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8535C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8535C
CN100428535C CNB2005100800239A CN200510080023A CN100428535C CN 100428535 C CN100428535 C CN 100428535C CN B2005100800239 A CNB2005100800239 A CN B2005100800239A CN 200510080023 A CN200510080023 A CN 200510080023A CN 100428535 C CN100428535 C CN 10042853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condary cell
injecting hole
electrolyte
cel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00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2507A (zh
Inventor
林训
孟寿莲
曹圭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2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2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85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853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具有带有改进的密封结构以提高罐型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并防止电解液泄漏的电解液注入孔的二次电池中,电解液注入孔通过把密封板焊接到盖板的顶部而密封,从而防止了电解液流入到焊接部分。由于在电解液注入孔中不会形成细小间隙,所以防止了电解液由于毛细管现象流入到焊接部分,并且没有电解液造成的针孔形成在焊接部分中。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根据更早的于2004年6月25日递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标题为二次电池的、正式分配的序号为10-2004-0047999的申请的所有权益,本申请将上述申请包含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带有改进的密封结构以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防止电解液泄漏的电解液注入孔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包括摄像机、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计算机之类的便携式无线设备的发展趋势是组合更多功能的同时减轻重量,因此对作为这些设备的驱动源的二次电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二次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和锂二次电池。由于锂二次电池可以再充电,能够制造成大容量小尺寸和具有高的操作电压和高的每单位重量能量密度,所以锂二次电池在前沿电子设备领域中得以广泛使用。
这种二次电池是通过把包括正和负极板及隔板的发电元件(即,电极组件)装入由金属制造的罐中,把电解液注入到罐中,并密封罐而形成的。在密封罐之后,电极端子位于二次电池的顶部而且与罐绝缘。电极端子充当电池的一个电极,而罐本身充电电池的另一个电极。
在密封之后,将二次电池连接到包括二次保护器件(例如,PTC)和保护电路模块在内的电池安全器件,并且放置到电池组中。电池安全器件分别连接到正和负极,以便当由于过充电/过放电而使电池的温度或电压升高时中断电流,和防止损坏,例如,电池的破裂。
在具有形成在裸电池的盖板上的电解液注入孔的二次电池中,罐是具有带有敞开顶部的立方形状的金属容器,并且优选是由轻而导电并且抗腐蚀的铝或铝合金制造的。罐起到用于容纳包括正极、隔板和负极的电极组件以及电解液的容器的作用。电极组件经过敞开的顶部,即,随后用盖组件密封的顶部开口,***到罐中。
盖组件带有具有对应于罐的顶部开口的尺寸和形状的平面的盖板。盖板优选是由与罐相同的材料(即,铝或铝合金)制造的,以提高罐的焊接性能。盖板具有形成在其中央的端子通孔,以便电极端子能够穿过。穿过盖板的中央的管状垫圈位于负极端子的外部,以便使负极端子与盖板之间电绝缘。绝缘板位于盖板的下表面靠近盖板的端子通孔的位置。端子板定位在绝缘板的下表面上。
电极组件是通过卷绕正和负极与夹在它们之间的隔板形成的。正极经过正极接片电连接到盖板,负极经过负极接片电连接到盖板的负极端子。因此,罐与负极端子电绝缘,并且起到正极端子的作用。在把盖组件焊接到罐的顶部之后,将电解液经过盖板的电解液注入孔注入。将电解液注入孔用压入其中的由铝珠制造的插塞密封。此外,可以将液态树脂或树脂液滴施加到插塞的顶部,并用光或热固化,以便用双重方式防止电解液泄漏。
引线板形成在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并连接到隔离保护电路模块。引线板具有带有至少一个用于面对面连接到裸电池的盖板的预定面积的底部,和从底部垂直伸出以便连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电端子的伸出部分。伸出部分被连接到叠置的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上。
但是,这种二次电池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电解液注入孔是通过将由铝珠制造的插塞压入其中而密封的,所以细小的间隙会存在在电解液注入孔与插塞之间,并且电解液可能通过该间隙泄漏。特别是,由于二次电池将具有较大的容量,所以将大量的电解液注入到罐中,并且电解液可能由于电解液注入孔与压入的珠之间的毛细管现象而泄漏到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结果,由于电解液使得电解液注入孔与珠之间的焊接变得不稳定,并且在焊接部分产生针孔。
此外,由于将铝珠压入到电解液注入孔中,而使薄的盖板变形,从而也使电解液注入孔变形。结果,即使在将铝珠压入到电解液注入孔中时,也会在电解液注入孔与铝珠之间形成细小间隙,并且电解液可能泄漏。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带有改进的密封结构以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防止电解液泄漏的电解液注入孔的二次电池。
