。响应于此,所述的新SGSN将包括SGSN地址字段与备选SGSN地址字段的SGSN语境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旧SGSN。响应于此,所述旧SGSN返回SGSN语境响应消息,在所述SGSN语境响应消息中,在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字段内设置了理想的地址类型,且如果可得到则包括所有GGSN IPv4和IPv6地址。所述的新SGSN以包括所使用的地址类型信息的SGSN语境确认消息来应答。然后,所述的新SGSN将包括所设置地址类型信息的更新PDP语境请求消息发送到对应的GGSN。使用从旧SGSN接收的GGSN IP地址来发送所述消息。如果所述的新SGSN与GGSN支持网络平台上的IPv6,则优选的是使用GGSN的IPv6地址。如果SGSN或GGSN不支持IPv6,则使用IPv4地址。此处假定在向IPv6转换的第一相位内,所有节点都支持IPv4。所述GGSN返回包括所述GGSN地址字段和备选GGSN地址字段的更新PDP语境响应消息。这些地址字段尤其在以下情况中是必需的:
-所述旧SGSN仅支持IPv4,且并未存储所述备选GGSN地址,从而使得所述的新SGSN必需从SGSN接收所述备选GGSN地址,以能够将IPv6用于连接
-所述GGSN已改变其IP地址(通常归因于将所述PDP语境重新分配给新的处理卡)
此外,如果出于某些原因,所述GGSN被配置为使用IPv4来通信到所述的新SGSN(归因于中间IP网络内可能的问题),则所述GGSN将会仅返回所述IPv4地址,而不会发送包括所述IPv6地址的备选地址字段。
最后,执行所需的路由区更新进程。
定义了作为其它GTP信令消息的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该消息由旧SGSN发送到新SGSN,以传送必需的信息,从而在所述的新SGSN与UTRAN的目标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执行SRNS(服务无线电网络子***)重定位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旧SGSN增加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字段信息。如果所述旧SGSN支持GTP下的IPv6,则所述旧SGSN将其IPv6地址加入所述字段“控制平面的备选SGSN地址”。所述的新SGSN依据其IPv6支持来选择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并存储所选择的SGSN地址,且当在SRNS重定位进程内将MT的控制平面消息发送到所述旧SGSN时使用所述的所选择SGSN地址。
表5示出了设置在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内的特定信息元素。
表5
  信息元素   存在要求
  IMSI   必备
  隧道端点识别符控制平面   必备
  RANAP原因   必备
  MM语境   必备
  PDP语境   有条件的
  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   必备
  控制平面的备选SGSN地址   任选
  目标识别   必备
  UTRAN透明容器   必备
  专用扩展   任选
所述的新SGSN将转发重定位响应消息作为对先前的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的响应发送到所述旧SGSN。所述的新SGSN增加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信息。所述SGSN只有从所述旧SGSN接收到控制平面的IPv6 SGSN地址方可***IPv6地址。否则所述的新SGSN使用SGSN IPv4地址。所述旧SGSN存储所述SGSN地址,并当在SRNS重定位进程内将MT的控制平面消息发送到新SGSN时使用所述SGSN地址。
图3示出了指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SRNS(服务无线电网络子***)重定位进程的信令图。
在此信令实例中,UTRAN的源SRNS判定执行或启动SRNS重定位,并将重定位所需消息发送到所述旧SGSN。响应于此,所述旧SGSN确定所述SRNS重定位是否为SGSN间SRNS重定位,且如果是,则所述旧SGSN将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信令到对应的新SGSN,所述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包括控制平面的SGSN地址字段与控制平面的备选SGSN地址字段。响应于此,所述的新SGSN将重定位请求消息发送到UTRAN的目标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然后,当所述目标RNC在所述的新SRNS内承担服务RNC的职能时,在所述目标RNC与新SGSN之间建立无线电接入承载(RAB)的Iu承载,因为当前无线电承载将被在MT与所述目标RNC之间重新分配。在所述的新SGSN已从UTRAN接收到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之后,在所述目标RNC与新SGSN之间建立GTP隧道。然后将所述转发重定位响应消息从所述的新SGSN发送到旧SGSN,从而指示所述目标RNC准备从SRNS的源SRNC(服务RNC)接收所转发的分组数据单元(PDU)。所述旧SGSN通过将重定位指令消息发送到所述源SRNC来继续SRNS重定位。所述源SRNC现在准备将下行链路用户数据直接转发到所述目标RNC。当完成所述数据转发时,所述目标RNC将重定位检测消息发送到所述的新SGSN。响应于此,所述的新SGSN将更新PDP语境请求消息发送到相关GGSN。所述GGSN返回包括GGSN地址字段与备选GGSN地址字段的更新PDP语境响应消息。当所述的新SGSN从SRNC接收重定位完成消息时,在所述的新SGSN与旧SGSN之间交换转发重定位完成信令,然后所述旧SGSN在所述SRNC处启动Iu释放进程。最后,如果所述新路由区识别不同,则MT启动路由区更新进程。
此外,PDP语境信息元素还包括为外部分组数据网络地址定义的会话管理参数,在SGSN间路由区更新进程中SGSN之间的传送需要所述会话管理参数。
如果所述GGSN与所述旧SGSN协商使用GTP下的IPv6,则所述旧SGSN将用户业务的备选GGSN地址和控制平面的备选GGSN地址字段设置为包括将被用于与GGSN通信的IPv6地址。不支持GTP下的IPv6的新SGSN忽视所述备选GGSN地址,并用于通信用户业务的GGSN地址与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字段。支持GTP下的IPv6的新SGSN存储用户业务的GGSN地址与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但用于通信用户业务的备选GGSN地址与控制平面的备选GGSN地址。
在表6内示出了PDP语境信息字段。
表6
Figure C0281960800211
如果允许在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内具有IPv6或IPv4地址,则在有效PDP语境期间内,PDP语境信息字段的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有时可能是IPv6地址,有时可能是IPv4地址。这可能会发生,例如如果在PDP语境激活时,GGSN在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内指示IPv6地址,并在控制平面的备选GGSN地址内指示IPv4地址,而在路由区更新时旧SGSN向新SGSN指示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内的IPv4地址。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与GGSN和旧SGSN内的地址相同,而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与新SGSN内的地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用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来计费相关无法工作。
根据优选实施例,支持IPv6和IPv4两者的GGSN将IPv6地址和IPv4地址加入为PDP语境生成的CDR(呼叫详细记录),即G-CDR。所述SGSN可能会将一个IP地址,即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或两个IP地址,即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和控制平面的备选GGSN地址,加入为所述PDP语境生成的CDR,即S-CDR。这样,CGF(计费网关功能)可能会使所述GGSN所生成的CDR(包括IPv6地址和IPv4地址)和(多个)SGSN所生成的CDR(包括一个地址,IPv6或IPv4,或包括IPv6地址和IPv4地址两者)相关。
