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8868A -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8868A
TW201248868A TW100117346A TW100117346A TW201248868A TW 201248868 A TW201248868 A TW 201248868A TW 100117346 A TW100117346 A TW 100117346A TW 100117346 A TW100117346 A TW 100117346A TW 201248868 A TW201248868 A TW 2012488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electrode
adhesive
tape
adhesiv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7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9558B (zh
Inventor
Ching-Huang Lin
Rong-Chang Liang
Pei-Chang Tsai
Original Assignee
Del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17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9558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506666A priority patent/CN102786883A/zh
Priority to EP12159913A priority patent/EP2524952A1/en
Priority to US13/437,944 priority patent/US8883282B2/en
Priority to JP2012095378A priority patent/JP2012243761A/ja
Publication of TW201248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8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9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95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1248868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帛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巧i )圖。 100電極膠帶 9早說明: 101 黏膠膜 102a 金屬導線 l〇2b 金屬導線 110 第一端 120 第二端 400 電池模組 41〇 第一太陽能電池 420 第二太陽能電池 421 基板 422 正面電極 423 背面電極 424 指狀電極 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特別是有關於利用電極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 膠帶形成電性連接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先前技術】 太陽能電池係利用光電轉換效應,將太陽光轉換成為電能,& 一種無汙染的潔淨能源。目前,太陽能電池已被廣泛地研究及製 2 201248868 作,並且逐漸開始取代傳統電力。 件,^能電ϊι包含接合面(η·ρ juncti〇n)之半導體元 半導體元件、η_ρίτ面之單糾、多_、非砂或其他薄膜 =接合面_作方式通常是_擴散或是離子植 射至本^ η-$卜型的離子摻雜至半導體元件的内部。當光照 分離,ί時’ ΐ導體元素例如㈣子之電子和電洞會彼此 所產生之電流得以導通,太陽能電池的表 的料魏” ϋ電χ及正面1卜21如梳子狀分布 、 (mgerEiectr〇de)以及形成於指狀電極兩端之匯 流排電極 14、24(Busbar / Buss Bar)。 1狀電極及匯流排電極通常是利用網印(s_ printing)的方 ί陽,銀塗佈於半導體树的表面。為了避免遮蔽 一^先才曰狀電極通节具有較細的線寬且相鄰指狀電極之間且有 了Ί間隔。背面電極亦可以使用網印的方式製作,其材料通常 购㈣祕,㈣極可以完全 广由於單—個結晶教陽能電池只能提供G.5V至0.7V的輸出電 H此,通ί會由複數個太陽能電池加以串聯並構成一太陽能 ,池模組,、以提供足以使用的電塵值。如圖1所示,太陽能電池 聯的方式通巾疋使肖焊帶30 (Ribbon)將相鄰太陽能電池之正負 極連接起來。例如是_焊帶3G的—端連接至—太陽能電池1〇 正面之匯流排電極14上,而焊帶3G的另-端則連接至另一太陽 旎電池20之背面電極21,以產生電性串聯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以上製程包含金屬電極的製作以及谭接焊帶等步驟。