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1337C -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1337C
CN100411337C CNB2004101035822A CN200410103582A CN100411337C CN 100411337 C CN100411337 C CN 100411337C CN B2004101035822 A CNB2004101035822 A CN B2004101035822A CN 200410103582 A CN200410103582 A CN 200410103582A CN 100411337 C CN100411337 C CN 10041133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device
sign
calling
server
custom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35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8033A (zh
Inventor
胡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1035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1337C/zh
Publication of CN1798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8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13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133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在网络中存储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向互联网设备发起呼叫时,网络查找与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然后建立与互联网设备之间的呼叫连接。与现有的实现方式相比:无需为互联网设备分配E.164的电话号码,就可实现对互联网设备的呼叫,节省了E.164的电话号码资源,使IM提供商不必再去申请E.164电话号码。不同主叫可以通过相同的自定义号码对应到不同被呼叫的互联网设备。由于用户可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用户设置的自定义号码可非常简短,因此,本发明还可简化用户发起呼叫时的拨号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有许多支持语音通信的设备,这些互联网设备支持即时通信(IM,Instant Message),需要与普通电话进行语音互通,所述的语音互通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互联网设备呼叫普通电话,即互联网设备做主叫(PCto Phone);一种是普通电话呼叫互联网设备,(Phone to PC),即互联网设备做被叫。本发明中主要涉及互联网设备作被叫的情况,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对于使用电话上网的互联网(Internet)用户而言,一次上网过程中占用电话线路几个小时是司空见惯的,这样,必然会错过许多来电呼叫,这样,用户为避免错过来电呼叫,不得不另外申请电话线路,由此,用户希望提供一种呼叫通知和控制的业务,使互联网用户能够在上网的时候对来电呼叫进行监测和处理,该业务可通过智能网的智能外设(IP)、Centrex等方式提供,其基本实现过程如下:用户首先申请呼叫遇忙/无应答转移业务,当来电呼叫与到忙音时,将该来电呼叫转发至互联网呼叫管理器(IMP)上,互联网呼叫管理器在主叫方和被叫方收集相关的呼叫转发信息,然后进行映射,通过信令信息获取为用户动态分配的网际协议(IP)地址,如果该用户在线并具有IP地址,就将主叫线路识别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用户。这样,被叫用户的互联网设备就会显示出主叫号码、姓名等信息,此时,互联网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设备的扬声器和麦克风进行当前通话(VoIP)。
以上即为互联网呼叫等待(ICW,Internet Calling Waiting)业务的实现过程。ICW业务还具有远端呼叫控制的特性,可以使在家办公的人员在家中实时监测办公室的电话。ICW业务是在互联网与公众交换网之间架起实时沟通的桥梁,能够提供呼叫的接通率,并且不中断当前提供的任何业务,解决了用户通过电话线路上网无法接听任何来电呼叫的问题。
根据互通体系,如图1所示,在互通结构中基本保留智能网中的所有设备功能,在两个网络之间设置三个网关功能实体:呼叫/承载控制网关(C/BGF,Call/Bearer Gateway Function)、业务控制网关(SCGF,ServiceControl Gateway Function)和管理网关(MGF,Management GatewayFunction),分别对应于呼叫/承载控制层、业务控制层和管理层,实现基于智能网应用部分协议(INAP)的智能网业务信令与基于H.323的IP电话网络信令之间的协议转换,从而实现两个网络在各层面上的互通功能。由于C/BGF、SCGF和MGF三者的作用和完成的功能各有不同,因此,三者在网络中所处的物理位置也有所不同,例如,C/BGF通常可以处于Internet接入者(IAP,Internet Access Provider)的位置,而SCGF和MGF可安排在Internet接入者位置,也可作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Provider)中的一个服务器来处置。
SCGF实现智能网与IP网络的业务控制层之间的互通,即完成IP服务器与智能网SCP之间的交互操作,以及IP网络侧的SSP与智能网SCP之间的互操作,完成信令协议转换等工作。在业务控制层,SCGF需具有的功能包括:SCGF需具有与IP网络侧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与互联网互通(PINT)服务器进行互通的功能,以将IP网络侧用户的PINT类业务请求进行协议转换后,传递至PSTN侧的SCP,由SCF进行实际的业务控制;SCGF还需具有与IP网络侧的H.323网守(SSP)互通的能力,以将IP网络侧H.323终端发出的IP网络/PSTN互通业务请求进行协议转换后,传递至PSTN侧的SCP,由SCF进行实际的业务控制;SCGF还需具有将智能网侧的业务状态变化信息通知IP网络侧服务器的功能,以及将智能网侧SCP的控制信息通知IP网络侧网守的功能。
这里,具体分析与PINT服务器相关的业务控制网关功能。一方面,SCGF收到IP网络侧PINT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后,将其发送至业务控制功能(SCF,Service Control Function),与此同时发送至SCF的还包括一些必要信息,以便SCF控制业务请求、认证用户和鉴权数据,并保护智能网不受来自互联网的误用和侵蚀。另一方面,SCGF将来自SCF的指令发送至IP网络侧,以供其执行业务。对于互联网而言,SCGF隐藏了SCF和特殊资源功能(SRF,Special Resource Function),在IP网络和智能网之间起着中介设备的作用,有利于互联网侧接口的简化。从IP网络申请用户的角度来看,SCGF对业务特征请求的处理和执行负责;智能网的功能实体隐含在SCGF之后,其操作对于IP网络用户是透明的。
C/BGF等效于媒体网关和媒体控制网关的综合实体,而且仅当一方用户为互联网电话时才需要,C/BGF需支持的功能包括:等效于媒体网关,实现承载层PSTN和IP网络之间的语音编码转换;等效于信令网关,实现PSTN中七号信令与IP网络协议的互通,完成互联网电话和PSTN电话的桥接功能;等效于媒体控制网关(MGC),实现七号信令与H.323的协议转换,并通过相应的协议实现对呼叫和承载的控制。