除了计费之外,例如合法窃听或是CAMEL消息或信息同样可能需要相关。一般而言,可以基于所述地址与备选地址信息使多个节点所生成的任何消息或信息相关。为了合法窃听相关,GGSN发送IPv6地址和IPv4地址,而SGSN可能会发送一个地址,即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或两个IP地址,即控制平面的GGSN地址和控制平面的备选GGSN地址。于是,为了合法窃听相关,GGSN发送IPv6地址和IPv4地址,而SGSN可能发送IPv6地址或IPv4地址,或IPv6地址和IPv4地址两者。这样,可能使GGSN为PDP语境生成的合法窃听信息与(多个)SGSN为PDP语境生成的合法窃听信息相关。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任何蜂窝网内实施,以便当在网络节点之间传送地址信息时提供地址后向兼容性或消息相关功能。在优选实施例的语境内使用的各种功能实体、信令消息和信息元素的名称并非用于限制或局限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因而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改变。

Claims (22)

1.一种方法,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蜂窝网络的第一网络节点改变到第二网络节点,所述方法提供地址或网络转换,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信令消息中将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传送给所述第二网络节点;
在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中选择所述地址信息以及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以及
使用所选择的地址信息来重新建立指向所述连接另一端的第三网络节点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建立所述连接时,在信令消息中将可能用于所述连接的地址作为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传送到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所述第三网络节点的地址被存储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地址信息能够根据所述转换之前所使用的旧寻址或网络来寻址节点,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能够根据新寻址或网络来寻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消息被作为位置或路由区更新消息或重定位进程的一部分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信令消息是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隧道协议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节点是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支持节点,而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是网关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支持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是用户和/或网络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是互联网协议版本4或互联网协议版本6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被在所述信令消息的对应预定字段内传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字段被设置在分组数据协议语境信息字段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备选地址信息被编码成任选信息,从而使得不支持所述备选地址信息的网络节点忽略所述备选地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忽略所述备选地址信息,则基于所述地址信息,借助旧寻址机制重新建立所述连接。
13.一种用于在数据网内提供消息相关功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第一网络节点中将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加入消息;
在第二网络节点中选择所述消息已路由到的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以及
将所选择的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消息与从第三网络节点接收的消息相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是用于计费目的的呼叫记录。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具有计费网关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是合法窃听信息或者定制应用的信息。
17.一种提供地址或网络转换的***,所述***包括:
第一网络节点,如果连接一端的连接点从所述网络节点改变,则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在信令消息中传送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以及
第二网络节点,如果所述连接点改变为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则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所述信令消息,选择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并使用所选择的地址信息来重新建立指向所述连接另一端的第三网络节点的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网络节点是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骨干网的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支持节点,且其中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是所述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骨干网的网关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支持节点。
19.一种用于在数据网中提供消息相关功能的***,所述***包括:
用于将地址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备选地址信息加入消息的第一网络节点;
用于接收所述消息已路由到的选自所述地址信息和所述备选地址信息中的一个的第二网络节点;以及
将所选择的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消息与从第三网络节点接收的消息相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其中所述消息是用于计费目的的呼叫记录。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具有计费网关功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其中所述消息是合法窃听信息或是定制应用的信息。
CNB028196082A 2001-10-05 2002-10-04 提供地址转换以及消息相关的方法和***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421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1/011525 WO2003032668A1 (en) 2001-10-05 2001-10-05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 off in a gprs network with nodes supporting different ip versions
EPPCT/EP01/11525 2001-10-05