由於傳統 谭接製程溫餘高,鋪雜與結晶雜板二相制為膨腰/收 3 201248868 縮係數不同而產生熱應力,糾造成結晶⑦表面產生微裂〇 Crack)之缺陷。 【發明内容】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包含一第一太陽能電池、一第二太陽能 電池及-^極膠帶。其中,第—太陽能電池包含—第—正面電極 及一第一背面電極,第二太陽能電池包含一第二正面電極及一第 二背面電,’而第-太陽能電池之第—正面電極與第二太陽能電 池之第二背面電極係各自黏貼至前述之電極膠帶而彼此形成電性 連接。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之製作方法,包含黏貼一電極膠帶之一第 一黏貼表面至一第一太陽能電池之正面電極,以及黏貼此電極 帶所包會之與第-黏貼表面朝向相反方向之-第二_表面至一 第二太陽能電池之背面電極。其中,黏貼方式包含使外露於第一 黏貼表面之-第-電性躺點與第—太陽能電池之正面電極接 觸,以及使外露於第二黏貼表面之一第二電性接觸點與第二太 能電池之背面電極接觸。 、 【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圖式舉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圖式所示之元件 並非代表該元件之實際尺寸,其厚度、寬度或長㈣係為了 繪製。同時,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元件符號 在本s兒明書中’“電極膠帶(Eiec^0(je Tape)’’係指其結構上且右 ,桂之膠帶。“電極”係指導電結構。“膠帶,,係指包含黏 二 薄膜(Film)、帶狀物(Strip)、片狀物(sheet)及其他類似‘料 係連續捲成一綑(roll)儲存,但視需要亦可以裁成適當長度後層疊 201248868 。在常溫狀態下,此薄膜之表面可以 下非黏性表面的薄膜,可以在受熱後 儲存,或其他適當方式儲存 是黏性或非黏性。常溫狀態 具有黏性。 參見圖2,目中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示意圖。 ;實施例之電極膠帶100包含黏膠膜_* 1 m)導電結構(Conductive Structure)102。黏膠膜 ιοί 包含第 二區塊101a、第二區塊1〇lb及第三區塊1〇lc。導電結構1〇2包 ϋ條平行排列之金屬導線1G2a及臟。其中,導電結構1〇2之 金屬導線lG2a係設置於第—區塊廳及第二區塊嶋之間而 導電結構1〇2之金屬導線腿則係設置於第二區塊嶋及 區塊101c之間。 一 黏膠膜101包含第一黏貼表面(八池以^ §urface)i〇3及第二 黏貼表面104。第-黏貼表s 103與第二黏貼表自1〇4分別為黏膠 膜ιοί之上下表面,因此,第一黏貼表面103及第二黏貼表面1〇4 係朝向相反方向。黏膠膜1〇丨所包含之第一區塊1〇la、第二區塊 101b及第二區塊i〇ic,均由黏膠材料(a此esiveMateriai)構成。因 此’第一區塊l〇la及第二區塊101b係黏住導電結構1〇2之金屬 導線102a之側壁,而第二區塊i〇lb及第三區塊1〇lc係黏住導電 結構102之金屬導線i〇2b之侧壁。 導電結構102之金屬導線l〇2a及l〇2b,分別包含第一接觸 點(Contact Point,或稱電性接觸點,Electrical contact Point)105 及 第二接觸點106。第一接觸點105係外露於黏膠膜ιοί之第一黏貼 表面103,而第二接觸點1〇6係外露於黏膠膜101之第二黏貼表 面104。亦即,金屬導線i〇2a及l〇2b嵌入於黏膠膜101中,但是 包含外露於黏膠膜101外之第一接觸點1〇5及第二接觸點1〇6。 黏膠膜101之第一黏貼表面103及第二黏貼表面1〇4例如是 常溫下具有黏性之表面’或者是常溫下為固體並且在加熱後具有 201248868 黏性之表面,例如是由熱塑性黏著劑(Thermal plastic Adhesive)構 成之表面。 黏^膜101之材料較佳是選自具有絕緣性、透光性、熱穩定 性及黏著性之黏膠材料。此類黏膠材料例如是壓克力黏著劑 (Acrylic Adhesive)、矽膠黏著劑(smc〇n Adhesive)、環氧樹脂黏著 劑(Epoxy Adhesive)、乙烯醋酸乙烯酯黏著劑的㈣⑽vinylAcetate ^dhesive)、聚乙烯趟黏著齊^Pc)lyvinyl Ethei> 著劑(Polyurethane Adhesive)或聚醯胺黏著劑(polyamide Adhesive)。除了上述有機黏著劑Adhesive)外,亦可以使 用無機黏著劑(Inorganic Adhesive>。 在此需注意者,本範例顯示之黏膠膜101係為裁成適當大小 之薄膜(Film),然而在實際朗時,亦可喊離。u)的方式進行 連續製程’如後詳述。導電結構1〇2所包含之金屬導線的數目並 無限制’其亦可以包含更多或更少的金屬導線,如圖3a所示。此 外,金j,線102a、l〇2b之剖面形狀並不限定於前述之圓形,其 =可以是三角形、四方形、梯形、五角形或其他多邊形之金屬導 ,,如圖3b所示。導電結構1〇2亦可以包含金屬導線以外之電極 、、、。構,例如梳子狀電極或網狀電極,如圖3c及圖3d所示。導電 結構102之材料可以選自多種金屬材料,例如是銅、錫、銀、辞、 鐵:金、鉑、鉛、鋁或前述複數種金屬之組合。