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0935B -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 Google Patents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0935B
TWI770935B TW110113203A TW110113203A TWI770935B TW I770935 B TWI770935 B TW I770935B TW 110113203 A TW110113203 A TW 110113203A TW 110113203 A TW110113203 A TW 110113203A TW I770935 B TWI770935 B TW I7709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machine
weave
weft
fabric
flat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3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0042A (zh
Inventor
李志強
施瑞雯
陳柏均
Original Assignee
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3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093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0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093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0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04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該方法實施於該緯編織物的至少一織程中,實施初始驅動該橫編機以該橫編機上的二針床的至少其中之一針織一基本組織,接著控制該橫編機上的該二針床針織一與該基本組織連接的立體組織,該立體組織厚度大於該基本組織厚度,該立體組織包含二面層部分及一與該二面層部分連接並位在該二面層部分之間的支撐部分,其中,該支撐部分不存在於該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的銜接處。

Description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織形成具厚薄變化織物的方法及其織物,尤指一種以橫編機針織形成具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其緯編織物。
立體織物雖問世已久,縱然已衍生出令立體織物產生厚薄變化的技法,如CN102978823A所揭,但立體織物始終是獨立針織。一旦衣物設計存在著以立體織物形成的厚墊部分與一般針織物形成的布面部分,即需先分別針織立體織物及一般針織布,再透過裁縫拼接或使用化學膠方式將兩者組接。然,以裁縫拼接的方式會形成拼接邊,造成衣物的舒適感大幅降低。此外,因帶厚墊的衣物普遍被作為貼身衣物,長期穿著所產生的悶熱,可能產生化學黏著劑產生質變,而影響穿著者的皮膚。再者,化學黏著劑非自然產物,使用過多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習用緯編織物因無法一體針織產生立體組織而需事後加工所衍生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包含步驟有: 驅動該橫編機以該橫編機上的二針床的至少其中之一針織一基本組織,該基本組織為一單層織物或一雙層織物;以及控制該橫編機上的該二針床針織一與該基本組織連接的立體組織,該立體組織厚度大於該基本組織厚度,該立體組織包含二面層部分及一與該二面層部分連接並位在該二面層部分之間的支撐部分,其中,該支撐部分不存在於該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的銜接處,且該支撐部分的高度決定該立體組織的厚度,當該二面層部分的至少其中之一受力壓迫時,該支撐部分產生形變。
一實施例中,該橫編機被控制於該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的銜接處暫緩喂入一支撐紗,待該二面層部分針織複數針後才喂入該支撐紗形成該支撐部分。
一實施例中,該橫編機於針織該支撐部分過程中,驅動該二針床上的二天齒片位移以改變該橫編機的一嘴口的大小,令該支撐部分的高度不是定值。
一實施例中,該基本組織為該雙層織物時,該橫編機以掛紗針織或翻紗針織令該雙層織物的二布面彼此緊貼。
一實施例中,該基本組織為該雙層織物時,該橫編機喂入一交聯紗,令該雙層織物的二布面受該交聯紗作用彼此緊貼,該交聯紗不具支撐能力。
除前述之外,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具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包含至少一基本組織以及至少一與該基本組織連接的立體組織。該基本組織為一單層織物或一雙層織物,該立體組織的厚度大於該基本組織的厚度,該立體組織包含二面層部分及一與該二面層部分連接並位在該二面 層部分之間的支撐部分,該支撐部分不存在於該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的銜接處,且該支撐部分的高度決定該立體組織的厚度,當該二面層部分的至少其中之一受力壓迫時,該支撐部分產生形變。
