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3197B - 傾斜車輛 - Google Patents

傾斜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3197B
TWI673197B TW107117672A TW107117672A TWI673197B TW I673197 B TWI673197 B TW I673197B TW 107117672 A TW107117672 A TW 107117672A TW 107117672 A TW107117672 A TW 107117672A TW I673197 B TWI673197 B TW I6731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rame
vehicle body
foot rest
vehicle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7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0478A (zh
Inventor
寺田圭佑
佐野貴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0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1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3/00Bicycles
    • B62K3/002Bicycles without a seat, i.e. the rider operating the vehicle in a standing position, e.g. non-motorized scooters; non-motorized scooters with skis or run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於本發明中,左腳擱置部(81)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角度不變,且具有供載置立起之騎乘者之左腳的左腳擱置面(811)。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角度不變,且具有供載置該騎乘者之右腳之右腳擱置面(821)。通過左腳擱置面(811)向左連桿部(5L)傳遞荷重,通過右腳擱置面(821)向右連桿部(5R)傳遞荷重。規制機構(9)規制左腳擱置部(81)與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移。

Description

傾斜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及以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列之方式配置之兩個前輪的傾斜車輛。
專利文獻1揭示有此種傾斜車輛之一例。該傾斜車輛具備連桿機構。連桿機構係以變更兩個前輪相對於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該車體框架向傾斜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之方式構成。該傾斜車輛具備荷重傳遞機構。荷重傳遞機構包含分別供載置騎乘者之左腳與右腳之左腳擱置面與右腳擱置面。騎乘者藉由通過左腳擱置面向連桿機構之左部傳遞荷重而使傾斜車輛向左方傾斜,藉由通過右腳擱置面向連桿機構之右部傳遞荷重而使傾斜車輛向右方傾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7530419號說明書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高藉由通過荷重傳遞機構使連桿機構動作而使車體框架傾斜之傾斜車輛之騎乘體驗。
再者,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用語「車輛之騎乘體驗」之含義不僅包括行駛時之輕快之操作性或與車輛融合之一體感,而且包括上下車輛之容易性。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一態樣係一種傾斜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 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係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列之方式配置; 中間轉向軸承部,其規定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中間轉向軸; 轉向構件,其能以上述中間轉向軸為中心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旋動地設置; 連桿機構,其具備包含左轉向軸承部之左連桿部、及包含右轉向軸承部之右連桿部,其中左轉向軸承部規定於較上述中間轉向軸承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轉向軸,右轉向軸承部規定於較上述中間轉向軸承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且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於上述傾斜車輛向左迴轉時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方傾斜,且於上述傾斜車輛向右迴轉時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右方傾斜; 左懸架部,其能以上述左轉向軸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上述左轉向軸承部,且支持上述左前輪; 右懸架部,其能以上述右轉向軸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上述右轉向軸承部,且支持上述右前輪; 轉向力傳遞機構,其伴隨上述轉向構件之旋動,而使上述左懸架部以上述左轉向軸為中心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並且使上述右懸架部以上述右轉向軸為中心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 荷重傳遞機構,其具備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其中左腳擱置部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角度不變且具有供載置立起之騎乘者之左腳的左腳擱置面,右腳擱置部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角度不變且具有供載置該騎乘者之右腳的右腳擱置面;通過上述左腳擱置面向上述左連桿部及上述右連桿部中之一者傳遞荷重,且通過上述右腳擱置面向上述左連桿部及上述右連桿部中之另一者傳遞荷重;及 規制機構,其規制上述左腳擱置部及上述右腳擱置部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移。
根據此種構成,藉由對通過騎乘者之左腳施加至左腳擱置面之荷重、及通過該騎乘者之右腳施加至右腳擱置面之荷重個別地進行調整,能抑制車體框架之傾斜。
車體框架向傾斜車輛之左方傾斜時,左連桿部位移至較右連桿部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此時,若利用例如左腳通過左腳擱置面對左連桿部施加荷重,則使左連桿部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位移之力發揮作用,而能抑制車體框架向傾斜車輛之左方傾斜。相反地,於車體框架向傾斜車輛之右方傾斜時,右連桿部位移至較左連桿部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此時,若利用例如右腳通過右腳擱置面對右連桿部施加荷重,則使右連桿部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位移之力發揮作用,而能抑制車體框架向傾斜車輛之右方傾斜。
由於藉由通過立起之騎乘者之腳直接對連桿機構作用荷重而能控制車體框架之傾斜,故能提供行駛時之傾斜車輛之輕快之操作性。又,由於左腳擱置面相對於車體框架之角度與右腳擱置面相對於車體框架之角度分別不變,故擱置有立起之騎乘者之腳之面追隨車體框架之傾斜(換言之,各腳擱置面相對於路面之角度隨著車體框架之傾斜而變化)。藉此,能增強行駛時之傾斜車輛與騎乘者之一體感。
進而,藉由例如於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各腳擱置面相對於路面平行之狀態)下使規制機構作動,能規制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位移。藉此,能規制伴隨對左腳擱置面及右腳擱置面施予之荷重之變化而產生的傾斜車輛之姿勢變化,從而能使上車下車動作較為容易。即便於車體框架傾斜之狀態(各腳擱置面相對於路面傾斜之狀態)下,亦能規制伴隨對左腳擱置面及右腳擱置面施予之荷重之變化而產生的傾斜車輛之姿勢變化,從而能使上車下車動作較為容易。因此,能提高藉由通過荷重傳遞機構使連桿機構動作而使車體框架傾斜之傾斜車輛之騎乘體驗。
於該情形時,上述傾斜車輛能以如下方式構成。 具備連結部,該連結部能以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相對於車體框架旋動,將上述左腳擱置部及上述右腳擱置部連結於上述車體框架;且 上述規制機構之一部分設置於上述連結部。
根據此種構成,可利用用以提高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相對於荷重之剛性之構成規制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位移。施加至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荷重之一部分被連結部吸收。因此,與單獨承受該荷重之情形相比,能將用以規制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位移之構成簡化。
上述連結部可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近上述左腳擱置面及上述右腳擱置面之位置。
於該情形時,能於更靠近被輸入荷重之部位之位置,規制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位移。與欲自更遠之位置規制該荷重之情形相比,能將用以規制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位移之構成簡化。
上述規制機構可包含藉由賦予摩擦力而規制上述連結部之旋動之裝置。
於該情形時,無論車體框架之傾斜角度如何,均能於任意姿勢下施加對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位移之規制力。
或者,上述規制機構可包含與上述連結部卡合而規制旋動之裝置。
於該情形時,雖然能施加規制力之車體框架之傾斜角度受到限定,但能藉由相對較為簡單且小型之機構實現規制機構。
上述傾斜車輛能以如下方式構成。 上述左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左連桿部中之如下部分,即,能伴隨上述車體框架之傾斜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且無法伴隨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之位移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且 上述右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右連桿部中之如下部分,即,能伴隨上述車體框架之傾斜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且無法伴隨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之位移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