MGF是为管理目的而设置的网关功能实体,因而其基本功能为实现业务管理层上IP网络侧的管理终端与智能网的短消息业务(SMS)中心之间的互通,主要包括对基于万维网(WEB)管理业务的支持,如IP网络用户对SMS中心中数据的检索、修改,还包括对管理请求的鉴权、认证以及提供用户数据的管理接口;网关协议的转换和相应安全机制的实现。IP网络用户通过MGF可将用户的客户化数据下载到智能网的业务数据功能(SDF,Service data Function)中。
随着产业界的融合趋势,电话网络、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趋于融合,网络负荷在不断增大,网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业务需求也趋于多样化,运营商必须提供越来越多的多媒体业务才能吸引用户,而这些新型的多样性业务是目前PSTN、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LMN)所难以提供的。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数据网络已经对PSTN、PLMN业务形成分流,并将逐渐成为承载语音业务的基石,运营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VoIP运营经验,但H.323 VoIP只满足分组语音的基本需求,缺乏丰富的业务功能。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应运而生,NGN是电信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属于一种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NGN可在统一的分组网络上融合通信、信息、电子商务和交易等业务,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业务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与各种业务网络、如PSTN/综合业务服务网络(ISDN)、PLMN、智能网、互联网之间的互通,在全网内快速提供新的语音、数据、图像融合业务。
在NGN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与原有网络互通的方式包括:NGN与PSTN/ISDN/全球移动通信(GSM)网络/码分多址(CDMA)通信网络的互通、NGN与七号信令网的互通以及软交换网络与现有智能网的互通。其中,NGN与PSTN、以及与核心网为电路交换的移动通信网的互通,均可通过中继媒体网关(TMG)完成;NGN与七号信令网的互通可通过信令网关(SG)完成;当软交换网络内的用户使用智能网业务时,如***业务,必须实现与智能网的互通,关键在于***数据,而对于800号业务,则必须实现PSTN/ISDN用户与软交换网络用户统一使用,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TMG与PSTN进行话路互通,在PSTN接入智能网,对软交换***没有任何要求,另一种是软交换设备直接接入智能网,这种处理方式对软交换***提出较高要求,但在网络资源占用、时延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图2示出了电路交换网络与软交换网络进行互通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预先为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分配E.164的电话号码,电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对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发起呼叫时,电路交换网络根据被叫号码确定被叫终端属于软交换网络后,将呼叫转接至中继网关,中继网关将呼叫接续至软交换,软交换根据被叫号码查找到被叫终端的IP地址,然后建立呼叫连接。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可为初始会话协议(SIP)终端、H.248终端、H.323终端、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终端等。
根据以上描述可见,必须为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预先分配E.164的电话号码,才能在后续过程中搜索到相应终端并建立呼叫连接。但由于E.164的电话号码可视作一种资源,如果为软件换网络中的所有终端都分配E.164的电话号码,必然使E.164的电话号码资源耗尽;如果不为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分配E.164的电话号码,则又无法实现对软交换网络中终端的呼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在无需为互联网设备分配E.164电话号码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互联网设备的呼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网络存储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B、主叫用户通过拨打自定义号码向互联网设备发起呼叫,网络查找到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建立与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的呼叫。
步骤B中所述建立与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的呼叫之前进一步包括:网络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判断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是否在线,如果是,则建立与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的呼叫;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
A0、用户通过Web服务器设置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A0为:用户向Web服务器输入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A0为:用户向Web服务器输入主叫用户标识和互联网设备IM标识,Web服务器生成基于该主叫用户标识下、与互联网设备IM标识相对应的自定义号码。
所述步骤A0之前进一步包括:Web服务器对用户进行鉴权,如果用户通过鉴权,则执行步骤A0,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用户通过设置***设置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用户通过客户端设置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客户端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软交换,或应用服务器,或智能网。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主叫用户通过拨打自定义号码向互联网设备发起呼叫,中继网关收到呼叫请求后,将携带有主叫用户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的呼叫请求转发至软交换;
B2、软交换收到呼叫请求后,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根据该互联网设备IM标识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然后向该IM服务器发送携带有IM标识的呼叫请求;
B3、IM服务器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建立与对应互联网设备的呼叫。