为达到这一目的,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包含正和负极板的电极组件;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的罐;包含具有布置在其一侧上的电解液注入孔的盖板、并适于密封该罐的顶部开口的盖组件;和布置在该盖板的上表面上以密封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密封板。
该密封板优选被焊接到该盖板的上表面。该密封板优选被焊接以使焊接部分在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周边限定封闭的环。该焊接部分优选包括围绕该电解液注入孔布置的环形形状。该焊接部分的环的内侧优选与该电解液注入孔间隔至少0.1mm。
该密封板优选通过激光焊焊接。该焊接深度的范围优选是0.15mm至0.50mm。该密封板优选包括镍金属板。该密封板优选包括结合到下部铝金属板的上部镍金属板。
该密封板优选包括结合到下部铝金属板的上部镍金属板。该密封板优选具有范围为0.05至0.45mm的厚度。
该二次电池优选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该盖组件的保护电路模块,其中该密封板优选沿纵向方向延伸,该密封板的一侧优选被焊接到该电解液注入孔,并且该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优选被连接到该密封板的另一侧。
该密封板优选具有从其另一侧的横向表面向上伸出的延长部分,并且该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优选被连接到该延长部分。
该盖板优选具有布置在该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上的座槽,该座槽的尺寸优选对应于该密封板的尺寸,从而将该密封板安置在该座槽上。
该密封板优选具有在对应于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区域中的向下突出的焊接构件,并且该焊接构件的外部优选被焊接到该盖板上。
该焊接构件优选具有直径或侧面大于电解液注入孔的直径的圆形或正方形的形状。
该密封板优选具有布置在其下表面上的弹性体,该弹性体的外径优选对应于电解液注入孔的内径。
该弹性体的高度小于盖板厚度。
该弹性体优选包含从由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和Nylon 66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有机材料。
该二次电池优选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该盖组件的保护电路模块,该保护电路模块优选具有连接到该二次电池的正和负极的正和负极引线板,并且该密封板优选包括所述引线板中的一个并被固定到该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上,同时形成大于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外周边的焊接部分。
该引线板优选包含导电板。
该负极引线板优选被焊接并被固定到该二次电池的负极端子,并且该正极引线板优选在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被焊接并被固定到该盖板。
该保护电路模块优选被布置在该盖组件的顶部上。
该焊接部分优选围绕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外周边。
该焊接部分的面积优选是该电解液注入孔的横截面积的至少两倍。
该焊接部分优选具有至少两个焊接线,并且所述焊接线中的一个环绕另一焊接线。
该电解液注入孔的上部优选形成倒角。
该电极组件优选包括与置于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一起卷绕的正负极板。
该二次电池优选进一步包含电连接到该盖组件的保护电路模块。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照以下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同时使本发明的更完整理解和许多伴随的优点将变得很明显。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其中:
图1是具有形成在裸电池的盖板上的电解液注入孔的惯用二次电池的上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上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2b是图2a中的二次电池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盖板和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图5b是图5a中的密封板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图8a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板的锂二次电池的局部截面图;
图8b是用于密封图8a中的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注入孔的保护电路模块的引线板的局部俯视图;和
图9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密封板的锂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具有形成在裸电池盖板上的电解液注入孔的二次电池的上部的局部截面图。
参照图1,罐20是具有带有敞开顶部的立方形状的金属容器,并且优选是由轻而导电并且抗腐蚀的铝或铝合金制造的。罐20起到用于容纳包括正极23、隔板24和负极25的电极组件22以及电解液的容器的作用。电极组件22经过敞开的顶部,即,随后用盖组件30密封的顶部开口,***到罐20中。
盖组件30带有具有对应于罐20的顶部开口的尺寸和形状的平面的盖板31。盖板31优选是由与罐20相同的材料(即,铝或铝合金)制造的,以提高罐20的焊接性能。盖板31具有形成在其中央的端子通孔,以便电极端子能够穿过。穿过盖板31的中央的管状垫圈33位于负极端子32的外部,以便使负极端子32与盖板31之间电绝缘。绝缘板34位于盖板31的下表面靠近盖板31的端子通孔的位置。端子板35定位在绝缘板34的下表面上。
电极组件22是通过卷绕正和负极与夹在它们之间的隔板形成的。正极23经过正极接片26电连接到盖板31,负极25经过负极接片27电连接到盖板31的负极端子32。因此,罐20与负极端子32电绝缘,并且起到正极端子的作用。在把盖组件30焊接到罐20的顶部之后,将电解液经过盖板31的电解液注入孔36注入。将电解液注入孔36用压入其中的由铝珠制造的插塞37密封。此外,可以将液态树脂或树脂液滴施加到插塞37的顶部,并用光或热固化,以便用双重方式防止电解液泄漏。
引线板40形成在电解液注入孔36的顶部,并连接到隔离保护电路模块。引线板40具有带有至少一个用于面对面连接到裸电池的盖板31的预定面积的底部42,和从底部42垂直伸出以便连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电端子的伸出部分44。伸出部分44被连接到叠置的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上。