根據此種構成,於傾斜車輛之轉向動作中,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並不於轉向構件之旋動方向上位移。換言之,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移動範圍可僅設為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及傾斜方向。因此,能抑制因設置荷重傳遞機構而導致之傾斜車輛之大型化。
此處,於以上述左腳擱置部及上述右腳擱置部伴隨上述車體框架之傾斜而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位移之方式構成上述傾斜車輛之情形時,能進一步抑制因設置荷重傳遞機構而導致之傾斜車輛之大型化。
上述傾斜車輛能以如下方式構成。 上述連桿機構具備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且 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連結, 上述左連桿部包含上述左側構件、上述上橫向構件之左部、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左部, 上述右連桿部包含上述右側構件、上述上橫向構件之右部、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右部。
即,可將能獲得如上所述之效果之荷重傳遞機構應用於所謂之平行四節連桿。
此處,於以上述左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左側構件、上述右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右側構件之方式構成上述傾斜車輛之情形時,能抑制傾斜車輛傾斜時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之移動範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變大。其原因在於:傾斜車輛傾斜時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各移動範圍較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各移動範圍小。尤其是於左腳擱置面及右腳擱置面之位置與下橫向構件之旋動中心隔開之情形時,該效果較為顯著。
上述傾斜車輛能以如下方式構成。 上述左腳擱置面、上述右腳擱置面、及上述規制機構係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
根據此種構成,由於在更靠近被賦予來自騎乘者之腳之荷重之左腳擱置面及右腳擱置面的部位設置規制機構,故能將規制機構之構成簡化,並且亦能提高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相對於荷重之位移規制效果。又,傾斜車輛之重心變低,騎乘體驗提高。
上述傾斜車輛能以如下方式構成。 上述轉向構件包含由上述騎乘者握持之握持構件,且 上述握持構件係配置於較上述左腳擱置面之前端及上述右腳擱置面之前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根據此種構成,易於確保使手臂向騎乘者身體之前方伸展之空間。又,易於調節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傾斜車輛之重心位置。藉此,能進一步提高藉由通過荷重傳遞機構使連桿機構動作而使車體框架傾斜之傾斜車輛之騎乘體驗。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之圖式,一面對實施形態之例詳細地進行說明。
於隨附之圖式中,箭頭F表示傾斜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傾斜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傾斜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傾斜車輛之下方向。箭頭R表示傾斜車輛之右方向。箭頭L表示傾斜車輛之左方向。
傾斜車輛係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傾斜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而迴轉。因此,除了以傾斜車輛為基準之方向以外,還規定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於隨附之圖式中,箭頭FF表示車體框架之前方向。箭頭FB表示車體框架之後方向。箭頭FU表示車體框架之上方向。箭頭FD表示車體框架之下方向。箭頭FR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向。箭頭FL表示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係指自駕駛傾斜車輛之騎乘者觀察時,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所謂「車體框架之側方」係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或左方。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沿著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地延伸之情況,意指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相較而言,以接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斜度延伸。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沿著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地延伸之情況,意指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相較而言,以接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斜度延伸。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沿著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地延伸之情況,意指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相較而言,以接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斜度延伸。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傾斜車輛之直立狀態」或者「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係指無轉向狀態且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以傾斜車輛為基準之方向與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一致。於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右方向傾斜而迴轉時,傾斜車輛之左右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不一致。又,傾斜車輛之上下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亦不一致。然而,傾斜車輛之前後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一致。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構件A之左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右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除此以外亦包括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右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構件A之上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下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除此以外亦包括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下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構件A之前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後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除此以外亦包括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後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旋轉」係指構件以軸為中心以360度以上之角度位移。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旋動」係指構件以軸為中心以未達360度之角度位移。
一面參照圖1至圖6,一面對一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1進行說明。傾斜車輛1係具備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及以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列之方式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
如圖1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車輛本體部2、兩個前輪3、後輪4、連桿機構5、及轉向機構6。
車輛本體部2包含車體框架21及動力單元22。於圖1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1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圖1係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觀察傾斜車輛1整體之左側視圖。
圖2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2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2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
車體框架21包含頭管211及主車架212。車體框架21支持動力單元22。
頭管211配置於傾斜車輛1之前部。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頭管211之上部配置於較頭管211之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主車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主車架21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主車架212之後端部支持後輪4。
兩個前輪3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後輪4配置於較兩個前輪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動力單元22產生驅動傾斜車輛1之力。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觀察傾斜車輛1時,動力單元22配置於較後輪4之車輪軸4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動力單元22配置為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位移。動力單元22配置為無法相對於主車架212位移。動力單元22包含引擎。藉由引擎所產生之驅動力通過傳遞機構被傳遞至後輪4。