此外,金屬導線 除以上直線方式舖设外,亦可以有彎曲或折繞之型盆 f繞之型_如是水平方式(平行於第—雜表面⑽及/第二黏貼 $ 104’如圖3e)或垂直方式(垂直於第一黏貼表面1〇3及第二黏 H)4 ’如圖3f),域數條金屬導線之間實質上可以設置為 相平行或非平行之方式,本發明並不設限。 姑祖實施例之電極膠帶1〇0所包含之黏膠膜101係由黏璆 轉成,並且包含第一黏貼表面1〇3及第二黏貼表面ι〇4, 因此,電極膠帶100具有雙面黏貼之功能。此外,本實施例之電 201248868 及 參見圖4’圖中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 2所示之電極膠帶 。黏膠膜201包含 如圖所示,電極膠帶2〇〇之主要結構與圖 100相同,其亦包含黏膠膜201及導電結構2〇2 第一黏貼表面203及第二黏貼表面2〇4。 同的是’第一黏貼表面2〇3包含粗雛凸起 203a,而第一黏貼表面綱包含粗糖狀凸起綱a。粗輪狀施 面可以提供額外的接觸面積以及利於排除黏 賴201與被黏貼表面間之空氣。因此,可以提升黏膠膜2〇ι對 於被黏貼表面之黏著性。第一黏貼表面2G3之粗難凸起施斑 第二黏貼表面204之粗縫狀凸起2〇4a之算術平均值粗链度 (Arithmetical Average Surface R0ughness,Ra )例如是 1//m 至 1mm。雖然在本實施例巾’增加第—麟表面2()3及第二黏貼表 面204之粗糍:度的方式為在前述表面形成粗链狀凸起,然而在其 他實施例中,亦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增加第一黏貼表面2〇3、或第丄 黏貼表面204之粗糙度,例如是形成微細凹陷(Micr〇c〇ncaves)。 參見圖5,圖中所示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 如圖所示,電極膠帶3〇〇之主要結構與圖2所示之電極膠帶 100相同。與圖2所示之實施例不同的是電極膠帶3〇〇更包含第一 保護膜310及第二保護膜320。第一保護膜31〇係可移除地 (Releasable)貼附於黏膠膜301之第一黏貼表面3〇3 ,並用以保護第 一黏貼表面303。相似地,第二保護膜32〇亦可移除地(Rdeasable) 貼附於黏膠膜301之第二黏貼表面3〇4,並用以保護第二黏貼表面 。在本實施例中,此第一保護膜31〇及第二保護膜32〇係使用 前保護電極膠帶300之表面,而可在貼附於太陽能電池表面之前 201248868 移除,以便進行後續製程。關於貼附電極膠帶3〇〇於太陽能電池 之相關製程,將在下面詳述。 第一保護膜310及第二保護膜320可以由透光或不透光之材 料構成,本發明並不設限。第一保護膜31〇或第二保護膜之 材料例如是離型膜(Release Sheet)。離型膜可以由底膜材料塗佈離 型劑製成。底膜材料例如是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p〇ly Ethyiene Terephthalate ’ PET)或紙。離型劑例如是矽膠⑶Uc〇ne;)。 參見圖6a ’圖中所示為一串聯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如圖所示,太陽能電池模組400包含二個串聯之太陽能電 池:第一太陽能電池410及第二太陽能電池420。第一太陽能電池 410與第二太陽能電池420係透過本說明書所揭露之之電極膠帶 100彼此電性連接。 參見圖6b ’圖中顯示第一太陽能電池41〇之結構。第一太陽 能電池410包含基板411、正面電極(吸光面)412及背面電極(背光 面)413。正面電極412上方形成有複數個指狀電極414。在本實施 例中’第一太1%能電池410包含多晶石夕太陽能電池(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而基板411則包含多晶矽基板。指狀電極414 之材料例如是銀。 第二太陽能電池420具有和第一太陽能電池410相同之結 構’其亦包含正面電極422、背面電極423及複數個指狀電極424。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太陽能電池410及第二太陽能電池420 為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太陽能電池410 或第二太陽能電池420亦可以為其他種類之太陽能電池,例如是 單晶石夕太陽能電池(Mono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非結晶石夕太 陽能電池(Amorphous Silicon Solar Cell)或薄膜太陽能電池(Thin Film Solar Cell)。 8 201248868 電極膠帶100包含第一端110及第二端120。電極膠帶1〇〇 之第一端110係黏貼至第一太陽能電池410之正面電極412,而第 一知120係黏貼至第二太陽能電池"ο之背面電極423。此外,電 極膠帶100之第一端11〇的第一黏貼表面1〇3係背對第一太陽能 電池410之正面電極表面,而其第二黏貼表面1〇4則黏貼至第一 太陽能電池410之正面電極表面,且電極膠帶1〇〇之第一金屬導 線l〇2a及第二金屬導線1〇2b係與第一太陽能電池41〇之指狀電 極414相交。電極膠帶100之第二端12〇的第一黏貼表面1〇3係 黏貼至第二太陽能電池420之背面電極423,且其第二黏貼表面 104則背對於第二太陽能電池420之背面電極423表面。