所述步骤B3之前进一步包括:IM服务器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判断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是否在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3;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步骤B2中所述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为:软交换向应用服务器提供主叫用户标识和自定义号码,应用服务器向软交换返回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
步骤B2中所述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为:软交换根据自身存储的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
所述互联网设备IM标识包括:IM提供商标识和IM用户标识。
步骤B2中所述根据该互联网设备IM标识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为:
b、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中的IM提供商标识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
步骤B3为:IM服务器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中的IM用户标识,建立与对应互联网设备的呼叫。
所述步骤b为:软交换通过域名服务器查找与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中IM提供商标识的域名相对应的IM服务器的IP地址。
所述步骤b为:根据设置的IM服务商标识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
步骤B1中所述呼叫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业务接入码,
步骤B1中所述将携带有主叫用户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的呼叫请求转发至软交换之前进一步包括:中继网关根据业务接入码寻址至对应的软交换。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网络中存储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向互联网设备发起呼叫时,网络查找与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然后建立与互联网设备之间的呼叫连接。与现有的实现方式相比:无需为互联网设备分配E.164的电话号码,就可实现对互联网设备的呼叫,节省了E.164的电话号码资源,使IM提供商不必再去申请E.164电话号码。不同主叫可以通过相同的自定义号码对应到不同被呼叫的互联网设备,也可使用相同的E.164电话号码对应到不同被呼叫的互联网设备,使E.164电话号码的申请只是在该主叫电话上有效,降低了申请E.164电话号码对社会的影响,不会影响到其他终端,即使普通电话的用户也可以申请呼叫互联网设备这项业务。
由于用户可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用户设置的自定义号码可非常简短,因此,本发明还可简化用户发起呼叫时的拨号操作。另外,本发明非常适用于通过普通电话呼叫MSN、QQ等用户的实现,在上网不方便或者计算机无话筒的地点,可通过普通电话与以MSN、QQ为联系方式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尤其为老人与年轻人的联系提供了便利。运营商通过提供呼叫互联网设备的业务,可扩大被叫用户的范围,能够增加运营商的收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智能网与IP网络进行互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电路交换网络与软交换网络进行互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呼叫互联网设备过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呼叫互联网设备消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在网络中存储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向互联网设备发起呼叫时,网络查找与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然后建立与互联网设备之间的呼叫连接。本发明中所述的互联网设备可为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也可为上网的设备、计算机,等等。
用户可通过运营商的Web服务器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网络存储该对应关系。Web服务器可首先对用户进行鉴权,如果用户通过鉴权,则允许用户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用户未通过鉴权,则拒绝用户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户可直接通过Web服务器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相对应,也可由用户向Web服务器提供IM标识,然后由Web服务器自动生成与该IM标识相对应的自定义号码。用户通过Web服务器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相对应时,Web服务器可进一步判断基于该用户标识下,是否已经设置了与该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如果是,则提示用户重新选择与当前设置的IM标识相对应的自定义号码;否则,存储当前设置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户可通过Web服务器对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修改,也可通过Web服务器增加或重新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通过Web服务器删除已经设置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另外,用户也可通过运营商提供的设置***,如电话操作设置***,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下面以电话操作设置***为例,对用户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过程描述如下:用户通过电话终端输入与设置相对应的接入码,然后可根据提示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设置***可首先对用户进行鉴权,如果用户通过鉴权,则允许用户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用户未通过鉴权,则拒绝用户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设置***也可自动生成与IM标识相对应的自定义号码,并通知用户。用户可通过设置***对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修改,也可通过设置***增加或重新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通过设置***删除已经设置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用户还可通过运营商提供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实现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对应关系的设置。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之前可首先通过客户端的鉴权,客户端可通过IP网络将基于用户标识下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存储。用户可通过客户端对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修改,也可通过客户端增加或重新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通过客户端删除已经设置的自定义号码与IM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更改均会由客户端提供给服务器进行存储。