但是,这种二次电池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电解液注入孔36是通过将由铝珠制造的插塞37压入其中而密封的,所以细小的间隙会存在在电解液注入孔36与插塞37之间,并且电解液可能通过该间隙泄漏。特别是,由于二次电池将具有较大的容量,所以将大量的电解液注入到罐20中,并且电解液可能由于电解液注入孔36与压入的珠37之间的毛细管现象而泄漏到电解液注入孔36的顶部。结果,由于电解液使得电解液注入孔36与珠37之间的焊接变得不稳定,并且在焊接部分产生针孔。
此外,由于将铝珠压入到电解液注入孔中,而使薄的盖板变形,从而也使电解液注入孔变形。结果,即使在将铝珠压入到电解液注入孔中时,也会在电解液注入孔与铝珠之间形成细小间隙,并且电解液可能泄漏。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上部的局部截面图;图2b是图2a中的二次电池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盖板和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图5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图5b是图5a中密封板的俯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图8a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锂二次电池的局部截面图;图8b是用于密封图8a中二次电池的电解液注入孔的保护电路模块的引线板的局部俯视图;图9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锂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参照图2a和2b,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罐120、容纳在罐120中的电极组件122和用于密封罐120的顶部开口的盖组件130。
用于方形锂二次电池的罐120是具有敞开顶部的立方形的金属容器,并且一般是由轻而耐腐蚀的铝或铝合金制造的。罐120起到容纳包括正极123、隔板124和负极125的电极组件122以及电解液的容器的作用。电极组件122经过敞开的顶部,即,顶部开口***到罐120中,该顶部开口随后用盖组件130密封。
电极组件122是通过将正和负极板123和125与置于它们之间的隔板124叠层,并且卷绕成胶卷状而形成的。正极板123具有与之焊接的正极接片126,正极接片126的一端从电极组件122的顶部突出。负极板125具有与之焊接的负极接片127,负极接片127的一端从电极组件122的顶部突出。正极板123经过正极接片126电连接到盖板131,负极板125经过负极接片127电连接到盖板131的负极端子132。因此,罐120从负极端子132电绝缘,并且起到正极端子的作用。
盖组件130包括盖板131、电极端子132和密封板140。
盖板131是具有对应于罐120的顶部开口的大小和形状的平板,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央的端子通孔137和形成在其一侧的电解液注入孔136。电解液注入孔136的上部优选形成倒角,以防止拐角过于锋利。盖板131优选是由与罐120相同的材料(即,铝或铝合金)构成的,以提高对罐120的可焊接性。
电极端子132延伸穿过端子通孔137,并与之连接。管状垫圈133设置在电极端子132的外部,用于使电极端子132电绝缘于盖板131。电极端子132一般起到负极端子的作用。绝缘板134设置在盖板131的下表面上靠近盖板131的端子通孔的位置。端子板135设置在绝缘板134的下表面上。
密封板140密封盖板的表面上的电解液注入孔136。密封板140是具有预定大小的板,并被焊接到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周边,以密封电解液注入孔。更具体地讲,将密封板149,以焊接部分141形成封闭环的方式焊接到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周边,以密封电解液注入孔。为了易于焊接工序,焊接部分141的封闭环优选为具有环绕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圆环形状。密封板140由镍或铝制造,并且为了获得稳定的强度,优选用镍制造。密封板140具有0.05到0.45mm的厚度,并且密封板140的厚度涉及密封板140的密封性能、盖板131的厚度和易焊接性。如果密封板140的厚度太小,那么密封板140的密封效用降低,并且,当固定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固定时,不能支撑电极接片。如果密封板140的厚度太大,那么焊接变的困难。
密封板140大于电解液注入孔136,从而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部分141与电解液注入孔136间隔预定的距离。焊接部分141形成的圆环的内侧优选与电解液注入孔136间隔至少0.1mm。如果在电解液注入孔上形成焊接部分,它们可能不完整,并且由于遗留在电解液注入孔上的电解液,可能会产生针孔和造成密封不全。
密封板140优选通过激光焊焊接。当焊接密封板140时,根据密封板140和盖板131的材料和厚度,焊接的深度是0.15到0.5mm。如果密封板140的焊接深度太小,那么焊接可能不完全,并且焊接部分在以后可能会剥落。如果深度太大,那么可能损坏密封板140或盖板131,或可能在焊接部分产生间隙,电解液可能通过间隙泄漏。
密封板140可以沿纵向延伸,使得其一侧能够焊接到电解液注入孔136,而其另一侧连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板140起到引线板的作用。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参照图3,密封板240优选是通过结合不同种类的金属形成的。密封板240优选是通过结合上部镍金属板242和下部铝金属板244构成的。密封板240的面对盖板131的下部是用与盖板131相同的金属(即,铝)形成的,以提高可焊性。构成密封板240上部的镍金属板242保持密封板240的强度,并且提高对保护电路模块(图中未示出)的电极接片(镍制造的)的可焊性。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盖板和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盖板331具有形成在电解液注入孔336的顶部上的座槽339,从盖板331的上表面凹陷的座槽339的大小对应于密封板140的大小。座槽339从盖板331的上表面凹陷的深度小于密封板140的厚度。密封板140安置在座槽339上,并且通过以形成具有比电解液注入孔336的直径大的直径的圆环形焊接部分141的方式,通过焊接固定到座槽339上。焊接部分141可以形成为正方形。这样,将密封板140焊接并安置在固定的位置,并且也固定对保护电路模块(图中未示出)的电极接片的连接位置。因此,可以避免由于不固定的焊接位置造成的任何缺陷。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图5b是图5a中密封板的俯视图。