一實施例中,該支撐部分是由至少一支撐紗形成。
一實施例中,該支撐部分的高度不是定值。
依前述發明內容所揭,相較於習用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本發明該緯編織物於針織時即具備該基本組織及該立體組織,透過該立體組織產生厚薄變化,更省去習用事後加工黏貼立體物件的工序。再者,本發明該緯編織物形成該立體組織的位置並不受限制,而可隨設計調整。
10:緯編織物
11:基本組織
111、112:布面
113:交聯紗
12:立體組織
121、122:面層部分
123:支撐部分
124:支撐紗
13:銜接處
20:方法
21、22:步驟
30:橫編機
31、32:針床
311、321:天齒片
33:機頭
34:嘴口
圖1,本發明緯編織物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用以織成緯編織物的橫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4,本發明緯編織物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發明緯編織物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用以織成緯編織物的橫編機的嘴口示意圖。
圖7,具嘴口可變的橫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8,本發明緯編織物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9,本發明緯編織物的平面示意圖。
本發明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茲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具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10,該緯編織物10是由一橫編機30(如圖2所示)所針織產生,該緯編織物10包含至少一基本組織 11以及至少一立體組織12。該基本組織11為不具支撐的一般性織物組織,具體來說,該基本組織11可為一單層織物或一雙層織物,該單層織物與該雙層織物的結構已為該領域技術人員的通常知識,於此不予贅述。另一方面,該立體組織12與該基本組織11是一體針織完成,也就是說,該立體組織12不是在該基本組織11針織完成後才透過拼接等方式產生連接。該立體組織12的厚度大於該基本組織11的厚度,所以由該緯編織物10的側面觀察(如圖1所繪視角)可以發現厚薄變化。須了解到,本案所指厚度變化並非紗線層疊出的厚度,而是指由側面觀察所產生的變化。又,該立體組織12包含二面層部分121、122及一與該二面層部分121、122連接並位在該二面層部分121、122之間的支撐部分123,該支撐部分123不存在於該立體組織12與該基本組織11的銜接處。再者,為形成該立體組織12的厚度,該立體組織12是以至少一支撐紗124實施,該支撐紗124於該二面層部分121、122的至少其中之一受力壓迫時,產生形變。該立體組織12可被視為直接形成於該緯編織物10上的厚墊,故本發明所揭該緯編織物10可作為女性衣物中的胸墊,或運動用衣上的緩衝墊。
併請參閱圖1至圖3,除前述之外,本發明亦提供一種方法20,該方法20是以該橫編機30針織出前述該緯編織物10。該方法20包含步驟有:步驟21:驅動該橫編機30以該橫編機30上的二針床31、32的至少其中之一針織該基本組織11;以及步驟22:控制該橫編機30上的該二針床31、32針織該立體組織12,該立體組織12厚度大於該基本組織11厚度,該立體組織12包含該二面層部分121、122及該支撐部分123,其中,該支撐部分123不存在於該立體組織12與該基本組織11的銜接處。
本文於後暫先以該基本組織11為該單層織物實施說明該方法20,並假設該橫編機30預備進行該基本組織11的針織(即該步驟21)。該橫編機30基於織程的設定,以該橫編機30上的一機頭33帶動該二針床31、32的其中之一進行該基本組織11的針織。織程進入該立體組織12的針織時,該機頭33帶動該二針床31、32進行該二面層部分121、122的針織,此時,該二面層部分121、122的其中之一可由該基本組織11延續針織形成,該二面層部分121、122的其中另一則是在此時點才針織形成,其中一該面層部分122形成的初始,該橫編機30被設定以翻針(transfer)或掛針(tuck)等技法來連接其中一該面層部分121與該基本組織11。進一步地,該橫編機30被控制於該立體組織12與該基本組織11的銜接處(如圖中所標示的13)暫緩喂入該支撐紗124,待該二面層部分121、122針織數針後才喂入該支撐紗124,形成該支撐部分123。也因此,本發明該緯編織物10於該立體組織12與該基本組織11的銜接處(如圖中所標示的13)為袋狀結構。一實施例中,該支撐紗124喂入時間點是該二面層部分121、122針織複數針後。前述等待針數可基於織物特性來做調整。該支撐紗124參與針織後,該二面層部分121、122之間即形成該支撐部分123,該支撐部分123使該二面層部分121、122彼此沒有緊貼,而使該立體組織12於視覺上較厚於該基本組織11。需了解到,本發明該方法非以該立體組織12針織完成後隨即結束為限,該緯編織物10可根據布樣設計,而在該立體組織12針織完後,再次針織該基本組織11,就如圖4所繪。