兩個前輪3包含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配置於較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右前輪3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列之方式配置。
頭管211具有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規定中間轉向軸SI。中間轉向軸SI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
轉向機構6包含轉向構件61。轉向構件61包含把手桿611及轉向軸612。轉向軸612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把手桿611之中央部向下方延伸。轉向軸612經由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而支持於頭管211。轉向軸612能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動。即,轉向構件61係能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動地設置。
連桿機構5係所謂之平行四節連桿(亦被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機構。
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連桿機構5包含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沿著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
連桿機構5不與轉向軸612之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之旋動連動。即,連桿機構5並不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動。
頭管211具有上中間軸承部211b。上中間軸承部211b規定上中間旋動軸UI。上中間旋動軸UI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上橫向構件51之中間部經由上中間軸承部211b而支持於頭管211。上橫向構件51能以上中間旋動軸UI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頭管211具有下中間軸承部211c。下中間軸承部211c規定下中間旋動軸DI。下中間旋動軸DI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下橫向構件52之中間部經由下中間軸承部211c而支持於頭管211。下橫向構件52能以下中間旋動軸DI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上左軸承部53a。上左軸承部53a規定上左旋動軸UL。上左旋動軸UL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上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經由上左軸承部53a而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能以上左旋動軸UL為中心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上右軸承部54a。上右軸承部54a規定上右旋動軸UR。上右旋動軸UR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上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經由上右軸承部54a而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能以上右旋動軸UR為中心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下左軸承部53b。下左軸承部53b規定下左旋動軸DL。下左旋動軸DL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下橫向構件52之左端部經由下左軸承部53b而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下橫向構件52能以下左旋動軸DL為中心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下右軸承部54b。下右軸承部54b規定下右旋動軸DR。下右旋動軸DR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下橫向構件52之右端部經由下右軸承部54b而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下橫向構件52能以下右旋動軸DR為中心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圖3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俯視圖。於圖3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3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圖4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後視圖。於圖4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4之以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
上橫向構件51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下橫向構件52配置於較上橫向構件5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元件521及後元件522。前元件521配置於較頭管211、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後元件522配置於較頭管211、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左側構件53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頭管211之左方。左側構件53配置於較左前輪3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左側構件53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右側構件5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頭管211之右方。右側構件54配置於較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右側構件54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係以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支持於頭管211。
如圖2及圖4所示,轉向機構6包含左懸架部62及右懸架部63。左懸架部62包含左下部621及左上部622。右懸架部63包含右下部631及右上部632。
左下部621之下端部支持左前輪31。左下部621之上端部固定於左上部622。
右下部631之下端部支持右前輪32。右下部631之上端部固定於右上部632。
左上部622於其上部具備左旋動構件(未圖示)。左旋動構件配置於左側構件53之內部,沿與左側構件53之延伸方向相同之方向延伸。左側構件53具有左轉向軸承部(未圖示)。左轉向軸承部規定左轉向軸SL。左轉向軸SL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左旋動構件經由左轉向軸承部而支持於左側構件53。左旋動構件能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旋動。即,左上部622經由左旋動構件而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且能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旋動。
右上部632於其上部具備右旋動構件(未圖示)。右旋動構件配置於右側構件54之內部,沿與右側構件54之延伸方向相同之方向延伸。右側構件54具有右轉向軸承部(未圖示)。右轉向軸承部規定右轉向軸SR。右轉向軸SR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右旋動構件經由右轉向軸承部而支持於右側構件54。右旋動構件能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旋動。即,右上部632經由右旋動構件而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且能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旋動。
連桿機構5包含左連桿部5L及右連桿部5R。
左連桿部5L包含上橫向構件51之左部、下橫向構件52之左部、及左側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之左部係位於較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的部分。下橫向構件52之左部係位於較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的部分。
右連桿部5R包含上橫向構件51之右部、下橫向構件52之右部、及右側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之右部係位於較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的部分。下橫向構件52之右部係位於較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的部分。
如圖1至圖3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轉向力傳遞機構7。轉向力傳遞機構7包含中間傳遞板71、左傳遞板72、右傳遞板73、中間接頭74、左接頭75、右接頭76、及連接桿77。
中間傳遞板71連接於轉向軸612之下部。中間傳遞板71無法相對於轉向軸612相對旋動。因此,中間傳遞板71能與轉向軸612一併,相對於頭管211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旋動。
左傳遞板72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間傳遞板71之左方。左傳遞板72連接於左懸架部62。左傳遞板72無法相對於左懸架部62相對旋動。因此,左傳遞板72能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旋動。
右傳遞板73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間傳遞板71之右方。右傳遞板73連接於右懸架部63。右傳遞板73無法相對於右懸架部63相對旋動。因此,右傳遞板73能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旋動。
中間接頭74具有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741。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741規定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中間接頭轉向軸。中間接頭74經由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741而連結於中間傳遞板71之前部。藉此,中間接頭74能相對於中間傳遞板71以中間接頭轉向軸為中心旋動。