参照图5a和5b,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340具有从其另一侧的横向表面向上伸出的延长部分346。用这样一种方式焊接密封板340,使得能够形成圆环形的焊接部分341,圆环形的直径大于电解液注入孔136的直径。也可以将焊接部分341形成为正方形。延长部分346具有预定的高度和宽度,并且优选具有小于电极端子(图中未示出)的高度,以便能够将二次电池制造成更小的尺寸。设置在盖板131的顶部上的保护电路模块的连接引线可以焊接和连接到延长部分346。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440在对应于盖板131的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区域中具有向下突出的焊接构件442。焊接构件442具有预定的形状和大于电解液注入孔136面积的面积。焊接构件442优选是直径大于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圆形,并且以在圆周方向在焊接构件442的外部上形成焊接部分441的方式焊接到盖板131。焊接部分441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大于电解液注入孔136的直径的侧边的正方形。当把密封板440紧紧固定在盖板131的上表面的焊接部分442的区域中时,可以更容易地执行焊接,并且可以避免密封板440与盖板131之间局部不良接触造成的任何焊接缺陷。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组装截面图。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540可以具有附着到其下面表的、带有对应于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内径的外径的弹性体545。例如,如果电解液注入孔136具有圆柱体的形状,那么弹性体545是具有对应于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内径的外径的圆柱体柱的形状。弹性体545优选具有小于盖板131厚度的高度。弹性体545是由弹性有机材料制造的,并且优选是由包括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和Nylon 66之类的耐电解液的材料制造的,但不限于这里所述的材料。当把密封板540放置在盖板131上和初步密封电解液注入孔136时,将弹性体545***电解液注入孔136。通过在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外周边形成焊接部分541,将密封板540焊接到盖板131。可以将焊接部分541形成为具有大于电解液注入孔136的直径的直径或侧边的圆形或正方形形状。
图8a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锂二次电池的局部截面图。图8b是用于密封电解液注入孔的保护电路模块的引线板的位置和焊接线的俯视图。
参照图8a和8b,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形成为被连接到位于电解液注入孔136和电极端子132顶部的保护电路模块150的下表面的正和负极引线板640a和640b中的一个。正和负极引线板640a和640b将保护电路模块150电连接到电极端子132和盖板131,并且可以是由导体镍(Ni)、铝(Al)、涂覆镍的铝、或叠层的镍和铝的薄板构成的。
在用密封板完全覆盖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同时,通过沿形成在电解液注入孔136周边的焊接部分641的焊接线L焊接密封板,即,正极引线板640a,密封电解液注入孔136。焊接优选是激光焊,并且焊接部分641的焊接线L所封闭的焊接面积优选至少比电解液注入孔136的横截面积大两倍,以改进密封性能。如图8b中所示,焊接部分641的焊接线L在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外周边上形成封闭的环,并且可以是包括内和外线的双线。双焊接线L具有提高密封性能的优点。特别是,即使在内焊接线发生焊接缺陷时,外焊接线也能对其二次补偿。这进一步改进了密封。
当焊接部分641的焊接线L位于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外周边的外侧时,进一步提高了可焊接性。由于没有珠***到电解液注入孔136中,所以在电解液注入孔136附近不会发生毛细管现象。即使在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周边被污染时,焊接线L与电解液注入孔136间隔了足以补偿污染的距离。因此,电解液的污染不会发生在实际执行焊接的焊接线L附近,从而不会发生焊接缺陷。
当使用引线板640a和640b中的一个作为密封板以这种方式密封电解液注入孔136时,减少了制造锂二次电池所需的处理次数。特别是,省略了将分离的珠压入电解液注入孔136以密封它的处理过程。连接保护电路模块150的处理过程和密封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处理过程被组合成单一的处理过程。在本发明中,省去了惯用制造过程中密封电解液注入孔136之后执行的UV处理过程。省去了将焊接改进板固定到壳体的下表面,和固定用于连接保护电路模块的引线板中正极引线板的惯用处理过程。这减小了电池的总高度,使得能够制造细长的锂二次电池。
将负极引线板640b焊接和固定在负极端子132的顶部,以连接二次电池的保护电路模块150。根据二次电池的结构,可以转换正和负极引线板640a和640b的连接。
图9是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的锂二次电池的透视图。这个锂二次电池的内部结构与上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相同,因此省略了它的详细说明。
如图9中所示,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密封板形成为模制部分160的引导部分740。模制部分160是用泡沫树脂形成的,并且用于在实际保护保护电路模块的同时,把盖板与保护电路模块(图中未示出)结合成一体。模制部分160形成如下:在制造锂二次电池时,把引导部分740焊接并固定到盖板。引导部分740是用金属材料制造的立方体,并且在模制树脂固化时限定了它的形状。当把引导部分740焊接并固定到盖板时,如图8a中所示,在电解液注入孔136的周边额外地形成焊接线,以形成模制部分160。以这种方式,利用减少数量的制造过程,密封电解液注入孔136。这样,在把板实际固定到盖板的处理过程中,利用板作为密封板密封电解液注入孔,而不用任何附加的元件。这减小了元件和制造处理过程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操作如下。