因此,透 過電極膠帶100’第一太陽能電池41〇與第二太陽能電池42〇彼此 形成串聯式電性連接。 參見圖7 ’圖中所示為另一串聯式太陽能電池模組。 如圖所示,太陽能電池模組5〇〇包含複數個串聯之太陽能電 池:第一太陽能電池510、第二太陽能電池520、第三太陽能電池 530、第y-Ι太陽能電池54〇及第n太陽能電池55〇(N為正整數)。 第一太陽能電池510至第N太陽能電池550係透過本說明書所揭 露之之電極勝帶100彼此電性連接。 第一太陽能電池510之結構與圖6b所示之太陽能電池410 相同’亦包含基板511、正面電極512及背面電極513。此外,第 二太陽能電池520、第三太陽能電池530、第N-1太陽能電池540 及第N太陽能電池55〇皆具有與第一太陽能電池41〇相同之結構。 如圖所示’第一太陽能電池510、第二太陽能電池520、第三 太陽能電池530、第N-1太陽能電池540及第N太陽能電池550 之設置方式為皆正面電極朝上,而背面電極朝下。第一太陽能電 池510之正面電極512係透過第一電極膠帶丨⑻電性連接至第二 太陽能電池520之背面電極523。相似地,第二太陽能電池520 9 201248868 嶋至第三太陽能 xr 1 Φ4 第N-1太陽能電池540之正面電極542 此,第-膠帶1〇0電性連接至第N太陽能電池550。因 串聯式1G至第N太陽能電池550彼此間得以形成 以下將說明本實施例之電極膠帶的製作方法。 ^膠f,作方法之—’例如是湘捲繞傳輸技 雷極麟夕’但本發明妨鎌。參見®8a,®中所示為 π,帶、A氣作機台。如圖所示,製作機台600包含一輸送帶 屬導線捲轴(Metai wke Red) 620、黏膠材料供 π器630、加熱裝置640及保護膜貼附裝置65〇。 π 1=帶610包含模型帶(M〇lding Ta_及二滾輪 =?6=3 °模型帶611環繞二滾輪612、613並由二= 帶模型帶611沿圖8&線A_A’切線方向之剖面結構 顯祕圖8b。如圖所示,模型帶611表面包含二溝槽仙及㈣。 捲軸㈣設置於輸送帶的人口端,且此金屬導線捲 3 軸承(Bearing)62卜622 及金屬導線(Metal w_623、 624。金屬導線623、624係纏繞於二軸承621及622上。 黏膠材料供給器630設置於模型帶611上方,用以注入黏膠 ^才料631至模型帶611絲。加熱裝置_,例如是一供箱(ο·), 係设置於核型帶611的中段位置’用以除去黏膠材料6 溶劑並使黏膠材料631固化。 保護膜貼附裝置650設置於輸送帶61〇的出口端,包含第一 捲軸651、第二捲軸652、第三捲軸653、第四捲軸、第一保 護膜655及第二保護膜656。第一捲軸651及第三捲軸6幻係平行 排列並且彼此相鄰。第一保護膜655係捲繞於第二捲軸652上, 201248868 而第二保護膜656係捲繞於第四捲軸654上。 以下將說明利用此製作機台600製作本實施例之電極穋帶之 方法。 首先,使一金屬導線捲軸621、622上之金屬導線623、624 傳送至模型帶611表面。其中,二金屬導線623、624係嵌合於模 型T 611之二溝槽611a及611b。但是,僅有部分金屬導線623、 624之表面埋入於二溝槽611a及6Ub中,二金屬導線623、624 之其餘部分表面係外露於二溝槽6lia及6iib。之後,由黏膠材料 供給器630於模型帶611表面注入黏膠材料631。黏膠材料631之 注入量為,使黏膠材料631固化後的厚度(乾厚),不大於二金屬導 線623、624之厚度。此外,黏膠材料631固化後的厚度必須使得 黏膠材料631對於二金屬導線203及2〇4之側壁具有足夠的黏著 $。在本實施例中,黏膠膜661的厚度例如是1〇微米(叫至5亳 米(mm),或者較佳之厚度為25微米(μηι)至2毫米(mm)。 之後,利用二滾輪612、613之帶動,使模型帶611上方之二 金,導線623、624及黏膠材料631傳送至烘箱640内部。烘箱640 所設定的溫度例如是25。〇至18(TC。烘箱64G的加熱作用, 使黏膠材料631所包含之水分或溶劑揮發。因此,經過供箱 烘烤後,黏膠材料631與二金屬導線623、624得以固化成為一電 =帶660。所製得之電轉帶66〇之剖面,參見圖&,其為圖 a中B-B線之剖面圖。如圖所示,所製得之電極膠帶66()包含一 黏膠膜661(由黏膠材料631構成)及二金屬導線623及624。其 =膜661包含第一黏貼表面662及第二黏貼表面⑹,而丄金屬 = 623及624各包含第一接觸點623a、624a及第二接觸點咖、 2^),且第一接觸點623a、62如係外露於第一黏貼表面的2,第 一接觸點623b、624b係外露於第二黏貼表面663。 接著’可以再利用保護膜貼附裝置65〇於電極膠帶66〇的上、 201248868 下表面貼上保護膜。方法說明如下: 第一 膠帶_傳送至保護膜貼附裝置⑽内,再從 654上傳送第一保護膜655及第二= 朕wo主電極膠帶6〇〇表面。接著, : 吏電ί-膠Λ600、第一保護膜655及第二保護膜656 ‘壓 表面。 呆濩膜655及第二保護膜6允貼附於電極膠帶6〇〇 因λ卜此圖9a’模型帶611表面更可以包含一粗縫面614。 因此’虽黏膠材料63 Η主入至模型帶61 ,化後’崎得之賴㈣_便可具有爛4所示凸0 fa烘9Ϊ Γ-内亦可設置一壓膜平台641,其亦包含-粗糙面642, 不。利用此壓膜平台641對黏膠材料⑶表面進行壓 凸起口。