左接頭75配置於較中間接頭74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左接頭75具有左接頭轉向軸承部751。左接頭轉向軸承部751規定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接頭轉向軸。左接頭75經由左接頭轉向軸承部751而連結於左傳遞板72之前部。藉此,左接頭75能相對於左傳遞板72以左接頭轉向軸為中心旋動。
右接頭76配置於較中間接頭74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右接頭76具有右接頭轉向軸承部761。右接頭轉向軸承部761規定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接頭轉向軸。右接頭76經由右接頭轉向軸承部761而連結於右傳遞板73之前部。藉此,右接頭76能相對於右傳遞板73以右接頭轉向軸為中心旋動。
中間接頭74具有中間接頭旋動軸承部742。中間接頭旋動軸承部742規定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接頭旋動軸。連接桿77之中間部係能以中間接頭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與中間接頭旋動軸承部742連結。
左接頭75具有左接頭旋動軸承部752。左接頭旋動軸承部752規定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左接頭旋動軸。連接桿77之左部係能以左接頭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與左接頭旋動軸承部752連結。
右接頭76具有右接頭旋動軸承部762。右接頭旋動軸承部762規定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右接頭旋動軸。連接桿77之右部係能以右接頭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與右接頭旋動軸承部762連結。
左傳遞板72經由左接頭75、連接桿77、及中間接頭74而與中間傳遞板71連結。右傳遞板73經由右接頭76、連接桿77、及中間接頭74而與中間傳遞板71連結。左傳遞板72與右傳遞板73經由左接頭75、連接桿77、及右接頭76而相互連結。換言之,連接桿77將中間傳遞板71連結於左傳遞板72及右傳遞板73。
若騎乘者操作把手桿611,則轉向軸612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動。於向左轉向之情形時,轉向軸612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伴隨轉向軸612之旋動,中間傳遞板71相對於頭管211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
伴隨中間傳遞板71向箭頭LT方向之旋動,中間接頭74相對於中間傳遞板71向箭頭RT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77維持其姿勢不變,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移動。
伴隨上述連接桿77之移動,左接頭75與右接頭76分別相對於左傳遞板72與右傳遞板73向箭頭RT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77維持其姿勢不變,左傳遞板72及右傳遞板73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左傳遞板72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左傳遞板72相對旋動之左懸架部62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右傳遞板73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右傳遞板73相對旋動之右懸架部63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左懸架部62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左懸架部62之左前輪31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右懸架部63向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右懸架部63之右前輪32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向箭頭RT之方向旋動。
若騎乘者操作把手桿611以向右轉向,則上述各元件朝與向左轉向時相反之方向旋動。各元件之動作僅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如以上所說明般,伴隨轉向構件61之旋動,轉向力傳遞機構7使左懸架部62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同樣地,轉向力傳遞機構7使右懸架部63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藉此,轉向力傳遞機構7根據騎乘者對轉向構件61之操作,將轉向力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分別以左轉向軸SL與右轉向軸SR為中心,向與騎乘者對轉向構件61之操作方向對應之方向旋動。
其次,一面參照圖2及圖5,一面對傾斜車輛1之傾斜動作進行說明。圖5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下之傾斜車輛1之前部的前視圖。於圖5中,省略了後輪4之圖示。
如圖2所示,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長方形。如圖5所示,自傾斜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5之作動與車體框架21向左右方向之傾斜連動。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連桿機構5之形狀發生變化。該形狀變化係藉由如下動作而產生,即,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分別以上中間旋動軸UI與下中間旋動軸DI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動,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分別以上左旋動軸UL、上右旋動軸UR、下左旋動軸DL、及下右旋動軸DR為中心相對旋動。
例如,如圖5所示,若騎乘者使傾斜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中間軸承部211b之上中間旋動軸UI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沿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之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中間軸承部211c之下中間旋動軸DI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沿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之方向旋動。藉此,上橫向構件51相對於下橫向構件52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移動。
藉由該移動,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左軸承部53a之上左旋動軸UL、及通過上右軸承部54a之上右旋動軸UR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沿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之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左軸承部53b之下左旋動軸DL、及通過下右軸承部54b之下右旋動軸DR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沿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之方向旋動。藉此,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不變,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
此時,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連接桿77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移動。藉由該移動,連接桿77相對於中間接頭74、左接頭75、及右接頭76,分別以中間接頭旋動軸、左接頭旋動軸、及右接頭旋動軸為中心旋動。藉此,連接桿77保持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平行之姿勢。
伴隨左側構件53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經由左旋動構件而支持於左側構件53之左懸架部62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伴隨該傾斜,支持於左懸架部62之左前輪31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不變,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
伴隨右側構件54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經由右旋動構件而支持於右側構件54之右懸架部63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伴隨該傾斜,支持於右懸架部63之右前輪32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不變,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
上述與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傾斜動作相關之說明係以鉛直方向為基準。然而,於傾斜車輛1之傾斜動作時(連桿機構5作動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與鉛直上下方向並不一致。於以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為基準之情形時,當連桿機構5作動時,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換言之,連桿機構5藉由變更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相對位置,而使車體框架21自鉛直方向朝傾斜車輛1之左方或右方傾斜。藉此,傾斜車輛1向左方迴轉。
若騎乘者使傾斜車輛1向右方傾斜,則各元件向右方傾斜。藉此,傾斜車輛1向右方迴轉。各元件之動作僅左右相反,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如圖1、圖3及圖4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荷重傳遞機構8。荷重傳遞機構8包含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左腳擱置部81包含左腳擱置面811及左連結構件812。右腳擱置部82包含右腳擱置面821及右連結構件822。
左腳擱置面811係供載置立起之騎乘者之左腳之部分。左連結構件812將左腳擱置面811與連桿機構5之左側構件53連結。如圖1所示,左連結構件812包含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前部812a、及沿著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左後部812b。左前部812a與左側構件53結合。左後部812b支持左腳擱置面811。左腳擱置部81係構成為能將通過左腳擱置面811而輸入之荷重傳遞至左連桿部5L。