把电极组件122容纳到罐120中,通过罐120的顶部开口注入电解液,和把盖组件130焊接和连接到罐120。通过盖板131的电解液注入孔136将电解液注入到罐120中。在把电解液注入到罐120中之后,密封板140被定位到电解液注入孔136的顶部,并被焊接到盖板131上以密封电解液注入孔136。盖板131与密封板140之间的焊接部分的位置尽可能地远离电解液注入孔136,以防止电解液流入焊接部分141。具体地讲,与现有技术相反,在电解液注入孔136中不形成细小间隙,并且防止了电解液由于毛细管现象而流入其中。这样,焊接部分不会是不完整的,并且不会发生焊接缺陷。
保护电路模块的正极接片被焊接到密封板140的另一侧,电极组件122的正极电连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正极接片。这样,密封板140同时起到惯用的引线板(图1中标号40)的作用。因此,将***电解液注入孔136的焊接处理过程,和把盖板131的引线板连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正极接片的焊接处理过程组合成单一的处理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通过把密封板焊接到盖板的顶部而密封电解液注入孔,从而防止电解液流入焊接部分。由于在电解液注入孔中不产生细小间隙,所以防止了电解液由于毛细管现象流入到焊接部分,并且不会有电解液造成的针孔形成在焊接部分。
不用需要把铝珠压入电解液注入孔,并且避免了由于压入的铝珠造成的电解液注入孔的变形。在电解液注入孔中不会产生间隙,并且防止了电解液泄漏。
由于密封板同时执行惯用引线板的功能,因此把***电解液注入孔的焊接处理过程和把盖板的引线板连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正极接片的焊接处理过程组合成单一的处理过程。这缩短了制造过程。
通过减少数量的处理过程,可靠地密封了电解液注入孔。这减少了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时间和成本,并且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尽管为了举例说明的目的说明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增加和替代,而不脱离附属权利要求中叙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Claims (26)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包含正和负极板的电极组件;
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的罐;
具有布置在其一侧上的电解液注入孔的盖板;
适于密封该罐的顶部开口的盖组件;和
布置在该盖板的上表面上以密封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密封板;
其中,该密封板被焊接到该盖板的上表面,形成大于电解液注入孔的外周的焊接部分;
焊接该密封板,使得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接部分在电解液注入孔的周边限定出封闭的环;
并且,该电池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该盖组件的保护电路模块,其中该密封板沿纵向方向延伸,该密封板的一侧被焊接于该电解液注入孔,并且该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被连接到该密封板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焊接部分包括围绕该电解液注入孔布置的环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焊接部分的环的内侧与该电解液注入孔间隔至少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通过激光焊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焊接深度的范围是0.15mm至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包括镍金属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包括结合到下部铝金属板的上部镍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包括结合到下部铝金属板的上部镍金属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具有范围为0.05至0.45mm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具有从其另一侧的横向表面向上伸出的延长部分,并且其中该保护电路模块的电极接片被连接到该延长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盖板具有布置在该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上的座槽,该座槽的尺寸对应于该密封板的尺寸,从而将该密封板安置在该座槽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具有在对应于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区域中的向下突出的焊接构件,并且其中该焊接构件的外部被焊接到该盖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焊接构件具有直径或侧面大于该电解液注入孔的直径的圆形或正方形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密封板具有布置在其下表面上的弹性体,该弹性体的外径对应于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内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弹性体的高度小于该盖板的厚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弹性体包含从由聚丙烯、聚苯硫醚、聚酰亚胺和Nylon 66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有机材料。
17.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包含正和负极板的电极组件;
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的罐;
具有布置在其一侧上的电解液注入孔的盖板;
适于密封该罐的顶部开口的盖组件;和
布置在该盖板的上表面上以密封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密封板;