請再參閱圖2至圖5,本文於後以該基本組織11為該雙層織物實施說明該方法20,並同樣假設該橫編機30預備進行該基本組織11的針織(即該步驟21)。該橫編機30基於織程的設定,以該機頭33同時帶動該二針床31、32進行該基本組織11的針織,產生主要構成該雙層組織的二布面111、112,該橫編機30 更於針織該二布面111、112的過程中,以翻紗針織或掛紗針織或額外喂入一交聯紗113的方式,令該二布面111、112產生交聯且彼此緊貼。織程進入該立體組織12的針織時,該二面層部分121、122可以是該二布面111、112的延續,需注意的,織程於該基本組織11轉換至該立體織物12的銜接處(如圖中所標示的13),不會產生連接該二面層部分121、122的任何結構,以業界說法,即該支撐部分123於該基本組織11與該立體織物12的銜接處是以空針實施。此後,才喂入該支撐紗124參與針織,進行該立體織物12的針織,該立體織物12的針織如前敘述不再贅述。
該立體組織12的厚度決定於該支撐紗124的長度,而該支撐紗124於針織過程中的長度取決於該橫編機30的一嘴口34寬度(如圖2及圖6所繪)。須了解到,該嘴口34寬度變化同時影響著紗環的成形大小,該嘴口34寬度較大時,織成的紗環將隨之變大,過大的紗環將難構成布面組織,因此該嘴口34大小如於針織過程中無法改變,於設計該立體組織12的厚度即須考量到該基本織物11以及該二面層部分121、122的紗圈大小。再者,如令該橫編機30於針織過程中可在不停止針織的狀態下改變該嘴口34的寬度,即可解除該立體組織12厚度受限於單一寬度的問題。本案申請人曾提出針織過程中嘴口可變的橫編機結構,如專利號TW 202028555A、TW 202028557A、TW 202028558A、TW I707074所揭。請搭配參閱圖7,針織時,該橫編機30被控制於針織該立體組織12的該支撐部分123時,驅動該二針床31、32上的二天齒片311、321位移以改變該橫編機30的該嘴口34的大小,於該嘴口34調整至符合針織需求的大小,該橫編機30即進行該支撐部分123的織針。如此一來,該支撐部分123的高度將不再是定值,該立體組織12不再是單一厚度而可出現厚度變化,就如圖8所示。
請參閱圖9,本發明該緯編織物10上的該立體組織12並不限定針織位置,而可根據織物設計需求去決定針織位置。
綜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
10:緯編織物
11:基本組織
12:立體組織
121、122:面層部分
123:支撐部分
124:支撐紗
13:銜接處

Claims (8)

  1.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包含步驟有:驅動該橫編機以該橫編機上的二針床的至少其中之一針織一基本組織,該基本組織為一單層織物或一雙層織物;以及控制該橫編機上的該二針床針織一與該基本組織連接的立體組織,該立體組織厚度大於該基本組織厚度,該立體組織包含二面層部分及一與該二面層部分連接並位在該二面層部分之間的支撐部分,其中,該支撐部分不存在於該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的銜接處,且該支撐部分的高度決定該立體組織的厚度,當該二面層部分的至少其中之一受力壓迫時,該支撐部分產生形變。
  2. 如請求項1所述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其中,該橫編機被控制於該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的銜接處暫緩喂入一支撐紗,待該二面層部分針織複數針後才喂入該支撐紗形成該支撐部分。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其中,該橫編機於針織該支撐部分的過程中,驅動該二針床上的二天齒片位移以改變該橫編機的一嘴口的大小,令該支撐部分的高度不是定值。
  4. 如請求項3所述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其中,該基本組織為該雙層織物時,該橫編機以掛紗針織或翻紗針織令該雙層織物的二布面彼此緊貼。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 物的方法,其中,該基本組織為該雙層織物時,該橫編機喂入一交聯紗,令該雙層織物的二布面受該交聯紗作用彼此緊貼,該交聯紗不具支撐能力。
  6. 一種具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包含:至少一基本組織,為一單層織物或一雙層織物;以及至少一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連接,該立體組織的厚度大於該基本組織的厚度,該立體組織包含二面層部分及一與該二面層部分連接並位在該二面層部分之間的支撐部分,該支撐部分不存在於該立體組織與該基本組織的銜接處,且該支撐部分的高度決定該立體組織的厚度,當該二面層部分的至少其中之一受力壓迫時,該支撐部分產生形變。
  7. 如請求項6所述具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其中,該支撐部分是由至少一支撐紗形成。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具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其中,該支撐部分的高度不是定值。
TW110113203A 2021-04-13 2021-04-13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TWI770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203A TWI770935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203A TWI770935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0935B true TWI770935B (zh) 2022-07-11
