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7602C -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7602C
CN100387602C CNB2005100829646A CN200510082964A CN100387602C CN 100387602 C CN100387602 C CN 100387602C CN B2005100829646 A CNB2005100829646 A CN B2005100829646A CN 200510082964 A CN200510082964 A CN 200510082964A CN 100387602 C CN100387602 C CN 10038760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lerythrine
white
mixture
white chelerythrin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29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1703A (zh
Inventor
张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5100829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87602C/zh
Publication of CN1891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1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76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76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白屈菜红碱复合物(见通式I)及其制备方法,其中R为C1-C8的含氮有机碱,优选碱性性氨基酸,尤其是精氨酸;本发明白屈菜红碱复合物稳定性好,刺激性和毒性低,安全性更高,且药理作用更加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屈菜红碱与不同含氮有机碱碱基形成的药用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碱是许多植物中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之一,也是目前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是一种已知的从植物中经提取分离得到的苯并菲啶生物碱,该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罂粟科白屈菜族植物中,其中白屈菜红碱含量比较高,研究表明白屈菜红碱具有显著的镇痛、保肝、抗肿瘤活性,但同时又具有比较大的毒副作用。
由于白屈菜红碱难溶于水,因而现有技术都是在提取过程中将白屈菜红碱制备成白屈菜红碱盐酸盐,然后制备成制剂,但是该方法虽然对白屈菜红碱的溶解度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是依然没有解决白屈菜红碱毒性大的问题,使在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细胞也产生比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且研究表明白屈菜红碱盐酸盐稳定性差,在贮藏过程中容易氧化,且易吸湿,不利于贮藏,且使后述制剂制备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研究人员经大量实验和研究,将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盐酸白屈菜红碱先制备成白屈菜红碱,再与含氮有机碱反应制备成本发明白屈菜红碱复合物,本发明白屈菜红碱复合物与白屈菜红碱、盐酸白屈菜红碱比较溶解度大,稳定性好,提高了其药理活性,又显著降低了其毒副作用,使白屈菜红碱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的由白屈菜红碱与不同含氮有机碱碱基形成的药用复合物,其稳定性好,水溶解增加,且刺激性与毒性降低,同时,不影响正常的造血***和白细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白屈菜红碱与不同含氮有机碱碱基形成的药用复合物的方法。白屈菜红碱与不同含氮有机碱碱基形成的药用复合物水溶性好,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白屈菜红碱复合物的药物制剂,本发明药物制剂具有良好的镇痛、保肝、抗肿癌作用,其疗效好,刺激性与毒性均低,而且不影响正常的造血***和白细胞。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下述通式为白屈菜红碱的药用复合物
其中R表示C1-C8的含氮有机碱。C1-C8的含氮有机碱为吡啶、甲胺、三乙胺、乙醇胺、环己胺、亚精胺、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白屈菜红碱的药用复合物的优选方案为:其中R表示碱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白屈菜红碱的药用复合物的更优选方案为:其中R表示精氨酸。
本发明白屈菜红碱的药用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屈菜红碱与C1-C8含氮有机碱以1∶1-5的比例(摩尔比)反应。
本发明白屈菜红碱的药用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屈菜红碱与碱性氨基酸以1∶1-5的比例(摩尔比)反应。
本发明白屈菜红碱的药用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屈菜红碱与精氨酸以1∶1-5的比例(摩尔比)反应。
本发明白屈菜红碱的药用复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屈菜红碱与精氨酸以1∶1-5的比例(摩尔比)反应。
本发明含有上述任意一项的白屈菜红碱药用复合物的药物制剂,其中含有有效治疗量的上述任意一项的白屈菜红碱药用复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方法:
(1)取盐酸白屈菜红碱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白屈菜红碱
(2)将白屈菜红碱,按1∶1-5的比例(摩尔比)加入C1-C8的含氮有机碱,较好的选择是碱性氨基酸,优选精氨酸,置于以有机溶剂为溶媒的反应器中,常温搅拌或缓慢升温。
(3)反应后回收有机溶剂,得到白屈菜红碱复合物
(4)取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加药用辅料,制备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本发明所用白屈菜红碱盐酸盐(盐酸白屈菜红碱)以HPLC计纯度大于90%。
本发明制备方法所用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白屈菜红碱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比较在水中溶解度提高2倍。
本发明上述药物制剂的剂型可以为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包括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制剂等。