右腳擱置面821係供載置立起之騎乘者之右腳之部分。右連結構件822將右腳擱置面821與連桿機構5之右側構件54連結。與左連結構件812同樣地,右連結構件822包含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前部822a、及沿著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右後部822b。右前部822a與右側構件54結合。右後部822b支持右腳擱置面821。右連結構件822由於具有與左連結構件812相同之構成,故於圖1中僅示有符號。右腳擱置部82係構成為能將通過右腳擱置面821而輸入之荷重傳遞至右連桿部5R。
根據此種構成,藉由對通過騎乘者之左腳而施加至左腳擱置面811之荷重、及通過該騎乘者之右腳而施加至右腳擱置面821之荷重個別地進行調整,能控制車體框架21之傾斜。
例如,如圖6所示,若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則左連桿部5L位移至較右連桿部5R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圖6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觀察車體框架21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下之傾斜車輛1之前部的後視圖。於圖6中,省略了後輪4之圖示。此時,若利用左腳通過左腳擱置面811對左連桿部5L施加荷重,則使左連桿部5L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位移之力發揮作用,而能抑制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
相反地,若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右方傾斜,則右連桿部5R位移至較左連桿部5L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此時,若利用右腳通過右腳擱置面821對右連桿部5R施加荷重,則使右連桿部5R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位移之力發揮作用,而能抑制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右方傾斜。
伴隨車體框架21之傾斜,左腳擱置面811所面向之方向與右腳擱置面821所面向之方向發生變化。然而,頭管211之延伸方向(中間轉向軸SI之延伸方向)與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所成之角度不變。換言之,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角度或姿勢不變。
如圖1及圖2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規制機構9。規制機構9包含第一部分91及第二部分92。第一部分91係相對於車體框架21相對位移之部分。第二部分92係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相對位移之部分。
如圖2、圖4、及圖6所示,第一部分91包含連結構件911。連結構件911具有中間部911a、左部911b、及右部911c。中間部911a係能以連結中間旋動軸CI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主車架212。連結中間旋動軸CI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左部911b係能以連結左旋動軸CL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左腳擱置部81。連結左旋動軸CL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右部911c係能以連結右旋動軸CR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右腳擱置部82。連結右旋動軸CR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
如圖6所示,若騎乘者使傾斜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主車架212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方傾斜。若主車架212傾斜,則中間部911a以連結中間旋動軸CI為中心,相對於主車架212,沿自傾斜車輛1之後方觀察為順時針之方向旋動。同樣地,左部911b以連結左旋動軸CL為中心,相對於左腳擱置部81,沿自傾斜車輛1之後方觀察為順時針之方向旋動。同樣地,右部911c以連結右旋動軸CR為中心,相對於右腳擱置部82,沿自傾斜車輛1之後方觀察為順時針之方向旋動。藉此,連結構件911保持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平行之姿勢。
若騎乘者使傾斜車輛1向右方傾斜,則主車架212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右方傾斜。連結構件911之動作僅旋動方向相反,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第一部分91包含板構件912。板構件912固定於連結構件911之中間部911a。即,板構件912能與連結構件911一併相對於主車架212旋動。板構件912具有呈弧狀延伸之外緣部。
如圖2所示,第二部分92包含卡鉗921。卡鉗921固定於主車架212。卡鉗921具備一對墊片。一對墊片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並列之方式排列。各墊片由高摩擦材構成。板構件912之外緣部位於卡鉗921之一對墊片之間。各墊片與板構件912之外緣部之間存在間隙。由此,板構件912與卡鉗921能相對位移。
若由騎乘者進行特定操作,則卡鉗921之一對墊片以兩者之間隔變小之方式位移,而與板構件912之外緣部接觸。藉由對板構件912賦予摩擦力,而規制連結構件911相對於主車架212之旋動。作為結果,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移受到規制。
如以上所說明般,於本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1中,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列之方式配置。頭管211之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規定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中間轉向軸SI。轉向構件61係能以中間轉向軸SI為中心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動地設置。
連桿機構5具備左連桿部5L及右連桿部5R。左連桿部5L包含規定左轉向軸SL之左轉向軸承部。左轉向軸SL於較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右連桿部5R包含規定右轉向軸SR之右轉向軸承部。右轉向軸SR於較中間轉向軸承部211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沿著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連桿機構5變更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相對位置,而於傾斜車輛1向左迴轉時使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且於傾斜車輛1向右迴轉時使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右方傾斜。
左懸架部62支持左前輪31。左懸架部62係能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左轉向軸承部。右懸架部63支持右前輪32。右懸架部63係能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右轉向軸承部。伴隨轉向構件61之旋動,轉向力傳遞機構7使左懸架部62與右懸架部63分別以左轉向軸SL與右轉向軸SR為中心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
荷重傳遞機構8包含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左腳擱置部81具有供載置立起之騎乘者之左腳的左腳擱置面811。左腳擱置面811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角度不變。右腳擱置部82具有供載置該騎乘者之右腳之右腳擱置面821。右腳擱置面821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角度不變。荷重傳遞機構8通過左腳擱置面811向左連桿部5L傳遞荷重,通過右腳擱置面821向右連桿部5R傳遞荷重。規制機構9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移。
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可藉由通過立起之騎乘者之腳直接對連桿機構5作用荷重而控制車體框架21之傾斜。由此,能提供行駛時之傾斜車輛1之輕快之操作性。又,由於左腳擱置面811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角度與右腳擱置面821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角度分別不變,故擱置有立起之騎乘者之腳之面追隨車體框架21之傾斜(換言之,各腳擱置面相對於路面之角度隨著車體框架21之傾斜而變化)。藉此,能增強行駛時之傾斜車輛1與騎乘者之一體感。
進而,藉由例如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各腳擱置面相對於路面平行之狀態)下使規制機構9作動,能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移。藉此,能規制伴隨對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施予之荷重之變化而產生的傾斜車輛1之姿勢變化,從而能使上車下車動作較為容易。即便於車體框架21傾斜之狀態(各腳擱置面相對於路面傾斜之狀態)下,亦能規制伴隨對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施予之荷重之變化而產生的傾斜車輛1之姿勢變化,從而能使上車下車動作較為容易。因此,能提高藉由通過荷重傳遞機構8使連桿機構5動作而使車體框架21傾斜之傾斜車輛1之騎乘體驗。
連結構件911(連結部之一例)能以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連結中間旋動軸CI為中心旋動,將左腳擱置部81與右腳擱置部82連結於車體框架21。藉由設置此種連結構件911,能提高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荷重之剛性。
構成規制機構9之一部分之板構件912設置於連結構件911。即,利用用以提高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荷重之剛性之構成,能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施加至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荷重之一部分被連結構件911吸收。因此,與單獨承受該荷重之情形相比,能將用以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之構成簡化。