进一步包括电连接到该盖组件的保护电路模块,其中该保护电路模块具有连接到该二次电池的正和负极的正和负极引线板,并且该密封板由所述引线板中的一个构成并被固定到该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上,同时形成大于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外周的焊接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引线板包含导电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负极引线板被焊接并被固定到该二次电池的负极端子上,并且该正极引线板在电解液注入孔的顶部被焊接并被固定到该盖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保护电路模块被布置在该盖组件的顶部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焊接部分围绕该电解液注入孔的外周。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焊接部分的内侧面积是该电解液注入孔的横截面积的至少两倍。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焊接部分具有至少两个封闭的环,并且所述环中的一个环绕另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电解液注入孔的上部形成倒角。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电极组件包括与置于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一起卷绕的正负极板。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进一步包含电连接到该盖组件的保护电路模块。
CNB2005100800239A 2004-06-25 2005-06-24 二次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5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40047999 2004-06-25
KR1020040047999A KR100580777B1 (ko) 2004-06-25 2004-06-25 이차전지
KR2004-0047999 2004-06-25
KR2004-0090840 2004-11-09
KR20040090840 2004-1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2507A CN1722507A (zh) 2006-01-18
CN100428535C true CN100428535C (zh) 2008-10-22

Family

ID=35912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00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535C (zh) 2004-06-25 2005-06-24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580777B1 (zh)
CN (1) CN10042853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466A1 (zh) * 2019-01-07 2020-07-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7289B1 (ko) * 2004-11-09 2006-09-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캡 조립체
KR101222228B1 (ko) * 2006-03-29 2013-0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131553B2 (ja) * 2006-05-27 2008-08-1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JP5120867B2 (ja) * 2006-05-30 2013-01-16 日立マクセ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KR100922474B1 (ko) 2007-01-18 2009-10-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1351723B1 (ko) * 2007-09-13 2014-0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JP5224324B2 (ja) * 2007-10-12 2013-07-0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CN101593824B (zh) * 2008-05-28 2013-07-31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封口板和电池
KR100965684B1 (ko) * 2008-06-03 2010-06-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CN102203983A (zh) * 2009-08-05 2011-09-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101441214B1 (ko) * 2009-10-07 2014-09-17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낮은 노이즈 배터리
US8343651B2 (en) * 2010-07-16 2013-01-01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US9159984B2 (en) * 2011-11-25 2015-10-13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1408047B1 (ko) * 2012-11-27 2014-06-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팩
KR102273786B1 (ko) 2014-08-13 2021-07-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2096430B1 (ko) * 2015-01-15 2020-04-02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전해질의 누액 방지구조를 갖는 전기에너지 저장장치의 외부 터미널