二、稳定性试验
试药:盐酸白屈菜红碱(DELTA天然有机化合物信息中心);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按本发明工艺方法制备,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按本发明工艺方法制备,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
我们对常温下放置不同时间的市售白屈菜红碱盐酸盐、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分别进行了考察,观察药物性状的改变并测定了各自的含量变化情况(以白屈菜红碱计),含量测定参照文献方法[安彩贤等,RP-HPLC法同时测定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中成药,2003,23(11):824],含量测定结果以0月为100%表示,结果见表1。
表1稳定性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盐酸白屈菜红碱贮藏过程中含量下降明显,有吸湿、变色现象,而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在放置过程中含量基本无变化,性状无改变,说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比较稳定性显著提高。
三、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动物:小鼠,体重18-22g。
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禁食24h,随机分3组,每组20只,即盐酸白屈菜红碱组、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和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组,将各组药物用生理盐水稀释,给药剂量以白屈菜红碱计相同,各组分别尾静脉注射药物(以白屈菜红碱计)200mg/kg,每天给药2次,连续7天,观察小鼠死亡情况,记录数据,按改良寇氏法计算各组的LD50,结果见表2。
表2急性毒性实验LD50比较
以上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相比LD50显著提高,说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安全性显著提高。
四、血管刺激性试验:
取家兔12只,体重2-2.5kg,雌雄各半,随机均分3组,每组4只,分别于左耳把家兔置于固定器中,且头用兔头固定仪固定,将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用胜利盐水溶解,分别耳缘静脉注射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给药剂量为1mg/kg(以白屈菜红碱计),连续1周。观察耳缘静脉反应,每日观察注射部位血管有无发红、水肿、周围有无渗血,触摸血管有无***现象,左右耳比较观察。于末次给药后24h,将动物处死,取下左耳,进行组织切片检查,切片部位为进针部位的向心端,距进针部位1-4cm,分1-2.5cm和2.5-4cm两段取样。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观察方法包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下病理观察。观察给药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变化,显微镜下观察耳缘静脉有无血栓形成、内皮损伤及血管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对各项指标评分。①血管变化。肉眼观察无明显充血记0分,轻度充血发红、纹路清晰记1分,充血发红、纹路不清记2分,重度充血、呈***记3分;显微镜观察血管内皮及血管壁完整记0分,有内皮损伤记1分,有血栓栓塞记2分,血管破裂记3分。②血管周围组织变化。肉眼观察无明显水肿记o分,轻微水肿记1分,明显水肿记2分,严重水肿记3分;显微镜观察周围组织正常记0分,水肿记1分,出血记2分,有炎症细胞浸润记3分。将每组4只家兔各项观察指标得分累加,计算各组平均得分值。结果见表3。
表3刺激性试验结果
Figure C20051008296400081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比较静脉注射时较刺激性显著降低。
五、药理实施例
试药与动物:盐酸白屈菜红碱(DELTA天然有机化合物信息中心);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按本发明工艺方法制备,广东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小鼠,体重18-22g;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广州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抗肿瘤作用
1.1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取接种传代小鼠S180,在匀浆器中加入生理盐水,制成小鼠S180瘤匀浆液,再以生理盐水1∶3稀释,然后取0.2ml注入小鼠左腋下皮下,24小时称重,给药组小鼠每日尾静脉给药一次,盐酸白屈菜红碱组和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给药剂量按白屈菜红碱计为4mg/kg,5-氟尿嘧啶20mg/kg,给药容积同为0.2ml/只,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7天。停药次日处死小鼠,称体重并细心剥离皮下瘤块,于EM50电子天平称取瘤重,并计算抑瘤率,见表4。
表4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Figure C20051008296400091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组比较Δ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均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肿瘤生长,具有比盐酸白屈菜红碱更好的药理作用。1.2对荷瘤小鼠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的影响
取接种传代小鼠S180,在匀浆器中加入生理盐水,制成小鼠S180瘤匀浆液,再以生理盐水1∶3稀释,然后取0.2ml注入小鼠左腋下皮下,于接种肿瘤后一周,即第八天开始按1.1方法给药,让其自然死亡,待对照组动物全部死亡后,比较死亡率,并比较90天各组动物的存活时间差异,设给药组与对照组,每组小鼠20只,结果见表5。
表5对小鼠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的影响
Figure C20051008296400092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组比较ΔP<0.05结果表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能显著降低荷瘤小鼠死亡率,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组比较作用更显著。
1.3对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瘤作用