以上所述自定义号码并不仅限于数字号码,还可为符号、字母等号码。在不影响呼叫的前提下,基于一个用户标识下的自定义号码与IM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个IM标识可与多个自定义号码相对应。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存储在软交换、智能网、应用服务器等网络实体中。以上所述的IM标识可包括IM服务商标识和IM用户标识。
图3示出了呼叫互联网设备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网络中预先存储主叫终端用户设置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该IM标识包括IM服务商标识和IM用户标识,呼叫互联网设备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步骤302:交换网络收到主叫终端向互联网设备发起的呼叫请求后,向中继网关转发该呼叫请求。中继网关连接交换网络和IP网络,也可称为中继媒体网关。时分多路复用(TDM)的交换网络侧接口为E1/T1、STM-1。基于分组的IP网络侧接口为FE、GE、155M POS/ATM、E1/T1、E3/T3。中继网关将交换网络侧的语音和IP网络侧的语音相互转换。该中继网关包括信令网关的功能,能够将交换网络的ISUP信令和Sigtran的M3UA/M2PA/SCTP信令相互转换。中继网关通过信令和软交换相连接,接受软交换的控制。主叫用户通过在主叫终端上拨打业务接入码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来实现对互联网设备的呼叫,交换网络中存储有路由表,根据业务接入码,将呼叫请求转发至中继网关。即向中继网关发送与呼叫相关的ISUP信令。
步骤303:中继网关收到呼叫请求后,向软交换转发该呼叫请求。中继网关收到ISUP信令后,根据业务接入码触发呼叫互联网设备的相关业务,将主叫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的相关信息上报至软交换,当前呼叫接受软交换的控制,根据软交换的指示完成下一步操作。软交换具备呼叫控制、信令和协议处理以及基本业务提供的能力,还可通过与应用服务器的配合,最终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
步骤304:软交换收到主叫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的相关信息后,获取基于该主叫标识下,与该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该IM标识包括IM服务商标识和IM用户标识,软交换根据IM服务商标识找到相应的IM服务器,然后向该IM服务器发送携带有IM用户标识的呼叫请求。软交换与IM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可采用SIP协议或其他协议,如IETF定义的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SIMPLE(SIP for InstantMessaging and Presence Leveraging Extensions)等。
软交换可根据自身存储的基于用户标识下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也可通过与其他网络实体的交互获取相应的IM标识,如软交换向应用服务器提供主叫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应用服务器根据自身存储的基于用户标识下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然后向软交换发送该IM标识。
网络中存储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对应关系的具体格式可为关系数据库,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数据表,包括四个字段:主叫标识、自定义号码、IM服务商标识、IM用户标识。在该关系数据库中可以主叫标识、自定义号码建立唯一索引,以加快搜索速度。查找时,根据主叫标识和自定义号码在关系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找出相应的IM服务商标识和IM用户标识。
用户可直接设置自定义号码与IM服务商标识、IM用户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IM用户标识为[email protected],软交换可向域名服务器(DNS)查询与IM服务商标识的域名jake.com相对应的地址,以得到IM服务器的IP地址。这样,无需预先在软交换中对IM服务器进行登记,任何具有DNS的IM服务器都能干得到相应的IP地址。也可在软交换中预先设置IM服务商标识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该IP地址寻址至相应的IM服务器。例如,预先在软交换中存储IM服务商标识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如MSN,123.123.112.123,软交换就可根据与IM服务商标识相对应的IP地址寻址至相应的IM服务器。这样,在设置IM服务商标识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其他配置数据,如软交换与IM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等,如SIP的扩展协议-SIMPLE协议、或XMPP协议等其他协议。这样可使网络连接更加灵活,而且用户设置简单,无需输入协议信息,并且只需在列表中选择IM服务商标识,另外运营商可对呼叫的IM运营商进行控制。
步骤305~步骤306:IM服务器收到呼叫请求后,根据IM用户标识判断相应的互联网设备当前是否在线,如果互联网设备当前在线,则向互联网设备转发该呼叫请求,互联网设备应答后,建立互联网设备与中继网关之间的IP连接,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连接、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等,实现语音的传送。如果互联网设备当前未在线,则通知软交换当前呼叫无法接续,软交换通知中继网关当前呼叫无法接续,中继网关通知主叫终端当前呼叫无法接续。
图4示出了呼叫互联网设备消息流程图,如图4所示,网络中预先存储主叫终端用户设置的自定义号码与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该IM标识包括IM服务商标识和IM用户标识,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消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步骤405:中继网关收到向互联网设备发起的呼叫请求后,根据呼叫请求中携带的业务接入码,或直接根据呼叫的自定义号码,将呼叫请求转发至软交换,即中继网关向软交换发送携带有主叫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的初始地址消息(IAM)。软交换收到IAM后,获取基于该主叫标识下,与该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IM标识,然后根据该IM标识获取相应IM服务器的IP地址,向IM服务器发送携带有IM标识的INVITE消息。IM服务器收到INVITE消息后,根据IM标识判断相应的互联网设备当前是否在线,如果是,则向互联网设备发送INVITE消息,并向软交换返回100响应,并继续执行步骤406;如果不是,则通知软交换结束当前呼叫流程,软交换通知中继网关结束当前呼叫流程,中继网关通知主叫终端当前呼叫无法接续。