以使11化後之電極料_表面具有如圖5所示之粗嫌 當然虫熟此技藝者當知’以上用二金屬導線623及624係用 =牛例’實際製作時可財更多或更少的導線及搭配之溝槽來進 行此外,機台的設計亦有其它不同種類之設計,例如捲軸、烘 箱、滾輪等各種零件都可以有更多或更少之數量,或其他不同^ 配置方式,或替代為其他不同的元件。舉例來說,以下 種電極膠帶之製作機台。 參見圖10,圖中所示為另一種電極膠帶之製作機台。製作機 台700和圖8所示之製作機台600不同之處在於,製作機台7〇〇 係利用一紫外光(UV)照射裝置74〇取代製作機台6〇〇之加熱裝置 640 ’其餘部分皆與製作機台_相同。亦即,製作機台7〇〇包含 一輸送帶(Convey〇r)710、金屬導線捲軸720、黏膠材料供給器73〇 及保護膜貼附裝置750。輸送帶710包含模型帶(MoldingTape)711 及一滾輪(Roller)712、713。金屬導線捲軸720包含軸承721、722 12 201248868 及金屬導線723、724。保護膜貼附裝置750包含第一捲軸751、 第二捲軸752、第三捲軸753、第四捲軸754、第一保護膜755及 第二保護膜756。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製作機台亦可以同 置加熱裝置及紫外光照射裝置,本發明並不設限。 以下將說明利用製作機台700製作電極膠帶之方法。 首先,使金屬導線723、724置放於模型帶711表面。之後, 由黏膠材料供給器730注入一 UV聚合型黏膠材料731,例如是環 氧樹脂黏著劑(Epoxy Resin)。UV聚合型黏膠材料731之注入量^ uv聚合型黏膠材料731固化後的厚度,不大於二金屬導線723二 724之厚度。此外,UV聚合型黏膠材料731固化後的厚度必須使 得uv聚合型黏膠材料731對於二金屬導線723、724之側壁具有 足夠的黏著力。 〃 之後,利用二滾輪712、713帶動模型帶711並使uv聚合型 黏膠材料731及金屬導線723、724傳送至紫外光(uv)照射裝置 740内。此時,利用UV光的照射使UV聚合型黏膠材料j31產生 聚合反應並固化成為一膜狀(Film)。同時,二金屬導線723、724 係嵌入於該uv聚合型黏膠材料731内並構成一電極膠帶76〇。之 後,再進行收合或貼附保護膜之步驟。 ^ 參見圖11,圖中所示為又一種電極膠帶的製作機台。製作機 台800和圖8a所示之製作機台600不同之處在於,製作機台8〇〇 利用一成形模具(Mold)840取代製作機台6〇〇之輸送帶61〇及加熱 農置640 ’其餘皆與製作機台600相同。亦即,製作機台包含 金屬導線捲轴820及保§蒦膜貼附裝置850。_金屬導線捲軸820包含 轴承821、822及金屬導線823、824。保護膜貼附裝置850包含第 一捲軸851、第一捲軸852、第三捲軸853、第四捲軸854、第一 保護膜855及第二保護膜856。 13 201248868 ,形模具840包含一上模具84卜一下模具如、一材料注入 加熱11 844。上模具841與下模具842皆可以上下移動 ,彼此接s以構成一填充空間m。材料注入口 843連接至上模具 膠材料845至填充空間846内。加熱器844 田上模具841或下模具842内部,本發明並不設限。 5;乍、|。則以對上模具84卜下模具842及填充空間846進行加 以下將說明利用製作機台800製作電極膠帶100之方法。 ^ &首ίΐ’ ί多動上模具84卜下模具842 ’使成形模具840開啟。 之後’將金屬導線823、824置放於下模具842表面,再閉人成來 之後’由材料注入口 843注入一黏膠材料二 ,料6内。黏膠材料84s之注入量為黏膠材料84s於下模具如 面之厚度不大於一金屬導線823、824凸出於下模且842矣而 2。此外,黏膠材細於下模具842表面上= 黏膠材料845對於二金屬導線奶、824之側壁具有足夠的黏著力。 rim加熱器844對注入填充空間846内之黏膠材料845 進也、烤’去除黏膠材料845所包含之溶劑並使黏膠材料63 Ιϋΐ „烤後’黏膠材料845與二金屬導線823、似得 以固化成為-電極膠帶86〇。之後’可以再 850進行貼附保護膜855、856之步驟。 干飄貼附裝置 在上述方法中,黏膠材料845係透過上模具841上方之 入,形模具_中,但在其他實施例中,黏膠材料 842 由下模具842端注入,或同時由上模具841端及下模具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使本技術領域具有常 發明之精神與範圍而已。因此,此處應明瞭的是:發 201248868 可以對上述 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串聯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正視圖; 圖2為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之正視圖; 圖3a為另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之正視圖; 實施例之電極膠帶所包含之金屬導線 ΐ Ϊ實施例之電極膠帶所包含之電極結構之上視Ξ ,3d 實施例之電極膠帶所包含之電極結構之上視’· 圖3e為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的上視圖; ·, 圖3f為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的側視圖; 