EP0200351 2002-01-15
EPPCT/EP02/00351 2002-01-1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68721A Division CN101511081B (zh) 2001-10-05 2002-10-04 网络节点之间的地址转换与消息相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5116A CN1565116A (zh) 2005-01-12
CN100542165C true CN100542165C (zh) 2009-09-16

Family

ID=2606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68721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511081B (zh) 2001-10-05 2002-10-04 网络节点之间的地址转换与消息相关
CNB02819608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42165C (zh) 2001-10-05 2002-10-04 提供地址转换以及消息相关的方法和***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68721A Expired - Lifetime CN101511081B (zh) 2001-10-05 2002-10-04 网络节点之间的地址转换与消息相关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818453B2 (zh)
JP (1) JP3834036B2 (zh)
KR (2) KR100693975B1 (zh)
CN (2) CN101511081B (zh)
AT (1) ATE348476T1 (zh)
CA (1) CA2462701A1 (zh)
DE (1) DE60216791T2 (zh)
PL (1) PL369412A1 (zh)
RU (1) RU2273104C2 (zh)
WO (1) WO20030326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76254B2 (en) * 2001-04-25 2006-07-11 Nokia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at least two network entitie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GB2387069A (en) * 2002-03-27 2003-10-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Indicating different charging regimes for user and signall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0886551B1 (ko) * 2003-02-21 2009-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버전에 따른 트래픽플로우 탬플릿 패킷 필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ATE341915T1 (de) * 2003-05-05 2006-10-15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wischenspeichern von teilnehmerdaten bei einem ortswechsel eines mobilen teilnehmers innerhalb eines mobilen kommunikationsnetzes
KR100803590B1 (ko) * 2003-10-31 2008-0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망간에 데이터 통신이 가능한 터널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시스템
KR20050054663A (ko) 2003-12-05 2005-06-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패킷 서비스 망에서의 부하 분산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호 설정 방법
US7440459B2 (en) * 2004-02-02 2008-10-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detecting protocol sup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0402657D0 (en) * 2004-02-06 2004-03-10 Nokia Corp 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406094D0 (en) * 2004-03-17 2004-04-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king time-of-flight measurements in master/slave and ad hoc networks by evesdropping on messages
KR100596401B1 (ko) * 2004-04-07 2006-07-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노드의 mip 설정 방법 및 핸드오프 수행 방법
US8429393B1 (en) 2004-09-30 2013-04-2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obscuring a control device's network presence by dynamically changing the device's network addresses using a cryptography-based pattern
US7873817B1 (en) * 2004-10-19 2011-01-18 Broadcom Corporation High speed multi-threaded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RISC) processor with hardware-implemented thread scheduler
CN1302651C (zh) * 2004-11-10 2007-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之间的通讯方法
US7167459B2 (en) * 2004-12-30 2007-01-23 Motorola, Inc. Inter-network handover in a packet radio system
EP1880559B1 (en) * 2005-05-12 2015-08-12 Apple Inc. Using an access point name to select an access gateway node
KR101238993B1 (ko) * 2005-08-25 2013-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트래픽 전송경로 재설정 방법
WO2007073252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visioning of user information
JP4715521B2 (ja) * 2006-01-10 2011-07-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呼制御サーバ
AU2007222105A1 (en) * 2006-03-08 2007-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outing area update procedures in a single tunnel GPRS-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213057A1 (en) * 2006-03-08 2007-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outing area update procedures in a single tunnel gprs-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213058A1 (en) * 2006-03-08 2007-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ndoff and serving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relocation procedures in a single tunnel gprs-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89509B2 (en) * 2006-03-13 2012-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controlling packet data traffic