步骤406~步骤414:互联网设备收到INVITE消息后,向IM服务器发送180响应;IM服务器收到180响应后,向软交换发送180响应;软交换收到180响应后,向中继网关发送地址全消息(ACM)。互联网设备向IM服务器发送200响应;IM服务器收到200响应后,向软交换发送200响应;软交换收到200响应后,向中继网关发送应答消息(ANM)。软交换向IM服务器发送ACK消息,IM服务器向互联网设备发送ACK消息。建立互联网设备与中继网关之间的IP连接,与主叫终端进行通话。
步骤415~步骤420:主叫终端释放当前呼叫,中继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呼叫释放消息(REL);软交换收到REL后,向中继网关发送释放完成消息(RLC)。软交换向IM服务器发送BYE消息,IM服务器收到BYE消息后,向互联网设备发送BYE消息,互联网设备收到BYE消息后,向IM服务器发送200响应,IM服务器收到200响应后,向软交换发送200响应,至此整个呼叫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的中继网关包括信令网关的功能,实际应用中,中继网关与信令网关也可以分设。信令网关通过网关控制协议(H.248)控制中继网关。以上所述是软交换提供了呼叫互联网设备的业务,该业务也可由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配合完成,即该业务由应用服务器实现,应用服务器可通过SIP协议控制软交换接续呼叫,与IM服务器的交互可由应用服务器来完成。
互联网设备大多只有一个基于公网的IP地址,该IP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但有一些用户采用内部网络的方式上网,如NAT地址转化,这种情况下,可提供一个网关设备,语音呼叫需要通过该网关设备,即不能直接得到互联网设备的IP地址。建立互联网设备与中继网关之间的IP连接时,将需要通过该网关设备间接地建立IP连接,不再是直接建立IP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网络存储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B、主叫用户通过拨打自定义号码向互联网设备发起呼叫,网络查找到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建立与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的呼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建立与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的呼叫之前进一步包括:网络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判断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是否在线,如果是,则建立与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的呼叫;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
A0、用户通过Web服务器设置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0为:用户向Web服务器输入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0为:用户向Web服务器输入主叫用户标识和互联网设备IM标识,Web服务器生成基于该主叫用户标识下、与互联网设备IM标识相对应的自定义号码。
6. 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0之前进一步包括:Web服务器对用户进行鉴权,如果用户通过鉴权,则执行步骤A0,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用户通过设置***设置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用户通过客户端设置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客户端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服务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软交换,或应用服务器,或智能网。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7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主叫用户通过拨打自定义号码向互联网设备发起呼叫,中继网关收到呼叫请求后,将携带有主叫用户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的呼叫请求转发至软交换;
B2、软交换收到呼叫请求后,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根据该互联网设备IM标识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然后向该IM服务器发送携带有IM标识的呼叫请求;
B3、IM服务器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建立与对应互联网设备的呼叫。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之前进一步包括:IM服务器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判断对应于IM标识的互联网设备是否在线,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3;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为:软交换向应用服务器提供主叫用户标识和自定义号码,应用服务器向软交换返回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所述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为:软交换根据自身存储的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及互联网设备IM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主叫用户标识、自定义号码相对应的互联网设备IM标识。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设备IM标识包括:IM提供商标识和IM用户标识。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2中所述根据该互联网设备IM标识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为:
b、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中的IM提供商标识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
步骤B3为:IM服务器根据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中的IM用户标识,建立与对应互联网设备的呼叫。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软交换通过域名服务器查找与互联网设备IM标识中IM提供商标识的域名相对应的IM服务器的IP地址。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根据设置的IM服务商标识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对应的IM服务器。