圖4為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之剖面圖; 圖5為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之正視圖; 為-實_之串聯式太陽能電賴組之正視 圖b為圖6a中之一太陽能電池之正視圖; =為另-實施例之串聯式太陽能電池模組之正視圖; 圖8a為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製作機台之正視圖; 圖8b為圖8a之電極膠帶製作機台之模型帶之剖面圖. ,為圖8a之電極膠帶製作機台製作之一“之剖面 圖, 圖9a為圖8a之電極膠帶製作機台之模型帶之俯視圖; 圖外為圖8a之電極膠帶製作機台之壓膜平台之俯視圖; 圖10為另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製作機台之正視圖; 圖11為又一實施例之電極膠帶製作機台之正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101 電極膠帶 黏膠膜 15 201248868 101a 第一區塊 101a 第一區塊 101b 第二區塊 101c 第三區塊 102 導電結構 102a 金屬導線 102b 金屬導線 103 第一黏貼表面 104 第二黏貼表面 105 第一接觸點 106 第二接觸點 110 第一端 120 第二端 200 電極膠帶 201 黏膠膜 202 導電結構 203 第一黏貼表面 203a 粗糙狀凸起 204 第·黏貼表面 204a 粗糙狀凸起 300 電極膠帶 301 黏膠膜 303 第一黏貼表面 304 第—黏貼表面 310 第一保護膜 320 第二保護膜 400 電池模組 410 第一太陽能電池 411 基板 412 正面電極 201248868 413 背面電極 414 指狀電極 420 第二太陽能電池 421 基板 422 正面電極 423 背面電極 424 指狀電極 500 電池模組 510 第一太陽能電池 512 正面電極 520 第二太陽能電池 522 正面電極 523 背面電極 530 第三太陽能電池 533 背面電極 540 第N-1太陽能電池 542 正面電極 550 第N太陽能電池 600 製作機台 610 輸送帶 611 模型帶 611a 溝槽 611b 溝槽 612 二滾輪 613 滾輪 614 粗糙面 620 金屬導線捲軸 621 轴承 622 軸承 623 金屬導線 201248868 623a 第一接觸點 623b 第二接觸點 624 金屬導線 624a 第一接觸點 624b 第二接觸點 630 黏膠材料供給器 631 黏膠材料 640 加熱裝置 641 壓膜平台 642 一粗链面 650 保護膜貼附裝置 651 第一捲軸 652 第二捲軸 653 第三捲軸 654 第四捲軸 655 第一保護膜 656 第二保護膜 660 電極膠帶 661 黏膠膜 662 第一黏貼表面 663 第二黏貼表面 700 製作機台 710 輸送帶 711 模型帶 712 滾輪 713 滾輪 720 金屬導線捲轴 721 轴承 722 軸承 723 金屬導線 201248868 724 金屬導線 730 黏膠材料供給器 731 UV聚合型黏膠材料 740 紫外光(UV)照射裝置 750 保護膜貼附裝置 751 第一捲軸 752 第二捲軸 753 第三捲軸 754 第四捲軸 755 第一保護膜 756 第二保護膜 760 電極膠帶 800 製作機台 820 金屬導線捲轴 821 韩承 822 軸承 823 金屬導線 824 金屬導線 840 成形模具 841 上模具 842 下模具 843 材料注入口 844 加熱器 845 黏膠材料 846 填充空間 850 保護膜貼附裝置 851 第一捲軸 852 第二捲軸 853 第三捲轴 854 第四捲軸 19 201248868 855 第一保護膜 856 第二保護膜 860 電極膠帶

Claims (1)

  1. 20124886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太陽能電池模組,包含: 一第一太陽能電池,包含一第一正面電極及一第一背面電極; 一第二太陽能電池,包含一第二正面電極及一第二背面電極, 及 一電極膠帶;其中,該第一太陽能電池之該第一正面電極與該 第二太陽能電池之該第二背面電極係各自黏貼至該電極膠帶而 彼此形成電性連接。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一太 陽能電池之該第一正面電極及該第二太陽能之該第二正面電極 至少其中之一包含複數條指狀電極。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複數條 指狀電極之材料包含銀。 4=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一太 陽此電池之該第-背面電極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之該第二背面 電極至少其中之一包含銘。 5. 