US10396343B2 (en) * 2015-05-05 2019-08-27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ealing patch for electrolyte fill hole
CN115863869B (zh) * 2021-09-27 2024-01-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4294A (zh) * 1997-11-24 2000-02-09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268777A (zh) * 1999-03-17 2000-10-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便于密封电解液注入孔的密封电池
US6190798B1 (en) * 1998-01-09 2001-02-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aled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255013B1 (en) * 1996-07-02 2001-07-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aled storage batter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2002373642A (ja) * 2001-06-14 2002-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電池
CN1465109A (zh) * 2001-06-28 2003-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和电池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5013B1 (en) * 1996-07-02 2001-07-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aled storage batter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244294A (zh) * 1997-11-24 2000-02-09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US6190798B1 (en) * 1998-01-09 2001-02-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aled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268777A (zh) * 1999-03-17 2000-10-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便于密封电解液注入孔的密封电池
JP2002373642A (ja) * 2001-06-14 2002-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電池
CN1465109A (zh) * 2001-06-28 2003-12-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和电池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466A1 (zh) * 2019-01-07 2020-07-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US11088398B2 (en) 2019-01-07 2021-08-10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80777B1 (ko) 2006-05-15
KR20050123365A (ko) 2005-12-29
CN1722507A (zh) 2006-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8535C (zh) 二次电池
US7754378B2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a sealing plate used to seal an electrolyte injection hole in a cap plate
US8137836B2 (en)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resin molding part and outer covers
KR100601577B1 (ko) 이차 전지
US8582270B2 (en) PTC device, protective circuit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protective circuit module
KR100954037B1 (ko) 이차전지
US7550229B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lead plate attached thereto
CN101414668B (zh) 电池组及其制造方法
US787538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CN100565974C (zh) 电池
US8268463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1459236B (zh) 保护电路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池组
CN101431164A (zh)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103427A (ko) 보호회로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CN100583533C (zh) 二次电池
KR20110004281A (ko) 배터리 팩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71247B1 (ko)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
CN1992416A (zh) 二次电池
CN110679012B (zh) 二次电池
KR20080038663A (ko) 이차전지
CN106876618A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9293743B2 (en) Battery pack
KR20080034723A (ko) 이차 전지
KR20080035401A (ko) 리튬 이차전지
KR20060118298A (ko)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