18.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1中所述呼叫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有业务接入码,
步骤B1中所述将携带有主叫用户标识和呼叫的自定义号码的呼叫请求转发至软交换之前进一步包括:中继网关根据业务接入码寻址至对应的软交换。
CNB2004101035822A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041133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35822A CN100411337C (zh)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1035822A CN100411337C (zh)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8033A CN1798033A (zh) 2006-07-05
CN100411337C true CN100411337C (zh) 2008-08-13

Family

ID=3681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35822A Active CN100411337C (zh)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133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687A (zh) * 2011-09-20 2013-04-03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用于建立即时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84295A (zh) * 2012-05-04 2013-11-06 上海鱼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即时聊天好友的方法及***
CN106097609A (zh) * 2016-07-21 2016-11-09 ***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pos终端的远程监控管理***及远程监控管理方法
CN110855922A (zh) * 2018-08-20 2020-02-28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终端的通信方法和***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7602B1 (en) * 1999-08-17 2002-11-26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interne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based cellular network
CN1407761A (zh) * 2001-08-29 2003-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全ip承载的电信网络中进行呼叫路由选择的方法
CN1457186A (zh) * 2002-05-10 2003-11-19 北京艾尼通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电信网和ip语音的用户统一号码的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7602B1 (en) * 1999-08-17 2002-11-26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internet in an internet protocol-based cellular network
CN1407761A (zh) * 2001-08-29 2003-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全ip承载的电信网络中进行呼叫路由选择的方法
CN1457186A (zh) * 2002-05-10 2003-11-19 北京艾尼通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电信网和ip语音的用户统一号码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8033A (zh) 2006-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1449B2 (en) Enhanced call notification service
US7164762B2 (en) Enhanced call feature service
CN100531194C (zh) 分组域业务信号处理***及其方法
CN101164329B (zh) 一种实现主被叫建立会话通信的方法
US6272126B1 (en) Internetwork telephony with enhanced features
CN100544389C (zh) 一种多媒体彩铃实现方法与***
US6363424B1 (en) Reuse of services between different domains using state machine mapping techniques
US200300993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voice mail system
CA22700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one voice gateway from multitude of voice gateways, which shall serve a remote application
CN101141692A (zh) 多媒体彩铃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0521631C (zh) 产生回铃音的***和方法
EP203042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ingback tone personalization
WO2007025950A1 (en) Unified centrex services via access code
CN102131158A (zh) 一种实现多媒体彩铃业务的方法及***
CN101192851A (zh) 防止彩铃串音的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CN100473092C (zh) 一种在下一代网络中提供个性化回铃音业务的***及方法
CN101090420B (zh) Ims域遇忙呼叫前转与彩铃嵌套业务的实现方法及***
CN1859517B (zh) 一种网络电话的点击呼叫***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11337C (zh) 一种呼叫互联网设备的方法
CN101273609B (zh) 电话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050069104A1 (en) Call management service
KR100660739B1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대체 영상 서비스 방법
KR100819327B1 (ko) IP망 발신 유선망 착신 VoIP 서비스의 음성메시지전달방법
JP3662896B2 (ja) コンタクトセンタシステム
US20130067105A1 (en) Sip interface for media recording via in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