如申5月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電極膠 帶包含: -黏膠膜,包含-第-黏貼表面及—第二黏貼表面,其中,該 第-黏貼表面與該第二黏貼表面朝向相反方向;及 -導電結構,包含—第—接觸點與—第二接觸點並且嵌入於該 f膠膜中’纟中’豸第―接觸點係外露於該第_黏貼表面且該 第二接觸點係外露於該第二黏貼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導電結 21 201248868 構包含複數條金屬導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太陽能電池模組,其中,該第一太 陽能電池及該第二太陽能電池至少其中之一係選自下列組合: 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及薄膜太陽能電池。 8. —種太陽能電池模組之製作方法,包含: 黏貼一電極膠帶之一第一黏貼表面至一第一太陽能電池之正面 電極,並使該電極膠帶所包含之外露於該第一黏貼表面之一第 一電性接觸點與該第一太陽能電池之正面電極接觸;及 黏貼該電極料之-第二無表面至—第二太陽能電池面 電極’並使該f極膠帶所包含之外露於該第二獅表面之 一電性接觸點與該第一太陽能電池之背面電極接觸;其中,該 第一黏貼表面及該第二黏貼表面係朝向相反方向。 9.如申請專概㈣8項之太陽能電池漁之製作 該方法更包含 六丁 黏貼表面及該第二黏貼表面至 1〇.如申請專利翻第8項之太陽能電池模組 中,該方法更包含使該電極穋帶該第一 法其 向與該第-鴻能魏之正面延伸方 22
TW100117346A 2011-05-17 2011-05-17 太陽能電池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TWI559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7346A TWI559558B (zh) 2011-05-17 2011-05-17 太陽能電池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CN2011103506666A CN102786883A (zh) 2011-05-17 2011-11-08 电极胶带和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EP12159913A EP2524952A1 (en) 2011-05-17 2012-03-16 Electrode tape, solar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ode tape
US13/437,944 US8883282B2 (en) 2011-05-17 2012-04-03 Electrode tape
JP2012095378A JP2012243761A (ja) 2011-05-17 2012-04-19 電極テープ、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7346A TWI559558B (zh) 2011-05-17 2011-05-17 太陽能電池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8868A true TW201248868A (en) 2012-12-01
TWI559558B TWI559558B (zh) 2016-11-21

Family

ID=48138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7346A TWI559558B (zh) 2011-05-17 2011-05-17 太陽能電池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955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310B (zh) * 2015-09-11 2017-10-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太陽能電池用封裝膜及其製造方法、與太陽光電模組封裝結構
TWI653644B (zh) 2017-12-29 2019-03-11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膠帶、太陽能電池串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3870A (en) * 1996-07-12 1998-09-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ectively filled adhesives for semiconductor chip interconnection and encapsulation
CN1953211A (zh) * 2005-10-18 2007-04-25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硅太阳电池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KR101240145B1 (ko) * 2006-04-26 2013-03-07 히타치가세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접착 테이프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태양 전지 모듈