无菌抽取接种后第7d的Heps荷瘤小鼠腹水,加4倍量生理盐水混匀,立即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窝处皮下,每只接种0.2ml,接种后24h随机分组,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同1.1,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0d,于末次给药后24h脱颈处死小鼠,剥取肿瘤称重,按照公式:(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100%/对照组瘤重,求出抑瘤率,所用小鼠均为雄性。结果见表6。
表6对移植性肝癌Heps抑瘤作用
Figure C20051008296400101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组比较ΔP<0.05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具有比盐酸白屈菜红碱更显著的抑制移植性肝癌Heps肿瘤作用。
1.4对小鼠血中白细胞数的影响
取体重18-22g的昆明种小鼠50只,按移植性肿瘤研究法接种H22实体瘤,接种后24小时称鼠重,并随机分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生理盐水组、5-Fu组、盐酸白屈菜红碱组、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组。接种24h后给药,每2天一次,共给药4次。于停药后第3天处死解剖,以上小鼠在处死前称重并由眼眶静脉取血,镜检白细胞总数,同时解剖分离瘤块,称瘤重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7。
表7对小鼠移植H22瘤的抑制和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影响
Figure C20051008296400111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组比较ΔP<0.05
实验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5-氟尿嘧啶组、盐酸白屈菜红碱组、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都有非常显著地抑制小鼠H22肿瘤生长作用,但5-氟尿嘧啶、盐酸白屈菜红碱具有明显地抑制小鼠体重增长及明显地降低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作用,而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小鼠体重增长及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无明显影响。
2.镇痛试验
2.1对小鼠热板致痛作用的影响
取体重18-22g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组、盐酸白屈菜红碱组、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组,给药剂量同1.1,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h将各鼠分别固定于55±0.5℃的热板仪中,以舔后足作为“疼痛”的反应指标,观察给药后小鼠对热板痛的反应时间,结果见表8。
2.2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体重18-22g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组、盐酸白屈菜红碱组、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组,给药剂量同1.1,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20g体重,观察10min内的小鼠扭体次数,结果见表8。
表8镇痛试验结果(X±SD)
Figure C20051008296400121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组与盐酸白屈菜红碱组比较镇痛作用更加显著。
3.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取体重180-220g的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盐酸白屈菜红碱组、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组。参照文献方法(李仪奎,等.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34),除生理盐水组外,模型及给药各组均以15%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按2ml/kg体重,每隔一天皮下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次。同时,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组静脉注射盐酸白屈菜红碱组和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给药剂量按白屈菜红碱计为3mg/kg,连续7天,末次给药24h后,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及乳酸脱氨酶(LDH),结果见表9,并取肝脏样品,10%甲醛溶液固定,作病理学切片检查。
表9对CCl4肝损伤的影响
Figure C20051008296400131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ΔΔp<0.01,与模型组组比较,ΔP<0.05,ΔΔP<0.01
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比较具有更好的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SGOT及LDH含量的作用。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组SGPT含量也有显著下降。病理学检查也发现各给药组均可显著抑制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炎性反应,其中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组、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具有比盐酸白屈菜红碱更显著的作用。
结论:上述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与盐酸白屈菜红碱比较具有更好的抗肿瘤、镇痛、保肝作用,但5-氟尿嘧啶和盐酸白屈菜红碱在抗肿瘤时对正常的白细胞有影响,而本发明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抗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白细胞无影响。六、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的制备:
取盐酸白屈菜红碱10g溶于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反应,浓缩干燥得到白屈菜红碱,将白屈菜红碱,按1∶1的比例(摩尔比)加入精氨酸,置于以乙酸乙酯为溶媒的反应瓶中,常温搅拌2小时,回收乙酸乙酯,结晶,得到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13.5g。