US20070271453A1 (en) * 2006-05-19 2007-11-22 Nikia Corporation Identity based flow control of IP traffic
US8331961B1 (en) 2006-06-12 2012-12-11 Apple, Inc. Transfer of emergency services session between disparate subsystems
CN104244219B (zh) * 2006-08-16 2018-04-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隧道解决方案的ggsn代理
ES2439234T3 (es) * 2006-08-16 2014-0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xy de GGSN para una solución de un túnel
US7920522B2 (en) * 2006-09-29 2011-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S2425761T3 (es) * 2006-12-22 2013-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configuración de un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US9155118B2 (en) * 2007-01-22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ink support for network 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s
DE602007009575D1 (de) * 2007-04-04 2010-11-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netz-adressenübersetzung auf grossem massstab
CN101652976B (zh) 2007-04-06 2013-05-08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标识移动网络协议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US8559321B2 (en) 2007-06-08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IP home agent discovery
WO2009011621A1 (en) * 2007-07-13 2009-0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control signaling in handover situations
CN101420762B (zh) * 2007-10-23 2011-02-23 ***通信集团公司 接入网关的选择方法、***及网关选择执行节点
US8782278B2 (en) * 2008-03-21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dress redirection for nodes with multiple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90279543A1 (en) * 2008-05-06 2009-11-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Tethered User De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5529868B2 (ja) * 2008-08-14 2014-06-25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動的ホスト構成プロトコルIPv4アドレス解除要請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10015729B2 (en) * 2008-11-17 2018-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oviding access to a GPRS network
US9480092B2 (en) 2009-04-23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ablishing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vity for local internet protocol access traffic
US8730911B2 (en) 2009-05-08 2014-05-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irecting messages to an active interface of a multiple-interface device
JP5277154B2 (ja) * 2009-12-24 2013-08-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交換局
JP4740368B2 (ja) * 2009-12-24 2011-08-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交換局
CN102316433B (zh) * 2010-07-06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话单信息上报的方法和***
US9538574B2 (en) * 2010-10-05 2017-0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terminating call set up in a CSFB situation
EP2695364A1 (de) 2011-04-01 2014-02-12 Unify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adressierung von nachrichten in einem computernetzwerk
CN102892109B (zh) * 2011-07-21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p地址属性通知的方法和***
US8812694B2 (en) * 2011-12-22 2014-08-19 Blackberry Limited Dialog establishment over a peer-to-peer architecture
PT2658333E (pt) * 2012-04-26 2016-01-19 Belgacom Internat Carrier Services Sistema e método de correção de apn em mensagens gtp associadas com serviços de dados gprs oferecidos por um operador móvel utilizando uma rede dum promotor
CN111225072B (zh) * 2018-11-26 2022-07-19 本无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动态寻址方法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6992B1 (fr) * 1996-03-27 1998-09-04 Quinquis Jean Paul Reseau local d'acces a des mobiles
US6172986B1 (en) * 1997-05-13 2001-01-09 Hitachi, Ltd. Mobile node, mobile agent and network system