TWI463506B (zh) * 2009-08-19 2014-12-01 Au Optronics Xiamen Corp 異方向性導電膠帶及其貼附裝置和貼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310B (zh) * 2015-09-11 2017-10-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太陽能電池用封裝膜及其製造方法、與太陽光電模組封裝結構
TWI653644B (zh) 2017-12-29 2019-03-11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膠帶、太陽能電池串及太陽能電池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558B (zh) 2016-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6882B (zh) 电极胶带的制作机台
US8883282B2 (en) Electrode tape
KR101313012B1 (ko) 배선 시트, 배선 시트가 부착된 태양 전지 셀,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배선 시트 롤
US20110114157A1 (en) Method for the prodcution of a monograin membrane for a solar cell, monograin membrane, and solar cell
JP2010045402A (ja) 光起電力電池用電極、光起電力電池および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
EP2833416A1 (en)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module
CN106605304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CN110073502A (zh) 用于搭叠式光伏模块的封装膜
ITVI20120264A1 (it) Backcontact-backsheet per moduli fotovoltaici comprendenti uno strato primer
US201302134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solar module and a solar module having flexible thin film solar cells
JP200213476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03301A (zh) 用于光伏应用的多层层合物
TW201248868A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ITBO20040120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componenti elettrici, di tipo elettrostatico o elettrochimico, ad accumulo di energia, macchina che attua tale procedimento e componenti secondo il procedimento
EP2713405B1 (en) Collector sheet for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employing same
JP3619390B2 (ja) 集積型薄膜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TWI520358B (zh) 電極膠帶及其製作方法
JP4304855B2 (ja) 複合金属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04336086A (ja) 集積型薄膜太陽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8277189U (zh) 一种基于金属箔膜刻制的发热片
JP6179201B2 (ja) 有機薄膜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412795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182842B2 (ja) 太陽電池用集電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1250963A (ja) 太陽電池
CN118136737A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覆膜方法