TW202240042A TW202240042A (zh) 2022-10-16

Family

ID=8343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3203A TWI770935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093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9166A (zh) * 2017-12-22 2019-07-09 阿迪达斯股份公司 编织部件
CN111705401A (zh) * 2020-06-15 2020-09-25 江南大学 一种横编三维内支撑结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8682A (zh) * 2019-09-20 2021-03-23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移除纱线的立体织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9166A (zh) * 2017-12-22 2019-07-09 阿迪达斯股份公司 编织部件
CN112538682A (zh) * 2019-09-20 2021-03-23 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移除纱线的立体织物
CN111705401A (zh) * 2020-06-15 2020-09-25 江南大学 一种横编三维内支撑结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042A (zh) 2022-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98119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knitted items with a passage for the insertion of support elements, and item obtained with the method
TW201638413A (zh) 包含低熔纖維之易於定型的伸縮織物
US9644291B1 (en) Double-sided fabric embedded with continuous linear material and formed as curved form
CN205295660U (zh) 一种软边织带
TW201641764A (zh) 單面針織物提花花紋的編織方法及藉由該編織方法獲得之複合織物
TWI770935B (zh) 一種以橫編機形成厚薄變化的緯編織物的方法及緯編織物
CN1166543A (zh) 花边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编织物
CN107489039A (zh) 一种精梳棉、改性锦纶织物及其生产工艺
CN101851827A (zh) 双层半月型实芯型边花织带
CN110983589A (zh) 一种纬编棉麻面料及生产工艺
CN207313839U (zh) 一种长毛结构针织面料
KR102630983B1 (ko) 횡편기로 다양한 두께를 가지는 위편 직물을 편직 및 성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통해 제작된 위편 직물
US11708651B2 (en) Method for knitting and forming weft-knitted fabric with varying thickness by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weft-knitted fabric thereof
CN108813810A (zh) 线纹布、鞋垫、线纹布的制作方法、鞋垫的制作方法
KR101550707B1 (ko) 보풀 발생 및 형태 변형을 방지하는 니트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니트 의류
EP4089217A1 (en) Method for knitting and forming weft-knitted fabric with varying thickness by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weft-knitted fabric thereof
CN104178913A (zh) 机针织复合异面功能织物及其编织方法及装置
JP6967682B1 (ja) 横編み機で厚さの変化がある緯編織物を編む方法及び緯編織物
CN103161010A (zh) 添纱包在双层纬编针织物的上下表层的制织方法
CN115216880B (zh) 一种以横编机形成厚薄变化的纬编织物的方法及纬编织物
TWI629389B (zh) 於預設編織區段內堆疊有連續線材的雙面織物
CN110387637B (zh) 一种经编织物一针拉边工艺
CN101929026A (zh) 一种防掉绒天鹅绒针织面料的织造方法
TWM591534U (zh) 多絲立體針織織物
CN206916375U (zh) 一种不使用沉降片的拉舍尔经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