FI107007B (fi) * 1998-10-12 2001-05-15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älyverkon ohjauspisteen ja kytkentäpisteen välisen yhteyden ylläpitämiseksi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j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
CA2281431A1 (en) * 1998-10-28 2000-04-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e-tcp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mobile-tcp connection
US6408173B1 (en) * 1999-03-17 2002-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illing ID correlation for inter-technology roaming
GB9923866D0 (en) * 1999-10-08 1999-12-08 Hewlett Packard Co Correlation of signalling messages
GB0000927D0 (en) * 2000-01-14 2000-03-08 Nokia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DE10001608A1 (de) * 2000-01-17 2001-07-19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obilfunknetzes
FI20001544A (fi) * 2000-06-29 2001-12-30 Nokia Networks Oy Poikkeavan päätelaitteen tukeminen verkossa
FI110400B (fi) * 2000-07-03 2003-01-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päätelaite ja järjestelmä useamman sähköpostilaatikon hallitsemiseksi
US7039027B2 (en) * 2000-12-28 2006-05-0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and seamless vertical roaming betwe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nd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while maintaining an active voice or streaming data connec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US8019335B2 (en) * 2001-01-29 2011-09-13 Nokia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neighboring cells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856624B2 (en) * 2001-02-21 2005-02-15 Alcatel Temporary unique private address
US7061894B2 (en) * 2001-08-07 2006-06-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oice communications for radio network
US20080268850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369412A1 (en) 2005-04-18
KR20060135946A (ko) 2006-12-29
CN1565116A (zh) 2005-01-12
CN101511081B (zh) 2012-09-05
DE60216791T2 (de) 2007-10-18
JP2005506002A (ja) 2005-02-24
ATE348476T1 (de) 2007-01-15
US7818453B2 (en) 2010-10-19
RU2004110040A (ru) 2005-09-10
KR20040039450A (ko) 2004-05-10
US20040243720A1 (en) 2004-12-02
RU2273104C2 (ru) 2006-03-27
DE60216791D1 (de) 2007-01-25
CN101511081A (zh) 2009-08-19
JP3834036B2 (ja) 2006-10-18
CA2462701A1 (en) 2003-04-17
WO2003032604A1 (en) 2003-04-17
KR100693975B1 (ko) 2007-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2165C (zh) 提供地址转换以及消息相关的方法和***
EP1224774B1 (en) Activating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for roaming subscriber
US8165061B2 (en) Inter working function (IWF) as logical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 for hybrid coupling in an interworking between WLA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A2283886C (en) Communicating packet data with a mobile station roaming within an incompatible mobile network
EP1440594B1 (en) Forwarding a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between core network nodes
JP2004519179A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間のハンドオーバー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
US20050059398A1 (en)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060058020A1 (en) Location updating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1224819B1 (en) Packet data servi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303266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 off in a gprs network with nodes supporting different ip versions
CN1720695B (zh) 隧道化数据分组传送方法、移动节点、网关节点和隧道化节点
CN102573014B (zh) 向采用多种接入方式的用户传输数据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EP3820177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user device with a network via a telecommunication hub
EP382017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user device with a network via a telecommunication hub
EP3820179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user device with a network via a telecommunication hub
EP1436964B1 (en) Address transition and message correl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CN102858008A (zh) 直连隧道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网元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2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