如圖3所示,連結構件911設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近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之位置。更具體而言,連結構件911設置於較連桿機構5之前端(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下橫向構件52之前元件521之前端)與連桿機構5之後端(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之後端)之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中間點,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更靠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左腳擱置面811之中間點及右腳擱置面821之中間點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連結構件911設置於較連桿機構5之上端與下端之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中間點(於本實施形態中為沿著左轉向軸SL之左側構件53之上端與下端之中間點、及沿著右轉向軸SR之右側構件54之上端與下端之中間點),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更靠近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的位置。
根據此種構成,能於更靠近被輸入荷重之部位的位置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與欲自更遠之位置規制該荷重之情形相比,能將用以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之構成簡化。
規制機構9包含卡鉗921。卡鉗921係藉由賦予摩擦力而規制連結構件911之旋動之裝置。
於該情形時,無論車體框架21之傾斜角度如何,均能於任意姿勢下施加對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之規制力。
再者,卡鉗921未必需要具備一對墊片。只要能賦予可獲得所期望之規制效果之摩擦力,則墊片之個數亦可為一個,還可為三個以上。
於本實施形態中,左腳擱置部81設置於構成平行四節連桿之連桿機構5之左側構件53。右腳擱置部82設置於連桿機構5之右側構件54。左側構件53係左連桿部5L中之能伴隨車體框架21之傾斜而相對於車體框架21位移、且無法伴隨轉向力傳遞機構7之位移而相對於車體框架21位移之部分。右側構件54係右連桿部5R中之能伴隨車體框架21之傾斜而相對於車體框架21位移、且無法伴隨轉向力傳遞機構7之位移而相對於車體框架21位移之部分。
根據此種構成,於傾斜車輛1之轉向動作時,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不於轉向構件61之旋動方向上位移。換言之,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移動範圍可僅設為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及傾斜方向。因此,能抑制因設置荷重傳遞機構8而導致之傾斜車輛1之大型化。
又,如圖4所示,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伴隨車體框架21之傾斜而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移。藉此,能進一步抑制因設置荷重傳遞機構8而導致之傾斜車輛1之大型化。
進而,能抑制傾斜車輛1傾斜時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移動範圍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變大。其原因在於:傾斜車輛1傾斜時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各移動範圍較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各移動範圍小。尤其是於如本實施形態般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之位置與下橫向構件52之旋動中心(下中間旋動軸DI)隔開之情形時,該效果較為顯著。
左腳擱置面811、右腳擱置面821、及規制機構9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
即,於更靠近被賦予來自騎乘者之腳之荷重之左腳擱置面811及右腳擱置面821的部位設置規制機構9。因此,能將規制機構9之構成簡化,並且亦能提高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荷重之位移規制效果。又,傾斜車輛1之重心變低,騎乘體驗提高。
如圖1及圖3所示,由騎乘者握持之把手桿611(握持構件之一例)係配置於較左腳擱置面811之前端811a及右腳擱置面821之前端821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根據此種構成,易於確保使手臂向騎乘者身體之前方伸展之空間。又,易於調節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傾斜車輛1之重心位置。藉此,能進一步提高藉由通過荷重傳遞機構8使連桿機構5動作而使車體框架21傾斜之傾斜車輛1之騎乘體驗。
上述實施形態係用以使本發明容易理解者,而非限定本發明者。顯然本發明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條件下加以變更、改良,並且本發明中包含其等效物。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規制機構9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然而,規制機構9之配置並不限於本例。
圖7表示第一變化例之規制機構9A。規制機構9A包含第一部分91A及第二部分92A。第一部分91A係相對於車體框架21相對位移之部分。第二部分92A係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相對位移之部分。
第一部分91A包含板構件912。板構件912固定於連桿機構5之下橫向構件52。即,板構件912能與下橫向構件52一併相對於頭管211旋動。板構件912具有呈弧狀延伸之外緣部912a。
第二部分92A包含卡鉗921及支持構件922。支持構件922支持卡鉗921。雖省略了圖示,但支持構件922係固定於主車架212。卡鉗921具備一對墊片。一對墊片係以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並列之方式排列。各墊片由高摩擦材構成。板構件912之外緣部912a位於卡鉗921之一對墊片之間。各墊片與板構件912之外緣部之間存在間隙。由此,板構件912與卡鉗921能相對位移。
若由騎乘者進行特定操作,則卡鉗921之一對墊片以兩者之間隔變小之方式位移,而與板構件912之外緣部接觸。藉由對板構件912賦予摩擦力,而規制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頭管211之旋動。如上所述,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係設置於與下橫向構件52連結之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因此,藉由規制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頭管211之旋動,從而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移受到規制。
下橫向構件52(連結部之一例)能以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中間旋動軸DI為中心旋動,將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連結於車體框架21。構成規制機構9A之一部分之板構件912設置於下橫向構件52。施加至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荷重之一部分被剛性相對較高之下橫向構件52吸收。因此,與單獨承受該荷重之情形相比,能將用以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之構成簡化。
卡鉗921係藉由賦予摩擦力而規制下橫向構件52之旋動之裝置。因此,於本例中,同樣無論車體框架21之傾斜角度如何,均能於任意姿勢下施加對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之規制力。
於上述實施形態及第一變化例中,規制機構9具備通過賦予摩擦力而規制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位移的卡鉗921。然而,規制機構9之動作原理並不限於本例。
圖8表示第二變化例之規制機構9B。規制機構9B包含第一部分91B及第二部分92B。第一部分91B係相對於車體框架21相對位移之部分。第二部分92B係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相對位移之部分。
第一部分91B包含板構件912。板構件912固定於連結構件911之中間部911a。即,板構件912能與連結構件911一併相對於主車架212旋動。板構件912具有開口912b。
第二部分92B包含螺線管923。螺線管923固定於主車架212。螺線管923具備能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移之桿923a。於通常狀態下,桿923a之前端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板構件912之前方。由此,伴隨連結構件911之旋動,板構件912與螺線管923能相對位移。
於圖8中,板構件912之開口912b與螺線管923之桿923a對向。若於該狀態下由騎乘者進行特定操作,則桿923a向後方突出。作為結果,如該圖中以二點鏈線所示般,桿923a與開口912b卡合,從而連結構件911相對於主車架212之旋動受到規制。藉此,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移受到規制。
根據此種構成,雖然能施加規制力之車體框架21之傾斜角度受到限定,但能藉由相對較為簡單且小型之機構實現規制機構9B。
開口212b之形狀並不限於圖8所示者。只要能藉由與桿923a卡合而規制連結構件911之旋動,則可選擇任意之配置及形狀。例如,開口912b可設為亦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開口之切口。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荷重傳遞機構8之左腳擱置部81設置於左連桿部5L中之左側構件53。另一方面,荷重傳遞機構8之右腳擱置部82設置於右連桿部5R中之右側構件54。然而,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可分別設置於連桿機構5之其他部位。
例如,左腳擱置部81可設置於下橫向構件52之左部。更具體而言,左連結構件812之左前部812a可與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之左部結合。同樣地,右腳擱置部82可設置於下橫向構件52之右部。更具體而言,右連結構件822之右前部822a可與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之右部結合。
或者,對於上橫向構件51,亦可與下橫向構件52同樣地設置後元件。於該情形時,左連結構件812之左前部812a可與上橫向構件51之後元件及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中之至少一者結合。同樣地,右連結構件822之右前部822a可與上橫向構件51之後元件及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中之至少一者結合。
本例中,於傾斜車輛1之轉向動作時,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亦不於轉向構件61之旋動方向上位移。換言之,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之移動範圍可僅設為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及傾斜方向。因此,能抑制因設置荷重傳遞機構8而導致之傾斜車輛1之大型化。