实施例2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的制备:
取盐酸白屈菜红碱100g溶于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反应,浓缩干燥得到白屈菜红碱,将白屈菜红碱,按1∶3的比例(摩尔比)加入精氨酸,置于以乙醇为溶媒的反应瓶中,搅拌3小时,缓慢升温,回收乙醇,结晶,得到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140g。
实施例3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的制备:
取盐酸白屈菜红碱100g溶于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反应,浓缩干燥得到白屈菜红碱,将白屈菜红碱,将白屈菜红碱,按1∶5的比例(摩尔比)加入精氨酸,置于以乙酸乙酯为溶媒的反应瓶中,常温搅拌,回收乙酸乙酯,得到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150g。
实施例4
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的制备:
取盐酸白屈菜红碱100g溶于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反应,浓缩干燥得到白屈菜红碱,将白屈菜红碱,按1∶3的比例(摩尔比)加入精氨酸,置于以乙酸乙酯为溶媒的反应瓶中,搅拌2小时,缓慢升温,回收乙酸乙酯,结晶,得到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142g。
实施例5
白屈菜红碱甲胺复合物的制备:
取盐酸白屈菜红碱100g溶于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反应,浓缩干燥得到白屈菜红碱,将白屈菜红碱,按1∶3的比例(摩尔比)加入甲胺,置于以乙酸乙酯为溶媒的反应瓶中,搅拌2小时,缓慢升温,回收乙酸乙酯,结晶,得到白屈菜红碱甲胺复合物115g。
实施例6
白屈菜红碱亚精胺复合物的制备:
取盐酸白屈菜红碱100g溶于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反应,浓缩干燥得到白屈菜红碱,将白屈菜红碱,按1∶3的比例(摩尔比)加入亚精胺,置于以甲醇为溶媒的反应瓶中,搅拌2小时,缓慢升温,回收甲醇,结晶,得到白屈菜红碱甲胺复合物125g。
实施例7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水针剂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10g,加注射用水溶解后,滤过,加注射用水至1000ml,调节pH值为5.0-7.0,微孔滤膜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8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粉针剂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10g,加注射用水溶解后,加甘露醇40g,滤过,加注射用水调整浓度,调节pH值为5.0-7.0,微孔滤膜滤过,分装,冷冻干燥,即得粉针剂500瓶。
实施例9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输液剂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10g,加注射用水溶解后,滤过,加注射用水至50000ml,加氯化钠调节等渗,调节pH值为5.0-7.0,微孔滤膜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10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片剂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30g、乳糖168g、羧甲基淀粉钠2g,分别过100目筛,按等量递加法将上述辅料和复合物混合均匀,以50%乙醇制软材,过18目筛制颗粒,颗粒60℃干燥,过20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0.1g,混匀,压片。
实施例11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30g、淀粉170g,分别过100目筛,按等量递加法将淀粉和复合物混合均匀,以5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颗粒,颗粒60℃干燥,过24目筛整粒,装胶囊。
实施例12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口服液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30g,溶于2000ml水中,加入0.15%山梨酸钾,0.1%阿斯巴甜,加水至10000ml,灌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13
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精氨酸复合物30g、糊精470g,分别过100目筛,按等量递加法将糊精和复合物混合均匀,以50%乙醇制软材,过14目筛制颗粒,颗粒60℃干燥,过16目筛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14
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取白屈菜红碱赖氨酸复合物28g、淀粉172g,分别过100目筛,按等量递加法将淀粉和复合物混合均匀,以5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颗粒,颗粒60℃干燥,过20目筛整粒,装胶囊。

Claims (8)

1.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其通式为
Figure C2005100829640002C1
其中R表示C1-C8的含氮有机碱。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其中R表示碱性氨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其中R表示精氨酸。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取盐酸白屈菜红碱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白屈菜红碱;将得到的白屈菜红碱与C1-C8的含氮有机碱按1∶1-5的摩尔比,置于以有机溶剂为溶媒的反应器中,常温搅拌或缓慢升温,反应后回收有机溶剂,结晶,得到白屈菜红碱复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含氮有机碱为碱性氨基酸。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含氮有机碱为精氨酸。
7.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
8.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白屈菜红碱复合物的药物制剂。