又,本例中,左腳擱置部81及右腳擱置部82亦伴隨車體框架21之傾斜而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移。藉此,能進一步抑制因設置荷重傳遞機構8而導致之傾斜車輛1之大型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荷重傳遞機構8係以如下方式構成:通過騎乘者之左腳輸入至左腳擱置面811之荷重被傳遞至連桿機構5之左連桿部5L,通過騎乘者之右腳輸入至右腳擱置面821之荷重被輸入至連桿機構5之右連桿部5R。然而,亦可以如下方式構成:藉由使荷重傳遞機構8具備適當之連桿機構等,而將通過騎乘者之左腳輸入至左腳擱置面811之荷重傳遞至連桿機構5之右連桿部5R,將通過騎乘者之右腳輸入至右腳擱置面821之荷重輸入至連桿機構5之左連桿部5L。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具備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然而,連桿機構5可採用僅具備上橫向構件51或下橫向構件52作為橫向構件之一例之構成。又,可採用具備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以外之橫向構件之構成。「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不過是基於相對之上下關係而命名。上橫向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上位之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係指位於較其他橫向構件更靠上方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下位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係指位於較其他橫向構件更靠下方之橫向構件。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具備所謂之平行四節連桿。然而,只要能變更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相對位置而使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或右方傾斜,則亦可採用所謂之雙叉臂方式之連桿機構。
於該情形時,連桿機構5係以支持於車體框架21且具備左臂機構及右臂機構之方式構成。
左臂機構除包含上述左側構件53以外,還包含左上臂構件、左下臂構件、及左轉向節。左上臂構件之右部及左下臂之右部分別支持於車體框架21,且能以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左上臂之左部及左下臂之左部分別支持於左側構件53,且能以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左轉向節與上述左懸架構件62對應,連結於左側構件53及轉向力傳遞機構7。左轉向節能按照轉向方向以左轉向軸SL為中心旋動。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荷重傳遞機構8之左連結構件812將左腳擱置面811與左側構件53連結。
右臂機構除包含上述右側構件54以外,還包含右上臂構件、右下臂構件、及右轉向節。右上臂構件之左部及右下臂之左部分別支持於車體框架21,且能以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右上臂之右部及右下臂之右部分別支持於右側構件54,且能以沿著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右轉向節與上述右懸架構件63對應,連結於右側構件54及轉向力傳遞機構7。右轉向節能按照轉向方向以右轉向軸SR為中心旋動。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荷重傳遞機構8之右連結構件822將右腳擱置面821與右側構件54連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傾斜車輛1具備一個後輪4。然而,後輪之個數亦可為複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把手桿611係由沿著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之單個構件構成。然而,把手桿611只要能被輸入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旋動之轉向力,則可採用由騎乘者之左手操作之左把手部、及由騎乘者之右手操作之右把手部分別各為一體而設置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轉向力傳遞機構7包含中間傳遞板71、左傳遞板72、右傳遞板73、中間接頭74、左接頭75、右接頭76、及連接桿77。然而,只要能經由連接桿77將自把手桿671輸入之轉向力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則中間傳遞板71、左傳遞板72、右傳遞板73、中間接頭74、左接頭75、及右接頭76可由萬向接頭等適當之機構替換。
於本說明書中,針對直線運動之方向而使用之用語「沿著~位移」係指向與成為基準之方向一致之方向或與其平行之方向之位移。於本說明書中,針對圓弧運動之方向而使用之用語「沿著~位移」係指沿著與成為基準之圓弧之曲率中心為同心之所有圓弧之位移。
於本說明書中,當表述為某零件或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21固定」之情形時,意指於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右方向傾斜時,該零件或構件與車體框架21一併向傾斜車輛1之左右方向傾斜。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固定」之表達,不僅包括某零件或構件直接固定於車體框架21之情況,而且包括某零件或構件固定於車體框架21上所固定之車輛零件(燃料箱、托架、動力單元22等)之情況。此處,所謂「固定」,包括經由防振構件等進行固定之情況。
本發明能以多個不同之形態實現。本說明書應被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於本說明書中進行了記載及圖示中之至少一者之較佳實施形態係基於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該實施形態之瞭解。
本發明亦包含囊括業者基於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例可認識到之同等之元件、修正、刪除、組合(例如,各種實施形態間之特徵之組合)、改良、變更在內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該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用語廣泛地解釋,而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申請過程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不具排他性。例如,於本說明書中,「較佳為」、「可」之用語不具排他性,意指「較佳為~,但並不限定於此」「可~,但並不限定於此」。
作為構成本申請案之記載之一部分之內容,引用2017年5月24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7-102462之內容。
1‧‧‧傾斜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5L‧‧‧左連桿部
5R‧‧‧右連桿部
6‧‧‧轉向機構
7‧‧‧轉向力傳遞機構
8‧‧‧荷重傳遞機構
9‧‧‧規制機構
9A‧‧‧規制機構
9B‧‧‧規制機構
21‧‧‧車體框架
22‧‧‧動力單元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51‧‧‧上橫向構件
52‧‧‧下橫向構件
53‧‧‧左側構件
53a‧‧‧上左軸承部
53b‧‧‧下左軸承部
54‧‧‧右側構件
54a‧‧‧上右軸承部
54b‧‧‧下右軸承部
61‧‧‧轉向構件
62‧‧‧左懸架部
63‧‧‧右懸架部
71‧‧‧中間傳遞板
72‧‧‧左傳遞板
73‧‧‧右傳遞板
74‧‧‧中間接頭
75‧‧‧左接頭
76‧‧‧右接頭
77‧‧‧連接桿
81‧‧‧左腳擱置部
82‧‧‧右腳擱置部
91‧‧‧第一部分
91A‧‧‧第一部分
91B‧‧‧第一部分
92‧‧‧第二部分
92A‧‧‧第二部分
92B‧‧‧第二部分
211‧‧‧頭管
211a‧‧‧中間轉向軸承部
211b‧‧‧上中間軸承部
211c‧‧‧下中間軸承部
212‧‧‧主車架
521‧‧‧前元件
522‧‧‧後元件
611‧‧‧把手桿
612‧‧‧轉向軸
621‧‧‧左下部
622‧‧‧左上部
631‧‧‧右下部
632‧‧‧右上部
741‧‧‧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
742‧‧‧中間接頭旋動軸承部
751‧‧‧左接頭轉向軸承部
752‧‧‧左接頭旋動軸承部
761‧‧‧右接頭轉向軸承部
762‧‧‧右接頭旋動軸承部
811‧‧‧左腳擱置面
811a‧‧‧前端
812‧‧‧左連結構件
812a‧‧‧左前部
812b‧‧‧左後部
821‧‧‧右腳擱置面
821a‧‧‧前端
822‧‧‧右連結構件
822a‧‧‧右前部
822b‧‧‧右後部
911‧‧‧連結構件
911a‧‧‧中間部
911b‧‧‧左部
911c‧‧‧右部
912‧‧‧板構件
912a‧‧‧外緣部
912b‧‧‧開口
921‧‧‧卡鉗
922‧‧‧支持構件
923‧‧‧螺線管
923a‧‧‧桿
B‧‧‧傾斜車輛之後方向
CL‧‧‧連結左旋動軸
CI‧‧‧連結中間旋動軸
CR‧‧‧連結右旋動軸
D‧‧‧傾斜車輛之下方向
DL‧‧‧下左旋動軸
DI‧‧‧下中間旋動軸
DR‧‧‧下右旋動軸
F‧‧‧傾斜車輛之前方向
FB‧‧‧車體框架之後方向
FD‧‧‧車體框架之下方向
FF‧‧‧車體框架之前方向
FL‧‧‧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FR‧‧‧車體框架之右方向
FU‧‧‧車體框架之上方向
L‧‧‧傾斜車輛之左方向
LT‧‧‧箭頭
R‧‧‧傾斜車輛之右方向
RT‧‧‧箭頭
SL‧‧‧左轉向軸
SI‧‧‧中間轉向軸
SR‧‧‧右轉向軸
U‧‧‧傾斜車輛之上方向
UL‧‧‧上左旋動軸
UI‧‧‧上中間旋動軸
UR‧‧‧上右旋動軸
圖1係表示一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視圖。 圖3係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俯視圖。 圖4係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後視圖。 圖5係表示傾斜時之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視圖。 圖6係表示傾斜時之圖1之傾斜車輛之後視圖。 圖7係表示第一變化例之傾斜車輛之一部分之後視圖。 圖8係表示第二變化例之傾斜車輛之一部分之立體圖。

Claims (11)

  1. 一種傾斜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係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列之方式配置;中間轉向軸承部,其規定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中間轉向軸;轉向構件,其能以上述中間轉向軸為中心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旋動地設置;連桿機構,其具備包含左轉向軸承部之左連桿部、及包含右轉向軸承部之右連桿部,其中該左轉向軸承部規定於較上述中間轉向軸承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轉向軸,該右轉向軸承部規定於較上述中間轉向軸承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且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於上述傾斜車輛向左迴轉時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方傾斜,且於上述傾斜車輛向右迴轉時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右方傾斜;左懸架部,其能以上述左轉向軸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上述左轉向軸承部,且支持上述左前輪;右懸架部,其能以上述右轉向軸為中心旋動地連結於上述右轉向軸承部,且支持上述右前輪;轉向力傳遞機構,其伴隨上述轉向構件之旋動,而使上述左懸架部以上述左轉向軸為中心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並且使上述右懸架部以上述右轉向軸為中心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荷重傳遞機構,其具備左腳擱置部及右腳擱置部,其中該左腳擱置部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角度不變且具有供載置立起之騎乘者之左腳之左腳擱置面,該右腳擱置部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角度不變且具有供載置該騎乘者之右腳之右腳擱置面;通過上述左腳擱置面向上述左連桿部及上述右連桿部中之一者傳遞荷重,且通過上述右腳擱置面向上述左連桿部及上述右連桿部中之另一者傳遞荷重;及規制機構,其規制上述左腳擱置部及上述右腳擱置部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移。
  2. 如請求項1之傾斜車輛,其具備連結部,該連結部能以沿著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相對於車體框架旋動,將上述左腳擱置部及上述右腳擱置部連結於上述車體框架;且上述規制機構之一部分設置於上述連結部。
  3. 如請求項2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連結部設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近上述左腳擱置面及上述右腳擱置面之位置。
  4. 如請求項2或3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規制機構包含藉由賦予摩擦力而規制上述連結部之旋動之裝置。
  5. 如請求項2或3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規制機構包含與上述連結部卡合而規制旋動之裝置。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左連桿部中之如下部分,即,能伴隨上述車體框架之傾斜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且無法伴隨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之位移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且上述右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右連桿部中之如下部分,即,能伴隨上述車體框架之傾斜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且無法伴隨上述轉向力傳遞機構之位移而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位移。
  7. 如請求項6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腳擱置部及上述右腳擱置部伴隨上述車體框架之傾斜而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位移。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連桿機構具備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且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連結,上述左連桿部包含上述左側構件、上述上橫向構件之左部、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左部,上述右連桿部包含上述右側構件、上述上橫向構件之右部、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右部。
  9. 如請求項8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左側構件,且上述右腳擱置部設置於上述右側構件。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腳擱置面、上述右腳擱置面、及上述規制機構係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轉向構件包含由上述騎乘者握持之握持構件,且上述握持構件係配置於較上述左腳擱置面之前端及上述右腳擱置面之前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TW107117672A 2017-05-24 2018-05-24 傾斜車輛 TWI6731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2462 2017-05-24
JP2017-102462 2017-05-24
PCT/JP2018/019816 WO2018216727A1 (ja) 2017-05-24 2018-05-23 リーン車両
??PCT/JP2018/019816 2018-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478A TW201900478A (zh) 2019-01-01
TWI673197B true TWI673197B (zh) 2019-10-01

Family

ID=6439553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6638A TWI715125B (zh) 2017-05-24 2018-05-24 傾斜車輛
TW107117672A TWI673197B (zh) 2017-05-24 2018-05-24 傾斜車輛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6638A TWI715125B (zh) 2017-05-24 2018-05-24 傾斜車輛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613660B1 (zh)
JP (1) JP6866476B2 (zh)
CN (1) CN110678383B (zh)
ES (1) ES2887016T3 (zh)
TW (2) TWI715125B (zh)
WO (1) WO20182167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2335B2 (ja) * 2019-07-01 2023-04-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ーン車両
IT201900021255A1 (it) 2019-11-15 2021-05-15 Piaggio & C Spa Veicolo tiltante a tre ruot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37472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US20170088222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20033026L (no) 2003-07-01 2005-01-03 Friend Internat As Trehjuls kjoretoy
FR2996205B1 (fr) * 2012-10-02 2014-10-17 Georges Jean Baptiste Chastang Vehicule electrique individuel
ES2617524T3 (es) * 2012-12-21 2017-06-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ículo
JP6183172B2 (ja) * 2013-11-15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り物
JP2015157615A (ja) * 2014-02-25 2015-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CN205203265U (zh) * 2015-10-26 2016-05-04 方斌 一种悬挂结构及具有该悬挂结构的三轮车
JP2017094906A (ja) * 2015-11-24 2017-06-0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CN106043533B (zh) * 2016-06-13 2018-08-28 广州大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滑板车
CN206049911U (zh) * 2016-09-18 2017-03-29 苏州市肯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控制双前轮三轮车车身倾斜的装置
JP2017102462A (ja) 2016-12-22 2017-06-0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37472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US20170088222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13660B1 (en) 2021-06-23
TW201900478A (zh) 2019-01-01
WO2018216727A1 (ja) 2018-11-29
CN110678383A (zh) 2020-01-10
TWI715125B (zh) 2021-01-01
CN110678383B (zh) 2021-06-29
JP6866476B2 (ja) 2021-04-28
ES2887016T3 (es) 2021-12-21
EP3613660A4 (en) 2020-05-06
TW202010672A (zh) 2020-03-16
EP3613660A1 (en) 2020-02-26
JPWO2018216727A1 (ja)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3389B2 (en) Leaning vehicle
US10994796B2 (en) Leaning vehicle
JP2017094906A (ja) 車両
TWI617484B (zh) 車輛
TWI621562B (zh) 車輛
US9771117B2 (en) Vehicle
TWI680906B (zh) 車輛
TWI660876B (zh) 傾斜車輛
TWI673197B (zh) 傾斜車輛
JPWO2015002164A1 (ja) 車両
JP719577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719577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201908186A (zh) 載具的轉向與傾斜系統
JP2017065534A (ja) 車両
JP7280657B2 (ja) 走行車両
JP6866500B2 (ja) リーン車両
US9227685B2 (en) Vehicle
JP2018095147A (ja) 車両
JP4690813B2 (ja) 低床式車両
JP2017222301A (ja) 車両
JP7132102B2 (ja) 走行車両
US20200398926A1 (en) Leaning vehicle and vehicle leaning unit
TWM511456U (zh) 用於具兩前輪載具之轉向機構
JP2019108065A (ja) リーン車両
TWM462702U (zh) 三輪載具轉向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