CNB2005100829646A 2005-07-08 2005-07-08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60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29646A CN100387602C (zh) 2005-07-08 2005-07-08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829646A CN100387602C (zh) 2005-07-08 2005-07-08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1703A CN1891703A (zh) 2007-01-10
CN100387602C true CN100387602C (zh) 2008-05-14

Family

ID=37596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296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7602C (zh) 2005-07-08 2005-07-08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87602C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55489A1 (en) * 2001-12-21 2003-07-10 Bayer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2,4-diamino-pyrimidine derivative compounds as inhibitors of prolylpeptidase, inducers of apoptosis and cancer treatment agents
CN1470513A (zh) * 2003-07-14 2004-01-28 靳玉群 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总生物碱及其制剂
US20040060402A1 (en) * 2002-09-26 2004-04-01 Mori Seiki Hitech Co.,Ltd. Vertical machine tool with a movable main spind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55489A1 (en) * 2001-12-21 2003-07-10 Bayer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2,4-diamino-pyrimidine derivative compounds as inhibitors of prolylpeptidase, inducers of apoptosis and cancer treatment agents
US20040060402A1 (en) * 2002-09-26 2004-04-01 Mori Seiki Hitech Co.,Ltd. Vertical machine tool with a movable main spindle
CN1470513A (zh) * 2003-07-14 2004-01-28 靳玉群 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总生物碱及其制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1703A (zh) 200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1253B2 (en) Liposome having inner water phase containing sulfobutyl ether cyclodextrin salt
CN107149592B (zh) 具有淋巴靶向功能的生物自组装纳米晶注射剂及制备方法
US11357728B2 (en) Liposome having inner water phase containing sulfobutyl ether cyclodextrin salt
CN102145062A (zh) 刺梨果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07811967A (zh) 抗寄生虫药物原位固化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8274A (zh)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1933930B (zh) 一种复方抗球虫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4635B (zh) 一类具抗肿瘤活性的水溶性酚性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8929B (zh) 含有藤黄酸类化合物的药物及藤黄酸类化合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Sharma et al. Phytosomes is 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based herbal formulation: An review
CN1325502C (zh) 岩白菜素五乙酰化物及其应用
CN100387602C (zh) 一种白屈菜红碱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19339B (zh) 含有蛋白的葫芦素纳米制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26038B (zh) 替莫唑胺的脑靶向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356619B (zh) 药用组合物
CN100382799C (zh) 一种具有保肝作用的静脉注射用粉针及其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
CN109662968A (zh) 含A-失碳-5α雄甾烷化合物的升白制剂及其应用
CN102406694A (zh) 中药胡枝子抗肿瘤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24061B (zh) 一种来自中药黄芩的黄芩苷离子对药物和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452967A (zh) 千金藤素在制备抗sars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02793730B (zh) 银杏达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36771C (zh) 10-羟基喜树碱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5851B (zh) 用于抗癌的可注射用药物组合物
CN101824060B (zh) 一种来自中药提取物的离子对药物和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Feng et al. Safety evaluation of a compound Lonicera rupicola Hook, f. et & Thomson Inj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Qingl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14

Termination date: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